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日,深城海蓝汽车总部。
海蓝汽车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新品发布会,而随着海蓝汽车的规模持续扩大,影响力也持续扩大,再加上电动车浪潮已经形成,各类电动车在全球的销量逐渐上涨。
因此海蓝汽车的发布会也越来越受关注。
毕竟在去年里,因为海蓝汽车的强势刺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超两百万辆,其中海蓝汽车的销量就达到了九十八万辆,占据了全球接近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
更关键的是,海蓝汽车的汽车平均售价还非常高,最便宜的都要三十五万以上,走量主力在四十万左右,然后还有不少是销售均价达到六十万左右的海蓝SEC以及海蓝SEV这两款豪华车型。
除了海蓝汽车外,其他的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车型销量其实也受到了海蓝汽车迅速崛起,然后带来的整体新能源车市场爆发而带来的爆出。
比如特斯拉一年的销量也卖出去了大概十万辆,其增速非常明显。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卖出去了接近二十万辆,增速同样惊人。
国内的北汽,广汽,一汽,上汽等厂商也陆续推出新能源车型,销量都还不错,几万辆到十万辆之间的都有。
国外的汽车厂商,如宝马、日产、大众、雪佛兰、三菱、雷诺或多或少也卖出去了几万辆的新能源车辆。
全球范围内的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是被海蓝汽车给带动了起来……主要是海蓝汽车的成绩太过耀眼,让所有车企看了都眼红无比,然后认为新能源车就是未来……然后各大车企开始在新能源车领域里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同时很多国家也开始陆续出台扶持新能源车的一些政策。
还有一些充电桩企业也是开始大规模扩张,积极布局公共充电桩……当下的公共充电桩发展其实是非常快速的。
一开始是海蓝汽车自己苦逼的修充电桩,后来为了快速扩张,普及电动车市场,海蓝汽车决定对自家的超级快充技术进行开源,准许任何企业都免费使用海蓝汽车公司的超级快充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专利。
此举,也让海蓝汽车的充电标准直接成为了国内的统一电动车充电标准……所有电动车要想在国内销售的话,都必须采用或兼容该充电标准。
这样一来,国内众多资本,甚至电网都开始进入大规模修充电桩……采用的充电桩是清一色的海蓝汽车标准。
同时,其他车企生产的电动车,也能够使用国内任何一家公用充电桩,包括海蓝汽车自家的充电桩。
海蓝汽车依靠着自身一开始的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强行推动了国内统一充电技术标准,为国内电动车后续的大规模发展,也为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就连特斯拉或其他国外品牌的进口车电动车要进入国内市场销售,都必须兼容这个统一的充电标准,不然是无法拿到销售许可的。
海外企业,如果特斯拉如果想要进入国内建设充电桩,他们的充电桩也必须兼容这个统一充电标准。
在海外,海蓝汽车也是在充电桩赛道里大量布局,在美国、欧洲、东盟、巴西等几个主要海外市场里大规模修建充电桩。
顺带一提,海蓝汽车的充电桩业务,也是全球范围内里覆盖最广的,在全球超过五十个国家里都拥有充电桩业务,充电桩数量已经超过了八万个,并且还在快速增长当中……甚至还成为了多个国家里的唯一充电桩技术标准。
当然,海蓝汽车的充电桩标准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乃至其他国家的统一标准……很大程度是因为海蓝汽车对该技术标准进行了开源,并放弃了所有专利,任何企业或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该技术标准……要不然,其他国家怎么可能用海蓝汽车的技术标准。
当然,海蓝汽车并不是拥有最多充电桩的企业,实际上国内还有好几家企业的充电桩比海蓝汽车旗下的充电桩更多,多的甚至都达到十多万个了。
公共充电桩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发展,是支撑起来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这也是海蓝汽车的核心目的……进一步推广电动车!
毕竟海蓝汽车自己就是全球范围里规模最大,而且是市场份额接近百分之五十的最大电动车企业,扩充整个电动车市场就是推动自家的汽车销量增长。
这样的海蓝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都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其每一代车型的发布都会引来汽车圈里的重视以及诸多分析。
而今年,早就有消息公布出来,海蓝汽车今年将会发布一款中型SUV,进一步扩充产品线。
这让不少人都相当期待,很多人喜欢海蓝汽车,但是他们想要买SUV车型……然而现在的海蓝汽车的SUV车型,也就是海蓝SEV的售价非常昂贵,平均售价达到六十万呢,高配置的价格甚至能到八九十万。
这意味着海蓝汽车的大型SUV车型,和普通中产家庭无缘。
哪怕是发达国家里的中产家庭,购买海蓝SEV也会感到非常吃力……海蓝汽车的车型,在海外国家卖得更贵啊。
海蓝SEV的入门级在国内售价是五十五万。
但是在美国地区,该车经过关税、当地的其他额外成本增幅后,售价会达到七十万的水平……这还没算上各州不同的消费税之类的呢。
海蓝汽车的车辆售价,一直都是国内便宜国外贵,至于国外多贵,这取决于当地的关税以及其他各类税收、营销、售后等成本!
