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外,离亭下。
此间阳光正好。
司主看着那场未曾停歇的微雨,看着济泺城中的死寂,眼神不见变化。
“一切就像您预料中的那样。”
那位巡天司强者声音微颤说道:“今天这场围杀不可能杀死魔主。”
司主神情温和说道:“所以你想知道我为什么默许事情的发生,任由那些人不择手段到把百姓聚集起来,只为布阵?”
他的这位心腹下属在巡天司中地位超然,过往那些年里仅次于裴今歌和青霄月,但却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唯有外号。
——七通。
这个外号的意思很是直接,指的是其本人七窍皆通,在感知方面有着极高深的造诣,尤为擅长窥探旁人虚实。
“是的。”
七通犹豫片刻后,低头说道:“我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
司主说道:“因为我从来就不觉得他是嗜杀之人。”
七通不由愣住了。
司主的声音里听不出嘲弄:“虽然他称之为魔主,但这不代表他喜欢杀人,既然他不喜欢杀人,那今天济泺城中就不会血流成河,我又有什么必要去阻止事情的发生呢?”
听着这话,七通神情微惘,喃喃自语问道:“可巡天司的存在,难道不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司主神色不变说道:“这世上没有谁能无所不知,在你我谈话的此时此刻,大秦的辽阔疆土上必然有百姓在遭受不公,谁也无法让这样的事情永不发生。”
七通醒过神来,看着他说道:“但这不是我们袖手旁观的道理。”
“正因为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司主再次望向济泺城,说道:“巡天司更应该把力量放在有必要去阻止的那些事情上,在今天这样的时刻进行适当的置之不理,明白了吗?”
七通无言以对。
司主说道:“而且现在的结局不是很好吗?贪官污吏被当众凌迟,世家与宗门的废物被打入尘埃,我相信济泺的百姓会很满意今天发生的故事。”
“毕竟没有几个人死去的同时,还亲眼看到这么一场大热闹,足以成为下半辈子茶余饭后向旁人炫耀的谈资了。”
他微笑说道:“不是吗?”
阳光正好,七通的身体却变得僵硬了起来。
司主吩咐说道:“只不过你会因为这场热闹而忙碌。”
七通发现唇舌有些干涸,声音变得艰涩:“您的意思是?”
“济泺发生的事情不能传开。”
司主看着他说道:“消息需要被封锁,因为后来的人们需要勇气。”
七通沉默了。
司主漠不在乎,继续说道:“我记得赵启和南宗都在沧州,那不久后他们就要与顾濯相遇了,试试看去让这两人出手……”
话没能够说下去。
七通打断了他,眼神惘然而困惑,问道:“可您那天在未央宫前,不是亲口说过要救众生吗?难道死在今天,死在这一路上的那些人就不是众生了吗?”
司主笑了笑,笑容如阳光温暖,说道:“当然都是众生,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
“但就像我先前说的那样,这世上总有些人是我们救不了的,所以救众生的途中必须要有人为此而牺牲,我想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
散发着腐朽味道的老人眼神平和,诚实说道:“魔主是过往千年间最了不起的修行者,哪怕现在的他不再是过去的道主,我也没有绝对的信心可以杀死他,为求万无一失,我就必须要这样冷眼旁观下去,这也是直到今天我依旧不愿直接出手的原因。”
七通的声音变得很是艰涩,摇头说道:“可是,我想这些牺牲是皇帝陛下所不愿看到的。”
司主微微笑着,说道:“陛下当然不会喜欢这样的事情,因为他是极骄傲的人,今天的事情要是落在他的耳中必然会被否掉,所以他现在不必知晓这一切。”
七通再次沉默了。
不知道过去多长时间,他抬起头望向自己的上司,认真说道:“济泺城中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永远地被隐瞒下去。”
司主如何能不明白话里的意思?
“这不重要。”
“为什么?”
七通依旧看着老人的眼睛,语气越发坚定。
司主与之对视,笑容有些感慨,说道:“重要的是,只要那鲜血能让顾濯耗费一丝的精力,就不算是平白流淌,只要最后魔主被杀死,这一切牺牲就都是值得的。”
七通说道:“然后呢?”
