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泰国的曼谷街头,一辆造型前卫而科幻的海蓝SEC轿跑缓缓驶过街头,引来了当地不少行人的注视。

  这种级别的跑车本来就比较吸引眼球,更别说这还是一辆海蓝汽车旗下的跑车……不说别的,光是车身前方的海蓝汽车的车标就能引来大量的注意。

  而更多人们之所以关注这辆海蓝跑车,并不单纯是因为这辆车是双门轿跑车,还是因为人们可以透过敞开的车窗看见车子里的一个年轻车主拿着手机玩呢……

  这车是自己在街头行驶的!

  这也符合人们对海蓝汽车的一贯认知:海蓝汽车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厂商,而是一家高科技汽车厂商。

  人家玩的是智能电动车,和传统汽车根本不沾边。

  同时,在街头的另外一侧,也可以看见有海蓝SLMC停在街边的停车位上,电动车独有的前车身,没有巨大的进气口,同时加上类似跑车一样的流线型车身看起来非常的有科幻感。

  这个时候,一个中年男子从街边的商店走出来后,到了驾驶位后不用动手,车门就自己开了,随后车主上车关闭了车门,挡住了行人的视线。

  随后这辆海蓝SLMC驶离停车位,缓缓汇入主道路的车流当中……在道路上,一大群日本品牌的燃油车里,这辆海蓝SLMC显得非常的显眼。

  同一时间,曼谷机场里,海蓝汽车的团队乘坐的包机也顺利降落,随后在当地的接送下,海蓝汽车的团队直接在机场上了车队离开机场。

  在车队里,一辆海蓝SLC大型豪华轿车里,包永言正在听着当地分公司的简单报告。

  “目前我们的工厂项目已经和泰国方面达成了协议,明天举行奠基典礼后就能够进入正式施工期!”

  “承担我们工厂施工的,是和我们有战略合作关系的国内永和建筑公司,他们的工程能力非常出色,已经先后完成了我们公司两座大型生产基地的建设订单,按照我们的预测,泰国工厂预计在十三个月后就完成百分之九十的施工,然后进入试生产阶段,十五个月后将会完成整个项目的所有施工部分,包括绿化等!”

  “后续我们预计将会用半年左右的时间来进行产能爬升,最终达到十万辆的年产能!”

  “该工厂投产后,我们预计将会用来生产海蓝SLMC车型,海蓝MEV车型以及未来发布的中端轿车车型。”

  “所生产的汽车,主要用来供应泰国当地市场,同时部分供应东盟其他国家地区!”

  “生产模式是典型的组装模式,电机,电池,轮胎,芯片等诸多核心零部件都会从国内运输过来然后进行组装,同时我们将会在本地供应商里采购部分非核心零配件!”

  “上述的乃是我们的第一期工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我们后续还将会继续扩产,把年产能逐步提升到二十万辆,用来供应整个东盟市场,但是这只是初步规划,具体能否成行还要看泰国当地以及后续整个东盟市场的情况。”

  “但是我们预计会比较乐观!”

  “泰国当地的市场的消费能力还算是不错,同时因为是热带地区国家,电动车续航能力不会出现冬季续航降低的情况,也更适合我们的电动车。”

  “当地试图通过我们来获得部分电动车的供应链,发展他们自身的汽车工业,但是胃口并不算高,还算是有些自知之明。”

  “知道很多核心的东西他们自己搞不了,所以也没有要求进入核心零配件领域,作为交换,我们将会陆续把非核心,低附加值的部分零配件在当地进行生产。”

  “所以我们公司旗下的部分非核心的零配件供应商,也将会和我们一起搬迁过来建厂,但是我们将会严格控制核心技术的外泄。”

  ”而作为回报,他们将会在逐年对电动车领域的扶持力度,如降低电动车进口关税、降低电动车购置消费税等。”

  “按照我们的谈判条款,等我们的泰国工厂正式开始建设后,也就是后天,他们就会正式展开对新能源车型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此外还准许我们加大在当地的充电桩建设,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等到我们的泰国工厂正式投产后,他们将会根据合同展开更大规模的购车补贴,税收减免,并大力扶持我们在泰国工厂所生产的车型出口到东盟其他国家。”

  包永言道:“市场换就业嘛,这很正常,只要对方拿出来诚意,那么我们就做!”

