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抬手举杯,把茶水捧到近前,低低一嗅,茶气便凝成气柱般汇入他鼻尖,茶水只剩陈色,再细细一看,他举杯时手没贴住茶碗,而是虚托。

  他略作回忆,出声道:“此鬼妖生前为城东苏家家主的妾室,原是不幸落难风尘的女子,生前谨慎温良,被纳入城东苏家后更是上恭下敬,只是苏家妻室善妒,伙同长子诬告其与下人通奸,又收买当时县令,最后不愿堂上受辱,含冤跳河而死,死时阴煞戾三气均盛,也是鬼妖之属的天时地利人和,故而诡异非常。”

  “城东苏家?”陈易随口问道。

  “确切来说,是夏水苏氏的一脉分支,至于夏水苏氏,则是湖广一带的商贾世家,十几年来门内出过三四位进士。”刘城隍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此事与我的关系,则是因这鬼妖投河寻死曾到我府上鸣冤,只是.阴官管幽冥事,不可逾越,混乱阴阳,我也只好回绝。”

  古往今来,阴阳有别,任阳间事再如何荒唐、可笑、逾越礼法,阴官都不得干预管辖,这已是铁律,刘正此举也无可厚非。

  刘正叹了口气,接着道:“本想死后为她写好功德簿,求一桩好胎来投,可此女虽出身风尘,却性情刚烈,不愿死在县城内,竟投河而死,一下不知所踪,待回来之后.已成一方大妖,若我城隍庙贸然行动,皆是只怕都得葬身当场,所以先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徐徐图之。”

  这话里面并无纰漏,以陈易所见,那妖怪绝非这一座小县城的城隍庙可以应对,刘正按兵不动倒也情有可原。

  陈易略作沉吟,随后问道:“刘城隍没有向阎王殿请援?”

  “请了,自然是请了。”刘城隍放下茶碗道:“这便是我城隍庙阴差昨日没有现身的缘由所在。”

  “哦?”

  刘城隍捋了捋胡须,面对陈易的疑问,率先问道:“此事非同小可,还是得先问问,同僚亦是城隍,怎会是活人?”

  刘城隍眉目花白如同寻常老人,并无宝相庄严,也无面泛紫气,这都因香火愿力汇聚其身所致,不过糊弄凡人的异象,就是有形的官威,本就想撤就撤,想维持就维持,然而有这些异象在身,寻常人见城隍才会大多战战兢兢,如见青天在世。

  只是在陈易这等人面前,没必要耍城隍官威,反而让自己愈平凡愈能亲近。

  刘正也不知自己是否真换得此人信任。

  只见他品茗后端坐依旧,缓缓放下茶碗,屈指弹碗轻笑道:

  “刘城隍可听过《雷州盗记》?”

  刘城隍当即愕然,浑身一定,而一旁的少女也略有诧异地看了陈易一眼。

  所谓雷州盗记,讲的乃是明末崇祯年间的一桩异事。

  明末之时,天下吏治腐败,官场乌烟瘴气,有一雷州知府,走马上任之时被一位贼人所杀,贼人以雷州知府度牒,上任雷州做了假知府。

  这假知府,山川河泽野路子的出生,干的是劫财害命的行当,上任了便莽足力气敛财,可偏偏怎么大肆搜刮,还是怕马都赶不上真知府,当地百姓跟往年一对比,竟反过来称赞他的贤廉。

  故事很短,却被口口相传,编入各种杂记之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只见刘城隍惊慌的目光里,

  陈易咧开嘴,似在笑:“我这官做得,比真城隍还好咧。”

  似是惊骇于此人胆大包天,殷听雪小心抬眼,见刘城隍默然良久。

  半晌后,后者一拍大腿道:“玩笑!同僚这玩笑开大了。”

  “此话怎讲?”