司主笑着说道:“然后在魔主死后,皇帝陛下将会接受这些牺牲作为代价,不作追究……这应该就是你认为现在的我心中抱着的想法。”
七通低下头,舔了舔愈发干涸的嘴唇,说道:“没错。”
司主说道:“所以你错了。”
七通下意识抬头望向他,想要问出一个究竟。
“我终将死在魔主身死时……”
司主敛去笑容,眼神平和而从容,说道:“与今日身死者,与昨日之去者,并肩踏入滔滔黄泉。”
七通再也没有说话了。
是的,他当然可以继续指责这不是牺牲旁人的道理,那绝不是巡天司该做的事情。
然而在司主已经决定自我放弃,以寻求最大限度的可能性的当下,世俗规矩如何能够成为他身前的樊笼?
更何况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那些有资格去尝试杀死顾濯的人,根本不认为今天济泺城中发生的事情不该发生,都认为这是一次物有所值的尝试。
那这是否大势所趋?
七通不知道,他只是觉得此刻身在济泺城中的那位魔主……或许是孤独的。
“去做该做的事吧。”
司主的声音再次响起:“想要杀死魔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人要为此而勇敢牺牲。”
说完这句话后,不再年轻的他拖拽着正在腐烂的身体,往离亭外走去,继续东行。
……
……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
血水与碎肉混杂在一起,随着雨水缓慢流向四面八方,散发出死寂的意味。
顾濯仰起头,与天空再见。
寒雨冲洗着他的眼睛,抹不去的是疲倦。
他伸出手,把微湿成绺的发丝捋至肩膀后,苍白面容再无遮掩。
那把杀猪刀依旧被他握在手中,但再也没有落下,因为刀刃上都已是缺口。
狂风早已远去,雨中的济泺在鲜血中莫名平静。
顾濯望向道旁那株开得正盛的梅花。
杀猪刀被他随手丢掉,落在那位潮水神宫宫主的胯间,带起一声沙哑的低沉嘶吼,并不震耳欲聋,因为喉咙早已无力。
无数道视线里。
衣衫微湿的顾濯,转身面向站在长街上、窗台后、砖墙旁的那些百姓,眼里没有任何情绪。
下一刻,济泺城中的死寂被打破。
恐惧的声音开始响起。
“魔头,不……就是疯子!”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怎么能这样杀人的!”
“不行,不行,我们得赶紧走。”
站在血泊里的百姓看着那个身着黑衣的男子,看着那些倒在地上衣不蔽体的大人物,想着连平日里自己最为尊重的大人们都落得这样的下场……很多人在这一刻竟是生出兔死狐悲的奇异同理心。
是啊,连太守大人和潮生宫主这样的人都落得这般下场,像我们这种寻常百姓的下场难道不应该要来得更惨吗?
然后有人发现自己的身旁也有人死去,四肢都已扭曲,指骨破开了血肉的包裹,满脸脏污……于是人们更加坚信自己的看法就是事实,全然没有发现这些人其实是被千万个不同的足印践踏至死。
这些念头是如此的真实,出现在每一个百姓的心中,恐惧再也无法抑制。
在顾濯的眼中,人海就此轰然散开。
曾经勇敢到不顾生死的人们,再也没有留下来的勇气,在混乱中不顾一切地开始逃跑,手脚并用地逃跑,按着别人的肩膀逃跑,踩在别人的身上逃跑。
画面是那样的混乱。
哭泣因绝望而生。
哭声掩去了雨声。
或是惶然,或是嚎啕,或是麻木……相同的都是恐惧。
顾濯看着那些把自己活成蝼蚁的寻常百姓,眼里找不出任何的情绪,心情愈发冰冷。
他闭上眼睛,遮去再也无法遮住的疲倦。
有风起,挟寒雨穿行于长街之上,依循着他的意志落在那些即将在混乱中死去的百姓身上,为这些终究是无辜的人留住性命。
就在这时候,一道剧烈喘息着的声音在顾濯身后响起。
“你觉得今天过后会有怎样的传闻?”
“我可以告诉你,谁也不会知道你今天做过的事情,你有过的那些仁慈,这些愚蠢至极的白痴只会不断地和自己认识的人说,说你杀人不眨眼,从那头杀到这头,杀了个血流成河。”
“所以你做的一切都是没意义的,你明白了吗!”
那道声音忽然变得无比高昂,带着极大的嘲弄与讥讽,纵声狂笑:“所以你他娘的和那群白痴百姓没有任何的区别,不,你要比他们还要来得更加愚蠢!”
顾濯置若罔闻。
说话的人不是济泺太守,而是那位潮生神宫的宫主。
他忍受着钻心般的耻辱与痛苦,把那把杀猪刀从自己的胯下拔出。
该流的血早已在先前流过,随着刀锋的离开,些许碎肉从中掉落下来,竟是看不到太多的血水,与砧板上的猪肉着实没有太多的区别。
潮生宫主拖拽着自己已被千刀万剐的残躯,极其强大地站起身来,用仅剩一只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顾濯的背影,嘶声咒道:“今天的事情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你绝对会死在自己的愚蠢里面!连人都不敢杀,我还没见过像你这般可笑的白痴!”
