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阳营地。
一连几日的大雪,时至今日仍旧未停。
营地中将士们巡逻着,即便天寒地冷,也未曾松懈。
邓茂公提着一壶酒,来到了李仪歇息的营帐前。
通报之后,李仪亲自出门来迎,双方寒暄两句。
“李先生,天气严寒,在下帐中备好了烤肉,一起去吃点儿如何?”
“不敢。”李仪垂手道,“君厚情相邀,某岂敢不从。”
听到李仪答应的如此爽快,邓茂公眼中的笑意更深,已经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两人踩着雪,一路来到了邓茂公的营帐前。
刚一到,李仪的目光便不由朝着四周巡弋了一圈。
原因无它,在邓茂公营帐附近守备和巡逻的将士,明显与营地里其它地方不同。
这里的将士皆穿着厚重的黑甲,身上的气势更是凶煞惊人。
尤其是帐门前那两个,一个看起来倒还算正常,只是颇为雄健英武。
但另一个,简直跟头黑罴似得,身如铁塔,膀大腰圆,光看着就很有压迫感。
饶是李仪养气功夫不错,但是此刻也有些心里发怵。
邓茂公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笑道:“李先生不用担心,这些都是袁军侯麾下的精锐,有他们护卫,此地非常安全,绝无外人踏足。”
袁军侯?
带着一丝好奇,李仪被邓茂公拉进了营帐之中。
刚进来,就看见帐中已经坐着两人,其中一人正是赢彻,而另一人则是袁驰象。
看到赢彻,李仪也不觉奇怪,当即就是拱手一礼:“李仪,见过公子。”
赢彻起身,同样拱手道:“李先生,今日之事,多有无礼之处,还请先生恕罪。”
李仪一听,连忙将腰弯的更低,“不敢,公子心中担忧王后,乃人之常情,何罪之有。”
“惭愧。”赢彻说完,便邀请李仪入座。
李仪悄悄瞥了一眼袁驰象,随后在一旁坐下。
说起来,他倒是对袁驰象十分好奇,不知道为何太子会特意提到此人,而且今日一看,似乎还是二公子赢彻的心腹。
但李仪对袁驰象倒也并非一无所知,毕竟能让太子特意提出名字的人,他不可能不上心调查一番。
但正因为如此,李仪心中更为好奇。
“先生是甘丞相的门人?”酒过三巡,赢彻率先开口。
“是。”李仪回道。
“不知甘丞相身体可好?”
“年事已高,本欲辞官归隐,但时局变幻,不得抽身。”
听到这话,赢彻紧问道:“不知如今咸都情况如何?”
“风声鹤唳,太子正在清查‘叛党’,朝中官员多有命丧。”
赢彻皱眉,“我等身在战场,对咸都之事了解不多,不知先生可能详细与我等说上一说?”
“自无不可。”
随后,李仪便将咸都之中的事儿,大致与赢彻三人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三人都很震惊。
“宣武将军宇文忠,竟然是太子的人?!”赢彻难以置信。
邓茂公叹息道:“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他们都有想过,太子绝不会甘心自己的位置受到威胁,会采取一些手段。
但他们全都估算错了太子的狠辣和胆魄,这种触犯禁忌的事儿,对方是真敢干啊!
虽说这天底下并非没有兄弟阋墙、臣杀君甚至子杀父的事儿。
可无一例外,这些人的下场都不好,而且都遭到了天下人的指责和唾弃。
所以但凡是个正常或者有点野心的君王,都会尽可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否则要不了多久,底下的人来个‘以下克上’就能给你赶下去,甚至暗地里弄死你。
在权力这场游戏里,大家都要遵守规则,谁要是敢打破规则,那就别怪别人也不按照规则陪你玩儿。
权贵们可以无视法律,可以践踏法规,但是这种隐形的规则,大家一般都会自觉遵守。
所以赢胤敢做这样的事儿,确实出乎了赢彻他们的意料。
但赢胤也没有彻底疯魔,还知道找了个‘遮羞布’,虽然这块布有点儿漏风。
所以在没有找到证据,扯下这块遮羞布前,很多事儿就不能轻举妄动。
更何况,赢胤现在手里拿捏着王后这张牌,赢彻就算有证据,暂时也动不了。
李仪说完之后,喝了一口酒,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到了赢彻面前。
“公子,这是丞相让属下给您的,有一些事儿,丞相知道的比属下更清楚。”
“哦?”
