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在饮,将士们饮得豪放,将军有言,可痛饮,一半人今夜,一半人明日。
饮酒的那一半,便是狂欢,另外一半,自然负责今夜之守卫。
大帐之中,将军依旧在忙,把要发放的赏钱抚恤核算了几番,便也就发下去了。
阵亡之人,三百零五人,抚恤十五万两千五百贯。
轻重伤员,六百八十三人,共发去十万两千四百五十贯。
寨栅内外近处,精锐披甲之贼人头,两千一百二十个,赏六万三千六百贯。
寨外精锐披甲之贼人头,九百八十五个,各弩之人共分,赏两万九千五百五十贯。
寨外正面之贼,虞侯文书点数,死于弓弩,一千四百五十六人,各弓弩再共分,一万四千五百六十贯。
寨外正面之贼,死于步卒,四千二百六十三人,赏四万两千六百三十贯。
左右侧阵之贼,人头三千三百八十一个,轻骑共分,三万三千八百一十贯。
大贼一个,赏两千贯。
有记录,按照记录发赏,有疑处,多几人共分。
抚恤与赏赐,共有四十二万一千一百贯。
外加全军之赏赐,六千五百之战兵,十三万贯。三千辅兵,三万贯。
共计,六十万一千一百贯。
所有钱,今夜全部发放完毕,即便战死之人的钱,也都准备妥当,回去发给家属。
大宋打仗,就是这么费钱……
对于如此富庶之大宋而言,其实又很便宜……
苏武心中早有底气,也有认知,这么打下去,他打得起。
一场如此大战打下来,抚恤赏赐,六十万贯钱而已。
也不得不再说一件事,便是童贯伐辽,第一件事就是带去四百万贯的现钱,当场就发,历史上本也如此。
便是这大宋,极致的富庶之下,极致的文武有别之下,与军汉们谈不了其他,更谈不了什么家国大义与情怀,唯有给钱。
直到已经国破家亡的时候,真正半壁江山沦陷之时,这大宋的军队,才可以少谈点钱,多谈点家国大义之情怀。
哪怕大宋还未真正沦陷大半壁江山之前,哪怕女真已然入寇,军汉们依旧只看钱,大将种师中就是如此而亡。
直到岳飞再起,钱依旧要谈,但可以少谈了一下了,更多几分家国大义,那个时候的岳家军之战力,也就不必多言。
苏武自也想过要改变这种情况,但这种情况,着实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改变的,那需要大量的思想与政治上的教育工作,苏武不是做不来,而是没有这个时间。
那就先发钱!确保多发,把钱发到位。
发钱之外,还要确保将士们对苏武的感情与义气,乃至还有信任与崇拜,这已然就超越了大宋无数军队的经营建设工作水平。
苏武,也想要一支苏家军,这名头虽然会带来很多问题,不一定非要叫出来,但这件事的实质,一定要做到。
前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那就往“苏家军”这个方向来,只待真是女真铁骑踏来,再做那家国大义的工作。
时间紧迫,却是时间也还有一定的宽裕,紧迫在于苏武要节节高升,要权柄,权柄之好处,在于自主,苏武要这大宋权柄之下的自主空间。
大宋,其实算是暴毙,暴毙之前的任何时候,它都是一个极其稳定的国家政体,哪怕有许多乱事,总体而言,大宋的统治基础,其实比前面几个大一统的朝代都要稳固。
苏武就是要在这个极为稳固的大宋之下,争取权柄之下的自主,等待大宋的暴毙崩塌。
发完了钱,朱武也还有工作,便是再来禀报:“将军,战后湖州城送来的物资里,粮食菜蔬不算,现钱,又来八十万贯。”
“粮草之物也再去统计清楚。”苏武点着头,这湖州一城,两番,就给出了一百六十万贯现钱,这仗,其实是赚钱的。
也可见江南之富庶,远非山东可比,便是山东之地,百年千年,以富庶而言,永远也赶不上江南之地。
这仗,就得这么打下去,这钱也就得这么撒下去,做大事不能惜身,不能抠抠索索,哪怕赏赐越来越高,都得这么赏下去。
与军汉们斤斤计较,毫无意义,钱这种东西,其实是会贬值的,一旦真的大战而起,钱就会越发不值钱,反而生产出来的东西会物价飞涨。
钱这种东西,花出去了才是钱,没花出去的,那就是一堆没有用对地方的废弃金属。
这才是经济金融之道理。
来日,抚恤还得更高,那辽人之头与女真之人头,还得更贵。
此时此刻的这个时代,这些“废弃金属”不用在军汉身上,来日就得被人抢走。
第二日,湖州城各处招兵旗帜,待得一二日去,湖州下辖各县各村镇,也会到处竖起了招兵旗帜。
军营之中,正在开始扩充战兵,三千辅兵,除了少数实在用不了的,皆发甲胄兵刃,充到各营之中。
还留一些辅兵骨干军官,只待新兵来了,再做管理之事。
湖州城内,倒是也较为踊跃,江南之地,还真就不比北方,至少吃得饱的人比北方多,此番一战,不知多少青壮汉子在城头之上亲眼目睹,自也能激起一部分人心中的热血。
那些小厮、家丁、护卫、门客,便是其中主要。
这些人,身份地位不高,但多又能基本吃饱,其实也算是良家子的范畴。
再加上杜兴的宣传,宣传军中之月例俸钱,军中如何赏赐,军汉们一战而下,能得多少,便是吸引力也极其大……
初初招兵,倒也还算得上热闹。
便是一个一个的汉子,从城内往军营里来,开始熟悉辅兵之事。
说江南之人不善战,其实这句话有很大的偏颇,这个偏颇的认知,只因为江南富庶之人比旁处更多,在许多危机之时,其中就会出更多软骨头。
但江南之地,并非全是富庶之人,历朝历代,依旧出得不少能征善战之兵,便不一一赘述。
终究是一个道理,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上阵杀敌这件事,从古至今,古今中外,还是靠良家子。当然,也有少数富裕阶层也能做得到。
所有问题,自都辨证来看。
湖州府衙,自也帮着在忙……
