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83 第125章 商王武丁

小说:文豪1983 作者:小时光恋曲 更新时间:2025-08-06 00:59:3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世界有三大象形文字,分别是埃及巴塞塔地区的“圣书”;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以及众人所看到的甲骨文。

  发展到今天,现代汉字已经不能说是象形文字,但仍然有不少文字,可以看得出和甲骨文的相似之处。

  像是“日”、“戈”、“田”等较为简单的字,其演绎历史都是很直观的。

  即便是洋教授凭直觉来看,也能大概估计到什么意思。

  余切在介绍这些字时说:“我相信我们的祖先来到现在,也有一些字可以认识,反过来也是这样。”

  一位来自华盛顿大学的教授很有情商道:“这是不是像你们的文学?源远流长,传承至今。”

  他讲这句话,是因为知道余切是作家。

  余切回道:“这个比喻很好。这让我想到了文字的用途,一开始是纯粹的工具,商人用它来记录历史,或是进行占卜活动,他们倾听神灵的声音。”

  “但只听到神灵的声音是不够的,于是,出现了专门为抒发个人感受而创作的诗歌。”

  “《弹歌》?”那位华盛顿大学的教授说。

  余切对这个并不了解,他老实说:“麻烦您指教我。”

  华盛顿大学的教授先做一番自我介绍:“我中文名是司礼义,本来是一名神父。三十年代我在中国的北方传教,对当地的民俗产生了兴趣,逐渐转变为一个甲骨文学者。”

  司礼义在甲骨文圈鼎鼎大名。

  余切知道这个人,只是不认识他的样子。

  此人著作不多,但十分关键,被认为是西方甲骨文研究第一人。74年他写了一篇《商代卜辞语言研究》,在西方学界堪称是“孤篇压全唐”,而且创造了个“司礼义准则”——他认为甲骨文有情态用法。

  情态用法是个啥?

  简单来说,商人卜卦那些问句,并不是对神灵发问,而是个人的情绪表达。

  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用,其实不然。84年末在杭城会议上,余切用苏美女作家恩赫杜安娜创造出“I(我)”这个字的故事,来激励其他作家写有人情味的。

  在场很多人都惊讶起来。胡后宣向前一步道:“原来是司教授!欢迎你来安阳。”

  司礼义笑道:“人们一般以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是《诗经》,不是的,那是诗歌的总集。《吴越春秋》有一首诗歌叫《弹歌》,全文就八个字,相传是上古年间流传而来,我认为也许要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时代,比如石器时代。”

  余切不知道,在场的胡后宣是知道的,他当场背出来那八个字。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ou,四声)。”

  周顾成替他解释:“这首诗历代都有文学家来考据,有人认为甚至远到三皇五帝的阶段。我认为它是部分可信的,可惜未能找到证据。”

  胡后宣接着道:“把竹子砍下,制作狩猎工具。把泥弹装到弓上打出去,一旦打中,就向猎物奔去。余切,你来分析这首诗妙在哪里?”

  余切略作思考,总结道:“八个字描写了从制作工具到打猎的全过程。诗歌不自觉有‘省略’的部分,没有主语,场景之间的次要过程也省略。”

  “每句都以动词来开头,这就让人用联想弥补了次要场景。两字一顿,符合韵律。”

  余切伸出四个手指头:“四句话,四个特点。”

  司礼义道:“如果我能在写论文时,像你一样的会做分析,我想我的学术产量并不会那么少。我缺少作家那样的感染力。”

  众人听到这都笑了。

  谁说老外不通人情世故的?

  这老外情商真高,怪不得能做教授。

  原先那些对余切不满,可最终没有站出来的人,到这不免冒出一身冷汗,暗自觉得庆幸。

  ——

  之后几天,正如胡后宣所倡议的,每个人都做了一些贡献。

  余切自然不必提,来自其他国家的学者们,则想方设法的写了一些通稿,用以赞叹甲骨文的辉煌。

  大部分人写的是水文。

  他们拿钱办事,有奶就是娘。所以频繁的把甲骨文和《地铁》联系到一起,和世界语打擂台,宣称这是“末世语”。

  这是哈珀想要看到的。

  而像司礼义这样的专业甲骨文学家,则在考察期间深入研究商代物料,准备重新修订他写的《商代通史》。

  《商代通史》是一本用于西方大学对“中国商代”入门的教课读物,由哈珀代理。事实上,除了名家典籍之外,哈珀主要的事业线是科普读物和教材。

  在西方学界有个出版商和教授的利益链条。大学教授要求学生购买指定的昂贵专业书籍,违者被驱逐出教室,甚至被起诉上法庭;而出版商则在物质上尽量满足那些教授的索取。

  唯一受害者大学生怎么办呢?

