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57736726成为拙作的第85位粉丝,距100位粉丝只差15位了,好期待粉丝过百呀!书友们来呀!
谢好友时钟钰588大洋的打赏!谢各位好友的推荐票!
现在本类型站不安排推荐,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
---------------------------------------------------------------------------------------------------------------
好多年后,南槐瑾看见一些人跑官,要官,就和他这是倒邮票的经历联系起来。像现在,他和曹叔,如果自己来了,问一声有没有邮票买就走,也许当时曹叔心情不爽,不想搭理人,那么,你就可能没有了机会。南槐瑾就是这么多坐了会儿,就又抓住了一个原始积累的机会。后来南槐瑾就像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一样,手中有使不完的宝贝。只要缺钱花了,就扯出几张邮票来用。
要知道南槐瑾此时所囤积的邮票就和股票的原始股差不多。便宜的让人无法相信。后来涨起来也令人咋舌。股票还有个涨停板,也有跌停板。而邮票一天翻几个跟头的涨。从不涨停。
稍作停留,南槐瑾就问曹叔。要过年了,今年过年单位福利怎么样?发了很多奖金,还是过年物资。
“还行。我今年集邮任务完成的好。发了一大笔奖金。老婆孩子一人一套里外新的衣服是不会成问题了。”曹叔满脸喜色地说。
在当时过年能做一套外面的罩衣,那父母都要拉满弓呢。至于棉袄则是老大穿了老二穿,就像传家宝一样弟兄依次往下传。直到老大结婚自立门户了,老二才可能升级穿到心棉袄。所以曹叔说的里外新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槐瑾,我看你刚才结账了好像还有一厚叠钱,还想不想要票呀?”曹叔已经把南槐瑾给他买的好烟撕开拿出一包开始过年了。突然就想到应该对南槐瑾还有所表示才对。
“还有东西卖吗?”
“有!我是怕你没有钱了着急才没有说的。我给你推荐一种特殊的邮票——连票。”
“连票?”南槐瑾发现这集邮的水太深了,最先开始接受的是邮票,接着小型张,小本票。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连票。不知后面还有多少名堂呢。
见南槐瑾有疑问,曹叔就解释:“连票是指两枚以上连在一起印刷的邮票,各枚之间仍用齿孔分开,或不打齿孔,以线条分开。这种印刷方式,有时是因为邮票内容的需要,这样印刷就可以把几张邮票的图案有机地连在一起,整套邮票看起来就像一张大的完整的画面,更好的表现出邮票的主题。也有一种连票,邮票的画面并不连贯,但在印刷时不是一枚一枚分开印刷,而是印在同一大张上,互相相连拼成一个整体,一般是拼为一个四方连。若是两枚一套则拼为二连横连或竖连。”
南槐瑾听了似懂非懂,因为没有一个具象。
见南槐瑾还是不懂得样子,曹叔就拿出了一张邮票,南槐瑾见这邮票是一幅画,就是中间有些像用针扎的孔。再仔细一看,只见:
这套邮票5枚图案连印成五连张,构成一幅完整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画,画面上有村庄、河流、帆船、水田、喷灌、公路等,显示了江南秀丽风景和江南农业的发展水平。这画面疏密相见,城乡结合。每枚邮票面值八分。如果把它扯开又是一副单独的画面,五枚邮票分别是“机械插秧”“喷灌”“选种”“五业兴旺”“喜送公粮”。
现在南槐瑾对连票有了具象,而且觉得这票真是美轮美奂:“曹叔,这票还有吗?”
曹叔犹豫了下说:“槐瑾,今年我的集邮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刚才我就不该给你再卖小型张。现在卖了就卖了。这空档卖的邮票既不算今年的任务,也不算去年的。我给你留着,等开始算今年的任务时我再卖给你,行不行?”