湖州城外,堆了万具尸体的京观,京观堆了两座,冬日,倒也不急,可多堆一些时日。
至于往后到底把这些人埋到哪里去,这就是湖州府衙要考虑的事情了。
这京观堆起来,便是为了给湖州人一个巨大的信心,虽然几百年不闻战事了,但人类,终究是一个残忍好斗的物种,这是基因里带来的。
见得此番一战与这一幕京观的湖州人,往后再面对战事,必然不会转身就逃,定然也敢拿着兵器上城头来。
苏将军带人往湖州里去,杜兴有许多任务,采买做军衣的布料,多招募木匠铁匠之人,乃至更多买一些粮草之物。
苏武则要去府衙里,收到了这么多钱与物资,也该与湖州城的那些大小官吏与达官显贵见一见,感谢一下,这就是人情往来。
苏武打马入城去,湖州城内,倒也热闹,诸般店铺都在营业,百姓们依旧如往日一般生活。
只看得苏武高头大马而来,街道上的行人虽然不认识他,却多是与他拱手行礼,苏武也到处点头示意。
百姓,永远是可爱的,不论哪里的百姓。
入得府衙去,少不得一顿酒宴,苏武倒也不多吃,只管感谢在座之人。
在座之人,自也个个开怀,便是知道,苏将军只要在这里,这湖州城定然遭不了贼,这一战,着实给这湖州人开了眼界。
这份信心,百倍千倍的多。
这般情景之下,苏武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再要钱了,倒是知府邢岳来说:“将军只管作战,但再在湖州之地与贼开战,赏兵之钱,将军不必担忧。”
众人也一个个笑着作保,更有人说:“将军放心,但有贼人再来,赏兵的钱,不在话下,只要将军在湖州境内一日,粮草之事,永远无忧,便是将军来日转战他处,粮草但凡有缺,只管往湖州来说,我等也当为将军想尽办法去运。”
苏武其实很感动,这战争,当真要人亲眼得见,也难怪西军善战,西军之善战,就是边境之民永远都能有切身体会,所以,军民之间的关系,处在这种正向循环里。
苏武相信今日在场这些人的话语,他甚至觉得,哪怕他回到了山东去,来日但凡派人派船到湖州来,说要筹集粮草或者采买物资,这些人虽然不一定会多么慷慨大方无私,但也定然不会让苏武失望。
这就是基本的人心。
这一战,值得,苏武交到了整个湖州人的真心。
苏武多话不言,只管起身一礼,一盏老酒,一饮而尽。
苏武陡然想起一件事来,自己好似喝的是黄酒,虽然湖州并不以黄酒闻名,但今日就是喝的黄酒。
他想起了老宗泽,婺州义乌人宗泽,他昔日说过要请苏武尝一尝江南之黄酒。
再斟满,苏武再饮了一盏,便当是宗泽请的,苏武尝到了。
一场大宴散去,苏武出城。
回到军中,稍稍散了酒意,烤着炭火,朱武来报:“将军,今日招得八百余人,这是其中名册与湖州府衙送来的户籍……”
苏武接过,稍稍看了看:“尽快操练,虽然操练不得多久,但也要让这些人知道如何做一个好辅兵。”
“将军放心就是。”朱武点着头。
如今苏武这摊子彻底铺开了,许多事,真就只需要一个命令一句话,所有人都会恪守职责,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这一点很重要,一个组织里,就得需要这种生命力,生命力旺盛之时,这个群体组织就会蒸蒸日上,一旦生命力下降了,这个组织就慢慢在腐朽。
闻焕章又送来一叠文书,说:“将军,此乃各部扩充之编制……”
苏武看得几眼,各营,五百之数,皆扩充到了七八百之数,便也点头:“甚好,交代下去,便是对于同袍,定要多有照拂,若出什么欺压之事,从指挥使到都头,再到队头,全部严惩不贷。”
苏武所言,都是小事,但到得基层军汉,那自都是大事。
朱武来问:“要不在军纪之中,再加一条,每日来背,不得欺压同袍。”
“可以,加六个字。”苏武点头认可,便是苏武学了一招办法,把军纪之事,编成了简短之语,让军汉们每日来读,无事就背。
便也让铁叫子乐和在编曲调,编成一首曲子,曲子得朗朗上口,让军汉们日日传唱,起床了先唱一唱,吃饭了也先唱一唱。
最直白的洗脑之法,但定然会好用。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这样从细微之处开始的,从来不是从讲大道理开始的……
忽然,门外进来一个令兵禀报:“禀告将军,营外来了一群人,数百之多,说是要请见将军。”
苏武微微皱眉,已然落夜,湖州城早就关门了,哪里还有数百人来见自己?莫不是贼人有叛逃的?
便问:“哪里人?”
“说是什么婺州人,差点与游骑打起来了,他们说自己是官军,但怎么看都不像,皆是破衣烂衫,丢盔弃甲的,那领头一个,倒是看起来高大壮硕。”
苏武皱眉再想,婺州?
“把那领头之人叫进来!”苏武点着头。
婺州,此时应该已经深陷战火之中,何以有婺州官军出现在四百里外的湖州之地?
倒是四百里也不算远……
只待等着,不得多久,一个壮硕高大的汉子便进了大帐,苏武正在打量,那人躬身一礼:“卑职婺州步军都虞侯王禀,拜见苏将军!”
苏武闻言一愣,立马站起身来,再把王禀上下一打量,当真也是一条大汉,却是面容上又有几分江南之婉约,便是秀气,面容与这身材还真有些不相符。
苏武只管请一手:“王虞侯请坐就是。”
王禀拱手一礼,却问:“不知苏将军可否赐一些吃食来,卑职一路带人一路从婺州,过新城,从昌华过安吉,到的湖州,沿路着实困顿……”
苏武立马呼喊:“快,上酒菜,把营外婺州之人都请进来,安顿饭食炭火!”
喊完,苏武又抬手一招:“坐到近前,烤一烤炭火!”
那王禀当真不矫情,便搬着大帐里的马扎,往苏武跟前去坐,也有话语:“拜谢将军,卑职本是在婺州与杭州边界之处与贼周旋,陡然看到有许多溃兵往新城之处来驻,抓了几人,得知苏将军在湖州大展神威,一万之兵大败吕师囊十万之众,卑职便立马率领部众前来投效,还望将军不弃!”
