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吉一直觉得攻打乱岭关有些不智。在他看来,大军就该直接南下,逼迫蒋庆之出兵。随后回身一击。
但俺答显然更想通过偏师南下来调动蒋庆之。
这种思路在早期俺答的用兵经历中罕见,彼时的俺答更喜欢直接用刀枪说话,智谋可以有,但能用刀枪说话的时候,他不屑于用什么智谋。
随着他年纪增长,地位越来越高,俯瞰人间的心态越发明显了。
神灵需要和凡人赤膊厮杀吗?
丢份儿!
神灵要出手,也是云淡风轻的,比如说声东击西,比如说攻敌必救……通过调动对手,看着对手按照自己的思路在狼狈应对,俺答心中的优越感就越发高涨。
而获取优越感便是许多人存在的全部意义。
当比吉发现关头守军有万余时,就知晓这事儿麻烦了。
而且守军还有火器助阵,一波波炸的麾下勇士惨不忍睹。
幸而有个好消息,几次攻防战后,比吉发现守军很是混乱,而且实力孱弱。
和守军交过手的勇士回来也禀告了相同的发现,他们能以一敌三,乃至以一敌十。
这就说明守军不是精锐。
若非有火器助阵,比吉敢说自己一日就能攻破乱岭关。
他想一步步消磨守军的意志,最后再一鼓而下。
但俺答显然等不及了。
——两日内破关!
否则……
否则什么比吉知晓。
两日内不能破关,他便要成为替罪羔羊。
他想辩争,但俺答远在大同城前。
那么,就决死一击吧!
比吉召集麾下,说着此战的重大意义。
“攻破乱岭关,南下之路便畅通无阻。杀入明人京畿,我许你等为所欲为!”
为所欲为四个字里饱含着无数血腥,无数杀戮。
那些勇士鼻息咻咻,显然是动心了。
草原上最不值钱的便是人命,这些勇士也有蝼蚁的觉悟。
“今日要么破关。”比吉指着关头,“要么就尽数死在关下!”
大同那边究竟战况如何,大汗为何如此急切?
这个疑问在比吉的脑海中飘荡,却没有答案。
但他感受到了俺答的压力。
乱岭关此刻成了南下的气眼,也是决定南下成败的关键。
他并未开玩笑,哪怕这些勇士尽数战死在关下,只要能破关,这一切都值了。
他回身对俺答的使者说,“回禀大汗,勇士们会用血肉堆满乱岭关,还请大汗及时增援。”
使者点头,“否则破关了,勇士们也无余力继续南下。”
“正是如此。”比吉颔首,“告诉大汗,若是不能破关,我必然是战死在了关下!”
大将下了决死之心,麾下士气也嗷嗷叫,使者微笑道:“那我就提前恭贺万户大捷了。”
比吉回身。
呛啷一声拔刀出鞘。
来自于当年缴获的名贵长刀指着关上。
“攻城!”
“万岁!”
使者上马,疾驰出一段后回头,只见无数黑点依附在乱岭关的城墙上,而城下不时看到硝烟弥漫……
“今日破城吗?”使者看着南方,眼中有贪婪之色,“这个花花世界啊!该轮到咱们享用了!”
……
京师。
秋意渐浓,新安巷中热闹了许多,孩子们来回奔跑,惹来阵阵呵斥,但他们依旧乐此不疲。
“那位县主说是产期就在这两日了。”一个妇人端着木盆出来,木盆里都是脏衣裳。
邻居家的妇人也是如此,家中没有水井的人家,都会去巷子后面的那口共用水井洗衣裳。
“伯爷领军在外,可怜留下了县主一人。”
“可怜什么?”有老人在边上晒太阳,眼睛都不睁,说道:“没见每日来伯府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家?伯爷不在新安巷,可谁敢小觑了伯府?”
“也是。”
“有人来了。”
马车辚辚,缓缓驶入新安巷,在伯府外面停下。
车帘掀开,露出了国公夫人的脸。
“见过夫人。”富城出迎。
“弟妹如何?”国公夫人下车就问。
“这两日说是腹中越发沉了。”
“按理前两日就该生产了。”
“是,产婆都是这般说,不过御医说了,这每个人都不同,有的早些,有的晚些,只要不太离谱就无事。”
“是这个理。”
进了后院,常氏也在,见国公夫人来了就起身行礼。
“别,都是一家子!”国公夫人赶紧去扶住了常氏,笑吟吟的道:“庆之时常说娶妻娶贤,如今他领军在外征战,家中全靠弟妹支应。这不是贤妻是什么?昨日我入宫与靖妃娘娘提及此事,娘娘也颇为感慨,说弟妹难得。”
她放开手,仔细端量着李恬,“看着不错。对了,娘娘说,回头孩子生了就立时令人进宫禀告,她那边准备了不少好东西。”
“哪能呢!”常氏觉得这个待遇太隆重了。
“哎哟哟!您还不知吧!”国公夫人笑道:“我家那位回家也说了,陛下那里也给这个孩子准备了好东西。您去打听打听,这满京师谁有这等待遇。”
常氏暗自欢喜,但有些忐忑,不知这泼天的富贵那个孩子能否接得住。
国公夫人仔细问了李恬的身体情况,交代道:“国公说庆之带走了不少护卫,伯府有些单薄。”
国公夫人放低了些声音,“我带来了十余护卫,都是国公府的老人,知根知底的。只管放手用。”
常氏一怔,“何至于此?难道还有人会为难妇孺不成?”