南槐瑾想,今天钱也准备的有,这一套才四毛钱,如果过几天,曹叔一高兴,卖给了别人,自己难道还能把他打一顿不成。得想个办法:“曹叔,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把这水乡新貌和别的邮票买了,就放在您这里。等到算了你的任务后,我再取走。现在我把款子先出了。”
“这个办法还可以。你还有多少钱?”
“***千吧。说不定还有一万,我没有点。您就按一万清票。”
“好。”曹叔一想,一下有完成一万的任务垫底,今年的开篇就不错。
曹叔在清票的当口,南槐瑾觉得还是把款付清了才好,就对曹叔说:“您先清票,我去上个厕所。”
南槐瑾出门就骑上自行车飞快地跑到银行又取了四千块钱回来。
“槐瑾,不好搞。我想来个简单的,还有铁路建设,山茶花,万里长城三种邮票,共要一万一千八百九十八元。你的钱不够,就放到这,你把钱攒起了再买不迟。”
“曹叔,你不知道,刚才我上厕所时把款子点了一下,在旁边一个小包里还塞了点钱,是上次到江城培训塞进去的。我还以为丢了呢。”南槐瑾在拿钱时就用手很快往旁边留了十张的样子。
南槐瑾就把钱和曹叔在哪点数。一千块钱一捆,共十一捆。零的一数还多了一张。零的有九百一。南槐瑾就说:“就算一万一千八百九十八元。多的您买几包烟抽。”
“哪多不好。”曹叔嘴里这么说,手却没有退钱的意思了。南槐瑾也不在乎这十二元。曹叔说:“我给你打个条子吧。”南槐瑾本来准备说算了的,但转念一想,这钱这么多,到时候万一曹叔不认账,自己不就成***了。本来这钱是赚来的利润。但利润不能这样被晃掉。
曹叔满以为南槐瑾会说算了,见南槐瑾不说不,就写了收到南槐瑾多少钱。南槐瑾见了说:“曹叔,这条子我拿着,别人又不知道。这样写不明白。不如写收到南槐瑾的哪种邮票好多枚代为保管,这样是不是好些。”
曹叔想这不是差不多远的吗?后来南槐瑾走了,曹叔才想明白南槐瑾要他这样写的居心。曹叔心想,南槐瑾是个角色,办事稳当,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放心。今天南槐瑾表现的也够大方的。
南槐瑾回家已经快要吃午饭了,家里还没有人。南涧秋大概出去卖茶叶去了。现在对于茶叶生意,南槐瑾几乎没有操心。杨柳大队大队部库存的茶叶被南槐瑾父子倒的差不多了。现在主要还是洪润芳的父亲老洪在收一些农户的茶叶。到了南涧秋的手中,多了就送往蒹葭市陈强那里。不多的时候就在家零售。
南涧秋没有出什么资。销路和来路都是南槐瑾趟好了的,所以两父子就像合伙人一样,按开始说的分账。南槐瑾现在是不操心就可以收钱。南涧秋也做的熟门熟路,也是轻松赚钱。只是南涧秋没有搞清楚南槐瑾还有利润更大的集邮业务。
南槐瑾开始时也还是想让南涧秋也介入集邮的,后来放弃了。主要是南槐瑾发现这集邮的交换,每次都是大手笔。也许用手指捏几张邮票去,却要用包背钱回来。每次钱数太大。南涧秋尽管会武术,毕竟年龄大了。自己再让父亲冒这个风险就太不叫话了。
所以南涧秋和白芙蕖一直就以为南槐瑾手中有多少钱他们心中有数。就是茶叶的收入对于南涧秋来说是数字,南槐瑾还在中间考虑交际成本,所以,南槐瑾赚到的远远大于南涧秋的收入。
白芙蕖和喻洁去逛街了也没有回来。自古婆媳关系就像仇人一样。可是白芙蕖和喻洁两人倒像母女。一个是白芙蕖本来就会做人。再者对南槐瑾,喻洁也是充满崇拜与爱恋。所以自然爱屋及乌,对南槐瑾的父母也就不一样了。