  他们可以去贷款买教材,加上学费,只需约二十年即可还清。

  余切问司礼义要如何修订?司礼义很客气道:“商代比我想象中更加发达。周和胡都有他们自己的研究,其中一些是可以介绍到美国来的。”

  “余,你也应当算作甲骨文大家。因为你向西方人科普了这一种文字,使它变得流行,对我来说也是很有益的!”

  与此同时,加州大学同样有个吉德炜教授,对安阳殷墟的文物大为吃惊。

  吉德炜本来是学欧洲史的,后做了三年时间的编辑和撰稿人,当时的学界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欧洲历史是个香饽饽,根本没有吉德炜什么事情。

  你说研究日本文化行不行呢?

  也不行,日本经济发达后,也有很多人卷。

  六十年代,吉德炜为了找个有编制的清闲生活。最终他转向研究古代中国,专攻西周和商代的经济,这次吉德炜抓住了一片蓝海,全美几乎没有人对那些巫术一样的字有兴趣。

  在美国,至少有二十八家公立、私立博物馆,或是个人收藏家握有甲骨文碎片,而这在此前并不太受欢迎。

  一直以来,更受西方大众青睐的是埃及、巴比伦等文化,阿拉伯历史都要比东方历史更热门。

  于是在博士毕业后,吉德炜便拿到了加州大学的职位。

  吉德炜谈到自己这段历史时,对余切很坦诚:“我一开始并不热爱中国,也谈不上热爱中国文化。可是我现在真的热爱中国文化,因为我要靠这个吃饭。”

  “中国发展的越好,我的研究越有价值。”

  不要再和我说立场,我只有一个立场,我全心全意捍卫商人和西周人的价值观和利益!

  吉德炜没有这样直白的讲,但他确实是这个意思。

  余切顿时懂得了,为何如今有许多学者是“河殇派”,真的有钱可以拿。

  他忽然想起,《红楼梦》的演员张明明去了ucl学计算机,这正是加州大学下面的一个分校。据她说在加大有学生组织起来的余切书迷组织。

  余切就向吉德炜问到了这个事情:加州大学是不是有一心会?

  吉德炜一脸茫然:“你在加大肯定是有名气的,可我并不知道一心会。”

  看来,这个组织还是太闲散了,难当大用。一些美国作家是有书迷组织的,以后应当扶持一些文学爱好者,为余切的书说话。

  流行系列书《哈利波特》作者曾因为说“女人就是女人,男人就是男人”,触怒了zzzq,被出版商和电影公司背刺和切割,声望一落千丈。

  余切将来可能也有日子不好过的时候,需要留下一个火种,替他说话。

  大会举办的很成功,影响力一天一天扩散。

  豫省本地的研究报刊声称——这是安阳学界百年未有之盛事!

  新化社派来了记者,对这里的国外教授数量感到震撼,几乎每一个人都在称赞甲骨文,像世外桃源一样。记者写出《安阳甲骨文世界大会纪实》的短篇新闻稿,说“这里每一个人都爱中国”。

  在胡后宣等人看来,哈珀的钞能力是很明显的。

  学者们虽然拿钱办事,一般却也不会颠倒黑白,他们也顾虑自己的学术名声,而甲骨文深入研究后确实是不怕谁,战绩过硬,因此许多学者写起文章来不吝啬溢美之词。

  胡后宣扔出《甲骨文返还倡议书》,竟然也没有遭到太多反抗。

  人人都为历史上的事情道歉,并且说,会尽自己的努力使甲骨文回家。

  会不会努力呢?

  如努。

  余切抓住机会,在倡议书上写了自己名字,并要求其他人也写上名字。

  到这一步,一些学者就不敢了,于是《东风压倒西风》的故事便再一次上演,三位来自中东地区的学者,抱团被余切驱逐出大会。

  很快又一件事情发生。

  在众人参观妇好墓时,不知怎的,余切和一个埃及开罗大学的学者发生了口角。

  这个教授叫哈蒂尔,名字后面有个默罕默德。他受够了所有人都在称赞甲骨文,因为他的祖国埃及,正有世界三大象形文之一的“圣书”。

  这是一种象形和音符联合的文字,论诞生时间仅次于苏美文。在学界,针对埃及圣书的研究要多得多。

  哈蒂尔和自己的助理说:“埃及圣书要比甲骨文要早得多,而且有三种不同的字体。我们把一个点称之为太阳,持弓的人表示军队,鸟儿展翅表示飞……”

  “这应当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字体。”

  哈蒂尔虽然没有和大家说话,可他的声音太大,显然是冲着大家来的。

  现场热闹的氛围一下停滞了,众人都望向余切,想知道他会怎么做?

