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奕思量起来。
此前他与画诡阁隔空过招,本隐于暗处,却因离皇强开武举,无奈转至台前。
细细想来,离皇之所为,正与画诡阁行事遥相呼应,大可视作一伙。
只是南奕原本,还道是画诡阁魔修暗中蛊惑离皇,诱使其颁下旨意。
但如今,前脚才让裘长生传送离去,后脚就生此变故,可见裘长生行踪,正在画诡阁幕后道敌感应之中。
而能感应裘长生方位行踪者,当是有着长生真气法脉部分权限,可以感应「长生戒」的离皇。
换言之,离皇绝非单纯被魔修或道敌蛊惑,而是与之同流,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这般看来,离皇与魔修合作,借助魔修手段入道,作为交换,便有了兴兵北伐这一出?
南奕分析着局势。
虽说他全然未曾料到,真实情况竟是离皇反过来掌控了画诡阁,但两方归于一伙,需视离皇为敌,却是可以确定之事。
既已为敌,便需摸清敌人底细。
旁的暂且不说,对于离皇凭何入道,南奕还是颇为好奇的。
南奕前世,便有些偏爱探究真相,喜好八卦。
这一世,继承了原身「洞真」天赋,南奕更是在好奇心方面,有点小强迫症。
若是涉及玄阶及以上的隐秘禁忌,南奕尚能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
但如果不涉及玄阶,仅仅只是黄阶层次内的事情,他便觉得,大可刨根问底一番。
念及此处,他取出了「人言纸」,解开封印。
之前,南奕主要想着,画诡阁应该是冲着离皇算计谋划,与他没多大关系,便一直没有想过动用「人言纸」直接打探情报。
毕竟「人言纸」提供的情报,有虚有实。他若是一无所知,就算问了「人言纸」,也比两眼一抹黑好不到哪去。
不过现在,离皇与画诡阁同流,彻底将矛头对准他,又是打探已经发生的事,好判断真假,南奕便动了心思,取出「人言纸。」
“当今离皇突然入道,又接连颁下不合常理之旨意,其中定有蹊跷。烦请施展神通,告知一下离皇近日经历之事。”南奕客套开口。
「人言纸」安静了好一会,才懒洋洋地显露字迹:
【四十九张纸,谢绝赊欠。】
看到「人言纸」开口报出的人皮纸数量,南奕下意识地微微蹙眉。
不过他并没有表示异议。
离皇毕竟是离皇。虽说入道不久,修为暂只养气大成,阶秩不高,但身份却着实不低,非比寻常修士。
其有「龙气法禁」庇护,哪怕入道后庇护之力转弱,但「人言纸」要顶着「龙气法禁」的庇护压制,隔空推算离皇经历,确实会比推算寻常养气修士困难许多倍。
念罢,南奕屏住呼吸,振动法力,主动剥下自身皮肤。
待撕下第一张人皮,南奕催动「全愈」,于恢复如初后再次撕下。如此反复,攒够四十九张人皮后,南奕将其凑到了「人言纸」跟前。
「人言纸」像是生无可恋,兴致不高,只温吞吞地吸收掉这些人皮,然后在自身纸面上显露字迹:
【血丹入道叩天阍,帝阙离皇蜕世樊。
虚窃仙缘僭长生,暗布阴计锢龙魂。
权诬楚客为逆党,令遣燕檄催战辕。
黔首何辜蒙劫火,衮衣犹作棘囚喧。】
南奕微感讶异。
他没想到「人言纸」因为懒得和他多言,竟干脆将原本该洋洋洒洒一大堆的文字,浓缩成了一首诗。
显而可见,诗词太过浓缩,会隐藏不少信息量,不利于解析。
可以说,这是「人言纸」对南奕仗着「全愈」天赋自产人皮纸白嫖行为的无声抗议。
不过南奕并没将「人言纸」的无声抗议放在心上。
他其实并不是为了白嫖,才坚持自产人皮纸。
更多还是不想被「人言纸」蛊惑着残害其他修士。或许一开始,他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有恶行的散修或妖魔下手。
但姑且不说散修恶行轮不到他来执法,有些底线,一旦打破,就会不断被打破。
所以如非万不得已,南奕都坚持只用自个新鲜出炉的人皮来作为本钱,满足「人言纸」施展神通之需。
