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城,中军帐。

  “我七万大军已整装待发,只等兄长一声令下,水陆大军顺流东下,可直扑赭圻城。”

  “据我细作回禀,周瑜已退至赭圻城,兵不满万,船不过百。”

  “北岸濡须口徐公明所部曹军,兵力也不过万余人,且迟迟不敢过江,分明是意图自保。”

  “我大军水陆并进,踏平赭圻,扫灭周瑜残部当不在话下。”

  “赭圻城一失,江东再无屏障,周瑜所部一灭,秣陵将无兵可守。”

  “我军攻破秣陵,收取江东,将易如反掌也!”

  关羽指着地图,勾画着即将展开的战略。

  刘备捋着细髯,听着关羽描述不住点头,脸上是志在必得之色。

  几场大胜下来,江东军已彻底被打残,孙权可以调动的力量,只剩下周瑜那一万残部。

  七万士气如虹的将士,收拾一万军心低落的敌军,不说是摧枯拉朽吧,至少也是十拿九稳。

  刘备志在必得,诸将亦无不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伯温,云长所谋方略,你看如何?”

  刘备笑看向了萧和。

  “云长将军的战略自然是没问题,不过…”

  萧和话锋一转,却道:

  “周瑜且不说,孙权此贼最是能审时度势,他应该能看清楚,以他现下困境,就算是其父孙坚复生,也绝难守住江东。”

  “继续负隅顽抗,秣陵城破之时,只怕就是他和他孙氏一族覆灭之日。”

  “这般绝境之下,以孙权的奸滑,他还会如我们所推演的这般节节抵抗,直至破城人亡吗?”

  听得萧和这番话,法正点头道:

  “伯温军师言之有理,孙权绝不会坐以待毙,明知不敌我军,还坐等我军杀上门来。”

  刘备也深以为然,遂又问道:

  “那依伯温之见,那孙权又会如何垂死挣扎?”

  “降曹!”

  萧和斩钉截铁给出了判断。

  众人一怔,面露茫然。

  孙权此前不是已经降过曹操了么,不然怎么换取了曹操派三万大军过江相助?

  “孙权上一次的降曹,不过是名义上的归降,曹操得了面子,里子仍在他自己手里。”

  “这一次不同,他已走投无路,必会将面子里子都献给曹操,以保住他和他孙氏一族的性命,换一个富贵余生!”

  萧和给出了解释。

  众人恍然大悟。

  “伯温你的意思是,那孙权竟会放弃他江东基业,这次要将江东诸郡,以及手中军政大权,全都献归曹操,他亲率孙氏一族过江降曹?”

  刘备眼中带有几分奇色,似乎不敢相信,孙权能放下一方诸侯的地位,放弃尊严风骨,甘愿向曹操屈膝下跪,以换一个苟且偷生。

  毕竟,你孙权不是谋臣武将,你是一方之主啊!

  国亡了,臣子可以改换门庭,你身为君主,不应该死于社稷,以全名节的吗?

  “主公别忘了,孙权可是个视信义为粪土之徒,这样一个唯利是图,寡廉鲜耻之徒,主公觉得他会为了所谓尊严名节,就赔上自己的性命吗?”

  萧和冷笑着反问,一番话扒下了孙权的底裤。

  刘备若有所悟,微微点头,正要开口时。

  亲卫入帐来报,言是江东使者鲁肃已至营外,请求拜见刘备。

  “鲁子敬?”

  刘备不由面露奇色。

  帐中众人,亦是对鲁肃的到来,皆是大感惊奇。

  这位江东使者专业户,两度出使,每次都信誓旦旦的表明了孙权结盟的诚意。

  结果呢,孙权却两度背盟偷袭!

  现下当此江东势危之际,鲁肃又一次出使前来,莫非是孙权故伎重施,又想玩求和的把戏?

  “孙权那无耻之徒两次背信弃义,鲁子敬屡屡失信于吾,不见也罢!”

  刘备心有恼火,干脆见也不想见鲁肃,摆手示意直接打发他走。

  萧和眼眸微转,却道:

  “孙权虽然无耻,不过这鲁子敬却有君子之风,和相信孙权两次背盟,他也是蒙在鼓里。”

  “我有种预感,这次他前来,应该不是想为孙权求和,主公不妨见一见他再说。”

  刘备本就是宽厚之人,听萧和这么一解释,便觉鲁肃确实无辜,遂是收起了恼火,令将鲁肃传入。

  不多时,鲁肃踏入了帐中。

  再见刘备,再次看到萧和,他心中是感慨万千,往事种种浮现眼前,脸上不禁掠过几分惭愧。

  “鲁子敬,别来无恙啊。”

  “你此番前来,不会又是为孙权那厚颜无耻之徒,来向吾求和的吧。”

  见归见,刘备心中仍存芥蒂,言语中自有几分讽刺意味。

  “前尘旧事,肃有愧于豫州,不提也罢。”

  鲁肃苦笑着摇头自嘲,尔后深吸一口气,郑重其是道:

  “肃今日前来,乃是受公瑾之托,前来向刘豫州请降!”

