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爆炸声中,城下腾起硝烟,伴随着惨嚎声一起而来的是冲上城头的敌军。
“杀!”
身材高大的敌军目光犀利,砍杀一人后,扫了周遭一遍,盯住了看着孱弱的裕王和杨锡主仆。
一个看着孱弱却有富贵气,一个看着白白胖胖的,披着甲衣都不像是厮杀汉,更像是戏班子。
自从敌军发动了总攻后,城头已被数度突破,每一次都是陈益带着麾下把敌军赶下去。
随着战事炽热,敌军越发疯狂了,攻势一波接着一波。
燕山前卫也是重建过的,但毕竟没见过血,两日攻防战下来损失不小。但陈益来不及心疼,就得带着他们四处救火。
那些杂牌军到了此刻就分出了优劣,有的能奋不顾身厮杀,有的能躲就躲。虽然不敢逃跑,但脚下慢一下总是可以的吧!
裕王甚至看到有人装死。
“殿下!”杨锡尖叫,“让奴婢来!”
那个敌军悍卒正冲杀而来,裕王没动,“我没拦着你。”
杨锡哆嗦了一下,“奴婢……奴婢若是战死了,求殿下恩典,照拂奴婢家人。”
那个悍卒以一对四,砍杀两人后,剩下的两个守军掉头就跑。
“草泥马!”杨锡厉声叫骂,举着长刀意欲往前冲,却回头看了裕王一眼后,央求,“殿下快走!”
裕王站在那里,看着敌军悍卒狂喜着冲来。
他双腿发软,但很奇怪的是,心中却格外宁静。
他是个意外的产物……母妃不得嘉靖帝喜爱,生下他后依旧小透明一个。
母凭子贵在道爷有了三个儿子的基础上不存在。
子凭母贵,嘉靖帝连多看他的母妃一眼都没兴趣,仿佛当初那一夜是喝多了。
对于道爷来说,女人更多是繁衍后代的工具,若非需要一个继承人,他宁可去和神像香火为伴。
小透明般的裕王在宫中渐渐长大,他学会了看人眼色,学会了被欺负后不动声色的告状,也学会了演戏……
历史上裕王的钱粮被扣下不发,他无可奈何之下选择向严世蕃行贿。
这是皇子,还是皇长子,不出意外便是未来的帝王,竟然需要向臣子贿赂才能拿到自己分内的钱粮。
这个暗搓搓的状告的很精明。
但嘉靖帝不知是不知情还是什么,竟然未曾出手。
以至于严世蕃得意洋洋的吹嘘……连特么皇子都得向老子低头。
他一生艰难,直至嘉靖帝驾崩,这才走出了潜邸,直面这大好河山。
隆庆开关是大明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
由此,大明打开了国门,通过贸易彻底盘活了南方经济。
换了后世,这样的经济格局能让人做梦都笑出声来。
但南方经济的活跃,换来的不是国家强盛,而是埋下了祸根。
南方越发富庶,而北方却因为异族的威胁越发穷困。
南北差距越拉越大……当这个差距大到了一个地步后,南方的士大夫和豪商们开始不满了。
他们在叫嚣昏君,在叫嚣陛下贪鄙,贪财……
一句话,北方包括帝王在内都是穷亲戚,咱们都特么出五服了啊!你们还想来沾光?
于是南方系的官员们一波波的为他们发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实则是钱声名声欲望声,声声入耳。
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发展北方经济。
但草原总是会孕育出一波波的强悍敌人。
好不容易把俺答的野心弄没了,就在大明君臣觉得四海升平时,万历三大征开始了……
这是亡国的开端。
当帝国余晖再度镇压住了东边的那个恶邻后,北方又孕育出了一个敌人。
曾对大明俯首帖耳的蛮清。
若是大明处于嘉靖或是万历初年,那么这个敌人不足为惧。
但此刻的大明在经历万历三大征后,无论是精锐军队还是家底都几乎被耗空了。
而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内耗,这才给了蛮清机会。可即便如此,若非天灾人祸,那个驿卒依旧会从事自己这份看似没有前途的职业。
只要大明内部不乱,那么外部压根就无机可寻。
先是人祸,接着天灾,内乱开始……异族渔翁得利。
蒋庆之当初换了个名字,把这段历史当做是故事教给了裕王等人。
特别是裕王,蒋庆之更是直接泄露了天机。
——每逢三百年必有天灾。
天灾加人祸!
这是亡国景象!
——老三,北方不能再耽搁了。
裕王站在那里,脑海中都是这句话!
