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元年,七月。
太原郡治所西南,吕梁山脚下的晋泉汤池(今晋祠泉)。
苏曜率领众将士与随行女婢们在此地稍作休整,正享受着难得的宁静,直到苏曜说出了杨彪的名字
“恩公居然要对付杨司徒??”
汤池中,正在给苏曜按肩的红儿突然就是一个哆嗦。
“杨司徒是谁?他还能比主人大吗?”
在另一侧,前乌桓阏氏娜娜则微微撇嘴,对红儿的表现略感诧异。
“杨司徒就是杨司徒啊。”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朝中仅次于卢太傅的司徒大人啊!”
“那不也就是个三公吗?”
娜娜脸色颇为不以为然:
“之前那个司空种什么的老头,还不是被主人三两下的就收拾掉了。”
“这杨彪再厉害又能怎样?他难道打得过主人吗?”
“娜娜姐,这可不一样,中原不是草原,不是谁拳头大就厉害的呀!”
与出身乌桓草原,身份尊贵但是不懂大汉规矩的阏氏娜娜不同,红儿虽然只是一介歌女,但出身太原王氏,被主家相中,从小培养,耳濡目染,再加之曾经在京师学堂,与女帝万年一起就学的缘故,对于这些世家大族,尤其是如弘农杨氏这样的东京名族,认识深刻。
见到娜娜如今还是一副草原上谁拳头大谁就厉害的态度,红儿是一脸焦急。
她看了眼一旁正微微眯眼,似是满不在乎的苏曜,连忙解释:
“恩公可莫要大意呀。”
“这弘农杨氏,那可是传承数百年的顶级世家,渊源极深。”
“他们的先祖是杨喜,是跟太祖爷打过仗,因斩杀项羽之功而封的侯!”
“他的后人杨敞,更是官至宰相,与大将军霍光一起废立皇帝。”
“自那以后,杨氏一族便是傲立朝堂,代代皆有高官显贵。”
说话间,红儿眉头越皱越紧,忧愁满面:
“你们知道四世三公的意思吗?”
“那是连续四代人都官至三公之位!”
“整整四代人呀,这份荣耀连同样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都无法比拟。”
“因为袁氏的四世三公离不开宦官,乃是备受争议的浊流。”
“而弘农杨氏,他们家以德立业,乃是享誉士林的清流名族——其祖父杨震,被誉为关西孔子,为抗议宦官乱政,表示不与其同流合污,堂堂太尉,竟当朝在皇帝面前服毒自尽。”
“如此德业相继,使得弘农杨氏在士林之中威望极高,门生故吏到处都是,与杨司徒可以相互帮衬。”
红儿声音带着几分急切,语速也逐渐加速:
“而且,杨司徒本人也非常厉害呀。”
“你们想,朝廷这几年多么动荡?”
“不管是宦官们掌权的时候,还是大将军何进掌权的时候,甚至董卓当政的时候,都没有影响他杨大人升官。”
“反而每一次动乱,他都大迈一步,到今天恩公掌权,他看着好像什么也没干,却已经位列三公,仅次于恩公和卢公了。”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简单呢?”
“恩公要是贸然对他出手,我怕朝野间会有大动荡呀。”
“嘶——要你这么说,这家伙好像是有点厉害呀。”娜娜听着也是皱起眉头,面露担忧。
苏曜听着两人的这番对话,脸上的笑意并未减退,反而伸手轻轻刮了刮红儿的鼻尖,笑说道:
“咱们小红儿心思细腻,考虑周全,可你莫忘了,我既然敢动他,就有十足的把握。”
娜娜歪着头,一脸好奇地问道:“主人,你到底有什么办法呀?快告诉我们嘛。”
苏曜微微坐直身子,水汽在他周身氤氲,更衬得他眼眸深邃。
“弘农杨氏虽底蕴深厚,但他们也不是无懈可击。”
苏曜缓缓开口:
“首先,他们虽德高望重,门生故吏遍天下,但这在乱世之中,既是助力,也是掣肘。”
“固然,杨彪其祖杨震为官清廉,名震天下,乃世之楷模。”
“但四世三公,又岂是光靠着清廉和德行便能做得到的?”
