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妾身和杨氏同时服侍您练习毛笔字,还是妾身和杨氏轮流服侍您练习毛笔字?”郑观音问道。
“依你看,是你和杨氏同时服侍我练习毛笔字合适,还是你和杨氏轮流服侍我练习毛笔字合适?”李华反问道。
“妾身认为——不管是妾身和杨氏同时服侍您练习毛笔字,还是妾身和杨氏轮流服侍您练习毛笔字,都合适。”郑观音回答道。
“考虑到你和杨氏不宜劳累,我决定让你们两人轮流服侍我练习毛笔字。”李华道。
“多谢尊上体贴。”郑观音感谢道。
“多谢尊上体贴。”杨氏向李华感谢道。
“郑氏、杨氏,鉴于你们两人出身海内望姓,我想你们两人应该有一定的书法功底。”想到一事的李华对郑观音和杨氏道。
“在书法一途上,妾身道行微末。”郑观音对李华道。
“妾身的书法刚刚入门。”杨氏对李华道。
“你们两人说的话是谦词,还是实陈?”李华朝郑观音和杨氏问道。
“妾身说的话是实陈。”郑观音和杨氏齐声回答道。
“要是你们两人擅长书法就好了。”李华一脸惋惜的开口道。
“尊上,您是不是想让妾身和杨氏教您书法?”郑观音朝李华问道。
“有人教导胜过自己摸索。”李华回答道。
“妾身觉得自己应该能教您书法。”郑观音道。
“你不是不擅长书法么。”李华道。
“妾身不擅长书法不代表妾身不懂如何教人书法。”郑观音道。
“也对。”李华道。
“我想杨氏应该也能教您书法。”郑观音道。
“杨氏,你也懂得如何教人书法?”李华朝杨氏问道。
“妾身知道如何教人书法。”杨氏回答道。
“郑氏、杨氏,你们两人的职责再增加一项——教我书法。”李华对郑观音和杨氏道。
“是。”郑观音和杨氏齐声对李华道。
……
——————————
东宫。
显德殿。
正殿。
“陛下,上皇遣人叫李华去甘露殿……”常福对李世民道,“……李华决定让郑氏和杨氏服侍他练习毛笔字。”
“原来上皇叫李华去甘露殿的目的是纠正李华对待郑氏和杨氏的方式。”李世民自言自语道。
……
——————————
傍晚时分。
东宫。
丽正殿。
正殿。
李世民一边放下手里的资料,一边对李华道:“原来火炮是这个样子的。”
“陛下,您是打算让大唐兵工厂负责制造火炮,还是打算让其他衙署负责制造火炮?”李华朝李世民问道。
“换做你是朕,你是命大唐兵工厂负责制造火炮,还是命其他衙署负责制造火炮?”李世民反问道。
“我的选择是大唐兵工厂。”李华回答道。
“朕的选择也是大唐兵工厂。”李世民道。
“陛下,大唐兵工厂组建好了吗?”李华问道。
“大唐兵工厂还没组建好。”李世民回答道。
“关于大唐兵工厂组建一事,我有一个建议。”李华道。
“什么建议?”李世民问道。
“大唐兵工厂应该分总厂和分厂两部分。”李华回答道。
“大唐兵工厂为什么要分总厂和分厂两部分?”李世民问道。
“总厂负责非生产性事务,分厂专注生产手榴弹和火炮。”李华回答道。
“听你这么一说,朕也认为大唐兵工厂是该分总厂和分厂两部分。”李世民道。
“对于分厂,我要说一点。”李华道。
“你说。”李世民道。
“鉴于手榴弹和火炮的制作工艺不一样,分厂最好建两个。”李华道。
“一个分厂专门生产手榴弹,另一个分厂专门生产火炮?”李世民问道。
“是的。”李华回答道。
“李华,大唐兵工厂会有两个分厂。”李世民道。
“陛下,谁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李华问道。
“朕还没想好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人选。”李世民回答道。
“原来您还没想好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人选。”李华道。
“其实,也不能说朕还没想好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人选。”李世民道。
“什么意思?”李华问道。
“在朕心里,有几个人适合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李世民回答道。
“面对几个合适的候选人,您一时难以取舍?”李华问道。
“是的。”李世民回答道。
“幸福的烦恼。”李华道。
“‘幸福的烦恼’!”李世民道,“李华,听你说话,朕总是会感到新奇。”
“过一阵子,您就不会再对我说的话感到新奇。”李华道。
听见李华的话,李世民笑了笑。
笑完,李世民开口道:“李华,朕想让你帮朕取舍一下朕心中的候选人。”
“我不合适。”李华道。
“是你提议组建大唐兵工厂。”李世民道,“所以,朕认为你最适合帮朕取舍朕心中的候选人。”
“陛下,我可以帮您取舍您心中的候选人。”稍作权衡的李华开口道,“不过,您别把您心中的候选人的信息告诉我。”