便是话语在说,又是大礼。
“你部众还有多少人?”苏武问道。
“卑职部下,还有八百余人。”王禀答着,只看先来了头前苏武吃剩下的两个面饼,王禀拿在手中就啃。
苏武听来看来,便知其中之苦,新城,是杭州之南的一个县城,王禀是从婺州通过杭州地界到得湖州,其中危险重重自不用说。
许是翻山越岭,许是昼伏夜出。
江南都打成了一锅粥,唯有这婺州王禀,却能坚持与贼周旋到如今,方腊百万之贼,王禀几百之兵,依旧还在坚持周旋战斗。
这两三个月来,王禀过的什么日子,自就不必多言了。
难怪,历史上的王禀以一个婺州步军都虞侯的小小职位,一战之下,就被童贯看中,直接带到北方去,升任河东路兵马副总管,太原重镇兵马都总管。
这王禀,当真是个狠厉角色,历史上,金军南下之时,北方全线溃败,城池到处陷落,唯有他镇守的太原,坚若磐石。
金人久攻不下,拿王禀一点办法都没有,金人最后与宋廷谈判,宋廷直接把太原割让给了金人,换一时苟安。
王禀接到了圣旨,让他出城投降,他不尊圣旨,继续坚守太原,连金宋都暂时罢兵了,整个天下,还有太原王禀一人,在太原与金人奋战。
八个多月,城中粮草吃尽,牲畜马匹皆无,便是连树皮都吃完了,依旧奋战,不知杀伤多少金人。
最后,城破,王禀便是带着百人依旧巷战不止,杀敌无数,最终身中数十枪捅刺而亡。
金人气愤到了极致,便是连王禀的尸首,也要反复用马蹄践踏,并最终剁成肉泥。
苏武就看眼前之王禀,正是一脸坚毅,饿急了啃着面饼,脸颊之间,咬肌上下在动。
苏武开口:“你放心,既是到得我这里来了,我自待你如自家兄弟,江南今日多怯懦,唯有虞侯真豪杰。”
王禀闻言一愣,看向苏武,他年纪比苏武大许多,甚至他的儿子此时也不小了,王禀已然五十出头岁,五十多岁,小小官职……
他本是个硬汉,却是苏武如此一语,王禀竟是起了动容,拱手一礼:“将军……”
苏武点着头:“吃,多吃,水也来了,你既到我这里来了,想来你麾下八百人,定都是悍勇效死之忠义,钱粮与我麾下无异,甲胄军械兵刃,自当也与你最好的,我当还为你往枢密院去报功,便属你是江南抗贼第一功!”
苏武于私,当拉拢人心,于公,更是要让王禀这辈子值得。
王禀脸上动容更甚,竟是有一把泪水在眶,这段时间,他过得太苦太难,他的那些上官,大多难以言说,否则也不至于让他一个步军都虞侯领了兵马。
他领了兵马,转战周旋两三个月,为何这些兵马又对他王禀不离不弃?
不必多言,只因为王禀昔日,对军汉贴心有恩,人品贵重。
哪怕历史上,他一人坚守太原,何以圣旨都可不顾,麾下军汉依旧对他不离不弃?与他同生共死?
这般的王禀,当真怎么夸都不为过。
便听王禀来言:“今日得见将军,卑职才知,这两月之苦,不白受,苏将军再受我一拜!”
苏武连忙就扶,直把王禀扶上座去,想来历史上,王禀也是这么遇到童贯的,童贯当时应该也是感怀不已,如此才重用王禀在身边。
历史上更是王禀第一个打进了杭州城。
苏武更知道,江南婺州之人,从来善战,婺州何处,金华市所在之处,更是义乌所在之处。
哪怕到得明朝,南征北战之戚继光麾下,戚家军,也是义乌兵为主。
此时,苏武其实激动不已,本就是来参加这场风云际会,风云际会第一个人,王禀已然出现在眼前。
苏武起身来:“王虞侯,当一起去看看你麾下兵马。”
王禀早已几口把面饼啃下,起身:“将军请!”
苏武头前,带着王禀出大帐去,八百婺州兵,正在将台之下围着,篝火在点,营帐在立,还有饭菜在上。
苏武直接上得将台去看,众多婺州兵抱着碗,看到了苏武与王禀,便都往将台围过来,篝火许多,照得有亮。
苏武左右去看,一个个狼狈不堪,疲态尽显,却是一个个又眼神坚毅。
苏武再一次对自己主动来当先锋这件事很是庆幸,是他先来的,是他先碰上了这群婺州兵。
苏武挥着手:“吃,先吃饱,再温汤沐浴!”
王禀也摆摆手去,众人慢慢左右去散。
苏武在喊:“杜兴!”
“在!”
“厚衣,被褥,军帐,都备好,发钱,一人先发十贯,甲胄弓弩兵刃,都配置妥当!”苏武连连在喊,就是要大声来喊。
喊得所有人都转头来看他。
也喊得王禀再次躬身大礼:“拜谢将军,蒙将军不弃,如此厚待,我等自当用命剿贼!”
苏武只管去扶:“好虞侯,好军伍啊!”
苏武每次都是被人这么夸,第一次这么夸人。
王禀闻言,又左右去看这支只剩下八百人的部曲,竟是当真落了泪,头前还有一个并未去散,便是王禀一言:“将军,此乃我儿王荀,儿啊,快,快来见过苏将军!”
苏武自是去打量,年轻壮硕,人高马大,也有一脸的秀气,便是不走阶梯,直接翻越上了将台,到得苏武当面,躬身大礼:“见过苏将军。”
苏武只问:“可有官职在身?”
王禀摇头:“不曾……”
苏武左右一看,说道:“这般,我与你们封官,虽是私相授受,但战时不同以往,我本也是枢密院承旨之职,虽不实封,但临阵之前,封你王禀为差充婺州兵马都总管,你儿王荀,为差充婺州兵马副总管!只待禀到枢密院去,便去了差充。”
苏武就这么来,显然没有多大问题,他本就是枢密院的“高官”,又是临战之时,更有童贯背书,他就这么封了,封了个差充暂代,自也无碍。
王荀,那也不是一般人,他在王禀身边,那是什么阵势都跟在身旁,死也一样。
真说悍勇,年轻力壮的王荀,更多几分厮杀在前,王禀更多是精神上的悍勇!
王禀与王荀父子二人,自就是再来躬身拜去。
苏武不等二人开口,已然飞快左右去扶,还有话语:“战事还早,只待二位再立新功,如何封赏也不为过!”
王禀倒是不流泪了,只是一脸坚毅:“为国效死就是!”
那王荀年轻,却有话语多言:“只听得苏将军一万大败十万贼,我等听得那是热血沸腾,便知定是朝廷来了悍勇无当之将,忠义栋梁之官,心中神往,只想速速来投,三百里翻身越岭而来,当面一见,果然如此,此来有幸,再拜将军!”
便是王荀在说,将台之下的婺州兵,个个侧目来看,眼神之中,当真泛起了神采。
苏武打定主意,这支兵马要用好,不仅要用好,还要让王禀大权在握,再招父老子弟,组建一支骁勇兵马,来日伐辽,王禀本也当在其中,苏武此番更要让王禀大展神威。
苏武,当也是给钱给粮!
童贯,其实穷,为何穷?因为童贯过手的钱粮虽多,但那是全国上下禁厢之钱,但有一部饿肚子,就要生乱。
苏武不然,他没有那么大的一个摊子要顾,所以真说起来,苏武此时,比童贯可富裕得多。
苏武要一支江南兵,要一支婺州兵。
王禀的口碑,在婺州之地,显然不比苏武在东平府的差,王禀的人品,更是毋庸置疑,只要有钱粮,王禀号召力不必多言。
至于未来,王禀,其实也老了。
王荀,倒是年轻许多,今年,二十九。
苏武更多看王荀几番,忽然一语:“王虞侯,可否……将令郎借到我这帐下行走?”
