诏道于天 第一百零五章 自污

小说:诏道于天 作者:桥下蓝花 更新时间:2025-02-03 00:40:4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长街孤清,凄冷惨绝,黎明前的夜色愈发浓黑如墨。

  林挽衣微仰着头,背负双手,让顾濯随意地听着她不是专心说出来的话。

  两人偶尔也会停下来,驻步不前,主要是少女与藏在角落里的黑猫恰好对视上,彼此睁大眼睛对望许久,直至不知道是谁忍不住发出喵的声音。

  如此这般且行且停且闲聊,时间在悄无声息中离去,两人很默契地踏上返程的道路。

  云来镇依旧在沉睡,人们尚未醒来,但街上已有些微动静,不再那般寂寥。

  越是靠近码头,灯火越发明亮。

  直至人声混杂在风声中随雪而至。

  林挽衣墨眉微蹙片刻,旋即松开,神色如常。

  风中传来的声音里始终夹杂着魔主二字。

  她与顾濯往马车平静走去,还未回到屋檐下,耳畔就已经听到一声留步。

  “还请前来一趟,大人有要事与二位相谈。”

  说话的人是穿着黑色劲衣的男子,无论语气还是态度都不怎么客气。

  顾濯和林挽衣没有拒绝,因为此人下一句话就带着魔主二字。

  黎明大抵是即将到来,天边已经隐隐透出一抹极为淡薄的弱光,看着有些不真实,故而很快就被小楼内明亮的灯火与人声所淹没。

  楼内站着十来人,衣着相貌各有不同,唯有眉目间无法掩饰的憔悴之色如出一辙。

  越是如此,越是映衬出坐在主位上的那位中年男人的从容。

  “在场诸位都是来自于各大世家与宗门,境界无一不高,记性想来都是极好的,断然没道理忘记今日入城时自己说过的话。”

  “本官衷心希望诸位能在往后的这段时间里,与朝廷竭诚合作,直至魔主身死,尘埃落定的那一刻。”

  “在座各位若有想法,尽可放言。”

  很简单的几句话,意思再是清楚不过,可以用戴罪立功这四个字来形容。

  那位官员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在林挽衣与顾濯的身上停留片刻,但什么都没有说。

  在召开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议事前,他便已详尽地翻阅过这些人的情报,其中最让他有麻烦感觉的,无疑是那封写有宋字的路引。

  宋家在这次未央宫之变当中,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从一而终地坚持着对大秦的忠诚,为此在神都最初的骚乱当中付出近百条性命为代价,其中死者多是嫡系子,成功为陛下守住神都大阵其中一处阵枢,逼迫朝天剑阙和挽剑池提前降下那场至为壮丽的剑雨。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宋家的功劳都已不可忽略,飞黄腾达是必然的结果,对待宋家中人自当再三谨慎,绝不可轻易开罪。

  顾濯和林挽衣落入这位从去年开始介入巡天司事务的官员眼中,便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想着这些事情,他挥了挥手示意身旁那位同族堂弟俯身低头,吩咐道:“多些注意那两个宋家出来的年轻人,找个机会去聊上几句,看看这两人是怎么想的。”

  之所以如此吩咐,是因为他的这位堂弟曾经在望京的长洲书院授课,颇有与年轻人打交道的心得。

  如果不是在上一届夏祭开始前得罪了那位魔主,最后不得不请辞离开望京前来神都投靠他,此刻想来还在书院教书。

  “我明白了。”

  刘鸿煊低声认真应道,他很清楚堂兄此行带上自己,原因是他曾经在长洲书院和顾濯有过不错的关系,在某些时刻或许可以发挥意料之外的用处。

  若非如此,如此大事岂有他这种养神境界的修行者参与其中的道理?

