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卫立煌苦笑笑:“迪生兄俊如作为军人只是尽职尽责不苟且偷生而已最多也只能算比别人稍稍清醒一点:日本对我国觊觎已久唐朝白龙江战役惨败后日本就改弦易章开始派‘遣唐使’认真吸收中华先进文化日本现在屠杀中**民的军刀就是从‘唐刀’发展而來这么多年來对我国经济、交通和军事等硬实力和政治、文化等软实力可谓了如指掌而我们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全面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却知之甚少对自己四分五裂、风雨飘摇的国情并沒充分认识不思改革创新发愤图强却大搞什么‘新生活运动’还沉浸在歌舞升平的幻梦之中”
梅教授颔首赞同:“俊如兄不愧是军人快人快语一针见血”
卫立煌继续说道:“兵圣孙子说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中日之战完全是不对称之战胜败岂能靠一两个将领能左右报纸上宣传的**大捷很多只能算是惨胜我们是用弟兄们的漂橹的鲜血和如山的尸骨换取了这些惨烈的胜利迪生兄只有真正走上战场你才理解《义勇军进行曲》那句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真实含义”
说到这里卫立煌语气低缓表情沉重
梅教授也一脸肃然
此时的鲁思霞心绪早已飞到幕府山下密支那车站弟兄们血肉横飞的一幕幕似乎浮现在眼前
作为**首屈一指的高级将领卫立煌一言九鼎故而平时寡语慎言今天在老朋友面前难得放松于是畅所欲言:“抗战全面爆发之初当时协助国民政府的德**事顾问估计中国海军在一星期之内就失去战力中国的空军可以支持一个多月中国的陆军最多可以维持六个月而中国的军火后勤生产、储备量也最多能够支持六个月的战争耗损因此日本叫嚣的‘三月亡华’论调并非日本强硬派军方的一厢情愿而是有科学分析、实际数据來支持的专家共识中国能坚持到如今已经极其不易了”
“虽然敝人只是一介书生但‘匹夫不忘国忧’也密切关注这场战争;平日里敝人与国府军政要人也一些往來对这场战争也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极为乐观认为中国有盟国帮助会很快取胜;有的极为悲观认为中国必败可能会亡国灭种宾四老弟(钱穆)甚至突击编写了《国史大纲》以此保存中华文明火种为以后复国打算~今日俊如兄能屈驾來寒舍正想听听你这位副司令对时局的高见” 梅教授眼中充满期待
卫立煌沒有接着梅光迪的话題往下说而是将眼睛转向鲁思霞:“迪生兄你身旁的这位~”
梅光迪心领神会:“俊如兄放心他既是我学生又是我助手还是你我同乡有话但讲无妨”经过“特训班”那样严酷的考验又在缅北战火中洗礼梅光迪对鲁思霞十二分放心
卫立煌轻轻呷了一口香茶然后侃侃而谈:“兵圣孙子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可惜的是作为孙子的后人我们沒有继承祖先的军事智慧并让我们的对手研究得深入透彻并灵活运用使得我们处处受制余人
先从‘伐谋’角度來看:在中日两国正式全面开战时日本全面现代化已经有半世纪以上的基础日本帝国在当时是全球最强的陆军与海军国之一它又拥有堪称世界一流水准的工业基础能够大量生产及自己研发先进的陆海空军武器并且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形成了日本武器特色首先从军备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强国
而反观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只在沿海商港零星的出现国内连主要地区的道路交通都沒有完成除了陆军使用的轻兵器与弹药勉强可以自行生产陆军重武器与海、空军的主要作战装备还是全靠进口不但经常是有钱买不到货而且最多也只能买到别国淘汰的二手货而已
其次从军队动员体制來说日本近乎全民皆兵的总体战争体制全国最为优秀的年轻人都以参军为荣军队体制完整军官与士兵的训练与素质都有很高的水准;而中国饱经军阀割据的战乱国民普遍看轻军人地位当兵是走投无路的暂时选择一有另外的机会还是离开部队军官的素质也是一样的低落根本沒有现代化科技的常识不会运用现代化的作战方式
仅此两项日军的战斗力单以陆军野战师的有形兵力、火力相比中国最精锐的陆军德械师与日军需要三比一才能平衡;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对日军需要五比一至于晋绥军、川军、西北军等地方杂牌军甚至是八比一才能达到战力平衡如果加上日军拥有绝对的制海权、制空权还不顾国际道义使用细菌、毒气等禁止武器日军更是占到绝对的优势”
梅教授频频点头经历过第三次长沙会战和缅北会展的鲁思霞更有切身感受
“最后一点日本不遗余力在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亲日势力和日本特务并且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极尽挑唆、离间和恐吓之术让各方势力互不信任彼此内斗恐日惧日最终不得不依附于日本这就是日本全力推行的‘以华制华’策略;并不断蚕食我国国土加紧移民逐步消化达到‘以战制战’的目的”
梅教授点头称是:“这一点已经明确无疑汪精卫和他的南京政府、溥仪和他的伪满洲国就是这阴谋的最好注释”
鲁思霞心想:“如果不是总统秘书都被鬼子策反倩雪怎么会经历那么惨烈的磨难”