北方要想发展,就必须扫清外部威胁。否则你越发展,异族就越眼红。军队不给力,那些发展成果只会成为异族的战利品。
所以,大明国祚要想延续下去,必须先击败俺答!
所有人都觉得蒋庆之此战的目的是挡住俺答南下,但裕王在猜测,表叔的目的不止于此……
击败俺答?
如此才能让俺答消停下来。
如此大明才能从容发展北方经济。
唯有南北经济的差距被缩小,乃至于拉平,大明内部的矛盾才能形成一个平衡的局面。
矛盾不会消失……但可以平衡!
如今蒋庆之正在践行自己的战略目标……为击败俺答而努力。
裕王作为他的弟子,此刻也在面临抉择。
退!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退了无可挑剔。
但一个声音却在裕王的脑海中越来越响亮。
——大明的领导者需要勇气!
蒋庆之说过大明不乏聪明人,不,是聪明人太多。
但大明缺乏的是什么?
是勇气!
——陛下当年与群臣决裂,与天下士大夫决裂,看似莽撞,实则是陛下用无上勇气在践行那句话……
——天子御国门!
帝王的威严便是另一道国门。
帝王威严一旦被打掉,这个大明离亡国就不远了。
所以,作为大明的继承人!
我朱老三!
我朱载坖当寸步不退!
裕王举起长刀,眼中有挣扎之意,但旋即他就冲向了敌军悍卒。
远处的陈益在厮杀时不经意看到了这一幕,不禁肝胆欲裂。
“小心!”陈益厉喝,他不顾对手,撒腿就朝着裕王这边狂奔。
裕王若是战死在乱岭关,他陈益难逃一死不说,随后的战局也将会急转直下。
敌军悍卒显然没想到裕王竟不退反进,不禁楞了一下,心想难道这看似富贵人的年轻人难道是刀法好手?
“啊!”
就在他琢磨时,一声刺耳的尖叫传来。
那个白胖子步伐凌乱的冲了过来,举刀劈砍。
这特么……乱披风刀法?
悍卒谨慎格挡。
铛!
白胖子的长刀飞的特么不知哪去了,人扑倒在他悍卒身前。
这时裕王来了。
“杀!”
裕王举刀奋力劈砍。
悍卒下意识的格挡。
铛的一声,裕王的长刀就被格挡开了,但比白胖子好的是,他还能握紧长刀。
这必须要感谢前阵子教他刀法和弓马的孙重楼的严苛。
裕王的长刀被荡开后,悍卒这才发现自己高估了这两个棒槌。
他狂喜伸手,准备抓个活的。
裕王绝望之下,不管不顾的再度挥刀。
悍卒随手举刀格挡,另一只手却依旧伸过来。
突然这只手停住了。
裕王看到悍卒面色涨红如猪肝,随即他的长刀落下,轻松把悍卒的刀劈开,顺势从悍卒的脖颈那里切入……
鲜血迸射了裕王满脸都是,他用力拔刀。
悍卒的脖颈那里被砍断了大半,脑袋有些诡异的往右侧偏垂。
但他并未看向裕王,而是看着地面。
那个白胖子就仰倒在他的双腿之间,右手依旧捏着他的要害,而且还在发力捏……拽……
而在陈益的眼中却是裕王奋力一刀斩杀了悍卒。
“老子眼花了吗?”陈益不敢置信的道。
裕王看着悍卒缓缓跪下,同样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染血的长刀。
“我杀人了!”
攻防战如火如荼,就在此时,数百骑从另一面冲进了乱岭关。
马蹄声敲打着石板,城头厮杀正酣,无人顾及。
到了尽头,当先一人飞身下马,急奔上城。他目光梭巡,找到了裕王,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厉喝:
“陛下令,乱岭关守住,重赏!临战溃逃者,全家处死!”
守军一怔,这时那数百人下马冲了上来。
有人回头看了一眼,“是宫中侍卫!”
卧槽!
裕王回头,陈益回头……
那数百人身手矫健,加入战团后,很快就把局势拉了回来。
而那些杂牌军也被全家处死的严厉给吓住了,人人爆种。
只是一波,就把不适应守军从兔子变成野狼的敌军赶了下去。
“明人来了援军,刀枪犀利之极。且他们来了之后守军突然士气大振,万户……”
抵近指挥的比吉苦笑,“先前有城墙倒塌了一截,哪怕有火器助守,可只需半日,我便有把握从缺口那里突入……眼看着守军大势已去,却节外生枝,这是天意吗?”
