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跟着戴春风“忙碌”了一天的张安平下班后,并未直接回家,而是化妆后来到了他为自己准备的一处秘密据点。

  据点内,张安平翻阅着这三日间汇聚的各种情报。

  所有的情报都是采取了加密的方式,也就是他才能不经翻译便能将这些情报快速的查看。

  一份有特殊标记的情报被张安平拿起来快速的观看。

  看完后,张安平的脸上露出了一抹会心的笑意:

  “看来,你做出了选择。”

  这份情报来自昆明,是林楠笙送来的——但涉及到的人是苏默生,也就是滇缅站的站长。

  【苏默生在亲手处决了周煜后,并未履行张安平临行前交待他的任务(密查滇缅站的地下党),而幕后操盘手林楠笙便秘密设计了一出戏,一出让苏默生发现他的好兄弟副站长沈源参与“走私”的戏。

  发现好兄弟沈源竟然参与走私后,苏默生似是怒不可遏,一改处决了周煜后的疲态,立刻在暗中调查起来。

  彼时的苏默生误以为沈源是想接替周煜,成为这张走私网中军统一方的保护伞。

  但这一查却发现沈源确实是参与“走私”,但他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走私,而是为地下党牵线——也就是说,他要查的地下党,极有可能就是自己的这一位好兄弟。

  一直在暗中注意着苏默生的林楠笙发现,面对朝夕相处的好兄弟极有可能是地下党的情况,对张安平忠心耿耿的苏默生,这时候却迟疑了。

  这让林楠笙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两天后,沈源的一份情报转交到了林楠笙的手上:

  苏清理了手尾。

  没错,苏默生之所以会发现他的好友沈源参与了“走私”,是因为沈源故意放水——一旦苏默生对沈源下手,已经完成了牵线搭桥任务的沈源会立即撤离。

  但苏默生却选择了后者,他暗中清理了沈源遗留下来的痕迹,主动将足以将沈源打入万劫不复之地的破绽清除了。】

  张安平将这份情报点燃,看着在火焰中快速转化的灰烬,他轻声的叹息。

  如果自己没有地下党的这重身份,自然会以周煜为突破口,挥刀砍向这一张硕大的走私网——在上海暗中辅助姜思安建立过走私网的张安平岂能不知道这种走私网的危害?

  他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群该死的吸血鬼尽情的吸血。

  可是结果会是什么?

  蚍蜉撼树!

  太子反腐查到孔宋蒋陈后都无疾而终,自己又能如何?

  这也是张安平叹息的缘由。

  他也想尽可能的多诛杀些吸血鬼,可人力终究是有限的,在党国这个体制下,依法从事,着实是一个笑话!

  ……

  苏默生通过了考验后,张安平自然可以不用再压着昆明的人事变迁了。

  在他的“建议”下,苏默生调任昆明站出任了昆明站站长,而沈源则接替了苏默生出任滇缅站站长。

  随着苏默生担任起昆明站站长,云南的军统力量等于进入了张安平的“一亩三分地”。

  之前东北区、京沪区和忠救军的掌控权被戴春风所夺,军统中的不少人都认为张安平失势——这也是毛仁凤轻而易举的便将周煜纳入了麾下的缘由。

  可随着毛仁凤败走二厅、重庆站站长徐文正进局本部坐冷板凳、昆明站站长周煜被清除苏默生担任昆明站站长,军统的所有人都反应过来:

  张汉三他又回来了!

  毛仁凤曾被认为是戴老板最不可缺少的臂膀,但毛仁凤现在败走二厅养老了,曾经因为张安平失势而蹦跶起来的元老们,燃起的野心火焰瞬间熄灭。

  惹不起,惹不起这尊神,还是老老实实的把野心掐灭吧。

  ……

  张安平的“禁足令”是随着“向权贵低头”而取消的,之后他便跟在戴春风身边,一边替戴春风处理军统事务,一边跟随戴春风跟各路权贵打交道——曾经的张世豪,在低头以后迅速的变成了大家都欣赏的精通人情世故的党国虎贲。

  这期间张安平只有因为昆明站的人事而主动发声过,除此之外,他尽心尽力的扮演着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但这样的局面维持了没多久,一份情报来自河南区的情报打破了张安平的“沉默”:

  豫北日军兵力调动频繁,疑似正在快速增兵。

  看到这份情报后,张安平心说:

  来了!