海蓝汽车往往是在离岸批发价的基础上,直接加上各国市场的各种成本进定价的。
反正海蓝汽车只赚离岸批发价……这也是海蓝汽车在全球各地市场里,价格差异往往个非常大的缘故,这和海蓝汽车本身没啥关系,这主要取决于当地情况。
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海蓝汽车的价格都是属于非常昂贵的……尤其是大型SUV车型。
这也让很多想要购买海蓝汽车的SUV车型,但是买不起的情况。
这也就进一步局限了海蓝汽车的整体销量。
针对这种情况,海蓝汽车推出了价格更便宜的中型SUV:海蓝MEV!
当包永言在发布会现场里,正式对外公布该车型的时候,潜在的消费者们自然非常高兴,因为该车看起来一如既往的充满了科幻感,各种智能驾驶以及内部的黑科技配置应有尽有。
但是价格却是只需要三十五万起步,同时这个起步价里,也和海蓝SLMC一样搭配了标配的智能驾驶方案,提供普通版本的激光雷达和纯视觉方案结合的基本辅助驾驶,可以实现L3级别的辅助驾驶。
至于更先进,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L4级别的‘高级智能辅助驾驶’,则是需要额外选购,售价多年不变:十万!
当然,购买海蓝SLMC车型的车主,也没几个会选购十万的这种高级方案……太贵了,不划算,基本方案也不是不能用。
三十五万起步的海蓝MEV,这款中型SUV,就是直接奔着中产家庭去的,作为一种城市里的日常代步出行,家庭用车去进行市场竞争。
所以在诸多细节上也大量参考了海蓝SLMC,为家庭用途进行了大量的针对性优化。
但是最引人瞩目的还是该车型上搭载的新一代半固态电池。
包永言在发布会上,大吹特吹这款半固态电池,从能量密度到使用寿命,再到安全性是各种吹嘘。
这种吹嘘,普通消费者也就是看个热闹,顶多就是关注了一番,搭载了这款电池的海蓝MEV,其顶配纯电长续航版的续航,达到了惊人的六百五十公里的续航里程……这是一个相当惊艳,足以缓解很多人里程焦虑的续航能力。
如果还不行……不用怕,还有增程版呢……海蓝MEV的增程版,满电满油的情况下,再加上海蓝汽车优秀的电量管理、能量回收等方面的技术,综合续航可以达到惊人的一千二百公里,并且纯电续航也能达到三百公里。
相当之夸张。
如此夸张的续航能力,都是半固态电池带来高能量密度,低重量,小体积所带来的!
三百五十瓦时每公斤的能量密度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比当下最先进的三元锂电池的两百五十瓦时每公斤,足足提升了百分之四十呢。
同时,包永言也在发布会上宣布,海蓝公司旗下的其他各车型的全新一代车型,如17款海蓝SLMC,17款海蓝SEC系列里的双门敞篷跑车,17款海蓝SEV,17款海蓝SLC等等车型,将会全面换用半固态电池,同时停产旧款车型。
上述诸多车型的顶配续航里程,基本都达到了六百五十公里以上,其中的海蓝SLC这款大型豪华轿车更夸张,因为车大所以直接把纯电续航做到了七百公里以上。
因此,这一款电池给诸多汽车厂商们带来的震惊或者说刺激,远远比单纯的海蓝MEV这款中型SUV车型更大。
诸多科技媒体在当天,也是迅速报道了海蓝汽车的半固态电池的相关消息……
“海蓝汽车推出电池黑科技:半固态电池,纯电续航突破七百公里!”
“揭秘海蓝汽车的半固态电池,到底优秀在哪里?”
“半固态电池和传统液态电池的对比!”
“六百五十公里续航的海蓝MEV,你卖不卖?”
而诸多新闻里……有一条新闻不太起眼,那就是海蓝汽车的包永言,其实还在发布会上对外发布了新一代的海蓝SEC的双门跑车型号,分别有硬顶车型:海蓝SEC-8以及敞篷车型海蓝SEC-9。
采用海蓝SEC的平台做出来的跑车,外观非常耀眼,起步价七十万,定位在入门级跑车,最大加速度非常优秀,专业测试的时候达到了二点二五秒。
但是这款车在当天发布后,并没有引起什么讨论的热度,人们都一股脑讨论半固态电池以及海蓝MEV去了。
至于跑车……这东西还是太小众了,除了一些喜欢跑车的年轻人外,关注这款车的人并不多。
对于这种情况,海蓝汽车内部也是早有预估……人家海蓝汽车本来就没打算指望跑车赚钱。
做跑车,更多的还是为了提升品牌价值……卖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得让人知道海蓝汽车有跑车。
不仅仅有这种入门级跑车,明年海蓝汽车甚至还打算搞个电动超跑出来呢……然后来个初始型号全球限量销售一百辆之类的。
当然,这并不是真限量,而是这种价格一百大几万甚至两百万的电动超跑,年销量如果能够有一百辆,那就相当不错了。
如果销量真的挺好的,一百辆的限量款卖完了,那么就小幅度修改车壳子,换个颜色搞个限量299辆的车型……总之海蓝汽车是打定主意,旗下的每一款超级跑车都必须是限量款。
嗯,只局限于车壳子和颜色限量,但实际上内部的东西还是一样的。
跑车这东西,对于海蓝汽车这种走中高端价位的汽车品牌而言,属于有了没啥用甚至亏钱,但是没有还真不行的车型。
所以,哪怕是亏本也得做!
