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道于天 第一百零六章 逆流而上

小说:诏道于天 作者:桥下蓝花 更新时间:2025-02-03 00:40:4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这为什么行?”

  “行在我是一个有身份的人。”

  “有些道理。”

  “这是很大的道理。”

  林挽衣说的轻描淡写。

  顾濯听得无言以对。

  如果说易水和挽剑池分别落在剑道的两个极端之上,朝天剑阙无疑是处于一个居中的位置,而这落在外人眼中的最大区别是剑。

  数把约莫二指长的飞剑悬停空中,跟随着林挽衣握在手中那把长剑的节奏,不断发出让人臆想连篇的声音。

  这声音绝不重复,时而沉闷,时而清脆,时而悠长,就像是一首曲子。

  “朝天剑阙没有兼修乐器的习惯。”

  林挽衣望向对坐的顾濯,说道:“你不必担心有人往这个方向去思考。”

  顾濯沉默片刻,说道:“但我也没听说过你喜欢乐器。”

  林挽衣很是得意,问道:“很意外?”

  顾濯叹道:“很难不意外。”

  “那就更好了。”

  林挽衣挑眉说道:“连你都意外,外面的人此刻必然是震惊。”

  顾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离开神都以后,他第一次生出如此真实的无话可说的感觉。

  “那你接下来想要怎么做?”顾濯问道。

  “那官员肯定不会因为这事就直接断定我不是我,但他考虑到我娘的颜面,必然是不愿意再把一大堆人喊过来的,要把事情控制在目前的范围内。”

  林挽衣神色从容说道:“最大的麻烦不就解决了吗?”

  顾濯说道:“的确如此。”

  林挽衣嘲弄说道:“这些官吏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替陛下在乎他自己都没那么在乎的颜面,这种事情从我懂事那年起就是这样,从来都没有变过,今天又怎可能例外。”

  顾濯问道:“然后?”

  林挽衣看了他一眼,说道:“待会儿那位官员肯定想要和我们私下谈话,但是按照他们的习惯,必然会把这件事暂且推后避免当下的尴尬,这个时间大概是在半个时辰。”

  顾濯嗯了一声。

  “再回到刚才的推断中,因为我娘的缘故这人不愿意把事情声张,便也不可能把他怀疑我是我这件事光明正大地说出去,既然说不出去,不得不做食言的决定,那他就没理由动用那么多人来看着我们,只能靠自己或者刘鸿煊来监视你和我,这就是我要的机会。”

  林挽衣继续说道:“到时候不管是直接杀人,还是别的什么,离开的机会总归是能大上太多的,唯一的问题是我们北上的意图肯定会被发现,不过至少这群人无法确定我们要在哪里下船。”

  顾濯说道:“还有吗?”

  林挽衣很认真地想了一遍,确定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摇了摇头。

  顾濯看着她,眼神复杂问道:“那你要继续到什么时候?”

  林挽衣眨了眨眼,说道:“啊?”

  “我是说这个。”

  顾濯抬起手,指着正在发出打击乐的数把飞剑。

  林挽衣忽然有些尴尬,只是她不想让这尴尬被看到,神情十分认真地严肃起来,在片刻的沉思后给出一个格外有力的理由。

  “虽然我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但不代表我对此一无所知。”

  她勇敢地看着顾濯的眼睛,说道:“要是时间太短,那你会很丢脸的。”

  顾濯不想说话。

  就在这时,林挽挥了挥手。

  飞剑迎来最后的撞击,发出应有的余韵之声,直至为风声掩埋。

  车厢便也不再晃动。

  “差不多有两刻钟时间了,这应该差不多了吧……”

  林挽衣轻声说着,在心中计算着该休息多久,然后想到了一个问题。

  少女抬起头来,很是好奇地望向顾濯,困惑问道:“为什么你看上去对这事挺陌生的?”

  话音方落,她就已经发现这句话极其不妥。

  无论是出于礼貌还是各个方面考虑,都不妥。

  顾濯越发来得无话可说,沉默半晌后,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林挽衣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试探问道:“难道你……不懂?”

  顾濯静静地看着她,问道:“我为什么懂?”

  林挽衣犹豫片刻,以极恭敬的口吻,道出那个大不敬的猜测。

  “因为长公主殿下?”

  “你想多了。”

  “啊?”

  “这值得你如此意外吗?”

