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是南洋传来了新的消息。

  小胖钧激动地说道:

  “苏师傅!我大明舰队抵达马尼拉,南洋百姓在港口欢迎,吕宋华商都齐聚马尼拉,说是要重建吕宋国,向大明继续朝贡!”

  “这可是大大扬了我大明国威啊!”

  苏泽却没有小胖钧这么激动。

  一方面是因为他已经从系统知道了结果,知道大明舰队会顺利抵达马尼拉。

  另一方面他也没有小胖钧这么乐观,马尼拉只是吕宋岛一座城,并不能代表整个吕宋地区。

  西班牙和佛郎机在本地的经营相比,大明才是一个新兵蛋子。

  如果仅仅是控制马尼拉一座城市,那还谈不上大明重回南洋。

  不过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马尼拉位置关键,是吕宋的重要支点。

  如果按照原来历史发展,西班牙人会占领马尼拉,并开启吕宋殖民时代。

  但是现在西班牙惧怕和大明的战争断绝东方航线,所以不敢正面和大明冲突,这反而给了大明操作的空间。

  不过小胖钧也不是一味的乐观,他说道:

  “舅舅得到的消息,我大明水师南下的时候,遭遇了多股海盗的袭击,在南洋还传说水师护送的是我大明的宝船。”

  苏泽接过了李文全的信,看完之后他说道:

  “这些消息,应该是西班牙人或者佛郎机人放出来的,他们不敢明面上反对我大明水师下南洋,但是又惧怕大明重新介入这些地区,所以就蛊惑海盗来袭击水师。”

  小胖钧捏着拳头说道:

  “孤也是这么想的!这些西洋蛮夷当真是好阴险!”

  “我大明王师抵达马尼拉,可是狠狠打了这些西洋蛮夷的脸!”

  苏泽适当的给了好弟子一个鼓励道:

  “也是太子殿下高瞻远瞩,如今正是下南洋好时机。”

  小胖钧被苏泽夸得十分受用。

  苏泽也分析过,原时空万历那别扭的性格,大概和紧绷缺爱的童年有关。

  原时空,隆庆驾崩后,负责万历教育的张居正过于严肃,对皇帝的要求也太严格。

  而李贵妃,日后的李太后也是同样的性格,打击教育为主,鼓励教育太少。

  所以这方时空中,苏泽很重视对小胖钧的鼓励教育,也支持他进行各种尝试,尽量给他一个宽松的童年环境。

  果不其然,在自己担任东宫讲官的这些日子,小胖钧明显开朗了很多。

  苏泽最支持南洋计划,除了本来他就支持向南洋扩张之外,也是支持好弟子进行政治军事的实践。

  苏泽说道:

  “殿下,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计划?

  小胖钧一脸的茫然,大明水师抵达马尼拉,不就计划完成了吗?

  小胖钧说道:

  “当然是继续南下,按照计划前往马六甲,介入佛郎机人和奥斯曼人的战争啊。”

  苏泽摇头说道:

  “殿下,仗不是这么打的。”

  “马六甲距离我大明海疆千里,大明水师劳师远征,不是朝堂一纸军令,就能让水师在马六甲卖命的。”

  朱翊钧想了想也觉得苏泽说的有道理。

  经过这些年的锻炼,小胖钧也明白了一些道理。

  当年自己管理皇家的产业,那些商人还敢在自己眼皮底下搞小动作,侵占皇产。

  更不要说远在千里之外的舰队了。

  小胖钧也明白了自己的命令不切实际,于是虚心请教道:

  “还请苏师傅赐教。”

  苏泽说道:

  “马六甲之战,不是短期之内就能分出胜负的,所以殿下也不必操之过急。”

  小胖钧也点头。

  海战是个漫长的过程,持续的时间甚至要比陆地上的战争还长。

  因为风帆时代的海战,要宣布完全胜利,就只能彻底摧毁敌国的舰队。

  但是在海上消灭一国的舰队,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别的不说,佛郎机人就是把舰队龟缩在马六甲港内,奥斯曼人就拿他们没办法。

  原时空里,英国人和西班牙海上争霸用了几十年时间。

  就是到了近代,有了雷达飞机这些侦查手段,太平洋战争也打了三年。

  所以马六甲战争才拉开序章,双方都还在试探阶段。

  苏泽说道:

  “大明要做的,是经营马尼拉,帮助马尼拉建立防御,然后让舰队回航。”

  “回航?”

