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如解意。”◎
【074】。
——“郎君……”
——“大哥哥, 你受伤了。”
萧淮止睁了睁眼,四下白茫茫的一片,他立在此处, 一袭牙白寝衣, 垂目便瞥见袖口鹤纹。
针线收得一般,鹤纹也绣得勉强。
但这是他们成婚后, 玉姝一针一线绣的, 他最常穿。
思此, 萧淮止抬手去按心口,又猛地想起掌心伤口, 慌乱无措地又挪开,按下去的那处仍是白净一片, 翻过掌心,他才彻底顿住。
竟没有一丝伤口裂痕。
他抬眼张望四下, 刺目白光渐渐散去, 转眼已化身为一片苍茫雪野。
牙白寝衣转而变为满身泥污的褴褛布衣, 背脊一片火辣辣的痛意袭来,他匍匐在地, 黯浊眼珠直直地凝着一辆行过的华盖富丽马车。
这是大元三十五年,他竟重回了九年前。
十二月, 凛冬,骤雪纷纷。
他初见她的那日。
萧淮止瞳孔闪过诧色,而后,他看见那辆马车于前方停了下来,竹青色车帷翻动。
朔风阵阵, 织锦兔毛披风擦过雪地, 他拖着伤痛的身躯, 雪粒沾满长睫,他于雪色中窥见面纱下的瓷白脸庞。
“大哥哥,你受伤了。”
玉姝小小的身子在他跟前半蹲下,温热软乎的小手擦过他满是冻疮的手指。
他张了张唇,冻雪呛了满口,这一年,他狼狈至极,卑微至极,偏偏,遇见了玉姝。
“絮娘,他受伤了,救救他罢。”小姑娘那双乌黑的眼眸直直地盯着他,却丝毫没有转动。
萧淮止怔了一瞬,心中顿生一个想法,他抬手去拂她的面纱,玉姝忽然开口,他动作停下,心跳极快。
“大哥哥,你很痛吗?”
小姑娘张唇轻声低语道。
萧淮止心下一怅,原来这一年,她的眼睛竟看不见。
于是,他喉间嘶哑道:“痛……”
絮娘急忙走上前冷瞥一眼地上脏污的少年,将小姑娘从雪地里抱回,萧淮止只能隐约听见车帷内的两道声音。
半晌之后,絮娘折回,面色不虞的命令侍卫将他带回府中。
命运又一回重演。
萧淮止借宿玉府养伤半月,却始终没有机会再见她一面,直至他伤快好之时,那位名唤絮娘的女人又带了一批侍卫前来。
“我家二娘子心善救你一命,如今你伤已养好,也不求你回报一二,你便自行离去罢。”
屋外檐角廊下一片银装素裹,接连几日的大雪未止,他身上伤寒并未痊愈,掌心摩挲着一块玉珏,沉默很久。
少年背脊笔直如松,目色坚定,“我想再见一回二娘子,与她道谢。”
顺道再将她落下的玉还给她。
絮娘眼神骤变,像看脏污且恶心的东西一般盯着少年,冷声道:“做什么青天白日梦,你这样的身上烙了印的罪奴凭何见我家二娘子!赶紧滚!来人,将他拖出去!”
一堆壮硕的奴仆从廊芜走来,一把托起少年单薄的身躯便往雪地里甩去。
砰地一声脆响,少年掌心被雪中碎石划破,紧紧攥着的玉珏碎成两块。
絮娘拧眉走上前查看,萧淮止拖着疲惫虚弱的身子努力往前爬,可是絮娘还是先他一步拿起那缺了一角的玉珏。
看了好半晌,她似乎并未看出什么,但眼眸一转,对上少年那双令人厌恶的眼睛,絮娘冷冷往雪地里啐了一口道:“罪奴就是罪奴!好心救你一命,你竟还敢在府中行偷盗之事!”絮娘指向身后奴仆,“你们,将这罪奴拖下去按照家法打二十棍,丢到城外荒郊野岭去!”