  “怎么可能不值得,主要是我想不明白,你们的关系都已经到这种托付生死的程度,不应该……什么事情都做过了吗?”

  “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林挽衣闻言,眼神变得明亮,不太矜持地嗯了一声。

  顾濯摇头说道:“时间到了。”

  ……

  ……

  余韵不该那般漫长,因为天光渐盛。

  林挽衣抱着莫大的遗憾,眼眸里甚至蕴藏着幽怨,面无表情地出了车厢。

  这一幕画面落在刘姓官员眼中,非但没让他心头疑惑被解开,反而生出更多的不解。

  刘鸿煊双手贴着大腿,不敢去安抚被晨风刮得生疼的侧脸,瑟瑟发抖。

  刘姓官员冷声说道:“无论望京还是神都,林挽衣给人的印象都是倔强骄傲和凛冽,本官着实想象不出这样的她丢了自己的矜持,与人在那狭窄车厢里交媾,你觉得呢?”

  刘鸿煊犹豫片刻,说道:“我也不敢相信。”

  刘姓官员说道:“那你还要坚持自己的看法吗?”

  刘鸿煊想着不久前的那场谈话,想着对身份供认不讳的少女,下意识想要坚持自己的看法。

  然而在话将出口的前一刻,他以极大的毅力制止住自己的冲动,低头说道:“堂兄,我觉得这有必要再继续观察一下。”

  刘姓官员看了他眼,没有再说什么,点了点头。

  刘鸿煊告辞离去。

  听着远去的脚步声,刘姓官员依旧眉头紧锁,思考着那封已经被送往神都皇城御书房的密信。

  片刻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想皇后娘娘的行事风格固然酷烈不近人情,否则当初也不会为林挽衣掀起长街上的那桩血案。

  只是这不代表娘娘在处事上有失公正。

  汇报任何有可能关于林挽衣的踪迹,这是御书房传出来的旨意,那他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

  ……

  在已经过去的未央宫之变当中,诸宗门与世家的强者死伤惨重,朝廷的情况便也好不到哪里去,两败俱伤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故而如今的朝廷存在着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相当程度上的人力缺乏。

  简单些说,司主固然是亲手布下了一张弥天大网,但他无法彻底掌控这张巨网,因为真正在最前方办事的人是诸世家与宗门的残兵败将。

  巡天司与朝廷的官员,不得不将很大一部分的精力放在合理安排这股力量上,避免无谓的浪费与冲突,造成这张巨网出现漏洞。

  幸运的是魔主为举世之敌这个事实,早在百年漫长岁月变迁当中深入人心,不会有谁质疑这个决定,更何况皇帝陛下愿意为此给予前所未有的莫大封赏。

  这足以成为那些宗门与世家强者为之而拼命的理由。

  唯一有可能为这场围杀带来意外的势力,不过道门而已。

  然而在观主已死的当下,清净观纵是有心也无力,至于太始宫更是从百年前落魄至今,真正值得去大秦在意的永远是玄都。

  纵是天道宗封山已有百年,不曾参加过哪怕一次的秋祭,理应凋敝如斯,朝堂诸公依旧不敢抱有任何的轻蔑,再考虑到魔主有太多的理由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理所当然地给予玄都最大程度的重视。

  玄都坐落天南,与神都近乎隔世相望。

  故而真正忠诚于大秦朝廷的半数力量都被安排在南面,提防魔主踏上布满血腥的归座之路,在倾巢而出的道门中人的掩护中重回玄都。

  在这种情形下,朝廷投放在北面的目光自然空缺。

  ……

  ……

  离开车厢后,顾濯和林挽衣迎着酷烈的江风,去到码头。

  商船上早已载满货物,但却迟迟未能起航,正在接受临时到来的搜检,以此避免某些情况的发生。

  行商不敢为此表达出半点烦躁与不满,不断地陪着人说好话,祈祷不要有事发生。

  那些参与过临时议事的强者,这时候也有不少人在商船上,以自己的手段确认是否存在问题,表现出积极配合朝廷行事的态度。

  想到昨日的他们自人间各地远赴神都,于千万民众的目光中展现出必胜的气势,誓要让皇帝陛下退让,却在今天转而成为朝廷的忠犬,如此前后反复,很难不让人觉得可笑。

  林挽衣无心嘲弄。

  走在冷风中,她与顾濯低声语,对某些问题进行确定。

  那些问题是巡天司的执事们的具体位置,有多少目光藏在暗处注视着他们,如何在离开的第一时间避免被发现等等……

  半个时辰转眼即逝,商船通过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即将起航。

  与此同时,那位刘姓官员似是无意般,来到顾濯和林挽衣的身旁。

  “可有发现?”