苏曜的目光穿透了氤氲的水汽,仿佛能洞察人心一般:
“如今的弘农杨氏,早已不是当年那般纯粹。随着权势日盛,家族中难免混入追逐名利之徒。”
“比如说,我让锦衣卫就查到他们家族在洛阳周边的田庄,以低价强买民田,再高价租给农户,从中谋取暴利。而又在商业上,他们凭借权势渗透朝廷的盐铁生意,在弘农等地打压异己,搞得民怨沸腾。”
“可是,这些都是他们族人做的事情吧?”
红儿还是有些不放心:
“这些世家大族往往都以婚姻和门生关系为纽带,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他们家大业大,有此劣迹者不知凡几,但为官出仕者往往重视羽毛,一旦事发,总能找到替罪羊,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红儿眉头紧蹙,眼中满是忧虑:
“恩公,就算咱们掌握了这些证据,杨彪也可以把责任推给族中旁支或者家仆,到时候,咱们岂不是白费力气?”
苏曜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赞赏:“小红儿,你能想到这一层,着实聪慧。没错,这些事确实是他们家族之人所为,杨彪若想推脱,倒也不是全无可能。”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似是在回忆往昔的风云:
“但杨彪能走到今日地位,绝非仅靠联姻和门生关系便能维护。”
“他要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中屹立不倒,背后必然隐藏着无数利益交换。”
“每一次皇权更迭,每一次权臣更替,他们家族都能精准站位,左右逢源,这背后的代价,便是要迎合每一个上位者。”
苏曜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就拿董卓入京来说,表面上看,他似乎只是顺势而为,但实则暗中相助。”
“董卓一介武夫,能如此迅速地掌控朝堂,背后少不了袁隗和杨彪的推波助澜。”
“当时洛阳城局势混乱,董卓军队初入,立足未稳,那两人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脉和影响力,为董卓铺路,让其顺利接管大权。这便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投资,杨彪赌的就是董卓能在洛阳站稳脚跟,而他自己则能从中获取更大的权势。”
娜娜听得一脸惊讶,忍不住插话道:“主人,你是说,杨彪早就知道董卓会得势,所以才帮他?”
苏曜轻笑一声:“他未必知道董卓一定会得势,但他深谙朝堂的生存之道,多一份投资,便多一份保障。”
“在他眼中,没有绝对的忠诚,只有永恒的利益。董卓掌权后,杨彪官职不降反升,甚至最终地位还超过了董卓的昔日的恩主袁隗,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搞不好,这袁隗之死背后,也少不了他的影子。”
“这,这,竟然是这样子的吗?”
红儿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恩公,如此说来,杨彪此人岂不是太过阴狠?袁隗与他同属朝堂重臣,且袁家亦是名门望族,他竟也能暗中算计?”
苏曜呵呵一笑:“涉及权力之事,从来都不可能如此简单。”
“但归根结底,这些也不过是我的猜测。”
“但这些事情只要他做了,就一定会留下痕迹,之前我已命新设的审计司专门纠察弘农杨氏的事情。”
红儿听了先是一喜,然后又是一顿:
“恩公,审计司刚刚设立,根基未稳,就要去督查杨彪这样的世家大族,而且还是如此错综复杂的大案,只怕困难重重,没那么容易啊。”
“别人的话也许如此,但如今督办此案的乃是郭嘉郭奉孝。”
“此人之才,世所罕见,我既然委以重任,便是信他定能不负所望,重重阻碍中寻得突破口来。”
苏曜说的是中气十足,信心满满,给人以极大的安全感,
但是,太原汤池之中的众人,此时却不知道,洛阳城中的郭嘉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洛阳,审计司官邸。
在一众羞愧跪地的审计司官吏面前,郭嘉看着眼前的卷宗,面色赤红,暴跳如雷:
“废物,废物,废物!”
“这么些日子了,尔等就给我交上来这么份无字卷宗吗?”
“难道说,杨彪那老狐狸,还能把所有的证据都销毁掉吗?!”
