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到前线,赵寿从赵衍和前线的将士口中知道了很多他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他父皇之所以受大宋所有将士的尊重,就连那些原本是番人或胡人的将士都对他父皇赞不绝口,除了因为他父皇是大宋的皇帝身份尊贵以外。
更重要的是,他父皇每次御驾亲征,都能率领他们打大胜仗,让他们立功受赏。
还有就是,他父皇改变了原来大宋文尊武卑对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士极不公平的状态,而是开创了文武分治的时代,大大提高保家卫国的将士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像是军人包括军人的家属优先看病、军人子女优先挑选学校、烈士父母逢年过节都有一斗米、一斗面、二斤肉领等等,宣传上也从好男不当兵变成了好男儿就该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军人是大宋最可爱的人之类。
再有就是,他父皇给大宋的军人解决了所有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放心在战场上厮杀,若是战死了,不仅极为光荣,他们的父母妻儿都有朝廷管。
而且,他父皇打破了军门的垄断,赏罚分明,让大宋的将士只要努力拼杀,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这在从前他们想也不敢想。
此外,他父皇还大力推行军医制,责令对于受伤的将士,不论尊卑,全都竭尽全力救治,尽量让不该死的将士全都能活下来。
另外,自从他父皇登基以后,在给前线的补给方面,朝廷就没掉过链子,粮草辎重只有多没有少,只有早没有晚。
至于从前朝廷常常拖欠的军饷在他父皇这一朝那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有时候国库空虚了,他父皇自己掏腰包,都会把军饷先给付了。用李皇妃的话来说就是,不能让将士们流血再流泪。
这一切的一切,使得他父皇在军人中拥有了极高的威望,深受大宋将士爱戴,宛如一座巍峨不倒的山峰,屹立在每一位将士的心中,成为他们最坚实的依靠与最崇高的信仰,心甘情愿地去为之战斗。
可以说,军营里,无论将领,还是士兵,对他父皇全都是由衷的尊敬、由衷的崇拜,而且越是年纪大的越是如此。
直到这一刻,赵寿才明白,他父皇在军人当中的地位,别说无人可以替代和超越,甚至都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不论是谁,也包括他在内,哪怕他将来成功继承了他父皇的皇位。
还有,直到这一刻,赵寿才明白,为什么他父皇会把他们这些有建功立业之心的皇子送到前线,身临其境地参与战争,原来,很多事,真不是书上写的那么简单。
——赵寿原本以为,身为帝王,只需坐镇宫廷发号施令即可,从未想过还需要做这么多的事。
‘这皇帝还真不好当!’
意识到这些,赵寿的心情很复杂!
一直以来,赵寿都清楚地知道,他此生不论怎么努力,可能都达不到他已经成为大宋最伟大皇帝的父皇的高度,可他实在是没想到他和他父皇之间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巨大,甚至巨大到了都不配跟他父皇相提并论的地步。
这一刻,赵寿感觉,压力山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赵寿也是郑显肃这么多年精心教导出来的,他自从懂事时起,就知道自己将是大宋的下一任皇帝。
所以,尽管赵寿已经开始意识到他与他父皇之间的巨大差距,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以更加努力的态度去追赶他父皇的脚步。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寿开始积极锻炼他自己的军事技能,白天深入了解军队,晚上熟读兵书战策。
这期间,种师道严格按照大宋最熟悉的战法,也就是浅攻进筑,组织了十几次的小规模出击行动,激起金人全力反扑。金人被骚扰的怒了,集结十五万大军,意图击溃辽东半岛的所有军事力量。
种师道亲自指挥一切调动事宜,协调各路军马。
这使得金军无法在短短数天的包围战中攻进辽东半岛。
关键,宋军有李琳炮,金军攻的是畏手畏脚,根本不敢密集攻击。
关键的关键,金军将士考虑到会有被种师道切断归路的潜在危险,又不能有任何掠夺,只能被迫无功而返。
见此,种师道果断派出大宋骑兵追截。
但可惜,这被更擅长野战的金军给击退了。
此战,金国动员十五万大军,却只杀死了宋军几百人,这还是在追击金军时出现的伤亡,而宋军在借着堡寨防守反击时,借着李琳炮、神臂弓杀死了金国数千人。
战果上,肯定是宋军占便宜。
最重要的是,金国人少,大宋人多,大宋这边最不怕的就是换命了。
听了张俊的解释,赵寿越发地觉得赵俣高明,但他还有一个疑问:“那女真不来战呢?”
