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时刻终于来了!
林十三去了一趟金鱼房,带着几个小宦取来了整整二十条金鱼。
他将金鱼一条一条放入百鱼缸中。
只见水凤凰与金鱼相安无事,在百鱼缸中欢快的畅游着。
吕芳道:“诸位请上前赏鱼。”
一众清流文官围在百鱼缸周围。那水凤凰哪里有什么暴戾嗜血的样子?规规矩矩像个刚过门的小媳妇儿一样。
林十三在一旁高声道:“明鱼、夷鱼和睦相处。此乃上天降下征兆——明夷通商一事,上应天命!”
邹应龙大呼:“不对!”
林十三问:“哪里不对?”
邹应龙道:“西夷人善于伪装,刚与我天朝接触时,定会装得温顺有礼。不久之后他们便会暴露其嗜血本性!人是如此,鱼也一样!”
“用不了多一会儿,这水凤凰就会撕咬我大明的皇家金鱼。”
吕芳道:“既如此,那咱们就拭目以待。”
百鱼缸边陷入了奇怪的一幕。一群清流言官围着百鱼缸,伸长着脖子如王八一般,屏息凝神坐等水凤凰发狂攻击金鱼。
主张通关开海的严党成员们则一脸轻松的吃瓜看戏。
不是比喻修辞的吃瓜,而是物理意义上的吃瓜。
严嵩拿起一块甘州贡上的西域哈密瓜,大口咀嚼:“这西域蜜瓜比庞各庄的西瓜要好,不用吐籽儿。世蕃,你尝尝。”
严世蕃笑道:“呵,人吃蜜瓜吐不出籽,狗吃屎吐不出象牙。”
一众清流言官听到这话,脸都气绿了。严世蕃这是在指桑骂槐呢。
严嵩骂道:“竖子,无礼!这是皇家赏鱼宴,大家都是儒雅人。你张口闭口秽物,多丢人啊!”
严世蕃笑道:“父亲教训的是。”
一众清流言官神情严肃,注视着百鱼缸整整一个时辰。但凡水凤凰做出一丁点儿攻击金鱼的姿态,他们便会群起而攻之,吐沫星子乱飞。
然而,并没有!
李木勺果然是驯鱼奇才。他用移魂水蒙骗了水凤凰,水凤凰以为那些金鱼都是它的子嗣。
虎毒尚且不食子,何况是鱼?
而严党官员则静静吃了一个时辰的瓜。青纱帷帐中的嘉靖帝很是无聊。帐中摆着一个银夜壶,他掐着龙鞭在帐中出了两次恭。
“当”,铜罄声响起。
吕芳高声道:“诸位,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们如今已亲眼见到,水凤凰跟大明的金鱼可以和睦相处。还有什么说的?”
一众清流言官铁青着脸。
徐阶无奈,只得出来训斥一众清流:“言官虽可风闻言事,但凡所言所谏还是要讲证据.”
因官职低微坐在百鱼缸远端的高拱、张居正相视一笑。
嘉靖帝不再敲铜罄,而是开了金口:“以西巴尼亚水师千户劳尔,不远万里远涉重洋,贡祥瑞水凤凰有功。赏吉祥喜庆银如意一柄,以示奖掖。”
“林十三代劳尔转呈祥瑞水凤凰入宫有功。亦赏吉祥喜庆银如意一柄。升授武毅将军散阶。”
锦衣卫的从五品副千户,初授散阶是武略将军。两年后兵部考功优等才能升授武毅将军。
总而言之,林十三这一遭又获得了破格的恩赏。
林十三跪地叩首:“臣谢皇爷隆恩。皇爷,圣明啊!”
嘉靖帝的两道赏赐旨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重点在于这两道旨意一下,水凤凰成了铁板钉钉的“祥瑞”。
佛郎机商船队来到天津卫,带来了祥瑞。那与之贸易顺理成章。
吃了一宿瓜的严嵩终于站了出来,跟嘉靖帝唱双簧。
严嵩道:“禀皇上。塘沽口佛郎机商船队运来的火铳、快炮威力巨大。实乃抗倭杀虏、安邦定国的必备利器。”
“其余杂项商品,或精巧,或稀罕。臣以为,应将其船上所载全数买下。”
邹应龙高呼:“禀皇上,万万不可.”
