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道于天 第一百一十一章 血雨

小说:诏道于天 作者:桥下蓝花 更新时间:2025-02-03 00:40:4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关信古就在顾濯身前。

  他低着头,听着民众越发炙热疯狂的叫骂咒杀声自后方仿佛浪潮涌来,身体无法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那是害怕也是羞愧更是茫然。

  长秋寺是佛寺,慈悲二字总是徘徊在僧人们的口中,过往的他听这两个字早已听到耳中起茧,可以很随意地与人探讨其中的真意,话里来回都是慈悲与怜悯。

  那时候的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居然会在说出慈悲二字后,生出如此强烈的无地自容的羞愧感。

  关信古忽然间抬起头,带着最后的勇气望向顾濯,颤声说道:“请……请您杀死我吧。”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睛睁得极大,流露着这一生中至为诚挚的光芒——这是他唯一能想到让自己得以赎罪的可能,更是他不愿不敢亲眼去看那血流成河的恐怖画面。

  顾濯听得很清楚。

  那把杀猪刀被他握在手中,随时都能斩向对方的脖颈,让鲜血如瀑般四处飞溅。

  然后他可以提着对方的后领,像是拖拽着死狗般走过长街,以此威慑住那些已经陷入疯狂中的平民百姓。

  但他什么都没做,无论是杀人还是言语,都没有。

  关信古看着顾濯与自己擦肩而过,神情从解脱到茫然,眼神从明亮至晦暗。

  就像是一盏即将熄灭了的灯。

  ……

  ……

  顾濯走向楼梯,无视酒楼里站着的那些普通人,去往长街。

  有无数张脸映入他的眼中,那是街头闲汉的满脸横肉,那是七十老人的怒目圆睁,那是稚嫩孩童的天真狂热,那是坊间织妇的歇斯底里。

  这都是数百年来在济泺城中土生土长的寻常百姓。

  所有的这些普通人此刻都在对他怒目而视,手里拿着铁镐与砖块与木棍充当所谓的武器,大声嘶吼着掩饰心中恐惧的话。

  “杀死这个屠城的魔头!”

  “不能让他活着,要不然我们的家人都会死!”

  顾濯置若罔闻,任由这些百姓挥舞着手中的武器向自己打来,在无功而返后相互推搡起来,彼此拥挤到摔倒在地相互践踏到发出哀嚎与惨叫。

  于是后来的人们在混乱中以为是魔头开始杀人,在惊慌里滋生出更多的害怕,而怕到极致后却又是催眠着自己向前的所谓勇气。

  这都是他所真实看到的画面,他没有看到的是世家中人的从容贵气,是名流文士的潇洒俊逸,是宗门长老的森严气度,是朝廷官员的责任与担当。

  所有的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物们,在此刻一个都不见,好似是被这看不见尽头的民众的海洋所淹没。

  顾濯走向这片人海,神情平静不见冷漠。

  有风起,不知从何而来,拂动衣袂。

  磅礴真元随之而出,随风纵横于长街之上,硬生生地在人海中震开一条道路。

  顾濯行在其中。

  走过那些妄图伸手抓住他的衣角的普通人,走过那些被弹回去的石头砸得头破血流的普通人,走过那些被自己的夜壶里的尿液糊上一身的普通人,走过所有这些在外力与自我催眠中已然丧失自我的普通人

  某刻,阳光笼罩下的人海中忽然出现一把染血的飞剑,以极其诡异的角度斩向顾濯的脚踝。

  顾濯随意虚握。

  飞剑顿时停下,剑锋上的鲜血莫名沸腾,剑身发出被天地元气挤压到不堪重负的悲鸣声,断裂成半!

  那位被飞剑破腹的农夫,直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茫然低头望向慢慢从肚子里流出来的内脏,心想这剑为什么像是从身后来的呢?

