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
“爹爹,薛世兄是不是很厉害?”
沈青鸾笑容灿烂,满眼与有荣焉之感。
仪真县距离府城五十余里,两地往来极其频繁,青山镇胡家被彻查的消息很快就传了过来。
好事者添油加醋,将薛淮与陈伦的短暂交锋描绘成生死敌对,导致薛淮虽然不在府城,他的名声反而更上一层楼。
沈家自有灵通准确的消息渠道,知道真相没有那么夸张,不过薛淮顶住盐运司和漕运衙门的施压亦是事实,因此沈青鸾才会如此发问。
沈秉文颔首道:“确实很厉害。”
沈青鸾注意到他的神色并不轻松,不由得敛去笑意,关切地问道:“爹爹,莫非此事还有不妥之处?”
“并无。”
沈秉文坦然道:“我只是在想盐运司衙门前两天传出来的消息。”
“爹爹是指盐运司将要新增引窝一事?”
沈青鸾沉吟道:“我觉得此事有些古怪,按说如今两淮地界发放的引窝数量已经超过八十,这足够各家盐商的用度,如今突兀新增引窝却是为何?”
大燕的盐政制度不算特别复杂,以扬州盐运司为例,他们会放出一定数量的引窝购买权,只有得到盐运司审核通过的盐商才能购买引窝。盐商在拥有引窝之后,每年向盐运司申请购买盐引,再凭借盐引去盐场实地购盐。
每张引窝的价格不同,核定的盐引配额亦不同。
比如沈家拥有十六张引窝,每年可领盐引总数为六万余引,一引可购盐四百斤。
简而言之,拥有引窝的大盐商类似于总销商,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去向盐运司申领盐引,然后或者自用或者卖给中小盐商,后者相当于二级分销商。
目前扬州境内,只有八家大盐商有资格购买引窝,除了沈家和扬州四姓刘乔郑王,此外便是白、葛、黄三家。
以实力而论,刘、乔、沈三家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梯队,接下来是郑家和王家,白葛黄三家最末。
上一次盐运司增发引窝是在四年前,按照常理而言,除非短期内新增大量盐场,否则盐运司不会频繁增发引窝。
“确实有些古怪。”
沈秉文缓缓道:“根据泰兴县和海门县传回的消息,这几年两淮新开的盐场不算多,并不足以支撑盐运司特地开场增发,但是从近来盐商之间的风声来看,盐运司这次会有大动作。”
如果盐运司并非故弄玄虚,这对于沈家而言将会是一次较为严峻的考验。
引窝是可以家族世代传承的经营特权,再加上各大盐商存在激烈的竞争,导致引窝历来价格不菲,一张引窝售价几万到几十万两银子不等。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价格,如果想顺利竞得引窝,盐商还得疏通盐运司衙门的大小官吏,这又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沈家家大业大,即便沈秉文前些年已经精简大部分零散产业,每年的固定投入依旧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原本沈家不会因为本钱束手束脚,只是这大半年来有两件事耗费了大笔银钱,其一是去年广泰号北上京城开设钱庄和布庄,前期投入颇为惊人。其二则是沈秉文如今正在筹谋出海,开辟海上贸易路线同样是个吞金兽。
可是沈家又不能缺席盐运司的认窝大会,一者他们需要维系和盐运司的交情,二者这关系到广泰号后续的立足之本,倘若沈家不参加这次的认窝大会,那些中小盐商肯定会被其他大盐商勾走。
沈青鸾有些愧疚地说道:“爹爹,女儿不该那么任性。”
“这与你有何关系?不必自责。”
沈秉文摆摆手,温言道:“广泰号北上是我同意的决定,如今靠着薛家哥儿引荐云安公主的关系,广泰号已经在京城站稳脚跟,慢慢就能看到收效。如果不是你足够坚定,或许我不敢迈出这一步。至于这次的认窝大会,多半是刘傅设下的局,我们沈家只需跟着乔家走便是。乔老爷子和刘傅斗了一辈子,他绝对能避开刘傅设下的陷阱。”
沈青鸾的心绪放松了一些,她想了想说道:“爹爹如今要费心出海一事,这次的认窝大会就让女儿来操持前期事宜如何?”
沈秉文颔首道:“自然可以。”
沈青鸾双眼一亮,微笑道:“爹爹,我想先去北面盐场实地看一眼,这样或许更有把握。”
沈秉文失笑道:“只是去看盐场?”