  “城隍乃一地阴官之首,想要上任,谁不知要有告身文书,这阳间朝廷的告身文书都极难伪造,我地府的文书更甚千倍。”刘城隍摇摇头,叹道:“也罢,想来同僚身上有我不该问的东西,便不再过问了。”

  “哈哈,实不相瞒,我这一回是要往龙虎山走一遭,听说南面白莲闹得厉害,连龙虎山也深受其害。”陈易推了推背上剑匣,“我此行…受命往龙虎山送剑。”

  “龙虎山……”刘城隍琢磨着这三个字,瞥了陈易一眼,脸色略有变化,欲言又止。

  “城隍有话但说无妨。”

  “…也没什么话,只是听闻龙虎山如今汇聚四方英雄豪杰,不知同僚又是哪路英雄?”刘城隍慢腾腾地问。

  拐弯抹角,还是在打听他的来历。

  殷听雪添茶后,陈易举碗而问:“我还是得先问问城隍,你们向阎王殿请援,怎么就没请到人?”

  阴曹地府的路,陈易走过,不仅走过,还很熟悉。

  地上一日,地下一年,即便阴曹地府的道路崎岖蜿蜒,绝非阳间可比,而且地府广阔更甚于地上,哪怕如此,那花船停在这县城起码三日,哪里来请不到的人的道理?

  刘城隍沉吟着,缓缓道:“本已及时请援,只是路上突遇狂贼,耽搁了下来。”

  “谁?”

  “同僚不必多问,昨夜事了,此人已押往阎王殿,听凭阎王爷处置了。”

  ………………………

  “赶紧押走,路上不要耽搁。”

  “城隍爷怎么这么着急?”

  “碰到了个来历不明的道士,不知哪来的活人阴官,本官还以为是那边的人,上去打探了一番,没想到这人狡猾谨慎,半点狐狸尾巴不漏……”

  “可这也太急了,只怕路上准备不当,让这等强人跑了。”

  “本官不管,反正此人绝不能留,跑也让他在别处跑去。”

  刘城隍冷哼一声,抬手挥袖。

  与那活人阴官见过一面后,刘正细细琢磨好一阵子,方才明白自己太过草木皆兵,竟现身试探他的来历,如今再一回想,最好的法子,就是从头到尾都不现身,想来他一走,自然而然就忽视掉城隍庙的存在。

  只是如今后悔也于事无补,唯有即使把那烫手山芋送走,以免夜长梦多。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快带本官过去?”刘城隍见夜游神仍旧不动,抬头吼了一声。

  夜游神赶紧在前面领路而去。

  浓浓夜色中,只见两抹黑影晃过,快步转过巷子,无影无踪,凡人见了只觉是眼花了,待刘城隍停下之时,已来到一处院落内。

  “如何了?”刘城隍问夜游神道。

  夜游神摇摇头道:“他脾气比鬼都倔,好言不听,上了点刑,可这骨头忒硬了,还是没法子。”

  “不用管了,把他赶紧送走,送到阎王那里就不归我们管了,一路上若有人拦截,格杀勿论。”

  说着,刘城隍顿了顿,朝院落深处望了一眼。

  漆黑如墨的夜色里,铁索沉重冰凉,响起窸窸窣窣的细微声音,像是觉察到城隍看来,随即一颗头颅缓缓抬起,陡然睁开了双刀眼,忿怒凶狠得叫鬼也直打寒颤。

  纵遭了折磨,精疲力竭,那里头的人仍体魄雄武,不见半点颓唐之色。

  刘城隍赶忙避开视线,道:“赶紧收拾东西,送上马车。”

  不消多时,马车已经备好,鬼差们驮着笼子运上马车,乌漆嘛黑的布子盖了上去,刘城隍坐到车夫位子,虚指一点,马匹眼上蒙上黑雾,无需缰绳便自行转出了院子。

  整条巷子空旷孤寂,几无人声,走到大街上,远远能见巡夜的差役,却只见他们自两侧而行,仿佛没看到般绕了开去。

  马车安安稳稳地走过大街,来到城门底下。刘城隍暗暗松了口气。

  终于是要把这烫手山芋送走了。

  呼。

  忽然一道阴风吹拂脖颈,刘城隍还没来得及回头一看,就见拉车的黑马头顶开了个血洞,四肢垮下,伏倒在地。

  他正欲起身,却猛地一屁股坐下,眼前城门处,有一人提灯而来。

  “同僚…你怎么到这来了……”刘城隍嗓音带着低颤。

  “这不琢磨着给城隍爷送行嘛。”

  陈易缓缓上前,夜游神以及一众城隍皂丁皆汗毛倒竖,竟一时难以生起反抗的念头,只见那人手已伸出,往上一揭开。

  灯火兀然照来,那狠气十足的脸庞不退不避,反倒直面迎去。

  陈易仔细一辩,

  原来是那之前有一面之缘的贺泰雄。

  “你不怕?”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贺泰雄嗓音沙哑,倏地打量陈易一眼,眉头微微蹙起,似乎是因眼前之人有些眼熟。

  接着他马上双拳攥起,气机自警,只因陈易身后,城隍领着一众鬼差围了过来。

  刘正面色凝重,拱了拱手道:“同僚,一地城隍管一地事,莫要让我为难啊。”

  陈易回身而去,

  “刘城隍口口声声说阴官只管幽冥事,可这怎么……羁押的是活人啊?”