“你不知道朕心中的候选人的信息,怎么帮朕取舍朕心中的候选人?”李世民问道。
“我可以说一下什么样的人适合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李华回答道。
“朕认为你知道朕心中的候选人的信息更有利于你帮朕取舍朕心中的候选人。”李世民道。
“陛下,您把您心中的候选人的信息告诉我会导致我什么话都不能说。”李华道。
“朕不明白你说的话的意思。”李世民道。
“鉴于您心中的候选人肯定是您的心腹,我不想得罪您的心腹。”李华道。
“原来如此。”李世民恍然道。
“所以,您还是别对我说您心中的候选人的信息。”李华道。
“你不愿意知晓朕心中的候选人的信息,朕不勉强。”李世民道。
“多谢陛下理解。”李华感谢道。
“李华,你跟朕说说什么样的人适合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李世民道。
“忠诚、清廉、亲和的军方将领适合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李华道。
“只有三项标准?”李世民问道。
“只有我刚才提出的四项标准。”李华回答道。
“四项标准!?”李世民问道,“除忠诚、清廉、亲和外,还有一项标准是什么?”
“军方将领。”李华回答道。
“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必须由军方将领出任?”李世民问道。
“考虑到大唐兵工厂是服务大唐将士的武器制造场地,由军方将领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胜过由文臣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李华回答道。
“在你提出的四个标准中,亲和是指什么?”李世民问道。
“亲和是指包容心。”李华回答道。
“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为什么要具备包容心?”李世民问道。
“亲手制造手榴弹和火炮的人是处于大唐底层的工匠。”李华回答道。
“你希望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包容工匠?”李世民问道。
“我建议您命令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包容工匠。”李华回答道。
“你的意思是,强制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包容工匠?”李世民问道。
“我就是这个意思。”李华回答道。
“为什么要强制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包容工匠?”李世民问道。
“恶语伤人六月寒。”李华回答道,“陛下,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歧视、辱骂工匠会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
“不见得吧。”李世民道。
“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歧视、辱骂工匠真的会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李华道。
“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歧视、辱骂工匠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李世民问道。
“面对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的歧视、辱骂,工匠有可能头脑发热。”李华回答道,“继而,头脑处于混乱状态的工匠可能会私下往大唐兵工厂分厂扔火把。”
说到这里,李华顿了顿,继续道:“陛下,专门生产手榴弹和火炮的大唐兵工厂分厂不是一般衙署——聚集大量火药的大唐兵工厂分厂着火,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刻,知晓火药威力的李世民心下一寒。
“鉴于工匠挟怨报复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朕会下令禁止大唐兵工厂所有官员歧视、辱骂工匠。”李世民道。