太原郡治所西南,吕梁山脚下的晋泉汤池(今晋祠泉)。
苏曜率领众将士与随行女婢们在此地稍作休整,正享受着难得的宁静,直到苏曜说出了杨彪的名字
“恩公居然要对付杨司徒??”
汤池中,正在给苏曜按肩的红儿突然就是一个哆嗦。
“杨司徒是谁?他还能比主人大吗?”
在另一侧,前乌桓阏氏娜娜则微微撇嘴,对红儿的表现略感诧异。
“杨司徒就是杨司徒啊。”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朝中仅次于卢太傅的司徒大人啊!”
“那不也就是个三公吗?”
娜娜脸色颇为不以为然:
“之前那个司空种什么的老头,还不是被主人三两下的就收拾掉了。”
“这杨彪再厉害又能怎样?他难道打得过主人吗?”
“娜娜姐,这可不一样,中原不是草原,不是谁拳头大就厉害的呀!”
与出身乌桓草原,身份尊贵但是不懂大汉规矩的阏氏娜娜不同,红儿虽然只是一介歌女,但出身太原王氏,被主家相中,从小培养,耳濡目染,再加之曾经在京师学堂,与女帝万年一起就学的缘故,对于这些世家大族,尤其是如弘农杨氏这样的东京名族,认识深刻。
见到娜娜如今还是一副草原上谁拳头大谁就厉害的态度,红儿是一脸焦急。
她看了眼一旁正微微眯眼,似是满不在乎的苏曜,连忙解释:
“恩公可莫要大意呀。”
“这弘农杨氏,那可是传承数百年的顶级世家,渊源极深。”
“他们的先祖是杨喜,是跟太祖爷打过仗,因斩杀项羽之功而封的侯!”
“他的后人杨敞,更是官至宰相,与大将军霍光一起废立皇帝。”
“自那以后,杨氏一族便是傲立朝堂,代代皆有高官显贵。”
说话间,红儿眉头越皱越紧,忧愁满面:
“你们知道四世三公的意思吗?”
“那是连续四代人都官至三公之位!”
“整整四代人呀,这份荣耀连同样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都无法比拟。”
“因为袁氏的四世三公离不开宦官,乃是备受争议的浊流。”
“而弘农杨氏,他们家以德立业,乃是享誉士林的清流名族——其祖父杨震,被誉为关西孔子,为抗议宦官乱政,表示不与其同流合污,堂堂太尉,竟当朝在皇帝面前服毒自尽。”
“如此德业相继,使得弘农杨氏在士林之中威望极高,门生故吏到处都是,与杨司徒可以相互帮衬。”
红儿声音带着几分急切,语速也逐渐加速:
“而且,杨司徒本人也非常厉害呀。”
“你们想,朝廷这几年多么动荡?”
“不管是宦官们掌权的时候,还是大将军何进掌权的时候,甚至董卓当政的时候,都没有影响他杨大人升官。”
“反而每一次动乱,他都大迈一步,到今天恩公掌权,他看着好像什么也没干,却已经位列三公,仅次于恩公和卢公了。”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简单呢?”
“恩公要是贸然对他出手,我怕朝野间会有大动荡呀。”
“嘶——要你这么说,这家伙好像是有点厉害呀。”娜娜听着也是皱起眉头,面露担忧。
苏曜听着两人的这番对话,脸上的笑意并未减退,反而伸手轻轻刮了刮红儿的鼻尖,笑说道:
“咱们小红儿心思细腻,考虑周全,可你莫忘了,我既然敢动他,就有十足的把握。”
娜娜歪着头,一脸好奇地问道:“主人,你到底有什么办法呀?快告诉我们嘛。”
苏曜微微坐直身子,水汽在他周身氤氲,更衬得他眼眸深邃。
“弘农杨氏虽底蕴深厚,但他们也不是无懈可击。”
苏曜缓缓开口:
“首先,他们虽德高望重,门生故吏遍天下,但这在乱世之中,既是助力,也是掣肘。”
“固然,杨彪其祖杨震为官清廉,名震天下,乃世之楷模。”
“但四世三公,又岂是光靠着清廉和德行便能做得到的?”
