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黄老将军经久沙场,手中好歹有五千精兵,怎么可能短短三日便失了南陵?”

  “这不可能,不可能——”

  周瑜方寸大乱,顾不得心头绞痛,推开了鲁肃的搀扶,跌跌撞撞冲过去,从士卒手中夺过了急报。

  当他手忙脚乱打开帛书,颤巍巍的捧着急看数眼后,整个人如坠冰渊,冻结在了原地。

  恍惚震愕中的孙权,蓦的也反应过来,腾的跳了起来,冲上前去从周瑜手中,抢过了那道帛书。

  看过几眼后,孙权和周瑜一样,也僵硬在了原地。

  主臣二人仿若被抽离了魂落,陷入了失神恍惚状态。

  孙权手中帛书,则脱手飘落。

  左右鲁肃,张昭等人,急是捡了起来,纷纷上前围看。

  南陵失陷,黄盖被斩,五千兵马全军覆没…

  那一个个残酷的字眼,如一道道晴天霹雳,劈在了江东众人头顶。

  短暂的死寂后,大帐内炸开了锅,陷入一片惊恐失措之中。

  “黄老将军可是三老将中,仅存的一个,他竟然也死在了刘备刀下?”

  “甘宁那锦帆贼,在咱们江东军中时不是平平无奇么,怎的到了刘备麾下,竟如此了得?”

  “关键是我军不过一万五千余人,现下一役就折了五千,这不是雪上加霜么。”

  “刘备看来是挡不住了,这可该如何是好…”

  各种悲观惊恐的议论声,在帐中是此起彼伏,恐怖的气息疯狂弥漫。

  “公瑾,我的周都督啊,你可是向我保证过,一定能挡住大耳贼!”

  “你告诉我,现下我们该怎么办?”

  木然中的孙权终于是爆发,激动亢怒的冲着周瑜厉声质问。

  周瑜被震醒,却咬了咬牙,拱手道:

  “瑜从未曾向主公保证,必能挡住刘备的兵锋,瑜只是说拼得这条性命,也要为孙氏的基业死战到底!”

  孙权语塞,满腹的怨言被周瑜堵了回去,竟是无法出口。

  人家说的是事实啊。

  当初你请人家重新出山时,人家确实是说了,会以死报答孙策,为孙家效死尽忠。

  可人家从未拍着胸膛承诺过,一定就能给你挡住刘备,保住你的江东基业。

  周瑜话锋一转,接着又道:

  “至于主公问我接下来该怎么办,到了这般地步,我们只能将所有兵力,皆收缩至秣陵,依托于秣陵坚固的城防,以丹阳,吴和会稽三郡为后盾,死守秣陵。”

  “只要能坚守到山越新军编练完毕,我们便有守住江东,逼退刘备的机会。”

  孙权不作声,眼中却明显流转着不信任。

  我一次次的信任你,一次次的给你机会,你却用一次次惨败报答我的信任,一直败到被刘备杀到了家门口。

  现在你让我再退守秣陵,我怎么信你?

  万一守不住怎么办?

  秣陵若失,江东必人心瓦解,我孙家的基业就完蛋了!

  “主公啊,从夏口到南陵,我们败了多少仗,无论进攻也好,防守也罢,哪一次打赢过刘备?”

  “退守秣陵,吾以为依旧是凶多吉少,万不可行啊!”

  张昭看出了孙权的态度,果断站了出来反对周瑜。

  此时周瑜再吃败仗,黄盖这个主战派也陨命,他腰板显然又挺直了几分。

  “子布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困守秣陵只能是死路一条,若城池一破,吾岂非要死无葬身之地?”

  孙权连连称是,急问道:

  “那依子布之见,吾当如何是好?”

  张昭深吸一口气,拱手道:

  “主公,大势已去,凭我们现有实力,已抵挡不住刘备,也守不住江东。”

  “布还是那句话,归顺朝廷,归顺曹公吧。”

  “唯有如此,主公和孙氏一族方能保全,江东方能免遭战火荼毒,生灵涂炭呀。”

  张昭旧事重提,再劝他降曹。

  周瑜脸色陡然一变,如打了鸡血一般,急道:

  “张子布,你怎的死性不改,还要劝主公降曹?”

  “主公乃文台公之子,江东之主,焉能为求苟活,向曹贼——”

  砰!

  孙权猛然一拍案几,打断了周瑜的慷慨激昂。

  接着他一跃而起,负手踱步于帐中,陷入权衡不语之中。

  周瑜心头咯噔一下,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孙权这般态度,分明已是为张昭说服,再次萌生了降曹之心。

  这一次,比秣陵那时更加坚定!

  “主公,万不可——”

  “够了!”