比吉看着城头那些守军,“早些时候我军撤下城头,守军便会瘫坐。此刻却人人奋勇。此战……”
“万户!”诸将看着他,眼中都有绝望之色。
两日之期看似不短,可当守军人人奋勇时,就两万人马想攻陷乱岭关,那是做梦。
而缺口那里此刻明军正在疯狂用沙袋封堵。
“来不及了。”
比吉摇头,“此刻我更担心明人会源源不断的派来援军。哪怕是蚂蚁,多了也能咬死猛兽。若是咱们被困在此处,对于大汗来说……便是大败。”
众人看着四野,不禁打个寒颤。
“撤军!”比吉目光坚毅,“任何后果我来承担,马上撤军!”
铛铛铛!
鸣金声中,城头正在和侍卫交谈的裕王听到陈益骂道:“娘的,不能让他们撤了!”
裕王走过去,问:“为何?”
陈益说道:“长威伯交代过,必须把敌军偏师牵制在乱岭关之前。随后他自有布置。可如今……”他看看那些守军,“虽说士气大振,若出城野战,臣以为……依旧不是对手。”
裕王问:“只需留下他们即可?”
“是。”陈益苦笑,“可敌将果决,此刻就算是臣放弃堵住那个缺口,他也不会留下。”
“我兴许有法子!”
裕王说道。
“殿下……”
裕王冲着杨锡招手,“把我的大旗拿来。”
此次出京嘉靖帝特地给了他大旗,皇子领军的旗号郑而重之的由王以旂交到他的手中。
必要时,当让异族看看我朱氏的果敢!
这是道爷的话。
“收拾营地,马上撤离。”比吉在交代事儿。
“万户!”
这时有人指着关上说,“那是……那是谁的大旗?”
比吉抬头。
下午的阳光颇为刺眼,比吉眯着眼看去。
“是龙旗!”
惊呼声中,比吉面色铁青。
在大明,龙旗代表着皇权。
此刻关上竖起龙旗,唯有一种可能。
乱岭关中有一位皇子!
而且,必须是皇长子!
撤军,还是留下来猛攻乱岭关?
比吉缓缓策马上前。
城头,朱老三在将士们惊愕的目光中,冲着城下咆哮。
“本王朱载坖在此!”
爆炸声中,城下腾起硝烟,伴随着惨嚎声一起而来的是冲上城头的敌军。
“杀!”
身材高大的敌军目光犀利,砍杀一人后,扫了周遭一遍,盯住了看着孱弱的裕王和杨锡主仆。
一个看着孱弱却有富贵气,一个看着白白胖胖的,披着甲衣都不像是厮杀汉,更像是戏班子。
自从敌军发动了总攻后,城头已被数度突破,每一次都是陈益带着麾下把敌军赶下去。
随着战事炽热,敌军越发疯狂了,攻势一波接着一波。
燕山前卫也是重建过的,但毕竟没见过血,两日攻防战下来损失不小。但陈益来不及心疼,就得带着他们四处救火。
那些杂牌军到了此刻就分出了优劣,有的能奋不顾身厮杀,有的能躲就躲。虽然不敢逃跑,但脚下慢一下总是可以的吧!
裕王甚至看到有人装死。
“殿下!”杨锡尖叫,“让奴婢来!”
那个敌军悍卒正冲杀而来,裕王没动,“我没拦着你。”
杨锡哆嗦了一下,“奴婢……奴婢若是战死了,求殿下恩典,照拂奴婢家人。”
那个悍卒以一对四,砍杀两人后,剩下的两个守军掉头就跑。
“草泥马!”杨锡厉声叫骂,举着长刀意欲往前冲,却回头看了裕王一眼后,央求,“殿下快走!”
