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击声,像一把无形的重锤,精准地敲击在每个人的神经上。
石壁深处那片巨大的水晶簇,就是震源。
林曦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属于技术人员的狂热。
“是反馈!一种基于物理规则的反馈机制!韩松的声波探测打破了这里的平衡,这个结构正在试图自我校准,重新回到稳定状态!这简直是……”
她的话语,被庄若薇一个平静的动作打断。
庄若薇没有去看那片神秘的水晶,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韩松的骸骨上。她蹲下身,指着笔记本最后一页那行用指甲划出的血字。
“别带走它……也别……毁了它……”
她轻声念出,然后抬起头,看向石猛和林曦。“他说的‘它’,不是指那片水晶。”
庄若薇的指尖,戴着手套,却仿佛能穿透衣物,点向骸骨本身。
“他说的,是他自己。”
林曦一愣,下意识地反驳:“不可能!他是被共振杀死的,他的身体组织被……”
“他没有被杀死。”庄若薇打断她,声音里有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她用手电的光,仔细地扫过骸骨的表面。那些附着的石英结晶,在光线下,并非杂乱无章。
它们沿着骨骼的纹理,构成了一片片细密得如同微雕的奇异图案。
那些图案,与他们曾在档案里看到的那块“从骨”碎片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他是个‘雕骨师’。”
庄若薇站起身,做出了结论,也揭开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反常识设定,
“他用声波去雕刻那块‘从骨’,结果发现,那东西只是个‘模板’。当他无法阻止那场共振时,他做了个选择。”
“他用自己的身体,做成了最后一件作品。”
“他把最后的发现,所有的信息,用那场致命的共振,全部‘刻’进了自己的骨头里。”
韩松的骸骨,就是他的任务日志。
工坊里,死寂一片。连地底的敲击声,似乎都变得遥远。
石猛眼神凝重,他终于明白陈舟那句“带回他的骸骨”的真正分量。
这不是收敛遗体,这是回收一份绝密情报。
他不再犹豫,从背包里拿出专用的帆布和固定带,对庄若薇低声道:“你来。”
庄若薇点头。她懂规矩。收敛遗骨,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器”的尊重。
她和石猛两人,动作轻柔而肃穆,将韩松的骸骨,连同那本笔记,完整地包裹起来,捆扎结实。
林曦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一言不发。
她脑中的数据、公式、波形图,在眼前这具化为“信息载体”的骸骨面前,显得无比苍白。
“走。”石猛将包裹好的骸骨背在身上,那重量,仿佛有千钧。
三人退出工坊。当他们侧身挤出那道裂隙时,身后的石门,伴随着“咔哒”一声,缓缓闭合。
那有节奏的、属于质数的敲击声,连同那片巨大的水晶簇,被永远地封存在了秦岭的山体深处。
三天后,京郊基地。
陈舟站在分析室的隔离玻璃外,看着里面穿着全套防护服的技术员,用非接触式扫描设备,一寸寸地分析着韩松的骸骨。
石猛和林曦已经提交了报告,正在进行强制休整和心理评估。
庄若薇站在陈舟身后,手里捧着一杯热茶,暖着冰凉的指尖。
“你做得很好。
”陈舟开口,眼睛却没离开那具骸骨,
“‘雕骨师’是个天才,也是个疯子。他用自己的命,给我们送回了一张地图。”
“那张地图,指向哪里?”庄若薇问。
陈舟没有直接回答。他转身,巨大的沙盘上,秦岭山脉的灯光暗了下去,另一片区域,被点亮了。
黄河,从群山之间奔腾而过,在地图上,像一条浑浊的、蜿蜒的伤疤。
“古人相信,大河能镇压地气,也能隔绝‘信息’。”
陈舟的声音,像河底的淤泥般深沉,
“‘十翼’在秦岭碰了壁,他们换了条路。”
他指着黄河沿岸一个闪烁的红点。“
“我放下去的‘鱼漂’,已经到地方了。”
郑州,黄河路,白事街。
下午的毒日头,能把柏油路晒出油光。
可一踏进这条街,暑气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掐断了。
整条街,都浸泡在纸钱和劣质线香混合的,甜腻又呛人的味道里。
店铺门口,扎着半人高的纸马,穿着戏服的纸人,表情木讷地看着街面。
风吹过,它们空洞的袖管跟着摇晃,像是活物在招手。
李建国一瘸一拐地走着,汗水顺着额角的皱纹淌进眼睛里,涩得发痛。
他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后心早就湿透,紧紧粘在皮肤上。他像个格格不入的幽魂,闯进了这条专为死人服务的街道。