  他深呼吸一口气,以自己的名义向东北区、京沪区、平津区下达命令:

  加大情报获取力度,不计代价探查日军兵力调动之情况。

  东北区和京沪区虽然都从张安平的手上被拿走了,但这两个区骨干成员全都是张安平的嫡系,他的命令下达后,自然是优先执行的。

  平津区虽然不在张安平的势力范围内,但现在的张汉三是名副其实的军统老二,收到张安平的命令后,平津区这边一边大骂张安平爪子太长,一边动用一切力量执行命令。

  一条条情报汇总到了局本部,在张安平的亲自参与主导的情报分析、研判下,日军的兵力调动逐渐完善起来:

  自2月初,日军就在秘密调集军队往豫北方向增兵,截止目前,日军已经从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秘密调动了十几万部队,其中包括四个师团、四个旅团、一个战车师团。

  日军在豫北方向如此增兵,目的只能有一个:

  鲸吞河南!

  确定了日军番号、兵力的第一时间,张安平就找到了戴春风,将这份详细的情报汇报给他,戴春风看到张安平得出的结论后,二话不说就带着张安平去了林园官邸。

  面对着日军在豫北方向集结重兵的行为,侍从室这边自然不敢大意,在一通分析后,立刻致电河南王,要求其做好迎战准备。

  张安平在汇报情报的时候向侍从室建议对河南进行增兵,尤其是将美械师向河南进行增援,但他的建议却无人理会。

  用侍从们的话说,你一个搞情报的知道什么叫战略吗?

  戴春风狠狠的瞪了张安平一眼,张安平还想再次提议,却被戴春风冷着脸给拉出去了。

  用戴春风的话说:各司其职你懂不懂?我们是搞情报的,只要负责将情报传递过来即可,你做其他事就是逾权你懂不懂?

  张安平无奈,别人鸟他才怪?

  致郁,太特么致郁了!

  张安平憋屈的对戴春风道:

  “表舅,河南守不住!”

  “河南王在河南这些年肆意妄为,几十万部队在他麾下军纪败坏军心涣散,您别看河南守军倍数于日军,可要是打起来,他们根本就兵无战心!”

  “不向河南增兵,河南的局势马上就会糜烂啊!”

  戴春风冷着脸看着张安平:

  “你要明白一件事,你是军统的人,不是侍从室的人,有些事轮不到你操心你明白吗?”

  “表舅!”

  “安平,”戴春风缓和口吻:“河南的局势会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你这样纠缠下去,对你、对我都没有好处,你明白吗?”

  张安平息声,老戴的话他何尝不明白?

  可是,他真的不甘心啊!

  但纵然不甘心又如何?

  他手里其实有很多河南王的黑料,还有很多河南守军兵心溃散的实料,但张安平更清楚一件事,这些东西哪怕是交上去也没有用——而要是将这些东西交给戴春风,这些证据只会沦为戴春风跟姓汤的交好的投名状。

  憋屈的踹了轮胎一脚,张安平放弃了所有的成见,接下来便在局本部成立了情报支援中心,为河南区提供全方面的情报支持,以策应接下来必然要爆发的豫中战役。

  ……

  理论上河南守军应该是有完备的防御工事的——毕竟抗战都打到现在了,对峙前线就应该是重兵云集、据点成群。

  但依托黄河防守日军的河南驻军却并没有坚不可摧的防线,收到侍从室转交的情报分析后,河南守军才开始构建防线——但效率低下令人不可思议!

  四月初便开始了防线建设,但到四月中旬末,防线看似已经建立,但具体的质量却可以用“豆腐渣”工程来形容。

  4月17日,日军37师团强渡黄河,兵锋直指暂编十五军防线。

  暂编15军下辖两个师,新编29师和预备11师,在各部队美械化的时候,这支由河北抗日义勇军为基础组建、扩编后的部队仿佛是被遗忘似的。

  面对日军一个师团的突袭,该军拿着比抗战之初还不如的装备跟日军作战,但没想到日军来了一招迂回深入,三个大队迂回深入后占领了中牟县,令暂编15军的河防阵地进入了前后夹击的绝境。

  暂15军不得不撤离战场。

  暂15军的失利拉开了持续失利失土的序幕。

  而日军则开启了多路南推。

  于是,噩耗一个接着一个。

  一城接一城的被日军鲸吞,其失地之快,直逼全面抗战爆发之初。

  5月1日,许昌沦陷;

  5月19日,日军兵临洛阳,5月25日,激战六天后,这座古城终究是落到了日军之手。

  这场由日军蓄谋开启的作战,河南守军在兵力倍于敌人的情况下,仅仅用了37天的时间,便丢掉了38座城市,更是丧师二十万——阵亡失踪近五万!