身体上的疼痛使他说不出话,只能匍匐着身子大口地喘息。
未被寻到的玉珏碎片,被他悄悄藏入身体迸裂的伤口血肉中。
他没能还给那位小娘子,一直到了后来,被他嵌入指环中,作为扳指,佩戴数年。
玉氏家法是有讲究的,以寸粗荆条为杖,二十棍足矣令他皮开肉绽。
他在城外乱葬岗醒来时,已是夤夜时分,林中一片死寂,他躺在腐烂发臭的死人堆里,抬头望着虬结盘错的树枝外。
云皎皎,白雪乱。
刺骨的寒。
萧淮止阖了阖眼,回望他这十五年,三岁时差点埋骨尸山中,幸有师父李祁年所救,授业于他,却也同样在他脑中贯穿罪恶的种子。
李祁年教他弱肉强食的规则,锻造他一身文武兼备,于他有恩,少年如何懂得辨明是非黑白,他只记得他的命是李祁年所救。
他想起十三岁那一年,他第一次杀人时,彻夜难安,行至李祁年屋前时,男人与他对坐檐下,听了一夜雨声。
“为师待你一如亲子,淮止吾徒,你要记得这世间,水至清则无鱼,万物法则如此,你虽要了他的命,但你若不动手,迟早有一日他也会先取你的命。”
“淮儿,你没错,为师不愿你做那至清至善之人,那样的人保不住自身。”
后来李祁年诈死,他当时被李祁年的仇家追杀,混迹于江左流放的罪奴中,烙上奴印,后又九死一生逃出生天,一路颠沛流离,辗转至今。
这样多要他性命的时刻,他都活了下来。
今时此刻,他又怎甘死于此地?
萧淮止再一次从尸山爬出,回到人间,然而,那一夜,他再一次遇见了仇家。
他被温栋梁所救躲了过去,但一对夫妇却替他殒命山崖,那名奴仆被他们暗中救下,哭得撕心裂肺。
直至后来,他手中握住一些权柄,将仇人反杀,高挂其头颅于城墙十日十夜,也算替李祁年与那对夫妇报仇。
也是他复仇开始的那一年,他率三千骑兵埋伏函谷关外,鏖战数日终将其攻破。
夺下江左土地那一日,正逢灯节,鬼使神差的,他带着伤率副将温栋梁与霍铮一并纵马进城。
上元灯节,华灯千盏耀耀不绝。
那一年,他锦袍玉冠,怒马而来。
曲江河畔,恰逢一轮画舫游过,舫上贵女们倚着栏杆,摇扇羞赧,不知是谁起了哄,女郎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对岸,掠过一名高壮的武夫,而后目光定在姿容清贵的两名青年身上。
耳边女郎们笑音婉转如莺,萧淮止不耐地蹙眉,只觉嘈杂。
直至船帷拂开,楹窗缓缓推开。
靠窗而坐的小女郎螓首低垂,素手握着一柄画扇,细眉微紧,只得见半张娇靥,略傅粉黛,已是姿容清绝。
她垂着眼眸,红唇翕张着,似在小声啜泣。
而另一旁,窗框中出现另一道纤丽影子,背对着他们,只隐约可看出是那名小女郎正被训斥。
再度重逢这一年,玉姝十四岁,豆蔻年华,萧淮止已过及冠两年有余,无妻无妾,风华正茂。
说不清是曲江河畔的风拂过几缕酒香,醉了人心,还是那张靡丽匀腻的脸庞迷了心窍。
一时间胸膛处的伤口好似破了,异样的感受流了出来。
他一眼便已认出了她,掠夺心思根深蒂固。
月光如练,眼前华灯一盏盏地熄灭。
萧淮止立于江岸,心猛地下沉,所有画面如燃尽的烛台,顷刻散去。
帷帐遽然摇晃起来,萧淮止从梦中睁眼,发怔地看着眼前黑沉沉的一片。
恍惚半晌,他才反应过来,这是重华殿,这是他们寝殿的那张床。
萧淮止惯性地侧身展臂去捞身侧的人,捞了一手空,一片凉。
他豁然想起,人没了。
他的妻子不在了。
转醒的痛楚袭来,萧淮止缓慢弓身,一点一点地开始蜷缩起来,原本高大挺拔的男人,一时间竟与孱弱的孩童无异。
满心疮痍再难愈。
窗外骤雨未歇,重重帷帐随着飘摇的风雨般浮沉而晃。
雨声隆隆,隐约夹杂着帐内压抑至极的声音。
雨歇时,已是三更天。
锦帐拂开,男人沉默地起身坐在榻间,一直静静地坐着,像是在等什么。
及至窗外亮起一缕微茫的光,天终于亮了。
萧淮止平静地下床,更衣盥洗,温栋梁在殿外守了他一夜,殿门生了微末动静,温栋梁猛地回身,便见他已恢复往日肃容,身姿修劲笔挺地站在自己面前。
霎时间,温栋梁松了一口气。
“主公!”