卫立煌苦笑笑:“迪生兄俊如作为军人只是尽职尽责不苟且偷生而已最多也只能算比别人稍稍清醒一点:日本对我国觊觎已久唐朝白龙江战役惨败后日本就改弦易章开始派‘遣唐使’认真吸收中华先进文化日本现在屠杀中**民的军刀就是从‘唐刀’发展而來这么多年來对我国经济、交通和军事等硬实力和政治、文化等软实力可谓了如指掌而我们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全面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却知之甚少对自己四分五裂、风雨飘摇的国情并沒充分认识不思改革创新发愤图强却大搞什么‘新生活运动’还沉浸在歌舞升平的幻梦之中”
梅教授颔首赞同:“俊如兄不愧是军人快人快语一针见血”
卫立煌继续说道:“兵圣孙子说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中日之战完全是不对称之战胜败岂能靠一两个将领能左右报纸上宣传的**大捷很多只能算是惨胜我们是用弟兄们的漂橹的鲜血和如山的尸骨换取了这些惨烈的胜利迪生兄只有真正走上战场你才理解《义勇军进行曲》那句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真实含义”
说到这里卫立煌语气低缓表情沉重
梅教授也一脸肃然
此时的鲁思霞心绪早已飞到幕府山下密支那车站弟兄们血肉横飞的一幕幕似乎浮现在眼前
作为**首屈一指的高级将领卫立煌一言九鼎故而平时寡语慎言今天在老朋友面前难得放松于是畅所欲言:“抗战全面爆发之初当时协助国民政府的德**事顾问估计中国海军在一星期之内就失去战力中国的空军可以支持一个多月中国的陆军最多可以维持六个月而中国的军火后勤生产、储备量也最多能够支持六个月的战争耗损因此日本叫嚣的‘三月亡华’论调并非日本强硬派军方的一厢情愿而是有科学分析、实际数据來支持的专家共识中国能坚持到如今已经极其不易了”
“虽然敝人只是一介书生但‘匹夫不忘国忧’也密切关注这场战争;平日里敝人与国府军政要人也一些往來对这场战争也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极为乐观认为中国有盟国帮助会很快取胜;有的极为悲观认为中国必败可能会亡国灭种宾四老弟(钱穆)甚至突击编写了《国史大纲》以此保存中华文明火种为以后复国打算~今日俊如兄能屈驾來寒舍正想听听你这位副司令对时局的高见” 梅教授眼中充满期待
卫立煌沒有接着梅光迪的话題往下说而是将眼睛转向鲁思霞:“迪生兄你身旁的这位~”
梅光迪心领神会:“俊如兄放心他既是我学生又是我助手还是你我同乡有话但讲无妨”经过“特训班”那样严酷的考验又在缅北战火中洗礼梅光迪对鲁思霞十二分放心
卫立煌轻轻呷了一口香茶然后侃侃而谈:“兵圣孙子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可惜的是作为孙子的后人我们沒有继承祖先的军事智慧并让我们的对手研究得深入透彻并灵活运用使得我们处处受制余人
先从‘伐谋’角度來看:在中日两国正式全面开战时日本全面现代化已经有半世纪以上的基础日本帝国在当时是全球最强的陆军与海军国之一它又拥有堪称世界一流水准的工业基础能够大量生产及自己研发先进的陆海空军武器并且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形成了日本武器特色首先从军备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强国
而反观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只在沿海商港零星的出现国内连主要地区的道路交通都沒有完成除了陆军使用的轻兵器与弹药勉强可以自行生产陆军重武器与海、空军的主要作战装备还是全靠进口不但经常是有钱买不到货而且最多也只能买到别国淘汰的二手货而已
其次从军队动员体制來说日本近乎全民皆兵的总体战争体制全国最为优秀的年轻人都以参军为荣军队体制完整军官与士兵的训练与素质都有很高的水准;而中国饱经军阀割据的战乱国民普遍看轻军人地位当兵是走投无路的暂时选择一有另外的机会还是离开部队军官的素质也是一样的低落根本沒有现代化科技的常识不会运用现代化的作战方式
仅此两项日军的战斗力单以陆军野战师的有形兵力、火力相比中国最精锐的陆军德械师与日军需要三比一才能平衡;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对日军需要五比一至于晋绥军、川军、西北军等地方杂牌军甚至是八比一才能达到战力平衡如果加上日军拥有绝对的制海权、制空权还不顾国际道义使用细菌、毒气等禁止武器日军更是占到绝对的优势”
梅教授频频点头经历过第三次长沙会战和缅北会展的鲁思霞更有切身感受
“最后一点日本不遗余力在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亲日势力和日本特务并且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极尽挑唆、离间和恐吓之术让各方势力互不信任彼此内斗恐日惧日最终不得不依附于日本这就是日本全力推行的‘以华制华’策略;并不断蚕食我国国土加紧移民逐步消化达到‘以战制战’的目的”
梅教授点头称是:“这一点已经明确无疑汪精卫和他的南京政府、溥仪和他的伪满洲国就是这阴谋的最好注释”
鲁思霞心想:“如果不是总统秘书都被鬼子策反倩雪怎么会经历那么惨烈的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