邹应龙还没说出万万不可的理由呢,吕芳便打断了他:“邹应龙,你好大的胆子!”
“宫中内宦传谣说水凤凰是邪物。你信以为真,拿谣言蛊惑同僚,在赏鱼会上大放厥词。”
“皇上未治你的罪已是皇恩浩荡。今日赏鱼宴,你哪里还有再说话的份儿?”
邹应龙无奈,只得跪地叩首,一言不发。
嘉靖帝道:“着兵部杨博、礼部李春芳、户部贾应春、工部严世蕃、司礼监黄锦、锦衣卫林十三与劳尔商谈购买西夷货品事宜。”
这几日人跪地叩首,齐声道:“臣遵旨。”
严嵩言道:“臣还有一本奏上。臣建议,试开杭州、广州、福州三处为通商口岸。试行与西夷人的贸易。”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别看只是试行,且限制了三地,但此例一开,全面开放海禁只是时日问题。
徐阶此刻不能再让手下的清流言官当替身、传声筒了。
徐阶道:“禀皇上。此事事关重大,臣以为应从长计议。”
嘉靖帝却无比绝决:“水凤凰祥瑞降世乃是天意。上天让朕与佛郎机人试行贸易,朕一向敬天爱民,岂能违背天意呢?”
“准严嵩所奏!朕累了,诸臣离宫吧!”
不等徐阶等人找理由反对,嘉靖帝来了一招三十六计走为上。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出青纱帷帐,吕芳搀起他就往大殿内走去。
一众清流言官面面相觑。
严嵩对徐阶说道:“子升,皇上已下旨。开放通商口岸之事,我这就写信给浙直的胡宗宪,由他这个总督具体去办。”
严嵩主张开三处通商口岸,一方面是为了迎合上意,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和身后的利益集团。可不是为了什么江山社稷、天下苍生。
徐阶代表着旧江南大族集团的利益。
严嵩代表着新兴商人集团的利益。
近百年来,沿海走私贸易之利被江南大族集团牢牢把持。
新兴商人集团因有钱无权,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馋的哈喇子都流下来三千尺了。
奈何做走私贸易需要有官场权力保驾护航,这是新兴商人集团所短。
一旦开三处通商口岸,试行开海。与西夷人的贸易就成了官方承认的合法生意。
新兴商人集团可以正大光明的赚西夷人的钱。
严嵩前几日暗中授意严世蕃,让他吩咐与严家交好的豪商们,抓紧去广州、杭州、福州三地开设商行、牙行。
一旦今日嘉靖帝同意试开三处口岸,新兴商人集团便可以在这三地大展拳脚。
赏鱼会已散。林十三往外走。
“啪”有人给了林十三一个脖搂子。林十三转头一看,严世蕃和罗龙文站在他身后笑容满面。
严世蕃笑道:“三弟,你真有手腕啊,把水凤凰驯得服服帖帖。让那群恶犬吃了个大瘪。”
林十三笑道:“义兄过奖了。我只不过是找到了一个能够驯鱼的奇人罢了。”
罗龙文道:“走走走,去阁老府,咱们喝酒去。”
七日之后,天津卫校场。
校场上堆满了丝绸、布匹、茶叶、瓷器。
这次与佛郎机人的贸易完全用以货易货的形式。
作为五位贸易正使之一的林十三捏着一把冷汗。这次准备的大明货品的质地实在是太差了。
先说茶叶,一半儿是高碎,一半儿是劣等绿茶,在户部的茶库里存了两年。毫不夸张的说,在大明狗都不喝这些个破玩意儿。
瓷器亦是民窑里的劣等货,甚至掺杂了不少残次品。
丝绸是杭州织造局贡上来的四等品。给教坊司的下等司妓穿的。
棉布用的全是十五支下等棉。
林十三怕佛郎机人嫌弃货品质量差,拒绝这次交易,那些精良火器到不了大明手中。
林十三道:“诸位部堂、黄公公,劳尔一会儿就来了。这些个货品我怕他看不上啊。”
李春芳久在礼部,管了数年封贡贸易。他一脸轻松的说:“林传奉,你有所不知。藩属国也好,西夷人也罢,都是没见识的蛮子。”
“大明这些破烂货,他们能当成宝!”