裕王站在那里,看着敌军悍卒狂喜着冲来。
他双腿发软,但很奇怪的是,心中却格外宁静。
他是个意外的产物……母妃不得嘉靖帝喜爱,生下他后依旧小透明一个。
母凭子贵在道爷有了三个儿子的基础上不存在。
子凭母贵,嘉靖帝连多看他的母妃一眼都没兴趣,仿佛当初那一夜是喝多了。
对于道爷来说,女人更多是繁衍后代的工具,若非需要一个继承人,他宁可去和神像香火为伴。
小透明般的裕王在宫中渐渐长大,他学会了看人眼色,学会了被欺负后不动声色的告状,也学会了演戏……
历史上裕王的钱粮被扣下不发,他无可奈何之下选择向严世蕃行贿。
这是皇子,还是皇长子,不出意外便是未来的帝王,竟然需要向臣子贿赂才能拿到自己分内的钱粮。
这个暗搓搓的状告的很精明。
但嘉靖帝不知是不知情还是什么,竟然未曾出手。
以至于严世蕃得意洋洋的吹嘘……连特么皇子都得向老子低头。
他一生艰难,直至嘉靖帝驾崩,这才走出了潜邸,直面这大好河山。
隆庆开关是大明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
由此,大明打开了国门,通过贸易彻底盘活了南方经济。
换了后世,这样的经济格局能让人做梦都笑出声来。
但南方经济的活跃,换来的不是国家强盛,而是埋下了祸根。
南方越发富庶,而北方却因为异族的威胁越发穷困。
南北差距越拉越大……当这个差距大到了一个地步后,南方的士大夫和豪商们开始不满了。
他们在叫嚣昏君,在叫嚣陛下贪鄙,贪财……
一句话,北方包括帝王在内都是穷亲戚,咱们都特么出五服了啊!你们还想来沾光?
于是南方系的官员们一波波的为他们发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实则是钱声名声欲望声,声声入耳。
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发展北方经济。
但草原总是会孕育出一波波的强悍敌人。
好不容易把俺答的野心弄没了,就在大明君臣觉得四海升平时,万历三大征开始了……
这是亡国的开端。
当帝国余晖再度镇压住了东边的那个恶邻后,北方又孕育出了一个敌人。
曾对大明俯首帖耳的蛮清。
若是大明处于嘉靖或是万历初年,那么这个敌人不足为惧。
但此刻的大明在经历万历三大征后,无论是精锐军队还是家底都几乎被耗空了。
而随之而来的是无休止的内耗,这才给了蛮清机会。可即便如此,若非天灾人祸,那个驿卒依旧会从事自己这份看似没有前途的职业。
只要大明内部不乱,那么外部压根就无机可寻。
先是人祸,接着天灾,内乱开始……异族渔翁得利。
蒋庆之当初换了个名字,把这段历史当做是故事教给了裕王等人。
特别是裕王,蒋庆之更是直接泄露了天机。
——每逢三百年必有天灾。
天灾加人祸!
这是亡国景象!
——老三,北方不能再耽搁了。
裕王站在那里,脑海中都是这句话!
北方要想发展,就必须扫清外部威胁。否则你越发展,异族就越眼红。军队不给力,那些发展成果只会成为异族的战利品。
所以,大明国祚要想延续下去,必须先击败俺答!
所有人都觉得蒋庆之此战的目的是挡住俺答南下,但裕王在猜测,表叔的目的不止于此……
击败俺答?
如此才能让俺答消停下来。
如此大明才能从容发展北方经济。
唯有南北经济的差距被缩小,乃至于拉平,大明内部的矛盾才能形成一个平衡的局面。
矛盾不会消失……但可以平衡!
如今蒋庆之正在践行自己的战略目标……为击败俺答而努力。
裕王作为他的弟子,此刻也在面临抉择。
退!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退了无可挑剔。
但一个声音却在裕王的脑海中越来越响亮。
——大明的领导者需要勇气!
蒋庆之说过大明不乏聪明人,不,是聪明人太多。
但大明缺乏的是什么?
是勇气!
——陛下当年与群臣决裂,与天下士大夫决裂,看似莽撞,实则是陛下用无上勇气在践行那句话……
——天子御国门!
帝王的威严便是另一道国门。
帝王威严一旦被打掉,这个大明离亡国就不远了。
所以,作为大明的继承人!
我朱老三!
我朱载坖当寸步不退!
裕王举起长刀,眼中有挣扎之意,但旋即他就冲向了敌军悍卒。
远处的陈益在厮杀时不经意看到了这一幕,不禁肝胆欲裂。
“小心!”陈益厉喝,他不顾对手,撒腿就朝着裕王这边狂奔。
裕王若是战死在乱岭关,他陈益难逃一死不说,随后的战局也将会急转直下。
敌军悍卒显然没想到裕王竟不退反进,不禁楞了一下,心想难道这看似富贵人的年轻人难道是刀法好手?
“啊!”
就在他琢磨时,一声刺耳的尖叫传来。
那个白胖子步伐凌乱的冲了过来,举刀劈砍。
这特么……乱披风刀法?
悍卒谨慎格挡。
铛!
白胖子的长刀飞的特么不知哪去了,人扑倒在他悍卒身前。
这时裕王来了。
“杀!”