  汽车市场,是非常复杂的市场,也是各国贸易保护的核心产业,除非对方一点工业基础都没有,不然都会想着折腾一二,然后搞贸易保护。

  强如海蓝汽车,其产品如此优秀的情况下,想要大部分工业国家的市场都不容易……当然,这个容易特指低关税。

  如果忽略高关税的话,其实海蓝汽车已经在全球上百个国家销售……只是高昂的关税抬高了海蓝汽车在各国的售价,然后导致销量难以增长。

  在很多国家里,他们对进口的轿车往往征税几十个百分点的关税……这也是海蓝SLMC只卖三十五万,但是在很多海外国家里售价会达到四五十万,甚至超过五十万。

  如印度市场,他们对四万美元以上的轿车进口,施行百分百关税。

  这导致国内售价只需要三十五万的海蓝SLMC,在印度地区的售价超过了七十万。

  这说的还是海蓝SLMC入门版,如果是高配车型更贵。

  如果是价格更贵的海蓝SEC以及海蓝SEV这些豪华车型,最便宜的都要百万以上。

  同时参考印度当地人的收入偏低,导致在印度能够买得起海蓝汽车的,那都是真正的有钱人。

  印度的汽车高关税态度,不仅仅挡住了海蓝汽车,其实也挡住了一大票国际汽车巨头。

  多年来,一大堆汽车厂商都在游说印度方面,试图让他们降低关税,但是都没有效果。

  印度那边,还试图用关税为诱饵,吸引国外电动车厂商去他们那里投资呢。

  主要是印度方面也看到了电动车的浪潮,他们也想要发展电动车,但是他们没有产业链啊,同时当地人们对电动车接受能力不行。

  所以印度方面,想要尝试引进特斯拉以及海蓝汽车这种电动车领域里的巨头,试图通过降低电动车的关税税率,来吸引电动车厂商进驻。

  对此,特斯拉方面的马斯克公开喊话,表示很有兴趣……但是都是隔空喊话,马斯克又不傻,自然知道投资印度的巨大风险。

  一大堆跨国巨头跑到印度去,都被坑的不要不要,就连智云集团这种世界级巨头都躲着印度走,特斯拉难不成还能比其他跨国巨头,比智云集团这种世界级企业更牛逼?

  没有人会认为智云影响力不行,更没人会觉得徐申学会犯傻……而徐申学都不敢做的事,你还敢去搞?

  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所以马斯克其实也只是逗一逗印度玩,放几句嘴炮,至于拿出真金白银去投资……那还是免了。

  而海蓝汽车方面,其实态度也和特斯拉那边差不多,一边包永言这些高管们说着各种看好印度市场,夸印度人勤劳聪明之类的,也说未来有可能到印度投资建厂……嗯,前提是你印度得降低关税。

  但实际上,海蓝汽车内部里根本就没有去印度投资建厂的规划。

  别说海蓝汽车不会去,就算是国内的其他电动车厂商也不会去……这几年去印度投资被坑的厂商太多了,现在大家都躲着印度走。

  就算他胆子大,不怕被坑,徐申学也会直接给他来个电池、芯片断供……我不去,你也不准去。

  印度可不是什么泰国,印尼或巴西这些国家,人口少,市场小,工业薄弱,没啥威胁。

  而印度可是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虽然他们的工业基础虽然差了点,但是人家真的有一些工业的,他们还有个塔塔集团呢……这个塔塔集团基本上就是印度版四星,还是有点东西的。

  这个时候,要有一群国内的二傻子汽车厂商跑过去建立电动车产业链,大概率会被连皮带骨一口吞下,最后导致印度电动车产业链发展起来……虽然这个可能性很低,但是不能不防啊!

  徐申学可没有自己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的习惯……那不是犯傻嘛!

  所以,徐申学直接一杆子打死,半点机会都不给印度。

  徐申学的这种态度,再加上印度人的口碑一直不太行,所以海蓝汽车是宁愿跑到泰国、印尼、巴西这些地方去投资建厂,也不愿意去印度。

  对于印度那边,你要进口海蓝汽车好商量,甚至要进口电池,算力芯片这些零配件其实也可以商量……但是你想要工厂,想要核心技术……下辈子都别想!

