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乐用鼠标按着三维图像,转了一圈,再转了一圈,还是不得要领。

  以他的知识面,只能看出里面应该是个动物,尖尖的头骨,长长的尾巴,四根爪子。至于到底是什么动物……

  抱歉,活的他还能认一认,死的,光看骨骼,他真心认不出来。

  再看看大小,这动物骨骼落在俑人的躯干中心,头骨最前端和锁骨部位平齐,尾巴末端伸进了骨盆。

  在屏幕上看,似乎是挺大的一只,但是根据比例一算,身长也就在20~30厘米之间,实在算不上大。

  沈乐对着那骨骼发了一会儿呆,又掏出手机,努力识了一下图,并没有什么结果。

  没办法,他只好把图片保存下来,甩给隔壁的师弟师妹们一份,让他们去想办法查资料,想办法去问人。

  学校里有生命科学学院,有医学部,如果还是问不到,还可以拜托他们的高中同学,拐弯抹角地去问。比如说,农学院动物专业……

  除此之外,沈乐还把图片发给老板娘一份,发给顾玉林一份,分别求教。

  老板娘还没反馈,顾玉林的消息,飞快回了过来:

  “你从哪里弄的老鼠骨头?”

  “啥?老鼠?!”

  沈乐瞬间整个人不好了。耸耸肩膀,扭扭腰,让脊背皮肤和衣服充分摩擦,总觉得全身刺痒:

  老鼠啊!

  老鼠骨头!

  这老鼠如果是死了的也就算了,问题是,他还能感受到塑像里面的灵性!

  有灵性,就说明可能生出灵智,可能生出灵智,就意味着某一天,或许会有一只老鼠精蹦出来……

  我要不要把它直接丢出门外去?

  要不要把这一套俑人全部丢出门去?

  算了,丢出门去太残忍了,而且这种有了灵异的东西,丢出门去也不安全。或者还给特事局?

  但是,那种愉快的,欢欣的,喜悦的灵性,还是真的很香啊……

  沈乐犹豫了再犹豫,一时下不了决定。手机微微震动,老板娘的消息也跟了过来:

  “你从哪弄到的鼠妖骨头?”

  “鼠妖?”

  “看尺寸是鼠妖啊。”老板娘非常有把握地点评:

  “普通老鼠长不到这么大。不过你放心,这个尺寸的骨头,就算是鼠妖也只是小妖。”

  啧,老板娘居然这么有经验啊——细思恐极。老板娘,您是怎么知道鼠妖的骨头长这样的……

  或者说,您杀过多少鼠妖,您的树根,又吞吃过多少鼠妖的血肉?

  “这鼠妖会不会活过来啊?”

  沈乐颤颤抖抖地问,顺便把特事局发给他的、有关这批俑人的资料发了过去。老板娘忍不住打了一排“哈哈大笑”的表情:

  “你放心,绝对不会。这种小妖,到死为止,气候绝不会超过一百年。照你说的,这批俑人已经好几百年了,它绝对活不过来!”

  嗯,就算有灵智,那也不是鼠妖活过来了。

  极大概率,那是鼠妖的残魂留下来的一点点碎渣,和俑人紧密结合,长期沉淀培养出来的灵性。

  总之,和老鼠,一点关系也没有!

  “那我就放心了。”沈乐终于松了口气。只要老鼠不活过来就行,至于骨头不骨头的,嗯,反正修复泥塑,也不至于把它从里到外拆开……

  他扫完一个,再扫一个。两个俑人扫完,想了想,箱子上的抬杆不拆了,一起塞进CT机里:

  谢天谢地,抬杆和箱子,也是可以自动变大变小的,不用撑着两米长的抬杆,远距离往CT机里顺。

  唯独可惜的是,那箱盖看着半开半阖,里面露出亮闪闪的丝绸,仿佛一用力就能掀开。沈乐伸手托住箱盖,向上、向上、向上……

  一动不动。用的力量稍微大一点,箱盖和箱子的结合部,就发出咔咔的声音,感觉要直接裂开。

  沈乐赶紧收手,低头一看,结合部已经震下了细细的粉屑,差点儿就要裂开了!

  这……

  这属于,看着像是木头箱子,本质还是泥捏的吧?

  沈乐叹口气,也不敢伸手,只隔着箱盖缝隙看向里面的丝绸。一眼看过去,忍不住皱眉:

  粗看像丝绸,细看就知道绝对不是。纹理,光泽,包括上面腻腻的一层水光,挂着的几粒珍珠似的水球……

  总而言之,不但不像蚕丝织出来的,甚至不像人间的产物。沈乐默默后退两步,念一声上帝保佑:

  这些丝绸,可千万不要有破的、烂的、碎的,需要他修复的。要不然,原料都不知道是什么,原料都不知道上哪儿找,他就完了!

