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进入了寒冬。
不论是北边的燕赵之地,又或者是南边的楚越之乡,皆被大雪席卷。
天地苍茫银白,冰霜冻土,按以往的习惯,大家该准备过年了。
以往这个时节,大抵没什么大事儿。
毕竟天寒地冻的,要么折腾着不被冻死,要么折腾着上炕造小人。
除了贵族们还有点儿娱乐活动之外,平民们在冬天大多没有什么事儿可干,能够不被冻死,便已经是万幸了。
然而,今年的冬天注定不会平静。
先是赵国突然朝秦国开战,前期势如破竹的攻下了十三城,让天下为之侧目。
随后又传出赵国四公子寿被人杀害在了秦国,紧接着就是秦国出兵,两国开始激战。
随后在秦国大将军夏侯猛的指挥下,秦军打退了管桁率领的赵军,收复了一部分失地,然后赵国增派援军,甚至连赵堉统率的武陵边骑也加入了战斗,战况有升级的趋势。
正当大家分析着接下来秦赵两国谁胜谁败之时,秦国三公子赢蛟造反,杀死了秦王赢慎,而后太子平叛,又大义灭亲杀了自己弟弟。
这个消息的炸裂程度,已经超过了秦赵两国之战了。
各国议论纷纷,都从中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当然了,还有一个让天下不少男人关注的问题,就是秦国长公主赢召南在这次动乱之中失踪。
对于这个绝色美人,不少人都极为心动,有人已经开始暗中打探关于赢召南的消息了。
若是能找到........嘿嘿,说不定能发生什么美妙故事?
秦国动乱,对于赵国来说本应该是个很好的机会,但谁知道就这么凑巧,北煌左帅慕容无敌率领三十万铁骑踏过了赵国边境,开始攻城掠地。
一时间赵国北境告急,秦赵两国竟然都发生了大事儿,以至双方的战争都诡异的暂停下来。
短短时间内,秦赵之间风云变幻,看的天下不少人眼花缭乱。
只有一些智慧之士,在这极快的变化之中,捕捉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但,大多并没有什么动作,毕竟秦赵越乱,对于其它国家来说是好事儿。
类似韩国、卫国、晋国等,他们离秦赵很近,挑事儿的胆子或许没有,但是看热闹的心情还是有的。
除了这些小国之外,能够有胆子且有能力挑事儿的,大抵便是那几个大国。
但像楚国和齐国这种,跟秦赵不搭边儿,想搞事儿也是路途遥远。
但魏国和燕国不一样,一个与秦接壤,一个与赵接壤,这两个大国是可以趁机搞事的。
所以天下人也一直注意着两国的动静,想知道魏国和燕国会不会落井下石,毕竟机会难得。
但,短时间内,魏国也好,燕国也罢,都很安静,什么动作都没有。
而秦国这边,动作也很快,秦太子赢胤摄政监国,诏书通过驿站迅速往全国各地发放。
咸都虽然动荡很大,但是秦国各地,除了东境的战争外,一切都很平静。
诏书下达之后,各地官员该干嘛还是干嘛,一切如旧,只是需要戴孝禁止娱乐。
而之所以秦王死了,各地没什么波澜,也与两个人站出来有关系。
一个是丞相甘仲,另外一个则是上将军乐衍。
虽说赢胤借谋反之名,杀了不少官员,但只要这两根柱子在,秦国就大乱不了。
当然,大将军夏侯猛也行,只是现在这位老将军没空,整天在前线和赵军眼对眼,偏偏现在谁家里都有事儿,也不敢开干。
夏侯猛表示,长这么大,就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憋屈和诡异的战争。
这一场仗还不到三月,干架双方同时后院起火,互相傻眼。
总之,因为秦赵两国的变动,导致这个冬天,天下显得并不那么平静。
前线,上阳营地。
自从咸都事变,秦王被杀,赢蛟身死,长公主失踪等一系列事情传来后,营地就不那么太平。
二公子赢彻暴怒,差点领兵杀回咸都。
幸好邓茂公和夏侯猛劝住了,毕竟他们面前现在还有赵军在,虽说赵国也出事儿了,但是这个时候突然撤军,保不齐赵军会上来咬一口。
位高权重者,有时也不能为所欲为。
为了秦国安危,赢彻只能忍了,但每天脸上的阴郁是一点儿不少。
虽说上位者应该喜怒不形于色,但赢彻压制不住,他还能保持理智,便已经不容易了。
其实袁驰象也很焦急,秦王死了,他倒是没啥太大感觉,但是赢召南失踪,他却很是焦虑。
按道理来说,出发前他找过舅舅,赢召南应该不会有事儿。
但真听到消息,心里却还是会着急。
而就在这种焦急之中,袁驰象和赢彻等人却很快迎来了咸都的使者。
这位使者不是他人,正是丞相府的曹掾李仪。
李仪带来了赢胤的诏令,让夏侯猛和袁驰象返回咸都,而赢彻则需要留下,与韩当义一起镇守前线。
“太子这是什么意思?”赢彻没有发怒,但那一双眼睛,却变得无比阴鸷起来。
李仪恭敬道:“太子的意思,属下不敢乱猜,但太子托属下给公子带了一句话和一样东西。”
“什么。”
李仪走上前,取出一枚精致的小印,递给了赢彻。
赢彻一看到那小印,“噌”的一下站起,拔出了腰间的宝剑,直指李仪,“你们将我母后如何了!”