萧淮止眸色微沉地瞥过廊外阴云密布,复而掠了温栋梁一眼,道:“将她的婢女银珰带过来。”
温栋梁一怔,思及牢中关押的几名宫人,动作顿住,踯躅几息后,刚要开口与他说,王妃若还在世定不希望主公如此之类的话,便听男人淡声道:
“孤想问她一些事,将人带过来。”
温栋梁这才吁了一口气,赶忙应下折身寻人。
半盏茶后,银珰惴惴然地跪在殿内,不敢抬眼去窥案前男人神色。
萧淮止垂目凝着案前描摹之画,珠钗鬓影,修眉连娟,美眸秋波,瑰姿艳逸。
每一笔都是她,却又不是她。
她该是鲜活的,会哭,会笑,会娇嗔睨他,会红了双颊。
攥着画卷的指尖稍紧,“可有遗漏?若敢隐瞒半字,你也下去陪她。”
“真的没有了!奴婢所言字字属实,不敢欺瞒大将军……”
他撂笔起身,视线如冰掠过匐地颤身的婢女,而后朝外吩咐一声备车,旋即走出殿门。
马车辚辚行至城郊青龙寺前。
寺外至山道这一路,皆已围了重重黑甲士兵,今日青龙寺闭门谢客,身着袈裟的主持早已候在山门处。
车帷掀起,一袭锦袍玉冠的男人自马车而下,面容冷峻,周身气度沉戾。
主持惶恐地去将他迎入寺内。
眼前这位摄政王出身武将,杀伐果决,屡有恶迹传出,更有传闻少帝亦是死于他手。
一个连君主、外甥都能斩杀的人,该有多无情。
慧弥不敢揣度他的来意,只毕恭毕敬地躬礼,“贵客前来,慧弥有失远迎。”
萧淮止沉默着瞥他一眼,径直踏入寺门,一路直行至正殿前。
青龙寺中悉数弟子已在院中静候。
“不知贵客想寻的是哪一位?”慧弥窥不出此人喜怒,额间冷汗连连。
萧淮止回想银珰所言,道:“四月十七那日,何人见过画中女郎。”
他将手中画卷铺陈开来。
沉默数刻,萧淮止眉间已生不耐,身后数名将士纷纷提手摸向胯侧兵刃。
铮铮而响。
其间一名和尚见此赶忙走出几步,于萧淮止跟前揖手作礼。
“贵客稍安,那一日贫僧曾与这位施主有过寥寥交集。”
萧淮止与他对视一息,复而挥手,众兵敛收动作。
“说。”
慧净松下一口气,“那日这位女施主曾于主殿礼佛,后于贫僧处写过祈福牌,”他背身有汗,侧身指向庭中一棵蜿蜒盘踞的参天古树,“阿弥陀佛,女施主挂上的祈福牌就在此神树之上。”
萧淮止循望过去,继而吩咐道:“砍树。”
话音甫落,一旁刚放心下来的主持慧弥旋即失声喊道不可!
他满头大汗上前几步道:“贵客不可啊!此树已活数百年之久,是我青龙寺之神树,万物有灵,那位女施主挂祈福牌于神树上,定然还望神佛还她心愿,还望您慈悲为怀啊!”
定然希望神佛还她所愿……
萧淮止心中动摇,她竟盼着神佛赐愿,她若肯求一求他,又何须这诸天神佛。
猎猎风动,拂过树上重重经幡,万千木牌相撞作响。
他一步步走向神树,凝向满目纷扬木牌,而宿命却像是在捉弄他一般。
抬手握住的第一枚木牌,便是玉姝的字迹。
簪花小楷,字体遒丽。
而木牌所书寥寥一行。
——“朔风如解意。”
四月十七,那时京中应是刚传回他生死不明的战报。
他又如何看不懂这其间之意……
原来那样早,那样早的时候,她心里已经有了他。
可是萧淮止,你发现得这样迟。
狂风猎猎而起,萧淮止攥紧了手中木牌,妥善将其藏于心口处,继而折身,一步步走向那座佛殿。
那座她曾为自己祈福的佛殿。
佛殿金光斜斜洒在男人的轮廓上,他抬首凝望眼前佛像,冷戾的眸光渐渐散去,化为沉静。
金佛垂目,悲悯众生。
众人目色诧异望去,那道修挺落拓的长影于那尊佛像前,撩袍而跪。
萧淮止半生金戈铁马,驰骋沙场越过尸山血海,已是最显贵的地步了,何曾有过低头屈膝?