  幸好这一轮CT机照出来,里面的丝绸,形态完整,没有碎裂也没有破洞。

  沈乐松口气,用精神力往里探去,尝试弄一匹丝绸出来看看。沿着绸缎表面捋啊捋、捋啊捋……

  等等,这是直接长在泥土里的吗?

  还是这内容物,前半截是丝绸,后半截就是泥捏的了?

  沈乐摇摇头,百思不得其解,也只好把俑人和抬竿放回箱子里,一样一样摆好,再抱回工作室。

  他小心翼翼,先架起高精度扫描仪,四下扫描一圈,再咔咔拍照,特别是每个细节部位,都要留下高精度相片。

  电子记录完毕,再打开记录册,开始进行实体记录:

  1、基本信息

  (1)彩塑A:发货编号035。

  彩绘抬妆奁人立像(前),高24cm,头裹网巾,后飘垂带。

  身着赭红色圆领短袍,褐色长裤,双手高举,握住肩上竹竿。

  足着白底黑色短靴。****年*月*日入库。

  (2)彩塑B:

  发货编号035

  彩绘抬妆奁人立像(后)……

  2、病害情况

  (1)彩塑A

  颜料保存状况:

  网巾颜料层脱落,残存的红色颜料粉化,白粉层脱落较多,露出细泥层;

  头部的颜料仅在头发的阴刻线内残存;

  面部的颜料层脱落较多,未脱落处有细小龟裂纹;

  衣着白粉层脱落较多,局部残存的红色颜料粉化。

  泥层保存情况:

  网巾上沿磨损;

  左侧垂带缺损约4cm;

  颈部有一横向贯通裂缝,导致头部晃动;

  肩部细泥层局部脱落;

  左手拇指和食指残损;

  衣裙下摆横向不规则通裂,裂缝下部开裂晃动;衣摆下沿磨损……

  就,想到每一个泥塑,都要这样仔仔细细地做记录,沈乐就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几百个啊!

  将近一千个啊!

  如果妆奁箱子单独算的话,完全不止一千个啊!

  看之前的论文,三四个艺术价值高的泥塑,就够写一篇论文了,我发了什么疯要修这么多泥塑啊!

  我又不是女娲,随便用手捏捏泥巴,放下来都可以成为小人——哪怕是女娲,后期都偷懒摆烂了,拿藤条蘸着泥巴乱甩了……

  求能甩出小人的藤条!

  求能捏出小人的泥巴!

  求女娲神力啊!

  我现在变身女娲还来得及吗?

  如果现在给自己装条假的蛇尾巴,再穿上女装,能够分分钟变身女娲的话,沈乐说不定心一横,就真的扮上了。

  奈何并不能。所以,沈乐只能叹着气,继续干活儿:

  拍照,拍照。俑人身上,开裂、残损部分,特别仔细地拍照,不但要拍照,还要把显微镜请过来,在破损处仔细地拍照:

  “嗯,破损的地方,能看到纤维露出。可惜看不出是什么纤维,要把照片拍下来,再取一点样品,送去检验。”

  他点了点之前掉落的碎屑,可惜并不够,只好在各个破损的地方,小心取样,扔去实验室。

  仅仅一点碎屑,还是不怕它们造反的。即便如此,沈乐也选了一柄桃木剑,仔细装盒,放进实验室里:

  “不许动它啊!这个东西,绝对不许动!嗯,实验不顺利的时候,或者出现什么怪事的时候,可以向它磕头,说不定能有帮助!”

  “师兄这是什——”

  最新一批过来做实验/蹭仪器/蹭饭的师弟里面,最小的那一个,嬉皮笑脸地问。

  一边问,一边伸手去翻盒盖,还没碰到,就被旁边的师兄“啪”的一巴掌,把手背拍红了一遍:

  “师兄说什么你就听什么!——想延毕吗?”

  天可怜见,做实验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那是何等不容易!

  搞计算机的,机器常常莫名死机,程序常常莫名出bug,有时候你踢一脚机箱就好了,有时候你找不出问题,师兄过来重启一下机器就好了;

  做生物的,在外面长得强横霸道,秒天秒地的细菌,到你养的时候,“今天主人左脚先进实验室,我不开心,死了”;

  哪怕是他们这些做文物修复的,也难免要面对成分分析之类的实验。

  经常碰见跑个柱子,明明所有操作都按照步骤走,液体就是跑不上去。

  要不然,就是找一种可以用来修复的新材料,实验做了七八十次,做不出想要的结果……

  这时候,如果看到旁边仪器上有张条子,上面师兄的笔迹写着,“启动之前,先给机子磕一个头”,你磕不磕?

