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郡,郭来已经与孙不悟汇合,转交了武德令跟灵犀蝶虫蛹。
孙不悟看过慈幼庄设立后的齐天城现状后,原本是计划转向西境,但如今赶上离京变故,便暂歇数日,观望后续。
若南奕未能成功弑君,孙不悟便和郭来一道,直接斜着往东,撤入东原。
——齐郡作为大离的最东端,位处大离东北,与东原略有接壤。若从齐郡撤往东原,比从汉郡撤往南海还要来得方便。
倘事有不顺,局势恶化,先分别撤往南海跟东原,避过风头再说。
但退路定下,就得开始准备取胜的底牌。
南奕与人斗法,最大的依仗,是其「天子剑」可以借法麾下源武者神通。
只是,纯论借法之效,「天子剑」还算不得太强。
所以,南奕抬眸看向陶知命,神色恳切:“后几日斗法,或需借法师兄「无相合」。届时,还望师兄不吝借法,助我一臂之力。”
陶知命笑道:“好说,小事一桩。自上次轮回幻境自碎法种,我知师弟或有再次借法「无相合」之日,并不曾特意蕴养法种。”
“师弟若要用时,直接借去即可。”陶知命说话间,语气浑不在意,仿佛「无相合」自他上次主动打落至黄阶后,至今仍是黄阶。
但其实,「无相合」早已被陶知命重新蕴养至玄阶。他完全是在说话间,再一次自碎法种,将「无相合」打落至黄阶。
不过陶知命也并未说虚言,他确实不曾特意蕴养「无相合」法种。
奈何陶知命底蕴太过浑厚,筑基之后,哪怕没有特意蕴养,亦使「无相合」自然而然地再次晋入玄阶。
所以他对第二次自碎法种,同样不以为意。
此外,重回玄阶的陶知命,并不会过于插手凡世之事——又不是一群玄阶修士以大欺小,他自不会特意跑过去给南奕撑腰。
但作为长乐帝卫世谛的同代人,在知晓南奕近况后,陶知命只是抱着看乐子的心态,忽然想到了上上代离皇长乐帝。
他心中暗自哂笑:世谛啊世谛,你可有想到,自己儿子在皇位上暴毙后,自家侄子以凡人之身继承皇位,却为了入道,竟和魔修搅到了一起?
言归正传,武灵界中,南奕让一众源武者下来后,可以着手变化武德令,更新诸脉真气的观想之源。
这般做,对南奕当下,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助力。
但真气武道的动态,同样应在画诡阁密切关注之下。
即便只能略微起到混淆视听的误导之效,也多少算是一分助力。
至于离皇得南奕馈赠对两成长生真气加持之力,南奕并没有动。
这是真气武道在大离境内合法传武的立身之本,离皇虽给南奕定下莫须有之罪,却也并未限制真气武道。
所以,一码归一码,南奕也不屑于收回这两成长生真气加持之力,只去掉离皇对「长生戒」方位的感应权限。
然后,源武聚会散会后,燕青云私下联系南奕:“郎君,可需我现在就破境蜕凡、炼成真炁?”
南奕问道:“你已参透真炁诀窍?”