  印度市场那边的汽车市场算是比较特殊的,其他国家里的关税普遍没那么高……只要不是百分之百这种夸张的关税比例,其实海蓝汽车那边也不太在乎。

  反正海蓝汽车一向来就以昂贵闻名……对于海外股价的海蓝汽车用户而言,三十五万和四五十万其实区别有不大,该买的还是会买。

  反正他们也没得选!

  全球就海蓝汽车一家玩黑科技的智能电动车,连特斯拉都追赶的力不从心,现在连个L3级别的辅助驾驶都搞不利索,更别提其他汽车厂商了。

  当然,综合考虑国际市场,为了卖出去更多的汽车,海蓝汽车还是会选择若干稳定,没有太大野心,市场比较友好的国家进行投资建厂。

  泰国工厂,就是海蓝汽车的一次试探!

  主要是泰国市场比较友好……他们本身没什么汽车工业,之前的汽车市场几乎被日本汽车品牌所包揽,日本车企几乎是躺在泰国市场上赚钱。

  对此,泰国当地也希望引入第二方的力量来打破日本汽车的垄断,同时通过扶持海蓝汽车来开辟全新的电动车赛道,来获得一定的汽车工业……哪怕只是个组装厂,一些非核心零部件的工业。

  所以他们是和海蓝汽车一拍即合,双方去年开始谈判,最终在五月份达成了所有的合作协议。

  第二天,包永言受到了泰国当地的招待,在随后的新闻记者会里共同公布了海蓝汽车泰国生产基地计划。

  包永言对外宣布,海蓝汽车将会计划在当地投资五亿美元,用来建立一座具备世界一流标准的电动车生产基地,至少为当地带来五千个直接就业岗位。

  当地的官方代表,则是一脸喜色的说各种承诺和扶持政策,号称要在2020年把电动车的产销量提升到每年十万辆,2030年电动车渗透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随后,包永言和当地代表,一起出席了海蓝汽车工厂的奠基仪式。

  海蓝汽车的出海计划,也受到了徐申学的高度关注,这是海蓝汽车冲击全年销量两百万辆甚至三百万辆的重要举措。

  在泰国工厂之后,海蓝汽车还将会在巴西投资建设一座工厂,在印尼也投资建设一座工厂,在这两个地方的投资计划的谈判,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尾声,各种条件和泰国那边的条件也都差不多。

  本质上就是市场换就业……顺带发展一点汽车工业。

  而海蓝汽车呢,则是为当地带去工厂以及非核心技术的同时,大规模向当地出口电动车。

  电动车的事情到这里告一段落后,徐申学则是再一次出现在了琼州岛。

  而这一次也不是悄悄地去,而是大张旗鼓的去,还是带着家人一起过去……不仅仅徐申学去了,实际上很多科技行业,甚至地方代表的人也出现在了琼州岛。

  因为在六月十八日,琼州岛上的南门航天公司将会在这里进行一次全球瞩目的航天发射活动。

  天宫三号核心舱,将会在这一天里由南门航天公司旗下的六号重型火箭发射升空!

  而这个天宫三号核心舱,可是一枚净重达到六十吨的庞然大物……也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人造卫星/空间站。

  而在这之前,南门航天公司和航天机构已经相互配合,先是把天宫二号实验舱发射升空,随后完成了载人飞船以及货运飞船的对接……其中南门航天公司旗下由五号火箭进行运输的青龙货运飞船,就是承担了天空二号实验舱的货运飞船的对接任务。

  同时南门航天公司旗下的黑龙载人飞船,也先后完成了两次的发射任务,第一次是纯商业行为的发射,宇航员在飞船里绕地球飞行数天后返航。

  第二次则是黑龙载人飞船搭载着宇航员和天宫二号实验舱进行了对接。

  南门航天公司这边的火箭、载人飞船以及货运飞船,和航天机构的火箭、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其实是互为备份,所以在天宫二号实验舱里的对接试验比较多。

  此外,南门航天其实还提供了宇航服、太空作业机器人等一系列的配套技术或产品。

  宇航服这一块上,其实南门航天一开始只是单纯嫌弃航天机构提供的宇航服太贵,一套舱外宇航服而已,竟然要价几千万……而且南门航天的技术团队觉得这东西过于复杂,使用也困难,专业宇航员使用没问题,但是太空游客呢?

