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商城汪桥山区,层林尽染,山路蜿蜒。肖何带着两个儿子肖兴、肖建,沿着崎岖的山路,挨家挨户拜访旧识。第一户是肖建当年的接生婆,老人已年近七旬,头发花白,见到肖何父子,连忙把他们让进屋里,端上热气腾腾的粗茶。“时间过得真快,当年肖建还是个襁褓里的娃娃,现在都长这么高了。” 老人拉着肖建的手,眼神里满是感慨。肖何握着老人的手,再三道谢:“当年多亏了您,不然我这儿子…… 这份恩情,我们一直记着。”

  离开接生婆家,他们又去了肖何的老同事家。这位老同事曾在肖何跑动工作手续时,帮了不少忙。两人一见面,就聊起了当年的往事,从工作上的难题,到生活里的琐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肖兴和肖建站在一旁,听着父辈们的故事,心里也多了几分对过往的敬畏。

  第二天一早,父子三人又匆匆赶往固始县城。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看望肖何的表姐 —— 一位远近闻名的老革命、老干部。据说,每年春节期间,固始县的县委书记、县长都会亲自上门给她拜年。见到表姐,肖何格外恭敬,详细汇报了家里的情况,也说了两个儿子的近况。表姐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还叮嘱肖兴:“你在北方当老师,要好好教书育人,别辜负了国家的培养。”

  除了拜访表姐,他们还挤出时间,匆匆与肖兴的姥姥、妗姥见了一面。姥姥年纪大了,腿脚不便,见到肖兴,拉着他的手舍不得松开,一个劲地问北方冷不冷、吃得惯不惯。肖兴耐心地一一回答,看着姥姥眼角的皱纹,心里满是愧疚 —— 自己常年在外,很少能回来陪伴老人。

  告别姥姥后,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到乡下肖兴的小姨家。刚进院门,肖兴就眼前一亮 —— 飞云竟然也在!原来飞云是跟着家人来小姨家串门的。两人一见,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之前在别处见过几面,也算有些熟悉,此刻在小姨家重逢,倒多了几分亲切感。

  就在这时,肖兴的姨娘悄悄把他拉到一边,压低声音问:“肖兴,你看飞云这姑娘怎么样?人勤快,性子也好,我给你们牵个线,你愿意不?” 肖兴心里咯噔一下,其实他早就对飞云有好感,只是没好意思说出口。听到姨娘这么问,他连忙点头:“我完全同意!就是不知道飞云姑娘是什么想法。”

  姨娘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去找飞云。没过一会儿,姨娘回来冲肖兴挤了挤眼:“成了!飞云说‘随你哩’,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肖兴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又激动又紧张 —— 他的终身大事,就这么突如其来地定了下来。

  从固始县回去后,肖兴和飞云的亲事很快就传遍了亲友圈。肖兴的父母还特意给飞云许下了不少承诺,其实飞云根本不在意这些,她看重的是肖兴的踏实和诚恳。不久后,飞云就跟着姨娘赶赴商城古岗,以准儿媳的身份住在了肖兴家,提前和未来的公婆磨合关系。

  而远在北方馆场村小学工作的肖兴,一开始对这些事一无所知。直到后来,他从和妹妹的通信中,才隐约知道自己的亲事有了眉目。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姨弟在北方跟着肖建干零活,抽空去学校找他玩,才详细跟他说了飞云在古岗的情况 —— 她帮着肖兴的母亲做家务,和邻里相处得很好,大家都很喜欢她。肖兴听着,心里暖暖的,对未来的生活也多了几分期待。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年底,肖兴终于盼来了年假。他风尘仆仆地从北方赶回南方,一进古岗的家门,就看到飞云正坐在院子里帮母亲择菜,小姨也在一旁帮忙。那天是腊月二十五,离春节只有五天了。

  肖兴刚放下行李,就被父亲肖何叫进了里屋。肖何坐在椅子上,表情严肃:“肖兴,今天你就得和飞云结婚。我不是跟你商量,是通知你。” 肖兴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婚礼会这么仓促。没等他反应过来,肖何又把飞云也叫进了屋,当着肖兴母亲的面说:“今天就把你们俩的婚事办了。从今往后,家里的财政大权就交给飞云,你要好好听她的话,好好待她。”