王禀闻言,只管点头:“自无不可,正是他的造化。”
此言由衷而出,就看这军寨之景,婺州哪里算得什么前途前程?苏将军这麾下,才是真正的前程之处,苏将军既然如此来要,那当真就是前程远大的造化。
那王荀也是激动不已,拱手一礼:“随将军上阵听用,正是卑职之荣幸!”
这话自也不假,如今苏武之名望,在江南之地,要不得多久,必更是如日中天!
苏武更有安排:“好,我那亲卫指挥使李成,恰好有事北去了,你便先行差充,且看你上阵之功!”
李成押着好几百万贯的财物回去了,身边正缺一个骁勇之人听用走动,只待再上阵,看得王荀悍勇之姿,当也服众,且王荀此番之功绩,众人也会都知。
这么安排,无甚问题。
便也是如今,苏武再也不能像以往那般随意安排军将职位了,麾下之军,皆是骄兵悍将,更是许多人功勋不少,论资排辈这件事,也就越发重要。
不论再安排什么职位,都要看资格,看功勋,排着来。
但王荀,必须如此!
带在身边,长年累月,情义于他,来日江南兵,婺州兵,继承者就是王荀。
“吃饭吃饭,你也去吃饭,再大的事,吃饭最重要。”苏武在与王荀说,便是笑着脸,挥着手。
王荀也笑,拱手,翻身下了将台,着实是饿得不行了。
一旁王禀脸上也带笑,只说:“此番来得真是太对了。”
可见头前,在新城附近,三百里路,来不来这件事,王禀也有一番纠结。
苏武作请又说:“已然看得好军伍,王虞侯,且再入大帐,多吃一些东西,也说一说这江南贼势,正是客军初到,不知贼势全貌。”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王禀也抬手作请。
大帐之内,王禀啃着肉,喝着茶,少了拘谨,越发放松,在舆图面前慢慢来说。
说方腊之下,有方貌、邢政、卫忠、钱振鹏、段恺等等,各部大概都在哪里,都有多少人,都有哪些军将。
又说那四大元帅,都在何处驻守,麾下军将人马如何……
说方腊朝廷编制如何,都是哪里的人,都是哪里起的兵……
许多许多,苏武听得认真,甚至还做笔记来记。
王禀一来,当真江南之事皆通……
杭州城内,正也有一场酒宴在饮,圣公方腊座下,在杭州的文武百官,尽皆在场。
其实吵闹,那枢密吕师囊把湖州之战说得清清楚楚。
招来的,多是鄙夷之语。
不外乎在座诸人,个个兵强马壮,战功赫赫,不知大小打了多少仗,吕师囊要说朝廷前锋大将很强,众人倒是不多疑。
但吕师囊把那前锋大将说得如同神兵降世一般……
三大王方貌已然开口:“吕枢密,你莫不是战事不利,便胡乱来编吧?”
吕师囊气不打一处来,只管来说:“我麾下精锐,前赴后继而亡,你却来说这话,那你去……你自去打那苏武就是!”
太子方天定便也来言:“你此番精锐损失殆尽,大败而归,当要治罪才是!”
吕师囊闻言,连忙去看圣公,圣公天子衮龙袍在身,威严非常,心中不知多少念想。
他心中喜忧无数,百万之军,两三个月就有了,朝廷也立了,官职也封了。
却看眼前,哪里又是一家之天下?这天下分了太多家……
吕师囊败了,是坏事,其实也是好事……至少可以少分一家天下了……
这场大宴,本就是为了有的放矢而设。
但方腊又不能显得当真不近人情,吃相也要好看,只管慢慢来说:“吕枢密与我共事极早,身家尽是托付,从无私心,起事之时,更有同生共死之忠义,此不过一败而已,岂能因此治罪?只管让吕枢密不再领军伍作战就是,便就在枢密院里,多行后勤之责。”
吕师囊闻言,说不得其他,虽然心中无数念想,难受不已,但只要不治罪就好,只管拱手大礼:“拜谢圣公恩典。”
“好了,此事不必多言,吕枢密从来一心向公,既然来了宋廷之前锋大将,那自要击败了他,方貌!”圣公方腊点兵了。
“臣在!”方貌上前拱手。
“便由你部再讨湖州,一举击破宋廷之军!吕枢密麾下人马,也由你来暂行节制,只待打下湖州,再来商议。”
方腊自有心思,吕师囊也有苦难言。
吕师囊只去看了看左右之人,眼神复杂。
方貌起身拱手:“谨恭圣公天命!”
方腊又言:“秀州也当要打,打得秀州,便可再攻苏吴,苏州克下,再下常州润州江宁等地,便可依托大江与宋廷对峙。”
显然,方腊也是有战略的,只是没想到,朝廷之军来得如此之快。
方腊之语,那当真是比东京城的那位天子还要有威势。
方腊侄子方杰来言:“臣愿起兵去打秀州。”
方腊只管点头:“极好,准奏!”
便是如今,掌控大军之人,多是诸般“股东”,姓方的好几人,也就是方腊的家族之人,虽然也有掌军,但反而是弱势。
为今之计,便是让自家子弟多多建功,多多得那钱粮之物,多养精锐兵马,如此,才是稳妥之策。
而今里,该封的也封了,该给的也给了,许多人似也较为满意,甚至有些人已然开始享乐其中,那就正是争权夺利之良机。
方杰却又来言:“只是我麾下人马不多,还请圣公多多调派一些。”
这是事实,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调派,调派谁的……
方腊左右去看,众人皆不抬头。
很是麻烦,方杰虽然骁勇,但毕竟是年少后辈,麾下不比方貌势大。
方腊见众人不应,便也犯难,只道:“不急,秀州之事,稍稍拖沓一下也无妨,只待从长计议,三王湖州之战先打。”
有些手段,大庭广众之下,难以来做,唯有私下再来谋,便是在场之人一个一个的谈一谈,一人借一点,也要给方杰弄出一支大军来。
这顿好宴,吃到了目的,便是只管饮酒作乐就是,杭州城的婉约女子,一个个柔美非常,舞姿翩翩,乐音更美。
只待酒宴散去,一人分去三五个女子,其中之乐,世间绝妙。便是这些好女子,乃至达官显贵家的闺中佳人,岂是这些泥腿汉子昔日能见得到的?
提头卖命,就为今日。
只待众人散去,方家人聚在一起,三王方貌,皇叔方垕,太子方天定,侄子方杰。
自还有一番密事来言……
(兄弟们,今日九千,这段时间,不会懈怠,即便过年,也有!)