  要知道南门航天玩的可是商业航天,对成本很敏感的,同时也要考虑宇航服对普通人的适用性。

  所以南门航天干脆自己开发了一整套的宇航服,从常规宇航服,再到出舱宇航服,还用上了一大堆兄弟企业的新型材料,最后搞出来的宇航服不仅仅性能更好,穿着更方便,最重要的是还便宜。

  航天机构那边仔细对比,测试了后,默默地找南门航天订购了好几套,作为后续的空间站乘员使用。

  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并且经过专家团队的仔细调研、分析后,一致认为,空间站计划已经成熟,可以进行正式计划了。

  实际上,作为发射平台的六号重型火箭,去年就已经首飞成功,并且已经进行了三次商业发射。

  之所以等到现在才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主要是航天机构那边的空间站研发进度有些缓慢……其实也不慢了,三四年时间能够搞出来已经很牛逼了。

  奈何南门航天的六号重型火箭研发速度更快啊……南门航天不仅仅研发了六号重型火箭,还顺带搞出来了青龙货运飞船以及黑龙载人飞船呢,然后还折腾出来了其他一大堆的各种航天技术,比如宇航服,太空作业机器人这些东西。

  这个时候,徐申学就在南门航天的负责人的带领下,看到了一台相对怪异一些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行走机构,不是轮式也不是双足。

  而是一个大方块,但是四周却是有四个机械臂!

  “徐董,这是我们联合了智云集团机器人事业部一起开发的太空作业机器人,整个机身都采用了抗辐射,抗严寒设计,可以满足苛刻的太空环境下的作业需求。”

  “系统内置了诸多工业操作的数据模型,可以有限协助宇航员完成出舱后的空间站检修等诸多任务。”

  “它可以自主运行,也可以通过遥控运行,我们的设计目标是,哪怕空间站里没有宇航员,也能够通过该机器人来完成对空间站的各项检修……当然,这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在地面进行一定的模糊指令遥控。”

  “不是全面遥控操作,而是对机器人下达各种指令后,机器人执行命令完成各种检修甚至应急修理!”

  “它的四个机械臂,可以挂载十多种不同的检修模块,可以根据预设指令,定期自主完成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空间站检修以及应急修理任务。”

  “在遥控的情况下,则是可以完成几乎百分之百的检修以及修理任务……但凡是人类宇航员可以做到的,它都可以做到,甚至更精确!”

  “同时根据我们的这个机器人的特性,空间站的外观设计上也进行了一定的优化,设计了诸多连接点,以便为我们的机器人出舱活动的时候提供着力点进行固定,我们的机器人可以使用任何一条机械臂上的专门卡扣对接这些连接点,起到固定作用。”

  “我们还给这个太空作业机器人内置有多个化学推进器以及电力推进器,联合使用下,化学推进器可以提供短时间的较大动力,电力推进器则是可以提供少量,但是能耗更低的动力。”

  “该机器人甚至可以直接脱离空间站,独自在太空环境下进行航行,只不过有动力续航时间不长……我们这个说是机器人,但其实更像是一个具备灵活灵动能力,具备作业能力的航天器。”

  “后续空间站发射成功后,我们就会利用五号火箭上打青龙飞船,把一台太空作业机器人以及其他空间站所需要的诸多补给送到空间站,以在真实的太空环境下进行各种测试以及初步应用!”

  “一切顺利的话,后续我们将会在空间站上部署至少三台机器人,以完成相应的各种任务,大幅度减轻宇航员的工作量,并提升空间站的使用寿命。”

  徐申学看着前方这个主躯干是个长方块,然后伸出来四个机械臂的古怪机器人,感觉也挺奇怪的……说实话,这不太符合他对机器人的外观期待,也不符合大部分人对机器人的外观印象。

  机器人嘛,很多人就觉得机器人,就应该是智云集团里一月份的时候对外发布的双足机器人那样的!