海蓝SEC的跑车版没能引起太大的波澜,然而同时发布的中型SUV:海蓝MEV,正式放开预购之后,成绩却是非常好。
包永言他们依旧是低估了国内大量中高收入群体对中型SUV车型的迷信……再加上海蓝汽车作为高科技巨头,在电动车领域里吊打一大群国外汽车厂商,帮国人挣足了面子。
所以国人对海蓝汽车的支持力度,其实是非常大的……很多人觉得自己买海蓝汽车是在支持民族工业。
很多普通人因为眼界不够宽广,知识面不够丰富,兴许还会继续迷信国外品牌,觉得进口车最好,合资车其次,国产车垃圾。
但是在这种高收入群体里,他们的眼界更加的开阔,能够看到更多海外的真实情况。
而看多了之后也就知道海蓝汽车的牛逼……那可是在全球范围里吊打一大票海外汽车厂商的存在,同时海蓝汽车让全球各地车企大为警惕的同时也纷纷效仿搞电动车。
尤其是这个阶段里,国人还特别喜欢和外国人进行各种对比,也特别喜欢听外国人吹捧国内的各种好……所以很多外国人专门跑过来做这一门生意:吹华夏……各种找角度的吹,然后获得流量后赚钱。
如此情况下,一款在海外能够大杀四方,获得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产品,往往能够引起国人的高度认可。
昔日的智云集团的手机是如此,现在海蓝汽车的汽车也同样如此。
在诸多短视频平台里,一大堆各种海蓝汽车在海外销售,使用,测评之类的视频里,很多人看的……
然后看完后就会有一种心理满足感,从而加大对海蓝汽车的认同。
尤其是一些小有身价的三四十岁左右的群体,那都是年轻的时候尽力过各种苦逼的人:以前看新闻老憋屈了,三天两头被人欺负。
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手头上也有钱了,这种情况下,他们很乐意花钱支持这些国内的一流企业。
而他们……是属于中高端产品市场里的消费主力军,抓住了他们,那么中高端基本就稳了。
智云的S系列手机当年在国内,就是这么卖爆的,当年,真的是有一大群中高阶层里的人以使用智云S系列手机为荣啊……其中固然是因为智云手机的确很牛逼,世界第一;但是不可否认,很多人不关心手机的技术参数这些,他们支持单纯为了支持国产手机而购买智云手机。
当年从机构到官办企业,再到私立企业的管理层,技术人员等等,几乎人手一台智云S系列手机……
手里头没一台智云S手机,饭局都不好意思去参加……
而现在的海蓝汽车,也有着同样的趋势。
一开始,海蓝汽车在市场上的定位,只是黑科技玩具而已,先进是先进,但依旧是玩具,买车的客户都是一些富二代,科技行业里的高管或老板之类的……普通人,尤其是大量中产家庭其实不太在乎的。
而且国内外都差不多。
这也是海蓝SEC以及海蓝SEV车型的销量都经历了先是大爆,然后迅速跌落的核心原因……高端玩具嘛,潜在市场太小众了,哪怕全球市场加起来也就那么点而已。
而等到海蓝汽车推出中型轿车海蓝SLMC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海蓝汽车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中产家庭,进而拉动还篮球车总销量冲击百万辆。
因为一大群有钱的大哥们,就觉得这车很不错,够体面,开出去有面子。
并且还能显得自己很爱国!
至于性能,黑科技之类的,他们多少也知道,但其实也不是很关心……反正只需要知道海蓝汽车很牛逼就是了。
毕竟海蓝汽车都能把国外汽车品牌压着打了,这还能差?
再说了,入门版三十五万的价格摆在这里,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啊。
这是海蓝SLMC销量在国内大开的诸多原因之一……
并且所以和很多人认为,海蓝汽车的客户都是年轻人不一样,实际上海蓝SLMC这款车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三十四岁的中年男性,其次是三十岁左右的经济宽裕的女性……
女性购买这车,除了品牌,黑科技这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这车的外观很科幻,内饰也非常漂亮……
简而言之颜值高,击中了一大群富婆们的审美。
年轻车主其实挺少的……也不为啥,纯粹是年轻人买不起,入门版本售价三十五万,落地价得四十万呢,很少有普通家庭的年轻人能买得起的,哪怕是中产家庭的孩子。
所以,海蓝SLMC的车主主要是中产家庭里的三四十岁的男性以及三十岁左右的女性这两个群体为核心。
但是,海蓝SLMC只是一款轿车,销量虽然好,但是依旧有局限……、因为国内的汽车市场里是SUV为王,消费者们也更愿意为了SUV车型溢价。
这也是海蓝SLMC在海外卖的更好,国内销量相对差一些的缘故。
然而,这一切在海蓝MEV这款中型SUV上市后,情况就出现了变化。
仅仅是三天时间,海蓝MEV的订单就已经达到了五万辆……官网以及全国各地的旗舰店里都有大量的消费者咨询,然后爽快的下单。
相对比SLMC这款中型轿车,售价相同的MEV这款中型SUV们,更加受到消中产家庭的欢迎。
而这种情况,不仅仅在国内如此,在诸多海外地区也同样如此。
三天后,海蓝MEV正式登陆东盟市场,在泰国市场里发布销售,订单也相当不错。
然后是欧洲以及美国也陆续发布上市!