张俊笑道:“由不得他不来战。”
很快,赵寿就明白了,张俊这是什么意思。
击退了金军的第二日,仇悆就着手构筑通往辽东京城的防御工事,保护贯通辽东半岛到辽东京的路线。
同时,仇悆还组织修路通往以前辽军、金军驻军的地点。
前面路修好,后面就开始铺设铁轨,将大宋的堡寨直接推到金军的前沿阵地。
接着,宋军继续出战骚扰金军,短短一个多月,就与金军交战了四十多场,打得金军不厌其烦。
尤为让金军难受的是,宋军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让兵力实际上并不多的金军来回奔走。
趁金军频繁被调动,种师道突然派大军突袭通往辰州的金国堡寨,夺取切断辽西走廊和辽东半岛的要道。
开战前,种师道就让人准备好筑城材料,要求其余各路佯攻,分散金军注意力。
趁着金军疲于应对宋军的骚扰阶段,宋军只用了二十二天,就控制了辰州前的有利地带,然后一举夺取了辰州城。
此城被赵俣为名为平金城,隐含消灭金朝之意。
夺取平金城后,仇悆亲自带领匠人和民夫加固此城。
平金城的竣工标志着一连串宋军攻击的开始。
由于金军的败退,不只辽东半岛的宋军,刘法率领的辽中京的宋军,也在向前修建堡寨和修路,吞食金国的疆土,并在金国境内构筑一系列的防御工事。
宋军的堡寨渐渐形成一道三角防线,严格限制了金军的行动,金军想要用其机动性对宋军各个击破,已经是痴心妄想。
平金城的矗立,如同一把楔入金国辽东腹地的钢钉,金国如果不拔掉这根钢钉,辽东半岛与大宋本土就会彻底连成一片。
果然!
平金城建好以后,宋军继续用“浅攻进筑”的策略,以千人为单位,组成数十支筑城小队,如蚕食桑叶般向金国纵深推进。
只要哪里的宋军取得战果,后方的工匠与民夫就以惊人的效率夯土垒石,往往几日之内便能筑起一座简易堡寨,作为下一步推进的据点。
这些堡寨星罗棋布,彼此间以新修的道路甚至是铁轨连接,既能快速输送粮草弹药,又能形成相互呼应的防御体系,如同在金国的土地上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金军自然不会坐视领土被步步蚕食。
完颜斜也再次亲率三万精锐,试图摧毁宋军最前沿的几座堡寨,撕开宋军防线的缺口。
然而,宋军已在平金城及后续构筑的核心堡寨中,修建了炮架,并布置了李琳炮,还准备了大量滚木礌石用以防御。
完颜斜也深知宋军的堡寨坚固,火炮锐利,若以寻常之法强攻,必遭重创。所以集汉人、高丽工匠、民夫数千,昼夜赶制洞子、鹅车、盾车之属。
——洞子以厚木为骨,外裹生牛皮,下装滚轮,可容十数人匍匐推进,直抵城下;鹅车高与城齐,轮大如盘,上设天桥,兵士可缘梯登车,越墙而入;盾车,顾名思义,就是防御力惊人、防御面积又大的战车。
三日后,金军鼓噪而进。先以洞子为前驱,三十余辆首尾相接,如黑鼋伏地,缓缓逼向大宋堡寨。
寨上宋军见状,也不慌乱,待洞子行至百步之内,守将一声令下,数十架投石机骤然发力,巨石呼啸着砸落,数辆洞子当即崩裂,木片与牛皮四溅。
同时,李琳炮轰轰作响,就瞄准金军的洞子打。
炮弹击中洞子,木皮崩碎,甚至就连洞子周遭都被炸得粉碎,泥土翻涌,尸骸狼藉。
只要洞子被击碎,隐藏在其中的金兵就会暴露出来。
寨墙之上立即箭如飞蝗,李琳铳“砰砰砰”排队射击。
不论是神臂弓,还是李琳铳的射程都超过金军的弓箭。
关键,宋军是从上往下射,金军是从下往上射。
结果不言而喻,大量的金兵被宋军射杀。
与此同时,金军右翼的鹅车阵亦开始前移。
十余辆鹅车在盾车的掩护下,缓缓靠近寨墙。
见此,李琳炮立即调转炮口,轰击盾车和鹅车。
炮弹精准地落在盾车与鹅车之上,剧烈的爆炸将盾车炸得七零八落,鹅车的车体也被炸出一个个大洞,车上的金兵纷纷惨叫着坠落。
而宋军将士则在一众将领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射杀着那些没有保护的金兵。
然而,金军似乎铁了心要突破宋军的防线,不顾伤亡,继续驱使着剩余的洞子和鹅车推进。
也参加了这一战的赵衍和赵寿,指挥炮兵迅速装弹,继续按照张子盖的指挥轰击金军的洞子和鹅车。
因为太过急切和紧张,兄弟俩嗓子都喊冒烟了。
通过实战,赵寿也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为什么赵俣会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战场都将是大炮的天下,实在是这李琳炮太好用了。
甚至可以说,要是没有李琳炮,宋军的战斗绝对会艰苦无数倍。
也是在这一刻,赵寿才觉得,他听赵衍的,留在炮队,对了,不然,他怎么会知道,李琳炮才是战场上的主宰?