他停在了第三家寿衣店门口。
没有招牌,门脸是褪了色的暗红色木板,比旁边的店铺要窄小,也更陈旧。
门口没有摆那些花里胡哨的纸扎,只挂着两串干枯的、不知名的草药。
李建国站定,深吸了口气。那股草药的苦涩味道,压过了线香的甜腻,让他那颗狂跳的心,稍稍安稳。
他推门进去。
店里很暗,光线被门口的草药和屋内的陈设吞噬得干干净净。柜台后面,坐着个干瘦的老头,正在用小锉刀,慢悠悠地磨着块牛骨。
听见动静,老头抬起眼皮,那双浑浊的眼睛,在昏暗里,像两点鬼火。
“买点什么?”声音又干又瘪,像是从漏风的匣子里发出来的。
“掌柜的,想买副牌。”李建国把那个破人造革提包放在脚边,手心全是汗。
“牌,去对面杂货铺。”老头低下头,继续磨他的牛骨,锉刀和骨头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
“杂货铺的牌,没劲。”李建国往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我要几十年前,黄河边上,老爷们玩的那种。”
锉刀的声音,停了。
老头抬起头,重新打量着李建国。从那双沾满尘土的解放鞋,看到他那条不大利索的瘸腿,最后,视线落在他那张写满风霜和算计的脸上。
“那玩意儿,邪性。输了的,不光是钱。”
“我这条腿都这样了,还怕什么邪性?”李建国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烂命一条,就是拿来赌的。”
老头盯着他看了许久。然后,他放下手里的牛骨,从柜台底下,摸出个黑乎乎的布袋,扔在柜面上。
“五十块,不还价。”
李建国颤抖着手,从褂子内兜里掏出几张被汗浸得发软的票子,推了过去。他解开布袋,把里面的东西倒在掌心。
不是想象中的人骨。
是四块用黄河滩上的乌木做的牌,木质坚硬,入手冰凉。
每一块牌的背面,都用朱砂,画着个扭曲的、像是骨骼的符号。
“这不是……”
“嫌货不好,可以不买。”老头打断他,慢悠悠地把钱收进抽屉。
李建国心里咯噔一声,他明白,这是最后的考验。
他没再说话,只是把那四块木牌收好,揣进怀里。转身要走的时候,老头又开了口。
“拿着这牌,别去河边。”老头背对着他,声音幽幽传来,
“水里的东西,认牌,不认人。”
石壁深处那片巨大的水晶簇,就是震源。
林曦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烁着属于技术人员的狂热。
“是反馈!一种基于物理规则的反馈机制!韩松的声波探测打破了这里的平衡,这个结构正在试图自我校准,重新回到稳定状态!这简直是……”
她的话语,被庄若薇一个平静的动作打断。
庄若薇没有去看那片神秘的水晶,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韩松的骸骨上。她蹲下身,指着笔记本最后一页那行用指甲划出的血字。
“别带走它……也别……毁了它……”
她轻声念出,然后抬起头,看向石猛和林曦。“他说的‘它’,不是指那片水晶。”
庄若薇的指尖,戴着手套,却仿佛能穿透衣物,点向骸骨本身。
“他说的,是他自己。”
林曦一愣,下意识地反驳:“不可能!他是被共振杀死的,他的身体组织被……”
“他没有被杀死。”庄若薇打断她,声音里有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她用手电的光,仔细地扫过骸骨的表面。那些附着的石英结晶,在光线下,并非杂乱无章。
它们沿着骨骼的纹理,构成了一片片细密得如同微雕的奇异图案。
那些图案,与他们曾在档案里看到的那块“从骨”碎片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他是个‘雕骨师’。”
庄若薇站起身,做出了结论,也揭开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反常识设定,
“他用声波去雕刻那块‘从骨’,结果发现,那东西只是个‘模板’。当他无法阻止那场共振时,他做了个选择。”
“他用自己的身体,做成了最后一件作品。”
“他把最后的发现,所有的信息,用那场致命的共振,全部‘刻’进了自己的骨头里。”
韩松的骸骨,就是他的任务日志。
工坊里,死寂一片。连地底的敲击声,似乎都变得遥远。
石猛眼神凝重,他终于明白陈舟那句“带回他的骸骨”的真正分量。
这不是收敛遗体,这是回收一份绝密情报。
他不再犹豫,从背包里拿出专用的帆布和固定带,对庄若薇低声道:“你来。”
庄若薇点头。她懂规矩。收敛遗骨,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器”的尊重。
她和石猛两人,动作轻柔而肃穆,将韩松的骸骨,连同那本笔记,完整地包裹起来,捆扎结实。