顾濯睁开眼。
不是因为这包含怨毒之意的咒骂,而是长街人群即将散尽,他不需要再去耗费那些多余的心力。
他转过身,静静地看着那位潮生宫主,看着那些将死未死的所谓大人物,看着那些再是清楚不过的恐惧与憎恨,什么都没有说,更没有拔剑杀人。
无言是最大的轻蔑。
那位潮生宫主更加愤怒,其余人开始跟着愤怒,污言秽语与微雨齐飞,不堪入耳。
顾濯往长街走去,不知从何处牵来一匹毛色不纯的枣红马。
马蹄声响,踏破满是血污的水洼,他戴上随手顺来的斗笠遮雨,便也遮去了天。
城门楼前的大人物们陷入惘然,看着那匹马从自己身旁走过,心想今天难道这样就结束了吗?
为何你就杀了那么几个人,为何你不杀死我们呢?
然后有人在茫然中想到,或许如此活着才是最大的痛苦?
在这个念头生出后,这些平日里再是要脸不过的人开始想死,但却迟迟无法自杀,因为他们终归不想死。
唯有潮生宫主是例外。
站在雨中的他,不屑讥讽嘲弄地看着骑在马上的魔主,握住手中那把杀猪刀,没有任何留恋地抹向自己的咽喉,因为他不能接受自己这样的活着。
然而……刀锋最终却没能抵在他的咽喉上。
当。
杀猪刀从潮生宫主的手中落下,与青砖石相撞,溅起碎石砾。
他睁大了眼睛,看着根本不听控制的双手,惊怒喊道:“你对我做了什么?我为什么杀不了自己!”
顾濯的沉默依然,蹄声依旧。
一切都已在无言中。
死是解脱,亦是恩赐。
所以我会让你以最为痛苦的方式活着。
那匹枣红马被城门洞中的黑暗淹没,哒哒哒声音渐行渐远。
潮生宫主看着顾濯的背影消失在眼里,呆住了。
片刻后,他双膝跪倒在地,嚎啕痛哭不已。
……
……
“你……还能撑得下去吗?”
“再继续这样,你真的会死的。”
“死在你成为我们之前。”
“我知道你不愿意道化,彻底变成非人的存在,但再怎么样也得先活着吧?”
“活着才有希望啊!”
行在凄风冷雨中,顾濯并不真正孤寂。
世间万物从未舍弃过他。
若非如此,济泺又怎会恰好迎来那场微雨,让潮生神宫的阵法得以成型又在转瞬间破灭?
顾濯伸出手,用掌心接住些许雨水送入唇中,缓解咽喉间的干涸。
“我从未想过死,便不会死。”
他的声音有些低沉:“所以你们可以放心。”
这句话很硬,听不出柔和的意味,无法带来愉快,但谁也没有责怪他。
如山般的沉重倦意真实存在着,在这种时候强求温柔,未免过分。
一束阳光破开乌云,穿过层层雨帘落在顾濯身上,画面神圣而庄严。
与入夜后的那轮皓月不同,无论春夏秋冬,太阳总是习惯沉默。
沉默不代表无为,它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照看顾濯。
那是冬日下的温暖阳光,是踏出江水后的剧烈燃烧的暮火,是某天午后映出眼前景色清丽的阳光……乃至于恰好落入某位敌人眼眸里的刺目光明。
故而当它久违地开口说话后,万物寂静。
“那个小姑娘差不多要到神都,所以你不用再这样拼命了。”
顾濯抬起斗笠,望向前方烟尘不起的寂静官道,在阳光中惬意地闭上眼睛。
那一袭染着血与雨的黑衫,蒙上一层淡淡的光泽,彷如神辉,无比圣洁。
他说道:“那我是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
……
……
同一片天空下,神都阳光正明媚。
谢应怜同样骑着马,戴着斗笠。
这些天里,她本该崎岖的旅途是意料之外的顺利,由始至终没有遭遇过哪怕一次的袭击。
不是因为巡天司不把她放在眼里,又或者谢家被法外开恩免去死罪,而是顾濯以自己不加掩饰的行踪,带走整个人间的目光。
其中具体用意,谢应怜又如何能猜不到?