而在该车型引起各国新一轮购买狂潮的时候,海蓝汽车的海外建厂计划也开始展开。
但是……海蓝汽车的这一轮海外建厂计划里,并没有包括之前已经谈判许久的欧洲建厂计划,只有东盟的泰国以及南美的巴西。
理由很简单,欧洲那边的财团,他们对海蓝汽车各种谈判施压,试图获得海蓝汽车的诸多核心技术……甚至是智能驾驶以及电池技术。
徐申学听到对方的谈判要求后,直接亲自下令暂停了谈判,撤销了一切前往欧洲投资设立电动车工厂的计划!
开什么玩笑,能够跑过去搞个组装工厂,在非核心零部件上采用当地产品,这已经是徐申学给出的巨大诚意了,毕竟汽车行业相对特殊,关税壁垒太大,如果对方愿意采用组装工厂换市场路线的话,徐申学也是愿意进行一定的妥协的。
要是换成电子消费行业,徐申学连组装厂都不愿意搬过去……反正所有产业链都在我手里,你也没其他的选择,所以爱买不买。
但是对方竟然还琢磨着要让海蓝汽车转移电池技术,以及更为核心的自动驾驶技术……简直想屁吃。
海蓝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核心是人工智能……交出去自动驾驶技术,就等于交出去人工智能技术……这怎么可能。
这可是徐申学和老美的财团们玩科技竞争的主要武器之一,你老欧洲动动嘴就想要拿过去,人家老美的财团都没你们贪婪且愚蠢。
而电池技术里的半固态电池,对方也想要……简直疯了。
人家特斯拉都有自知之明,从头到尾就没提到过要什么电池技术,只是询问过海蓝汽车,这半固态电池是否对外供应,你卖的话我这有大订单……起步二十万套的那种,大家一起赚钱啊!
不过海蓝汽车的电池从不对外供应。
最后徐申学给出了折中方案,让海蓝汽车以专利收费授权的方式,把部分专利授权给宁代电池,控制好技术,让宁代电池开发相对差一些的半固态电池,然后通过宁代电池再对所有第三方客户供应半固态电池……这客户也包括特斯拉。
毕竟徐申学是做产业链的嘛,如其不卖逼着海外汽车企业找其他厂商开发半固态,还不如自己先卖,然后堵死国外厂商的路子呢……这样,还能把电池抓在手里,随时卡着他们,就和现在所做的一样。
基于掌控产业链的原则,不出意外的话,特斯拉乃至其他国内或国外车企的电动车,在两年后就能够使用上宁代电池的半固态电池……特斯拉甚至已经提前下单,并支付了定金。
看看,就连老美那边,都只是想要尝试购买半固态电池而已,而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则是问都懒得问,只要找徐申学采购AI显卡而已……直接问会导致巨大的不愉快,大家都不是傻子,没必要干这种是。
只要徐申学不卡AI训练显卡以及终端算力卡,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是老欧洲的财团们,却是觉得自家的市场很重要,重要到可以换来半固态电池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
徐申学对此都懒得解释,直接下令停止谈判,终止投资计划……
而徐申学不仅仅直接不投资了,他还直接让整个智能电动车行业的供应链也撤销投资了,宁代本来打算和德国企业合资投资一家电池工厂的,现在也被暂停了……
徐申学旗下的企业,拥有宁代最多的股份呢,虽然没能做到控股,但是其他股东基本上也愿意选择跟着徐申学同进退的……哪怕其他动力电池厂商想要过去,徐申学也不准,敢过去,分分钟卡你锂资源的供应……
别忘了,徐申学还掌控着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锂矿产能……
徐申学对欧洲财团那边很不满……
虽然没明说,但是意思就是那个意思:再瞎比比,老子彻底封杀你…
今天是电池,明天是算力芯片,后天是感应器……还想造智能电动车,回家玩蛋去吧!
相对欧洲那边的胃口太大,美国那边嘛,则是相对干脆一些……别指望进去建厂了,人家不欢迎,而且还准备加关税之类的,但是他们也只是考虑……因为他们前脚刚加关税,特拉斯后脚就得因为缺芯片和电池而停产……对了,还有福特和通用的辅助驾驶车辆也如此。
所以对于美国人自己而言,现在其实也挺尴尬的!
这封锁不是,不封锁也不是!