可他偏偏就这样跪在佛前。
他这般不信神佛之人,竟也会为亡妻,如此虔诚地祈求上苍。
萧淮止抬目与佛像对视几息。
——“孤本不信你,但她信你;你不佑孤,还望佑——她一回。”
——“九天神佛,你若有灵,便请折我寿命,换我能再见她一面。”
这一生他自认罪孽深重,但只求,诸神怜悯,换她再看他一眼。
自佛殿出来时,已至暮霭。
萧淮止掀袍走下石阶,阴云蔽天,乍起骤风疾雨。
雨声隆隆作响,萧淮止平静地看向这场暴雨,他一时竟觉得可笑至极。
他倏地低嗤一声,狭冷的凤眸里噙满泪光,他只是抬头凝望着坠落不止的雨水。
这场雨偏偏此刻下。
他低声喃喃道:“太迟了……”
当真是太迟了。
温栋梁急忙走上前,将从寺中取来的竹骨伞为他支起。
雨幕中,他低眉,眼底一片暗色涌动,“下山后,你再去查一件事,将人留一口气带到孤跟前来。”
温栋梁旋即应下。
二人话音甫落,乌压压的一支军队已行至寺庙门口时,山道忽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滚滚而至。
萧淮止抬手扶了扶眉骨,便见士兵自马背疾速翻身而下。
暴雨如注,士兵衣袍湿尽,三两步跪至他跟前,面色煞白回禀道:
“主公,小娘子……小娘子着了寒,高热不退,恐有性命之忧!”
作者有话说:
回忆写完啦!我努力每章多点字,早点重逢吧,狗子疯狂追妻。
来晚了,抽红包。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
【074】。
——“郎君……”
——“大哥哥, 你受伤了。”
萧淮止睁了睁眼,四下白茫茫的一片,他立在此处, 一袭牙白寝衣, 垂目便瞥见袖口鹤纹。
针线收得一般,鹤纹也绣得勉强。
但这是他们成婚后, 玉姝一针一线绣的, 他最常穿。
思此, 萧淮止抬手去按心口,又猛地想起掌心伤口, 慌乱无措地又挪开,按下去的那处仍是白净一片, 翻过掌心,他才彻底顿住。
竟没有一丝伤口裂痕。
他抬眼张望四下, 刺目白光渐渐散去, 转眼已化身为一片苍茫雪野。
牙白寝衣转而变为满身泥污的褴褛布衣, 背脊一片火辣辣的痛意袭来,他匍匐在地, 黯浊眼珠直直地凝着一辆行过的华盖富丽马车。
这是大元三十五年,他竟重回了九年前。
十二月, 凛冬,骤雪纷纷。
他初见她的那日。
萧淮止瞳孔闪过诧色,而后,他看见那辆马车于前方停了下来,竹青色车帷翻动。
朔风阵阵, 织锦兔毛披风擦过雪地, 他拖着伤痛的身躯, 雪粒沾满长睫,他于雪色中窥见面纱下的瓷白脸庞。
“大哥哥,你受伤了。”
玉姝小小的身子在他跟前半蹲下,温热软乎的小手擦过他满是冻疮的手指。
他张了张唇,冻雪呛了满口,这一年,他狼狈至极,卑微至极,偏偏,遇见了玉姝。
“絮娘,他受伤了,救救他罢。”小姑娘那双乌黑的眼眸直直地盯着他,却丝毫没有转动。
萧淮止怔了一瞬,心中顿生一个想法,他抬手去拂她的面纱,玉姝忽然开口,他动作停下,心跳极快。
“大哥哥,你很痛吗?”