户部的贾应春在一旁道:“李部堂所言极是。我久在户部,深谙商理。”
“自古物以稀为贵。这些货品在咱们这里是下等、劣等。在他们那儿却是宝贝。”
“譬如吕宋与咱大明每年封贡,他们贡上白银,我们赐还茶叶。所谓赐茶便是狗都不喝的高碎。”
“吕宋人得了高碎并非自己享用,而是转手卖给西夷人。若高碎在西夷那边不畅销,吕宋使者又何苦年年上京,哭着喊着要咱大明赐还茶叶呢?”
严世蕃笑道:“三弟,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等一会儿劳尔过来验货,指不定把他乐成什么样子。”
不多时劳尔来到了校场验货。
果如严世蕃所言,劳尔查验了诸般货物后,笑得嘴咧到了耳后根:“明国真是伟大的帝国!竟能一次拿出这么多稀有的货物!”
“这些货物足矣交换我船上的所有东西!”
“向伟大的帝国皇帝陛下致敬!皇帝陛下的恩情,以西巴尼亚永远忘不了,永远还不完!”
亚三如实翻译后,严世蕃笑出了声:“义弟,我刚才说什么来着?”
“毕竟是远在化外的蕞尔小邦啊。能有什么见识?大明拔下一根毛,都比他们的腰粗。”
“那个谁,这话别翻啊!”
林十三松了一口气,问劳尔:“你的货物呢?何时交接?”
后世有些殖人鼓吹什么西方人有气节、在意尊严,从不下跪。
其实是扯淡。
给他们足够的利益,让他们当场表演倒立窜稀他们都心甘情愿。
劳尔竟学着明人的样子,麻利的下跪磕头:“我最尊贵的大臣们。我商船上的货物现在已经是你们的了。”
“你们随时都可以派人前往港口搬运。”
“愿主保佑你们!”
李春芳笑出了声:“呵,都说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西夷蛮族到了大明,耳闻目染我大明的教化,竟学会了我大明礼仪。”
严世蕃在一旁道:“劳千户,下次你来大明,可以贩过来十个八个西夷女人。我会全部买下。啊,最好是成过婚啊!”
劳尔拍了胸脯:“绝对没有问题。尊贵的工程副大臣阁下,下次贸易,我会挑选最迷人的欧罗巴妇人带来献给您。”
严世蕃笑道:“好,好。”
杨博道:“凡是西夷最新式的火器,你皆可带到大明来。我们兵部会照单全收,给你们高碎啊不,给你们大明最好的茶叶。”
劳尔道:“尊贵的军事大臣阁下,我一定将欧罗巴最先进的火器带来贵国。”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教廷委托我向贵国申请。希望你们能够允许传教士在贵国传播天主的福音。”
亚三一通翻译。
杨博问:“他说的是什么教?”
亚三答:“就是唐时的景教。”
杨博道:“你告诉他,我大明只尊儒释道。至于景教,唐时便遭驱逐。你们来做生意可以,传教不行。”
劳尔耸了耸肩膀:“那真是太遗憾了。”
林十三又嘱咐他:“下次来,你可以多带一些怀表。”
劳尔一口答应。
一箱又一箱的穆什特克火铳、佛郎机速射炮被小舟载上岸运入了天津卫。
林十三和严世蕃站在天津卫城的望楼上,看着士兵们推着一辆辆满载火器的鸡公车进入城门。
林十三感慨:“等这批火器都到了胡宗宪胡部堂的手上,平定倭寇指日可待!”
严世蕃的一句话却让林十三大吃一惊:“三弟你错了,倭寇要剿但不能全剿。”
林十三愕然:“义兄何出此言?”
严世蕃冷笑一声:“自古便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倭寇剿光了,皇上还会用胡宗宪治东南嘛?”
“胡宗宪离开东南,严家的一桩大权旁落。在朝堂上的腰杆子还能这么硬嘛?”
“以前赵文华参张经、李天宠养寇自重。呵,其实谁都怀着他们的心思。”
“我跟我爹不是圣人,亦不能免俗。”
听君一席话,目瞪口又呆!