毕竟你不能指望打了徐申学一巴掌,然后徐申学不揍你啊……
相对于美国以及欧洲市场的麻烦,东盟和南美市场相对就简单多了……没那么复杂,对方很欢迎海蓝汽车去投资,并且愿意给出非常大的优惠措施甚至扶持政策,也没想着要海蓝汽车的一些核心技术,人家要个组装厂就很开心了……太复杂的他们也搞不了。
他们野心小,就想要用市场换点组装厂的技术,然后拉点就业和税收什么的。
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合作就简单顺利的多了。
海蓝汽车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新品发布会,而随着海蓝汽车的规模持续扩大,影响力也持续扩大,再加上电动车浪潮已经形成,各类电动车在全球的销量逐渐上涨。
因此海蓝汽车的发布会也越来越受关注。
毕竟在去年里,因为海蓝汽车的强势刺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超两百万辆,其中海蓝汽车的销量就达到了九十八万辆,占据了全球接近百分之五十的市场份额。
更关键的是,海蓝汽车的汽车平均售价还非常高,最便宜的都要三十五万以上,走量主力在四十万左右,然后还有不少是销售均价达到六十万左右的海蓝SEC以及海蓝SEV这两款豪华车型。
除了海蓝汽车外,其他的新能源汽车厂商的车型销量其实也受到了海蓝汽车迅速崛起,然后带来的整体新能源车市场爆发而带来的爆出。
比如特斯拉一年的销量也卖出去了大概十万辆,其增速非常明显。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卖出去了接近二十万辆,增速同样惊人。
国内的北汽,广汽,一汽,上汽等厂商也陆续推出新能源车型,销量都还不错,几万辆到十万辆之间的都有。
国外的汽车厂商,如宝马、日产、大众、雪佛兰、三菱、雷诺或多或少也卖出去了几万辆的新能源车辆。
全球范围内的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是被海蓝汽车给带动了起来……主要是海蓝汽车的成绩太过耀眼,让所有车企看了都眼红无比,然后认为新能源车就是未来……然后各大车企开始在新能源车领域里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同时很多国家也开始陆续出台扶持新能源车的一些政策。
还有一些充电桩企业也是开始大规模扩张,积极布局公共充电桩……当下的公共充电桩发展其实是非常快速的。
一开始是海蓝汽车自己苦逼的修充电桩,后来为了快速扩张,普及电动车市场,海蓝汽车决定对自家的超级快充技术进行开源,准许任何企业都免费使用海蓝汽车公司的超级快充技术标准以及相应的专利。
此举,也让海蓝汽车的充电标准直接成为了国内的统一电动车充电标准……所有电动车要想在国内销售的话,都必须采用或兼容该充电标准。
这样一来,国内众多资本,甚至电网都开始进入大规模修充电桩……采用的充电桩是清一色的海蓝汽车标准。
同时,其他车企生产的电动车,也能够使用国内任何一家公用充电桩,包括海蓝汽车自家的充电桩。
海蓝汽车依靠着自身一开始的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强行推动了国内统一充电技术标准,为国内电动车后续的大规模发展,也为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就连特斯拉或其他国外品牌的进口车电动车要进入国内市场销售,都必须兼容这个统一的充电标准,不然是无法拿到销售许可的。
海外企业,如果特斯拉如果想要进入国内建设充电桩,他们的充电桩也必须兼容这个统一充电标准。
在海外,海蓝汽车也是在充电桩赛道里大量布局,在美国、欧洲、东盟、巴西等几个主要海外市场里大规模修建充电桩。
顺带一提,海蓝汽车的充电桩业务,也是全球范围内里覆盖最广的,在全球超过五十个国家里都拥有充电桩业务,充电桩数量已经超过了八万个,并且还在快速增长当中……甚至还成为了多个国家里的唯一充电桩技术标准。
当然,海蓝汽车的充电桩标准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乃至其他国家的统一标准……很大程度是因为海蓝汽车对该技术标准进行了开源,并放弃了所有专利,任何企业或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该技术标准……要不然,其他国家怎么可能用海蓝汽车的技术标准。
当然,海蓝汽车并不是拥有最多充电桩的企业,实际上国内还有好几家企业的充电桩比海蓝汽车旗下的充电桩更多,多的甚至都达到十多万个了。
公共充电桩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发展,是支撑起来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这也是海蓝汽车的核心目的……进一步推广电动车!
毕竟海蓝汽车自己就是全球范围里规模最大,而且是市场份额接近百分之五十的最大电动车企业,扩充整个电动车市场就是推动自家的汽车销量增长。
这样的海蓝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都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其每一代车型的发布都会引来汽车圈里的重视以及诸多分析。
而今年,早就有消息公布出来,海蓝汽车今年将会发布一款中型SUV,进一步扩充产品线。
这让不少人都相当期待,很多人喜欢海蓝汽车,但是他们想要买SUV车型……然而现在的海蓝汽车的SUV车型,也就是海蓝SEV的售价非常昂贵,平均售价达到六十万呢,高配置的价格甚至能到八九十万。
这意味着海蓝汽车的大型SUV车型,和普通中产家庭无缘。
哪怕是发达国家里的中产家庭,购买海蓝SEV也会感到非常吃力……海蓝汽车的车型,在海外国家卖得更贵啊。
海蓝SEV的入门级在国内售价是五十五万。
但是在美国地区,该车经过关税、当地的其他额外成本增幅后,售价会达到七十万的水平……这还没算上各州不同的消费税之类的呢。
海蓝汽车的车辆售价,一直都是国内便宜国外贵,至于国外多贵,这取决于当地的关税以及其他各类税收、营销、售后等成本!