南槐瑾上次看的使用电饭锅的说明书,再就是这电饭锅使用也不是很复杂。南槐瑾就淘米煮饭。然后看着屋里碗柜里的菜,光荤菜就有已经经过前期处理的肉,切成片的猪肚片,炸猪肝,煎成二面黄的鱼块等半熟的菜。还有其他蔬菜。南槐瑾就洗了几个胡萝卜,把胡萝卜切成薄片。把蒜苗洗净用刀拉成丝。就在这时白芙蕖回来了,和喻洁大包小包的提着。放下包就夸儿子还会做饭,等等。
南槐瑾就放下刀。看白芙蕖和喻洁买的东西,无非是吃的食,穿的衣。
一家四个人吃饭,菜丰盛,人少了,吃得也就没有十分有味。这吃饭就是要人多才抢食。
雎县人说猪多无好糠,人多无好汤。那是物质贫乏所致。像现在南家就怕你不吃。饭间白芙蕖紧劝喻洁多吃点。
中午吃过饭,南槐瑾和喻洁就准备返回杨柳小学。白芙蕖说:“儿子,原来看你回来不去看看古秋月老师,你就会想起来,这半年,你像去的少些了。怎么,下午你和洁洁去看看你的恩师去。屋里座墩没有了,把吊子肉提一块去也行呀。古代的束脩不就是有用吊子肉的吗。”
“妈,你就不要在这充学问了。束脩是学费。我拿的吊子肉可是礼物了,这个可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呢。”南槐瑾笑白芙蕖。
“看我儿子能的,和他的文盲妈讲起学问了。好了。你和喻洁快去。晚上我们早点吃饭后你们到学校去。免得空心饿肚的,把身体搞垮了。”那时的健康理念是要吃饱喝足。你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歌里总有努力加餐饭之类的诗句。
没有想到过了几十年后,人们对于健康的理念却是适当饥饿和寒冷。说法就成了要的身体安,身带三分寒和要的身体好,顿顿不吃饱!
南槐瑾就在厨房里提了一块吊子肉。和喻洁前往南槐瑾的母校一中。
南槐瑾从上班后主动只找过一次古秋月。那是要给古秋月送茶叶。后来,古秋月到过南槐瑾家一次。半年两人只见过两次面。相对于都是老师,他和王永胜这个小学时的老师比,两人来往也是太少了。不过也不能怪南槐瑾。他和王永胜现在更多的是工作关系。而且他有很多时候是找王永胜解决问题或者是工作相连。
南槐瑾和古秋月现在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
到了一中,南槐瑾就领着喻洁直接往古秋月的寝室走。喻洁还是第一次走进雎县的最高学府。难免东张西望,步子就慢了。而南槐瑾恨不得几步就飞到古秋月的家里。古人说近乡情更却,不敢问来人。南槐瑾现在是回到母校,教过自己的老师见自己提着一块吊子肉送老师,却不是送自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读。南槐瑾就催促喻洁快走。喻洁不理解南槐瑾的阴暗内心想法。见到当时还是很少见的紫薇树,就要玩玩。因为在蒹葭市的县市区都把紫薇树称为痒树。
说紫薇树只要你对它像对人挠痒痒一样,紫薇树就会发抖。喻洁就忍不住给紫薇树挠痒痒。
南槐瑾也不讲绅士风度,丢下喻洁只顾走自己的。一中也就那么大一个地方,不会把人走丢。
南槐瑾顾自往前走,喻洁也只好丢下少女的顽皮,快步追上南槐瑾:“姓南的,又不是见初恋的情人,犯得着这么迫切,把自己漂亮美丽的未婚妻丢下?”