她无法理解顾濯为何这样做,但她无比喜欢这种做法,因为这是真正与世为敌,值得她为之而崇拜。
神都城门近在眼前,守城的士兵正在认真检查着每一位入城者的路引,务求没有任何的差错,故而城外排起了很长的队伍。
在众人的注视中,谢应怜没有勒马止步,依旧前行。
不过转眼间,便有城门司的强者赶了过来,面无表情地看着身着华贵长裙的女子。
就在这位将领准备开口时,一道清脆而骄傲的声音先行响起。
来自谢应怜的唇间。
“魔主让我给这个世界带句话。”
……
……
极短的时间里,本已平静的神都迎来仅次于冬至那日的纷乱,长街之上无数马蹄声如骤雨般响起,落入每一个人的耳中,连带着最新的消息。
在这之前,便有城门司的强者不顾大秦律例,以最快的速度纵身破空而起赶往皇城,把谢应怜的意思送到御书房中。
与此同时,巡天司与数个衙门的官员聚集在一起,翻查着记载过谢应怜这三个字的每一份卷宗,务求找出她与顾濯存在过的所有交集,再从中搜寻出隐藏在其中的秘密。
整座神都不复平静,无数人都在为此而忙碌,焦虑显于面容。
这一切不过是谢应怜说了句话。
她说,顾濯要对这个世界说句话。
举世便已皆惊。
……
……
谢应怜没有被拦下来,连带着她骑着的那匹马。
朱雀大道空无一人,各个部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让平民百姓回到家中,不要再出来。
大道两侧,巡天司的修行者严阵以待,远方好似有玄甲重骑正在等待命令,随时都有可能发起冲锋。
阳光笼罩下的神都上空,有清光隐约而显。
——那是未曾修复完整的神都大阵。
这与冬至那天的景象已相差无几。
这一切当然与谢应怜无关。
只与那道钟声有关。
与顾濯有关。
……
……
双方见面的地方不是御书房,也不是未央宫前,而是皇城的广场前。
在未央宫之变中身受重伤的宰相正在卧床,司主为杀魔主之事远行在外,作为大秦军方代表的三位王将此刻都不在城中,除却白皇帝本人以外,唯有皇后娘娘有资格接这句话。
于是她来了。
皇后娘娘姿容绝世,境界高深,早在多年以前便已为世间女子所仰慕。
谢应怜也不意外。
事实上,她不是第一次与皇后娘娘见面。
那届夏祭夺得头名后,未央宫照例举行过一场晚宴,在那夜她曾隔着珠帘得了一句鼓励。
她是极骄傲的人,当然不会因此而感到兴奋,只是莫名其妙地觉得有些熟悉。
直至今日,谢应怜终于明白那时的自己为何会生出那样的感觉。
“原来……”
她看着皇后娘娘的眼睛,从那温婉眼神中看出最为无情的冷漠之色,好生感慨说道:“你和我其实是一样的人。”
在前来与谢应怜见面的途中,为巡天司所彻查得出的结论,便已出现在皇后娘娘的手中,故而她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顾濯曾经对这个姑娘说过一句话,你有病吧。
皇后娘娘当然不会重复这四个字,便也不会为此生气,微笑说道:“我想,这不是他让你不远千里带来的话。”
谢应怜还以笑容,说道:“当然不是。”
皇后娘娘说道:“那是什么呢?”
谢应怜说道:“我听说朝天剑阙有个名叫陈迟的弟子被抓住了。”
无数道目光落在少女的身上,很多官员想起一个即将发生的事实。
——陈迟将要在今日遭受凌迟。
皇后娘娘笑意不改,仿佛对此一无所知,没有说话。
谢应怜早已下马。
此刻她站在万人目光中,迎着阳光负手而立。
她的神情无比惬意,眼眸里找不出半点怯意,有的都是快意。
她不在乎皇后娘娘的沉默,莞尔一笑说道:“那是很简单的一句话。”
皇后娘娘说道:“请讲。”
谢应怜叹了口气,说道:“但我还是认为那句话太复杂太麻烦太酸太过无意义的文艺腔调,所以我会换一个更加直接的方式把那句话说出来,方便你们明白他的意思。”
皇后娘娘微微挑眉,似乎终于觉得眼前的这位女子有些意思,不是流连于俗气的人。
谢应怜诚实说道:“这句话是他为了自己的那些朋友说的,因为他不想被威胁……”
“所以谁敢对他的朋友动手。”
少女转过身,不再去看皇后娘娘,对世人嫣然一笑,说道:“那就准备好死全家吧。”
(本章完)
此间阳光正好。
司主看着那场未曾停歇的微雨,看着济泺城中的死寂,眼神不见变化。
“一切就像您预料中的那样。”
那位巡天司强者声音微颤说道:“今天这场围杀不可能杀死魔主。”
司主神情温和说道:“所以你想知道我为什么默许事情的发生,任由那些人不择手段到把百姓聚集起来,只为布阵?”