他记得按照薛淮的规划,巡查完仪真县便会去北边的兴化县和宝应县。
沈青鸾眨眨眼,并未否认。
“去吧,记得代为父向薛家哥儿问好。”沈秉文又道:“这次外出要带足人手,我会让齐三和岳平带人跟着你。”
沈青鸾乖巧地应下。
……
永庆坊,刘府。
“薛同知的杀心为何这么强?他居然连盐运司和漕运衙门的面子都不给,好端端一个胡家说没就没了。”
郑博彦长吁短叹,虽说郑家和胡家关联不深,但好歹也是这么多年利益往来的熟人,眼下见胡家被薛淮强硬治罪,他难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
“谁让人家薛大人根脚硬呢?朝中有人好办事,要不是当朝大司空在后面撑着他,盐运司那帮人怎会如此轻易退缩?”
坐在对面的白氏家主白修冷哼一声,胡家的下场让他有了极强的危机感。
旁边的葛氏家主葛怀城叹道:“薛同知毕竟和谭府尊不同,就算没有沈尚书的庇护,光凭当年薛文肃公留下的遗泽,便足以让他在官场上从容很长的时间。否则以他前两年在京中的所作所为,早就被人群起而攻之,怎会容许他安然无恙地过到现在?”
“现在不是长他威风的时候。”
郑博彦皱眉道:“诸位,胡家的例子就在眼前,难道我们要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薛同知将扬州弄得一片乱糟糟?”
和之前多次私下商议相比,今日在场仅有四人,独独少了王氏家主王世林,众人当然知道这是为何,那个王贵虽然只是旁支子弟,但是很受王世林的器重,如今王贵整天屁颠屁颠跟在薛淮身后,王家的立场难免会遭到质疑。
因此今日刘傅没有请王世林前来。
白修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刘傅,小心翼翼地说道:“早知如此,或许我们不如将薛同知晾在一边。”
“此事是老夫思虑不周。”
刘傅顺势接过话头,坦然道:“起初老夫只是想给薛淮找点事情做,以免他来干扰这次的认窝大会,毕竟这才是我们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但老夫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翰林竟然有天授之才,各种复杂庶务手到擒来,与其他初次外放步履维艰的年轻官员截然不同。这一点,确实是老夫失算,还请诸位谅解。”
“子承兄切莫如此。”
郑博彦连忙出言转圜,继而道:“薛同知既然有这个能力,我们是否请君入瓮都不重要,因为谭府尊让权的态度很明显,就算各家没有去给薛同知找麻烦,他也能直接挑出那些和我们各家有关的案子入手。眼下至少我们可以确认一件事,薛同知此行扬州就是冲着我们来,胡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此我等不能再继续隐忍。”
说到这儿,他忽地心中一动,不由自主地看向刘傅。
府衙属官刁难薛淮乃是刘家首倡,这会不会是刘傅有意为之?
将把柄送到薛淮手上,再用胡家的下场迫使各家团结起来,不再抱有对薛淮的幻想,让所有人意识到就算他们肯让步,薛淮亦不会手下留情,如此一来他们只能紧紧追随刘家,与对方纠缠到底。
以郑博彦对刘傅的了解,他觉得这种可能性很高,不过他思忖片刻,最终还是没有挑明。
这时刘傅意味深长地看了郑博彦一眼,徐徐道:“允修兄言之有理,胡家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我等不能坐以待毙啊。”
短短一句话瞬间让暗室的气氛紧张起来。
刘傅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又道:“而且你们莫要忘了,胡家这些年与各家往来颇为紧密,虽说胡庆并不知晓我等最重要的机密,但如果让薛淮拿到胡家那些隐秘的账目,这对我们来说亦是极大的隐患。有些事不闹大自然无所谓,一旦被朝中有心人盯上,将来我们很难安稳度日。”
葛怀城试探性地问道:“子承兄可有对策?”
“如今薛淮得罪了扬州本地官绅,又得罪了盐运司和漕运衙门,如果任由他继续胡闹,只怕所有人都没有好日子过,老夫认为是该动用一些手段,至少不能坐视他搅得扬州人心惶惶。”
刘傅摩挲着面前的茶盏,缓缓道:“他巡查完仪真县便会去北边的兴化县,那里素来不太平。”
郑博彦等三人闻言怔住。
白修紧张地说道:“子承兄,若是薛同知在扬州地界有个闪失,朝廷必然会彻查到底,届时只怕会有大祸临头,要不我们还是……”
“你在想什么呢?老夫怎会行此险着?这不是拿各家亲眷的性命去冒险?”
刘傅皱眉,略显无奈道:“老夫说的是利用当地贫苦百姓激起一场民变。以薛淮如今犯了众怒的境况,只需再添上一把火,江苏官场从上到下都有理由弹劾他,届时就算他再怎么不情愿,也无法继续待在扬州为官。”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先前他们真以为刘傅打算暗杀薛淮,此事过于耸人听闻,将他们吓得不轻。
郑博彦点头道:“既是如此,愚弟愿遵子承兄调派。”
白葛二人亦相继表态。
刘傅微微一笑,眼底闪过一抹锋芒。
“爹爹,薛世兄是不是很厉害?”