南槐瑾为了气喻洁就说:“庄周有个朋友,那个朋友有两个老婆,一个漂亮,一个丑陋。人们发现一个奇怪的事。那个朋友对丑妻特别好,而对美妇不好。庄周就问朋友为什么。朋友就说,那漂亮的认为自己漂亮,我不认为她漂亮,她就不漂亮了。”
南槐瑾说完赶紧往前跑。喻洁马上反应过来要追上南槐瑾拎他的耳朵。
两人这一跑就到了古秋月的寝室。古秋月又不在,就他的幺女儿在寝室做练习。她可能经常搞接待工作,很老练地给南槐瑾两人,搬椅子,倒茶。
南槐瑾瞄了眼古秋月的斗室,比自己在杨柳小学的寝室大不了多少,这吊子肉还没有地方放,就挂在门上的门扣上。
“小妹妹,读几年级了?”喻洁找话和古秋月的幺女儿攀谈。
“小学三年级。”古秋月的幺女儿落落大方,不像那时的一般小女孩的扭扭捏捏。
“古老师哪去了?”南槐瑾问。
“我也不知道,他说出去转转。你多坐一会儿,他就会回来了。”古秋月的幺女儿说。
“我们出去转转,碰一下看。也不影响你做作业。”南槐瑾说完想走。
“大哥哥,你叫什么名字?我好告诉爸爸。”
“哦,你就说一个南学生。”
“我知道你是一个男学生,不是女学生。”
“不是,我姓南,你就说一个姓南的学生。古老师自然会知道。”
“你就是南槐瑾?爸爸经常提到你,说你是一个好学生呢。”
“是吗?我还算一个好的,因为身体还没有哪个地方坏了。”南槐瑾开玩笑说。
“小妹妹,你爸爸古老师上当了,他还是好学生呀,那天下就都是好学生了。”南槐瑾刚才故意讲故事气过喻洁,喻洁要报复他一下。
“大姐姐,你把话说反了。如果南哥哥不是好学生,那天底下就没有好学生了。”
“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小女孩。”喻洁不由得感叹,“小妹妹,我们先去转转。”
喻洁也不喜欢这样枯坐,而且对雎县一中也充满好奇。
两人出了古秋月的寝室。喻洁发现南槐瑾现在像换了一个人的,步履从容:“你刚才跑得屁颠屁颠的。现在怎么不跑了?”
“嗯,刚才提着肉太重了,快点跑,人就轻松一些。”南槐瑾突然想到一个漂亮的借口,总比说怕碰到别的老师了不好这个理由要强些。
现在的一中和南槐瑾在这读书时相比也没有什么变化。最有意思的是在学校的操场正中间有棵老树,南槐瑾那时还不怎么会认树,但对那棵树也没有什么好感。每次开会时,如果是夏天,南槐瑾从没有轮到一回在树下享受阴凉。可是在一中读书初中高中一起四年,南槐瑾却总是在为这棵树擦屁股。因为这棵树是落叶树。南槐瑾所在的班级却总是围绕这棵古树划的。
南槐瑾就在这棵树下扫它的落叶。现在看见这棵树,感觉却又不一样。原先南槐瑾在这读书时,这树由着它自由生长。现在大约管这片清洁区的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就把这树的一些枝条砍了。
在冬天,南槐瑾原先在树下都可以听见风从树的枝条间隙跑过发出的声音。可是现在却安静的很。因为它没有了四肢。
“这空场子有什么走头。我们去看看你原先的教室。”喻洁提议。
“行。”南槐瑾看了下手表,反正时间还早。两人就往回走。走到一栋古色古香的二层楼时,喻洁停下脚步说:“这栋楼好漂亮呀!”
“哦。这栋楼被称为雎县一中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所以被称为光绪楼。”南槐瑾介绍说。
“什么,光绪年间,雎县就有了这样的学校,这里的文化根基很深呀。”喻洁感叹说。“这楼设计的是一楼办公室,二楼教员寝室。,全用寸板铺的楼板。人在上面走,楼下就可以清晰地听见脚步声。在当时的老师之间还有人故意开玩笑呢。”“开什么玩笑?”喻洁很八卦地问。-- by:dad856|65025|16701247 -->
谢好友时钟钰588大洋的打赏!谢各位好友的推荐票!
