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在开会,马塞洛和莱昂在外宾馆等待着。
招待他们一行人的外宾馆管事说,很快会有鸿胪寺的官员来会见他们。
不到一个小时,外宾馆管事急急忙忙前来通报,鸿胪寺官员到了。
带头的官员穿着白鹇补子青袍,头戴乌纱帽,三十多岁,儒雅端正。带着通译和几位随从,见面就微笑地用葡萄牙语打着招呼。
“Olá,Muito prazer!”
马塞洛和莱昂愣了一下,这位明国负责外事的官员会说葡萄牙语?
但是下一句就让他们回到现实。
“本官礼宾司司长郭长顺,非常欢迎葡萄牙国使节马塞洛侯爵,莱昂男爵出使我国。”
原来只是会一句打招呼的葡语。
马塞洛点头应道:“郭司长你好,很高兴见到你。这是我国国王殿下颁发给我的授权书,也是我们使节身份的证明文书。”
郭长顺接过马塞洛递过来的文书,扫了一眼,转递给旁边的副手和通译。
他们仔细验过之后,又递还回来,对郭长顺点了点头。
明国跟葡萄牙人打交道特别多,接触到的官方文书也非常多,验证非常有经验。
而且马塞洛和莱昂奉命出使的消息,他们还在宾坦岛隔离时就由快船火速转送到京师。
接到急报的鸿胪寺不敢怠慢,早就通过各种渠道验证过马塞洛和莱昂的真实身份,确认无误过。
身份是真的,就不大可能掏一份假的文书出来糊弄人。
郭长顺把授权书递还给马塞洛,“马塞洛侯爵,莱昂男爵,我们到厅堂坐着说话。”
进到厅堂,郭长顺不客气地在主位,左边的上首位坐下,请马塞洛和莱昂在右边的上首位坐下。
等外宾馆杂役端上茶退下后,郭长顺开门见山道:“两位使节,你们代表葡萄牙国出使我大明,万里海路,风浪颠簸,一路辛苦了。
我鸿胪寺负责接待,暂且请两位在外宾馆住下,有什么需要,只管跟外宾馆说一声,我们尽量满足。”
马塞洛迫不及待地问道:“我们什么时候能觐见贵国皇帝陛下,什么时候能与贵国鸿胪寺官员进行会谈?”
郭长顺摆了摆手,“马塞洛侯爵,不着急。现在我大明朝堂上,最要紧的是五月初五欢庆万寿节,以及胜利召开资政局全体会议、御前朝议局全体会议。
我鸿胪寺管事堂官与两位使节的正式会谈,应该要到这两件大事忙完之后。至于觐见皇上,那要等西苑的通知。”
马塞洛和莱昂对视一眼。
郭长顺的回答,跟他们两人预想的差不多。
“郭局长,那奥斯曼和波斯两国的使节,跟我们一样的行程安排吗?”
“没错。来者都是客!贵国和奥斯曼、波斯一样,都是我大明的贵宾。请先安心住下,我鸿胪寺堂官会一一接见各位。”
郭长顺话锋一转,“为了提高效率,两位也可以向本官提交一份咨文,列明你们要跟我大明商议的议题。
我们也好提前做好准备,省得云里雾里绕半天,耽误双方的时间。”
明国的官员都是这么直接的吗?
听何塞和柯穆曼说起过,虽然全世界各国的官僚都是一个样子,但是明国官僚在兜圈子、猜谜语这一块,遥遥领先。
怎么说话这么直接,跟说的完全不同。
但是这样也是好事。
路途太遥远了,来一趟不容易,抓紧时间会谈,不管谈得怎么样,都要赶在合适的季风期往回赶,要不然又得多等一年。
一年之后,不知道西班牙人会张狂成什么样子。
马塞洛马上应道:“没问题,我们会尽快把咨文递交给你们。”
郭长顺聊了十几分钟,问了一下一路上的情况,又再一次交代,安心住下,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然后起身告辞。
“两位使节,本官还要去奥斯曼和波斯国使节那里拜访一下,先告辞了。”
马塞洛和莱昂也按照明国风俗,把郭长顺送到自己所住的院子门口,迎面走来一人。
郭长顺一眼就看出他来,拱手笑着问道:“舒爷,你怎么上这里来了?”
舒友良也笑着拱手答道:“郭司长忙着呢!