  周瑜请降?

  刘备神色一震,惊奇的目光看向了萧和。

  萧和眼中,亦是闪过一丝意外之色。

  鲁肃此来,竟不是来求和,而是直接求降!

  关键是,还不是为孙权这个主公求降,而是为周瑜这个臣子来求降!

  这不是倒反天罡么?

  “南陵一战失利,黄公覆死于豫州刀下后,吴侯的信心已彻底被刘豫州打垮,于是受张昭的蛊惑下,为保全性命,决意举江东降曹…”

  鲁肃开始将前因后果一一道出。

  听到孙权要降曹,刘备及关羽众人神色无不是一震,钦佩折服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萧和。

  “伯温真乃神人也!”

  众人心中,不约而同的闪过同样慨叹。

  说完孙权降曹,鲁肃向刘备长身一揖:

  “曹贼残暴不仁,公瑾与肃宁死也不愿随孙权降之!”

  “公瑾先前虽与豫州为敌,却对豫州雄才大略,仁义贤明大为敬佩,称天下群雄中,豫州乃是唯一可与曹操抗衡的雄主。”

  “故公瑾思虑再三,决意率肃等赭圻塞一万将士归顺豫州,助刘豫州抢在曹操回师南下,大军渡江之前,收复江东!”

  听罢鲁肃这番话,刘备心下大喜。

  诸将亦精神大振,无不面露惊喜之色。

  赭圻塞那一万江东军,可是孙权最后能动用的精锐啊!

  这一万人马若降,秣陵城岂不成了一座空城,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轻松踏破。

  乃至于整个江东,都将毫无抵抗之力,唾手可得!

  甚至于当周瑜倒戈的消息传回,秣陵城乃至整个江东各郡,都将吓到人心瓦解,不战而降。

  不损一兵一卒就能拿下江东,这可不是天上掉下张大馅饼么。

  “子敬,那周郎当真愿归降于吾?”

  刘备却并未被惊喜冲昏头脑,很快恢复了几分冷静。

  有孙权两次背盟的前车之鉴,他对江东人的诚信问题,自然而然是存有警惕的。

  周瑜乃孙权之臣,有其主,必有其臣嘛。

  鲁肃一脸肃然,正色道:

  “此乃公瑾亲口对肃所言,以肃对公瑾的了解,此次他已走投无路,必是真心归降豫州。”

  “若豫州不信,肃可留为人质,以项上人头为公瑾担保!”

  鲁肃有愧于刘备,这一次也是豁了出去,不再给自己留半分退路。

  刘备眼中疑云渐消,目光望向了众人。

  法正也好,关羽也罢,皆是微微点头,倾向于相信了鲁肃所说。

  毕竟大势摆在眼前。

  孙权都决定降曹了,你周瑜身为臣子,你还能怎样?

  要么跟着孙权降曹,要么就是归顺我刘备。

  你周瑜若愿降曹的话,当初孙权第一次“虚降”曹操之时,你也不会那么激动,不惜顶撞孙权,被孙权直接骂到吐血病倒的地步。

  这么前后一算,你周瑜就只有归降我刘备一条路可走。

  既合情,又合理嘛。

  唯有萧和一人,却眉头暗锁,沉思不语,脸上并未看到一丝喜色。

  相反,疑云还越来越浓重。

  “周瑜,以你美周郎的那份骄傲,当真能放下自尊,放下屡败之耻,放下被我们废了一条腿的仇恨吗么…”

  萧和脑海,一个疑问的声音,不断在回响着。

  刘备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萧和身上,见得他这般样子,脸上喜色顿时褪下。

  刘备便问道:“伯温,这周郎归降之事,你意下如何?”

  萧和紧锁的眉头,陡然间松展开来,眸中一道精光闪过。

  “主公!”

  他一跃而起,拱手道:

  “请主公下令,我军即刻出发,水军当先疾行,直取赭圻塞!”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脸色一变。

  鲁肃更是大吃一惊,急道:

  “萧军师,我们都已经决意归降刘豫州了,你为何还要发兵来攻,何苦非要将我们赶尽杀绝啊?”

  回过神来的刘备,眼神中也流露几分不解。

  既是周瑜愿降,何必还要武力攻打赭圻,损徒将士们的性命?

  何况对一支愿降之军赶尽杀绝,也不是他刘备的风格。

  萧和却冷笑的目光射向鲁肃,反问道:

  “子敬啊,枉你自诩周瑜至交,却对你这位好友的性情全然不了解。”

  “你莫非真以为,以周瑜之傲,他当真愿意归降我主吗?”

  鲁肃一愣,一时听不明白萧和话中深意。

  萧和转向刘备,拱手道:

  “主公,和料周瑜必是诈降,只为拖延我们进攻赭圻塞的时间。”

  “唯有如此,他才能腾出手来发动兵变,率军杀回秣陵!”

  “若我所料不错,他是要废掉孙权,拥立孙策之子孙绍为江东新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