现在本类型站不安排推荐,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
---------------------------------------------------------------------------------------------------------------
好多年后,南槐瑾看见一些人跑官,要官,就和他这是倒邮票的经历联系起来。像现在,他和曹叔,如果自己来了,问一声有没有邮票买就走,也许当时曹叔心情不爽,不想搭理人,那么,你就可能没有了机会。南槐瑾就是这么多坐了会儿,就又抓住了一个原始积累的机会。后来南槐瑾就像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一样,手中有使不完的宝贝。只要缺钱花了,就扯出几张邮票来用。
要知道南槐瑾此时所囤积的邮票就和股票的原始股差不多。便宜的让人无法相信。后来涨起来也令人咋舌。股票还有个涨停板,也有跌停板。而邮票一天翻几个跟头的涨。从不涨停。
稍作停留,南槐瑾就问曹叔。要过年了,今年过年单位福利怎么样?发了很多奖金,还是过年物资。
“还行。我今年集邮任务完成的好。发了一大笔奖金。老婆孩子一人一套里外新的衣服是不会成问题了。”曹叔满脸喜色地说。
在当时过年能做一套外面的罩衣,那父母都要拉满弓呢。至于棉袄则是老大穿了老二穿,就像传家宝一样弟兄依次往下传。直到老大结婚自立门户了,老二才可能升级穿到心棉袄。所以曹叔说的里外新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槐瑾,我看你刚才结账了好像还有一厚叠钱,还想不想要票呀?”曹叔已经把南槐瑾给他买的好烟撕开拿出一包开始过年了。突然就想到应该对南槐瑾还有所表示才对。
“还有东西卖吗?”
“有!我是怕你没有钱了着急才没有说的。我给你推荐一种特殊的邮票——连票。”
“连票?”南槐瑾发现这集邮的水太深了,最先开始接受的是邮票,接着小型张,小本票。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连票。不知后面还有多少名堂呢。
见南槐瑾有疑问,曹叔就解释:“连票是指两枚以上连在一起印刷的邮票,各枚之间仍用齿孔分开,或不打齿孔,以线条分开。这种印刷方式,有时是因为邮票内容的需要,这样印刷就可以把几张邮票的图案有机地连在一起,整套邮票看起来就像一张大的完整的画面,更好的表现出邮票的主题。也有一种连票,邮票的画面并不连贯,但在印刷时不是一枚一枚分开印刷,而是印在同一大张上,互相相连拼成一个整体,一般是拼为一个四方连。若是两枚一套则拼为二连横连或竖连。”
南槐瑾听了似懂非懂,因为没有一个具象。
见南槐瑾还是不懂得样子,曹叔就拿出了一张邮票,南槐瑾见这邮票是一幅画,就是中间有些像用针扎的孔。再仔细一看,只见:
这套邮票5枚图案连印成五连张,构成一幅完整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画,画面上有村庄、河流、帆船、水田、喷灌、公路等,显示了江南秀丽风景和江南农业的发展水平。这画面疏密相见,城乡结合。每枚邮票面值八分。如果把它扯开又是一副单独的画面,五枚邮票分别是“机械插秧”“喷灌”“选种”“五业兴旺”“喜送公粮”。
现在南槐瑾对连票有了具象,而且觉得这票真是美轮美奂:“曹叔,这票还有吗?”
曹叔犹豫了下说:“槐瑾,今年我的集邮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刚才我就不该给你再卖小型张。现在卖了就卖了。这空档卖的邮票既不算今年的任务,也不算去年的。我给你留着,等开始算今年的任务时我再卖给你,行不行?”