  孙权再次喝断了周瑜,陡然间停下脚步。

  所有人目光,皆是聚集向了孙权。

  他们知道,他们的主公,已然做出了决断。

  长吐一口气后,孙权无可奈何的叹道:

  “子布说的没错,现下吾已兵不满万,山越新军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大耳贼的七万大军,旦昔间便将兵临秣陵。”

  “以吾一己之力,已根本不是大耳贼对手,再战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

  “吾身为江东之主,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江东万千士民性命考虑。”

  “我意已决,就依子布之计,举江东归顺于朝廷,归顺于曹公!”

  张松长松一口气,整个人如释重负。

  周瑜却拳头紧握,苍白的脸庞霎时间憋红,眼中燃起无尽的失望。

  就在他想要劝说时,孙权却抬手阻止,叹道:

  “公瑾,你不必再劝了,我知道你不愿降曹,更不愿吾兄开创的基业,拱手送于曹公。”

  “可大势已去,已非你我所能挽回,再执着下去,你周氏一族,我孙氏一族,只怕皆要步蔡蒯两族的后尘。”

  “你若真是念着吾兄与你的情份,就死守住赭圻塞,尽可能拖住大耳贼,为曹公回师南下,大军过江接管江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吧!”

  说罢。

  孙权向着周瑜躬身一揖,近乎恳求道:

  “公瑾,权在此拜求于你,跟我一起放下个人荣辱,为我孙氏一族,为我江东士民,争得一条生路吧!”

  众人目光,齐聚向了周瑜。

  周瑜眉头深皱,拳头暗暗握到隐隐作响。

  孙权这番言行,看似是在恳求他,实则却是将他逼到无路可选。

  身为主公,都对你这个臣子,如此低声下气的恳求了,你还想怎样?

  你难道当真不顾孙策的情份,无视孙氏一族生死,非要违抗主命,与刘备死战到底吗?

  若果真如此,你周瑜岂非成了不忠不义之徒?

  “公瑾…”

  鲁肃想要劝说,却又无从开口,只能摇头一声暗叹。

  气氛死一般静寂。

  良久后,周瑜长吐一口气,紧握的拳头松了开来。

  “既是主公心意已决,瑜还能说什么,我从命便是。”

  他还是选择了退让。

  孙权长松一口气,暗自窃喜,当即盛赞了一番周瑜的“深明大义”。

  降曹之议,就此定下。

  孙权当即便派吕范星夜渡江上,向驻扎于北岸濡须口的徐晃,通报他要举江东归顺的决定,并快马北上前往潼关面见曹操。

  接着孙权便留周瑜,统帅残存的一万人马坚守赭圻塞,尽可能为曹操回师南下接管江东争取时间。

  孙权为防江东有人拒绝降曹,趁势作乱,便星夜兼程赶回秣陵坐镇。

  天黑之时,该走的已走,帐中只余下了周瑜和鲁肃。

  “公瑾,你当真心甘情愿,跟着他归降曹贼吗?”

  鲁肃忍不住开口相问,对孙权并未称主公,而用了“他”字。

  “知吾者,子敬也。”

  周瑜一声慨叹,尔后冷哼道:

  “吾宁可降刘备那个汉室宗亲,也绝不跟着那个昏庸怯懦之徒,去降曹操那个汉贼!”

  此言一出,鲁肃大吃一惊。

  听周瑜这话,竟是有投降刘备的意思?

  不等他反应过来,周瑜便转身一拜:

  “子敬,你我生死之交,志趣相投,我料你也不愿降曹。”

  “既如此,就烦请子敬往南陵面见那刘玄德,就说我周瑜愿率一万将士倒戈归顺,助他兵不血刃拿下秣陵,一举收取江东!”

  “我的条件只有一个,事成之后,保全孙氏一族的性命!”

  鲁肃神色震撼,难以置信的看着周瑜,不敢相信这些话竟能出自于周瑜之口。

  你美周郎可是被刘备打到连战连败,赔上了一条腿不说,还赔上了一生声名。

  骄傲如你,竟能放下仇恨尊严,去降刘备?

  “吾不妨与子敬你说句实话,若我有得选择,我自然绝不可能降刘。”

  “可你告诉我,在降曹和降刘之间,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周瑜看出鲁肃的质疑,便只能坦诚相告心中无奈。

  鲁肃恍然明悟,方是体会到了周瑜的苦衷。

  “也罢,那刘玄德既有雄才大略,又心怀仁义,实有高祖之风,降他总好过于降曹操那残暴之徒。”

  “公瑾你能有如此胸襟气量,能想通这一节,实在难能可贵。”

  鲁肃疑惑尽解,便欣然道:

  “既是公瑾决意已下,肃自当追随,我这就启程赶往南陵,去面见那刘玄德!”

  鲁肃当即告退而去。

  周瑜拄着拐杖,亲自将鲁肃送到了江边。

  当鲁肃一叶扁舟溯江而去,消失在了夜色中时,周瑜嘴角悄然扬起一抹傲色。

  “刘备,你一织席贩履之徒,也配我周瑜向你伏首称臣么?”

  周瑜冷哼一声,转身喝道:

  “来人,速传徐盛,阚泽,朱治及周鲂前来大帐,与吾共商大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