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当听到李皓说出这八个字的时候,怀庆只觉得浑身一震。

  毕竟这一由顾炎武从明末清初的乱世中,总结而出的口号,天然就具有莫大的感染性。

  再加之如今大奉内忧外患的现状,就更让怀庆这等胸怀大志之人感同身受。

  甚至是监正,此时看着李皓,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既有几分赞许,又有几分疑虑。

  然而此时的怀庆,恐怕还没有理解,李皓所指的天下,可不是一家一姓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毕竟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只见怀庆霍然起身,神色凛然,郑重地行了一拜:“先生之志,本宫钦佩!愿拜先生为客卿。

  我看先生文武双全,不知是想步入朝堂,还是想进入打更人。”

  说罢便直接从身上掏出了一块令牌,正面刻着怀庆公主令。

  李皓为的就是这块令牌,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接下。

  然而正当李皓说话回应的时候,监正却以一种戏谑的口吻,替李皓作了答复。

  “他可不想去打更人,说是魏渊太聪明了,不想跟他去动脑子。”

  怀庆闻言,不禁嫣然一笑:“没想到先生竟有如此想法。不过,若要步入朝堂,科举正途无疑是最为稳妥之选。不知先生学识如何?”

  李皓笑着回应道:“在下并非自夸,但也可以说是自学成才,颇有状元之资。”

  这话一出,怀庆的脸色愈发显得古怪,但她瞧着那幅书画,终究没有反驳什么。

  “先生有信心便好,可惜乡试之期已过,下一次还要再等三年。

  那在此期间,先生是想要在我府中做客卿,还是需要我推荐先生去国子监读书。”

  李皓摇了摇头,笑道:“读书倒是不必,而且若是要讨教学问,我也更愿意与云鹿书院的大儒交流,取长补短。”

  怀庆看李皓口气如此之大,正好也想要探一探底,毕竟这书画做的好,不代表参加科举就能考得好。

  “没想到,先生竟如此推崇云鹿书院,正巧我过几日会去书院,先生不妨与我同去,我介绍你与诸位大儒认识。

  相信大儒们见到你的这副书画,也一定会愿意跟先生结交。”

  李皓这一听,好事啊,正好自己也得往书院去,这不是瞌睡就遇到了枕头。

  连忙答应道:“那就多谢怀庆公主,这正合我意。”

  既然今天想要办的事情,都已经全部办成了,那李皓也不打扰人家说话。

  再把自己地址告知怀庆公主后,李皓便对监正说道:“您答应帮忙的事,可不能忘了,我这就去下面找人了,告辞。”

  等李皓一走,怀庆好奇问道:“老师,您答应帮他什么忙了?”

  监正无奈笑道:“他之前救了平阳和恒慧的人,并把他们给带回了京城,想让我帮忙为他们遮掩一下身份。

  既然如今他成了你的客卿,这事还是你自己办吧。”

  怀庆闻言,心中一惊,她虽然知道平阳与恒慧私奔之事,但对他们之后的遭遇却一无所知。

  追问道:“是他救了人,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监正没有丝毫隐瞒,将平远伯嫡子和张易如何诱骗平阳两人出城,又如何心生歹念,最终李皓如何挺身而出、行侠仗义的整个过程,一五一十地讲述给了怀庆。

  听完监正的叙述,怀庆心中豁然开朗,将京城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串联了起来:“没想到,李皓竟然还有如此侠义之心。

  平阳之前与我关系也算颇为亲近,这件事我定会帮忙安排妥当。”

  监正此时却收敛了笑容,郑重地提醒道:“侠义之心固然有之,可要说他没有其他心思,我却觉得未必。

  这人出现的太过凑巧,而身份又有些神秘,连我都看不透,你若是要与他合作,切记小心。”

  怀庆心中一凛,惊讶地问道:“还有让老师都看不透的人?”

  监正笑道:“这不是就出现了一个,人力终有尽,世间之事,又岂能真的尽知?”