饮酒的那一半,便是狂欢,另外一半,自然负责今夜之守卫。
大帐之中,将军依旧在忙,把要发放的赏钱抚恤核算了几番,便也就发下去了。
阵亡之人,三百零五人,抚恤十五万两千五百贯。
轻重伤员,六百八十三人,共发去十万两千四百五十贯。
寨栅内外近处,精锐披甲之贼人头,两千一百二十个,赏六万三千六百贯。
寨外精锐披甲之贼人头,九百八十五个,各弩之人共分,赏两万九千五百五十贯。
寨外正面之贼,虞侯文书点数,死于弓弩,一千四百五十六人,各弓弩再共分,一万四千五百六十贯。
寨外正面之贼,死于步卒,四千二百六十三人,赏四万两千六百三十贯。
左右侧阵之贼,人头三千三百八十一个,轻骑共分,三万三千八百一十贯。
大贼一个,赏两千贯。
有记录,按照记录发赏,有疑处,多几人共分。
抚恤与赏赐,共有四十二万一千一百贯。
外加全军之赏赐,六千五百之战兵,十三万贯。三千辅兵,三万贯。
共计,六十万一千一百贯。
所有钱,今夜全部发放完毕,即便战死之人的钱,也都准备妥当,回去发给家属。
大宋打仗,就是这么费钱……
对于如此富庶之大宋而言,其实又很便宜……
苏武心中早有底气,也有认知,这么打下去,他打得起。
一场如此大战打下来,抚恤赏赐,六十万贯钱而已。
也不得不再说一件事,便是童贯伐辽,第一件事就是带去四百万贯的现钱,当场就发,历史上本也如此。
便是这大宋,极致的富庶之下,极致的文武有别之下,与军汉们谈不了其他,更谈不了什么家国大义与情怀,唯有给钱。
直到已经国破家亡的时候,真正半壁江山沦陷之时,这大宋的军队,才可以少谈点钱,多谈点家国大义之情怀。
哪怕大宋还未真正沦陷大半壁江山之前,哪怕女真已然入寇,军汉们依旧只看钱,大将种师中就是如此而亡。
直到岳飞再起,钱依旧要谈,但可以少谈了一下了,更多几分家国大义,那个时候的岳家军之战力,也就不必多言。
苏武自也想过要改变这种情况,但这种情况,着实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改变的,那需要大量的思想与政治上的教育工作,苏武不是做不来,而是没有这个时间。
那就先发钱!确保多发,把钱发到位。
发钱之外,还要确保将士们对苏武的感情与义气,乃至还有信任与崇拜,这已然就超越了大宋无数军队的经营建设工作水平。
苏武,也想要一支苏家军,这名头虽然会带来很多问题,不一定非要叫出来,但这件事的实质,一定要做到。
前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那就往“苏家军”这个方向来,只待真是女真铁骑踏来,再做那家国大义的工作。
时间紧迫,却是时间也还有一定的宽裕,紧迫在于苏武要节节高升,要权柄,权柄之好处,在于自主,苏武要这大宋权柄之下的自主空间。
大宋,其实算是暴毙,暴毙之前的任何时候,它都是一个极其稳定的国家政体,哪怕有许多乱事,总体而言,大宋的统治基础,其实比前面几个大一统的朝代都要稳固。
苏武就是要在这个极为稳固的大宋之下,争取权柄之下的自主,等待大宋的暴毙崩塌。
发完了钱,朱武也还有工作,便是再来禀报:“将军,战后湖州城送来的物资里,粮食菜蔬不算,现钱,又来八十万贯。”
“粮草之物也再去统计清楚。”苏武点着头,这湖州一城,两番,就给出了一百六十万贯现钱,这仗,其实是赚钱的。
也可见江南之富庶,远非山东可比,便是山东之地,百年千年,以富庶而言,永远也赶不上江南之地。
这仗,就得这么打下去,这钱也就得这么撒下去,做大事不能惜身,不能抠抠索索,哪怕赏赐越来越高,都得这么赏下去。
与军汉们斤斤计较,毫无意义,钱这种东西,其实是会贬值的,一旦真的大战而起,钱就会越发不值钱,反而生产出来的东西会物价飞涨。
钱这种东西,花出去了才是钱,没花出去的,那就是一堆没有用对地方的废弃金属。
这才是经济金融之道理。
来日,抚恤还得更高,那辽人之头与女真之人头,还得更贵。
此时此刻的这个时代,这些“废弃金属”不用在军汉身上,来日就得被人抢走。
第二日,湖州城各处招兵旗帜,待得一二日去,湖州下辖各县各村镇,也会到处竖起了招兵旗帜。
军营之中,正在开始扩充战兵,三千辅兵,除了少数实在用不了的,皆发甲胄兵刃,充到各营之中。
还留一些辅兵骨干军官,只待新兵来了,再做管理之事。
湖州城内,倒是也较为踊跃,江南之地,还真就不比北方,至少吃得饱的人比北方多,此番一战,不知多少青壮汉子在城头之上亲眼目睹,自也能激起一部分人心中的热血。
那些小厮、家丁、护卫、门客,便是其中主要。
这些人,身份地位不高,但多又能基本吃饱,其实也算是良家子的范畴。
再加上杜兴的宣传,宣传军中之月例俸钱,军中如何赏赐,军汉们一战而下,能得多少,便是吸引力也极其大……
初初招兵,倒也还算得上热闹。
便是一个一个的汉子,从城内往军营里来,开始熟悉辅兵之事。
说江南之人不善战,其实这句话有很大的偏颇,这个偏颇的认知,只因为江南富庶之人比旁处更多,在许多危机之时,其中就会出更多软骨头。
但江南之地,并非全是富庶之人,历朝历代,依旧出得不少能征善战之兵,便不一一赘述。
终究是一个道理,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上阵杀敌这件事,从古至今,古今中外,还是靠良家子。当然,也有少数富裕阶层也能做得到。
所有问题,自都辨证来看。
湖州府衙,自也帮着在忙……
湖州城外,堆了万具尸体的京观,京观堆了两座,冬日,倒也不急,可多堆一些时日。