  苏泽点头说道:

  “水师舰队远征海外,必须要隔一段时回航休整的。”

  “殿下,水师也是大明子民,是大明子民就会思乡,这都是人之常情。”

  “水师不是兵器上的棋子,要让水师效命,不能只靠命令。”

  朱翊钧连连点头,这么说来大明水师确实不容易了。

  原本他们接到的命令就是巡航琉球,最后绕去了澎湖,现在又被派往了南洋马尼拉。

  苏泽继续说道:

  “而且这支水师是我大明水师的种子,是我大明最有远航经验,还进行过实战的舰队,等水师返航以后,登莱的新船就可以下水了,可以扩编舰队了。”

  听到这里,朱翊钧也明白了舰队的宝贵,连忙说道:

  “那还是尽快让大明水师归航,这么宝贵的舰队可不能折损了!”

  苏泽微微点头,能从利害关系出发,让小胖钧明白军队的重要性,这已经是相当的进步了。

  大明水师能安全航行到马尼拉,打通前往吕宋的航路,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了。

  只要经营好马尼拉,再以马尼拉为支点,就可以进一步经营南洋了。

  而以现在大明的影响力和实力,只要大明能下定决心重返南洋,那时间就是站在大明这边的。

  ——

  “火长,您不去参加宴会吗?”

  直沽号的瞭望手张司,见到火长张敬修还是一身常服,疑惑的问道。

  大明水师作为特殊兵种,是专门配发衣服的。

  军官的衣服分为常服和礼服两种。

  常服就是在军舰上穿的衣服,大明水师的常服下半身都是裤子,而上半身则是对襟的开衫。

  礼服则是在正式场合穿的衣服,下半身依然是裤子,但是上半身则是类似大明官袍设计的长衫,还配发官靴和盖沿礼帽。

  据说下半身裤子的方案,是苏翰林坚持的,但是上半身的衣服方案,在礼部兵部之间几经争论,才达成了这么一个各方都妥协的结果。

  但是对于海上的船员来说,裤子确实十分的方便。

  因为在海上工作的特殊性,经常要爬上爬下,越是简单风格的衣服越是实用。

  张敬修摇头说道:

  “不了,我把马尼拉港口的海图复核完毕再说。”

  张司接过算筹说道:

  “火长,我帮您算吧。”

  张敬修抬手问道:

  “你不是已经准备下船了吗?”

  这次南洋航行中,张司多次提前发现海盗的踪迹,积攒了不少的功劳。

  船长想要提拔他做军官,但是张司却提出要跟着张敬修学习航海。

  船长李经承诺返回登莱后,送张司去航海修习班读书。

  没办法,火长是技术军官,水师规定必须要由科班出身的人担任。

  如果张司能从航海修习班毕业,那他才有资格担任航海长。

  张敬修对于这个好学的瞭望手也很喜欢,听说他有成为火长的志向后,也提出让张司担任自己的助手,提前教授他有关航海的知识。

  只不过算学天才毕竟还是少数,张司花了很多精力才勉强算学入门,但是他相当能吃苦,不放过每一次计算的机会。

  张敬修又说道:“岸上的漏刻准备好了嘛?”

  张司连忙点头说道:

  “已经校准了。”

  张敬修说道:

  “那今天夜里我们上岸绘制岁星的星图。”

  大明水师的火长们,在启航前都接到了命令,要求他们每到一个港口,都要在岸上校准时间,绘制午夜的星图。

  据说这道命令是太史院下达的。

  其他火长都对太史院到底是个什么机构不清楚,但是张敬修知道这是只属于宫廷的天文机构,少史黄骥正在负责进行四海测验,重订大明历法。

  张敬修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绘制岁星星图,但是他还是忠实的完成了太史院的命令。