哪怕「人言纸」改用写诗的方式隐藏信息,南奕也无所谓。
反正,「人言纸」所言,本就不可全信,需要他仔细斟酌虚实。
写成诗词,固然会隐藏部分信息。可只要用心,基本还是能摸清头绪,比如楚客,即是指南奕自己,燕檄则是指北伐檄文等。
然后与此同时,某些关键信息,却是再明显不过,反而更加容易注意到。
比如,血丹。
南奕看向“血丹”二字,总觉得有点耳熟,似是曾有耳闻。
他确信自己本人没有接触过所谓血丹。
如果正面接触过,以他成为修士后的记忆力,绝不会忘。
但他既然觉得耳熟,便说明“血丹”之事与他隔得不远,或许叫他捎带着耳闻过几句。
于是,南奕闭眸,穷搜记忆,回顾自己穿越以来的所有经历。
不多时,南奕终于想起了自己在哪听到过“血丹”二字——不仅一次,还是两次。
第一次,乃是永恒明火教在袭扰南天城之时,曾以《福报》曝光世家黑料,提及楚郡赵家,养有蓄奴队拐卖稚童,行采生折割之举;等稚童年长,赵家人还会痛下杀手,摘取五脏六腑以制血丹。
南奕当时心思主要在马良身上,没怎么在意《福报》内容,印象不深。
此时想起《福报》所载赵家事迹,南奕进而又想起了第二次听闻,乃是以「人言纸」打探孙九执过往。
在瀛州岛,得知孙九执即为南海妖魔使者后,南奕曾以「人言纸」打探孙九执过往,大概知晓了齐郡元家事迹。
只是南奕当时没想起赵家事迹,光顾着琢磨孙九执脾性,同样没有在意元家。
直到此时,齐郡元家、楚郡赵家、孔谦途经南天城菜市、画诡阁蛊惑离皇、离皇以血丹入道,好几件事,在南奕脑中串成了一条线。
南奕终于恍然:原来如此,缘来亦如此。
他一直纳闷,如果自己在南天城果农灵境中,与孔谦结下不死不休之因果,乃是出于仙神编织命数加以牵引,究竟会是怎样的命数纠葛?
因为南奕感觉,他虽机缘巧合布局斩了孔谦,却似乎不像是命数缠身的样子。
在不知画诡阁已被离皇反过来掌控,只以为画诡阁主要心力仍旧是在算计离皇时,南奕一直觉得自己其实是置身事外的外人。
就算离皇今天在朝会上给他定了莫须有之罪,这种关联,也显得过于生硬,像是扑街作者编不下去剧情转折的过渡衔接时,最喜欢的钦定操作,强行要配角故意针对主角。
简而言之,就是南奕这段时间以来,并没感觉到命数纠葛应有的难解难分之意,一直觉得自己与孔谦或画诡阁之间的矛盾,稍显生硬,在理论上其实具备和解的可能性。
——比如他和孔谦之间,虽有不死不休之因果,可理论上他如果愿意折损三十年道行,其实可以强行抹去诡契。
虽说比起折损三十年道行,南奕觉得想办法弄死孔谦要来得更为简单,但到底算是有着和解可能性。
至于画诡阁,南奕觉得自己只要不妨碍画诡阁算计离皇的谋划,即便斩了孔谦,若愿意及早赶去找画诡阁坦诚沟通,并不是完全没有和解的可能。
只不过,在不知幕后道敌真实身份前,南奕心怀顾虑,也不可能去找画诡阁当面沟通罢了。
总之,在南奕看来,他与孔谦、画诡阁先后交恶,虽是一步步顺理成章,却并未体现出命数纠葛该有的难解难分架势。
这也是南奕心怀疑虑,一定要祭出「人言纸」打探离皇经历,刨根问底的原因之一。
直到确实打探出离皇经历,南奕才终于恍然:缘来如此。
敢情不是他置身事外,而是他一直身在局中而不自知。
此前他与画诡阁隔空过招,本隐于暗处,却因离皇强开武举,无奈转至台前。
细细想来,离皇之所为,正与画诡阁行事遥相呼应,大可视作一伙。
只是南奕原本,还道是画诡阁魔修暗中蛊惑离皇,诱使其颁下旨意。
但如今,前脚才让裘长生传送离去,后脚就生此变故,可见裘长生行踪,正在画诡阁幕后道敌感应之中。
而能感应裘长生方位行踪者,当是有着长生真气法脉部分权限,可以感应「长生戒」的离皇。
换言之,离皇绝非单纯被魔修或道敌蛊惑,而是与之同流,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这般看来,离皇与魔修合作,借助魔修手段入道,作为交换,便有了兴兵北伐这一出?