“工匠挟怨报复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意外也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李华道。
“所谓意外是指工匠操作不当导致大唐兵工厂分厂着火吧?”李世民问道。
“对。”李华回答道。
“你在此刻提及意外的用意是什么?”李世民问道。
“我是想说明城内不适合修建大唐兵工厂分厂。”李华回答道。
“放心,朕不会在城内修建大唐兵工厂分厂。”李世民道。
见李世民采纳自己的意见,李华话锋一转,道:“陛下,我来丽正殿的目的不只是送火炮制作图纸。”
“还有什么?”李世民问道。
“我来丽正殿的第二个目的是告别。”李华回答道。
“什么叫做‘告别’?”李世民问道。
“我打算移居他处。”李华回答道。
“哪里?”李世民问道。
“芙蓉园。”李华回答道。
“你准备搬去芙蓉园?”李世民问道。
“是的。”李华回答道。
“李华,你可以继续留住东宫。”李世民道。
“我不想继续留住东宫了。”李华道。
“东宫不好?”李世民问道。
“东宫很好。”李华回答道。
“既如此,你没必要搬去芙蓉园。”李世民道。
“东宫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李华道。
“看来,朕是留不住你了。”李世民道。
“芙蓉园和东宫相距不远。”李华道。
“李华,你打算什么时候搬去芙蓉园?”李世民问道。
“两天后。”李华回答道。
“这么急?”李世民问道。
“也不算急。”李华回答道。
“李华,你十月份再搬去芙蓉园吧。”李世民道。
“为什么?”李华问道。
“整理芙蓉园需要时间。”李世民回答道。
“原来如此。”李华道。
“李华,你愿不愿意十月份再搬去芙蓉园?”李世民问道。
“陛下,我愿意十月份再搬去芙蓉园。”李华回答道。
……
——————————
夜。
东宫。
丽正殿。
寝殿。
“皇后,我答应给李华的一万宫女,你挑选好了吗?”李世民朝长孙皇后问道。
“还没有。”长孙皇后回答道。
“你已挑选了多少人?”李世民问道。
“三千多。”长孙皇后回答道。
“皇后,你挑选宫女的速度要加快。”李世民道。
“怎么了?”长孙皇后问道。
“李华准备搬去芙蓉园了。”李世民回答道。
“李华准备什么时候搬去芙蓉园?”长孙皇后问道。
“十月份。”李世民回答道。
“现在离十月也就十多天了。”长孙皇后道。
“所以,你需要加快挑选宫女的速度。”李世民道。
“陛下,李华的制盐法得到证实了吗?”长孙皇后问道。
“我还没收到相关奏报。”李世民回答道。
“既如此,我觉得我没必要加快挑选宫女的速度。”长孙皇后道。
“十天后,我应该会收到相关奏报。”李世民道。
“看来,您对李华的制盐法颇有信心。”长孙皇后道。
“李华没必要糊弄我。”李世民道。
“李华确实没必要糊弄您。”长孙皇后道。
“皇后,我希望你在十天后挑好一万宫女。”李世民道。
“陛下,您是不是想让一万宫女随李华同时搬进芙蓉园?”长孙皇后问道。
“是的。”李世民回答道。
“不妥。”长孙皇后道。
“哪里不妥?”李世民问道。
“芙蓉园住不下一万宫女。”长孙皇后回答道。
“芙蓉园中的殿宇不少。”李世民道。
“芙蓉园中,适合宫女居住的房屋不多。”长孙皇后道。
“皇后,芙蓉园能住多少宫女?”李世民问道。
“按照我的估计,芙蓉园应该只能居住一两千宫女。”长孙皇后回答道。
“一两千宫女和一万宫女,相差甚远。”李世民道。
“挤一挤的话,芙蓉园应该能多住一倍的宫女。”长孙皇后道。
“依你看,是你和杨氏同时服侍我练习毛笔字合适,还是你和杨氏轮流服侍我练习毛笔字合适?”李华反问道。
“妾身认为——不管是妾身和杨氏同时服侍您练习毛笔字,还是妾身和杨氏轮流服侍您练习毛笔字,都合适。”郑观音回答道。
“考虑到你和杨氏不宜劳累,我决定让你们两人轮流服侍我练习毛笔字。”李华道。
“多谢尊上体贴。”郑观音感谢道。
“多谢尊上体贴。”杨氏向李华感谢道。
“郑氏、杨氏,鉴于你们两人出身海内望姓,我想你们两人应该有一定的书法功底。”想到一事的李华对郑观音和杨氏道。
“在书法一途上,妾身道行微末。”郑观音对李华道。
“妾身的书法刚刚入门。”杨氏对李华道。
“你们两人说的话是谦词,还是实陈?”李华朝郑观音和杨氏问道。
“妾身说的话是实陈。”郑观音和杨氏齐声回答道。
“要是你们两人擅长书法就好了。”李华一脸惋惜的开口道。
“尊上,您是不是想让妾身和杨氏教您书法?”郑观音朝李华问道。
“有人教导胜过自己摸索。”李华回答道。
“妾身觉得自己应该能教您书法。”郑观音道。
“你不是不擅长书法么。”李华道。
“妾身不擅长书法不代表妾身不懂如何教人书法。”郑观音道。