只可惜,前线的李琳炮还是太少了,满打满算,一共才二十几门。
这无疑给了金军可乘之机。
结果就是,尽管赵衍、赵寿等炮队的人将不少李琳炮都打红了,但还是有不少洞子和鹅车冲到了城墙下。
金兵迅速自洞子内涌出,手持锹镐欲掘墙基,想要挖塌大宋临时修建的堡寨,以便金军时刻准备着冲锋的骑兵冲入寨中。
鹅车的天桥则轰然放下,金兵嗷嗷叫着踏桥而上。
对此,寨墙上的宋军早有准备,手持神臂弓、李琳铳的宋军将士以三段式射击,民夫抱着或是抬着滚木礌石往城下砸去如瀑布般倾泻,轰天雷像流星雨一样往天桥和鹅车上扔。
密集的箭矢、弹丸交织成一片死亡之网,将那些登上城墙的金兵射杀。
滚木礌石将那些妄图攀上寨墙的金兵无情地吞噬。
更可怕的是像手榴弹一样的轰天雷,在鹅车和天桥上爆炸,带来一片片的死伤。
金兵的攻势虽猛,却在宋军坚韧的防线面前,如同海浪撞上了礁石,破碎成无数的浪花。
更有宋军兵士将燃油泼下,点火引燃,洞子、鹅车瞬间成了火笼,车内兵士惨叫着被烈焰吞噬。
完颜斜也见状,急令后续部队猛攻。
金军蚁附而上,却被寨城上的李琳炮、李琳铳与弓弩死死压制。
李琳炮不时轰鸣,每一发炮弹落地,皆在金军阵中撕开一道口子,人马血肉横飞。
至日暮时分,金军尸积如山,洞子、鹅车损毁过半,仍未能越墙半步。
宋军趁夜休整,加固城防,补充弹药。
其实,仗打到这个份上,不少金军将士,尤其是占金军最多的高丽兵,已经不想再打了。
可金军却不得不打,不然等到宋军蚕食掉了辽东,金国就得亡国灭种,所以,完颜斜也组织了残酷的督战队,逼着金军继续进攻。
于是乎,次日,金军复攻,攻势愈急,却依旧难撼堡寨分毫。
寨上李琳炮炮火不绝,滚木礌石用尽,便掷火药包,爆炸声此起彼伏,金军死伤枕藉。
如此相持五日,金军折损近万,洞子、鹅车等器械尽毁,士气丧尽。
完颜斜也见攻坚无望,再拖恐遭宋军援兵合围,只得下令撤退。
宋军骑兵趁势出击,利用金军撤退时的混乱,不断分割包围小股金兵,予以歼灭,而堡寨中的李琳炮则继续提供火力支援,轰击试图重新集结的金军,让他们始终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这使得金军大败。
宋军骑兵追杀十余里,又斩数千。
经此一战,金军再不敢轻易攻寨,宋军则凭坚城火炮之利,继续蚕食辽东之地,金国疆土日蹙,渐成坐困之势……
……
来到前线,赵寿从赵衍和前线的将士口中知道了很多他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他父皇之所以受大宋所有将士的尊重,就连那些原本是番人或胡人的将士都对他父皇赞不绝口,除了因为他父皇是大宋的皇帝身份尊贵以外。
更重要的是,他父皇每次御驾亲征,都能率领他们打大胜仗,让他们立功受赏。
还有就是,他父皇改变了原来大宋文尊武卑对那些保家卫国的将士极不公平的状态,而是开创了文武分治的时代,大大提高保家卫国的将士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像是军人包括军人的家属优先看病、军人子女优先挑选学校、烈士父母逢年过节都有一斗米、一斗面、二斤肉领等等,宣传上也从好男不当兵变成了好男儿就该拿起武器保家卫国、军人是大宋最可爱的人之类。
再有就是,他父皇给大宋的军人解决了所有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放心在战场上厮杀,若是战死了,不仅极为光荣,他们的父母妻儿都有朝廷管。
而且,他父皇打破了军门的垄断,赏罚分明,让大宋的将士只要努力拼杀,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这在从前他们想也不敢想。