南奕分析着局势。
虽说他全然未曾料到,真实情况竟是离皇反过来掌控了画诡阁,但两方归于一伙,需视离皇为敌,却是可以确定之事。
既已为敌,便需摸清敌人底细。
旁的暂且不说,对于离皇凭何入道,南奕还是颇为好奇的。
南奕前世,便有些偏爱探究真相,喜好八卦。
这一世,继承了原身「洞真」天赋,南奕更是在好奇心方面,有点小强迫症。
若是涉及玄阶及以上的隐秘禁忌,南奕尚能克制住自己的好奇心。
但如果不涉及玄阶,仅仅只是黄阶层次内的事情,他便觉得,大可刨根问底一番。
念及此处,他取出了「人言纸」,解开封印。
之前,南奕主要想着,画诡阁应该是冲着离皇算计谋划,与他没多大关系,便一直没有想过动用「人言纸」直接打探情报。
毕竟「人言纸」提供的情报,有虚有实。他若是一无所知,就算问了「人言纸」,也比两眼一抹黑好不到哪去。
不过现在,离皇与画诡阁同流,彻底将矛头对准他,又是打探已经发生的事,好判断真假,南奕便动了心思,取出「人言纸。」
“当今离皇突然入道,又接连颁下不合常理之旨意,其中定有蹊跷。烦请施展神通,告知一下离皇近日经历之事。”南奕客套开口。
「人言纸」安静了好一会,才懒洋洋地显露字迹:
【四十九张纸,谢绝赊欠。】
看到「人言纸」开口报出的人皮纸数量,南奕下意识地微微蹙眉。
不过他并没有表示异议。
离皇毕竟是离皇。虽说入道不久,修为暂只养气大成,阶秩不高,但身份却着实不低,非比寻常修士。
其有「龙气法禁」庇护,哪怕入道后庇护之力转弱,但「人言纸」要顶着「龙气法禁」的庇护压制,隔空推算离皇经历,确实会比推算寻常养气修士困难许多倍。
念罢,南奕屏住呼吸,振动法力,主动剥下自身皮肤。
待撕下第一张人皮,南奕催动「全愈」,于恢复如初后再次撕下。如此反复,攒够四十九张人皮后,南奕将其凑到了「人言纸」跟前。
「人言纸」像是生无可恋,兴致不高,只温吞吞地吸收掉这些人皮,然后在自身纸面上显露字迹:
【血丹入道叩天阍,帝阙离皇蜕世樊。
虚窃仙缘僭长生,暗布阴计锢龙魂。
权诬楚客为逆党,令遣燕檄催战辕。
黔首何辜蒙劫火,衮衣犹作棘囚喧。】
南奕微感讶异。
他没想到「人言纸」因为懒得和他多言,竟干脆将原本该洋洋洒洒一大堆的文字,浓缩成了一首诗。
显而可见,诗词太过浓缩,会隐藏不少信息量,不利于解析。
可以说,这是「人言纸」对南奕仗着「全愈」天赋自产人皮纸白嫖行为的无声抗议。
不过南奕并没将「人言纸」的无声抗议放在心上。
他其实并不是为了白嫖,才坚持自产人皮纸。
更多还是不想被「人言纸」蛊惑着残害其他修士。或许一开始,他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有恶行的散修或妖魔下手。
但姑且不说散修恶行轮不到他来执法,有些底线,一旦打破,就会不断被打破。
所以如非万不得已,南奕都坚持只用自个新鲜出炉的人皮来作为本钱,满足「人言纸」施展神通之需。
哪怕「人言纸」改用写诗的方式隐藏信息,南奕也无所谓。
反正,「人言纸」所言,本就不可全信,需要他仔细斟酌虚实。