林曦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一言不发。
她脑中的数据、公式、波形图,在眼前这具化为“信息载体”的骸骨面前,显得无比苍白。
“走。”石猛将包裹好的骸骨背在身上,那重量,仿佛有千钧。
三人退出工坊。当他们侧身挤出那道裂隙时,身后的石门,伴随着“咔哒”一声,缓缓闭合。
那有节奏的、属于质数的敲击声,连同那片巨大的水晶簇,被永远地封存在了秦岭的山体深处。
三天后,京郊基地。
陈舟站在分析室的隔离玻璃外,看着里面穿着全套防护服的技术员,用非接触式扫描设备,一寸寸地分析着韩松的骸骨。
石猛和林曦已经提交了报告,正在进行强制休整和心理评估。
庄若薇站在陈舟身后,手里捧着一杯热茶,暖着冰凉的指尖。
“你做得很好。
”陈舟开口,眼睛却没离开那具骸骨,
“‘雕骨师’是个天才,也是个疯子。他用自己的命,给我们送回了一张地图。”
“那张地图,指向哪里?”庄若薇问。
陈舟没有直接回答。他转身,巨大的沙盘上,秦岭山脉的灯光暗了下去,另一片区域,被点亮了。
黄河,从群山之间奔腾而过,在地图上,像一条浑浊的、蜿蜒的伤疤。
“古人相信,大河能镇压地气,也能隔绝‘信息’。”
陈舟的声音,像河底的淤泥般深沉,
“‘十翼’在秦岭碰了壁,他们换了条路。”
他指着黄河沿岸一个闪烁的红点。“
“我放下去的‘鱼漂’,已经到地方了。”
郑州,黄河路,白事街。
下午的毒日头,能把柏油路晒出油光。
可一踏进这条街,暑气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掐断了。
整条街,都浸泡在纸钱和劣质线香混合的,甜腻又呛人的味道里。
店铺门口,扎着半人高的纸马,穿着戏服的纸人,表情木讷地看着街面。
风吹过,它们空洞的袖管跟着摇晃,像是活物在招手。
李建国一瘸一拐地走着,汗水顺着额角的皱纹淌进眼睛里,涩得发痛。
他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后心早就湿透,紧紧粘在皮肤上。他像个格格不入的幽魂,闯进了这条专为死人服务的街道。
他停在了第三家寿衣店门口。
没有招牌,门脸是褪了色的暗红色木板,比旁边的店铺要窄小,也更陈旧。
门口没有摆那些花里胡哨的纸扎,只挂着两串干枯的、不知名的草药。
李建国站定,深吸了口气。那股草药的苦涩味道,压过了线香的甜腻,让他那颗狂跳的心,稍稍安稳。
他推门进去。
店里很暗,光线被门口的草药和屋内的陈设吞噬得干干净净。柜台后面,坐着个干瘦的老头,正在用小锉刀,慢悠悠地磨着块牛骨。
听见动静,老头抬起眼皮,那双浑浊的眼睛,在昏暗里,像两点鬼火。
“买点什么?”声音又干又瘪,像是从漏风的匣子里发出来的。
“掌柜的,想买副牌。”李建国把那个破人造革提包放在脚边,手心全是汗。
“牌,去对面杂货铺。”老头低下头,继续磨他的牛骨,锉刀和骨头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
“杂货铺的牌,没劲。”李建国往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我要几十年前,黄河边上,老爷们玩的那种。”
锉刀的声音,停了。
老头抬起头,重新打量着李建国。从那双沾满尘土的解放鞋,看到他那条不大利索的瘸腿,最后,视线落在他那张写满风霜和算计的脸上。
“那玩意儿,邪性。输了的,不光是钱。”
“我这条腿都这样了,还怕什么邪性?”李建国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烂命一条,就是拿来赌的。”
老头盯着他看了许久。然后,他放下手里的牛骨,从柜台底下,摸出个黑乎乎的布袋,扔在柜面上。
“五十块,不还价。”
李建国颤抖着手,从褂子内兜里掏出几张被汗浸得发软的票子,推了过去。他解开布袋,把里面的东西倒在掌心。
不是想象中的人骨。
是四块用黄河滩上的乌木做的牌,木质坚硬,入手冰凉。
每一块牌的背面,都用朱砂,画着个扭曲的、像是骨骼的符号。
“这不是……”
“嫌货不好,可以不买。”老头打断他,慢悠悠地把钱收进抽屉。
李建国心里咯噔一声,他明白,这是最后的考验。
他没再说话,只是把那四块木牌收好,揣进怀里。转身要走的时候,老头又开了口。
“拿着这牌,别去河边。”老头背对着他,声音幽幽传来,
“水里的东西,认牌,不认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七零废品站的鉴宝大师,七零废品站的鉴宝大师最新章节,七零废品站的鉴宝大师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七零废品站的鉴宝大师,七零废品站的鉴宝大师最新章节,七零废品站的鉴宝大师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