燕青云点头,复又摇头:“该如何以真气取代法力凝练秘魔剑胎,尚无头绪。但我已有十足把握,能在「成竹香」助力破境后,成功炼成真炁。”
南奕闻言了然。
燕青云当下功法,乃《秘魔种剑真法》,或者说是不完整的《秘魔剑典》。
不同于寻常仙门功法,秘魔剑宗传承,是以凝练秘魔剑胎,作为破境蜕凡之法。
若按部就班修炼,凝练秘魔剑胎倒也不难。但这属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加上燕青云掌握的秘魔剑宗传承不全,更是无法纵观剑典之奥妙。
经数月参研,在心里反复推演真炁之妙,燕青云已有把握,在强行破境蜕凡后成功修成真炁。
但这属于以力强证,并不是真正做到参透以真气取代法力去凝练秘魔剑胎的玄妙,不能算是只差临门一脚。
非要说的话,就像是只隔了最后一堵墙。
然后燕青云有信心,凭「成竹香」助力,借假修真,化虚为实,先强行修成真炁,再反过来稳住蜕凡境界。
南奕看得出,燕青云心中是有些急切,想要在真气武道的推演完善上,尽早做出些贡献。
不过他正色道:“燕兄,我说了,此事不急于一时。即便你修成真炁,也只是初入蜕凡,没法去和魔修斗法。”
“相较而言,我更希望你能真正参透化真气为真炁的诀窍,于临门一脚时,再借「成竹香」之力练假为真,修成真炁。”
燕青云也知道自己是有些着急了,但他叹道:“本想等蜕凡之后,再具现「倚天剑」。不然仓促为之,只恐损了‘倚天’之名。”
南奕便说:“剑名倚天,求的是力之极、意之巅,能上接九霄,承天道之重,宁折而不弯。或曰‘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所以燕兄,不必争一时之锋芒。我所望者,乃是哪怕十年磨一剑,一朝出鞘,也能请天下群英,共试锋芒。”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燕青云口中低吟,终重重点头,“燕某知矣,待会便将「倚天剑」具现出。”
“善。”南奕颔首。
只要燕青云能念头通达,对「倚天剑」有着清楚明晰的认知理解,进而为其编织法理即可。
至于燕青云具体会以怎样的法理具现「倚天剑」,南奕却是不会干涉太多。
很快,君山脚下的君山庙中,燕青云手握武德令,闭上双眸,想象着「倚天剑」的模样。
他手中的武德令,先是变化为剑柄,呈夔龙衔珠之形,珠如明玉,莹莹生辉;接着逐渐长出三尺长剑,通体如霜雪凝铸,剑脊隐现流水云纹,似有寒光流动,刃口薄如蝉翼,刃面澄澈如镜,颇具美感。
但这还不算完。
以武德令衍化道器,最关键的步骤,在于激发神异道韵。
燕青云回忆着他与南奕坠入南若村灵境中的经历,也就是他不断蓄势,最终以「意气」天赋化出百千剑雨荡涤灵境村民的那一幕。
“能收,方能放。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何来不平事?”
燕青云口中低吟,竟以「意气」天赋激发道韵,继续为「倚天剑」变化出剑鞘。
剑在鞘中,每过一日,便会增上一分意气。
与此同时,所有修炼倚天真气的真武者,都忽然间心生明悟:
此剑,名唤「倚天剑」!
————
孙不悟看过慈幼庄设立后的齐天城现状后,原本是计划转向西境,但如今赶上离京变故,便暂歇数日,观望后续。
若南奕未能成功弑君,孙不悟便和郭来一道,直接斜着往东,撤入东原。
——齐郡作为大离的最东端,位处大离东北,与东原略有接壤。若从齐郡撤往东原,比从汉郡撤往南海还要来得方便。
倘事有不顺,局势恶化,先分别撤往南海跟东原,避过风头再说。
但退路定下,就得开始准备取胜的底牌。
南奕与人斗法,最大的依仗,是其「天子剑」可以借法麾下源武者神通。
只是,纯论借法之效,「天子剑」还算不得太强。
所以,南奕抬眸看向陶知命,神色恳切:“后几日斗法,或需借法师兄「无相合」。届时,还望师兄不吝借法,助我一臂之力。”
陶知命笑道:“好说,小事一桩。自上次轮回幻境自碎法种,我知师弟或有再次借法「无相合」之日,并不曾特意蕴养法种。”
“师弟若要用时,直接借去即可。”陶知命说话间,语气浑不在意,仿佛「无相合」自他上次主动打落至黄阶后,至今仍是黄阶。
但其实,「无相合」早已被陶知命重新蕴养至玄阶。他完全是在说话间,再一次自碎法种,将「无相合」打落至黄阶。
不过陶知命也并未说虚言,他确实不曾特意蕴养「无相合」法种。
奈何陶知命底蕴太过浑厚,筑基之后,哪怕没有特意蕴养,亦使「无相合」自然而然地再次晋入玄阶。
所以他对第二次自碎法种,同样不以为意。
此外,重回玄阶的陶知命,并不会过于插手凡世之事——又不是一群玄阶修士以大欺小,他自不会特意跑过去给南奕撑腰。
但作为长乐帝卫世谛的同代人,在知晓南奕近况后,陶知命只是抱着看乐子的心态,忽然想到了上上代离皇长乐帝。
他心中暗自哂笑:世谛啊世谛,你可有想到,自己儿子在皇位上暴毙后,自家侄子以凡人之身继承皇位,却为了入道,竟和魔修搅到了一起?