  说来就很惨,绝大多数的实验狗,都会当真磕一个的……

  沈乐把五雷桃木剑镇压在实验室,就感觉放心了很多,再也不怕他的实验品闹幺蛾子了。至于桃木剑会伤害到师弟师妹?

  这个倒是不会,桃木剑的一个特性就是,不伤生人。

  活人,只要不是已经向活尸转化的人,都能够无碍地握着它,无碍地挥舞——最多召唤不出雷霆来。

  这样安安静静地放在实验室里,师弟师妹哪怕枕着它睡觉,都不会被它伤害到的。

  沈乐把任务甩给师弟师妹们,让他们去研究泥塑的泥料成分、纤维成分、颜料成分。

  而他自己,则从实验当中抽身出来,迎接顾玉林的拜访:

  “那个……就是……”

  “什么?”

  “你的桃木剑能卖吗?”

  能卖,当然能卖,沈乐又不是仓鼠癖。但是,他拿出来的桃木剑,还是让顾玉林惨叫了一声:

  “怎么就这两把啊!你当初不是弄了挺多的吗?!”

  这个就很不好意思了。当初用剩七把桃木剑,沈乐自留一把,备用一把,隔壁实验室放一把。送给老板娘一把,送给老师一把。

  剩下能匀出来的,只剩两把……

  “你知道我们对桃木剑的需求有多大吗?你知道一把好的桃木剑,对我们的帮助有多大吗?”

  顾玉林眼神幽怨,几乎要扑到桃木剑上,抱着不撒手了:

  “哪怕是普通雷击木做的桃木剑,三寸长的那种小配剑,给普通职员配一把,他都不用担心妖鬼伤害,普通的异常场合,都能随便走了!”

  比如说,灭了个凶鬼,灭了个小妖,接下来的扫尾工作,让他们这些修行者来干,就太过浪费人力了。

  这时候,普通职员配着桃木剑进场,直接可以完成这些打扫清理的活儿,让修行者可以奔赴下一场……

  “这种五雷桃木剑,我们随便佩一把,都敢直接和厉鬼扛上!

  那些专修雷法的大佬就更别提了,有这么一把剑,古战场都能随便进……还有那些古墓发掘现场……”

  比如邙山古墓群。背着五雷桃木剑,往那边一站,万籁俱寂,满山碧油油的磷火,瞬间就能灭个干净!

  “真的不能再多匀出来一把吗?别的不说,就你们考古专业,一年到头就要有大批人手护着啊!挂一把剑,全安静了!”

  我们不是考古专业,我们是文物修复专业。虽然和考古专业算是兄弟,也经常一起干活儿,但是,到底是两个不一样的专业——

  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他们日常出野外,我们日常在实验室里干活儿……

  沈乐默默腹诽。双方拉锯了一会儿,沈乐还是顶不住顾玉林求救的眼神,摸出手机,打给导师:

  “老板,送你那把木剑,你有在用吗?”

  “别叫我老板,你已经毕业了,你现在才是我们系的老板。”导师的声音夹杂着砰砰的砸石头声传了过来,天晓得又在哪个古建工地:

  “我放在家里啦,怎么了?”

  沈乐简单转述了顾玉林的话。导师沉吟了一下:

  “既然你这样说……我回头问问老林他们,有没有哪个地方不太对劲,容易闹幺蛾子的,把那柄剑送过去试试看。

  真有用的话,你可就帮了学校大忙了!”

  那些下古墓的,下溶洞的,进林子的,去奇奇怪怪地方的,谁也不敢说不会遇到点事儿——不然为什么和特事局有来往?

  “好的好的,就靠导师您了。有用的话,随时给我来电话,我这里还有备用的!”

  沈乐放下手机,向顾玉林摊了摊手,意思“你看,我们业内自己也要用”。顾玉林越发急了:

  “你这不是还没用到吗?给我!备用的也给我!价钱好说!——哎,说起来,这种五雷桃木剑,你自己能造吗?”

  能倒是能的,只要重复之前的步骤,带着小油灯到五大电厂再转一圈儿,保证搞定——

  而且出货率甚至还能上升,给一百把剑胚,保守估计能出九十把桃木剑。

  沈乐诚诚恳恳地把情况一说,顾玉林立刻开始叹气了:

  当时沈乐这要求,系统内折腾得多大啊!

  特事局跑了多少关系啊!

  为了桃木剑,再折腾一遍?

  “那小油灯吸收电网的普通电力,能转化出桃木剑来吗?”