他的这位心腹下属在巡天司中地位超然,过往那些年里仅次于裴今歌和青霄月,但却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唯有外号。
——七通。
这个外号的意思很是直接,指的是其本人七窍皆通,在感知方面有着极高深的造诣,尤为擅长窥探旁人虚实。
“是的。”
七通犹豫片刻后,低头说道:“我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
司主说道:“因为我从来就不觉得他是嗜杀之人。”
七通不由愣住了。
司主的声音里听不出嘲弄:“虽然他称之为魔主,但这不代表他喜欢杀人,既然他不喜欢杀人,那今天济泺城中就不会血流成河,我又有什么必要去阻止事情的发生呢?”
听着这话,七通神情微惘,喃喃自语问道:“可巡天司的存在,难道不是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司主神色不变说道:“这世上没有谁能无所不知,在你我谈话的此时此刻,大秦的辽阔疆土上必然有百姓在遭受不公,谁也无法让这样的事情永不发生。”
七通醒过神来,看着他说道:“但这不是我们袖手旁观的道理。”
“正因为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司主再次望向济泺城,说道:“巡天司更应该把力量放在有必要去阻止的那些事情上,在今天这样的时刻进行适当的置之不理,明白了吗?”
七通无言以对。
司主说道:“而且现在的结局不是很好吗?贪官污吏被当众凌迟,世家与宗门的废物被打入尘埃,我相信济泺的百姓会很满意今天发生的故事。”
“毕竟没有几个人死去的同时,还亲眼看到这么一场大热闹,足以成为下半辈子茶余饭后向旁人炫耀的谈资了。”
他微笑说道:“不是吗?”
阳光正好,七通的身体却变得僵硬了起来。
司主吩咐说道:“只不过你会因为这场热闹而忙碌。”
七通发现唇舌有些干涸,声音变得艰涩:“您的意思是?”
“济泺发生的事情不能传开。”
司主看着他说道:“消息需要被封锁,因为后来的人们需要勇气。”
七通沉默了。
司主漠不在乎,继续说道:“我记得赵启和南宗都在沧州,那不久后他们就要与顾濯相遇了,试试看去让这两人出手……”
话没能够说下去。
七通打断了他,眼神惘然而困惑,问道:“可您那天在未央宫前,不是亲口说过要救众生吗?难道死在今天,死在这一路上的那些人就不是众生了吗?”
司主笑了笑,笑容如阳光温暖,说道:“当然都是众生,这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
“但就像我先前说的那样,这世上总有些人是我们救不了的,所以救众生的途中必须要有人为此而牺牲,我想这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
散发着腐朽味道的老人眼神平和,诚实说道:“魔主是过往千年间最了不起的修行者,哪怕现在的他不再是过去的道主,我也没有绝对的信心可以杀死他,为求万无一失,我就必须要这样冷眼旁观下去,这也是直到今天我依旧不愿直接出手的原因。”
七通的声音变得很是艰涩,摇头说道:“可是,我想这些牺牲是皇帝陛下所不愿看到的。”
司主微微笑着,说道:“陛下当然不会喜欢这样的事情,因为他是极骄傲的人,今天的事情要是落在他的耳中必然会被否掉,所以他现在不必知晓这一切。”
七通再次沉默了。
不知道过去多长时间,他抬起头望向自己的上司,认真说道:“济泺城中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永远地被隐瞒下去。”
司主如何能不明白话里的意思?
“这不重要。”
“为什么?”
七通依旧看着老人的眼睛,语气越发坚定。
司主与之对视,笑容有些感慨,说道:“重要的是,只要那鲜血能让顾濯耗费一丝的精力,就不算是平白流淌,只要最后魔主被杀死,这一切牺牲就都是值得的。”
七通说道:“然后呢?”
