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问,中年人便想起白日所见。

  那位只是随手一挥,就把山崖下的那些阴神全都拘来,一并渡化。瞧着风轻云淡,只是随手之举。

  下山的时候,那位并没有用任何道法或是神通,而是平平淡淡走了下来,像是任何一个凡人。

  要说层次……

  中年人斟酌着说:

  “至少比你们,也比你师父我高多了。”

  三水好奇问:“那是能做到乘天地之气,行数里之远?”

  这肯定是可以的,连他都能做到……中年人回想白日所见,心里也摸不准那位道法有多深,瞥了一眼两个弟子。

  呵斥道:

  “心里知道便行,这都戌时二刻了,还不快去睡觉!”

  “以后待人恭谨些,莫要再像今日这般吵吵闹闹。”

  把两个少年人轰去睡觉。

  院子里安静了不少。

  中年人缓缓吐出一口气,他走回房中,点起灯烛,给山里写信,把今日见闻……还有师兄羽化的消息传回去。

  提到师兄因何而死,不免与山门解释了许多,又讲到山崖下的那些阴魂。

  说到遇到道法高深的前辈,不知是何人,出身何处仙府。

  写好后搁下笔,中年人读了一遍信,坐在椅上,一时无话。

  他推开窗户透透气,见月色寒凉,也被这冷冽,近乎不近人情的月光所感。

  心中思绪飘飞。

  大道艰难。

  修行五十年,故人陆续凋零。

  不知他寿终的时候,是死在什么地方。

  ……

  ……

  第二日一早。

  弘道观来了一位内侍,见到观主说了阵话,弘道观便闭门谢客。两个年轻弟子练完晨课,就看见道观来了一群护卫,来回巡查。

  好奇地打量了许久。

  山上没有护卫,他们之前也来过弘道观,也没见过这些人,穿的衣服看着很威风。

  护卫注意到两个小儿在这打量。

  上前询问道士,这两人是做什么的。

  道士解释了一番,说:“这是我弘道观故交的子弟,前几日来观中拜访,不曾知道贵人前来。”

  “也是道门人?哪个庙的?”

  道士说:“唤作云梦山,未设庙宇,只是在山里清修。”

  等护卫走了。

  三水和初一才争先恐后问起来:“你们说的贵人是什么?”

  “今日是要有谁来?”

  “官很大吗?”

  道士们对云梦山的子弟很有耐心,他们弘道观如今强身健体的调养法,便是出于云梦山。观主与他们透露过口风,云梦山所修行的,那是真正的仙家道法……

  可以延寿。

  也可逍遥天地。

  道士面对这两个小弟子,心里有些羡慕。

  他笑道:“今日有天家贵人前来,故而需要避退香客,观中也要上下熏香,清净道场。那些护卫是为了防止有贼人出现的。”

  天家贵人……

  是李唐王室?

  两个少年人听着心生好奇。

  仰着小脑袋问:“那我们也要避退吗?”

  道士忍不住摸了摸他们的头,盘在一起的小髻毛毛软软的。

  道人想起刚才看他们晨课所练,蜻蜓点水一般,就可以在地面一掠而过,身形轻盈,飘如羽毛。

  他说:“自然不用。”

  “你们非尘世中人。”

  两个小儿有些懵懵懂懂,他们知道,自己是修道的人,和山下的不一样。

  但抬起眼睛,见到不远处那些护卫森严的守卫,见到道人与他们问候答话,许多认识的道士都在外面迎接。

  还有奴仆跪在地上,清净地面,洒扫尘灰。

  心里闷闷的。

  三水看着那跪在地上的仆从,没有说话。站在树下想了一会,一直到腿都有些麻了,她飞奔去找师父,拖着师父一路走回去,指着一人问出声:

  “师父,那样的人,可以像我们一样学道吗?”

  中年人看过去。

  是一个灰褐色衣裳的仆从,四十多岁的样子。

  他抚须道:“年岁大了些,资质也不佳。不适合入道。”

  “怎么问起这事了?”

  三水不吭声。

  中年人看出几分,便问她:“你看他年过四十,在山下是不惑之年,应当有子有孙了,会愿意放下一切进到山里修行吗?”

  两个小儿不说话。

  中年人便叹息一声。

  他斟酌着,把现实,用小儿能够接受的话说明白。

  “即便他是拜入山门,潜心修道,你们觉得会如何?”

  初一:“就不用这样了。”

  中年人说:“年过四十,拜师求道,资质低微,本身左不过五六十,六七十的寿数。要用多少年,方能入道延寿呢?”

  “且有家室在身,他有家要养,上有祖母双亲,下有儿女孙辈。”

  “虽是辛苦,但也可享受天伦之乐。”

  “和拜入山门清修相比。”

  “为师看,他更情愿被贵人看中,做个小官,或是成为富商,不缺钱财。或脱了籍身,给百亩良田,到乡间做个小小乡绅。”

  “富贵一生,妻妾环绕,儿孙满堂。”

  “这才是他的所求。”

  三水和初一低着脑袋,他们以为修道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东西。

  才知道,有人并不愿意求。

  两人没蔫多久。

  就听到外面传来声音,是很多人的脚步声,还有观主在和人谈话。

  一个杏色锦衣人,被道士和属官,一大队护卫们簇拥着走进来,仪仗恢弘。

  弘道观观主,太和道人在一旁亲自陪同,说道门的事,那位贵人偶尔说两句话,更多是属官在说。

  贵人面色苍白,似有不足。

  偶尔咳嗽两声。

  属官忧心忡忡。

  道:“听闻观主一向擅长丹道,已经脱离凡俗,于医术更多有涉猎,是此中大家。不知……这胸闷气疾之症,要如何调养?”

  ……

  三水和初一还在那张望,惹来不少视线。

  中年人不愿给弘道观多添烦恼,把两个徒弟带回院子。

  两人回到屋里就问。

  “这就是山下的大王?”

  “好威风啊,我还没看清他长什么样。”

  修行人耳聪目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应天地,中年人方才听了几句谈话。“这位是岐王,身子不好,是来求丹的。”

  没等两个小儿继续东问西问。

  中年人扫了一眼他们。

  “你们收拾一下,一会我带你们出去拜访那位前辈。”

  “要恭敬些!”

  年轻弟子问:“要多恭敬?”

  这样多嘴,中年人决定回去就罚这两个弟子抄经书,磨练心境。

  回想起那位显露出一角的道法。

  中年人抚着长须,盯着他两个,缓缓说。

  “弘道观的道人对你们有多敬重,你们两个就对那位前辈有多恭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唐朝当神仙,我在唐朝当神仙最新章节,我在唐朝当神仙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