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东笑道:“问题不大,这种器件一部分用在数字电路里,至于模拟电路的那部分,也有考虑,那就是刚才提到的电力电子器件要解决的问题了。”

  数字电路对线性度没什么高要求,它是通过电平门限来判断工作的,1就是1,0就是0,只要不太离谱,对它的工作没什么影响,此时,主要取的是光耦的隔离功能,当然,用来放大驱动电流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两种用法,对于线性度就没那么高要求了。

  至于模拟电路里怎么保证线性度,以期保障模拟电路的工作状态,就是高振东把其中一种电力电子器件提前搞出来的原因,这货能做到这一点。

  听见高振东主动说起这个,崔总工才跟着他的话头,问起了大家都心痒痒了很久的问题:“高总工,你说的这个电力电子器件,就是我们准备要搞的新元件?具体是什么个东西?”

  高振东点点头:“对,我准备搞两种电力电子器件,一种用于大功率中高频率,一种用于小功率从低频到高频,其中小功率的那种,就是用于这个的,这东西比较特殊,它用法和电路中的作用,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晶体三极管,实际上它也的确是三极管的一种,不过它导通不是靠PN结,而是靠一个导电沟道,这种情况下,它在电路里的表现,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

  电阻!

  这就对了,这不和光敏电阻一样一样的嘛,只是开关频率和其他特性不同,但是这一点是对的上号的。

  “我明白了,难怪你胸有成竹。说实话,我还真没听说过什么半导体是这种特性的。”

  高振东笑道:“你没听说过就对了,这本来就是一种新元件,而且它的新不是小修小改的新,这东西的‘新’,是从原理就完全不同的新。这东西叫做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MOSFET。”

  这话把潘厂长和崔总工都给吓住了,他们想的“新元件”,还真就是高振东说的那种小打小闹,小幅修改的新,原理上搞一种新元件,他胆子再大也不敢想啊。

  1274:嗨,你慢慢就习惯了。

  崔总工小心翼翼的求证,喉咙甚至有些干涩:“高总工,你的意思是,这是世界首创?”

  高振东想了想:“不算吧,去年就有了,概念还要更早一些,不过去年是用在微电子芯片上,用在电力电子芯片上,这是首创,其结构和微电子芯片上的有些不同。”

  高总工真是见多识广,崔总工笑道:“高总,你这博闻强识,触类旁通的本事,我是真没有。这么新的技术,你已经能消化吸收,开辟新路了。”

  “消化吸收倒不用,去年就是我用在微电子芯片上的,1274生产的那些集成电路,里面就用到这东西了。”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20年代就提出概念,花旗佬是搞了几十年,多个公司一起搞,包括RCA、贝尔实验室等等,60年开始申请专利,62年造出有实用意义的实物,63年获得的专利。

  不过有了高振东,情况就变了。

  这货在61年就直接把PMOS搞进了成熟的集成电路里,而花旗人62年做出来那东西只是实现了想法,速度慢得一批,初期并不具备使用价值。在这个背景下,很多事情就有了变化,而且相关的一些工作,也在随之进行,至少半导体发展史的史料,会有一些变化。

  不过MOS和MOSFET是有区别的,后者更细分一些,至于知识产权这些蛋,高振东就不去扯了,有人负责。

  他现在准备搞的就是MOSFET,利用MOS(金属氧化物)技术研究开发的FET(场效应)管,未来数十年小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王者,没有之一。

  高振东轻描淡写一句话,把潘厂长崔总工他们噎得说不出话来,原来还是你?

  难怪他这么信心十足的,原来其他地方用过类似技术了。

  “那另外一种大功率的呢?”崔总工问道。

  “那种大功率的,和可控硅有关,但是又不全一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特性,能自主关断。”

  这个时候,1218的同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高总工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两种类型的光耦,加上一个小功率的MOSFET,对于1218厂来说,已经是非常的吃力,再加上一个新型可控硅,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畴。

  潘厂长想了想,很小心的道:“高总工,这个东西,我们是不是再叫一个单位过来?”不行了,得摇人。

  他非常清楚,不能贪心,如果搞得眼大肚皮小,争来吃不了的话,那就麻烦了。

  部里是什么态度先不说,光是一个耽误工作,就让他觉得是在犯罪。

  所以既然吃不下,再摇一个相关单位进来,是很有必要的。

  高振东倒是不以为意,他们对十二机部内部熟悉,知道哪些单位能使得上劲儿,在这种细节上,他们甚至可能比十二机部的领导还清楚:“哪个单位?”