赢彻好奇接过,将信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看阅时,赢彻眉头一会儿蹙起,一会儿舒开,表情变换的很频繁。
直到看完,赢彻沉默良久,才将信递给了邓茂公。
邓茂公倒是没什么表情,只是抚着须子,不时点点头,看的袁驰象心里好奇的不行。
“咳,军师,信里写了什么?”
邓茂公将信一递,“袁军侯自己看吧。”
袁驰象将信看完,心中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一些。
因为信中提到长公主赢召南在王宫被神秘人救走,性命无虞,太子已经派人在暗中搜查了。
除了这一点儿,信中所提到的其它事儿,袁驰象倒是兴趣不大。
赢彻看向邓茂公,道:“军师,说说你的想法吧。”
邓茂公回道:“公子,在下现在只有四个字——韬光养晦。”
赢彻皱眉:“军师的意思是,让我忍?”
“是也不是,如今局势对公子不利,所以公子首先要做的是保全自身,然后才能暗中图谋。”
“如何图谋?”
“公子可以先试着找一个人。”
“谁?”
“王篪。”
赢彻略一思索,立马就明白邓茂公什么意思。
邓茂公道:“王宫之中发生的事儿,知情人应当不少,但王篪不一样,他乃是王上身边的太监总管,他说的话,会比其他人更有份量。”
“懂了。”赢彻点头,“我会让人暗中去找的。”
“对于此事,公子或许不必着急。”李仪突然开口。
“为何?”赢彻好奇问道。
李仪道:“王篪从宫内逃走,若是不死,必然会要报仇,而仅凭他一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做到,定然会寻找帮手。”
“而能够帮他,且他能够信得过的人,恐怕此时除了长公主也只有公子了。他若活着,以属下推断,大概率会来寻公子。”
“只是这一点,太子恐怕也会想到,公子日后还需多多观察身边之人,以防万一。”
邓茂公看向李仪,倒是对其的评价和认知提高了不少。
而对方能将这番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讲,也算隐晦的表明了立场。
一连几日的大雪,时至今日仍旧未停。
营地中将士们巡逻着,即便天寒地冷,也未曾松懈。
邓茂公提着一壶酒,来到了李仪歇息的营帐前。
通报之后,李仪亲自出门来迎,双方寒暄两句。
“李先生,天气严寒,在下帐中备好了烤肉,一起去吃点儿如何?”
“不敢。”李仪垂手道,“君厚情相邀,某岂敢不从。”
听到李仪答应的如此爽快,邓茂公眼中的笑意更深,已经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两人踩着雪,一路来到了邓茂公的营帐前。
刚一到,李仪的目光便不由朝着四周巡弋了一圈。
原因无它,在邓茂公营帐附近守备和巡逻的将士,明显与营地里其它地方不同。
这里的将士皆穿着厚重的黑甲,身上的气势更是凶煞惊人。
尤其是帐门前那两个,一个看起来倒还算正常,只是颇为雄健英武。
但另一个,简直跟头黑罴似得,身如铁塔,膀大腰圆,光看着就很有压迫感。
饶是李仪养气功夫不错,但是此刻也有些心里发怵。
邓茂公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笑道:“李先生不用担心,这些都是袁军侯麾下的精锐,有他们护卫,此地非常安全,绝无外人踏足。”
袁军侯?
带着一丝好奇,李仪被邓茂公拉进了营帐之中。
刚进来,就看见帐中已经坐着两人,其中一人正是赢彻,而另一人则是袁驰象。
看到赢彻,李仪也不觉奇怪,当即就是拱手一礼:“李仪,见过公子。”
赢彻起身,同样拱手道:“李先生,今日之事,多有无礼之处,还请先生恕罪。”
李仪一听,连忙将腰弯的更低,“不敢,公子心中担忧王后,乃人之常情,何罪之有。”
“惭愧。”赢彻说完,便邀请李仪入座。
李仪悄悄瞥了一眼袁驰象,随后在一旁坐下。
说起来,他倒是对袁驰象十分好奇,不知道为何太子会特意提到此人,而且今日一看,似乎还是二公子赢彻的心腹。
但李仪对袁驰象倒也并非一无所知,毕竟能让太子特意提出名字的人,他不可能不上心调查一番。
但正因为如此,李仪心中更为好奇。
“先生是甘丞相的门人?”酒过三巡,赢彻率先开口。
“是。”李仪回道。
“不知甘丞相身体可好?”