小姑娘张唇轻声低语道。
萧淮止心下一怅,原来这一年,她的眼睛竟看不见。
于是,他喉间嘶哑道:“痛……”
絮娘急忙走上前冷瞥一眼地上脏污的少年,将小姑娘从雪地里抱回,萧淮止只能隐约听见车帷内的两道声音。
半晌之后,絮娘折回,面色不虞的命令侍卫将他带回府中。
命运又一回重演。
萧淮止借宿玉府养伤半月,却始终没有机会再见她一面,直至他伤快好之时,那位名唤絮娘的女人又带了一批侍卫前来。
“我家二娘子心善救你一命,如今你伤已养好,也不求你回报一二,你便自行离去罢。”
屋外檐角廊下一片银装素裹,接连几日的大雪未止,他身上伤寒并未痊愈,掌心摩挲着一块玉珏,沉默很久。
少年背脊笔直如松,目色坚定,“我想再见一回二娘子,与她道谢。”
顺道再将她落下的玉还给她。
絮娘眼神骤变,像看脏污且恶心的东西一般盯着少年,冷声道:“做什么青天白日梦,你这样的身上烙了印的罪奴凭何见我家二娘子!赶紧滚!来人,将他拖出去!”
一堆壮硕的奴仆从廊芜走来,一把托起少年单薄的身躯便往雪地里甩去。
砰地一声脆响,少年掌心被雪中碎石划破,紧紧攥着的玉珏碎成两块。
絮娘拧眉走上前查看,萧淮止拖着疲惫虚弱的身子努力往前爬,可是絮娘还是先他一步拿起那缺了一角的玉珏。
看了好半晌,她似乎并未看出什么,但眼眸一转,对上少年那双令人厌恶的眼睛,絮娘冷冷往雪地里啐了一口道:“罪奴就是罪奴!好心救你一命,你竟还敢在府中行偷盗之事!”絮娘指向身后奴仆,“你们,将这罪奴拖下去按照家法打二十棍,丢到城外荒郊野岭去!”
身体上的疼痛使他说不出话,只能匍匐着身子大口地喘息。
未被寻到的玉珏碎片,被他悄悄藏入身体迸裂的伤口血肉中。
他没能还给那位小娘子,一直到了后来,被他嵌入指环中,作为扳指,佩戴数年。
玉氏家法是有讲究的,以寸粗荆条为杖,二十棍足矣令他皮开肉绽。
他在城外乱葬岗醒来时,已是夤夜时分,林中一片死寂,他躺在腐烂发臭的死人堆里,抬头望着虬结盘错的树枝外。
云皎皎,白雪乱。
刺骨的寒。
萧淮止阖了阖眼,回望他这十五年,三岁时差点埋骨尸山中,幸有师父李祁年所救,授业于他,却也同样在他脑中贯穿罪恶的种子。
李祁年教他弱肉强食的规则,锻造他一身文武兼备,于他有恩,少年如何懂得辨明是非黑白,他只记得他的命是李祁年所救。
他想起十三岁那一年,他第一次杀人时,彻夜难安,行至李祁年屋前时,男人与他对坐檐下,听了一夜雨声。
“为师待你一如亲子,淮止吾徒,你要记得这世间,水至清则无鱼,万物法则如此,你虽要了他的命,但你若不动手,迟早有一日他也会先取你的命。”
“淮儿,你没错,为师不愿你做那至清至善之人,那样的人保不住自身。”
后来李祁年诈死,他当时被李祁年的仇家追杀,混迹于江左流放的罪奴中,烙上奴印,后又九死一生逃出生天,一路颠沛流离,辗转至今。
这样多要他性命的时刻,他都活了下来。
今时此刻,他又怎甘死于此地?