  张敬修不知道,黄骥要求他们绘制岁星星图,是为了绘制更精确的海图。

  岁星就是木星,而黄骥要求测绘的是木星几个卫星的位置。

  这些位置可以通过最新的望远镜观测到。

  而木星和其卫星的位置,也就是一把精确的“天钟”。

  校准当地时间后测绘午夜的木星星图,就能测算出当地的时间和大明本土时间的时差,从而利用这个时差计算出经度来。

  纬度就容易了,郑和时代就可以用牵星板计算纬度,现在苏泽“发明”的六分仪就可以轻易算出纬度来。

  经度和纬度确定,就能绘制更加精确的地图。

  不过很可惜的是,木卫法计算天钟,因为木星的卫星比较难观测,所以需要平稳的观测环境,必须要在平稳的陆地上才行。

  而且海上也没办法校准漏刻,木卫法只能在陆地上使用。

  但是木卫法也不是天钟法的终点,经度测量中还有更方便的月相法。

  黄骥就在紫金山天文台计算月相周期,试图从这条路上攻克经度测量的难关。

  就在张敬修带着张司准备下船测绘的时候,马尼拉的南洋通政署中,正在举行一场宴会。

  提督李超,宣慰使宸昊,除了留守舰船的军官外,全部身穿礼服出席。

  而马尼拉方面,在马尼拉有影响力的旧贵族,华商家族,土邦首领,也全部齐聚在此。

  没办法,大明水师抵达马尼拉的场景太震撼了。

  这次大明水师南下,遭遇到了的大量海盗拦截袭击,不过都被大明水师击退。

  到港前最后一站,是在马尼拉附近,和吕宋著名海盗汪神婆之战。

  据说这名汪神婆原本是吕宋岛上的土人,年幼的时候被一支华人海盗劫掠去,成了海盗首领的小妾。

  汪神婆却一步步上位,最后杀了华人海盗首领,成为这支海盗的头目。

  那名华人海盗首领姓汪,所以她也以汪为姓,而每次出去劫掠之前,汪神婆会用活人献祭海神,并且跳起神婆舞蹈“赐福”舰队,因此在南洋被称之为汪神婆。

  汪神婆拥有大小舰艇三十艘,在马尼拉附近是一股相当庞大的海上势力。

  进出马尼拉的商人,不仅仅要向马尼拉的港口交税,还需要向汪神婆缴纳过路费。

  可这样一支强大海盗,在马尼拉附近的海域,也就是在自家地盘上,被大明水师击败。

  就连汪神婆本人,也被大明水师斩杀,脑袋挂在船头上驶入了马尼拉港。

  也亏着汪神婆主动上来,让马尼拉上下见到了大明水师的强大,这也省去了很多工夫。

  马尼拉“喜迎王师”,这可不是因为什么历史上的朝贡关系,而是大明水师的实力。

  所以今天南洋通政司主司张宣的这场晚宴,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接风宴,而是要利用大明舰队抵达马尼拉的影响力,整合马尼拉上下的势力。

  而在场的马尼拉上层其实也心知肚明,他们也接过了张宣递过来的台阶,在晚宴开始后不久,马尼拉各大家族的代表,就齐聚在通政司的正堂开会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马尼拉的十家吕宋旧贵族,十六家大型华商家族,七个马尼拉附近的土邦部落,共同组成一个二十三人的马尼拉市政议会,管理马尼拉这座城市。

  而这个新的政权自称为吕宋国,以吕宋国的名义再次向大明朝贡。

  可这样的结果,却在大明使团这边开始了争论。

  提督李超很不理解马尼拉这种政治现状,他首先反对说道:

  “马尼拉并非吕宋,岂能以吕宋国的名义朝贡?”

  宣慰使宸昊的也保持反对态度,他反对的理由倒不是这个“马尼拉吕宋国”的法统问题,而是对他们的政体提出质疑:

  “堂堂一国连个国主都没有,还算是什么国?既然没有国主,如何递交国书?”

  通政署主司张宣看着两位比自己官大很多的水师话事人,在场只有他是支持马尼拉吕宋国朝贡的。

  他吸了一口气说道:

  “两位大人,要不然还是先将国书和使臣带回去,请朝堂上的大人来决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