林十三赫然发现,严家父子主张抗倭,其实是假抗倭真夺权。
他前天刚刚听说,严家派人去广、福、杭三州开了商行。严家父子主张开海,亦是为了自身利益。
林十三沉默不言。
严世蕃道:“怎么三弟。我的话吓着你了?我拿你当自家人,才说出掏心窝子的话。”
“你记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本章完)
林十三去了一趟金鱼房,带着几个小宦取来了整整二十条金鱼。
他将金鱼一条一条放入百鱼缸中。
只见水凤凰与金鱼相安无事,在百鱼缸中欢快的畅游着。
吕芳道:“诸位请上前赏鱼。”
一众清流文官围在百鱼缸周围。那水凤凰哪里有什么暴戾嗜血的样子?规规矩矩像个刚过门的小媳妇儿一样。
林十三在一旁高声道:“明鱼、夷鱼和睦相处。此乃上天降下征兆——明夷通商一事,上应天命!”
邹应龙大呼:“不对!”
林十三问:“哪里不对?”
邹应龙道:“西夷人善于伪装,刚与我天朝接触时,定会装得温顺有礼。不久之后他们便会暴露其嗜血本性!人是如此,鱼也一样!”
“用不了多一会儿,这水凤凰就会撕咬我大明的皇家金鱼。”
吕芳道:“既如此,那咱们就拭目以待。”
百鱼缸边陷入了奇怪的一幕。一群清流言官围着百鱼缸,伸长着脖子如王八一般,屏息凝神坐等水凤凰发狂攻击金鱼。
主张通关开海的严党成员们则一脸轻松的吃瓜看戏。
不是比喻修辞的吃瓜,而是物理意义上的吃瓜。
严嵩拿起一块甘州贡上的西域哈密瓜,大口咀嚼:“这西域蜜瓜比庞各庄的西瓜要好,不用吐籽儿。世蕃,你尝尝。”
严世蕃笑道:“呵,人吃蜜瓜吐不出籽,狗吃屎吐不出象牙。”
一众清流言官听到这话,脸都气绿了。严世蕃这是在指桑骂槐呢。
严嵩骂道:“竖子,无礼!这是皇家赏鱼宴,大家都是儒雅人。你张口闭口秽物,多丢人啊!”
严世蕃笑道:“父亲教训的是。”
一众清流言官神情严肃,注视着百鱼缸整整一个时辰。但凡水凤凰做出一丁点儿攻击金鱼的姿态,他们便会群起而攻之,吐沫星子乱飞。
然而,并没有!
李木勺果然是驯鱼奇才。他用移魂水蒙骗了水凤凰,水凤凰以为那些金鱼都是它的子嗣。
虎毒尚且不食子,何况是鱼?
而严党官员则静静吃了一个时辰的瓜。青纱帷帐中的嘉靖帝很是无聊。帐中摆着一个银夜壶,他掐着龙鞭在帐中出了两次恭。
“当”,铜罄声响起。
吕芳高声道:“诸位,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们如今已亲眼见到,水凤凰跟大明的金鱼可以和睦相处。还有什么说的?”
一众清流言官铁青着脸。
徐阶无奈,只得出来训斥一众清流:“言官虽可风闻言事,但凡所言所谏还是要讲证据.”
因官职低微坐在百鱼缸远端的高拱、张居正相视一笑。
嘉靖帝不再敲铜罄,而是开了金口:“以西巴尼亚水师千户劳尔,不远万里远涉重洋,贡祥瑞水凤凰有功。赏吉祥喜庆银如意一柄,以示奖掖。”
“林十三代劳尔转呈祥瑞水凤凰入宫有功。亦赏吉祥喜庆银如意一柄。升授武毅将军散阶。”
锦衣卫的从五品副千户,初授散阶是武略将军。两年后兵部考功优等才能升授武毅将军。
总而言之,林十三这一遭又获得了破格的恩赏。
林十三跪地叩首:“臣谢皇爷隆恩。皇爷,圣明啊!”
嘉靖帝的两道赏赐旨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重点在于这两道旨意一下,水凤凰成了铁板钉钉的“祥瑞”。
佛郎机商船队来到天津卫,带来了祥瑞。那与之贸易顺理成章。
吃了一宿瓜的严嵩终于站了出来,跟嘉靖帝唱双簧。
严嵩道:“禀皇上。塘沽口佛郎机商船队运来的火铳、快炮威力巨大。实乃抗倭杀虏、安邦定国的必备利器。”
“其余杂项商品,或精巧,或稀罕。臣以为,应将其船上所载全数买下。”
邹应龙高呼:“禀皇上,万万不可.”
邹应龙还没说出万万不可的理由呢,吕芳便打断了他:“邹应龙,你好大的胆子!”