  想到顾濯的真实身份,想着那个依旧真实于眼前的温和笑容,想着那三年间发生过的事情,刘鸿煊的心情越发复杂激荡,那不仅是恐惧,更是强烈的好奇,以及不敢生出太多的畅快怨毒之意。

  如何能不怨毒?直至今天,他依旧对那年长洲书院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根本无法像副院长那般做到放下,始终认为那时候的顾濯就是在不知好歹的恩将仇报。

  只是过去的他人微言轻,比之顾濯连蝼蚁都远远不如,必须要把真实的想法深藏心中,甚至要为此离开生活多年的望京。

  事实上,就算是现在的他依旧在压抑着自己的念想。

  房间里的气氛十分热烈,受邀请来到这里的人此刻都已经在提出如何才能诛杀魔主的见解,交换着彼此的想法,以此表达自己对于大秦与皇帝陛下的忠诚,根本不敢流露出半点心力憔悴。

  林挽衣也有参与其中,但话不多,位置与众人颇为疏离。

  没有人对此太在意,毕竟像她这般稚嫩的少女,说不出话才是正常的。

  刘鸿煊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只觉得嘲弄。

  他走到林挽衣与顾濯的身旁,正准备随意搭话开口的时候,眼神忽而骤变。

  灯下看美人,总是不真切,故而刘鸿煊直至此刻才是从少女的颜容上找出那些陌生的熟悉。

  如何能不熟悉?

  那年春天他最终被迫离开长洲书院,不得不渠道神都寄人篱下低声下气至今,当然是因为顾濯的贪得无厌,但林挽衣无疑也是极重要的原因。

  只是一眼,刘鸿煊便已看穿少女妆容下的真实面容,继而想起她与魔主有过的绯色传闻,下意识望向站在旁边的顾濯,再三打量依旧找不出相似的地方,不由心生憾意。

  “你在看什么?”

  林挽衣的声音淡漠响起。

  刘鸿煊看着她,压低声音说道:“我只是很好奇您何时换了姓氏。”

  林挽衣神色不变。

  在步入这个房间的第一刻,她就已经看到站在那位官员身边的刘鸿煊,早有心理准备。

  她平静说道:“你想说什么?”

  这场发生在角落里的谈话没有引起旁人的注意,人声依旧在鼎沸。

  “我记得你和顾濯……”

  刘鸿煊叹息了一声,说道:“有过一段颇具绯色的传闻。”

  林挽衣漠然说道:“你既然知道我是谁,怎敢当着我的面说出这样的话?”

  刘鸿煊说道:“皇后娘娘当然值得我的尊敬,但我想娘娘必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以身犯险涉入关乎魔主的事情当中的。”

  林挽衣面无表情说道:“你这是在威胁我?”

  “不是威胁,我又怎么敢威胁您呢?”

  刘鸿煊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是认为您现在做的事情,必然是没有经过皇后娘娘的同意,甚至你的想法很有可能和皇帝陛下的旨意南辕北辙。”

  林挽衣看着他,忽然笑了起来,问道:“你觉得这是你有资格掺和的事情吗?”

  刘鸿煊的态度变得更恭敬了,说道:“人贵自知,我当然是没资格掺和的,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有些事情无论如何都是要做的。”

  “而且……”

  他的语气更为诚恳,认真说道:“让您回到皇后娘娘的怀中,减少诛杀魔主之事的变故,我想这无论如何也算是功劳一件。”

  林挽衣说道:“你的想法很是美好。”

  刘鸿煊摇了摇头,说道:“您对我的敌意未免太重了,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又怎敢抱有太多的想法呢?我只是想给予您几句善意的提醒。”

  林挽衣的神情越发淡然,说道:“比如?”

  “比如朝天剑阙此次犯上作乱,不知害得多少大秦子民流离失所,若不是陛下愿意开恩,必然是满门抄斩的死罪。

  刘鸿煊诚实说道:“但其中也有一些是真的倒霉,比如你那位叫做陈迟的师兄,如今整个巡天司都在搜查他的下落,要是他被发现,下场恐怕极为不妙。”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目光很自然地落在顾濯的身上,试图找出某些可能流露出来的情绪,但却一无所得。

  林挽衣说道:“所以你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我语重心长地劝告?”

  “当然。”

  刘鸿煊想了想,笑容很是卑微,说道:“我十分清楚自己就是一只蝼蚁,而您是皇后娘娘的唯一女儿,只要您随便降下一句话,便有无数人为你鞍前马后,千方百计把我踩到尘埃里,我又怎可能与您过不去呢?”