国公夫人接过黄烟儿送来的茶水,暖了暖手,叹道:“庆之北上,那些人看似同仇敌忾,可当下的局势却有些诡异。”
她犹豫了一下,李恬微笑道:“可是那些人担心夫君成功拦截了俺答,却又担心夫君大败,俺答大军南下。”
“你……”国公夫人看着李恬,张开嘴足足有十息,这才笑道:“你莫非也跟着庆之学了兵法不成?”
常氏愕然,“难道他们还指望女婿战败不成?”
“胜,他们不甘心。败,他们担心自个。”国公夫人饶有深意的道:“这事儿李寺丞应当知晓。”
“娘,别怪爹。爹定然是担心你把此事告诉我。”常氏看着有些不满,李恬担心自家老爹后院起火,急忙为他辩解。
“哎!”常氏跺脚,“这些人怎地如此无耻!”
国公夫人坐了一会儿,起身告辞,说是家中事儿多,不可无人主持。
等国公夫人走后,常氏看着女儿,“你和她打什么哑谜呢?什么胜败不甘心的。却瞒着我。”
李恬摆摆手,黄烟儿带着人退了出去。
李恬看着老娘,低声道:“娘,大明当下最精锐的官兵便是京卫,夫君此次带着大半京卫北上,京师空虚……”
“京师空虚……难道是怕俺答大军来袭?”
“有点这个意思,最近有人进谗言,说夫君手握重兵,大同总兵张达又是夫君的拥趸……”
“这是担心女婿谋反?”常氏冷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恬苦笑,“不知是谁说出了一个消息,说夫君把从大同一线到京畿的精锐官兵尽数抽调去了乱岭关……”
“那又怎地?”常氏问。
“这是显露军机。再有,若夫君有反心,这一路便是长驱直入,那些地方驻军精锐尽数不在,不堪一击。”李恬眼中有冷意,“他们说夫君是蓄意而为。有人甚至建言从南方抽调精锐北上……”
“作甚?”
“勤王!”
轰隆!
常氏只觉得耳边仿佛听到了雷鸣。
“这……”
“卢靖妃此举,陛下放话,都是在安人心。”李恬说:“我在,孩子在我腹中,这便是安心。”
“那你和孩子不就是人质吗?”
“娘,大将出征家眷留在京师是惯例。”李恬笑道:“再说了,那些谗言在我耳边不过是过过罢了。”
“女婿……不会反!”
“他哪会。”李恬笑道:“他曾说,帝王是这个世间最无趣的行当!”
……
“那瓜娃子说做帝王就形同于坐牢,看似尊贵,实则不得自由。且整日战战兢兢的,今日担心有人刺杀,明日担心外敌,后日担心天灾人祸……连进个后宫都得算计哪个嫔妃背后的势力可以利用,或是要提防……”
李恬口中的帝王正在自嘲。
黄锦笑道:“长威伯曾说,这世间唯一能让他留恋的从不是什么富贵和权力,而是什么……爱。”
“肉麻的!”嘉靖帝摇摇头,但眼中却多了温柔之意,“那小子……重情。”
“陛下。”
芮景贤来了,“外面有人说长威伯带着大军南下了,说是打出了清君侧的大旗。”
嘉靖帝叹道,“那些猴儿就不能消停些吗?”
“奴婢……”芮景贤窥探了嘉靖帝一眼,“要不抓几个?”
“尽数抓了!”帝王的雷霆突然降临。
随后东厂在京城抓了二十余人,就在外界不满时,一骑冲进了西苑。
“陛下,乱岭关急报,敌军两万,正在猛攻乱岭关!”
黄锦猛地松了一口气。
这阵子京师谣言不断,这个消息算是及时雨,不但能狠抽那些人的脸,更能彰显蒋庆之的先见之明。
“若非庆之抽调了各地精锐前去乱岭关,此刻敌军大概已经进了京畿。”嘉靖帝冷笑,“把消息传出去!”
这是要打脸!
黄锦应了,临了犹豫一下,“陛下,裕王在乱岭关呢!”