南槐瑾想,今天钱也准备的有,这一套才四毛钱,如果过几天,曹叔一高兴,卖给了别人,自己难道还能把他打一顿不成。得想个办法:“曹叔,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把这水乡新貌和别的邮票买了,就放在您这里。等到算了你的任务后,我再取走。现在我把款子先出了。”
“这个办法还可以。你还有多少钱?”
“***千吧。说不定还有一万,我没有点。您就按一万清票。”
“好。”曹叔一想,一下有完成一万的任务垫底,今年的开篇就不错。
曹叔在清票的当口,南槐瑾觉得还是把款付清了才好,就对曹叔说:“您先清票,我去上个厕所。”
南槐瑾出门就骑上自行车飞快地跑到银行又取了四千块钱回来。
“槐瑾,不好搞。我想来个简单的,还有铁路建设,山茶花,万里长城三种邮票,共要一万一千八百九十八元。你的钱不够,就放到这,你把钱攒起了再买不迟。”
“曹叔,你不知道,刚才我上厕所时把款子点了一下,在旁边一个小包里还塞了点钱,是上次到江城培训塞进去的。我还以为丢了呢。”南槐瑾在拿钱时就用手很快往旁边留了十张的样子。
南槐瑾就把钱和曹叔在哪点数。一千块钱一捆,共十一捆。零的一数还多了一张。零的有九百一。南槐瑾就说:“就算一万一千八百九十八元。多的您买几包烟抽。”
“哪多不好。”曹叔嘴里这么说,手却没有退钱的意思了。南槐瑾也不在乎这十二元。曹叔说:“我给你打个条子吧。”南槐瑾本来准备说算了的,但转念一想,这钱这么多,到时候万一曹叔不认账,自己不就成***了。本来这钱是赚来的利润。但利润不能这样被晃掉。
曹叔满以为南槐瑾会说算了,见南槐瑾不说不,就写了收到南槐瑾多少钱。南槐瑾见了说:“曹叔,这条子我拿着,别人又不知道。这样写不明白。不如写收到南槐瑾的哪种邮票好多枚代为保管,这样是不是好些。”
曹叔想这不是差不多远的吗?后来南槐瑾走了,曹叔才想明白南槐瑾要他这样写的居心。曹叔心想,南槐瑾是个角色,办事稳当,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放心。今天南槐瑾表现的也够大方的。
南槐瑾回家已经快要吃午饭了,家里还没有人。南涧秋大概出去卖茶叶去了。现在对于茶叶生意,南槐瑾几乎没有操心。杨柳大队大队部库存的茶叶被南槐瑾父子倒的差不多了。现在主要还是洪润芳的父亲老洪在收一些农户的茶叶。到了南涧秋的手中,多了就送往蒹葭市陈强那里。不多的时候就在家零售。
南涧秋没有出什么资。销路和来路都是南槐瑾趟好了的,所以两父子就像合伙人一样,按开始说的分账。南槐瑾现在是不操心就可以收钱。南涧秋也做的熟门熟路,也是轻松赚钱。只是南涧秋没有搞清楚南槐瑾还有利润更大的集邮业务。
南槐瑾开始时也还是想让南涧秋也介入集邮的,后来放弃了。主要是南槐瑾发现这集邮的交换,每次都是大手笔。也许用手指捏几张邮票去,却要用包背钱回来。每次钱数太大。南涧秋尽管会武术,毕竟年龄大了。自己再让父亲冒这个风险就太不叫话了。
所以南涧秋和白芙蕖一直就以为南槐瑾手中有多少钱他们心中有数。就是茶叶的收入对于南涧秋来说是数字,南槐瑾还在中间考虑交际成本,所以,南槐瑾赚到的远远大于南涧秋的收入。
白芙蕖和喻洁去逛街了也没有回来。自古婆媳关系就像仇人一样。可是白芙蕖和喻洁两人倒像母女。一个是白芙蕖本来就会做人。再者对南槐瑾,喻洁也是充满崇拜与爱恋。所以自然爱屋及乌,对南槐瑾的父母也就不一样了。