萧淮止再一次从尸山爬出,回到人间,然而,那一夜,他再一次遇见了仇家。
他被温栋梁所救躲了过去,但一对夫妇却替他殒命山崖,那名奴仆被他们暗中救下,哭得撕心裂肺。
直至后来,他手中握住一些权柄,将仇人反杀,高挂其头颅于城墙十日十夜,也算替李祁年与那对夫妇报仇。
也是他复仇开始的那一年,他率三千骑兵埋伏函谷关外,鏖战数日终将其攻破。
夺下江左土地那一日,正逢灯节,鬼使神差的,他带着伤率副将温栋梁与霍铮一并纵马进城。
上元灯节,华灯千盏耀耀不绝。
那一年,他锦袍玉冠,怒马而来。
曲江河畔,恰逢一轮画舫游过,舫上贵女们倚着栏杆,摇扇羞赧,不知是谁起了哄,女郎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对岸,掠过一名高壮的武夫,而后目光定在姿容清贵的两名青年身上。
耳边女郎们笑音婉转如莺,萧淮止不耐地蹙眉,只觉嘈杂。
直至船帷拂开,楹窗缓缓推开。
靠窗而坐的小女郎螓首低垂,素手握着一柄画扇,细眉微紧,只得见半张娇靥,略傅粉黛,已是姿容清绝。
她垂着眼眸,红唇翕张着,似在小声啜泣。
而另一旁,窗框中出现另一道纤丽影子,背对着他们,只隐约可看出是那名小女郎正被训斥。
再度重逢这一年,玉姝十四岁,豆蔻年华,萧淮止已过及冠两年有余,无妻无妾,风华正茂。
说不清是曲江河畔的风拂过几缕酒香,醉了人心,还是那张靡丽匀腻的脸庞迷了心窍。
一时间胸膛处的伤口好似破了,异样的感受流了出来。
他一眼便已认出了她,掠夺心思根深蒂固。
月光如练,眼前华灯一盏盏地熄灭。
萧淮止立于江岸,心猛地下沉,所有画面如燃尽的烛台,顷刻散去。
帷帐遽然摇晃起来,萧淮止从梦中睁眼,发怔地看着眼前黑沉沉的一片。
恍惚半晌,他才反应过来,这是重华殿,这是他们寝殿的那张床。
萧淮止惯性地侧身展臂去捞身侧的人,捞了一手空,一片凉。
他豁然想起,人没了。
他的妻子不在了。
转醒的痛楚袭来,萧淮止缓慢弓身,一点一点地开始蜷缩起来,原本高大挺拔的男人,一时间竟与孱弱的孩童无异。
满心疮痍再难愈。
窗外骤雨未歇,重重帷帐随着飘摇的风雨般浮沉而晃。
雨声隆隆,隐约夹杂着帐内压抑至极的声音。
雨歇时,已是三更天。
锦帐拂开,男人沉默地起身坐在榻间,一直静静地坐着,像是在等什么。
及至窗外亮起一缕微茫的光,天终于亮了。
萧淮止平静地下床,更衣盥洗,温栋梁在殿外守了他一夜,殿门生了微末动静,温栋梁猛地回身,便见他已恢复往日肃容,身姿修劲笔挺地站在自己面前。
霎时间,温栋梁松了一口气。
“主公!”
萧淮止眸色微沉地瞥过廊外阴云密布,复而掠了温栋梁一眼,道:“将她的婢女银珰带过来。”
温栋梁一怔,思及牢中关押的几名宫人,动作顿住,踯躅几息后,刚要开口与他说,王妃若还在世定不希望主公如此之类的话,便听男人淡声道:
“孤想问她一些事,将人带过来。”
温栋梁这才吁了一口气,赶忙应下折身寻人。
半盏茶后,银珰惴惴然地跪在殿内,不敢抬眼去窥案前男人神色。
萧淮止垂目凝着案前描摹之画,珠钗鬓影,修眉连娟,美眸秋波,瑰姿艳逸。
每一笔都是她,却又不是她。
她该是鲜活的,会哭,会笑,会娇嗔睨他,会红了双颊。
攥着画卷的指尖稍紧,“可有遗漏?若敢隐瞒半字,你也下去陪她。”
“真的没有了!奴婢所言字字属实,不敢欺瞒大将军……”
他撂笔起身,视线如冰掠过匐地颤身的婢女,而后朝外吩咐一声备车,旋即走出殿门。
马车辚辚行至城郊青龙寺前。
寺外至山道这一路,皆已围了重重黑甲士兵,今日青龙寺闭门谢客,身着袈裟的主持早已候在山门处。
车帷掀起,一袭锦袍玉冠的男人自马车而下,面容冷峻,周身气度沉戾。
主持惶恐地去将他迎入寺内。
眼前这位摄政王出身武将,杀伐果决,屡有恶迹传出,更有传闻少帝亦是死于他手。
一个连君主、外甥都能斩杀的人,该有多无情。
慧弥不敢揣度他的来意,只毕恭毕敬地躬礼,“贵客前来,慧弥有失远迎。”
萧淮止沉默着瞥他一眼,径直踏入寺门,一路直行至正殿前。
青龙寺中悉数弟子已在院中静候。
“不知贵客想寻的是哪一位?”慧弥窥不出此人喜怒,额间冷汗连连。
萧淮止回想银珰所言,道:“四月十七那日,何人见过画中女郎。”
他将手中画卷铺陈开来。
沉默数刻,萧淮止眉间已生不耐,身后数名将士纷纷提手摸向胯侧兵刃。
铮铮而响。
其间一名和尚见此赶忙走出几步,于萧淮止跟前揖手作礼。
“贵客稍安,那一日贫僧曾与这位施主有过寥寥交集。”
萧淮止与他对视一息,复而挥手,众兵敛收动作。
“说。”
慧净松下一口气,“那日这位女施主曾于主殿礼佛,后于贫僧处写过祈福牌,”他背身有汗,侧身指向庭中一棵蜿蜒盘踞的参天古树,“阿弥陀佛,女施主挂上的祈福牌就在此神树之上。”
萧淮止循望过去,继而吩咐道:“砍树。”
话音甫落,一旁刚放心下来的主持慧弥旋即失声喊道不可!