  刘城隍眼皮微跳,脸色难堪起来,只这一句话,就可知陈易来者不善,他开口道:

  “话虽如此,然而此贼串通白莲教人,在人间胡作非为也就罢了,还入地府肆意打杀阴曹命官,实乃无恶不作、祸乱阴阳之徒,我等不得不管……”

  “你放屁!”

  还不待刘城隍说完,贺泰雄便先嘶吼打断道:

  “分明是你们受了不知谁人命令,拦俺南下!你们这些阴官好大的胆子,不识好人就罢,还敢折俺欺俺!”

  话说完后,贺泰雄喘了几口气,低下头向陈易飞快道:

  “俺身上有湖广按察使韩大人的手信。”

  湖广按察使…韩修?陈易听过这名字,此人是景王麾下定安党的一员,履历清亮,品性端正,在京城候任时便素有文望,若非突逢白莲教乱,可谓前程似锦,回京升任六部指日可待。

  至于按察使之职,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即:纠官邪,戢奸暴,平讼狱,雪冤抑,乃是正三品的大官,而贺泰雄一介江湖人竟有按察使的手信,这里面的蹊跷端倪,实在不得不叫人琢磨。

  刘正这时赶忙道:“同僚莫被他诓骗,他口口声声说是手信,上面却连印章都无,只怕是不知谁人伪造。”

  陈易反笑道:“伪不伪造,于你我而言不是算一卦的事?看印章做甚?”

  刘正心头瞪地一跳。

  “刘城隍,那手信不会是真的吧?”

  半晌沉默,刘正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冷声道:“一直来我以礼相待,可这一回,同僚未免管得太宽了,此贼之罪责,我以上报阎王殿,待阎王审过之后,自有定夺。”

  “谁说我不愿上报阎王殿?”陈易慢悠悠反问道:“我瞧此人有罪,而且罪大恶极。”

  这人到底还是阴官,畏阎王殿三分……刘正眼睛骤亮,抬起袖子作了一揖道:“同僚深明大义,不知我该如何谢答?”

  “谢答就不必了,公事公办,既然此人窜通白莲教,那么便…送往龙虎山,交由天师府处置。”

  “你、这!”刘正一时定住,“你不分是非好歹!”

  此言一出,却听那人浑不在意,只慢慢问了一句:

  “我是在与你争辩个是非好歹?”

  忽有阵无形罡风扑面而来,卷得城隍官袍翻飞,竟在风中愈发飘渺隐没,而其身后一众鬼差,面上好似有皮肉剥落,腐肉骷髅上蛆虫蜈蚣钻来钻去,阴曹官吏的光鲜亮丽不再,竟显出死前模样。

  刘正骇然失色,面容大惊。

  “你我同穿一身官袍,若各退一步,你我自然同僚,若非撕破不可,那还是.阴阳有别啊。”

  话音清晰,却听得众鬼脊背发寒。

  就像活人大白天撞见了鬼。

  ………………

  ………….

  过了元宵的热闹,已是春耕播种的时节,出入京城的人流比以往少了许多,官道上也只是偶有马车。

  一辆造型素雅、内里宽敞的马车缓缓自京城而出,一路走了几日,待到狭窄的山路上时不得不停下来,不是所有的路都修了官道,总要走些小路的,殷惟郢知道这带土坡小山并不少见,县城也没钱修条平坦大道,所幸就不管不顾,路都是樵夫商贩走出来的。

  只是这些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富家娘子来说,这些就都是些不得不迈过的坎,蜿蜒狭窄的山道上,单薄的身姿走得小心翼翼,可仍旧往下崴了一下,荡漾起湖蓝色的裙角。