南槐瑾上次看的使用电饭锅的说明书,再就是这电饭锅使用也不是很复杂。南槐瑾就淘米煮饭。然后看着屋里碗柜里的菜,光荤菜就有已经经过前期处理的肉,切成片的猪肚片,炸猪肝,煎成二面黄的鱼块等半熟的菜。还有其他蔬菜。南槐瑾就洗了几个胡萝卜,把胡萝卜切成薄片。把蒜苗洗净用刀拉成丝。就在这时白芙蕖回来了,和喻洁大包小包的提着。放下包就夸儿子还会做饭,等等。
南槐瑾就放下刀。看白芙蕖和喻洁买的东西,无非是吃的食,穿的衣。
一家四个人吃饭,菜丰盛,人少了,吃得也就没有十分有味。这吃饭就是要人多才抢食。
雎县人说猪多无好糠,人多无好汤。那是物质贫乏所致。像现在南家就怕你不吃。饭间白芙蕖紧劝喻洁多吃点。
中午吃过饭,南槐瑾和喻洁就准备返回杨柳小学。白芙蕖说:“儿子,原来看你回来不去看看古秋月老师,你就会想起来,这半年,你像去的少些了。怎么,下午你和洁洁去看看你的恩师去。屋里座墩没有了,把吊子肉提一块去也行呀。古代的束脩不就是有用吊子肉的吗。”
“妈,你就不要在这充学问了。束脩是学费。我拿的吊子肉可是礼物了,这个可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呢。”南槐瑾笑白芙蕖。
“看我儿子能的,和他的文盲妈讲起学问了。好了。你和喻洁快去。晚上我们早点吃饭后你们到学校去。免得空心饿肚的,把身体搞垮了。”那时的健康理念是要吃饱喝足。你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歌里总有努力加餐饭之类的诗句。
没有想到过了几十年后,人们对于健康的理念却是适当饥饿和寒冷。说法就成了要的身体安,身带三分寒和要的身体好,顿顿不吃饱!
南槐瑾就在厨房里提了一块吊子肉。和喻洁前往南槐瑾的母校一中。
南槐瑾从上班后主动只找过一次古秋月。那是要给古秋月送茶叶。后来,古秋月到过南槐瑾家一次。半年两人只见过两次面。相对于都是老师,他和王永胜这个小学时的老师比,两人来往也是太少了。不过也不能怪南槐瑾。他和王永胜现在更多的是工作关系。而且他有很多时候是找王永胜解决问题或者是工作相连。
南槐瑾和古秋月现在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
到了一中,南槐瑾就领着喻洁直接往古秋月的寝室走。喻洁还是第一次走进雎县的最高学府。难免东张西望,步子就慢了。而南槐瑾恨不得几步就飞到古秋月的家里。古人说近乡情更却,不敢问来人。南槐瑾现在是回到母校,教过自己的老师见自己提着一块吊子肉送老师,却不是送自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读。南槐瑾就催促喻洁快走。喻洁不理解南槐瑾的阴暗内心想法。见到当时还是很少见的紫薇树,就要玩玩。因为在蒹葭市的县市区都把紫薇树称为痒树。
说紫薇树只要你对它像对人挠痒痒一样,紫薇树就会发抖。喻洁就忍不住给紫薇树挠痒痒。
南槐瑾也不讲绅士风度,丢下喻洁只顾走自己的。一中也就那么大一个地方,不会把人走丢。
南槐瑾顾自往前走,喻洁也只好丢下少女的顽皮,快步追上南槐瑾:“姓南的,又不是见初恋的情人,犯得着这么迫切,把自己漂亮美丽的未婚妻丢下?”