“也对。”李华道。
“我想杨氏应该也能教您书法。”郑观音道。
“杨氏,你也懂得如何教人书法?”李华朝杨氏问道。
“妾身知道如何教人书法。”杨氏回答道。
“郑氏、杨氏,你们两人的职责再增加一项——教我书法。”李华对郑观音和杨氏道。
“是。”郑观音和杨氏齐声对李华道。
……
——————————
东宫。
显德殿。
正殿。
“陛下,上皇遣人叫李华去甘露殿……”常福对李世民道,“……李华决定让郑氏和杨氏服侍他练习毛笔字。”
“原来上皇叫李华去甘露殿的目的是纠正李华对待郑氏和杨氏的方式。”李世民自言自语道。
……
——————————
傍晚时分。
东宫。
丽正殿。
正殿。
李世民一边放下手里的资料,一边对李华道:“原来火炮是这个样子的。”
“陛下,您是打算让大唐兵工厂负责制造火炮,还是打算让其他衙署负责制造火炮?”李华朝李世民问道。
“换做你是朕,你是命大唐兵工厂负责制造火炮,还是命其他衙署负责制造火炮?”李世民反问道。
“我的选择是大唐兵工厂。”李华回答道。
“朕的选择也是大唐兵工厂。”李世民道。
“陛下,大唐兵工厂组建好了吗?”李华问道。
“大唐兵工厂还没组建好。”李世民回答道。
“关于大唐兵工厂组建一事,我有一个建议。”李华道。
“什么建议?”李世民问道。
“大唐兵工厂应该分总厂和分厂两部分。”李华回答道。
“大唐兵工厂为什么要分总厂和分厂两部分?”李世民问道。
“总厂负责非生产性事务,分厂专注生产手榴弹和火炮。”李华回答道。
“听你这么一说,朕也认为大唐兵工厂是该分总厂和分厂两部分。”李世民道。
“对于分厂,我要说一点。”李华道。
“你说。”李世民道。
“鉴于手榴弹和火炮的制作工艺不一样,分厂最好建两个。”李华道。
“一个分厂专门生产手榴弹,另一个分厂专门生产火炮?”李世民问道。
“是的。”李华回答道。
“李华,大唐兵工厂会有两个分厂。”李世民道。
“陛下,谁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李华问道。
“朕还没想好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人选。”李世民回答道。
“原来您还没想好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人选。”李华道。
“其实,也不能说朕还没想好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人选。”李世民道。
“什么意思?”李华问道。
“在朕心里,有几个人适合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李世民回答道。
“面对几个合适的候选人,您一时难以取舍?”李华问道。
“是的。”李世民回答道。
“幸福的烦恼。”李华道。
“‘幸福的烦恼’!”李世民道,“李华,听你说话,朕总是会感到新奇。”
“过一阵子,您就不会再对我说的话感到新奇。”李华道。
听见李华的话,李世民笑了笑。
笑完,李世民开口道:“李华,朕想让你帮朕取舍一下朕心中的候选人。”
“我不合适。”李华道。
“是你提议组建大唐兵工厂。”李世民道,“所以,朕认为你最适合帮朕取舍朕心中的候选人。”
“陛下,我可以帮您取舍您心中的候选人。”稍作权衡的李华开口道,“不过,您别把您心中的候选人的信息告诉我。”
“你不知道朕心中的候选人的信息,怎么帮朕取舍朕心中的候选人?”李世民问道。
“我可以说一下什么样的人适合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李华回答道。
“朕认为你知道朕心中的候选人的信息更有利于你帮朕取舍朕心中的候选人。”李世民道。
“陛下,您把您心中的候选人的信息告诉我会导致我什么话都不能说。”李华道。
“朕不明白你说的话的意思。”李世民道。
“鉴于您心中的候选人肯定是您的心腹,我不想得罪您的心腹。”李华道。
“原来如此。”李世民恍然道。
“所以,您还是别对我说您心中的候选人的信息。”李华道。
“你不愿意知晓朕心中的候选人的信息,朕不勉强。”李世民道。
“多谢陛下理解。”李华感谢道。
“李华,你跟朕说说什么样的人适合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李世民道。
“忠诚、清廉、亲和的军方将领适合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李华道。
“只有三项标准?”李世民问道。
“只有我刚才提出的四项标准。”李华回答道。
“四项标准!?”李世民问道,“除忠诚、清廉、亲和外,还有一项标准是什么?”