  不过徐申学也知道,专业的技术人员把太空作业机器人设计成这样,自然有他们的道理。

  所以徐申学也不会去评价什么。

  看过了这太空作业机器人后,徐申学还和其他人一起去看了其他的一些南门航天的产品,包括青龙载货飞船,黑龙载人飞船,这两个都是属于十二吨级别的飞船,用五号火箭的复用模式进行发射,最大程度上节省运力成本。

  随后还看了南门航天和智云机器人合作研发的其他一些太空用的智能化设备,这些智能化设备,其设计出来的最大目的是在月球或火星上用来挖掘,提炼矿产,然后用于就地生产各种零配件,乃至设备。

  这是未来建造月球或火星基地的重要一环……毕竟不能什么都从地球上运过去,那样时效太慢,而且成本太高。

  所以南门航天的工程师们就想着,干脆造一批高度智能化的设备,在当地直接挖矿、提炼、然后通过3D打印等方式就地制造部分零配件甚至部分设备了,或者是用来收集、提炼原料,实现基地的部分自给自足,甚至为返航飞船提供燃料。

  考虑到火星上有二氧化碳以及冰,可以为采用甲烷液氧发动机的飞船提供燃料,南门航天早早就启动了甲烷液氧发动机的研发了,目前都快要测试成功了。

  玩太空探索,徐申学可是认真的,而且是真的一步一步去做。

  看了诸多新鲜玩意后,徐申学心满意足,然后又和航天机构的人一起看了准备发射的天空三号核心舱。

  一开始只是听数据还没什么感觉,但是真正看了,才知道这个空间站核心舱是真的大!

  长度都达到了二十多米,直径有六米多,这可比之前的天空二号试验空间站大了好几圈。

  “这是我们人类历史上,制造出来的最大的空间站或卫星了,我们的一个舱,就抵得上国际空间站里的三个舱!”

  “后续的两个实验舱也是这个尺寸,后续三个舱室组合起来就能够达到一百八十吨净重!”

  “如果有需要,未来还进行进一步扩展到六个舱室,整个空间站的净重会达到三百六十吨。”

  “而在三个舱室的情况下,可以为十名宇航员提供长期驻留的空间以及物资,当然,实际上我们不需要这么多人,前期规划是长期驻留三人,然后进行适当的轮换,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和物资给载荷专家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宇航员里,分成三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宇航员,也就是航天驾驶员,用来操控飞船或空间站的。第二种是航天工程师,这是用来负责保障飞船或空间站运行以及安全的,并提供各种技术上的建议。第三种则是载荷专家,这种一般并不是专业的宇航员,而是以科学家为主,他们在空间站的唯一任务就是进行各种太空科学试验。

  其实,整个空间站,包括前面的两种宇航员,某种意义上都是为了载荷专家而服务的……空间站本质上就是个太空实验室,其目的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进行各种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

  而进行这些科学实验的,就是载荷专家了。

  徐申学远远的看着这个二十多米高的天宫三号核心舱,然后都不由得感叹:“这还真够大的,不过有了这么大个的空间站,那么我们搞商业空间站也就更好搞了。”

  一旁的人道:“我们合作开发的商业空间站也差不多完成设计了,不出意外的话,我们明年就能打上去。”

  “不过我们的商业空间站一开始规模不会这么大,前期只有一个核心舱和一个实验舱,主要用于集团内诸多兄弟公司的太空试验需求,尤其是银河生命那边,对太空试验的需求非常迫切。”

  “回头我们看看外部市场反馈如何,如果市场反馈还行,那么我们就多发射几个实验舱或者天空旅游舱上去,如果市场反馈不行的话,短期内就只有这两个舱室了。”

  当天,徐申学也闲着没事,就坐在边上的办公室里,通过玻璃窗看着外头的天宫三号实验舱吊装在六号重型火箭上。

  如此庞大且沉重的空间站核心舱,也只有六号重型火箭才能够把它发射升空了。

  并且使用的还是一次性使用模式,无法回收三枚一级火箭,六号重型火箭的一次性使用模式,南门航天的对外报价是一亿四千万美元……这还是使用二手的一级火箭,如果客户想要使用全新的一级火箭,这个价格还得再涨三千万美元。