海蓝汽车往往是在离岸批发价的基础上,直接加上各国市场的各种成本进定价的。
反正海蓝汽车只赚离岸批发价……这也是海蓝汽车在全球各地市场里,价格差异往往个非常大的缘故,这和海蓝汽车本身没啥关系,这主要取决于当地情况。
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海蓝汽车的价格都是属于非常昂贵的……尤其是大型SUV车型。
这也让很多想要购买海蓝汽车的SUV车型,但是买不起的情况。
这也就进一步局限了海蓝汽车的整体销量。
针对这种情况,海蓝汽车推出了价格更便宜的中型SUV:海蓝MEV!
当包永言在发布会现场里,正式对外公布该车型的时候,潜在的消费者们自然非常高兴,因为该车看起来一如既往的充满了科幻感,各种智能驾驶以及内部的黑科技配置应有尽有。
但是价格却是只需要三十五万起步,同时这个起步价里,也和海蓝SLMC一样搭配了标配的智能驾驶方案,提供普通版本的激光雷达和纯视觉方案结合的基本辅助驾驶,可以实现L3级别的辅助驾驶。
至于更先进,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L4级别的‘高级智能辅助驾驶’,则是需要额外选购,售价多年不变:十万!
当然,购买海蓝SLMC车型的车主,也没几个会选购十万的这种高级方案……太贵了,不划算,基本方案也不是不能用。
三十五万起步的海蓝MEV,这款中型SUV,就是直接奔着中产家庭去的,作为一种城市里的日常代步出行,家庭用车去进行市场竞争。
所以在诸多细节上也大量参考了海蓝SLMC,为家庭用途进行了大量的针对性优化。
但是最引人瞩目的还是该车型上搭载的新一代半固态电池。
包永言在发布会上,大吹特吹这款半固态电池,从能量密度到使用寿命,再到安全性是各种吹嘘。
这种吹嘘,普通消费者也就是看个热闹,顶多就是关注了一番,搭载了这款电池的海蓝MEV,其顶配纯电长续航版的续航,达到了惊人的六百五十公里的续航里程……这是一个相当惊艳,足以缓解很多人里程焦虑的续航能力。
如果还不行……不用怕,还有增程版呢……海蓝MEV的增程版,满电满油的情况下,再加上海蓝汽车优秀的电量管理、能量回收等方面的技术,综合续航可以达到惊人的一千二百公里,并且纯电续航也能达到三百公里。
相当之夸张。
如此夸张的续航能力,都是半固态电池带来高能量密度,低重量,小体积所带来的!
三百五十瓦时每公斤的能量密度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比当下最先进的三元锂电池的两百五十瓦时每公斤,足足提升了百分之四十呢。
同时,包永言也在发布会上宣布,海蓝公司旗下的其他各车型的全新一代车型,如17款海蓝SLMC,17款海蓝SEC系列里的双门敞篷跑车,17款海蓝SEV,17款海蓝SLC等等车型,将会全面换用半固态电池,同时停产旧款车型。
上述诸多车型的顶配续航里程,基本都达到了六百五十公里以上,其中的海蓝SLC这款大型豪华轿车更夸张,因为车大所以直接把纯电续航做到了七百公里以上。
因此,这一款电池给诸多汽车厂商们带来的震惊或者说刺激,远远比单纯的海蓝MEV这款中型SUV车型更大。
诸多科技媒体在当天,也是迅速报道了海蓝汽车的半固态电池的相关消息……
“海蓝汽车推出电池黑科技:半固态电池,纯电续航突破七百公里!”
“揭秘海蓝汽车的半固态电池,到底优秀在哪里?”
“半固态电池和传统液态电池的对比!”
“六百五十公里续航的海蓝MEV,你卖不卖?”
而诸多新闻里……有一条新闻不太起眼,那就是海蓝汽车的包永言,其实还在发布会上对外发布了新一代的海蓝SEC的双门跑车型号,分别有硬顶车型:海蓝SEC-8以及敞篷车型海蓝SEC-9。
采用海蓝SEC的平台做出来的跑车,外观非常耀眼,起步价七十万,定位在入门级跑车,最大加速度非常优秀,专业测试的时候达到了二点二五秒。
但是这款车在当天发布后,并没有引起什么讨论的热度,人们都一股脑讨论半固态电池以及海蓝MEV去了。
至于跑车……这东西还是太小众了,除了一些喜欢跑车的年轻人外,关注这款车的人并不多。
对于这种情况,海蓝汽车内部也是早有预估……人家海蓝汽车本来就没打算指望跑车赚钱。
做跑车,更多的还是为了提升品牌价值……卖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得让人知道海蓝汽车有跑车。
不仅仅有这种入门级跑车,明年海蓝汽车甚至还打算搞个电动超跑出来呢……然后来个初始型号全球限量销售一百辆之类的。
当然,这并不是真限量,而是这种价格一百大几万甚至两百万的电动超跑,年销量如果能够有一百辆,那就相当不错了。
如果销量真的挺好的,一百辆的限量款卖完了,那么就小幅度修改车壳子,换个颜色搞个限量299辆的车型……总之海蓝汽车是打定主意,旗下的每一款超级跑车都必须是限量款。
嗯,只局限于车壳子和颜色限量,但实际上内部的东西还是一样的。
跑车这东西,对于海蓝汽车这种走中高端价位的汽车品牌而言,属于有了没啥用甚至亏钱,但是没有还真不行的车型。
所以,哪怕是亏本也得做!