言归正传,武灵界中,南奕让一众源武者下来后,可以着手变化武德令,更新诸脉真气的观想之源。
这般做,对南奕当下,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助力。
但真气武道的动态,同样应在画诡阁密切关注之下。
即便只能略微起到混淆视听的误导之效,也多少算是一分助力。
至于离皇得南奕馈赠对两成长生真气加持之力,南奕并没有动。
这是真气武道在大离境内合法传武的立身之本,离皇虽给南奕定下莫须有之罪,却也并未限制真气武道。
所以,一码归一码,南奕也不屑于收回这两成长生真气加持之力,只去掉离皇对「长生戒」方位的感应权限。
然后,源武聚会散会后,燕青云私下联系南奕:“郎君,可需我现在就破境蜕凡、炼成真炁?”
南奕问道:“你已参透真炁诀窍?”
燕青云点头,复又摇头:“该如何以真气取代法力凝练秘魔剑胎,尚无头绪。但我已有十足把握,能在「成竹香」助力破境后,成功炼成真炁。”
南奕闻言了然。
燕青云当下功法,乃《秘魔种剑真法》,或者说是不完整的《秘魔剑典》。
不同于寻常仙门功法,秘魔剑宗传承,是以凝练秘魔剑胎,作为破境蜕凡之法。
若按部就班修炼,凝练秘魔剑胎倒也不难。但这属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加上燕青云掌握的秘魔剑宗传承不全,更是无法纵观剑典之奥妙。
经数月参研,在心里反复推演真炁之妙,燕青云已有把握,在强行破境蜕凡后成功修成真炁。
但这属于以力强证,并不是真正做到参透以真气取代法力去凝练秘魔剑胎的玄妙,不能算是只差临门一脚。
非要说的话,就像是只隔了最后一堵墙。
然后燕青云有信心,凭「成竹香」助力,借假修真,化虚为实,先强行修成真炁,再反过来稳住蜕凡境界。
南奕看得出,燕青云心中是有些急切,想要在真气武道的推演完善上,尽早做出些贡献。
不过他正色道:“燕兄,我说了,此事不急于一时。即便你修成真炁,也只是初入蜕凡,没法去和魔修斗法。”
“相较而言,我更希望你能真正参透化真气为真炁的诀窍,于临门一脚时,再借「成竹香」之力练假为真,修成真炁。”
燕青云也知道自己是有些着急了,但他叹道:“本想等蜕凡之后,再具现「倚天剑」。不然仓促为之,只恐损了‘倚天’之名。”
南奕便说:“剑名倚天,求的是力之极、意之巅,能上接九霄,承天道之重,宁折而不弯。或曰‘壮士愤,雄风生,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所以燕兄,不必争一时之锋芒。我所望者,乃是哪怕十年磨一剑,一朝出鞘,也能请天下群英,共试锋芒。”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燕青云口中低吟,终重重点头,“燕某知矣,待会便将「倚天剑」具现出。”
“善。”南奕颔首。
只要燕青云能念头通达,对「倚天剑」有着清楚明晰的认知理解,进而为其编织法理即可。
至于燕青云具体会以怎样的法理具现「倚天剑」,南奕却是不会干涉太多。
很快,君山脚下的君山庙中,燕青云手握武德令,闭上双眸,想象着「倚天剑」的模样。
他手中的武德令,先是变化为剑柄,呈夔龙衔珠之形,珠如明玉,莹莹生辉;接着逐渐长出三尺长剑,通体如霜雪凝铸,剑脊隐现流水云纹,似有寒光流动,刃口薄如蝉翼,刃面澄澈如镜,颇具美感。
但这还不算完。
以武德令衍化道器,最关键的步骤,在于激发神异道韵。
燕青云回忆着他与南奕坠入南若村灵境中的经历,也就是他不断蓄势,最终以「意气」天赋化出百千剑雨荡涤灵境村民的那一幕。
“能收,方能放。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何来不平事?”
燕青云口中低吟,竟以「意气」天赋激发道韵,继续为「倚天剑」变化出剑鞘。
剑在鞘中,每过一日,便会增上一分意气。
与此同时,所有修炼倚天真气的真武者,都忽然间心生明悟:
此剑,名唤「倚天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