“宫中内宦传谣说水凤凰是邪物。你信以为真,拿谣言蛊惑同僚,在赏鱼会上大放厥词。”
“皇上未治你的罪已是皇恩浩荡。今日赏鱼宴,你哪里还有再说话的份儿?”
邹应龙无奈,只得跪地叩首,一言不发。
嘉靖帝道:“着兵部杨博、礼部李春芳、户部贾应春、工部严世蕃、司礼监黄锦、锦衣卫林十三与劳尔商谈购买西夷货品事宜。”
这几日人跪地叩首,齐声道:“臣遵旨。”
严嵩言道:“臣还有一本奏上。臣建议,试开杭州、广州、福州三处为通商口岸。试行与西夷人的贸易。”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别看只是试行,且限制了三地,但此例一开,全面开放海禁只是时日问题。
徐阶此刻不能再让手下的清流言官当替身、传声筒了。
徐阶道:“禀皇上。此事事关重大,臣以为应从长计议。”
嘉靖帝却无比绝决:“水凤凰祥瑞降世乃是天意。上天让朕与佛郎机人试行贸易,朕一向敬天爱民,岂能违背天意呢?”
“准严嵩所奏!朕累了,诸臣离宫吧!”
不等徐阶等人找理由反对,嘉靖帝来了一招三十六计走为上。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出青纱帷帐,吕芳搀起他就往大殿内走去。
一众清流言官面面相觑。
严嵩对徐阶说道:“子升,皇上已下旨。开放通商口岸之事,我这就写信给浙直的胡宗宪,由他这个总督具体去办。”
严嵩主张开三处通商口岸,一方面是为了迎合上意,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和身后的利益集团。可不是为了什么江山社稷、天下苍生。
徐阶代表着旧江南大族集团的利益。
严嵩代表着新兴商人集团的利益。
近百年来,沿海走私贸易之利被江南大族集团牢牢把持。
新兴商人集团因有钱无权,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馋的哈喇子都流下来三千尺了。
奈何做走私贸易需要有官场权力保驾护航,这是新兴商人集团所短。
一旦开三处通商口岸,试行开海。与西夷人的贸易就成了官方承认的合法生意。
新兴商人集团可以正大光明的赚西夷人的钱。
严嵩前几日暗中授意严世蕃,让他吩咐与严家交好的豪商们,抓紧去广州、杭州、福州三地开设商行、牙行。
一旦今日嘉靖帝同意试开三处口岸,新兴商人集团便可以在这三地大展拳脚。
赏鱼会已散。林十三往外走。
“啪”有人给了林十三一个脖搂子。林十三转头一看,严世蕃和罗龙文站在他身后笑容满面。
严世蕃笑道:“三弟,你真有手腕啊,把水凤凰驯得服服帖帖。让那群恶犬吃了个大瘪。”
林十三笑道:“义兄过奖了。我只不过是找到了一个能够驯鱼的奇人罢了。”
罗龙文道:“走走走,去阁老府,咱们喝酒去。”
七日之后,天津卫校场。
校场上堆满了丝绸、布匹、茶叶、瓷器。
这次与佛郎机人的贸易完全用以货易货的形式。
作为五位贸易正使之一的林十三捏着一把冷汗。这次准备的大明货品的质地实在是太差了。
先说茶叶,一半儿是高碎,一半儿是劣等绿茶,在户部的茶库里存了两年。毫不夸张的说,在大明狗都不喝这些个破玩意儿。
瓷器亦是民窑里的劣等货,甚至掺杂了不少残次品。
丝绸是杭州织造局贡上来的四等品。给教坊司的下等司妓穿的。
棉布用的全是十五支下等棉。
林十三怕佛郎机人嫌弃货品质量差,拒绝这次交易,那些精良火器到不了大明手中。
林十三道:“诸位部堂、黄公公,劳尔一会儿就来了。这些个货品我怕他看不上啊。”
李春芳久在礼部,管了数年封贡贸易。他一脸轻松的说:“林传奉,你有所不知。藩属国也好,西夷人也罢,都是没见识的蛮子。”
“大明这些破烂货,他们能当成宝!”