  这可不便宜。

  对于南门航天而言,这一次的发射任务也是公司成立以来,单笔金额最大的一次发射任务了……以前南门航天发射的都是复用模式居多,偶尔采用一次性发射,但是五号火箭便宜啊。

  哪怕是六号重型火箭,其实复用模式下也不算贵,之前南门航天给智云卫星的发射,报价是八千万美元一次。

  这一次使用一次性发射,也是南门航天第一次发射这么贵的火箭,从上到下还是非常重视的。

  如此庞大的火箭和空间站的对接,看起来非常枯燥,而且过程漫长而小心翼翼。

  看了半天后,徐申学就忍不住,然后跑路了,然后带着林雅娴以及两个孩子在附近的海边度假村游玩。

  因为徐申学经常跑过来琼州岛看火箭,而且很多时候喜欢带着家人一起过来,一边看火箭一边度假。

  所以干脆在当地修了个海边度假村,平日里徐申学不过来就对外开放营业,徐申学过来后就封闭只供给徐申学一家游玩。

  在度假村里待了几天后,外头已经有大量游客涌入南门的航天基地附近,这都是听到相关新闻后,跑过来看火箭发射的普通游客,其中不乏科技爱好者之类的。

  伴随着游客一起来的,还有大量的媒体人员。

  这可是华夏进行首次的正式空间站的发射任务,并且这个空间站还是如此的特殊:‘发射重量六十吨’。

  这个重量,吊打了国际空间站里的那些舱室重量。

  寻常卫星之类的就更不用说了。

  如此大一个空间站,其实很多人都怀疑到底能不能真的发射升空。

  但是业内以及一些了解比较深入的业内人士或科技爱好者,乃至媒体记者却是知道,人家还真有把握把这个空间站发射上天。

  六号重型火箭就是专门干这个!

  甚至这个空间站的发射重量,其实就是按照六号重型火箭的一次性使用的运输能力来设计的。

  空间站计划里,其实是先有了六号重型火箭,然后才有这个六十吨级别的空间站。

  而六号重型火箭的庞大运力,已经得到了证明,其庞大的运载能力,哪怕是在复用模式下,都能把超过十吨的超大型通讯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

  一次性使用下,把六十吨载荷发射到近地轨道上,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都还有好几吨的运力富裕。

  不用多久,航天机构和南门航天正式联合对外公布,搭载天空三号核心舱的六号重型火箭,将会在第二天下午一点钟准时发射。

  这个消息一出,航天发射基地附近的机场,机票价格直接翻倍……当然,这影响不大,实际上大部分游客陆续这几天里就已经抵达了附近了。

  这一次的发射活动,将会吸引超过二十五万名游客到现场观看……一如既往的为当地带来丰厚的航天旅游收入。

  所以当地对航天旅游也是高度关注的,几天前开始就已经进行各种准备,抽调大量人员维持秩序,协助解决游客们的食宿问题等等。

  等到了第二天发射日,发射场附近已经是人头涌涌,几个适合观看发射的区域,更是有大量人员拿着各种摄影器材等候着。

  专业媒体记者扛着专业摄像机,照相机。

  而普通游客里,不少人也是架设好了自己的单反。

  当然更多的人还是掏出了自己的手机,什么智云S系列,A系列,C系列,又或者是威酷电子旗下的小蓝系列手机,国内的其他品牌的手机。

  还有四星、水果的手机!

  至于为什么还有水果手机的用户,那是因为有很多的外国游客啊!

  看火箭发射这种事,也不是只有国人才喜欢啊,很多外国人也喜欢看啊。

  而南门航天的火箭发射又非常密集,所以这些年持续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来看航天发射……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甚至都成为了华夏旅游,琼州岛旅游的一张王牌了。

  以前都是来华夏看大熊猫……但是现在,很多旅行社喊出来的口号是去华夏看火箭发射。

  运气不好,你可以看到非常震撼的火箭发射,亲眼目睹人类最顶级的航天技术是如何把卫星送上太空的,然后还能看见很震撼的火箭回收。

  如果运气爆炸……恭喜你,你可以看见火箭发射失败或回收失败的巨大爆炸……这个世界上最昂贵,最耀眼的大烟花!

  一些旅行社甚至会正儿八经的用数据分析:南门航天是全球范围里,火箭爆炸最频繁,数量最多的航天企业。

  其他各国航天机构里,过去十年里爆炸的火箭,都没南门航天一家爆炸的多!

  商业发射量虽然看不到太多,但是人家南门航天的各种试验发射多啊,而试验发射的时候可是经常爆炸。

  尤其是南门航天最近几年正在搞甲烷液氧火箭,同时还在搞航天飞船,更加重型的前往火星的超级火箭……所以各种发射试验还是挺多的。

  而世人皆知,南门航天的试验发射爆炸率那叫一个高……

  现在别说航天业内了,就算是一些科技爱好者,甚至普通游客都知道,南门航天就喜欢各种折腾。

  尤其是搞试验发射的时候,那真的是各种折腾……按照南门航天的工程师私底下的说法就是:我们的试验发射,就不是奔着成功去的,而是奔着失败去的。

  为什么?因为南门航天的工程师们,就喜欢在一次试验成功后,下一次就加大技术参数再试一次……不断的挑战极限,然后直到火箭顶不住爆炸为止!

