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指挥中心,空气沉重得如同浸透了水银。
墙壁上巨大的电子地图如同一个发光的伤口,地中海区域被特意放大,猩红色的航线标识如同毒蛇,从以色列本土一路蜿蜒,刺向北达尔富尔深处——那正是“鹰隼”F-15I中队的预定飞行线路。
时间,在每一个角落无声地滴答、蚀刻,距离轰炸窗口开启,不足四十八小时。
M女士的身影凝固在全息投影台前,像一座被风暴打磨过的礁石。
屏幕上,“海鸥号”那锈迹斑斑、轮廓模糊的卫星影像,如同一个顽固的污点,牢牢钉在亚历山大港的锚地。
旁边,几张由“鼹鼠”从喀土穆传回的高清照片静静陈列:被厚重帆布和伪装网覆盖的军卡,只露出令人心悸的、属于大型导弹运输车特有的粗壮轮毂和底盘轮廓;仓库门口,身着苏丹军装但姿态紧绷、眼神锐利的守卫,泄露着职业军人才有的警觉。
M女士有种直觉,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奇怪的联系。
情报官的声音低沉而快速,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夫人,‘鼹鼠’的现场评估,结合我们那个内线‘信鸽’的确认——这批货是苏丹国防部采购清单上的,用于补充首都防空圈。合同细节……追溯到了宋和平获得北达尔富尔矿产特许权的时间点。”
M女士的指尖在冰冷的金属指挥台边缘轻轻划过,留下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微痕。那冰冷的触感仿佛是她此刻内心的延伸。
喀土穆的线索表面上环环相扣,严丝合缝……
履行合同、换取资源、巩固地位……
逻辑链条完整得令人窒息。
然而,一种源自无数次生死谍报交锋磨砺出的直觉,却在她神经末梢发出尖锐的低鸣。
宋和平——那个如同沙漠幽灵般狡诈、行动轨迹永远飘忽不定、视常规如粪土的男人——会如此“规矩”地做一笔“正规”军火生意?
这与他过往每一次惊心动魄、剑走偏锋的作风,如同油与水,格格不入。
她微微侧头,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个喀土穆仓库的影像,声音如同淬火的冰刃,清晰地下达指令:“喀土穆情报,归档。
标记‘苏丹内部军购’,风险等级下调至‘观察’级。”
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鼹鼠’任务完成,转入常规监视模式,目标:确认交接最终去向。资源,”
她猛地加重了语气,食指重重敲在全息地图上亚历山大港的位置,“全部集中!给我钉死‘海鸥号’!我要知道它肚子里装的是什么‘破碎机’,它的目的地是地狱的哪个角落,它的獠牙准备咬向谁的咽喉!通知所有海上力量,目标优先级:最高!”
命令如无形的涟漪,瞬间扩散至整个指挥中心。
喀土穆仓库的图像被缩小、挪移,最终黯淡在屏幕边缘。
无数目光和运算资源,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重新聚焦于那艘在地中海灰蓝色背景上显得格外刺眼的锈蚀巨轮。
宋和平精心编织的“金蝉脱壳”,那层看似坚固的“履行合同”外壳,在情报重心的转移上暂时蒙蔽了伦敦最锐利的鹰眼。
然而,M女士的视线并未完全离开喀土穆的画面。
就在那仓库影像即将彻底隐入背景的刹那,她的目光如同鹰隼攫取猎物,死死钉在其中一张照片的角落——一辆半开的军卡尾部,在厚重的帆布和伪装的阴影缝隙里,一丝极其微弱的、异样的金属反光,一闪而逝。
那光泽,带着一种不属于普通军用车辆的、近乎崭新的冷硬质感,与她记忆中某种高精密装备表面的处理工艺微妙地重合。
她的指尖在指挥台上无意识地收紧了一下。
这细微的反常,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底激起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
但“海鸥号”那庞大的、充满未知的阴影,以及摩萨德方面充满绝对自信的计划,每一样每一件都如同厚重的迷雾,让整件事变得如同被猫儿玩乱的毛线团,很难理出头绪来。
而时间却毫不留情,正挥舞着鞭子驱赶着一切。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地中海上那片波诡云谲的海域。
“道尔顿,马上联系摩萨德方面,要求开展情报交流会议,就说是我说的,马上安排。”
M女士转过头对一名下属说道:“半小时内,立即!”
半小时后。
MI6大楼会议室内,保密视频会议屏幕一分为二。
左侧,是M女士冷峻如冰雕的面容,背景是MI6会议室里特有的幽蓝光线。
右侧,特拉维夫摩萨德总部中东行动处主管雅格·莱文的影像清晰浮现。
他靠在一张宽大的黑色皮椅里,深色西装剪裁考究,灰白色的鬓角梳理得一丝不苟,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仿佛洞悉一切的笑意。
那份从容,带着情报世界老牌王者的倨傲。
“女士,这么着急召开会议进行连线,有什么最新的紧急情况吗?”