  怀庆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老师提醒,学生一定会铭记在心的。”

  随后,怀庆又详细地向监正询问起关于李皓的一切,试图从监正口中了解更多信息,以便在后续面对李皓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段对话,李皓自然是无缘得知。

  不过,这对他来说并不重要,现在最要紧的,是找人帮他打造出剑鞘。

  第一个浮现在他脑海中的,自然是书中炼金术造诣极高的宋卿。然而,当他顶着司天监众弟子警惕的眼神,在司天监中转悠了一圈后,却并未找到宋卿的踪影。

  无奈之下,他只得找到一位身着白衣的弟子,询问道:“请问监正弟子宋师兄可在司天监中?我奉监正之命,有事请他帮忙。”

  然而,李皓这一问,却仿佛捅了马蜂窝一般。

  那白衣弟子瞪大了眼睛,怒声道:“你胡说!宋师兄之前便已经离开京城,去寻找炼金材料了,监正怎么可能会让你去找宋师兄?”

  话音刚落,周围的白衣弟子们便如潮水般围了过来,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敌意,

  弄得李皓也无奈极了,谁能想到宋卿会不在呢,里面他可是一直都在司天监的,出场率相当高。

  就在这时,褚采薇不知从哪个角落冒了出来,她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调侃道:“你这忽悠人的本事,都已经忽悠到我们司天监头上来了,还真是胆大包天啊!”

  说完,她挥了挥手,示意白衣弟子们退下:“好了,他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处理吧,你们有事就去忙别的。”

  有她这位监正亲传弟子出马,其他白衣弟子便纷纷离去,反正这是在司天监内,他们也不担心会出什么问题。

  褚采薇笑道:“说说看吧,你找宋师兄有什么事?”

  李皓回道:“你家监正答应让司天监帮我把这柄剑的剑鞘打造一下,只不过没有指定是谁,那我自然要挑个手艺最好的,结果没成想人不在,要不就麻烦下你……”

  褚采薇连忙摆手打断道:“我可不行,我只是七品的风水师,还不会炼金。”

  李皓闻言,赶忙解释道:“没说是你,是想请你帮忙找一个炼金术好的,毕竟我也不认识其他人了。”

  褚采薇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倒是可以帮忙。不过,让我先看看你这把剑再说。”

  她并没有怀疑李皓的话,因为她知道,刚才监正确实刚见过李皓。

  而且在司天监说有关监正的谎话,这么大胆子的人,她还真没有见过。

  因此她的重点就放在了轩辕剑上,刚刚她还没看,人就被传送走了。

  李皓也没有丝毫犹豫,抬手便将剑柄递到了褚采薇的面前,反正多看几眼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褚采薇虽然不是炼金师,但长期身处司天监,耳濡目染之下,也对炼金术有了不少了解。

  因此,当她一握住剑柄,便立刻感受到了这把宝剑的不凡。她心中暗自评判,这把剑的品阶极高,完全可以称之为绝品法器,自家老师还真挺大方的。

  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之后,褚采薇便遵守承诺,带着李皓去了一位炼金师,帮着炼制了一柄剑鞘出来。

  只是这人可就没有了监正那随心所欲的手段,剑柄做的勉强就是个差强人意,但好在也就是用来方便携带的东西,实用就好。

  在要离开司天监前,李皓还不忘跟褚采薇道谢:“多谢褚姑娘帮忙,等下次我再过来,给你带好吃的。”

  一听有好吃的东西,褚采薇也是笑开了花,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离开司天监以后,李皓就重新回到了自己新租的这间院子中。