我跟老马、老莱从上海同船北上,一路上聊得十分投机。现在我家老爷在西苑开会,我闲来无事,带他们出去转转,看看我大明盛世风华。”
郭长顺笑着说道:“舒爷有心了。只是劳烦你了,我们鸿胪寺却不能给你发报酬。”
“没错,谁叫我摊上这么位黑脸老爷呢?我就是厚着脸皮伸手要,你们吴正卿也不敢给啊。”
郭长顺笑得更开心了,拱手作揖,“舒爷,你老辛苦了,学生先行告辞了。”
马塞洛和莱昂看着两人的言行,不由暗自揣摩,这位舒爷的人脉挺广的啊!走到哪里都有认识的人。
听何塞和柯穆曼说,关键是他的主人,也就是他嘴里的老爷,鼎鼎大名,明国第一清官,不仅在朝野名声斐然,也备受明国皇帝陛下的敬重。
两人的小心思转了十几个圈,等到郭长顺离开,一起拱手对舒友良说道:“舒爷来了。”
“来了,大家走起,我带你们出去逛逛大明京师。”
“谢谢舒爷。”
三人在前面,后面跟着孔多塞等随从。
出了外宾馆,马塞洛和莱昂站在街边,看着车水马龙、穿梭如织的街道,还有远近生机蓬勃、繁华鼎盛的景象,脑子一片懵懂,不知从东南西北哪里看起。
“老马,老莱,你们想看看什么?直管说,我带你们去。
不客气地说,我对京师熟得很。当年我家老爷落魄时,我在外面到处接活,做过轿夫、写过诉状、摇过医铃,还假扮过秃驴和道士给人家做水陆道场和打蘸。
京师五城,我闭着眼睛能给你们蹚出个一二三来。”
马塞洛和莱昂互相看一眼,也不知道从哪里看起,又或者说,什么都想看。
索芙妮娅从后面越众走了出来,“我们想看看画家、歌唱家聚集的地方,或者说艺术气息浓厚的地方。”
舒友良看了她一眼,“嘿,你们这个西夷婆娘,浑身上下满是艺术细菌,居然好这一口。”
艺术细菌?
艺术我们听得懂,细菌又是什么?
明国发明的新名词?
“舒爷,什么是细菌?”
莱昂小心问了一句。
“就是太医院用显微镜发现的微小活物,正规的说法就是细微到肉眼难见的生物,学名细菌。太医院的太医们说,那是我们得病的根源之一。
当时刊登在报纸上,大家都觉得很稀罕,然后打趣别人身上全是细菌,说着说着,就成了玩笑话。
她身上有艺术细菌,老马身上有睿智细菌,老莱身上有忧患细菌,小孔,你身上全是暴躁细菌。
哈哈!”
舒友良自个先大笑起来。
马塞洛等人面面相觑,笑点在哪里?
看到马塞洛等人一脸的莫名其妙,舒友良的笑声变得干巴巴,一点都不润。
产生不了共鸣啊,真是没啥意思。
舒友良干咳了两声,说道:“那我们就去琉璃厂吧,那里现在成了书画古玩一条街,整条街都洋溢着艺术细菌。”
马塞洛点点头,深入了解一个国家,先从它的文化艺术开始。
“好,请舒爷带路。”
“我们怎么过去呢?走过去,路太远了,耗费时间。坐马车,一二三四五六七,好家伙,连我七个人,一辆马车坐不下,得叫两辆马车,太浪费了。
叫黄包车,得叫四辆。不,老马和老莱你们是葡萄牙国使节,不能掉范,丢你们葡国的脸面,得一人坐一辆,得叫五辆,更不划算了。
干脆,我们坐有轨马车去算了,便宜,还亲民,对,还能一路上看看京师的风景。”
舒友良嘀咕了几句,带着马塞洛一行人来到丰利街口,在这里等前往琉璃厂的有轨马车。
等了五六分钟,叮叮当当,一串铃铛声从街面远处传了过来。
马塞洛等人举目一看,一辆长长的马车在四匹马的拉拽下,沿着两道铁轨缓缓地行驶过来。
舒友良看清楚后脸色一喜,“运气真好,这车空的很。”
等到马车停稳,舒友良大力挥着手,像是驱赶牛羊一样,“上车,快上车!”
马塞洛和莱昂一行人稀里糊涂地上了车,舒友良最后一个跳上前门,给前门旁边的售票员排出几枚一角的铜币。
“七个人,三角五分钱,都在这。”
马车摇摇晃晃地启动了。
车厢里虽然比较空,但是座位都坐满了人,马塞洛等人站在过道中间,学着前面的乘客,伸手拉住从车顶中间垂下来的拉杆。
马塞洛、莱昂等人好奇地东张西望,舒友良自来熟地跟旁边坐着的两位乘客聊了起来。
离他近的是一位道士。
“老道,你是哪个道观的?”