此外,他父皇还大力推行军医制,责令对于受伤的将士,不论尊卑,全都竭尽全力救治,尽量让不该死的将士全都能活下来。
另外,自从他父皇登基以后,在给前线的补给方面,朝廷就没掉过链子,粮草辎重只有多没有少,只有早没有晚。
至于从前朝廷常常拖欠的军饷在他父皇这一朝那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有时候国库空虚了,他父皇自己掏腰包,都会把军饷先给付了。用李皇妃的话来说就是,不能让将士们流血再流泪。
这一切的一切,使得他父皇在军人中拥有了极高的威望,深受大宋将士爱戴,宛如一座巍峨不倒的山峰,屹立在每一位将士的心中,成为他们最坚实的依靠与最崇高的信仰,心甘情愿地去为之战斗。
可以说,军营里,无论将领,还是士兵,对他父皇全都是由衷的尊敬、由衷的崇拜,而且越是年纪大的越是如此。
直到这一刻,赵寿才明白,他父皇在军人当中的地位,别说无人可以替代和超越,甚至都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不论是谁,也包括他在内,哪怕他将来成功继承了他父皇的皇位。
还有,直到这一刻,赵寿才明白,为什么他父皇会把他们这些有建功立业之心的皇子送到前线,身临其境地参与战争,原来,很多事,真不是书上写的那么简单。
——赵寿原本以为,身为帝王,只需坐镇宫廷发号施令即可,从未想过还需要做这么多的事。
‘这皇帝还真不好当!’
意识到这些,赵寿的心情很复杂!
一直以来,赵寿都清楚地知道,他此生不论怎么努力,可能都达不到他已经成为大宋最伟大皇帝的父皇的高度,可他实在是没想到他和他父皇之间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巨大,甚至巨大到了都不配跟他父皇相提并论的地步。
这一刻,赵寿感觉,压力山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赵寿也是郑显肃这么多年精心教导出来的,他自从懂事时起,就知道自己将是大宋的下一任皇帝。
所以,尽管赵寿已经开始意识到他与他父皇之间的巨大差距,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以更加努力的态度去追赶他父皇的脚步。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寿开始积极锻炼他自己的军事技能,白天深入了解军队,晚上熟读兵书战策。
这期间,种师道严格按照大宋最熟悉的战法,也就是浅攻进筑,组织了十几次的小规模出击行动,激起金人全力反扑。金人被骚扰的怒了,集结十五万大军,意图击溃辽东半岛的所有军事力量。
种师道亲自指挥一切调动事宜,协调各路军马。
这使得金军无法在短短数天的包围战中攻进辽东半岛。
关键,宋军有李琳炮,金军攻的是畏手畏脚,根本不敢密集攻击。
关键的关键,金军将士考虑到会有被种师道切断归路的潜在危险,又不能有任何掠夺,只能被迫无功而返。
见此,种师道果断派出大宋骑兵追截。
但可惜,这被更擅长野战的金军给击退了。
此战,金国动员十五万大军,却只杀死了宋军几百人,这还是在追击金军时出现的伤亡,而宋军在借着堡寨防守反击时,借着李琳炮、神臂弓杀死了金国数千人。
战果上,肯定是宋军占便宜。
最重要的是,金国人少,大宋人多,大宋这边最不怕的就是换命了。
听了张俊的解释,赵寿越发地觉得赵俣高明,但他还有一个疑问:“那女真不来战呢?”