“年事已高,本欲辞官归隐,但时局变幻,不得抽身。”
听到这话,赢彻紧问道:“不知如今咸都情况如何?”
“风声鹤唳,太子正在清查‘叛党’,朝中官员多有命丧。”
赢彻皱眉,“我等身在战场,对咸都之事了解不多,不知先生可能详细与我等说上一说?”
“自无不可。”
随后,李仪便将咸都之中的事儿,大致与赢彻三人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三人都很震惊。
“宣武将军宇文忠,竟然是太子的人?!”赢彻难以置信。
邓茂公叹息道:“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他们都有想过,太子绝不会甘心自己的位置受到威胁,会采取一些手段。
但他们全都估算错了太子的狠辣和胆魄,这种触犯禁忌的事儿,对方是真敢干啊!
虽说这天底下并非没有兄弟阋墙、臣杀君甚至子杀父的事儿。
可无一例外,这些人的下场都不好,而且都遭到了天下人的指责和唾弃。
所以但凡是个正常或者有点野心的君王,都会尽可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否则要不了多久,底下的人来个‘以下克上’就能给你赶下去,甚至暗地里弄死你。
在权力这场游戏里,大家都要遵守规则,谁要是敢打破规则,那就别怪别人也不按照规则陪你玩儿。
权贵们可以无视法律,可以践踏法规,但是这种隐形的规则,大家一般都会自觉遵守。
所以赢胤敢做这样的事儿,确实出乎了赢彻他们的意料。
但赢胤也没有彻底疯魔,还知道找了个‘遮羞布’,虽然这块布有点儿漏风。
所以在没有找到证据,扯下这块遮羞布前,很多事儿就不能轻举妄动。
更何况,赢胤现在手里拿捏着王后这张牌,赢彻就算有证据,暂时也动不了。
李仪说完之后,喝了一口酒,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到了赢彻面前。
“公子,这是丞相让属下给您的,有一些事儿,丞相知道的比属下更清楚。”
“哦?”
赢彻好奇接过,将信打开仔细看了起来。
看阅时,赢彻眉头一会儿蹙起,一会儿舒开,表情变换的很频繁。
直到看完,赢彻沉默良久,才将信递给了邓茂公。
邓茂公倒是没什么表情,只是抚着须子,不时点点头,看的袁驰象心里好奇的不行。
“咳,军师,信里写了什么?”
邓茂公将信一递,“袁军侯自己看吧。”
袁驰象将信看完,心中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一些。
因为信中提到长公主赢召南在王宫被神秘人救走,性命无虞,太子已经派人在暗中搜查了。
除了这一点儿,信中所提到的其它事儿,袁驰象倒是兴趣不大。
赢彻看向邓茂公,道:“军师,说说你的想法吧。”
邓茂公回道:“公子,在下现在只有四个字——韬光养晦。”
赢彻皱眉:“军师的意思是,让我忍?”
“是也不是,如今局势对公子不利,所以公子首先要做的是保全自身,然后才能暗中图谋。”
“如何图谋?”
“公子可以先试着找一个人。”
“谁?”
“王篪。”
赢彻略一思索,立马就明白邓茂公什么意思。
邓茂公道:“王宫之中发生的事儿,知情人应当不少,但王篪不一样,他乃是王上身边的太监总管,他说的话,会比其他人更有份量。”
“懂了。”赢彻点头,“我会让人暗中去找的。”
“对于此事,公子或许不必着急。”李仪突然开口。
“为何?”赢彻好奇问道。
李仪道:“王篪从宫内逃走,若是不死,必然会要报仇,而仅凭他一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做到,定然会寻找帮手。”
“而能够帮他,且他能够信得过的人,恐怕此时除了长公主也只有公子了。他若活着,以属下推断,大概率会来寻公子。”
“只是这一点,太子恐怕也会想到,公子日后还需多多观察身边之人,以防万一。”
邓茂公看向李仪,倒是对其的评价和认知提高了不少。
而对方能将这番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讲,也算隐晦的表明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