裕王举刀奋力劈砍。
悍卒下意识的格挡。
铛的一声,裕王的长刀就被格挡开了,但比白胖子好的是,他还能握紧长刀。
这必须要感谢前阵子教他刀法和弓马的孙重楼的严苛。
裕王的长刀被荡开后,悍卒这才发现自己高估了这两个棒槌。
他狂喜伸手,准备抓个活的。
裕王绝望之下,不管不顾的再度挥刀。
悍卒随手举刀格挡,另一只手却依旧伸过来。
突然这只手停住了。
裕王看到悍卒面色涨红如猪肝,随即他的长刀落下,轻松把悍卒的刀劈开,顺势从悍卒的脖颈那里切入……
鲜血迸射了裕王满脸都是,他用力拔刀。
悍卒的脖颈那里被砍断了大半,脑袋有些诡异的往右侧偏垂。
但他并未看向裕王,而是看着地面。
那个白胖子就仰倒在他的双腿之间,右手依旧捏着他的要害,而且还在发力捏……拽……
而在陈益的眼中却是裕王奋力一刀斩杀了悍卒。
“老子眼花了吗?”陈益不敢置信的道。
裕王看着悍卒缓缓跪下,同样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染血的长刀。
“我杀人了!”
攻防战如火如荼,就在此时,数百骑从另一面冲进了乱岭关。
马蹄声敲打着石板,城头厮杀正酣,无人顾及。
到了尽头,当先一人飞身下马,急奔上城。他目光梭巡,找到了裕王,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厉喝:
“陛下令,乱岭关守住,重赏!临战溃逃者,全家处死!”
守军一怔,这时那数百人下马冲了上来。
有人回头看了一眼,“是宫中侍卫!”
卧槽!
裕王回头,陈益回头……
那数百人身手矫健,加入战团后,很快就把局势拉了回来。
而那些杂牌军也被全家处死的严厉给吓住了,人人爆种。
只是一波,就把不适应守军从兔子变成野狼的敌军赶了下去。
“明人来了援军,刀枪犀利之极。且他们来了之后守军突然士气大振,万户……”
抵近指挥的比吉苦笑,“先前有城墙倒塌了一截,哪怕有火器助守,可只需半日,我便有把握从缺口那里突入……眼看着守军大势已去,却节外生枝,这是天意吗?”
比吉看着城头那些守军,“早些时候我军撤下城头,守军便会瘫坐。此刻却人人奋勇。此战……”
“万户!”诸将看着他,眼中都有绝望之色。
两日之期看似不短,可当守军人人奋勇时,就两万人马想攻陷乱岭关,那是做梦。
而缺口那里此刻明军正在疯狂用沙袋封堵。
“来不及了。”
比吉摇头,“此刻我更担心明人会源源不断的派来援军。哪怕是蚂蚁,多了也能咬死猛兽。若是咱们被困在此处,对于大汗来说……便是大败。”
众人看着四野,不禁打个寒颤。
“撤军!”比吉目光坚毅,“任何后果我来承担,马上撤军!”
铛铛铛!
鸣金声中,城头正在和侍卫交谈的裕王听到陈益骂道:“娘的,不能让他们撤了!”
裕王走过去,问:“为何?”
陈益说道:“长威伯交代过,必须把敌军偏师牵制在乱岭关之前。随后他自有布置。可如今……”他看看那些守军,“虽说士气大振,若出城野战,臣以为……依旧不是对手。”
裕王问:“只需留下他们即可?”
“是。”陈益苦笑,“可敌将果决,此刻就算是臣放弃堵住那个缺口,他也不会留下。”
“我兴许有法子!”
裕王说道。
“殿下……”
裕王冲着杨锡招手,“把我的大旗拿来。”
此次出京嘉靖帝特地给了他大旗,皇子领军的旗号郑而重之的由王以旂交到他的手中。
必要时,当让异族看看我朱氏的果敢!
这是道爷的话。
“收拾营地,马上撤离。”比吉在交代事儿。
“万户!”
这时有人指着关上说,“那是……那是谁的大旗?”
比吉抬头。
下午的阳光颇为刺眼,比吉眯着眼看去。
“是龙旗!”
惊呼声中,比吉面色铁青。
在大明,龙旗代表着皇权。
此刻关上竖起龙旗,唯有一种可能。
乱岭关中有一位皇子!
而且,必须是皇长子!
撤军,还是留下来猛攻乱岭关?
比吉缓缓策马上前。
城头,朱老三在将士们惊愕的目光中,冲着城下咆哮。
“本王朱载坖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