  豫中会战的失败其实是可以预判的,河南守军在一战区副司令、河南王的带领下,军纪败坏、为祸河南,是这场大战失败的直接原因。

  囤兵河南数年,明知在日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却没有投入所有的精力准备随时应战,反而为祸四方,岂能不败?

  可这就是所有原因吗?

  不!

  核心原因是因为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战,上有所行下有所好,上面一味的消极避战、铲除异己,下面的人自然有样学样,面对日军随时的威胁,河南守军根本就没有存亡危机之意识。

  嘴里喊着抗战,但当官的中饱私囊克扣军饷,当兵的又岂能枕戈待旦?

  日积月累下,终于酿造了这一场难以挽救的大败。

  可日军在占领了河南大部后并未就此罢手,而是紧接着就将兵锋转向了湘桂。

  长衡会战在豫中会战结束的当日爆发!

  长沙是日本人的眼中钉,自1937年全面侵华开始至今,日军在长沙一带跟中国军队血战了三次,但次次未果。

  这一次,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日军,又一次掀起了对长沙的攻略。

  而此时,距离上一次(第三次长沙会战)已经过去了两年有余。

  两年的消极避战,足以让一支军队发生质的变化!

  5月25日,日军掀起了长衡会战,至6月18日,这座历经了四次了四次大战的城市,第二次落入了日军的魔爪。

  长沙失守后,日军继续进军,兵锋直指衡阳。

  自4月17日开启了豫中作战后,日军觉得自己所向披靡,一路克郑州、许昌、洛阳,就连崩碎了几嘴牙的长沙都拿下了,小小衡阳,必然指日可下。

  可日军却错了。

  一个小小的衡阳(这时候的衡阳是国统区的第三大城市),仅仅1.8万余人的守军,面对着十余万日军,竟然如惊涛骇浪中的珊瑚礁,不管多么庞大的暴风雨,竟然一直迟迟未能摧毁。

  47天,整整47天!

  1.8万名中国士兵,依托一座孤城,在援军因为各种各样的算计而迟迟无法抵达的情况下,面对着数倍于己方的日军,他们坚守了整整47天!

  1.8万余人,战至最后,竟然只剩下区区一千二百人!

  这不同于追击过程中的被投降,不同于被包围后的束手就擒,这是血战——面对着数倍的敌人,身边的每一个战士都在血战,用灿烂的生命填进这看不见底的死亡深渊中。

  一万六千余人,就这么无所畏惧的填进了死亡的深渊。

  1944年8月8日,面对迟迟不至的援军,面对着仅剩的一千二百余名残兵,第十军军长下令投降。

  张安平最见不得军人的投降,但第十军的投降后,一直为第十军提供情报支持的张安平,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气可言。

  从豫中会战开始,多大的城市,即便是让日军屡次折戟沉沙的长沙,在薛司令嫡系屯驻下的长沙,也才坚持了多久?

  而第十军,这支不算王牌嫡系的第十军,全军上下不足两万人,面对至少五倍己方的敌人,却依托孤城足足坚守47天,更是做到了真正的九死一生!

  四十七天啊!

  爬,援军都应该从重庆爬到衡阳了。

  可援军却因为各种各样的推脱、理由和借口不能至,一万六千余名壮士创造的时间,终究是抵不过内部的纷争、勾心斗角。

  长达四十七天的坚守,未能望眼欲穿的等来心心念念的援军。

  衡阳失守,长衡会战……结束。

  而占据了衡阳的日军,在短暂的休整后,拔剑指向了桂林和柳州。

  ……

  占领桂林柳州,打通中国东北至越南的陆上通道(经河南、湖南、湖北、广西),这就是日军从一开始就发动豫中作战的原因——而这个计划在日军这边叫做一号作战。

  日军之所以做出一号作战计划,盖因为海上的交通通道因为海军的节节溃败而无法保全,他们又急需要东南亚的各种物资,所以才由大本营方面敲定、中国派遣军方面执行了这一次的一号作战。