  “很遗憾。”

  林挽衣答的很诚恳。

  刘姓官员偏过头,目光落在顾濯的侧脸上,说道:“这位公子似乎不太喜欢说话?”

  林挽衣说道:“因为他说话太动听了。”

  听着这话,刘姓官员愣了愣,不解问道:“什么意思?”

  林挽衣微微一笑,说道:“让人生气的那种动听。”

  刘姓官员还是不懂,看着少女真挚的眼神,想不出其中的问题所在。

  于是他决定换个话头,转而说道:“易水那边已经有消息传来了。”

  “嗯?”

  林挽衣有些意外,说道:“大人连这样的事情都能知道吗?”

  刘姓官员笑着说道:“只不过是易水没有故意遮掩罢了。”

  顾濯眼神平静,没有因为这句话生出任何变化。

  林挽衣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安静片刻后,莞尔笑道:“那必然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谁说不是呢?”

  刘姓官员似是感慨说道:“如今人间,大秦之外的羽化近乎死绝,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玄甲重骑了,陛下的意志向来很快就能笼罩四海八荒。”

  林挽衣说道:“天下归秦。”

  “不错。”

  刘姓官员看着少女,神情和蔼说道:“我相信你在昨天应该听到了陛下的话,那想必是千年以来最好的时代,而我们即将有幸活在其中,这值得我们为之付出一切,不是吗?”

  林挽衣微微笑着,说道:“当然。”

  刘姓官员说道:“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林挽衣闻言,敛去笑意,问道:“为什么是您?”

  “因为我那位下属,与我说了您的名字,林大小姐。”

  刘姓官员转过身,娴熟至极地向少女行了一礼,然后诚恳问道:“所以我现在很想知道,站在您身边的这位公子叫什么名字。”

  看似礼貌,听似温和,实则他展现出来的态度极为冷硬,分明是不容拒绝。

  林挽衣叹了口气,望向顾濯。

  很简单的一个动作,刘姓官员却在刹那之间感受到强烈的寒意,那是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的预感。

  没有任何的犹豫,他早已在暗中提起的境界瞬间绽放出来,不加掩饰。

  风雪骤滞,不再流动。

  码头的木板发出难堪重负的惨叫声,仿佛下一刻就要破碎。

  刘姓官员无疑是臻至归一境的真正强者。

  “我的名字吗?”

  顾濯的声音响起。

  林挽衣点了点头,说道:“嗯。”

  顾濯望向刘姓官员,平静说道:“我不叫魔主。”

  听到这句话,刘姓官员顿时松了口气,心想总归不是最糟糕的那种情况。

  然后他忽然有些困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敢来到这两人的身前,连一个人都不带在身边。

  这种勇气到底是从何而来?

  就在刘姓官员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忽然醒过神来,发现一艘轻舟飘至码头前。

  那艘商船已经离开。

  下一刻,他的胸膛忽然生出剧烈的痛楚,但却发不出任何的声音。

  无尽的寒意随之而来,在顷刻间冰封他的道体,凝结每一条经脉中的真元。

  刘姓官员睁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两人,心想这怎么可能?

  这是万物霜天劫!

  便在这时,顾濯和林挽衣踏上那艘轻舟,即将逆流而上。

  站在这里的他就像是亲自前来送别。

  “谢了。”

  林挽衣挥了挥手,神情诚恳说道:“此行定然不负大人厚望!”

  然后刘姓官员看着少女转过身,墨眉紧蹙,压低声音训斥身旁的那位男子,看上去很是恼火。

  “你还真打算把自己名字给说出去啊?”

  “礼貌问题。”

  “……好吧,所以为什么他愿意一个人过来?”

  “你听说过元始道典吗?”

  “还有人能没听过吗?”

  “这是元始道典的一种妙用,看似操纵人心,实则玩弄因果。”

  “未免太过可怕……难怪你被称之为魔主,这果然是有道理的。”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诏道于天,诏道于天最新章节,诏道于天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