  论起对于现代科学的了解,半吊子穿越的许七安,拍马都赶不上李皓。

  对于褚采薇,把鸡精给弄出来就行,既能满足她的口腹之欲,还能帮她提升下品阶。

  主要这条鱼看着就很香,虽然自己不一定想吃,但也可以提前圈养一下,省的被别人圈走。

  至于宋卿这里,不就是高中的化学知识嘛,就算是大学的专业化学,李皓都能给他普及出来。

  甚至有必要,手搓核弹也不是不能给他研究,反正出了什么问题,一切都有监正在后面顶着。

  花了两天时间,把这些相关的知识简单整理了一下,李皓就换到了给书院带去的礼物上。

  要帮他们改造一下思想,光是横渠四句是不够的,那个是大招不假,可没法用来做具体指导。

  需要李皓自己先形成一套,听起来能言之有物的理论出来。

  这方面,李皓打算要以心学为本,再融合下黄宗羲的民本思想,来给他们做引领。

  而这也是在现今阶段,能拿出来最先进的思想了。

  至于清初三大家的剩下两位,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一个比一个激进,还是暂时不要给云鹿书院太多刺激,让他们有一个接受的时间。

  就在李皓准备的这几天里,平阳和恒慧那里,也已经被怀庆派人给保护了起来。

  做为这一代皇子、皇女中最出色的存在,她手底掌握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只不过她惯常喜欢韬光养晦,所以其他人并不清楚罢了。

  反正就李皓出门到平阳所住宅院附近观察到的,其中有好几个武夫,气血都旺盛的不得了。

  不过他们也都是暗中保护,平阳和恒慧都没有察觉,所以李皓也干脆没有现身,而是回到院里继续宅着。

  直到这一日,怀庆公主提前派人传来消息,与李皓约定次日在城门会合,一同前往云鹿书院。

  李皓欣然应允,按照约定的时间,便骑着刚买来的小马驹,与浩浩荡荡的公主队伍会合在一起。

  云鹿书院,坐落于京郊六十余里之遥的清云山中。此山因书院之盛名而得以命名,山间读书之声如清泉涌动,朗朗不绝,清气缭绕,直上云霄,故而得名“清云”,实至名归。

  书院四周,雪山巍峨挺立,宛如巨龙蜿蜒盘旋;草原广袤无垠,犹如绿毯铺展大地。

  这壮丽的自然风光与书院的古朴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绝美画卷。

  李皓看着心中也暗自诧异,为何在中原地带,竟能有如此神奇之地势存在,只叹这世界之奇妙,实非言语所能形容。

  云鹿书院,作为这世间唯一的儒家正统,虽因程半圣的背叛与国子监的压制而历经风雨,但其深厚的底蕴却依旧不凡。

  怀庆素来才名远扬,在书院之中更是如雷贯耳,此番前来,竟是有大儒亲自迎接,足见其地位之尊贵。

  然而,怀庆公主却并未因此而摆丝毫架子,只见她提前下马,步履轻盈,主动就迎了上去。

  如今云鹿书院能称得上大儒的,一共只有四位,院长赵守,当代儒家执牛耳者,也是当今儒家唯一的三品立马立命境。

  剩下三位,杨恭、李慕白、张慎都是四品君子境,只因学问高深,德行兼备,故被尊为大儒。

  此番过来迎接怀庆的就是张慎,也就是许新年的老师。

  怀庆先与他寒暄几句,随后便将李皓唤至身前,介绍道:“这位便是之前我书信中所提及的李皓,李明晖,他便是那作出‘大鹏一日同风起’之佳句之人。”

  大奉诗坛沉寂百年有余,否则这一帮大儒们也不至于为许七安那些半首诗词而激动不已。

  因此,当听到李皓之名时,张慎顿时眼前一亮,张口就说道:“久仰大名,那真是一首好诗,不知李公子最近可还有其他佳作?”

  本来张慎只是随口一说,可问题李皓早就想好了要人前显圣的,自然事先就做好了准备。

  闻言便说道:“本来没有,但今日远远看到书院风采,倒是临时想了一首,还请大儒指摘。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张慎没想到,李皓竟然还真的又写出了一首,而且还是为书院所写,这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立马就抑制不住了。

  “好诗,不知此诗是何名?”

  李皓笑道:“既是来书院所作,当名为白鹿书院,您觉得如何?”

  这话一出,张慎还能有什么话,当然是赞同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最新章节,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