写成诗词,固然会隐藏部分信息。可只要用心,基本还是能摸清头绪,比如楚客,即是指南奕自己,燕檄则是指北伐檄文等。
然后与此同时,某些关键信息,却是再明显不过,反而更加容易注意到。
比如,血丹。
南奕看向“血丹”二字,总觉得有点耳熟,似是曾有耳闻。
他确信自己本人没有接触过所谓血丹。
如果正面接触过,以他成为修士后的记忆力,绝不会忘。
但他既然觉得耳熟,便说明“血丹”之事与他隔得不远,或许叫他捎带着耳闻过几句。
于是,南奕闭眸,穷搜记忆,回顾自己穿越以来的所有经历。
不多时,南奕终于想起了自己在哪听到过“血丹”二字——不仅一次,还是两次。
第一次,乃是永恒明火教在袭扰南天城之时,曾以《福报》曝光世家黑料,提及楚郡赵家,养有蓄奴队拐卖稚童,行采生折割之举;等稚童年长,赵家人还会痛下杀手,摘取五脏六腑以制血丹。
南奕当时心思主要在马良身上,没怎么在意《福报》内容,印象不深。
此时想起《福报》所载赵家事迹,南奕进而又想起了第二次听闻,乃是以「人言纸」打探孙九执过往。
在瀛州岛,得知孙九执即为南海妖魔使者后,南奕曾以「人言纸」打探孙九执过往,大概知晓了齐郡元家事迹。
只是南奕当时没想起赵家事迹,光顾着琢磨孙九执脾性,同样没有在意元家。
直到此时,齐郡元家、楚郡赵家、孔谦途经南天城菜市、画诡阁蛊惑离皇、离皇以血丹入道,好几件事,在南奕脑中串成了一条线。
南奕终于恍然:原来如此,缘来亦如此。
他一直纳闷,如果自己在南天城果农灵境中,与孔谦结下不死不休之因果,乃是出于仙神编织命数加以牵引,究竟会是怎样的命数纠葛?
因为南奕感觉,他虽机缘巧合布局斩了孔谦,却似乎不像是命数缠身的样子。
在不知画诡阁已被离皇反过来掌控,只以为画诡阁主要心力仍旧是在算计离皇时,南奕一直觉得自己其实是置身事外的外人。
就算离皇今天在朝会上给他定了莫须有之罪,这种关联,也显得过于生硬,像是扑街作者编不下去剧情转折的过渡衔接时,最喜欢的钦定操作,强行要配角故意针对主角。
简而言之,就是南奕这段时间以来,并没感觉到命数纠葛应有的难解难分之意,一直觉得自己与孔谦或画诡阁之间的矛盾,稍显生硬,在理论上其实具备和解的可能性。
——比如他和孔谦之间,虽有不死不休之因果,可理论上他如果愿意折损三十年道行,其实可以强行抹去诡契。
虽说比起折损三十年道行,南奕觉得想办法弄死孔谦要来得更为简单,但到底算是有着和解可能性。
至于画诡阁,南奕觉得自己只要不妨碍画诡阁算计离皇的谋划,即便斩了孔谦,若愿意及早赶去找画诡阁坦诚沟通,并不是完全没有和解的可能。
只不过,在不知幕后道敌真实身份前,南奕心怀顾虑,也不可能去找画诡阁当面沟通罢了。
总之,在南奕看来,他与孔谦、画诡阁先后交恶,虽是一步步顺理成章,却并未体现出命数纠葛该有的难解难分架势。
这也是南奕心怀疑虑,一定要祭出「人言纸」打探离皇经历,刨根问底的原因之一。
直到确实打探出离皇经历,南奕才终于恍然:缘来如此。
敢情不是他置身事外,而是他一直身在局中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