海蓝SEC的跑车版没能引起太大的波澜,然而同时发布的中型SUV:海蓝MEV,正式放开预购之后,成绩却是非常好。
包永言他们依旧是低估了国内大量中高收入群体对中型SUV车型的迷信……再加上海蓝汽车作为高科技巨头,在电动车领域里吊打一大群国外汽车厂商,帮国人挣足了面子。
所以国人对海蓝汽车的支持力度,其实是非常大的……很多人觉得自己买海蓝汽车是在支持民族工业。
很多普通人因为眼界不够宽广,知识面不够丰富,兴许还会继续迷信国外品牌,觉得进口车最好,合资车其次,国产车垃圾。
但是在这种高收入群体里,他们的眼界更加的开阔,能够看到更多海外的真实情况。
而看多了之后也就知道海蓝汽车的牛逼……那可是在全球范围里吊打一大票海外汽车厂商的存在,同时海蓝汽车让全球各地车企大为警惕的同时也纷纷效仿搞电动车。
尤其是这个阶段里,国人还特别喜欢和外国人进行各种对比,也特别喜欢听外国人吹捧国内的各种好……所以很多外国人专门跑过来做这一门生意:吹华夏……各种找角度的吹,然后获得流量后赚钱。
如此情况下,一款在海外能够大杀四方,获得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产品,往往能够引起国人的高度认可。
昔日的智云集团的手机是如此,现在海蓝汽车的汽车也同样如此。
在诸多短视频平台里,一大堆各种海蓝汽车在海外销售,使用,测评之类的视频里,很多人看的……
然后看完后就会有一种心理满足感,从而加大对海蓝汽车的认同。
尤其是一些小有身价的三四十岁左右的群体,那都是年轻的时候尽力过各种苦逼的人:以前看新闻老憋屈了,三天两头被人欺负。
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手头上也有钱了,这种情况下,他们很乐意花钱支持这些国内的一流企业。
而他们……是属于中高端产品市场里的消费主力军,抓住了他们,那么中高端基本就稳了。
智云的S系列手机当年在国内,就是这么卖爆的,当年,真的是有一大群中高阶层里的人以使用智云S系列手机为荣啊……其中固然是因为智云手机的确很牛逼,世界第一;但是不可否认,很多人不关心手机的技术参数这些,他们支持单纯为了支持国产手机而购买智云手机。
当年从机构到官办企业,再到私立企业的管理层,技术人员等等,几乎人手一台智云S系列手机……
手里头没一台智云S手机,饭局都不好意思去参加……
而现在的海蓝汽车,也有着同样的趋势。
一开始,海蓝汽车在市场上的定位,只是黑科技玩具而已,先进是先进,但依旧是玩具,买车的客户都是一些富二代,科技行业里的高管或老板之类的……普通人,尤其是大量中产家庭其实不太在乎的。
而且国内外都差不多。
这也是海蓝SEC以及海蓝SEV车型的销量都经历了先是大爆,然后迅速跌落的核心原因……高端玩具嘛,潜在市场太小众了,哪怕全球市场加起来也就那么点而已。
而等到海蓝汽车推出中型轿车海蓝SLMC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海蓝汽车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中产家庭,进而拉动还篮球车总销量冲击百万辆。
因为一大群有钱的大哥们,就觉得这车很不错,够体面,开出去有面子。
并且还能显得自己很爱国!
至于性能,黑科技之类的,他们多少也知道,但其实也不是很关心……反正只需要知道海蓝汽车很牛逼就是了。
毕竟海蓝汽车都能把国外汽车品牌压着打了,这还能差?
再说了,入门版三十五万的价格摆在这里,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啊。
这是海蓝SLMC销量在国内大开的诸多原因之一……
并且所以和很多人认为,海蓝汽车的客户都是年轻人不一样,实际上海蓝SLMC这款车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三十四岁的中年男性,其次是三十岁左右的经济宽裕的女性……
女性购买这车,除了品牌,黑科技这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这车的外观很科幻,内饰也非常漂亮……
简而言之颜值高,击中了一大群富婆们的审美。
年轻车主其实挺少的……也不为啥,纯粹是年轻人买不起,入门版本售价三十五万,落地价得四十万呢,很少有普通家庭的年轻人能买得起的,哪怕是中产家庭的孩子。
所以,海蓝SLMC的车主主要是中产家庭里的三四十岁的男性以及三十岁左右的女性这两个群体为核心。
但是,海蓝SLMC只是一款轿车,销量虽然好,但是依旧有局限……、因为国内的汽车市场里是SUV为王,消费者们也更愿意为了SUV车型溢价。
这也是海蓝SLMC在海外卖的更好,国内销量相对差一些的缘故。
然而,这一切在海蓝MEV这款中型SUV上市后,情况就出现了变化。
仅仅是三天时间,海蓝MEV的订单就已经达到了五万辆……官网以及全国各地的旗舰店里都有大量的消费者咨询,然后爽快的下单。
相对比SLMC这款中型轿车,售价相同的MEV这款中型SUV们,更加受到消中产家庭的欢迎。
而这种情况,不仅仅在国内如此,在诸多海外地区也同样如此。
三天后,海蓝MEV正式登陆东盟市场,在泰国市场里发布销售,订单也相当不错。
然后是欧洲以及美国也陆续发布上市!
