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城的湿热尚未完全散去,小组一行人便乘火车继续东进。

  窗外,水田渐次被整齐的厂房和密集的民居取代,黄浦江的气息仿佛已隐约可闻。

  上城,华国工业的另一颗心脏,以其特有的精细和国际化视野著称。

  这里的工厂,设备往往带着欧美血统,标准严苛,管理也更为规范。

  何雨柱小组的最后一站,是上城精密仪器总厂和几家重要的轻工机械出口基地。

  任务不仅包括润滑技术推广,更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为“柱-1型”润滑脂的最终国家标准审定,收集最后一环的实践数据和应用反馈。

  接待规格明显高于之前。

  市机电局的领导亲自出面,厂里的总工程师全程陪同。

  会议室内,白瓷杯里泡着碧螺春,气氛客气却透着一种审慎的疏离。

  “何雨柱同志,欢迎欢迎。你们一路上的成绩,我们都听说了,令人钦佩。”总工程师姓钱,是一位儒雅的老先生,说话慢条斯理,“部里要求我们全力配合国家标准的数据采集工作,我们一定执行。不过……”

  他话锋一转,推了推金丝眼镜:“上海的情况有些特殊。我们很多设备是进口的,对方对润滑油品有严格的认证要求。你们的‘柱-1型’虽然表现优异,但毕竟缺乏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背书。”

  “直接全面推广,万一影响到设备保修或者出口产品认证,这个责任……”

  话说得委婉,意思却很明白:担心“土配方”不被国际认可,拖累出口。

  何雨柱面色平静:“钱总工的顾虑我明白。我们不需要全面替换。可以选择几条典型的、对润滑要求最苛刻的进口生产线进行对比试验,用数据说话。”

  “如果‘柱-1型’的性能指标,尤其是对精密设备关键部件的保护性和长期稳定性,能达到甚至超过进口指定油品,那是否更有说服力?”

  钱总工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这倒是稳妥的办法。那就从德产精密磨床和瑞士坐标镗床开始吧。”

  试验悄然展开。过程严谨而枯燥,连续多日的取样、检测、记录、对比。

  何雨柱亲自盯着每一个环节,数据不会说谎,初步结果显示,“柱-1型”在关键的抗磨损和氧化稳定性指标上,确实毫不逊色于价格昂贵的进口油。

  然而,就在数据汇总,准备形成最终报告的关键时刻,一股暗流悄然涌动。

  先是负责数据复核的一名上海厂年轻技术员,支支吾吾地找到何雨柱,说有两组关键数据“好像有点对不上”,需要重新测定,耽误了时间。

  接着,厂里一位平时对何雨柱颇为热情的副厂长,态度忽然变得暧昧起来,几次“无意间”提起:“何工啊,这标准定了,利益牵扯太大,有些老牌国营大厂,怕是不乐意看到你们红星厂一枝独秀啊…听说部里评审组里,也有不同意见…”

  最后,何雨柱接到了杨厂长从北京打来的加急电话,语气凝重:“柱子,情况有点不对。评审组里突然有人发难,咬死说你的配方里用了某种国外禁用的添加剂,环保不过关,还拿出了所谓的‘证据’!”

  “虽然被暂时压下去了,但来者不善!你那边数据采集一定要万无一失,尽快送回!我怕有人要搞釜底抽薪!”

  所有的迹象都指向一点:有人不想看到“柱-1型”标准顺利通过,而且手已经伸到了上城!

  何雨柱眼神彻底冷了下来。

  技术上的竞争他欢迎,但这种背后捅刀子的龌龊手段,触了他的逆鳞。

  他立刻召集小组开会,马华等人听了都气得不行。

  “肯定是那些卖进口油的使绊子!”

  “要不咱们连夜把数据送回去?”