沈青鸾笑容灿烂,满眼与有荣焉之感。
仪真县距离府城五十余里,两地往来极其频繁,青山镇胡家被彻查的消息很快就传了过来。
好事者添油加醋,将薛淮与陈伦的短暂交锋描绘成生死敌对,导致薛淮虽然不在府城,他的名声反而更上一层楼。
沈家自有灵通准确的消息渠道,知道真相没有那么夸张,不过薛淮顶住盐运司和漕运衙门的施压亦是事实,因此沈青鸾才会如此发问。
沈秉文颔首道:“确实很厉害。”
沈青鸾注意到他的神色并不轻松,不由得敛去笑意,关切地问道:“爹爹,莫非此事还有不妥之处?”
“并无。”
沈秉文坦然道:“我只是在想盐运司衙门前两天传出来的消息。”
“爹爹是指盐运司将要新增引窝一事?”
沈青鸾沉吟道:“我觉得此事有些古怪,按说如今两淮地界发放的引窝数量已经超过八十,这足够各家盐商的用度,如今突兀新增引窝却是为何?”
大燕的盐政制度不算特别复杂,以扬州盐运司为例,他们会放出一定数量的引窝购买权,只有得到盐运司审核通过的盐商才能购买引窝。盐商在拥有引窝之后,每年向盐运司申请购买盐引,再凭借盐引去盐场实地购盐。
每张引窝的价格不同,核定的盐引配额亦不同。
比如沈家拥有十六张引窝,每年可领盐引总数为六万余引,一引可购盐四百斤。
简而言之,拥有引窝的大盐商类似于总销商,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去向盐运司申领盐引,然后或者自用或者卖给中小盐商,后者相当于二级分销商。
目前扬州境内,只有八家大盐商有资格购买引窝,除了沈家和扬州四姓刘乔郑王,此外便是白、葛、黄三家。
以实力而论,刘、乔、沈三家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梯队,接下来是郑家和王家,白葛黄三家最末。
上一次盐运司增发引窝是在四年前,按照常理而言,除非短期内新增大量盐场,否则盐运司不会频繁增发引窝。
“确实有些古怪。”
沈秉文缓缓道:“根据泰兴县和海门县传回的消息,这几年两淮新开的盐场不算多,并不足以支撑盐运司特地开场增发,但是从近来盐商之间的风声来看,盐运司这次会有大动作。”
如果盐运司并非故弄玄虚,这对于沈家而言将会是一次较为严峻的考验。
引窝是可以家族世代传承的经营特权,再加上各大盐商存在激烈的竞争,导致引窝历来价格不菲,一张引窝售价几万到几十万两银子不等。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价格,如果想顺利竞得引窝,盐商还得疏通盐运司衙门的大小官吏,这又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沈家家大业大,即便沈秉文前些年已经精简大部分零散产业,每年的固定投入依旧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原本沈家不会因为本钱束手束脚,只是这大半年来有两件事耗费了大笔银钱,其一是去年广泰号北上京城开设钱庄和布庄,前期投入颇为惊人。其二则是沈秉文如今正在筹谋出海,开辟海上贸易路线同样是个吞金兽。
可是沈家又不能缺席盐运司的认窝大会,一者他们需要维系和盐运司的交情,二者这关系到广泰号后续的立足之本,倘若沈家不参加这次的认窝大会,那些中小盐商肯定会被其他大盐商勾走。
沈青鸾有些愧疚地说道:“爹爹,女儿不该那么任性。”
“这与你有何关系?不必自责。”
沈秉文摆摆手,温言道:“广泰号北上是我同意的决定,如今靠着薛家哥儿引荐云安公主的关系,广泰号已经在京城站稳脚跟,慢慢就能看到收效。如果不是你足够坚定,或许我不敢迈出这一步。至于这次的认窝大会,多半是刘傅设下的局,我们沈家只需跟着乔家走便是。乔老爷子和刘傅斗了一辈子,他绝对能避开刘傅设下的陷阱。”
沈青鸾的心绪放松了一些,她想了想说道:“爹爹如今要费心出海一事,这次的认窝大会就让女儿来操持前期事宜如何?”
沈秉文颔首道:“自然可以。”
沈青鸾双眼一亮,微笑道:“爹爹,我想先去北面盐场实地看一眼,这样或许更有把握。”
沈秉文失笑道:“只是去看盐场?”