嘉靖帝负手看着秋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我朱氏的命!”
但俺答显然更想通过偏师南下来调动蒋庆之。
这种思路在早期俺答的用兵经历中罕见,彼时的俺答更喜欢直接用刀枪说话,智谋可以有,但能用刀枪说话的时候,他不屑于用什么智谋。
随着他年纪增长,地位越来越高,俯瞰人间的心态越发明显了。
神灵需要和凡人赤膊厮杀吗?
丢份儿!
神灵要出手,也是云淡风轻的,比如说声东击西,比如说攻敌必救……通过调动对手,看着对手按照自己的思路在狼狈应对,俺答心中的优越感就越发高涨。
而获取优越感便是许多人存在的全部意义。
当比吉发现关头守军有万余时,就知晓这事儿麻烦了。
而且守军还有火器助阵,一波波炸的麾下勇士惨不忍睹。
幸而有个好消息,几次攻防战后,比吉发现守军很是混乱,而且实力孱弱。
和守军交过手的勇士回来也禀告了相同的发现,他们能以一敌三,乃至以一敌十。
这就说明守军不是精锐。
若非有火器助阵,比吉敢说自己一日就能攻破乱岭关。
他想一步步消磨守军的意志,最后再一鼓而下。
但俺答显然等不及了。
——两日内破关!
否则……
否则什么比吉知晓。
两日内不能破关,他便要成为替罪羔羊。
他想辩争,但俺答远在大同城前。
那么,就决死一击吧!
比吉召集麾下,说着此战的重大意义。
“攻破乱岭关,南下之路便畅通无阻。杀入明人京畿,我许你等为所欲为!”
为所欲为四个字里饱含着无数血腥,无数杀戮。
那些勇士鼻息咻咻,显然是动心了。
草原上最不值钱的便是人命,这些勇士也有蝼蚁的觉悟。
“今日要么破关。”比吉指着关头,“要么就尽数死在关下!”
大同那边究竟战况如何,大汗为何如此急切?
这个疑问在比吉的脑海中飘荡,却没有答案。
但他感受到了俺答的压力。
乱岭关此刻成了南下的气眼,也是决定南下成败的关键。
他并未开玩笑,哪怕这些勇士尽数战死在关下,只要能破关,这一切都值了。
他回身对俺答的使者说,“回禀大汗,勇士们会用血肉堆满乱岭关,还请大汗及时增援。”
使者点头,“否则破关了,勇士们也无余力继续南下。”
“正是如此。”比吉颔首,“告诉大汗,若是不能破关,我必然是战死在了关下!”
大将下了决死之心,麾下士气也嗷嗷叫,使者微笑道:“那我就提前恭贺万户大捷了。”
比吉回身。
呛啷一声拔刀出鞘。
来自于当年缴获的名贵长刀指着关上。
“攻城!”
“万岁!”
使者上马,疾驰出一段后回头,只见无数黑点依附在乱岭关的城墙上,而城下不时看到硝烟弥漫……
“今日破城吗?”使者看着南方,眼中有贪婪之色,“这个花花世界啊!该轮到咱们享用了!”
……
京师。
秋意渐浓,新安巷中热闹了许多,孩子们来回奔跑,惹来阵阵呵斥,但他们依旧乐此不疲。
“那位县主说是产期就在这两日了。”一个妇人端着木盆出来,木盆里都是脏衣裳。
邻居家的妇人也是如此,家中没有水井的人家,都会去巷子后面的那口共用水井洗衣裳。
“伯爷领军在外,可怜留下了县主一人。”
“可怜什么?”有老人在边上晒太阳,眼睛都不睁,说道:“没见每日来伯府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家?伯爷不在新安巷,可谁敢小觑了伯府?”
“也是。”
“有人来了。”
马车辚辚,缓缓驶入新安巷,在伯府外面停下。
车帘掀开,露出了国公夫人的脸。
“见过夫人。”富城出迎。
“弟妹如何?”国公夫人下车就问。
“这两日说是腹中越发沉了。”
“按理前两日就该生产了。”
“是,产婆都是这般说,不过御医说了,这每个人都不同,有的早些,有的晚些,只要不太离谱就无事。”
“是这个理。”
进了后院,常氏也在,见国公夫人来了就起身行礼。
“别,都是一家子!”国公夫人赶紧去扶住了常氏,笑吟吟的道:“庆之时常说娶妻娶贤,如今他领军在外征战,家中全靠弟妹支应。这不是贤妻是什么?昨日我入宫与靖妃娘娘提及此事,娘娘也颇为感慨,说弟妹难得。”
她放开手,仔细端量着李恬,“看着不错。对了,娘娘说,回头孩子生了就立时令人进宫禀告,她那边准备了不少好东西。”
“哪能呢!”常氏觉得这个待遇太隆重了。
“哎哟哟!您还不知吧!”国公夫人笑道:“我家那位回家也说了,陛下那里也给这个孩子准备了好东西。您去打听打听,这满京师谁有这等待遇。”
常氏暗自欢喜,但有些忐忑,不知这泼天的富贵那个孩子能否接得住。
国公夫人仔细问了李恬的身体情况,交代道:“国公说庆之带走了不少护卫,伯府有些单薄。”
国公夫人放低了些声音,“我带来了十余护卫,都是国公府的老人,知根知底的。只管放手用。”
常氏一怔,“何至于此?难道还有人会为难妇孺不成?”