  然后他看见那把断裂的剑刃正在刺向自己,从他被破开的腹部中穿过,带起一声戛然而止的惊恐惶然惨叫。

  农夫听着这道声音,惘然中还未来得及明悟,便已死去。

  由始至终,顾濯都没往那里看过一眼。

  那一袭黑衫始终不见血迹,无论是那些藏在尸体中悍然爆发的道法,还是与先前相似的破腹而出的各种法器,都不曾真正触及他的身体。

  他平静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在人海中走出一条通天大道,走向那座高高在上的城门楼。

  藏身在人海中的修行者们开始生出惧意,比站在前方的民众更无法抑制地失去愤怒,怔怔地看着那个非人般的魔头,心中再也找不出哪怕半点的勇气,下意识仓皇逃跑。

  就在转身的瞬间,有风带着浓郁不散的血腥脏臭味道来到他们的鼻子里,紧接着这些所谓的强者感受到自咽喉处爆发出来的痛意,想要喘息,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呼吸到空气,他们的喉管已经暴露在天光之下,鲜血如花般从中绽放,染红每个人的眼睛。

  今日的阳光是那般清丽。

  照得这个血的世界是这般的鲜艳。

  顾濯沉默行走在这个喧嚣而孤独的世界中。

  ……

  ……

  城门楼上。

  济泺太守看着长街上极尽猩红残忍的世界,发现自己的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胸膛好似被无限沉重的巨石狠狠压住。

  他的眼睛睁得极大,嘴唇正在抖动,难以置信问道:“这怎么可能做到?”

  没有人在责怪太守的失态,无论是潮生神宫的宫主,还是桃止山的副山主……所有这些高高在上不必踏入人海中的大人物,都在为长街上发生的事情深陷震撼的情绪中。

  谁也无法理解,顾濯到底是怎么找到那些藏在人海中的修行者,到底是怎么以连归一都不是的境界这样子杀人,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千万年来,人世间从未发生过今天的事情,就连相似之事都不可能有!

  一种无法言语的强烈恐惧出现在城门楼中的大人物的心中,气氛在沉默中变得越来越压抑,太守胸膛的那块巨石好似出现在真实的世界中,压得在场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然而谁也没有提出离开二字。

  大人物们依旧死死地看着长街,看着那位正在朝城门楼走来的男子,看着那件依旧不曾沾上半点鲜血的黑衫。

  ……

  ……

  “他以为这样做,百姓就不是因他而死吗?”

  “一切都是因为他来到济泺城!”

  “这只不过是假慈悲!”

  “血流成河,他就走在这条河里,干净都是假的!”

  “我们要做的是杀死他,为世人结束这场灾难。”

  “这是必须要的牺牲!”

  城门楼里渐有声音响起,分不清是来自哪位大人物的口中,又或许是来自在场每个人的心里。

  伴随着这些话,他们渐渐换来心安与平静,得到想要与需要的勇气。

  ……

  ……

  狂风不息,缭绕顾濯身周。

  不断有人试图站在他的身前,然后被掀翻出去,周而复始。

  哪怕这时的他在事实上已经疲倦,精神正在憔悴。

  自阴平一夜起,接连七日遭遇或大或小共计十余场截杀,再到今天这好似看不见尽头的人海,他几乎没有过真正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如何能不累?

  只要是人,那就会累。

  然而顾濯的眼神始终平静,找不出半点倦意,因为他很清楚一个事实。

  唯有真正的平静淡然,方能令人感到不可战胜的绝望。

  那才能杀死他今天想要杀死的人。

  便在下一刻,顾濯停下脚步。

  不知从何而来的女童,随着人海的潮水的退去,出现在他的前方。

  她的脸上布满惘然的泪水,双手紧紧地抱着怀里的玩偶,应该像是怕被弄脏了?

  她发现周围忽然变静了,迷茫地抬起头望向前方,见到顾濯。

  她才知道自己遇到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脸色变得急剧惨白,连哭泣都忘了,更何况是逃跑?

  酒楼上,关信古的眼神变得极具愤怒。

  他清楚地看到,有人悄无声息地拔出了刀,抵向那个女童背后。

  那位农夫经历过的事情似乎就要再重演。

  “你们疯了吗?!”

  关信古嘶吼大喊,双手抓碎窗棂,就要冲出去。

  与此同时,停步的顾濯举起那把杀猪刀。

  这是他踏上长街后第一次抽刀。

  杀猪刀的刀身并不明亮,无法倒映出那个女童恐惧的面容,下意识紧闭着的眼睛。

  鲜血瓢泼而起,落下。

  扑通。

  女童感受着溅在自己脸上的炙热液体,呆呆地睁开眼睛,发现有个陌生人倒在身旁,那双眼睛里还残留着……好像是得意?