  人多力量大,只要控得住场,那就不怕管理带来的麻烦。

  恰好,高振东在十二机部,就属于是绝对能控场的那种。

  “电子院第十六研究室,他们也在负责可控硅相关工作,而且就在京城,专业方向和工作便利性都满足要求。”潘厂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而且理由还很充分和合理。

  高振东一听,这个还真不错,至少自己要搞的大功率器件,是以可控硅(晶闸管)为基础的,这个十六室的情况,听起来的确符合这个要求,至少在这方面,他们比1218要更有基础和经验,应该能很好的配合工作。

  “嗯,可以,你这个建议不错。”他点头应允。

  潘厂长看看手表:“那这样,高总,今天眼看也到下班时间了,既然还要请一家单位进来,那我们今天先这样,十六室的事情,我们去负责落实请他们过来,就在这一两天,等他们到了,我们再向您学习。”

  既然要摇人,同样的话就没必要劳烦高总工说两遍。

  高振东想想也可以,快下班了,现在娄晓娥这情况,他自然是能不在单位上多呆就不多呆,主要是现在的情况,等十六室的人来了再说也更合适一些。

  “那行,那我们就明后天再说,具体哪天,看你们什么时候把十六室的同志请过来。走走走,我们去食堂,来都来了,吃个便饭,呵呵呵。”高振东邀请他们。

  正好也快到吃饭时间了,陪同志们吃个饭的时间还是有的。

  1218的同志欣然应允,对于潘厂长和崔总工来说,就算他们不馋这顿饭,这不手下还有随行同志嘛,也不能不考虑同志们的想法。

  十二机部内部可是有传说的,十七机部三轧厂食堂的饭,好吃!那儿有个大厨,手艺可棒了。

  这都是十二机部来找高振东办事的人流传出去的,所谓的名声,就是这么一点点打开的。

  高振东敢说,几十年后傻柱退休了去开个饭馆子,生意绝对好,都不用特意起什么名字,就“红星食堂”就行,三轧厂又叫红星轧钢厂,一语双关,好得很。

  刚结婚的傻柱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亲自在食堂窗口打饭,没别的原因,今天秦怀茹也上下午班,两口子饭点儿能见一面,刚结婚,怪想的。

  刚给秦怀茹打过饭,还被前后的工友取笑了一番的傻柱,见秦怀茹端着饭盒走出食堂,马上把勺子一扔:“马华,来,接班儿!”

  媳妇儿都见过了,还杵这儿干嘛,徒弟拿来干嘛使的。

  临阵脱逃又被工友们嘲笑了一番的傻柱,见高振东带着人来,笑得可开心了,棒梗几个孩子又有好吃的了。

  “笑什么笑什么,不是我不干,这儿有接待工作,明白嘛你们。”

  ——

  老毛子的两台程控交换机,到货是最快的,我们甚至是直接从一批样机里抽调了两台给他们,仿制过他们的升降旋转交换机,对他们的交换网熟悉,兼容度高,都不用改的。

  老大哥嘛,还是要优待的,赶紧把货给供过去。

  老毛子的通信专家齐聚一堂,看着眼前的两台交换机,交头接耳。

  “难以想象,南方同志的科技发展这么快。”

  “这个体积就能做到800门的容量,他们的小型化技术太惊人了。”

  “说明书呢,说明书给我看看。”

  “……”

  在他们的交谈中,其中一台的背板被拆开了,映入他们眼帘的,最显眼的就是两块看起来类似DJS-60D的电路板。

  “这真是个好消息,我们的同志们仿制DJS-60D的进度已经差不多一半了,越往后,速度就越快,这台交换机既然使用DJS-60D控制,那剩下的就是只有软件的问题。”

  一名老毛子的通信工程师喜上眉梢,控制器、控制软件就是核心,控制器已经在仿制中,看起来离成功非常接近,那剩下的软件就好办,这年头的程序,复制、分析起来非常容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