国公夫人接过黄烟儿送来的茶水,暖了暖手,叹道:“庆之北上,那些人看似同仇敌忾,可当下的局势却有些诡异。”
她犹豫了一下,李恬微笑道:“可是那些人担心夫君成功拦截了俺答,却又担心夫君大败,俺答大军南下。”
“你……”国公夫人看着李恬,张开嘴足足有十息,这才笑道:“你莫非也跟着庆之学了兵法不成?”
常氏愕然,“难道他们还指望女婿战败不成?”
“胜,他们不甘心。败,他们担心自个。”国公夫人饶有深意的道:“这事儿李寺丞应当知晓。”
“娘,别怪爹。爹定然是担心你把此事告诉我。”常氏看着有些不满,李恬担心自家老爹后院起火,急忙为他辩解。
“哎!”常氏跺脚,“这些人怎地如此无耻!”
国公夫人坐了一会儿,起身告辞,说是家中事儿多,不可无人主持。
等国公夫人走后,常氏看着女儿,“你和她打什么哑谜呢?什么胜败不甘心的。却瞒着我。”
李恬摆摆手,黄烟儿带着人退了出去。
李恬看着老娘,低声道:“娘,大明当下最精锐的官兵便是京卫,夫君此次带着大半京卫北上,京师空虚……”
“京师空虚……难道是怕俺答大军来袭?”
“有点这个意思,最近有人进谗言,说夫君手握重兵,大同总兵张达又是夫君的拥趸……”
“这是担心女婿谋反?”常氏冷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恬苦笑,“不知是谁说出了一个消息,说夫君把从大同一线到京畿的精锐官兵尽数抽调去了乱岭关……”
“那又怎地?”常氏问。
“这是显露军机。再有,若夫君有反心,这一路便是长驱直入,那些地方驻军精锐尽数不在,不堪一击。”李恬眼中有冷意,“他们说夫君是蓄意而为。有人甚至建言从南方抽调精锐北上……”
“作甚?”
“勤王!”
轰隆!
常氏只觉得耳边仿佛听到了雷鸣。
“这……”
“卢靖妃此举,陛下放话,都是在安人心。”李恬说:“我在,孩子在我腹中,这便是安心。”
“那你和孩子不就是人质吗?”
“娘,大将出征家眷留在京师是惯例。”李恬笑道:“再说了,那些谗言在我耳边不过是过过罢了。”
“女婿……不会反!”
“他哪会。”李恬笑道:“他曾说,帝王是这个世间最无趣的行当!”
……
“那瓜娃子说做帝王就形同于坐牢,看似尊贵,实则不得自由。且整日战战兢兢的,今日担心有人刺杀,明日担心外敌,后日担心天灾人祸……连进个后宫都得算计哪个嫔妃背后的势力可以利用,或是要提防……”
李恬口中的帝王正在自嘲。
黄锦笑道:“长威伯曾说,这世间唯一能让他留恋的从不是什么富贵和权力,而是什么……爱。”
“肉麻的!”嘉靖帝摇摇头,但眼中却多了温柔之意,“那小子……重情。”
“陛下。”
芮景贤来了,“外面有人说长威伯带着大军南下了,说是打出了清君侧的大旗。”
嘉靖帝叹道,“那些猴儿就不能消停些吗?”
“奴婢……”芮景贤窥探了嘉靖帝一眼,“要不抓几个?”
“尽数抓了!”帝王的雷霆突然降临。
随后东厂在京城抓了二十余人,就在外界不满时,一骑冲进了西苑。
“陛下,乱岭关急报,敌军两万,正在猛攻乱岭关!”
黄锦猛地松了一口气。
这阵子京师谣言不断,这个消息算是及时雨,不但能狠抽那些人的脸,更能彰显蒋庆之的先见之明。
“若非庆之抽调了各地精锐前去乱岭关,此刻敌军大概已经进了京畿。”嘉靖帝冷笑,“把消息传出去!”
这是要打脸!
黄锦应了,临了犹豫一下,“陛下,裕王在乱岭关呢!”
嘉靖帝负手看着秋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我朱氏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