至于往后到底把这些人埋到哪里去,这就是湖州府衙要考虑的事情了。
这京观堆起来,便是为了给湖州人一个巨大的信心,虽然几百年不闻战事了,但人类,终究是一个残忍好斗的物种,这是基因里带来的。
见得此番一战与这一幕京观的湖州人,往后再面对战事,必然不会转身就逃,定然也敢拿着兵器上城头来。
苏将军带人往湖州里去,杜兴有许多任务,采买做军衣的布料,多招募木匠铁匠之人,乃至更多买一些粮草之物。
苏武则要去府衙里,收到了这么多钱与物资,也该与湖州城的那些大小官吏与达官显贵见一见,感谢一下,这就是人情往来。
苏武打马入城去,湖州城内,倒也热闹,诸般店铺都在营业,百姓们依旧如往日一般生活。
只看得苏武高头大马而来,街道上的行人虽然不认识他,却多是与他拱手行礼,苏武也到处点头示意。
百姓,永远是可爱的,不论哪里的百姓。
入得府衙去,少不得一顿酒宴,苏武倒也不多吃,只管感谢在座之人。
在座之人,自也个个开怀,便是知道,苏将军只要在这里,这湖州城定然遭不了贼,这一战,着实给这湖州人开了眼界。
这份信心,百倍千倍的多。
这般情景之下,苏武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再要钱了,倒是知府邢岳来说:“将军只管作战,但再在湖州之地与贼开战,赏兵之钱,将军不必担忧。”
众人也一个个笑着作保,更有人说:“将军放心,但有贼人再来,赏兵的钱,不在话下,只要将军在湖州境内一日,粮草之事,永远无忧,便是将军来日转战他处,粮草但凡有缺,只管往湖州来说,我等也当为将军想尽办法去运。”
苏武其实很感动,这战争,当真要人亲眼得见,也难怪西军善战,西军之善战,就是边境之民永远都能有切身体会,所以,军民之间的关系,处在这种正向循环里。
苏武相信今日在场这些人的话语,他甚至觉得,哪怕他回到了山东去,来日但凡派人派船到湖州来,说要筹集粮草或者采买物资,这些人虽然不一定会多么慷慨大方无私,但也定然不会让苏武失望。
这就是基本的人心。
这一战,值得,苏武交到了整个湖州人的真心。
苏武多话不言,只管起身一礼,一盏老酒,一饮而尽。
苏武陡然想起一件事来,自己好似喝的是黄酒,虽然湖州并不以黄酒闻名,但今日就是喝的黄酒。
他想起了老宗泽,婺州义乌人宗泽,他昔日说过要请苏武尝一尝江南之黄酒。
再斟满,苏武再饮了一盏,便当是宗泽请的,苏武尝到了。
一场大宴散去,苏武出城。
回到军中,稍稍散了酒意,烤着炭火,朱武来报:“将军,今日招得八百余人,这是其中名册与湖州府衙送来的户籍……”
苏武接过,稍稍看了看:“尽快操练,虽然操练不得多久,但也要让这些人知道如何做一个好辅兵。”
“将军放心就是。”朱武点着头。
如今苏武这摊子彻底铺开了,许多事,真就只需要一个命令一句话,所有人都会恪守职责,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这一点很重要,一个组织里,就得需要这种生命力,生命力旺盛之时,这个群体组织就会蒸蒸日上,一旦生命力下降了,这个组织就慢慢在腐朽。
闻焕章又送来一叠文书,说:“将军,此乃各部扩充之编制……”
苏武看得几眼,各营,五百之数,皆扩充到了七八百之数,便也点头:“甚好,交代下去,便是对于同袍,定要多有照拂,若出什么欺压之事,从指挥使到都头,再到队头,全部严惩不贷。”
苏武所言,都是小事,但到得基层军汉,那自都是大事。
朱武来问:“要不在军纪之中,再加一条,每日来背,不得欺压同袍。”
“可以,加六个字。”苏武点头认可,便是苏武学了一招办法,把军纪之事,编成了简短之语,让军汉们每日来读,无事就背。
便也让铁叫子乐和在编曲调,编成一首曲子,曲子得朗朗上口,让军汉们日日传唱,起床了先唱一唱,吃饭了也先唱一唱。
最直白的洗脑之法,但定然会好用。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这样从细微之处开始的,从来不是从讲大道理开始的……
忽然,门外进来一个令兵禀报:“禀告将军,营外来了一群人,数百之多,说是要请见将军。”
苏武微微皱眉,已然落夜,湖州城早就关门了,哪里还有数百人来见自己?莫不是贼人有叛逃的?
便问:“哪里人?”
“说是什么婺州人,差点与游骑打起来了,他们说自己是官军,但怎么看都不像,皆是破衣烂衫,丢盔弃甲的,那领头一个,倒是看起来高大壮硕。”
苏武皱眉再想,婺州?
“把那领头之人叫进来!”苏武点着头。
婺州,此时应该已经深陷战火之中,何以有婺州官军出现在四百里外的湖州之地?
倒是四百里也不算远……
只待等着,不得多久,一个壮硕高大的汉子便进了大帐,苏武正在打量,那人躬身一礼:“卑职婺州步军都虞侯王禀,拜见苏将军!”
苏武闻言一愣,立马站起身来,再把王禀上下一打量,当真也是一条大汉,却是面容上又有几分江南之婉约,便是秀气,面容与这身材还真有些不相符。
苏武只管请一手:“王虞侯请坐就是。”
王禀拱手一礼,却问:“不知苏将军可否赐一些吃食来,卑职一路带人一路从婺州,过新城,从昌华过安吉,到的湖州,沿路着实困顿……”
苏武立马呼喊:“快,上酒菜,把营外婺州之人都请进来,安顿饭食炭火!”
喊完,苏武又抬手一招:“坐到近前,烤一烤炭火!”
那王禀当真不矫情,便搬着大帐里的马扎,往苏武跟前去坐,也有话语:“拜谢将军,卑职本是在婺州与杭州边界之处与贼周旋,陡然看到有许多溃兵往新城之处来驻,抓了几人,得知苏将军在湖州大展神威,一万之兵大败吕师囊十万之众,卑职便立马率领部众前来投效,还望将军不弃!”