雅格的声音透过加密信道传来,清晰而松弛,带着一丝安抚的腔调。
“关于喀土穆那批‘玩具’,你的‘鼹鼠’和‘信鸽’干得很漂亮。苏丹人需要几根老旧的防空棍子来壮胆,这再正常不过。宋和平?一个精明的商人,懂得用军火换矿权,仅此而已。”他轻轻挥了挥手,仿佛在拂去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M女士冰蓝色的眼眸深处,锐利的光芒并未因对方的轻松而软化分毫。
“雅格,宋和平从来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锥,刺破会议室的宁静,“我担心的不是喀土穆。是亚历山大港的‘海鸥号’。我有种直觉,宋和平在耍花样,他在策划一场针对我们的行动。”
雅格眉峰微微一挑,身体稍稍前倾,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哦?那艘破船?‘破碎机’?说说你的直觉,M,我洗耳恭听。”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鼓励,如同老师在等待学生提出一个有趣但注定幼稚的问题。
“有没有一种可能……”
M女士的目光如同实质,穿透屏幕,直抵特拉维夫,“宋和平是在使用障眼法?喀土穆的萨姆-6只是幌子,另一批……或者至少,关键的部分,已经通过某种我们尚未掌握的渠道,运抵亚历山大港,此刻正藏在那艘万吨货轮的肚子里?”
她刻意停顿了一下,让这个惊世骇俗的设想在对方脑海中成形,“两天后,‘鹰隼’中队将按计划飞越那片海域。如果‘海鸥号’突然变成一个浮动的防空平台……”
“噗——哈哈哈哈哈!”
雅格的笑声毫无征兆地爆发出来,带着几分夸张的感染力,瞬间打破了视频会议应有的凝重。
他笑得前仰后合,手指点着屏幕,仿佛听到了本世纪最滑稽的笑话。
“M!我尊敬的女士!”
他一边笑一边摇头,眼角似乎笑出了泪花:“萨姆-6……装上万吨货轮?在海上……拦截我们的F-15I?”
他忍不住再次爆发出一阵大笑,“我的天!这简直比阿拉伯的劳伦斯开着骆驼去拦截喷气机还要……富有想象力!”
他好不容易止住笑声,用食指优雅地擦了擦眼角。
“M,听我说,技术上——”
到临了,雅格终于收敛了笑容,但那份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并未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专家剖析般的冷静。
“把萨姆-5那种老古董的发射架焊在甲板上?或许可行,毕竟它们笨重得像史前巨兽。但萨姆-6?”
他摇了摇头,语气斩钉截铁。
“它的雷达系统,火控链,对平台稳定性的要求,对电磁兼容环境的苛刻……那艘锈迹斑斑的货轮?在波涛起伏的地中海?别说锁定、跟踪、击中一架具备超强机动性和先进电子对抗能力的F-15I,它能不能在摇晃中把一枚导弹竖起来不砸到自己的甲板,我都深表怀疑!”
他摊开双手,做了一个“这根本不可能”的姿势。
“宋和平是条危险的毒蛇,雅格!”
M女士的声音没有丝毫动摇,反而更加冰冷。
“他的危险,恰恰在于他从不遵循我们认知中的‘可能’与‘不可能’。他擅长在规则的缝隙里,用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捅出致命的一刀。”
“危险?当然危险!我们也领教过!”
雅格立刻回应,语气重新变得严肃:“但那是在陆地上,在他的沙漠巢穴里!在海上,在移动的货轮上玩野战防空?还要对抗世界顶尖的空军力量?”
他发出一声短促而轻蔑的嗤笑。
“M,这不是剑走偏锋,这是自杀,是彻头彻尾的疯狂!是技术上的痴人说梦!即便他侥幸知道了‘鹰隼’的精确航线——当然,这本身就是天方夜谭——他也绝对做不到!我以摩萨德的名誉担保,F-15I掠过亚历山大港外海时,‘海鸥号’只会是一个无害的背景板,甚至是我们雷达屏幕上一个被忽略的噪点。把心放回肚子里,老朋友,专注于真正的威胁吧。”
屏幕两侧,代表着西方世界最顶尖情报力量的两个组织,隔着冰冷的电子信号无声对峙。
一方是根植于冰冷逻辑与绝对技术自信的断然否定,另一方则是无数次在直觉引领下窥见深渊后滋生的、无法彻底驱散的阴霾。
信任的裂痕,在雅格那自信满满的笑声与M女士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疑虑之间,悄然滋生。
求月票!求月票!