张俊笑道:“由不得他不来战。”
很快,赵寿就明白了,张俊这是什么意思。
击退了金军的第二日,仇悆就着手构筑通往辽东京城的防御工事,保护贯通辽东半岛到辽东京的路线。
同时,仇悆还组织修路通往以前辽军、金军驻军的地点。
前面路修好,后面就开始铺设铁轨,将大宋的堡寨直接推到金军的前沿阵地。
接着,宋军继续出战骚扰金军,短短一个多月,就与金军交战了四十多场,打得金军不厌其烦。
尤为让金军难受的是,宋军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让兵力实际上并不多的金军来回奔走。
趁金军频繁被调动,种师道突然派大军突袭通往辰州的金国堡寨,夺取切断辽西走廊和辽东半岛的要道。
开战前,种师道就让人准备好筑城材料,要求其余各路佯攻,分散金军注意力。
趁着金军疲于应对宋军的骚扰阶段,宋军只用了二十二天,就控制了辰州前的有利地带,然后一举夺取了辰州城。
此城被赵俣为名为平金城,隐含消灭金朝之意。
夺取平金城后,仇悆亲自带领匠人和民夫加固此城。
平金城的竣工标志着一连串宋军攻击的开始。
由于金军的败退,不只辽东半岛的宋军,刘法率领的辽中京的宋军,也在向前修建堡寨和修路,吞食金国的疆土,并在金国境内构筑一系列的防御工事。
宋军的堡寨渐渐形成一道三角防线,严格限制了金军的行动,金军想要用其机动性对宋军各个击破,已经是痴心妄想。
平金城的矗立,如同一把楔入金国辽东腹地的钢钉,金国如果不拔掉这根钢钉,辽东半岛与大宋本土就会彻底连成一片。
果然!
平金城建好以后,宋军继续用“浅攻进筑”的策略,以千人为单位,组成数十支筑城小队,如蚕食桑叶般向金国纵深推进。
只要哪里的宋军取得战果,后方的工匠与民夫就以惊人的效率夯土垒石,往往几日之内便能筑起一座简易堡寨,作为下一步推进的据点。
这些堡寨星罗棋布,彼此间以新修的道路甚至是铁轨连接,既能快速输送粮草弹药,又能形成相互呼应的防御体系,如同在金国的土地上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金军自然不会坐视领土被步步蚕食。
完颜斜也再次亲率三万精锐,试图摧毁宋军最前沿的几座堡寨,撕开宋军防线的缺口。
然而,宋军已在平金城及后续构筑的核心堡寨中,修建了炮架,并布置了李琳炮,还准备了大量滚木礌石用以防御。
完颜斜也深知宋军的堡寨坚固,火炮锐利,若以寻常之法强攻,必遭重创。所以集汉人、高丽工匠、民夫数千,昼夜赶制洞子、鹅车、盾车之属。
——洞子以厚木为骨,外裹生牛皮,下装滚轮,可容十数人匍匐推进,直抵城下;鹅车高与城齐,轮大如盘,上设天桥,兵士可缘梯登车,越墙而入;盾车,顾名思义,就是防御力惊人、防御面积又大的战车。
三日后,金军鼓噪而进。先以洞子为前驱,三十余辆首尾相接,如黑鼋伏地,缓缓逼向大宋堡寨。
寨上宋军见状,也不慌乱,待洞子行至百步之内,守将一声令下,数十架投石机骤然发力,巨石呼啸着砸落,数辆洞子当即崩裂,木片与牛皮四溅。
同时,李琳炮轰轰作响,就瞄准金军的洞子打。
炮弹击中洞子,木皮崩碎,甚至就连洞子周遭都被炸得粉碎,泥土翻涌,尸骸狼藉。
只要洞子被击碎,隐藏在其中的金兵就会暴露出来。
寨墙之上立即箭如飞蝗,李琳铳“砰砰砰”排队射击。
不论是神臂弓,还是李琳铳的射程都超过金军的弓箭。
关键,宋军是从上往下射,金军是从下往上射。
结果不言而喻,大量的金兵被宋军射杀。
与此同时,金军右翼的鹅车阵亦开始前移。
十余辆鹅车在盾车的掩护下,缓缓靠近寨墙。
见此,李琳炮立即调转炮口,轰击盾车和鹅车。
炮弹精准地落在盾车与鹅车之上,剧烈的爆炸将盾车炸得七零八落,鹅车的车体也被炸出一个个大洞,车上的金兵纷纷惨叫着坠落。
而宋军将士则在一众将领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射杀着那些没有保护的金兵。
然而,金军似乎铁了心要突破宋军的防线,不顾伤亡,继续驱使着剩余的洞子和鹅车推进。
也参加了这一战的赵衍和赵寿,指挥炮兵迅速装弹,继续按照张子盖的指挥轰击金军的洞子和鹅车。
因为太过急切和紧张,兄弟俩嗓子都喊冒烟了。
通过实战,赵寿也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为什么赵俣会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战场都将是大炮的天下,实在是这李琳炮太好用了。
甚至可以说,要是没有李琳炮,宋军的战斗绝对会艰苦无数倍。
也是在这一刻,赵寿才觉得,他听赵衍的,留在炮队,对了,不然,他怎么会知道,李琳炮才是战场上的主宰?