  长衡会战还在继续的时候,张安平就做出了日军意欲打通河南、两湖及广西的情报推测,强调日军接下来的主攻方向是广西。

  事实上国民政府的参谋人才们不蠢,日军接连在河南、两湖开战后,就意识到了日军意欲打通大陆走廊的战略目标。

  但是,长衡会战期间,日军试探性的向贵州发动了进攻以后,侍从长这边却做出了误判——或者说并不是误判,极有可能是他被日军的快速推进吓到了,不敢赌贵州的山地能不能挡住日军,所以在长衡会战激烈的时候,国民政府一方面一定程度的加强了广西方面的防御力量,一方面又大规模加强了贵州的军力。

  于是,在日军打完长衡会战后,拔剑直指桂林和柳州后,惊愕的发现,他们主攻的方向上的国军数量,远低于他们的想象。

  见此情况,日军激动的分南北两路直扑桂林和柳州。

  北路11军自衡阳南下,沿着湘桂铁路横推,南路23军自广东肇庆西进。

  10月28日,桂林保卫战正式展开——这场并不出名的战斗,从未开始就注定了悲壮。

  因为侍从室从一开始就想放弃桂林柳州一线,但在白诸葛的坚持下,遂将131师和170师两个师留在了桂林,但两个师都不是满编,加上数千支援而来的民团,总兵力才堪堪两万。

  和很多很多的保卫战一样,桂林保卫战也是一场等不来援军的保卫战,自10月28日起,至11月10日,面对日军的重炮、毒气弹,桂林守军尽管顽强作战,但这场没有希望的保卫战终究是如这几年间上演的各个保卫战一般,以战败而收场。

  但悲壮的是,131师师长阚维雍,明明可以撤离,但依然选择了以自杀来终结自己的使命。

  柳州是第四战区司令部驻地,但在桂林失守后,柳州并未选择进行等不来援军的保卫战,国军仓惶撤离,日军兵不血刃的占领柳州。

  尽管后续日军还展开了追击,但贵州的重重大山却让日军发懵,在攻占了独山后,放弃了进攻贵州的打算,撤军退入了广西。

  贯穿了整个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彻底的落下了帷幕。

  在这场跨度为八个月、由三次大规模会战组成的战役中,国军复刻了全面抗战之初的大溃败,以丢失四个大城市、146个中小城市、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地20万平方公里、损兵五六十万、抛弃六千万同胞的代价而宣告结束。

  ……

  这八个月是张安平过得生不如死的八个月。

  为了避免原时空中出现的大溃败,他组建了情报支援中心,甚至将中统的情报力量也纳入了其中,尽可能的为前线提供详实的情报。

  他甚至不止一次向侍从室建议将部署在云南的美械师、半美械师调到湖南、调到广西。

  但人言轻微。

  虽然最后美械师、半美械师终于调动了,但他们的目的地却是贵州,而不是日军心心念念的广西。

  这一场持续了八个月的战役,让张安平致郁。

  豫中会战的失利,在张安平看来这足以惊醒国民政府了,可事实是毫无作用!

  最让张安平不能理解的是衡阳——47天的时间,在激战的年代中足以让一个从未开过枪的新丁训练成一个可以上战场的士兵了,但衡阳的47天,却是一场绝望的等待。

  各路援军却迟迟不至,包括以天炉战法出名的薛司令!

  八个月下来,被致郁的张安平沉重的无以复加,面对着挂壁都救不了的国军,在回到了数月未归的家里后,张安平躺在床上,向自己的妻子说:

  “这一场大败,其实从春季攻势(1939年)以后就注定了。”

  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后,中日战争进入到了战略相持阶段,次年春季,国军发动了春季攻势——这是抗战爆发后国军唯一一次的主动性的战略进攻。

  而自从春季攻势以后,国民政府就陷入了空间换时间的怪圈——其实这个时候,国民政府还是有心抗战的,但再也没有勇气向日军主动进攻,每一次的会战皆是日军主动发起。

  这期间也酝酿了亲者痛仇者快的皖南事变!

  但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就开始“等待胜利论”,也就是指望盟军打赢战争后自己躺赢。

  消极抗战的思想可谓是达到了顶峰。

  几年下来,终于品尝到了恶果——一场“酣畅淋漓”的豫湘桂大溃败,将国民政府在1943年的四巨头身份彻底的撕碎!

  中国的军人不抗战吗?

  衡阳保卫战,一万八千人面对五倍于己方的日军,血战四十七天,仅有1200人存活!

  桂林保卫战,明知道国民政府连中央军都坑,可131师依然坚守桂林,城破之际,师长自杀殉城,数千守军战死!

  问题的根,就出在这个腐朽的政权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最新章节,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