  顾濯踏过那具苍老的尸体,继续往前。

  忽然之间,整个世界都静了。

  阳光无声远去。

  乌云飘来。

  有微雨落下。

  ……

  ……

  静的是人海,不是顾濯。

  他走在微雨中,继续去杀那些该死的人。

  人依旧在死,人潮的怒火也就无法被冷雨所浇灭。

  顾濯却不在乎。

  踏过鲜血与雨水与尸体,城门楼与他越来越近,不再是遥远的。

  那些大人物就像是浪潮退去后的礁石,开始被他看见。

  ……

  ……

  太守霍然转身,望向潮生神宫的宫主,沉声问道:“够吗?”

  潮生宫主面色阴沉,摇头说道:“死的人太少了。”

  众人闻言,恐惧浮现于眼。

  潮生宫主望向飘落着的雨丝,说道:“但有着这场雨,那就可以。”

  那些惊恐与惶然随着话音消失而消失,大人物们终于有了底气。

  今日济泺城中之所以冒着大不违做出这样的布置,是因为潮生神宫有着一门传承悠久的强大阵法,阵成后甚至可以镇杀得道境的强者。

  魔主再如何强大,再如何无惧无垢境,与得道境依旧有着一道无法跨越的天堑。

  这就是让魔主死在济泺城的唯一可行办法。

  哪怕摆出这座阵法必须要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依旧是值得的。

  而且城门楼上的他们最后也将站出来面对那位魔头,与百姓们同生共死,不是么?

  那这就不需要有任何的愧疚之心。

  ……

  ……

  顾濯行至城门楼前。

  无数百姓组成的人海,被他从中走出一条道路,留下空白。

  太守站在窗前,望向走出人潮的那个魔头,与之对视。

  明明是居高临下,他却觉得自己才是那个被冷漠俯视着的人,于是愤怒。

  愤怒没有影响他的理智,甚至无法体现在他的声音里。

  “像你这等满手血腥十恶不赦的邪魔,罪该万死!”

  ……

  ……

  诛字回荡在济泺城中,远行四方。

  城外远山的某座离亭下,司主的视线跨越数十里的距离,落在长街之上。

  残留在其中的鲜血开始剧烈的震颤,从石砖的缝隙中飘起,从留有余温的尸体中飘出,从酒楼的窗纸上飘离……连带着雨水一并飞起,飞向站在城门楼前的顾濯。

  数十道像是束带般的血流,转眼间化作一个巨大的半圆,形成一座散发着不详气息的阵法。

  顾濯站在这圆的最中心。

  与鲜血混为一体的雨水在阵法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红,越来越强大,直至如血般浓稠。

  这就是今天这场围杀的最根本倚仗和底气。

  ……

  ……

  数年以前,顾濯曾经在慈航法会和一位潮生神宫的弟子交过手,

  那时他就对这宗门抱有印象。

  所谓潮生,求的是一浪比一浪更高,以最为蛮横直接的方式碾碎敌人。

  在那天,顾濯以硬碰硬的做法正面击溃那位弟子,让其道心险些当场尽碎。

  今天的他决定用一种更加粗暴的做法。

  ……

  ……

  潮生神宫的宫主自城门洞中走出,隔着血阵与顾濯对视。

  他的面容是冷漠,眼神却是无法掩饰的狂热,那是有幸参与杀死魔主这桩盛举的幸福。

  他似乎认为此刻的自己理应要有风度,如此才能更好地留在史书上,嘴角缓缓扬起。

  他微笑着说道:“为了表达对您作为修行路上前行者的尊重,请您出手。”

  无论怎么听,这句话都很嚣张,可以致人发怒。

  顾濯还是没说话。

  更多的人出现在那位宫主的身旁,都是先前没有现身的大人物。

  血阵越发强大,腥臭的味道越发浓郁,令人作呕。

  不知何时,顾濯的衣袂静了。

  缭绕不止的狂风消散无踪。

  世界变得更加安静。

  大人物们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眼中流露出真实的喜悦之色,提前兴奋。

  太守自然也看到了。

  于是他不再居高临下,在民众的注视中离开城门楼,来到顾濯的前方。

  所有人都知道,他准备亲手完成不久前自己说过的那句话。

  很多人都在想,这场忽如其来的微雨是不是天地在为魔主送行?