司主笑着说道:“然后在魔主死后,皇帝陛下将会接受这些牺牲作为代价,不作追究……这应该就是你认为现在的我心中抱着的想法。”
七通低下头,舔了舔愈发干涸的嘴唇,说道:“没错。”
司主说道:“所以你错了。”
七通下意识抬头望向他,想要问出一个究竟。
“我终将死在魔主身死时……”
司主敛去笑容,眼神平和而从容,说道:“与今日身死者,与昨日之去者,并肩踏入滔滔黄泉。”
七通再也没有说话了。
是的,他当然可以继续指责这不是牺牲旁人的道理,那绝不是巡天司该做的事情。
然而在司主已经决定自我放弃,以寻求最大限度的可能性的当下,世俗规矩如何能够成为他身前的樊笼?
更何况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那些有资格去尝试杀死顾濯的人,根本不认为今天济泺城中发生的事情不该发生,都认为这是一次物有所值的尝试。
那这是否大势所趋?
七通不知道,他只是觉得此刻身在济泺城中的那位魔主……或许是孤独的。
“去做该做的事吧。”
司主的声音再次响起:“想要杀死魔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人要为此而勇敢牺牲。”
说完这句话后,不再年轻的他拖拽着正在腐烂的身体,往离亭外走去,继续东行。
……
……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
血水与碎肉混杂在一起,随着雨水缓慢流向四面八方,散发出死寂的意味。
顾濯仰起头,与天空再见。
寒雨冲洗着他的眼睛,抹不去的是疲倦。
他伸出手,把微湿成绺的发丝捋至肩膀后,苍白面容再无遮掩。
那把杀猪刀依旧被他握在手中,但再也没有落下,因为刀刃上都已是缺口。
狂风早已远去,雨中的济泺在鲜血中莫名平静。
顾濯望向道旁那株开得正盛的梅花。
杀猪刀被他随手丢掉,落在那位潮水神宫宫主的胯间,带起一声沙哑的低沉嘶吼,并不震耳欲聋,因为喉咙早已无力。
无数道视线里。
衣衫微湿的顾濯,转身面向站在长街上、窗台后、砖墙旁的那些百姓,眼里没有任何情绪。
下一刻,济泺城中的死寂被打破。
恐惧的声音开始响起。
“魔头,不……就是疯子!”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怎么能这样杀人的!”
“不行,不行,我们得赶紧走。”
站在血泊里的百姓看着那个身着黑衣的男子,看着那些倒在地上衣不蔽体的大人物,想着连平日里自己最为尊重的大人们都落得这样的下场……很多人在这一刻竟是生出兔死狐悲的奇异同理心。
是啊,连太守大人和潮生宫主这样的人都落得这般下场,像我们这种寻常百姓的下场难道不应该要来得更惨吗?
然后有人发现自己的身旁也有人死去,四肢都已扭曲,指骨破开了血肉的包裹,满脸脏污……于是人们更加坚信自己的看法就是事实,全然没有发现这些人其实是被千万个不同的足印践踏至死。
这些念头是如此的真实,出现在每一个百姓的心中,恐惧再也无法抑制。
在顾濯的眼中,人海就此轰然散开。
曾经勇敢到不顾生死的人们,再也没有留下来的勇气,在混乱中不顾一切地开始逃跑,手脚并用地逃跑,按着别人的肩膀逃跑,踩在别人的身上逃跑。
画面是那样的混乱。
哭泣因绝望而生。
哭声掩去了雨声。
或是惶然,或是嚎啕,或是麻木……相同的都是恐惧。
顾濯看着那些把自己活成蝼蚁的寻常百姓,眼里找不出任何的情绪,心情愈发冰冷。
他闭上眼睛,遮去再也无法遮住的疲倦。
有风起,挟寒雨穿行于长街之上,依循着他的意志落在那些即将在混乱中死去的百姓身上,为这些终究是无辜的人留住性命。
就在这时候,一道剧烈喘息着的声音在顾濯身后响起。
“你觉得今天过后会有怎样的传闻?”
“我可以告诉你,谁也不会知道你今天做过的事情,你有过的那些仁慈,这些愚蠢至极的白痴只会不断地和自己认识的人说,说你杀人不眨眼,从那头杀到这头,杀了个血流成河。”
“所以你做的一切都是没意义的,你明白了吗!”
那道声音忽然变得无比高昂,带着极大的嘲弄与讥讽,纵声狂笑:“所以你他娘的和那群白痴百姓没有任何的区别,不,你要比他们还要来得更加愚蠢!”
顾濯置若罔闻。
说话的人不是济泺太守,而是那位潮生神宫的宫主。
他忍受着钻心般的耻辱与痛苦,把那把杀猪刀从自己的胯下拔出。
该流的血早已在先前流过,随着刀锋的离开,些许碎肉从中掉落下来,竟是看不到太多的血水,与砧板上的猪肉着实没有太多的区别。
潮生宫主拖拽着自己已被千刀万剐的残躯,极其强大地站起身来,用仅剩一只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顾濯的背影,嘶声咒道:“今天的事情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你绝对会死在自己的愚蠢里面!连人都不敢杀,我还没见过像你这般可笑的白痴!”
