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官路 641,三游洞也不能使人忘掉烦心事

小说:师道官路 作者:刚强与散淡 更新时间:2024-08-19 16:59:19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谢书友1888504067的5888大洋,书友半泽连续100大洋的打赏!谢书友1888504067,书友欧安办公的月票鼓励!谢各位好友的推荐票!

  现在本类型站不安排推荐,对***排行榜,粉丝排行榜都屏蔽了,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

  ------------------------------------------------------------------------------------

  过了会儿陈强就来了,四人就随着陈强下楼。

  陈强借的是一辆伏尔加轿车。南槐瑾还没有坐过轿车。

  陈强问喻洁一家有没有晕车的,喻洁的母亲说有时候晕车。就要她坐在副驾驶上。南槐瑾和喻父,喻洁坐在后面。喻洁坐在座位中间。

  “我们这小地方的人总是把副驾驶的座位留给地位最高者。实际是驾驶员后面的座位是地位最高的人坐的。”陈强说。

  南槐瑾好像在一本礼仪书上看见过这个介绍。

  车子在陈强的手上平稳地行驶着。这伏尔加汽车虽然没有后来的汽车精致,但车厢内宽敞,坐着很舒服。

  汽车出了蒹葭市城区就沿着山脚的公路沿江而上。虽然走的是弯路,但没有什么大坡,陈强开车在转弯时松油门走切线,所以车内的人不会被拴晕。七八公里对于专程车来说,也就是上十分钟的事情。那时道路上来往的汽车并不多,所以一路顺利。过了一座拱桥就到了三游洞。

  南槐瑾几人下车后,放眼望去,一派美景即收眼底:

  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沿洞旁小路登上山顶的至喜亭,西眺可见大江雄姿;在那峰峦叠嶂之中,长江像一把利斧,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口,激流咆哮,破门而出,流经三游洞旁,则水势转平,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南槐瑾见三游洞门前有旅游点门票销售点,就把手中提的食物交给喻洁,抢先买了五张门票。南槐瑾招呼停车的陈强。

  陈强见南槐瑾先把门票买了就要付钱给南槐瑾。南槐瑾说:“你管交通,我管消费,不要再争了。”

  陈强说:“是我请大家来玩的,就该我买票。”

  “再争下去我们就没有时间去玩了,不说这个问题了。”南槐瑾说。

  三游洞就是在山腰有一个不宽的便道通往洞口,在洞口有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的雕塑,还有一些石碑,石碑上有文字,也有画面。在石碑上介绍了三游洞的来历和景色特点。

  然后就进入三游洞内。

  三游洞内外有很多碑刻与壁刻,具有历史价值与书法欣赏价值,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唐宋以来,白居易、元稹、白行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保存下来并已经发现的近60件,楷、隶、篆、行、草各体皆备。像清人陆维的隶书壁刻“鬲凡”,陈建候命长女闺瑛用小篆书写的《占合掌岩》巨幅壁刻“合掌岩高石不顽,化工有宝秘形山,辟开混沌蒙窍,露出人间生死关”。均堪称书法上品。

  沿陡危的小道依栏而下,至山腰间的悬崖下有一小潭,细泉涓涓流入,长年不歇,潭边草茂竹翠,这便是名胜古迹---陆游泉。宋代诗人陆游于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10月8日来三游洞时曾在此潭取水煎茶,并赋诗一首,书于石壁上。后人称之为“陆游泉”。据地方志记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路经夷陵游览了三游洞。他发现下牢溪上方有一潭清冽的泉水,取水煎茶,气香味甘,赞赏之余留下诗词:“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这便是陆游泉的来历。

  南槐瑾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取泉水一壶,回去后泡茶来品尝这泉水的韵味。”

  “到底是读书人,有雅兴。我倒觉得伏在这泉边,用双手捧起水来,一阵猛灌还要痛快一些。”陈强打趣南槐瑾说。“这江南江北就是好地方,到处有山泉。我在北方服兵役的时候,到处见到的是枯岗。有时候口渴了,路边的小水坑的水也是宝贝,那水都闻得到水腥味。”喻父也将自己游历的地方做了比较介绍。南槐瑾一行人走到三游洞的西陵山顶面临大江处,有一柱形石峰,上有*平台,便是著名的“张飞擂鼓台”。据地方志记述,三国三游洞时期蜀汉猛将张飞在y都郡任太守时,曾在此台擂鼓督练兵士。猛将张飞的塑像背依幽深峡谷,下临滚滚长江,环眼圆睁,虎须戟张,巨臂挥捶,似闻隆隆能够战鼓声,再现了这位古代名将的勃勃英姿,南槐瑾见很多游人至此,纷纷摄影留念。擂鼓台是游客最喜爱的景观。