  ……

  ……

  城门前一片死寂。

  顾濯望向前方,血阵让他目之所及皆尽猩红。

  他闻着那刺鼻的味道,迈步往前。

  太守不再心惊,与潮生宫主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得到明确的答复。

  冰冷华美的长剑被身着官服的中年人拔了出来。

  然后他看着顾濯的眼睛,面无表情喝道:“你该死了!”

  话音落时,狂风乍起。

  无数雨珠翻滚沸腾,与浓稠的鲜血骤然分离,轰然巨响声中,血阵崩解。

  顾濯一步踏出,来到济泺太守身前,挥刀斩落。

  只是瞬间,那一身官服被杀猪刀斩成碎片,如蝴蝶般被狂风吹走。

  没有人能在这时反应过来,就连臻至无垢境的潮生宫主,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再无衣衫蔽体的太守的命根子被那把杀猪刀斩断。

  鲜血从中飞溅而出,模糊不住民众的视线,百姓们清楚看到敬爱的太守大人变成太监,再看到那把杀猪刀把那具丑陋身体的血肉片落。

  这和杀猪……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区别。

  场间一片死寂。

  直至太守痛苦的哀嚎声响起。

  在那把锋利的杀猪刀前,在万民的目光注视下,他清醒着想要伸手遮蔽自己的丑陋,却只能一次次地在途中被斩断,惶恐的泪水和鼻涕从他的眼眶和鼻孔中疯狂涌出,糊了他的嗓子,便也堵住了求饶的声音。

  谁也无法想象出此刻这一幕凄惨至极的画面,在事实真正出现之前。

  潮生宫主开始恐惧。

  桃止山的副山主开始惊恐。

  落星宗的那位掌律使开始惊慌。

  无数的疑惑出现在他们心中,谁也无法理解以鲜血凝就而成的阵法会在瞬息之间被瓦解,那些混杂在其中的雨珠为何而沸腾?

  难道是这方天地不同意他们杀死魔主吗?

  极其强烈的惧意淹没每一个人的心头,没有人想要成为下一个济泺太守,没有人想要以这种方式被记在史书之上,于是他们再也顾不上除魔卫道的大事,决定逃走。

  然后。

  一声极为悠长的剑鸣响起。

  时光似是因此而慢。

  在这漫长的刹那当中,大人物们看着那个魔头提着杀猪刀,朝着自己走来。

  一刀,再一刀。

  二刀,又三刀。

  千刀,成万剐。

  衣衫被割破,密密麻麻的伤口出现在他们的身上,宛如凌迟。

  顾濯行走在这暂缓的光阴中,沉默着挥动手中的杀猪刀,让这些人承受着至为沉重的痛苦。

  在普通人的眼中,这刹那有无数个黑色身影出现在城门洞前,出现在每一位平日里高不可攀的大人物身前,带来四溅的鲜血。

  ……

  ……

  那位潮生宫主境界高深,不惜代价爆发出最为强大的手段。

  为且慢所慢的时光,无法再禁锢住他的脚步。

  他于惊惧中爆发出搏命的勇气,五指紧握成拳,轰向顾濯。

  这一拳是如此的强大,气势绝伦,满天雨水为之骤滞。

  顾濯却看都不看。

  下一刻,随着阵法崩解而散落的鲜血无声凝聚,出现在那个拳头的前方,仿佛城墙。

  轰!

  潮生宫主的拳头与城墙相遇,就此力竭。

  顾濯转过身,迎着那茫然不敢置信的目光,挥落手中的杀猪刀。

  刀落时,人未死。

  ……

  ……

  或许漫长,或许短暂。

  随着剑归入鞘的那一声轻响。

  城门楼前的无数道虚影凝聚归一。

  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再也无法站着,都已跌倒在地,衣衫尽碎,满身伤痕地活着。

  顾濯站在微雨中,衣衫微湿。

  不知是雨。

  还是血。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诏道于天,诏道于天最新章节,诏道于天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