顾濯睁开眼。
不是因为这包含怨毒之意的咒骂,而是长街人群即将散尽,他不需要再去耗费那些多余的心力。
他转过身,静静地看着那位潮生宫主,看着那些将死未死的所谓大人物,看着那些再是清楚不过的恐惧与憎恨,什么都没有说,更没有拔剑杀人。
无言是最大的轻蔑。
那位潮生宫主更加愤怒,其余人开始跟着愤怒,污言秽语与微雨齐飞,不堪入耳。
顾濯往长街走去,不知从何处牵来一匹毛色不纯的枣红马。
马蹄声响,踏破满是血污的水洼,他戴上随手顺来的斗笠遮雨,便也遮去了天。
城门楼前的大人物们陷入惘然,看着那匹马从自己身旁走过,心想今天难道这样就结束了吗?
为何你就杀了那么几个人,为何你不杀死我们呢?
然后有人在茫然中想到,或许如此活着才是最大的痛苦?
在这个念头生出后,这些平日里再是要脸不过的人开始想死,但却迟迟无法自杀,因为他们终归不想死。
唯有潮生宫主是例外。
站在雨中的他,不屑讥讽嘲弄地看着骑在马上的魔主,握住手中那把杀猪刀,没有任何留恋地抹向自己的咽喉,因为他不能接受自己这样的活着。
然而……刀锋最终却没能抵在他的咽喉上。
当。
杀猪刀从潮生宫主的手中落下,与青砖石相撞,溅起碎石砾。
他睁大了眼睛,看着根本不听控制的双手,惊怒喊道:“你对我做了什么?我为什么杀不了自己!”
顾濯的沉默依然,蹄声依旧。
一切都已在无言中。
死是解脱,亦是恩赐。
所以我会让你以最为痛苦的方式活着。
那匹枣红马被城门洞中的黑暗淹没,哒哒哒声音渐行渐远。
潮生宫主看着顾濯的背影消失在眼里,呆住了。
片刻后,他双膝跪倒在地,嚎啕痛哭不已。
……
……
“你……还能撑得下去吗?”
“再继续这样,你真的会死的。”
“死在你成为我们之前。”
“我知道你不愿意道化,彻底变成非人的存在,但再怎么样也得先活着吧?”
“活着才有希望啊!”
行在凄风冷雨中,顾濯并不真正孤寂。
世间万物从未舍弃过他。
若非如此,济泺又怎会恰好迎来那场微雨,让潮生神宫的阵法得以成型又在转瞬间破灭?
顾濯伸出手,用掌心接住些许雨水送入唇中,缓解咽喉间的干涸。
“我从未想过死,便不会死。”
他的声音有些低沉:“所以你们可以放心。”
这句话很硬,听不出柔和的意味,无法带来愉快,但谁也没有责怪他。
如山般的沉重倦意真实存在着,在这种时候强求温柔,未免过分。
一束阳光破开乌云,穿过层层雨帘落在顾濯身上,画面神圣而庄严。
与入夜后的那轮皓月不同,无论春夏秋冬,太阳总是习惯沉默。
沉默不代表无为,它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照看顾濯。
那是冬日下的温暖阳光,是踏出江水后的剧烈燃烧的暮火,是某天午后映出眼前景色清丽的阳光……乃至于恰好落入某位敌人眼眸里的刺目光明。
故而当它久违地开口说话后,万物寂静。
“那个小姑娘差不多要到神都,所以你不用再这样拼命了。”
顾濯抬起斗笠,望向前方烟尘不起的寂静官道,在阳光中惬意地闭上眼睛。
那一袭染着血与雨的黑衫,蒙上一层淡淡的光泽,彷如神辉,无比圣洁。
他说道:“那我是可以休息一段时间了。”
……
……
同一片天空下,神都阳光正明媚。
谢应怜同样骑着马,戴着斗笠。
这些天里,她本该崎岖的旅途是意料之外的顺利,由始至终没有遭遇过哪怕一次的袭击。
不是因为巡天司不把她放在眼里,又或者谢家被法外开恩免去死罪,而是顾濯以自己不加掩饰的行踪,带走整个人间的目光。
其中具体用意,谢应怜又如何能猜不到?