苏曜的目光穿透了氤氲的水汽,仿佛能洞察人心一般:
“如今的弘农杨氏,早已不是当年那般纯粹。随着权势日盛,家族中难免混入追逐名利之徒。”
“比如说,我让锦衣卫就查到他们家族在洛阳周边的田庄,以低价强买民田,再高价租给农户,从中谋取暴利。而又在商业上,他们凭借权势渗透朝廷的盐铁生意,在弘农等地打压异己,搞得民怨沸腾。”
“可是,这些都是他们族人做的事情吧?”
红儿还是有些不放心:
“这些世家大族往往都以婚姻和门生关系为纽带,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他们家大业大,有此劣迹者不知凡几,但为官出仕者往往重视羽毛,一旦事发,总能找到替罪羊,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红儿眉头紧蹙,眼中满是忧虑:
“恩公,就算咱们掌握了这些证据,杨彪也可以把责任推给族中旁支或者家仆,到时候,咱们岂不是白费力气?”
苏曜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赞赏:“小红儿,你能想到这一层,着实聪慧。没错,这些事确实是他们家族之人所为,杨彪若想推脱,倒也不是全无可能。”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似是在回忆往昔的风云:
“但杨彪能走到今日地位,绝非仅靠联姻和门生关系便能维护。”
“他要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中屹立不倒,背后必然隐藏着无数利益交换。”
“每一次皇权更迭,每一次权臣更替,他们家族都能精准站位,左右逢源,这背后的代价,便是要迎合每一个上位者。”
苏曜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就拿董卓入京来说,表面上看,他似乎只是顺势而为,但实则暗中相助。”
“董卓一介武夫,能如此迅速地掌控朝堂,背后少不了袁隗和杨彪的推波助澜。”
“当时洛阳城局势混乱,董卓军队初入,立足未稳,那两人利用自己在朝中的人脉和影响力,为董卓铺路,让其顺利接管大权。这便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投资,杨彪赌的就是董卓能在洛阳站稳脚跟,而他自己则能从中获取更大的权势。”
娜娜听得一脸惊讶,忍不住插话道:“主人,你是说,杨彪早就知道董卓会得势,所以才帮他?”
苏曜轻笑一声:“他未必知道董卓一定会得势,但他深谙朝堂的生存之道,多一份投资,便多一份保障。”
“在他眼中,没有绝对的忠诚,只有永恒的利益。董卓掌权后,杨彪官职不降反升,甚至最终地位还超过了董卓的昔日的恩主袁隗,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搞不好,这袁隗之死背后,也少不了他的影子。”
“这,这,竟然是这样子的吗?”
红儿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恩公,如此说来,杨彪此人岂不是太过阴狠?袁隗与他同属朝堂重臣,且袁家亦是名门望族,他竟也能暗中算计?”
苏曜呵呵一笑:“涉及权力之事,从来都不可能如此简单。”
“但归根结底,这些也不过是我的猜测。”
“但这些事情只要他做了,就一定会留下痕迹,之前我已命新设的审计司专门纠察弘农杨氏的事情。”
红儿听了先是一喜,然后又是一顿:
“恩公,审计司刚刚设立,根基未稳,就要去督查杨彪这样的世家大族,而且还是如此错综复杂的大案,只怕困难重重,没那么容易啊。”
“别人的话也许如此,但如今督办此案的乃是郭嘉郭奉孝。”
“此人之才,世所罕见,我既然委以重任,便是信他定能不负所望,重重阻碍中寻得突破口来。”
苏曜说的是中气十足,信心满满,给人以极大的安全感,
但是,太原汤池之中的众人,此时却不知道,洛阳城中的郭嘉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洛阳,审计司官邸。
在一众羞愧跪地的审计司官吏面前,郭嘉看着眼前的卷宗,面色赤红,暴跳如雷:
“废物,废物,废物!”
“这么些日子了,尔等就给我交上来这么份无字卷宗吗?”
“难道说,杨彪那老狐狸,还能把所有的证据都销毁掉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三国骑砍无双,我在三国骑砍无双最新章节,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三国骑砍无双,我在三国骑砍无双最新章节,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