墙壁上巨大的电子地图如同一个发光的伤口,地中海区域被特意放大,猩红色的航线标识如同毒蛇,从以色列本土一路蜿蜒,刺向北达尔富尔深处——那正是“鹰隼”F-15I中队的预定飞行线路。
时间,在每一个角落无声地滴答、蚀刻,距离轰炸窗口开启,不足四十八小时。
M女士的身影凝固在全息投影台前,像一座被风暴打磨过的礁石。
屏幕上,“海鸥号”那锈迹斑斑、轮廓模糊的卫星影像,如同一个顽固的污点,牢牢钉在亚历山大港的锚地。
旁边,几张由“鼹鼠”从喀土穆传回的高清照片静静陈列:被厚重帆布和伪装网覆盖的军卡,只露出令人心悸的、属于大型导弹运输车特有的粗壮轮毂和底盘轮廓;仓库门口,身着苏丹军装但姿态紧绷、眼神锐利的守卫,泄露着职业军人才有的警觉。
M女士有种直觉,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奇怪的联系。
情报官的声音低沉而快速,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夫人,‘鼹鼠’的现场评估,结合我们那个内线‘信鸽’的确认——这批货是苏丹国防部采购清单上的,用于补充首都防空圈。合同细节……追溯到了宋和平获得北达尔富尔矿产特许权的时间点。”
M女士的指尖在冰冷的金属指挥台边缘轻轻划过,留下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微痕。那冰冷的触感仿佛是她此刻内心的延伸。
喀土穆的线索表面上环环相扣,严丝合缝……
履行合同、换取资源、巩固地位……
逻辑链条完整得令人窒息。
然而,一种源自无数次生死谍报交锋磨砺出的直觉,却在她神经末梢发出尖锐的低鸣。
宋和平——那个如同沙漠幽灵般狡诈、行动轨迹永远飘忽不定、视常规如粪土的男人——会如此“规矩”地做一笔“正规”军火生意?
这与他过往每一次惊心动魄、剑走偏锋的作风,如同油与水,格格不入。
她微微侧头,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个喀土穆仓库的影像,声音如同淬火的冰刃,清晰地下达指令:“喀土穆情报,归档。
标记‘苏丹内部军购’,风险等级下调至‘观察’级。”
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鼹鼠’任务完成,转入常规监视模式,目标:确认交接最终去向。资源,”
她猛地加重了语气,食指重重敲在全息地图上亚历山大港的位置,“全部集中!给我钉死‘海鸥号’!我要知道它肚子里装的是什么‘破碎机’,它的目的地是地狱的哪个角落,它的獠牙准备咬向谁的咽喉!通知所有海上力量,目标优先级:最高!”
命令如无形的涟漪,瞬间扩散至整个指挥中心。
喀土穆仓库的图像被缩小、挪移,最终黯淡在屏幕边缘。
无数目光和运算资源,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重新聚焦于那艘在地中海灰蓝色背景上显得格外刺眼的锈蚀巨轮。
宋和平精心编织的“金蝉脱壳”,那层看似坚固的“履行合同”外壳,在情报重心的转移上暂时蒙蔽了伦敦最锐利的鹰眼。
然而,M女士的视线并未完全离开喀土穆的画面。
就在那仓库影像即将彻底隐入背景的刹那,她的目光如同鹰隼攫取猎物,死死钉在其中一张照片的角落——一辆半开的军卡尾部,在厚重的帆布和伪装的阴影缝隙里,一丝极其微弱的、异样的金属反光,一闪而逝。
那光泽,带着一种不属于普通军用车辆的、近乎崭新的冷硬质感,与她记忆中某种高精密装备表面的处理工艺微妙地重合。
她的指尖在指挥台上无意识地收紧了一下。
这细微的反常,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她心底激起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
但“海鸥号”那庞大的、充满未知的阴影,以及摩萨德方面充满绝对自信的计划,每一样每一件都如同厚重的迷雾,让整件事变得如同被猫儿玩乱的毛线团,很难理出头绪来。
而时间却毫不留情,正挥舞着鞭子驱赶着一切。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地中海上那片波诡云谲的海域。
“道尔顿,马上联系摩萨德方面,要求开展情报交流会议,就说是我说的,马上安排。”
M女士转过头对一名下属说道:“半小时内,立即!”
半小时后。
MI6大楼会议室内,保密视频会议屏幕一分为二。
左侧,是M女士冷峻如冰雕的面容,背景是MI6会议室里特有的幽蓝光线。
右侧,特拉维夫摩萨德总部中东行动处主管雅格·莱文的影像清晰浮现。
他靠在一张宽大的黑色皮椅里,深色西装剪裁考究,灰白色的鬓角梳理得一丝不苟,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仿佛洞悉一切的笑意。
那份从容,带着情报世界老牌王者的倨傲。
“女士,这么着急召开会议进行连线,有什么最新的紧急情况吗?”