那枚小印,正是宣王后的凤印,一般情况下绝不可能落在外人手中。
面对杀气腾腾的赢彻,李仪面不改色,“王后一切都好。太子说了,他会保护好王后,让公子不必担心,继位之后,太子也将奉王后为自己母后,地位尊贵,绝不会有半分亏待。”
赢彻牙根紧咬,他之所以没有轻举妄动,除了秦国形势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担心自己母后出什么事儿。
虽然早就预料到,太子很可能会以自己母后来威胁自己,但事到临头,却依旧无法压住怒火。
一旁的邓茂公突然开口道:“使者在太子身边多久了?”
莫名其妙的问话,让众人目光不由集中在邓茂公身上。
李仪抬了抬头,不急不缓道:“属下乃丞相府曹掾,并非太子近臣。”
邓茂公闻言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哦?原来如此,使者这一路颇为不易吧。”
“不敢,奉命行事罢了。”
其余人听得一头雾水,只有夏侯猛似乎品出什么,目光微闪。
不论是北边的燕赵之地,又或者是南边的楚越之乡,皆被大雪席卷。
天地苍茫银白,冰霜冻土,按以往的习惯,大家该准备过年了。
以往这个时节,大抵没什么大事儿。
毕竟天寒地冻的,要么折腾着不被冻死,要么折腾着上炕造小人。
除了贵族们还有点儿娱乐活动之外,平民们在冬天大多没有什么事儿可干,能够不被冻死,便已经是万幸了。
然而,今年的冬天注定不会平静。
先是赵国突然朝秦国开战,前期势如破竹的攻下了十三城,让天下为之侧目。
随后又传出赵国四公子寿被人杀害在了秦国,紧接着就是秦国出兵,两国开始激战。
随后在秦国大将军夏侯猛的指挥下,秦军打退了管桁率领的赵军,收复了一部分失地,然后赵国增派援军,甚至连赵堉统率的武陵边骑也加入了战斗,战况有升级的趋势。
正当大家分析着接下来秦赵两国谁胜谁败之时,秦国三公子赢蛟造反,杀死了秦王赢慎,而后太子平叛,又大义灭亲杀了自己弟弟。
这个消息的炸裂程度,已经超过了秦赵两国之战了。
各国议论纷纷,都从中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当然了,还有一个让天下不少男人关注的问题,就是秦国长公主赢召南在这次动乱之中失踪。
对于这个绝色美人,不少人都极为心动,有人已经开始暗中打探关于赢召南的消息了。
若是能找到........嘿嘿,说不定能发生什么美妙故事?