  南槐瑾便才想起带着照相机还没有拿出来,五个人就排好姿势,请一个游客帮助按快门。

  然后分别在这拍照留念。南槐瑾和喻父,和陈强,和喻洁都合了影。陈强就说:“老弟,你还漏了一个人没有合影呢。”

  南槐瑾就看着喻洁的母亲,女婿和丈母娘合影,在小地方的人看来感觉怪怪的。

  “槐瑾,我们娘儿两个就合个影。”喻洁的母亲大大方方地走到南槐瑾的身边,并且还挽着南槐瑾的胳膊。

  南槐瑾有种感动。喻洁见了自己母亲的表现还拍起了巴掌。

  南槐瑾们合了影后就沿路走到至喜亭。

  这至喜亭在三游洞顶临下牢溪口的山峰上,至喜亭是重檐三叠、金瓦朱栏、由“品”字形三亭组合的亭阁。至喜亭始建于宋朝,由峡州太守朱庆基修建在大江边,为的是方便船夫和商旅休憩。景佑四年(1037年)文学家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专为此亭撰写了《峡州至喜亭记》,使此亭成为宋代峡州三大胜境之一。

  最后南槐瑾一行人就到了巴楚乐宫。

  《巴楚乐宫》展出的巴楚乐器‘八音’齐全,乐舞图象婀娜多姿,在古色古香的舞台上,身穿古典民族服装的演(奏)员,以复古仿制的15类97件巴楚乐器,奏楚曲巴乐,拌巴歌楚舞。南槐瑾在悠扬的音乐中,仿佛听到屈子仰天吟《国殇》,昭君离乡琵琶声;在浓郁的民族舞蹈气息里,可以感受到龙舟竞渡的波飞浪溅,桔茶飘香的丰收喜悦。

  南槐瑾在看歌舞的时候,眼睛一瞥间见陈强和喻洁的父亲两人低头嘀咕着什么。

  原来喻父还是在想如何说服南槐瑾入赘喻家的事。

  “伯父,我觉得你们二老应该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们只有一个女儿,这是事实,南槐瑾也跟我说过,他和喻洁成亲后就把你们接去一起生活,这还不是实际上的入赘了。怎么一个要拘泥于这个说法和形式呢?”

  “那不一样,槐瑾入赘我家,将来的子女也就应该姓喻而不是姓南了。再说,我丢掉自己现在的家,搬到他们一起住,难道不是寄人篱下。那就不是槐瑾倒插门,而是我们似乎倒插门了,这可是一个原则问题。”喻父说。

  “我问你,你对南槐瑾这个准女婿满不满意?”陈强问。

  “满意呀,简直是十二分满意。”

  “南槐瑾和你家喻洁两人感情好不好?”

  “你也看见了的,我家洁洁很喜欢南槐瑾。南槐瑾也喜欢他。”

  “如果你们双方就因是不是倒插门谈不拢,你们打算怎么办?”

  “哪他们就不成家,我们在找个愿意倒插门的女婿。”

  “那喻洁的幸福有保障吗?”

  “我家洁洁有文凭,有稳定的工作,人才也摆在那里,难道离了张屠户,就一定吃带毛的猪?”喻父真是一根筋了。

  “伯父,你请我保媒,看来我要辜负你们的期望了。”

  “你不能到雎县和槐瑾的父母沟通吗?路费工钱我们给你出。还有谢酒呢。”

  “我不用到雎县,实际上槐瑾的父母经常到蒹葭市里来,我已经给南槐瑾明确提过,给他的父亲旁敲侧击提过,他们的态度都很明朗,不同意这个条件。万一南槐瑾父母也觉得自己的儿子也很优秀,因为世俗的看法就是男人倒插门是无出息的表现。他们接受不了这个现实的。”陈强很明确地表达。

  “你可以再努力呀。”

  “我已经努力了。我从南槐瑾的父亲口中了解到的是他们对喻洁也很满意。还有一个信息我还要告诉你,你心中有数就行。在槐瑾的学校还有一个女孩子一直在追求槐瑾,她还拜了槐瑾的父母为义父义母,现在这女孩子调到雎县城关小学当老师,被派在市教育学院培训。这女孩子和喻洁一样,各方面也很优秀,就是家在农村。”陈强从南涧秋的片言只语中搜集整理后,又有意识套了南涧秋一些信息,对柳翠的情况也就有了掌握。

  “有这等事情,南槐瑾这人是不是脚踏两只船呀,他就不怕船跑开了,把他掉进水里了。”喻父一厢情愿地说。

  “我担心的是你们把喻洁这条船拉开了,南槐瑾就上了那条船。”陈强不得不把问题说严重点。“这个女孩子叫什么名字?”喻父不得不提高警惕,因为女儿的终身大事对他们二老而言太重要了。“好像叫柳翠,你可以问问洁洁,他们是怎么回事,关系到底怎样。这个信息,希望你们重视。-- by:dad856|65025|16701486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师道官路,师道官路最新章节,师道官路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