  林挽衣看着他说道:“那你或许就不该认出我。”

  刘鸿煊的笑容变得苦涩,叹息说道:“我当然不想认出您,但我更不想我被您以为我认出你后装作没有认出,然后转身告知旁人您的真实身份,无端惨遭横祸,所以只能和您说这些话。”

  “听着有些道理。”

  林挽衣不置可否。

  刘鸿煊敛去笑容,说道:“我该离开了。”

  说走就走,他转身回到那位官员的身旁,再无任何动作。

  不久后,这场仓促的议事得以结束,结果并不如在场众人所愿。

  刘姓官员的决定很直接,让参与谈话的人去落实自己说过的那些话,为大秦诛杀魔主这位举世之敌尽上一份力。

  没有人真正喜欢这个决定,便也没有人敢拒绝这个决定,人们沉默着放弃原定的行程,真正参与到围杀魔主的盛事当中。

  相同的事情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生在京畿各地,每一个与云来镇相似的地方,大秦的官员挟未央宫之变胜利的威势,与不诛满门的莫大恩情,以残存的世家宗门强者编织成一张正在不断扩大的巨网。

  在这张巨网当中,钦天监的修行者们倾巢而出,前监正的弟子更是全然不惜心血损耗,穷尽一切手段去推演魔主的行踪,只求为惨死在望京的师父报仇雪恨。

  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所有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不到十二个时辰当中,直到司主的名字从某些人的口中被道出,人们才知道是到底谁亲手布下这弥天大网,于是生出理所当然的感觉。

  与此同时,有消息正在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往神都,即将被放在御书房的书桌上。

  ——林挽衣身在云来镇中。

  ……

  ……

  晨光微亮,商船仍未离岸。

  顾濯和林挽衣看着那船,正在以神识说话。

  “刘鸿煊不可能替我隐瞒身份,娘亲很快就会知道我在云来镇。”

  “嗯。”

  “没人敢让我在这时候离开,只要我暴露出这个意图,他们会不惜一切手段来阻止我。”

  “周围的确有很多人在看着我们,在屋檐下,积雪里,水井后,船上。”

  “虽然你可能觉得我在嘴硬,但这种情况我真的有考虑过。”

  林挽衣的语气格外认真。

  顾濯望向她。

  林挽衣神情平静说道:“因为所以,我对此有所准备。”

  顾濯说道:“你要怎么做?”

  林挽衣轻声说道:“冒险突围的风险太大,以你我现在的境界不可能杀完在场所有人,哪怕可以,在杀的过程中还是会有更多人赶过来,最终只会变成一种无解的局面,所以我们先要做的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的想法十分简单。”

  她说道:“首先要做的是和你独处。”

  话至此处,林挽衣很自然地转身而行,往那辆空置已久的马车走去。

  顾濯随之而行。

  码头上,数十道目光落在两人身上,隐秘至极。

  这些目光都来自巡天司的高阶执事眼中。

  在确定顾濯和林挽衣没有离去意思后,平静得以被维持下去,风雪如故。

  直到两人回到车厢里,厚实的帘布遮去天光,便也掩去目光。

  站在某片窗前的刘姓官员,皱起眉头看着那辆马车,发现无法以神识窥得其中的画面。

  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他很自然地生出让人进行检查的心思,只是考虑到林挽衣的身份,终究还是不敢妄动。

  下一刻,刘姓官员长长地松了口气,为自己的理智生出死里逃生的莫大庆幸。

  一幕画面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没有任何的征兆,那个车厢忽然开始肉眼可见的晃动。

  所有看着车厢的人,都在这一刻生出极大的震撼,心想林挽衣这到底是做什么,怎能如此荒唐?

  紧接着,他们下意识开始思考与少女共处一室的那人是谁,然后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但依旧不敢去相信,因为这件事着实太过荒唐。

  窗前,刘姓官员偏过头望向刘鸿煊,寒声问道:“你告诉我这是林挽衣?”

  刘鸿煊正在睁大眼睛,呆得说不出话。

  刘姓官员看着自己的堂弟,怒极反笑说道:“你觉得这能是林挽衣吗?”

  刘鸿煊回过神来,下意识说道:“她就是……”

  啪!

  耳光响亮,格外悦耳。

  刘姓官员狠狠地甩了一巴掌,冷冷地盯着刘鸿煊,面无表情沉声喝道:“就算她真的是,现在的她也只能不是,因为我不觉得皇后娘娘能丢得起这个脸。”

  ……

  ……

  车厢里。

  顾濯的眼神终于不再是漠然。

  他看着正在用剑发出那种声音的林挽衣,沉默良久,情绪复杂说道:“这也行啊?”

  林挽衣很认真地办着事,看都不看他一眼,理所当然说道:“这为什么不行?”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诏道于天,诏道于天最新章节,诏道于天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