  “不行。”何雨柱摇头,“数据必须完整、无可挑剔。他们不是想在数据上做文章吗?那就给他们看点更扎实的。”

  他心中默念:“签到。”

  【叮!检测到合适地点:上城精密仪器总厂实验室。是否签到?】

  “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初级数据真实性溯源与增强(限时)。】

  一股奇异的能力涌入意识。他不仅能感知到现有数据的每一处细微波动和潜在误差。

  更能清晰地“看”到如何通过补充几组精心设计的极端工况验证实验,让整个数据链变得坚不可摧,无懈可击!

  “重新测定那两组数据,马华你亲自盯着,用双人复核法。”何雨柱下令,“另外,立刻加做三组实验:高温高负荷连续运转1000小时模拟测试;不同批次原料稳定性对比测试;还有……模拟海运极端温湿环境下的油品适应性测试!我要看到最极端情况下的数据!”

  这几组实验一做,工作量巨大,但一旦完成,其说服力将远超常规标准!

  小组全员动员起来,日夜轮班盯在实验室。

  何雨柱更是几乎不眠不休,亲自设计实验方案,核对每一个数据点。

  就在加急实验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那个之前态度暧昧的副厂长又“恰好”路过实验室,看似随意地问:“何工,还没忙完呢?听说部里催得急,有些数据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这么较真?有时候,速度比完美更重要嘛…”

  何雨柱头都没抬,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李厂长,国家标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关系到今后全国无数工厂的设备安全和生产效率,没有‘差不多’这三个字。数据做不实,我没办法向部里交代,更没办法向国家交代。”

  那位李厂长被噎得脸色一阵青白,讪讪地走了。

  几天后,所有加急实验全部完成!数据结果完美得令人惊叹!

  尤其是在模拟海运环境的测试中,“柱-1型”表现出远超进口油品的适应性,这对出口设备意义重大!

  何雨柱亲自将所有数据报告密封,派马华和另一名组员乘坐最快的火车,亲自护送返京都,直达部里!

  做完这一切,何雨柱并没有停下。

  他找到了总工程师钱老,没有提任何背后的风波,只是将加做的几组极端实验数据,尤其是关于海运适应性的数据,单独呈送给他。

  “钱总工,这是我们在试验过程中意外发现的一些数据,觉得可能对贵厂出口设备的长途运输保障有帮助,供您参考。”

  钱老看着那几组价值千金的数据,尤其是海运适应性那部分,眼睛顿时亮了!这可是解决了他们一个大心病!

  他激动地握住何雨柱的手:“何工!这…这太感谢了!这不仅是帮我们厂,更是帮了国家大忙!你放心!标准审定的事,上海厂这边,必定全力支持!”

  真正的支持,从来不是靠妥协换来的,而是靠实打实的技术实力和胸怀换来的。

  几天后,京都传来消息。

  马华他们顺利将数据送达。那份无比扎实、尤其是包含了极端工况数据的报告,在部里评审会上引起了轰动!

  所有质疑在铁一般的数据面前,不攻自破!那个发难的评审专家,被问得哑口无言,狼狈不堪。

  “柱-1型”多功能工业润滑脂的国家标准,顺利通过审定!正式颁布执行!

  消息传到上城,小组全员欢呼雀跃!半年奔波,无数汗水,终于迎来了最高的认可!

  庆功宴上,钱总工亲自为何雨柱敬酒:“何工,年少有为,技术精湛,胸怀广阔!佩服!佩服!”

  那位李副厂长也凑过来敬酒,笑容满面,仿佛之前的龃龉从未发生。

  何雨柱淡淡一笑,与他碰杯,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在盛宴方酣之时,一个厂办的工作人员匆匆走来,在何雨柱耳边低语了几句。

  何雨柱眉头微挑,点了点头。他放下酒杯,对众人道:“各位慢用,我有点事,出去一下。”

  他走出喧闹的宴会厅,来到厂办大楼一间安静的会客室。

  里面,两位穿着中山装、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正在等他。

  其中一人亮出证件:“何雨柱同志,你好。我们是部里纪检组的。关于标准审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正常干扰,我们想向你了解一些情况。请不要有所顾虑,如实反映即可。”

  何雨柱看着他们,神情坦然:“好的,我一定配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最新章节,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