“白云观。”
“啊呀,全真道的羽士,有空进城来逛逛?”
“去琉璃厂买两件法器,再买几本道书。”
“买书?你是白云观道学院的学生?”
“不是。”
“我就说啊,你看着都四十多岁了,怎么可能还是道学院的学生呢。那你买道书干什么?”
“过了端午就是中秋。三年一次的僧道日常考试要进行了。”
“哦,”舒友良恍然大悟,“那你得好好抱一抱三清的脚。”
马塞洛和莱昂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是怎么回事。
舒友良解释道:“按照我大明隆庆元年颁布的《大明僧道及其它宗教人士管理条例》,任何僧道出家人,包括你们信的景教,还有奥斯曼信的穆教,凡是要在我大明境内修教堂宗院,合法传教的宗教人士,必须拿到礼部僧道司颁发的度牒。拿到后,二十年以内,三年考核一次,两次考试不过,吊销度牒”
马塞洛和莱昂听得有些意外。
明国真是名副其实的考国!
在明国,不仅做官要考试,做教士也要考试。
入行要考试拿到什么度牒,三年还要定期考试,考不好会失业
看来在明国,教士也不好做啊。
道士那边靠窗的是位商人,舒友良跟他闲聊起来。
“这有轨马车坐着虽然方便,可还是差点意思。”
“你老英明,不过我听说这有轨马车很快要改了。”
“改什么车?”舒友良不动声色地问道。
“你老不知道?有轨马车改有轨蒸汽机车啊。”
“开玩笑了,蒸汽机车多大的个,比这公共马车车厢还要长,还要大。前面一个大家伙,后面又拉着一串车厢,京师这街面上转得过来吗?”
商人不由看了舒友良一眼。
嘿,今儿遇到一扮猪吃老虎的主,知道的比我还要详尽,刚才自己还想在他面前炫耀嘚瑟一下,幸好没展开说,也没有出丑。
有轨马车眼见着慢了下来,前面咿咿呀呀闹成一团,好像挡住了去路。
大家纷纷从车窗探出头,向前眺望,到底出什么事了?
难道前面街面上出现什么有看点的事了?
招待他们一行人的外宾馆管事说,很快会有鸿胪寺的官员来会见他们。
不到一个小时,外宾馆管事急急忙忙前来通报,鸿胪寺官员到了。
带头的官员穿着白鹇补子青袍,头戴乌纱帽,三十多岁,儒雅端正。带着通译和几位随从,见面就微笑地用葡萄牙语打着招呼。
“Olá,Muito prazer!”
马塞洛和莱昂愣了一下,这位明国负责外事的官员会说葡萄牙语?
但是下一句就让他们回到现实。
“本官礼宾司司长郭长顺,非常欢迎葡萄牙国使节马塞洛侯爵,莱昂男爵出使我国。”
原来只是会一句打招呼的葡语。
马塞洛点头应道:“郭司长你好,很高兴见到你。这是我国国王殿下颁发给我的授权书,也是我们使节身份的证明文书。”
郭长顺接过马塞洛递过来的文书,扫了一眼,转递给旁边的副手和通译。
他们仔细验过之后,又递还回来,对郭长顺点了点头。
明国跟葡萄牙人打交道特别多,接触到的官方文书也非常多,验证非常有经验。
而且马塞洛和莱昂奉命出使的消息,他们还在宾坦岛隔离时就由快船火速转送到京师。
接到急报的鸿胪寺不敢怠慢,早就通过各种渠道验证过马塞洛和莱昂的真实身份,确认无误过。
身份是真的,就不大可能掏一份假的文书出来糊弄人。
郭长顺把授权书递还给马塞洛,“马塞洛侯爵,莱昂男爵,我们到厅堂坐着说话。”
进到厅堂,郭长顺不客气地在主位,左边的上首位坐下,请马塞洛和莱昂在右边的上首位坐下。
等外宾馆杂役端上茶退下后,郭长顺开门见山道:“两位使节,你们代表葡萄牙国出使我大明,万里海路,风浪颠簸,一路辛苦了。
我鸿胪寺负责接待,暂且请两位在外宾馆住下,有什么需要,只管跟外宾馆说一声,我们尽量满足。”
马塞洛迫不及待地问道:“我们什么时候能觐见贵国皇帝陛下,什么时候能与贵国鸿胪寺官员进行会谈?”