“军方将领。”李华回答道。
“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必须由军方将领出任?”李世民问道。
“考虑到大唐兵工厂是服务大唐将士的武器制造场地,由军方将领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胜过由文臣担任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李华回答道。
“在你提出的四个标准中,亲和是指什么?”李世民问道。
“亲和是指包容心。”李华回答道。
“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为什么要具备包容心?”李世民问道。
“亲手制造手榴弹和火炮的人是处于大唐底层的工匠。”李华回答道。
“你希望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包容工匠?”李世民问道。
“我建议您命令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包容工匠。”李华回答道。
“你的意思是,强制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包容工匠?”李世民问道。
“我就是这个意思。”李华回答道。
“为什么要强制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包容工匠?”李世民问道。
“恶语伤人六月寒。”李华回答道,“陛下,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歧视、辱骂工匠会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
“不见得吧。”李世民道。
“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歧视、辱骂工匠真的会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李华道。
“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歧视、辱骂工匠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李世民问道。
“面对大唐兵工厂总厂厂长的歧视、辱骂,工匠有可能头脑发热。”李华回答道,“继而,头脑处于混乱状态的工匠可能会私下往大唐兵工厂分厂扔火把。”
说到这里,李华顿了顿,继续道:“陛下,专门生产手榴弹和火炮的大唐兵工厂分厂不是一般衙署——聚集大量火药的大唐兵工厂分厂着火,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刻,知晓火药威力的李世民心下一寒。
“鉴于工匠挟怨报复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朕会下令禁止大唐兵工厂所有官员歧视、辱骂工匠。”李世民道。
“工匠挟怨报复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意外也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李华道。
“所谓意外是指工匠操作不当导致大唐兵工厂分厂着火吧?”李世民问道。
“对。”李华回答道。
“你在此刻提及意外的用意是什么?”李世民问道。
“我是想说明城内不适合修建大唐兵工厂分厂。”李华回答道。
“放心,朕不会在城内修建大唐兵工厂分厂。”李世民道。
见李世民采纳自己的意见,李华话锋一转,道:“陛下,我来丽正殿的目的不只是送火炮制作图纸。”
“还有什么?”李世民问道。
“我来丽正殿的第二个目的是告别。”李华回答道。
“什么叫做‘告别’?”李世民问道。
“我打算移居他处。”李华回答道。
“哪里?”李世民问道。
“芙蓉园。”李华回答道。
“你准备搬去芙蓉园?”李世民问道。
“是的。”李华回答道。
“李华,你可以继续留住东宫。”李世民道。
“我不想继续留住东宫了。”李华道。
“东宫不好?”李世民问道。
“东宫很好。”李华回答道。
“既如此,你没必要搬去芙蓉园。”李世民道。
“东宫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李华道。
“看来,朕是留不住你了。”李世民道。
“芙蓉园和东宫相距不远。”李华道。
“李华,你打算什么时候搬去芙蓉园?”李世民问道。
“两天后。”李华回答道。
“这么急?”李世民问道。
“也不算急。”李华回答道。
“李华,你十月份再搬去芙蓉园吧。”李世民道。
“为什么?”李华问道。
“整理芙蓉园需要时间。”李世民回答道。
“原来如此。”李华道。
“李华,你愿不愿意十月份再搬去芙蓉园?”李世民问道。
“陛下,我愿意十月份再搬去芙蓉园。”李华回答道。
……
——————————
夜。
东宫。
丽正殿。
寝殿。
“皇后,我答应给李华的一万宫女,你挑选好了吗?”李世民朝长孙皇后问道。
“还没有。”长孙皇后回答道。
“你已挑选了多少人?”李世民问道。
“三千多。”长孙皇后回答道。
“皇后,你挑选宫女的速度要加快。”李世民道。
“怎么了?”长孙皇后问道。
“李华准备搬去芙蓉园了。”李世民回答道。
“李华准备什么时候搬去芙蓉园?”长孙皇后问道。
“十月份。”李世民回答道。
“现在离十月也就十多天了。”长孙皇后道。
“所以,你需要加快挑选宫女的速度。”李世民道。
“陛下,李华的制盐法得到证实了吗?”长孙皇后问道。
“我还没收到相关奏报。”李世民回答道。
“既如此,我觉得我没必要加快挑选宫女的速度。”长孙皇后道。
“十天后,我应该会收到相关奏报。”李世民道。
“看来,您对李华的制盐法颇有信心。”长孙皇后道。
“李华没必要糊弄我。”李世民道。
“李华确实没必要糊弄您。”长孙皇后道。
“皇后,我希望你在十天后挑好一万宫女。”李世民道。
“陛下,您是不是想让一万宫女随李华同时搬进芙蓉园?”长孙皇后问道。
“是的。”李世民回答道。
“不妥。”长孙皇后道。
“哪里不妥?”李世民问道。
“芙蓉园住不下一万宫女。”长孙皇后回答道。
“芙蓉园中的殿宇不少。”李世民道。
“芙蓉园中,适合宫女居住的房屋不多。”长孙皇后道。
“皇后,芙蓉园能住多少宫女?”李世民问道。
“按照我的估计,芙蓉园应该只能居住一两千宫女。”长孙皇后回答道。
“一两千宫女和一万宫女,相差甚远。”李世民道。
“挤一挤的话,芙蓉园应该能多住一倍的宫女。”长孙皇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