南槐瑾为了气喻洁就说:“庄周有个朋友,那个朋友有两个老婆,一个漂亮,一个丑陋。人们发现一个奇怪的事。那个朋友对丑妻特别好,而对美妇不好。庄周就问朋友为什么。朋友就说,那漂亮的认为自己漂亮,我不认为她漂亮,她就不漂亮了。”
南槐瑾说完赶紧往前跑。喻洁马上反应过来要追上南槐瑾拎他的耳朵。
两人这一跑就到了古秋月的寝室。古秋月又不在,就他的幺女儿在寝室做练习。她可能经常搞接待工作,很老练地给南槐瑾两人,搬椅子,倒茶。
南槐瑾瞄了眼古秋月的斗室,比自己在杨柳小学的寝室大不了多少,这吊子肉还没有地方放,就挂在门上的门扣上。
“小妹妹,读几年级了?”喻洁找话和古秋月的幺女儿攀谈。
“小学三年级。”古秋月的幺女儿落落大方,不像那时的一般小女孩的扭扭捏捏。
“古老师哪去了?”南槐瑾问。
“我也不知道,他说出去转转。你多坐一会儿,他就会回来了。”古秋月的幺女儿说。
“我们出去转转,碰一下看。也不影响你做作业。”南槐瑾说完想走。
“大哥哥,你叫什么名字?我好告诉爸爸。”
“哦,你就说一个南学生。”
“我知道你是一个男学生,不是女学生。”
“不是,我姓南,你就说一个姓南的学生。古老师自然会知道。”
“你就是南槐瑾?爸爸经常提到你,说你是一个好学生呢。”
“是吗?我还算一个好的,因为身体还没有哪个地方坏了。”南槐瑾开玩笑说。
“小妹妹,你爸爸古老师上当了,他还是好学生呀,那天下就都是好学生了。”南槐瑾刚才故意讲故事气过喻洁,喻洁要报复他一下。
“大姐姐,你把话说反了。如果南哥哥不是好学生,那天底下就没有好学生了。”
“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小女孩。”喻洁不由得感叹,“小妹妹,我们先去转转。”
喻洁也不喜欢这样枯坐,而且对雎县一中也充满好奇。
两人出了古秋月的寝室。喻洁发现南槐瑾现在像换了一个人的,步履从容:“你刚才跑得屁颠屁颠的。现在怎么不跑了?”
“嗯,刚才提着肉太重了,快点跑,人就轻松一些。”南槐瑾突然想到一个漂亮的借口,总比说怕碰到别的老师了不好这个理由要强些。
现在的一中和南槐瑾在这读书时相比也没有什么变化。最有意思的是在学校的操场正中间有棵老树,南槐瑾那时还不怎么会认树,但对那棵树也没有什么好感。每次开会时,如果是夏天,南槐瑾从没有轮到一回在树下享受阴凉。可是在一中读书初中高中一起四年,南槐瑾却总是在为这棵树擦屁股。因为这棵树是落叶树。南槐瑾所在的班级却总是围绕这棵古树划的。
南槐瑾就在这棵树下扫它的落叶。现在看见这棵树,感觉却又不一样。原先南槐瑾在这读书时,这树由着它自由生长。现在大约管这片清洁区的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就把这树的一些枝条砍了。
在冬天,南槐瑾原先在树下都可以听见风从树的枝条间隙跑过发出的声音。可是现在却安静的很。因为它没有了四肢。
“这空场子有什么走头。我们去看看你原先的教室。”喻洁提议。
“行。”南槐瑾看了下手表,反正时间还早。两人就往回走。走到一栋古色古香的二层楼时,喻洁停下脚步说:“这栋楼好漂亮呀!”
“哦。这栋楼被称为雎县一中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所以被称为光绪楼。”南槐瑾介绍说。
“什么,光绪年间,雎县就有了这样的学校,这里的文化根基很深呀。”喻洁感叹说。“这楼设计的是一楼办公室,二楼教员寝室。,全用寸板铺的楼板。人在上面走,楼下就可以清晰地听见脚步声。在当时的老师之间还有人故意开玩笑呢。”“开什么玩笑?”喻洁很八卦地问。-- by:dad856|65025|16701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