只可惜,前线的李琳炮还是太少了,满打满算,一共才二十几门。
这无疑给了金军可乘之机。
结果就是,尽管赵衍、赵寿等炮队的人将不少李琳炮都打红了,但还是有不少洞子和鹅车冲到了城墙下。
金兵迅速自洞子内涌出,手持锹镐欲掘墙基,想要挖塌大宋临时修建的堡寨,以便金军时刻准备着冲锋的骑兵冲入寨中。
鹅车的天桥则轰然放下,金兵嗷嗷叫着踏桥而上。
对此,寨墙上的宋军早有准备,手持神臂弓、李琳铳的宋军将士以三段式射击,民夫抱着或是抬着滚木礌石往城下砸去如瀑布般倾泻,轰天雷像流星雨一样往天桥和鹅车上扔。
密集的箭矢、弹丸交织成一片死亡之网,将那些登上城墙的金兵射杀。
滚木礌石将那些妄图攀上寨墙的金兵无情地吞噬。
更可怕的是像手榴弹一样的轰天雷,在鹅车和天桥上爆炸,带来一片片的死伤。
金兵的攻势虽猛,却在宋军坚韧的防线面前,如同海浪撞上了礁石,破碎成无数的浪花。
更有宋军兵士将燃油泼下,点火引燃,洞子、鹅车瞬间成了火笼,车内兵士惨叫着被烈焰吞噬。
完颜斜也见状,急令后续部队猛攻。
金军蚁附而上,却被寨城上的李琳炮、李琳铳与弓弩死死压制。
李琳炮不时轰鸣,每一发炮弹落地,皆在金军阵中撕开一道口子,人马血肉横飞。
至日暮时分,金军尸积如山,洞子、鹅车损毁过半,仍未能越墙半步。
宋军趁夜休整,加固城防,补充弹药。
其实,仗打到这个份上,不少金军将士,尤其是占金军最多的高丽兵,已经不想再打了。
可金军却不得不打,不然等到宋军蚕食掉了辽东,金国就得亡国灭种,所以,完颜斜也组织了残酷的督战队,逼着金军继续进攻。
于是乎,次日,金军复攻,攻势愈急,却依旧难撼堡寨分毫。
寨上李琳炮炮火不绝,滚木礌石用尽,便掷火药包,爆炸声此起彼伏,金军死伤枕藉。
如此相持五日,金军折损近万,洞子、鹅车等器械尽毁,士气丧尽。
完颜斜也见攻坚无望,再拖恐遭宋军援兵合围,只得下令撤退。
宋军骑兵趁势出击,利用金军撤退时的混乱,不断分割包围小股金兵,予以歼灭,而堡寨中的李琳炮则继续提供火力支援,轰击试图重新集结的金军,让他们始终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这使得金军大败。
宋军骑兵追杀十余里,又斩数千。
经此一战,金军再不敢轻易攻寨,宋军则凭坚城火炮之利,继续蚕食辽东之地,金国疆土日蹙,渐成坐困之势……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最新章节,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最新章节,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