秦国动乱,对于赵国来说本应该是个很好的机会,但谁知道就这么凑巧,北煌左帅慕容无敌率领三十万铁骑踏过了赵国边境,开始攻城掠地。
一时间赵国北境告急,秦赵两国竟然都发生了大事儿,以至双方的战争都诡异的暂停下来。
短短时间内,秦赵之间风云变幻,看的天下不少人眼花缭乱。
只有一些智慧之士,在这极快的变化之中,捕捉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但,大多并没有什么动作,毕竟秦赵越乱,对于其它国家来说是好事儿。
类似韩国、卫国、晋国等,他们离秦赵很近,挑事儿的胆子或许没有,但是看热闹的心情还是有的。
除了这些小国之外,能够有胆子且有能力挑事儿的,大抵便是那几个大国。
但像楚国和齐国这种,跟秦赵不搭边儿,想搞事儿也是路途遥远。
但魏国和燕国不一样,一个与秦接壤,一个与赵接壤,这两个大国是可以趁机搞事的。
所以天下人也一直注意着两国的动静,想知道魏国和燕国会不会落井下石,毕竟机会难得。
但,短时间内,魏国也好,燕国也罢,都很安静,什么动作都没有。
而秦国这边,动作也很快,秦太子赢胤摄政监国,诏书通过驿站迅速往全国各地发放。
咸都虽然动荡很大,但是秦国各地,除了东境的战争外,一切都很平静。
诏书下达之后,各地官员该干嘛还是干嘛,一切如旧,只是需要戴孝禁止娱乐。
而之所以秦王死了,各地没什么波澜,也与两个人站出来有关系。
一个是丞相甘仲,另外一个则是上将军乐衍。
虽说赢胤借谋反之名,杀了不少官员,但只要这两根柱子在,秦国就大乱不了。
当然,大将军夏侯猛也行,只是现在这位老将军没空,整天在前线和赵军眼对眼,偏偏现在谁家里都有事儿,也不敢开干。
夏侯猛表示,长这么大,就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憋屈和诡异的战争。
这一场仗还不到三月,干架双方同时后院起火,互相傻眼。
总之,因为秦赵两国的变动,导致这个冬天,天下显得并不那么平静。
前线,上阳营地。
自从咸都事变,秦王被杀,赢蛟身死,长公主失踪等一系列事情传来后,营地就不那么太平。
二公子赢彻暴怒,差点领兵杀回咸都。
幸好邓茂公和夏侯猛劝住了,毕竟他们面前现在还有赵军在,虽说赵国也出事儿了,但是这个时候突然撤军,保不齐赵军会上来咬一口。
位高权重者,有时也不能为所欲为。
为了秦国安危,赢彻只能忍了,但每天脸上的阴郁是一点儿不少。
虽说上位者应该喜怒不形于色,但赢彻压制不住,他还能保持理智,便已经不容易了。
其实袁驰象也很焦急,秦王死了,他倒是没啥太大感觉,但是赢召南失踪,他却很是焦虑。
按道理来说,出发前他找过舅舅,赢召南应该不会有事儿。
但真听到消息,心里却还是会着急。
而就在这种焦急之中,袁驰象和赢彻等人却很快迎来了咸都的使者。
这位使者不是他人,正是丞相府的曹掾李仪。
李仪带来了赢胤的诏令,让夏侯猛和袁驰象返回咸都,而赢彻则需要留下,与韩当义一起镇守前线。
“太子这是什么意思?”赢彻没有发怒,但那一双眼睛,却变得无比阴鸷起来。
李仪恭敬道:“太子的意思,属下不敢乱猜,但太子托属下给公子带了一句话和一样东西。”
“什么。”
李仪走上前,取出一枚精致的小印,递给了赢彻。
赢彻一看到那小印,“噌”的一下站起,拔出了腰间的宝剑,直指李仪,“你们将我母后如何了!”
那枚小印,正是宣王后的凤印,一般情况下绝不可能落在外人手中。
面对杀气腾腾的赢彻,李仪面不改色,“王后一切都好。太子说了,他会保护好王后,让公子不必担心,继位之后,太子也将奉王后为自己母后,地位尊贵,绝不会有半分亏待。”
赢彻牙根紧咬,他之所以没有轻举妄动,除了秦国形势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担心自己母后出什么事儿。
虽然早就预料到,太子很可能会以自己母后来威胁自己,但事到临头,却依旧无法压住怒火。
一旁的邓茂公突然开口道:“使者在太子身边多久了?”
莫名其妙的问话,让众人目光不由集中在邓茂公身上。
李仪抬了抬头,不急不缓道:“属下乃丞相府曹掾,并非太子近臣。”
邓茂公闻言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哦?原来如此,使者这一路颇为不易吧。”
“不敢,奉命行事罢了。”
其余人听得一头雾水,只有夏侯猛似乎品出什么,目光微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