郭长顺摆了摆手,“马塞洛侯爵,不着急。现在我大明朝堂上,最要紧的是五月初五欢庆万寿节,以及胜利召开资政局全体会议、御前朝议局全体会议。
我鸿胪寺管事堂官与两位使节的正式会谈,应该要到这两件大事忙完之后。至于觐见皇上,那要等西苑的通知。”
马塞洛和莱昂对视一眼。
郭长顺的回答,跟他们两人预想的差不多。
“郭局长,那奥斯曼和波斯两国的使节,跟我们一样的行程安排吗?”
“没错。来者都是客!贵国和奥斯曼、波斯一样,都是我大明的贵宾。请先安心住下,我鸿胪寺堂官会一一接见各位。”
郭长顺话锋一转,“为了提高效率,两位也可以向本官提交一份咨文,列明你们要跟我大明商议的议题。
我们也好提前做好准备,省得云里雾里绕半天,耽误双方的时间。”
明国的官员都是这么直接的吗?
听何塞和柯穆曼说起过,虽然全世界各国的官僚都是一个样子,但是明国官僚在兜圈子、猜谜语这一块,遥遥领先。
怎么说话这么直接,跟说的完全不同。
但是这样也是好事。
路途太遥远了,来一趟不容易,抓紧时间会谈,不管谈得怎么样,都要赶在合适的季风期往回赶,要不然又得多等一年。
一年之后,不知道西班牙人会张狂成什么样子。
马塞洛马上应道:“没问题,我们会尽快把咨文递交给你们。”
郭长顺聊了十几分钟,问了一下一路上的情况,又再一次交代,安心住下,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然后起身告辞。
“两位使节,本官还要去奥斯曼和波斯国使节那里拜访一下,先告辞了。”
马塞洛和莱昂也按照明国风俗,把郭长顺送到自己所住的院子门口,迎面走来一人。
郭长顺一眼就看出他来,拱手笑着问道:“舒爷,你怎么上这里来了?”
舒友良也笑着拱手答道:“郭司长忙着呢!
我跟老马、老莱从上海同船北上,一路上聊得十分投机。现在我家老爷在西苑开会,我闲来无事,带他们出去转转,看看我大明盛世风华。”
郭长顺笑着说道:“舒爷有心了。只是劳烦你了,我们鸿胪寺却不能给你发报酬。”
“没错,谁叫我摊上这么位黑脸老爷呢?我就是厚着脸皮伸手要,你们吴正卿也不敢给啊。”
郭长顺笑得更开心了,拱手作揖,“舒爷,你老辛苦了,学生先行告辞了。”
马塞洛和莱昂看着两人的言行,不由暗自揣摩,这位舒爷的人脉挺广的啊!走到哪里都有认识的人。
听何塞和柯穆曼说,关键是他的主人,也就是他嘴里的老爷,鼎鼎大名,明国第一清官,不仅在朝野名声斐然,也备受明国皇帝陛下的敬重。
两人的小心思转了十几个圈,等到郭长顺离开,一起拱手对舒友良说道:“舒爷来了。”
“来了,大家走起,我带你们出去逛逛大明京师。”
“谢谢舒爷。”
三人在前面,后面跟着孔多塞等随从。
出了外宾馆,马塞洛和莱昂站在街边,看着车水马龙、穿梭如织的街道,还有远近生机蓬勃、繁华鼎盛的景象,脑子一片懵懂,不知从东南西北哪里看起。
“老马,老莱,你们想看看什么?直管说,我带你们去。
不客气地说,我对京师熟得很。当年我家老爷落魄时,我在外面到处接活,做过轿夫、写过诉状、摇过医铃,还假扮过秃驴和道士给人家做水陆道场和打蘸。
京师五城,我闭着眼睛能给你们蹚出个一二三来。”
马塞洛和莱昂互相看一眼,也不知道从哪里看起,又或者说,什么都想看。
索芙妮娅从后面越众走了出来,“我们想看看画家、歌唱家聚集的地方,或者说艺术气息浓厚的地方。”
舒友良看了她一眼,“嘿,你们这个西夷婆娘,浑身上下满是艺术细菌,居然好这一口。”
艺术细菌?
艺术我们听得懂,细菌又是什么?
明国发明的新名词?
“舒爷,什么是细菌?”
莱昂小心问了一句。
“就是太医院用显微镜发现的微小活物,正规的说法就是细微到肉眼难见的生物,学名细菌。太医院的太医们说,那是我们得病的根源之一。
当时刊登在报纸上,大家都觉得很稀罕,然后打趣别人身上全是细菌,说着说着,就成了玩笑话。
她身上有艺术细菌,老马身上有睿智细菌,老莱身上有忧患细菌,小孔,你身上全是暴躁细菌。
哈哈!”