  肖兴和飞云面面相觑,都有些不知所措,可看着长辈们坚定的眼神,他们也只能点头同意。当天晚上,没有盛大的婚礼,没有华丽的礼服,甚至连像样的喜宴都没有,肖兴就莫名其妙地成了新郎,飞云成了他的新娘。肖兴坐在床边,看着身边的飞云,心里满是感慨 —— 自己就这么成家了,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冷静下来后,肖兴第一件事就是给馆场村小学的领导写了一封信。信里除了新年的问候,还特意提到自己已经结婚,年后会带着妻子飞云一起回学校,希望领导能帮忙安排一下办公和住宿的地方。他知道,学校的条件艰苦,但只要能和飞云在一起,再苦他也能接受。

  婚后没几天,肖兴就带着飞云回到了固始县飞云的家。这是肖兴第一次正式拜见岳父岳母,还有飞云的几个弟弟妹妹,以及家里的老太、爷爷奶奶。一进门,全家人就热情地围了上来,岳父忙着沏茶,岳母拉着飞云的手问长问短,弟弟妹妹们则好奇地围着肖兴,问北方的学校是什么样子。

  原本,飞云的家人早就定好了,正月初六作为飞云出嫁的日子,虽然两人已经在古岗办了简单的仪式,但按照当地的习俗,还是要从娘家 “出嫁” 一次。想到飞云就要跟着肖兴去千里之外的北方生活,全家人都恋恋不舍。老太拉着飞云的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孩子,到了北方要好好照顾自己,要是受了委屈,就赶紧回来。” 爷爷奶奶也不停地叮嘱:“北方冷,多穿点衣服,别冻着。肖兴,你可要好好待我们飞云,要是让我们知道你欺负她,我们饶不了你!” 弟弟妹妹们更是舍不得姐姐,拉着飞云的衣角,小声地说:“姐,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们会想你的。”

  飞云强忍着眼泪,一一答应着,心里却像被针扎一样疼。她知道,这一去,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北方的生活是好是坏、自己能不能习惯、肖兴会不会一直对自己好,这些都是未知数。可看着身边的肖兴,她又坚定了信心 —— 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再苦的日子也能过好。

  临别前夕,家里的亲戚都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聊着天,气氛却有些沉重。每个人嘴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你们一定要好好的”。这简单的六个字,包含了所有人的牵挂和期盼。

  终于到了正月初六,飞云出嫁的日子,也是她和家人分别的日子。

  早上,全家人一起吃了顿简单的早饭,没人多说什么,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不舍。饭后,肖兴和飞云开始收拾行李 —— 两床新棉被,是飞云的母亲连夜缝制的,针脚细密,还绣了简单的花纹;还有一些洗漱用品,是家人凑钱买的。肖兴背着棉被,飞云提着洗漱用品,在一阵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慢慢走出了家门。

  没有大红的嫁衣,没有热闹的迎亲队伍,甚至没有一句欢快的祝福,只有亲人站在门口,默默挥手。那种生生的离别之苦,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上。飞云不敢回头,她怕一回头,就再也忍不住眼泪。肖兴握着她的手,能感觉到她的手心全是汗,也能感受到她的颤抖。

  晨光刚漫过巷口的老槐树,飞云的阿大(父亲)还蹲在石阶上,把最后一袋晒干的陈皮塞进飞云帆布包的侧兜。“到了北方,泡开水喝,能解乏,别总喝凉饮。” 阿大的声音有些沙哑,指尖蹭过包带磨出的毛边,又仔细把飞云叠歪的衣领理平。

  飞云攥着背包肩带站在巷口,帆布包被塞得鼓鼓囊囊,却轻得发飘 —— 里面只有两套换洗衣物,余下的空间,全被阿大连夜煮的茶叶蛋、叠得整整齐齐的手帕占满了。阿大没再说话,只是拿手帕角偷偷擦了擦眼角,然后朝飞云挥了挥手:“到了那边,第一时间给家里报平安,别让我们担心。”

  飞云用力点了点头,转身跟着肖兴往前走。走了两步,她还是忍不住回头 —— 阿大还站在树影里,风把他的衣角吹得轻轻晃动,像在无声地挽留。帆布包的肩带勒得肩膀有些疼,可飞云的心却暖得发烫 —— 那里面装的不是简单的物品,是家人沉甸甸的爱和牵挂。

  两人就这样,背着行囊,迎着晨光,一步步走向远方。他们不知道北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会有多少艰难,可此刻,他们握着彼此的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 只要在一起,就有勇气面对一切未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游子的漂泊岁月,游子的漂泊岁月最新章节,游子的漂泊岁月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