便是话语在说,又是大礼。
“你部众还有多少人?”苏武问道。
“卑职部下,还有八百余人。”王禀答着,只看先来了头前苏武吃剩下的两个面饼,王禀拿在手中就啃。
苏武听来看来,便知其中之苦,新城,是杭州之南的一个县城,王禀是从婺州通过杭州地界到得湖州,其中危险重重自不用说。
许是翻山越岭,许是昼伏夜出。
江南都打成了一锅粥,唯有这婺州王禀,却能坚持与贼周旋到如今,方腊百万之贼,王禀几百之兵,依旧还在坚持周旋战斗。
这两三个月来,王禀过的什么日子,自就不必多言了。
难怪,历史上的王禀以一个婺州步军都虞侯的小小职位,一战之下,就被童贯看中,直接带到北方去,升任河东路兵马副总管,太原重镇兵马都总管。
这王禀,当真是个狠厉角色,历史上,金军南下之时,北方全线溃败,城池到处陷落,唯有他镇守的太原,坚若磐石。
金人久攻不下,拿王禀一点办法都没有,金人最后与宋廷谈判,宋廷直接把太原割让给了金人,换一时苟安。
王禀接到了圣旨,让他出城投降,他不尊圣旨,继续坚守太原,连金宋都暂时罢兵了,整个天下,还有太原王禀一人,在太原与金人奋战。
八个多月,城中粮草吃尽,牲畜马匹皆无,便是连树皮都吃完了,依旧奋战,不知杀伤多少金人。
最后,城破,王禀便是带着百人依旧巷战不止,杀敌无数,最终身中数十枪捅刺而亡。
金人气愤到了极致,便是连王禀的尸首,也要反复用马蹄践踏,并最终剁成肉泥。
苏武就看眼前之王禀,正是一脸坚毅,饿急了啃着面饼,脸颊之间,咬肌上下在动。
苏武开口:“你放心,既是到得我这里来了,我自待你如自家兄弟,江南今日多怯懦,唯有虞侯真豪杰。”
王禀闻言一愣,看向苏武,他年纪比苏武大许多,甚至他的儿子此时也不小了,王禀已然五十出头岁,五十多岁,小小官职……
他本是个硬汉,却是苏武如此一语,王禀竟是起了动容,拱手一礼:“将军……”
苏武点着头:“吃,多吃,水也来了,你既到我这里来了,想来你麾下八百人,定都是悍勇效死之忠义,钱粮与我麾下无异,甲胄军械兵刃,自当也与你最好的,我当还为你往枢密院去报功,便属你是江南抗贼第一功!”
苏武于私,当拉拢人心,于公,更是要让王禀这辈子值得。
王禀脸上动容更甚,竟是有一把泪水在眶,这段时间,他过得太苦太难,他的那些上官,大多难以言说,否则也不至于让他一个步军都虞侯领了兵马。
他领了兵马,转战周旋两三个月,为何这些兵马又对他王禀不离不弃?
不必多言,只因为王禀昔日,对军汉贴心有恩,人品贵重。
哪怕历史上,他一人坚守太原,何以圣旨都可不顾,麾下军汉依旧对他不离不弃?与他同生共死?
这般的王禀,当真怎么夸都不为过。
便听王禀来言:“今日得见将军,卑职才知,这两月之苦,不白受,苏将军再受我一拜!”
苏武连忙就扶,直把王禀扶上座去,想来历史上,王禀也是这么遇到童贯的,童贯当时应该也是感怀不已,如此才重用王禀在身边。
历史上更是王禀第一个打进了杭州城。
苏武更知道,江南婺州之人,从来善战,婺州何处,金华市所在之处,更是义乌所在之处。
哪怕到得明朝,南征北战之戚继光麾下,戚家军,也是义乌兵为主。
此时,苏武其实激动不已,本就是来参加这场风云际会,风云际会第一个人,王禀已然出现在眼前。
苏武起身来:“王虞侯,当一起去看看你麾下兵马。”
王禀早已几口把面饼啃下,起身:“将军请!”
苏武头前,带着王禀出大帐去,八百婺州兵,正在将台之下围着,篝火在点,营帐在立,还有饭菜在上。
苏武直接上得将台去看,众多婺州兵抱着碗,看到了苏武与王禀,便都往将台围过来,篝火许多,照得有亮。
苏武左右去看,一个个狼狈不堪,疲态尽显,却是一个个又眼神坚毅。
苏武再一次对自己主动来当先锋这件事很是庆幸,是他先来的,是他先碰上了这群婺州兵。
苏武挥着手:“吃,先吃饱,再温汤沐浴!”
王禀也摆摆手去,众人慢慢左右去散。
苏武在喊:“杜兴!”
“在!”
“厚衣,被褥,军帐,都备好,发钱,一人先发十贯,甲胄弓弩兵刃,都配置妥当!”苏武连连在喊,就是要大声来喊。
喊得所有人都转头来看他。
也喊得王禀再次躬身大礼:“拜谢将军,蒙将军不弃,如此厚待,我等自当用命剿贼!”
苏武只管去扶:“好虞侯,好军伍啊!”
苏武每次都是被人这么夸,第一次这么夸人。
王禀闻言,又左右去看这支只剩下八百人的部曲,竟是当真落了泪,头前还有一个并未去散,便是王禀一言:“将军,此乃我儿王荀,儿啊,快,快来见过苏将军!”
苏武自是去打量,年轻壮硕,人高马大,也有一脸的秀气,便是不走阶梯,直接翻越上了将台,到得苏武当面,躬身大礼:“见过苏将军。”
苏武只问:“可有官职在身?”
王禀摇头:“不曾……”
苏武左右一看,说道:“这般,我与你们封官,虽是私相授受,但战时不同以往,我本也是枢密院承旨之职,虽不实封,但临阵之前,封你王禀为差充婺州兵马都总管,你儿王荀,为差充婺州兵马副总管!只待禀到枢密院去,便去了差充。”
苏武就这么来,显然没有多大问题,他本就是枢密院的“高官”,又是临战之时,更有童贯背书,他就这么封了,封了个差充暂代,自也无碍。
王荀,那也不是一般人,他在王禀身边,那是什么阵势都跟在身旁,死也一样。
真说悍勇,年轻力壮的王荀,更多几分厮杀在前,王禀更多是精神上的悍勇!
王禀与王荀父子二人,自就是再来躬身拜去。
苏武不等二人开口,已然飞快左右去扶,还有话语:“战事还早,只待二位再立新功,如何封赏也不为过!”
王禀倒是不流泪了,只是一脸坚毅:“为国效死就是!”
那王荀年轻,却有话语多言:“只听得苏将军一万大败十万贼,我等听得那是热血沸腾,便知定是朝廷来了悍勇无当之将,忠义栋梁之官,心中神往,只想速速来投,三百里翻身越岭而来,当面一见,果然如此,此来有幸,再拜将军!”
便是王荀在说,将台之下的婺州兵,个个侧目来看,眼神之中,当真泛起了神采。
苏武打定主意,这支兵马要用好,不仅要用好,还要让王禀大权在握,再招父老子弟,组建一支骁勇兵马,来日伐辽,王禀本也当在其中,苏武此番更要让王禀大展神威。
苏武,当也是给钱给粮!
童贯,其实穷,为何穷?因为童贯过手的钱粮虽多,但那是全国上下禁厢之钱,但有一部饿肚子,就要生乱。
苏武不然,他没有那么大的一个摊子要顾,所以真说起来,苏武此时,比童贯可富裕得多。
苏武要一支江南兵,要一支婺州兵。
王禀的口碑,在婺州之地,显然不比苏武在东平府的差,王禀的人品,更是毋庸置疑,只要有钱粮,王禀号召力不必多言。
至于未来,王禀,其实也老了。
王荀,倒是年轻许多,今年,二十九。
苏武更多看王荀几番,忽然一语:“王虞侯,可否……将令郎借到我这帐下行走?”