户部的贾应春在一旁道:“李部堂所言极是。我久在户部,深谙商理。”
“自古物以稀为贵。这些货品在咱们这里是下等、劣等。在他们那儿却是宝贝。”
“譬如吕宋与咱大明每年封贡,他们贡上白银,我们赐还茶叶。所谓赐茶便是狗都不喝的高碎。”
“吕宋人得了高碎并非自己享用,而是转手卖给西夷人。若高碎在西夷那边不畅销,吕宋使者又何苦年年上京,哭着喊着要咱大明赐还茶叶呢?”
严世蕃笑道:“三弟,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等一会儿劳尔过来验货,指不定把他乐成什么样子。”
不多时劳尔来到了校场验货。
果如严世蕃所言,劳尔查验了诸般货物后,笑得嘴咧到了耳后根:“明国真是伟大的帝国!竟能一次拿出这么多稀有的货物!”
“这些货物足矣交换我船上的所有东西!”
“向伟大的帝国皇帝陛下致敬!皇帝陛下的恩情,以西巴尼亚永远忘不了,永远还不完!”
亚三如实翻译后,严世蕃笑出了声:“义弟,我刚才说什么来着?”
“毕竟是远在化外的蕞尔小邦啊。能有什么见识?大明拔下一根毛,都比他们的腰粗。”
“那个谁,这话别翻啊!”
林十三松了一口气,问劳尔:“你的货物呢?何时交接?”
后世有些殖人鼓吹什么西方人有气节、在意尊严,从不下跪。
其实是扯淡。
给他们足够的利益,让他们当场表演倒立窜稀他们都心甘情愿。
劳尔竟学着明人的样子,麻利的下跪磕头:“我最尊贵的大臣们。我商船上的货物现在已经是你们的了。”
“你们随时都可以派人前往港口搬运。”
“愿主保佑你们!”
李春芳笑出了声:“呵,都说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西夷蛮族到了大明,耳闻目染我大明的教化,竟学会了我大明礼仪。”
严世蕃在一旁道:“劳千户,下次你来大明,可以贩过来十个八个西夷女人。我会全部买下。啊,最好是成过婚啊!”
劳尔拍了胸脯:“绝对没有问题。尊贵的工程副大臣阁下,下次贸易,我会挑选最迷人的欧罗巴妇人带来献给您。”
严世蕃笑道:“好,好。”
杨博道:“凡是西夷最新式的火器,你皆可带到大明来。我们兵部会照单全收,给你们高碎啊不,给你们大明最好的茶叶。”
劳尔道:“尊贵的军事大臣阁下,我一定将欧罗巴最先进的火器带来贵国。”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教廷委托我向贵国申请。希望你们能够允许传教士在贵国传播天主的福音。”
亚三一通翻译。
杨博问:“他说的是什么教?”
亚三答:“就是唐时的景教。”
杨博道:“你告诉他,我大明只尊儒释道。至于景教,唐时便遭驱逐。你们来做生意可以,传教不行。”
劳尔耸了耸肩膀:“那真是太遗憾了。”
林十三又嘱咐他:“下次来,你可以多带一些怀表。”
劳尔一口答应。
一箱又一箱的穆什特克火铳、佛郎机速射炮被小舟载上岸运入了天津卫。
林十三和严世蕃站在天津卫城的望楼上,看着士兵们推着一辆辆满载火器的鸡公车进入城门。
林十三感慨:“等这批火器都到了胡宗宪胡部堂的手上,平定倭寇指日可待!”
严世蕃的一句话却让林十三大吃一惊:“三弟你错了,倭寇要剿但不能全剿。”
林十三愕然:“义兄何出此言?”
严世蕃冷笑一声:“自古便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倭寇剿光了,皇上还会用胡宗宪治东南嘛?”
“胡宗宪离开东南,严家的一桩大权旁落。在朝堂上的腰杆子还能这么硬嘛?”
“以前赵文华参张经、李天宠养寇自重。呵,其实谁都怀着他们的心思。”
“我跟我爹不是圣人,亦不能免俗。”
听君一席话,目瞪口又呆!
林十三赫然发现,严家父子主张抗倭,其实是假抗倭真夺权。
他前天刚刚听说,严家派人去广、福、杭三州开了商行。严家父子主张开海,亦是为了自身利益。
林十三沉默不言。
严世蕃道:“怎么三弟。我的话吓着你了?我拿你当自家人,才说出掏心窝子的话。”
“你记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最新章节,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最新章节,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