  不爆炸,你怎么知道极限在哪里?

  不爆炸,你怎么知道问题在哪里?

  找出极限,找出问题,然后针对性进行改进……这是南门航天一贯以来的研发模式。

  这模式说起来也很简单,其他航天机构想要做其实也能做到……但是他们没钱啊。

  炸一次试验火箭,损失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除了徐申学这个败家子,没人会这么把火箭炸着玩的。

  结果就是……南门航天的火箭技术炸着炸着就全球第一,甩开一大票竞争对手一大截了……而且竟然还没有亏损。

  因为炸的多了,所以技术好啊,技术好了发射成本就低啊,所以南门航天能够承接几乎全球的商业发射订单啊。

  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公司虽然也搞出来了重复火箭,但是在成本上依旧竞争不过南门航天……当然,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也有来自美国国内的订单支持,所以他们现在过的也挺滋润的。

  炸火箭,这是南门航天公司的传统,几乎间隔两三个月就会来一次的保留节目。

  所以很多外国游客,今天还真的是奔着看大烟花来的……人家就想看六号重型火箭发射失败,价值一多个亿的火箭炸成灰,以及更重要的,连造价都没有对外透露过,但是保守估计也得十亿美元起步的天宫三号核心舱一起炸成灰。

  当然,也有不少外国游客想要看到发射成功……这是人类对太空的重要探索,他们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期望这一次的发射任务能够获得成功。

  而对于诸多国内游客而言,意义又不太一样了……虽然平日里,国内的游客们也喜欢看南门航天放大烟花。

  但是今天这场合不对,这一次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商业发射或者试验发射,而是一次空间站发射。

  这承载的是国人对太空数十年的探索渴望!

  因为国际空间站不带我们玩,所以很多人就特别希望国内自己也有一个空间站……别人不带我们玩,我们就自己玩,不仅仅要自己玩,而且要玩的更加高端。

  六十吨级的空间站核心舱,就是更加高端的代名词!

  其他的普通人也不懂,也不太关注,反正他们只知道,六十吨的天宫三号核心舱,就是比国际空间站上那些二十来吨的舱室更厉害。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所以,很多国人是深深的期望这一次的空间站发射任务能够获得成功的。

  普通人都这样想,南门航天以及航天机构里的人就更是如此了!

  这一天,南门航天的发射指挥中心里,来了一大堆航天业内的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想要亲眼目睹空间站发射升空的过程,想要亲耳听到发射成功的声音!

  他们和徐申学,和诸多国人一样期待着这一次的发射成功!

  上午十一点三十分,航天机构和南门航天联合对外公布,执行天宫三号核心舱发射任务,发射编号为‘CL04’的六号重型火箭已经加注燃料完毕,下午一点整将会准时发射。

  同时,电视台开始直播,网络各平台也开始了各种直播。

  除了现场二十多万人外,海外内有数千万人蹲守在电视机前或者网络直播间里,等待着观看这一次的发射任务。

  不仅仅是国内一群人蹲着看,国外也有一大堆航天业内人士乃至媒体记者蹲守。

  这一次的天宫三号核心舱的发射任务,可以说全球瞩目!

  甚至可以说,这是最近二十年来,人类历史上最受关注的一次航天发射活动……哪怕是之前的南门航天的五号火箭成功回收、六号重型火箭成功首飞等重要航天发射,都没有这一次发射任务受到的关注多。

  当天十二点二十分左右,徐申学接受了几家权威媒体的记者采访,向观众介绍六号重型火箭以及空间站的一些基本情况。

  同时也不忘记给自己打广告,说自己的商业空间站也预计在明年发射升空并投入运营,后续将会提供太空旅游,商业太空科研等服务,欢迎全球各地企业来合作,首批客户打八折!

  诸多媒体报道,直播之下,在现场超过二十五万人的关注下。

  时间缓缓来到十二点五十九分!

  搭载天空三号核心舱的CL04六号重型火箭,竖立在发射塔上的这个庞然大物,正式进入发射倒计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