而在该车型引起各国新一轮购买狂潮的时候,海蓝汽车的海外建厂计划也开始展开。
但是……海蓝汽车的这一轮海外建厂计划里,并没有包括之前已经谈判许久的欧洲建厂计划,只有东盟的泰国以及南美的巴西。
理由很简单,欧洲那边的财团,他们对海蓝汽车各种谈判施压,试图获得海蓝汽车的诸多核心技术……甚至是智能驾驶以及电池技术。
徐申学听到对方的谈判要求后,直接亲自下令暂停了谈判,撤销了一切前往欧洲投资设立电动车工厂的计划!
开什么玩笑,能够跑过去搞个组装工厂,在非核心零部件上采用当地产品,这已经是徐申学给出的巨大诚意了,毕竟汽车行业相对特殊,关税壁垒太大,如果对方愿意采用组装工厂换市场路线的话,徐申学也是愿意进行一定的妥协的。
要是换成电子消费行业,徐申学连组装厂都不愿意搬过去……反正所有产业链都在我手里,你也没其他的选择,所以爱买不买。
但是对方竟然还琢磨着要让海蓝汽车转移电池技术,以及更为核心的自动驾驶技术……简直想屁吃。
海蓝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核心是人工智能……交出去自动驾驶技术,就等于交出去人工智能技术……这怎么可能。
这可是徐申学和老美的财团们玩科技竞争的主要武器之一,你老欧洲动动嘴就想要拿过去,人家老美的财团都没你们贪婪且愚蠢。
而电池技术里的半固态电池,对方也想要……简直疯了。
人家特斯拉都有自知之明,从头到尾就没提到过要什么电池技术,只是询问过海蓝汽车,这半固态电池是否对外供应,你卖的话我这有大订单……起步二十万套的那种,大家一起赚钱啊!
不过海蓝汽车的电池从不对外供应。
最后徐申学给出了折中方案,让海蓝汽车以专利收费授权的方式,把部分专利授权给宁代电池,控制好技术,让宁代电池开发相对差一些的半固态电池,然后通过宁代电池再对所有第三方客户供应半固态电池……这客户也包括特斯拉。
毕竟徐申学是做产业链的嘛,如其不卖逼着海外汽车企业找其他厂商开发半固态,还不如自己先卖,然后堵死国外厂商的路子呢……这样,还能把电池抓在手里,随时卡着他们,就和现在所做的一样。
基于掌控产业链的原则,不出意外的话,特斯拉乃至其他国内或国外车企的电动车,在两年后就能够使用上宁代电池的半固态电池……特斯拉甚至已经提前下单,并支付了定金。
看看,就连老美那边,都只是想要尝试购买半固态电池而已,而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则是问都懒得问,只要找徐申学采购AI显卡而已……直接问会导致巨大的不愉快,大家都不是傻子,没必要干这种是。
只要徐申学不卡AI训练显卡以及终端算力卡,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是老欧洲的财团们,却是觉得自家的市场很重要,重要到可以换来半固态电池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
徐申学对此都懒得解释,直接下令停止谈判,终止投资计划……
而徐申学不仅仅直接不投资了,他还直接让整个智能电动车行业的供应链也撤销投资了,宁代本来打算和德国企业合资投资一家电池工厂的,现在也被暂停了……
徐申学旗下的企业,拥有宁代最多的股份呢,虽然没能做到控股,但是其他股东基本上也愿意选择跟着徐申学同进退的……哪怕其他动力电池厂商想要过去,徐申学也不准,敢过去,分分钟卡你锂资源的供应……
别忘了,徐申学还掌控着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锂矿产能……
徐申学对欧洲财团那边很不满……
虽然没明说,但是意思就是那个意思:再瞎比比,老子彻底封杀你…
今天是电池,明天是算力芯片,后天是感应器……还想造智能电动车,回家玩蛋去吧!
相对欧洲那边的胃口太大,美国那边嘛,则是相对干脆一些……别指望进去建厂了,人家不欢迎,而且还准备加关税之类的,但是他们也只是考虑……因为他们前脚刚加关税,特拉斯后脚就得因为缺芯片和电池而停产……对了,还有福特和通用的辅助驾驶车辆也如此。
所以对于美国人自己而言,现在其实也挺尴尬的!
这封锁不是,不封锁也不是!
毕竟你不能指望打了徐申学一巴掌,然后徐申学不揍你啊……
相对于美国以及欧洲市场的麻烦,东盟和南美市场相对就简单多了……没那么复杂,对方很欢迎海蓝汽车去投资,并且愿意给出非常大的优惠措施甚至扶持政策,也没想着要海蓝汽车的一些核心技术,人家要个组装厂就很开心了……太复杂的他们也搞不了。
他们野心小,就想要用市场换点组装厂的技术,然后拉点就业和税收什么的。
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合作就简单顺利的多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