她无法理解顾濯为何这样做,但她无比喜欢这种做法,因为这是真正与世为敌,值得她为之而崇拜。
神都城门近在眼前,守城的士兵正在认真检查着每一位入城者的路引,务求没有任何的差错,故而城外排起了很长的队伍。
在众人的注视中,谢应怜没有勒马止步,依旧前行。
不过转眼间,便有城门司的强者赶了过来,面无表情地看着身着华贵长裙的女子。
就在这位将领准备开口时,一道清脆而骄傲的声音先行响起。
来自谢应怜的唇间。
“魔主让我给这个世界带句话。”
……
……
极短的时间里,本已平静的神都迎来仅次于冬至那日的纷乱,长街之上无数马蹄声如骤雨般响起,落入每一个人的耳中,连带着最新的消息。
在这之前,便有城门司的强者不顾大秦律例,以最快的速度纵身破空而起赶往皇城,把谢应怜的意思送到御书房中。
与此同时,巡天司与数个衙门的官员聚集在一起,翻查着记载过谢应怜这三个字的每一份卷宗,务求找出她与顾濯存在过的所有交集,再从中搜寻出隐藏在其中的秘密。
整座神都不复平静,无数人都在为此而忙碌,焦虑显于面容。
这一切不过是谢应怜说了句话。
她说,顾濯要对这个世界说句话。
举世便已皆惊。
……
……
谢应怜没有被拦下来,连带着她骑着的那匹马。
朱雀大道空无一人,各个部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让平民百姓回到家中,不要再出来。
大道两侧,巡天司的修行者严阵以待,远方好似有玄甲重骑正在等待命令,随时都有可能发起冲锋。
阳光笼罩下的神都上空,有清光隐约而显。
——那是未曾修复完整的神都大阵。
这与冬至那天的景象已相差无几。
这一切当然与谢应怜无关。
只与那道钟声有关。
与顾濯有关。
……
……
双方见面的地方不是御书房,也不是未央宫前,而是皇城的广场前。
在未央宫之变中身受重伤的宰相正在卧床,司主为杀魔主之事远行在外,作为大秦军方代表的三位王将此刻都不在城中,除却白皇帝本人以外,唯有皇后娘娘有资格接这句话。
于是她来了。
皇后娘娘姿容绝世,境界高深,早在多年以前便已为世间女子所仰慕。
谢应怜也不意外。
事实上,她不是第一次与皇后娘娘见面。
那届夏祭夺得头名后,未央宫照例举行过一场晚宴,在那夜她曾隔着珠帘得了一句鼓励。
她是极骄傲的人,当然不会因此而感到兴奋,只是莫名其妙地觉得有些熟悉。
直至今日,谢应怜终于明白那时的自己为何会生出那样的感觉。
“原来……”
她看着皇后娘娘的眼睛,从那温婉眼神中看出最为无情的冷漠之色,好生感慨说道:“你和我其实是一样的人。”
在前来与谢应怜见面的途中,为巡天司所彻查得出的结论,便已出现在皇后娘娘的手中,故而她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顾濯曾经对这个姑娘说过一句话,你有病吧。
皇后娘娘当然不会重复这四个字,便也不会为此生气,微笑说道:“我想,这不是他让你不远千里带来的话。”
谢应怜还以笑容,说道:“当然不是。”
皇后娘娘说道:“那是什么呢?”
谢应怜说道:“我听说朝天剑阙有个名叫陈迟的弟子被抓住了。”
无数道目光落在少女的身上,很多官员想起一个即将发生的事实。
——陈迟将要在今日遭受凌迟。
皇后娘娘笑意不改,仿佛对此一无所知,没有说话。
谢应怜早已下马。
此刻她站在万人目光中,迎着阳光负手而立。
她的神情无比惬意,眼眸里找不出半点怯意,有的都是快意。
她不在乎皇后娘娘的沉默,莞尔一笑说道:“那是很简单的一句话。”
皇后娘娘说道:“请讲。”
谢应怜叹了口气,说道:“但我还是认为那句话太复杂太麻烦太酸太过无意义的文艺腔调,所以我会换一个更加直接的方式把那句话说出来,方便你们明白他的意思。”
皇后娘娘微微挑眉,似乎终于觉得眼前的这位女子有些意思,不是流连于俗气的人。
谢应怜诚实说道:“这句话是他为了自己的那些朋友说的,因为他不想被威胁……”
“所以谁敢对他的朋友动手。”
少女转过身,不再去看皇后娘娘,对世人嫣然一笑,说道:“那就准备好死全家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