他记得按照薛淮的规划,巡查完仪真县便会去北边的兴化县和宝应县。
沈青鸾眨眨眼,并未否认。
“去吧,记得代为父向薛家哥儿问好。”沈秉文又道:“这次外出要带足人手,我会让齐三和岳平带人跟着你。”
沈青鸾乖巧地应下。
……
永庆坊,刘府。
“薛同知的杀心为何这么强?他居然连盐运司和漕运衙门的面子都不给,好端端一个胡家说没就没了。”
郑博彦长吁短叹,虽说郑家和胡家关联不深,但好歹也是这么多年利益往来的熟人,眼下见胡家被薛淮强硬治罪,他难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
“谁让人家薛大人根脚硬呢?朝中有人好办事,要不是当朝大司空在后面撑着他,盐运司那帮人怎会如此轻易退缩?”
坐在对面的白氏家主白修冷哼一声,胡家的下场让他有了极强的危机感。
旁边的葛氏家主葛怀城叹道:“薛同知毕竟和谭府尊不同,就算没有沈尚书的庇护,光凭当年薛文肃公留下的遗泽,便足以让他在官场上从容很长的时间。否则以他前两年在京中的所作所为,早就被人群起而攻之,怎会容许他安然无恙地过到现在?”
“现在不是长他威风的时候。”
郑博彦皱眉道:“诸位,胡家的例子就在眼前,难道我们要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薛同知将扬州弄得一片乱糟糟?”
和之前多次私下商议相比,今日在场仅有四人,独独少了王氏家主王世林,众人当然知道这是为何,那个王贵虽然只是旁支子弟,但是很受王世林的器重,如今王贵整天屁颠屁颠跟在薛淮身后,王家的立场难免会遭到质疑。
因此今日刘傅没有请王世林前来。
白修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刘傅,小心翼翼地说道:“早知如此,或许我们不如将薛同知晾在一边。”
“此事是老夫思虑不周。”
刘傅顺势接过话头,坦然道:“起初老夫只是想给薛淮找点事情做,以免他来干扰这次的认窝大会,毕竟这才是我们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但老夫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翰林竟然有天授之才,各种复杂庶务手到擒来,与其他初次外放步履维艰的年轻官员截然不同。这一点,确实是老夫失算,还请诸位谅解。”
“子承兄切莫如此。”
郑博彦连忙出言转圜,继而道:“薛同知既然有这个能力,我们是否请君入瓮都不重要,因为谭府尊让权的态度很明显,就算各家没有去给薛同知找麻烦,他也能直接挑出那些和我们各家有关的案子入手。眼下至少我们可以确认一件事,薛同知此行扬州就是冲着我们来,胡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此我等不能再继续隐忍。”
说到这儿,他忽地心中一动,不由自主地看向刘傅。
府衙属官刁难薛淮乃是刘家首倡,这会不会是刘傅有意为之?
将把柄送到薛淮手上,再用胡家的下场迫使各家团结起来,不再抱有对薛淮的幻想,让所有人意识到就算他们肯让步,薛淮亦不会手下留情,如此一来他们只能紧紧追随刘家,与对方纠缠到底。
以郑博彦对刘傅的了解,他觉得这种可能性很高,不过他思忖片刻,最终还是没有挑明。
这时刘傅意味深长地看了郑博彦一眼,徐徐道:“允修兄言之有理,胡家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我等不能坐以待毙啊。”
短短一句话瞬间让暗室的气氛紧张起来。
刘傅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又道:“而且你们莫要忘了,胡家这些年与各家往来颇为紧密,虽说胡庆并不知晓我等最重要的机密,但如果让薛淮拿到胡家那些隐秘的账目,这对我们来说亦是极大的隐患。有些事不闹大自然无所谓,一旦被朝中有心人盯上,将来我们很难安稳度日。”
葛怀城试探性地问道:“子承兄可有对策?”
“如今薛淮得罪了扬州本地官绅,又得罪了盐运司和漕运衙门,如果任由他继续胡闹,只怕所有人都没有好日子过,老夫认为是该动用一些手段,至少不能坐视他搅得扬州人心惶惶。”
刘傅摩挲着面前的茶盏,缓缓道:“他巡查完仪真县便会去北边的兴化县,那里素来不太平。”
郑博彦等三人闻言怔住。
白修紧张地说道:“子承兄,若是薛同知在扬州地界有个闪失,朝廷必然会彻查到底,届时只怕会有大祸临头,要不我们还是……”
“你在想什么呢?老夫怎会行此险着?这不是拿各家亲眷的性命去冒险?”
刘傅皱眉,略显无奈道:“老夫说的是利用当地贫苦百姓激起一场民变。以薛淮如今犯了众怒的境况,只需再添上一把火,江苏官场从上到下都有理由弹劾他,届时就算他再怎么不情愿,也无法继续待在扬州为官。”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先前他们真以为刘傅打算暗杀薛淮,此事过于耸人听闻,将他们吓得不轻。
郑博彦点头道:“既是如此,愚弟愿遵子承兄调派。”
白葛二人亦相继表态。
刘傅微微一笑,眼底闪过一抹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