他满头大汗上前几步道:“贵客不可啊!此树已活数百年之久,是我青龙寺之神树,万物有灵,那位女施主挂祈福牌于神树上,定然还望神佛还她心愿,还望您慈悲为怀啊!”
定然希望神佛还她所愿……
萧淮止心中动摇,她竟盼着神佛赐愿,她若肯求一求他,又何须这诸天神佛。
猎猎风动,拂过树上重重经幡,万千木牌相撞作响。
他一步步走向神树,凝向满目纷扬木牌,而宿命却像是在捉弄他一般。
抬手握住的第一枚木牌,便是玉姝的字迹。
簪花小楷,字体遒丽。
而木牌所书寥寥一行。
——“朔风如解意。”
四月十七,那时京中应是刚传回他生死不明的战报。
他又如何看不懂这其间之意……
原来那样早,那样早的时候,她心里已经有了他。
可是萧淮止,你发现得这样迟。
狂风猎猎而起,萧淮止攥紧了手中木牌,妥善将其藏于心口处,继而折身,一步步走向那座佛殿。
那座她曾为自己祈福的佛殿。
佛殿金光斜斜洒在男人的轮廓上,他抬首凝望眼前佛像,冷戾的眸光渐渐散去,化为沉静。
金佛垂目,悲悯众生。
众人目色诧异望去,那道修挺落拓的长影于那尊佛像前,撩袍而跪。
萧淮止半生金戈铁马,驰骋沙场越过尸山血海,已是最显贵的地步了,何曾有过低头屈膝?
可他偏偏就这样跪在佛前。
他这般不信神佛之人,竟也会为亡妻,如此虔诚地祈求上苍。
萧淮止抬目与佛像对视几息。
——“孤本不信你,但她信你;你不佑孤,还望佑——她一回。”
——“九天神佛,你若有灵,便请折我寿命,换我能再见她一面。”
这一生他自认罪孽深重,但只求,诸神怜悯,换她再看他一眼。
自佛殿出来时,已至暮霭。
萧淮止掀袍走下石阶,阴云蔽天,乍起骤风疾雨。
雨声隆隆作响,萧淮止平静地看向这场暴雨,他一时竟觉得可笑至极。
他倏地低嗤一声,狭冷的凤眸里噙满泪光,他只是抬头凝望着坠落不止的雨水。
这场雨偏偏此刻下。
他低声喃喃道:“太迟了……”
当真是太迟了。
温栋梁急忙走上前,将从寺中取来的竹骨伞为他支起。
雨幕中,他低眉,眼底一片暗色涌动,“下山后,你再去查一件事,将人留一口气带到孤跟前来。”
温栋梁旋即应下。
二人话音甫落,乌压压的一支军队已行至寺庙门口时,山道忽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滚滚而至。
萧淮止抬手扶了扶眉骨,便见士兵自马背疾速翻身而下。
暴雨如注,士兵衣袍湿尽,三两步跪至他跟前,面色煞白回禀道:
“主公,小娘子……小娘子着了寒,高热不退,恐有性命之忧!”
作者有话说:
回忆写完啦!我努力每章多点字,早点重逢吧,狗子疯狂追妻。
来晚了,抽红包。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是奸臣白月光,我是奸臣白月光最新章节,我是奸臣白月光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是奸臣白月光,我是奸臣白月光最新章节,我是奸臣白月光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