  余切迈步走向哈蒂尔笑道:“我不太了解古文字,但我确实听说古埃及的文化十分发达,对这样的国家和文化,我一直是很尊重的。”

  气氛刚刚有所缓和。不料,哈蒂尔也许是太紧张,开玩笑说:“哈珀应该赞助我们开罗大学,请你们来研究圣书,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你看了圣书,你就不会再想到甲骨文。”

  “我们这几天在做什么?无用功。”

  余切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现场很显然弥漫出一股令人窒息的感觉,他盯着哈蒂尔说:“是我理解的那种意思吗?”

  这是一个西式用语。

  往往表达战斗前的最后一句警告。

  余切重复了一遍:“你希望我们不要再这里浪费时间,把机票退掉,用自己的钱去埃及研究那些已经被研究烂了的古文字,再写一篇有很多人写过的研究稿?”

  “你认为我们都是无用功,都没你聪明,是这样吗?”

  他每个字都没有动怒,也是笑着的,可是说起来却有很大的力量。可能是源于余切的体型,在众人当中,他是最壮也接近于最高的那一个,也源于他过往的经历,他不需要强调自己“做不做得出”,因为答案是肯定的。

  哈蒂尔显然被这种阵仗吓到了。

  天知道他的脑海里面,闪过了多少事情。

  最后哈蒂尔屈服了,他说:“我为我自己的无礼道歉。”

  “你应该道歉!”余切说,“我尊重你的文化,但你应当看场合。中国历史上没有欺负过埃及,你不应当在这里表达你错误的自豪感。”

  “你们觉得呢?”余切问其他人。

  大家没有反驳他,继续参观妇好墓和相关文物。沉默了一会儿后,好像之前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

  但这个哈蒂尔,还是在后面离开了安阳。而且向埃及驻华大使馆举报了余切,这个举报层层上报,转到了国内这边,余切在招待所接到了电话。

  “那个埃及人举报我了?”

  “他对我来说不重要,关键是你怎么想?”

  “不能和稀泥,你就告诉我,你怎么想?”

  “……嗯……嗯,那不就行了?这个哈蒂尔没有脑子的,埃及那几个人也没脑子,他们对我个人有意见,让他们直接打电话来找我,或者在中、埃之外的第三国报纸刊登他们的意见,我不介意和他们争论。”

  等了三天,一直到大会结束前一天,始终没有埃及使馆的电话。

  【他的战斗力很旺盛,他津津有味的巡视自己的领地,任何胆敢不服从他的,都要遭受到清算】

  【尽管,这常常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但我时常会想,余先生的举动里面,有多少是因为不服从,有多少是因为甲骨文】

  《十月》的陈东杰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这段话。

  他确实是有写日记的习惯,但不敢把这件事情写到报告文中。

  在公开发布的报告文中,此事有另外一个阐述:

  【我们一行人最后参观了妇好墓,这个墓于1976年发掘,目前是全国唯一保存良好的商代贵族墓,商王武丁命人为自己的配偶修筑了此墓葬。】

  【武丁是一个明君。】

  【解说员是燕外的大学生,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当她谈到妇好时,我们并没有太多动容,直到她谈到了武丁。】

  【她说:武丁年轻时在外行役,与平民一起劳作,当时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大家都以为他是哑巴。】

  【后来武丁继承王位,东征西讨,打下了一片巨大的疆域。武丁提拔奴隶做宰相,个人也并不穷奢极欲,他还有许多有趣的典故在后世流传。成语‘雊雉升鼎’和‘夜梦圣人’就源自于武丁,人人都说武丁的故事。】

  【唯一有一点诟病的,从平民到帝王给了武丁极大的自信,因此武丁很少听人的建议。现在来看,武丁做的大体是对的,但还是太霸道了。】

  【听到这里,我们所有人都忍不住笑了,连那些之前不知道武丁的老外都笑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豪1983,文豪1983最新章节,文豪1983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