雅格的声音透过加密信道传来,清晰而松弛,带着一丝安抚的腔调。
“关于喀土穆那批‘玩具’,你的‘鼹鼠’和‘信鸽’干得很漂亮。苏丹人需要几根老旧的防空棍子来壮胆,这再正常不过。宋和平?一个精明的商人,懂得用军火换矿权,仅此而已。”他轻轻挥了挥手,仿佛在拂去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M女士冰蓝色的眼眸深处,锐利的光芒并未因对方的轻松而软化分毫。
“雅格,宋和平从来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锥,刺破会议室的宁静,“我担心的不是喀土穆。是亚历山大港的‘海鸥号’。我有种直觉,宋和平在耍花样,他在策划一场针对我们的行动。”
雅格眉峰微微一挑,身体稍稍前倾,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哦?那艘破船?‘破碎机’?说说你的直觉,M,我洗耳恭听。”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鼓励,如同老师在等待学生提出一个有趣但注定幼稚的问题。
“有没有一种可能……”
M女士的目光如同实质,穿透屏幕,直抵特拉维夫,“宋和平是在使用障眼法?喀土穆的萨姆-6只是幌子,另一批……或者至少,关键的部分,已经通过某种我们尚未掌握的渠道,运抵亚历山大港,此刻正藏在那艘万吨货轮的肚子里?”
她刻意停顿了一下,让这个惊世骇俗的设想在对方脑海中成形,“两天后,‘鹰隼’中队将按计划飞越那片海域。如果‘海鸥号’突然变成一个浮动的防空平台……”
“噗——哈哈哈哈哈!”
雅格的笑声毫无征兆地爆发出来,带着几分夸张的感染力,瞬间打破了视频会议应有的凝重。
他笑得前仰后合,手指点着屏幕,仿佛听到了本世纪最滑稽的笑话。
“M!我尊敬的女士!”
他一边笑一边摇头,眼角似乎笑出了泪花:“萨姆-6……装上万吨货轮?在海上……拦截我们的F-15I?”
他忍不住再次爆发出一阵大笑,“我的天!这简直比阿拉伯的劳伦斯开着骆驼去拦截喷气机还要……富有想象力!”
他好不容易止住笑声,用食指优雅地擦了擦眼角。
“M,听我说,技术上——”
到临了,雅格终于收敛了笑容,但那份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并未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专家剖析般的冷静。
“把萨姆-5那种老古董的发射架焊在甲板上?或许可行,毕竟它们笨重得像史前巨兽。但萨姆-6?”
他摇了摇头,语气斩钉截铁。
“它的雷达系统,火控链,对平台稳定性的要求,对电磁兼容环境的苛刻……那艘锈迹斑斑的货轮?在波涛起伏的地中海?别说锁定、跟踪、击中一架具备超强机动性和先进电子对抗能力的F-15I,它能不能在摇晃中把一枚导弹竖起来不砸到自己的甲板,我都深表怀疑!”
他摊开双手,做了一个“这根本不可能”的姿势。
“宋和平是条危险的毒蛇,雅格!”
M女士的声音没有丝毫动摇,反而更加冰冷。
“他的危险,恰恰在于他从不遵循我们认知中的‘可能’与‘不可能’。他擅长在规则的缝隙里,用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捅出致命的一刀。”
“危险?当然危险!我们也领教过!”
雅格立刻回应,语气重新变得严肃:“但那是在陆地上,在他的沙漠巢穴里!在海上,在移动的货轮上玩野战防空?还要对抗世界顶尖的空军力量?”
他发出一声短促而轻蔑的嗤笑。
“M,这不是剑走偏锋,这是自杀,是彻头彻尾的疯狂!是技术上的痴人说梦!即便他侥幸知道了‘鹰隼’的精确航线——当然,这本身就是天方夜谭——他也绝对做不到!我以摩萨德的名誉担保,F-15I掠过亚历山大港外海时,‘海鸥号’只会是一个无害的背景板,甚至是我们雷达屏幕上一个被忽略的噪点。把心放回肚子里,老朋友,专注于真正的威胁吧。”
屏幕两侧,代表着西方世界最顶尖情报力量的两个组织,隔着冰冷的电子信号无声对峙。
一方是根植于冰冷逻辑与绝对技术自信的断然否定,另一方则是无数次在直觉引领下窥见深渊后滋生的、无法彻底驱散的阴霾。
信任的裂痕,在雅格那自信满满的笑声与M女士眼底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疑虑之间,悄然滋生。
求月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