王禀闻言,只管点头:“自无不可,正是他的造化。”
此言由衷而出,就看这军寨之景,婺州哪里算得什么前途前程?苏将军这麾下,才是真正的前程之处,苏将军既然如此来要,那当真就是前程远大的造化。
那王荀也是激动不已,拱手一礼:“随将军上阵听用,正是卑职之荣幸!”
这话自也不假,如今苏武之名望,在江南之地,要不得多久,必更是如日中天!
苏武更有安排:“好,我那亲卫指挥使李成,恰好有事北去了,你便先行差充,且看你上阵之功!”
李成押着好几百万贯的财物回去了,身边正缺一个骁勇之人听用走动,只待再上阵,看得王荀悍勇之姿,当也服众,且王荀此番之功绩,众人也会都知。
这么安排,无甚问题。
便也是如今,苏武再也不能像以往那般随意安排军将职位了,麾下之军,皆是骄兵悍将,更是许多人功勋不少,论资排辈这件事,也就越发重要。
不论再安排什么职位,都要看资格,看功勋,排着来。
但王荀,必须如此!
带在身边,长年累月,情义于他,来日江南兵,婺州兵,继承者就是王荀。
“吃饭吃饭,你也去吃饭,再大的事,吃饭最重要。”苏武在与王荀说,便是笑着脸,挥着手。
王荀也笑,拱手,翻身下了将台,着实是饿得不行了。
一旁王禀脸上也带笑,只说:“此番来得真是太对了。”
可见头前,在新城附近,三百里路,来不来这件事,王禀也有一番纠结。
苏武作请又说:“已然看得好军伍,王虞侯,且再入大帐,多吃一些东西,也说一说这江南贼势,正是客军初到,不知贼势全貌。”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王禀也抬手作请。
大帐之内,王禀啃着肉,喝着茶,少了拘谨,越发放松,在舆图面前慢慢来说。
说方腊之下,有方貌、邢政、卫忠、钱振鹏、段恺等等,各部大概都在哪里,都有多少人,都有哪些军将。
又说那四大元帅,都在何处驻守,麾下军将人马如何……
说方腊朝廷编制如何,都是哪里的人,都是哪里起的兵……
许多许多,苏武听得认真,甚至还做笔记来记。
王禀一来,当真江南之事皆通……
杭州城内,正也有一场酒宴在饮,圣公方腊座下,在杭州的文武百官,尽皆在场。
其实吵闹,那枢密吕师囊把湖州之战说得清清楚楚。
招来的,多是鄙夷之语。
不外乎在座诸人,个个兵强马壮,战功赫赫,不知大小打了多少仗,吕师囊要说朝廷前锋大将很强,众人倒是不多疑。
但吕师囊把那前锋大将说得如同神兵降世一般……
三大王方貌已然开口:“吕枢密,你莫不是战事不利,便胡乱来编吧?”
吕师囊气不打一处来,只管来说:“我麾下精锐,前赴后继而亡,你却来说这话,那你去……你自去打那苏武就是!”
太子方天定便也来言:“你此番精锐损失殆尽,大败而归,当要治罪才是!”
吕师囊闻言,连忙去看圣公,圣公天子衮龙袍在身,威严非常,心中不知多少念想。
他心中喜忧无数,百万之军,两三个月就有了,朝廷也立了,官职也封了。
却看眼前,哪里又是一家之天下?这天下分了太多家……
吕师囊败了,是坏事,其实也是好事……至少可以少分一家天下了……
这场大宴,本就是为了有的放矢而设。
但方腊又不能显得当真不近人情,吃相也要好看,只管慢慢来说:“吕枢密与我共事极早,身家尽是托付,从无私心,起事之时,更有同生共死之忠义,此不过一败而已,岂能因此治罪?只管让吕枢密不再领军伍作战就是,便就在枢密院里,多行后勤之责。”
吕师囊闻言,说不得其他,虽然心中无数念想,难受不已,但只要不治罪就好,只管拱手大礼:“拜谢圣公恩典。”
“好了,此事不必多言,吕枢密从来一心向公,既然来了宋廷之前锋大将,那自要击败了他,方貌!”圣公方腊点兵了。
“臣在!”方貌上前拱手。
“便由你部再讨湖州,一举击破宋廷之军!吕枢密麾下人马,也由你来暂行节制,只待打下湖州,再来商议。”
方腊自有心思,吕师囊也有苦难言。
吕师囊只去看了看左右之人,眼神复杂。
方貌起身拱手:“谨恭圣公天命!”
方腊又言:“秀州也当要打,打得秀州,便可再攻苏吴,苏州克下,再下常州润州江宁等地,便可依托大江与宋廷对峙。”
显然,方腊也是有战略的,只是没想到,朝廷之军来得如此之快。
方腊之语,那当真是比东京城的那位天子还要有威势。
方腊侄子方杰来言:“臣愿起兵去打秀州。”
方腊只管点头:“极好,准奏!”
便是如今,掌控大军之人,多是诸般“股东”,姓方的好几人,也就是方腊的家族之人,虽然也有掌军,但反而是弱势。
为今之计,便是让自家子弟多多建功,多多得那钱粮之物,多养精锐兵马,如此,才是稳妥之策。
而今里,该封的也封了,该给的也给了,许多人似也较为满意,甚至有些人已然开始享乐其中,那就正是争权夺利之良机。
方杰却又来言:“只是我麾下人马不多,还请圣公多多调派一些。”
这是事实,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调派,调派谁的……
方腊左右去看,众人皆不抬头。
很是麻烦,方杰虽然骁勇,但毕竟是年少后辈,麾下不比方貌势大。
方腊见众人不应,便也犯难,只道:“不急,秀州之事,稍稍拖沓一下也无妨,只待从长计议,三王湖州之战先打。”
有些手段,大庭广众之下,难以来做,唯有私下再来谋,便是在场之人一个一个的谈一谈,一人借一点,也要给方杰弄出一支大军来。
这顿好宴,吃到了目的,便是只管饮酒作乐就是,杭州城的婉约女子,一个个柔美非常,舞姿翩翩,乐音更美。
只待酒宴散去,一人分去三五个女子,其中之乐,世间绝妙。便是这些好女子,乃至达官显贵家的闺中佳人,岂是这些泥腿汉子昔日能见得到的?
提头卖命,就为今日。
只待众人散去,方家人聚在一起,三王方貌,皇叔方垕,太子方天定,侄子方杰。
自还有一番密事来言……
(兄弟们,今日九千,这段时间,不会懈怠,即便过年,也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最新章节,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最新章节,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