  “夫人!”秀禾赶忙搀扶。

  “我没事。”林琬悺揉了揉酸痛地脚踝,在搀扶中站起。

  山道高处,一袭白衣的殷惟郢伫立回望,默默摇摇螓首。

  她知这种久住深闺的女子身子单薄,难耐舟车劳顿之苦,可未免太不经折腾了。

  先前几日,殷惟郢上崔府拜会了一番,崔府长房崔逋遭了迁官,朝政风向又导向景王府,自然不敢怠慢这位景王之女,一轮寒暄过后,殷惟郢便去见了林琬悺,这之后便把她带出林府,一道南下。

  至于缘由,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远方山色朦胧,几人在上山路,前方岩壁的一角微微露出,殷惟郢站得高,看得远些,林琬悺听到后,扶着树吃力地踮起脚,也看到尖尖小角。

  等到了岩壁,马车便停在那里,纸马低头作吃草模样,车夫模样的纸人摩挲着马儿的毛发,岩壁遮挡住阳光,留足一片五六丈长的阴影,富家小娘立在深灰的岩壁下,揉着脚,拍打染上灰尘的衣服下摆,跟丫鬟细声抱怨马车颠簸。她身着黄袄湖蓝马面裙,瞧上去姿色单调,隐有幽怨模样。

  殷惟郢走近过去,林琬悺立即住嘴,以一种略带警惕的目光打量她。

  “可莫要一副担心我吃你的脸色,小娘子在本道眼里,可不算什么。”

  女冠敛着袖子,嗓音清冷,并无起伏可言。

  林琬悺的眉目并未舒展,提防着道:“谁知你是不是暗藏祸心?”

  殷惟郢悠悠回敬道:“那谁知你梦中念叨男人名字?这点本道倒是不能与你相比,本道可从不神游太虚。”

  “我没有!”林琬悺大声道。

  “难不成秀禾别名‘陈易’,字‘尊明’?”

  林琬悺用力狠狠跺了一脚,半红着脸庞道:“是又如何?我恨极这为非作歹的人,所以给婢女取了小名,以此羞辱他,你说是不是,秀禾。”

  贴身侍女秀禾眨了眨眼睛,退开一步。

  林琬悺大窘,回过头急声道:“我没有红杏出墙!”

  殷惟郢不置可否,暗道这小娘还是心思太直接单纯了,瞧上去就极好摆布拿捏,如此一想,自己这回携她出行,可称是道妙手,也庆幸自己能一路护持,否则的话,还没寻到陈易,这小娘都得病死半道上。

  至于不经折腾,

  不经折腾才好,这样陈易就不会沉湎得太深。

  半晌之后,殷惟郢问道:“歇够了?上车吧,我师傅就在前面等着呢。”

  山同城时,又是闵宁、又是陆英,又是东宫,陈易虽对她眷恋极深,可仍旧不免分心,殷惟郢都看在眼里。

  世间世事,十有八九都是堵不如疏,而殷惟郢早已盘算好了,既然陈易好色入命,那何不顺势而为,暗暗把控他所中意的女子,如此一来,无形之中,他也尽在掌握中。

  所以她看似待林琬悺极为冷淡,可实际上,不知不觉间,林琬悺亦如提线木偶。

  不过,常听一句俗语,女要俏一身孝,唯一难料的事,便是陈易会不会就好这一口,过分沉沦,搞得六宫粉黛无颜色。

  下山路路势和缓,林琬悺自然是老老实实爬上了马车,殷惟郢瞧见她弯身上车时的单薄轮廓,心中又是大定。

  且莫说是不如她殷惟郢了,哪怕是闵宁都不如。

  许是彼此过分契合,大殷在这事上极为了解陈易,他从来喜欢大的,偏爱丰腴的,至于宠爱小殷,那是个意外,大殷才是真爱。

  殷惟郢心情正好,这时,车窗的帘子忽地揭开,露出林琬悺那张闷闷不乐的脸。

  “怎么了?”

  “你掳走我的。”林琬悺转过脸,没有看她。

  “…什么?”

  “我本不愿走,是你掳走我的。”林琬悺强调道。

  “不错,我无恶不作,掳走你的。”女冠拂袖而笑,一步踏出,身已飘远。

  这小娘认不清心意,何必跟她计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最新章节,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