  他抱着一线希望问。沈乐摇头:

  “比较麻烦,那几个大电厂的电,特别‘大’,做出来的桃木剑特别强。普通电网的电,需要非常仔细地转换,事倍功半,青灯不爱做……”

  简单来说,就是懒。顾玉林掂量了一下现在就拜托青灯帮忙,和托人情去各大电厂走一圈的成本,默默退缩了:

  算了算了,等到真需要的时候,没有它不行的时候,再来麻烦沈乐吧,人情还是省着用比较好……

  沈乐交出家里两把备用的桃木剑,一头扎进研究当中。做登记,做CT,取样做检测。

  除此之外,他还在努力训练,尝试用最快、最好的方式修补这些泥塑:

  “揉啊揉,揉啊揉啊揉……”

  制作粗泥、制作细泥的过程,和揉面也没差多少。把黏土,黄土,高岭土,等等成分按比例配好,再加进适量的纤维,然后用力搅拌。

  务必要搅拌均匀,搅拌到各种成分充分混合,搅拌到整块泥起“筋”——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手感,一定要自己亲手和泥,和得多了,和得指甲缝里都是泥屑,渗进表皮里洗都洗不掉,才能有感觉。

  可怜沈乐一个南方孩子,只能一边干活,一边抱怨:

  “我为什么要和泥啊……我连揉面都没揉过……家里吃包子都吃现成的……”

  他揉来揉去,揉来揉去,揉得怀疑人生。揉到后来,索性给老游打电话:

  “……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事情。总之,拜托你帮个忙,弄几个泥塑过来,让我练练手?”

  上面一个电话,下面跑断腿。老游不得不展开翅膀,到处去飞,到处去帮他收那些时间久远的、没啥艺术价值的、弄坏了也不心疼的泥塑。

  好在他之前收购石雕的时候,已经跑过一遍,对于什么地方庙比较多、什么地方泥塑比较多经验丰富,很快就弄来了一堆:

  “老板,这是第一批,十个。您先用着,不行我再找!”

  唉,要找到老板需要的,“不太大,年代比较老,但又不属于文物,有一点点灵光,但又没有灵性”的材料,可跑死他了!

  “嗯嗯,我先尝试尝试吧。”沈乐挑出一个半尺高,圆墩墩胖乎乎,感觉像是个土地公的小泥塑,开始实验。

  首先,当然是送进CT机里,扫了一遍,看看它哪里有裂缝,哪里有不为人所知的孔隙——

  “唉,所以修复这个就很麻烦啊。天长日久,泥塑全都干透了,裂开了。泥里和的黄麻、草茎、芦苇什么的,也都烂了……”

  沈乐低头叹气。没有了支撑物,泥塑又干掉了没有粘合力,就容易掉下来。

  现在常用的做法,是往里注入加固剂,用加固剂把泥粉粘起来:

  沈乐依从文物修复原则,先用1%(w/w)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与 1%(w/w)改性丙烯酸乳液,“以体积比1:1混合,注入泥塑内部孔隙。

  小心注入一点,趁着泥层没有干的时候进行校正,动作小心缓慢,避免产生新的裂隙;

  全部搞定,耐心等待泥层干透,用精神力感知里面的灵性:

  啊,这些丙烯酸啥的,作为人工材料,果然对灵性的流动有阻碍。看来,加固泥俑的时候,还是不能用它,得用天然材料……

  “清洁术!”

  “清洁术!”

  “清洁术!!!”

  沈乐连续丢了几个清洁术,把泥偶里面的加固剂,连同泥粉,全部刮了下来。

  接着,往缝隙里小心注入清水,一点一点润泽,让清水接触到已经腐烂变质的纤维:

  “生长术……”

  这个可以吗?

  已经烂掉了的黄麻,草茎之类,能够响应他的呼唤,能够重新生长,支撑住泥塑吗?

  沈乐小心翼翼,给出一点力量,再给出一点力量。

  连续几次,土地公泥像里的腐烂草茎安安静静躺着,仿佛已经死光了,完全没有办法接受沈乐的力量。

  沈乐叹一口气,拍拍手掌,过去划掉了实验单上的一条假设:

  唉,实验失败。指望烂掉的纤维重新长起来是不可能了,看来,还是要调一些天然胶体,和成稀泥浆,慢慢注入进去:

  用什么好呢?

  猪皮胶?

  还是大漆?

  或者用蛋清?糯米汁?或者其他原料?

  总不能用桃胶吧?

  他在实验单上刷刷写着,准备挨个尝试一下。写完站起,伸个懒腰,背后忽然出现了奇怪的动静:

  “咔咔——”

  “咔咔咔咔——”

  沈乐一扭头,整张脸顿时僵住了。他飞一般扑了过去,双手按在土地公的脑袋上,几乎把它抱住:

  “停!停一下啊!!!”

  晚了。接收到生长力量的草茎,在几分钟的安静之后,蓦然蓬蓬勃勃地生长了起来。

  把泥人撑开,撑裂,撑成碎块,四分五裂,落在地上。在沈乐不敢相信的注视中,慢慢悠悠地……

  开出了一朵小·白·花。

  沈乐:……我还是变身女娲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最新章节,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