舒友良自个先大笑起来。
马塞洛等人面面相觑,笑点在哪里?
看到马塞洛等人一脸的莫名其妙,舒友良的笑声变得干巴巴,一点都不润。
产生不了共鸣啊,真是没啥意思。
舒友良干咳了两声,说道:“那我们就去琉璃厂吧,那里现在成了书画古玩一条街,整条街都洋溢着艺术细菌。”
马塞洛点点头,深入了解一个国家,先从它的文化艺术开始。
“好,请舒爷带路。”
“我们怎么过去呢?走过去,路太远了,耗费时间。坐马车,一二三四五六七,好家伙,连我七个人,一辆马车坐不下,得叫两辆马车,太浪费了。
叫黄包车,得叫四辆。不,老马和老莱你们是葡萄牙国使节,不能掉范,丢你们葡国的脸面,得一人坐一辆,得叫五辆,更不划算了。
干脆,我们坐有轨马车去算了,便宜,还亲民,对,还能一路上看看京师的风景。”
舒友良嘀咕了几句,带着马塞洛一行人来到丰利街口,在这里等前往琉璃厂的有轨马车。
等了五六分钟,叮叮当当,一串铃铛声从街面远处传了过来。
马塞洛等人举目一看,一辆长长的马车在四匹马的拉拽下,沿着两道铁轨缓缓地行驶过来。
舒友良看清楚后脸色一喜,“运气真好,这车空的很。”
等到马车停稳,舒友良大力挥着手,像是驱赶牛羊一样,“上车,快上车!”
马塞洛和莱昂一行人稀里糊涂地上了车,舒友良最后一个跳上前门,给前门旁边的售票员排出几枚一角的铜币。
“七个人,三角五分钱,都在这。”
马车摇摇晃晃地启动了。
车厢里虽然比较空,但是座位都坐满了人,马塞洛等人站在过道中间,学着前面的乘客,伸手拉住从车顶中间垂下来的拉杆。
马塞洛、莱昂等人好奇地东张西望,舒友良自来熟地跟旁边坐着的两位乘客聊了起来。
离他近的是一位道士。
“老道,你是哪个道观的?”
“白云观。”
“啊呀,全真道的羽士,有空进城来逛逛?”
“去琉璃厂买两件法器,再买几本道书。”
“买书?你是白云观道学院的学生?”
“不是。”
“我就说啊,你看着都四十多岁了,怎么可能还是道学院的学生呢。那你买道书干什么?”
“过了端午就是中秋。三年一次的僧道日常考试要进行了。”
“哦,”舒友良恍然大悟,“那你得好好抱一抱三清的脚。”
马塞洛和莱昂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是怎么回事。
舒友良解释道:“按照我大明隆庆元年颁布的《大明僧道及其它宗教人士管理条例》,任何僧道出家人,包括你们信的景教,还有奥斯曼信的穆教,凡是要在我大明境内修教堂宗院,合法传教的宗教人士,必须拿到礼部僧道司颁发的度牒。拿到后,二十年以内,三年考核一次,两次考试不过,吊销度牒”
马塞洛和莱昂听得有些意外。
明国真是名副其实的考国!
在明国,不仅做官要考试,做教士也要考试。
入行要考试拿到什么度牒,三年还要定期考试,考不好会失业
看来在明国,教士也不好做啊。
道士那边靠窗的是位商人,舒友良跟他闲聊起来。
“这有轨马车坐着虽然方便,可还是差点意思。”
“你老英明,不过我听说这有轨马车很快要改了。”
“改什么车?”舒友良不动声色地问道。
“你老不知道?有轨马车改有轨蒸汽机车啊。”
“开玩笑了,蒸汽机车多大的个,比这公共马车车厢还要长,还要大。前面一个大家伙,后面又拉着一串车厢,京师这街面上转得过来吗?”
商人不由看了舒友良一眼。
嘿,今儿遇到一扮猪吃老虎的主,知道的比我还要详尽,刚才自己还想在他面前炫耀嘚瑟一下,幸好没展开说,也没有出丑。
有轨马车眼见着慢了下来,前面咿咿呀呀闹成一团,好像挡住了去路。
大家纷纷从车窗探出头,向前眺望,到底出什么事了?
难道前面街面上出现什么有看点的事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就是万历帝,朕就是万历帝最新章节,朕就是万历帝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就是万历帝,朕就是万历帝最新章节,朕就是万历帝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