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城南,江家外宅。
汽车停在四合院大门口,家丁仆从全都聚在影壁前,垂手而立,恭迎江连横回来。
刚推开车门,众人便躬身行礼,齐声问安。
“老爷——”
“散了,散了!”
江连横匆匆下车,摆了摆手,旋即大步迈上台阶儿,独自走进宅院。
这时,又有两个门房小厮迈着碎步凑到车旁,弯腰恭请道:“二爷,三爷,你们俩进屋坐会儿不?”
南风和西风相视一眼,想都没想,便齐声回道:“不用了,咱俩溜达回去!”
说罢,两人立即下车,有些避讳似地快步走去城北大宅。
外宅的仆从心里明镜似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便也没再多劝,道一声“慢走”,目送二人远去,随后关上朱漆大门。
深宅大院,难免凉飕飕的,时而吹来一阵阵阴风。
或许是房子梁木居多的缘故,宅院里总是隐隐有股腐朽的气味儿,阴天下雨时尤其明显。
江连横绕过影壁,推开垂花门,这才得见一抹和煦的阳光。
庭院里明艳透亮,草木盛极,将败未败,却是一派金秋时节。
迎面就见两个人影,一大一小,正蹲在耳房角落的草窠里鬼鬼祟祟。
走近打量,原来是冬妮娅正带着江承志蹲在那里看蚂蚁。
四房的姨太太领着三房的小少爷,在院子里玩耍嬉闹——这种情形,在深宅大院里属实罕见,甚至匪夷所思。
原因无他,只因冬妮娅根本没把自己当成是江家的姨太太。
这位洋小姐完全没有争宠的心思。
或许,在她心里,始终都把自己当成是江家的家庭教师,只不过偶尔需要提供一些额外服务。
但此举无甚指责,作为一名没落的白俄贵族小姐,她只能逃亡东北,寄生江家虽是无奈,但也并无其他选择。
如果自称“家庭教师”能令她自我宽慰,那就由她去吧!
娶妻当娶贤,纳妾当纳色。
江连横又不图什么名分,只是图个新鲜感罢了。
不过,说冬妮娅是江家的家庭教师,倒也的确言而有据。
事实上,她始终都在扮演教师的角色,时常给江家儿女讲北方的童话故事,或者教他们音乐、绘画、俄语。
冬妮娅很喜欢小孩儿,每当学校放假的时候,江雅和江承业也爱过来找她玩儿,顺便看看乳臭未干的小弟江承志。
至于他们在一起时,到底学了什么,江连横并不在意,也不关心。
他只知道,城里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西洋艺术,于是便也附庸风雅,催着儿女去学。
此刻,冬妮娅和江承志正蹲在草窠里,看得入迷,时不时嘻嘻窃笑。
江连横走到院心,清了清嗓子,朗声问道:“傻笑什么呢?”
冬妮娅回头张望,见江连横来了,便立刻起身退到一旁,低下头,竟也有模有样地应了一声:“老爷。”
她早已渐渐适应了远东的生活,不仅换了一身旗袍,而且还能简单说上几句汉语。
江连横冲她点点头,旋即看向幺儿,故意冷着脸,厉声恫吓道:“江承志,没看见我来了么?”
江承志虚度有三,刚开始冒话,冷不防说几句还行,说多了就变成“咿咿呀呀”,叫人听不明白,只有亲妈才能翻译。
小子身穿藏蓝色新式衣裳,手里拿着一支木雕玩具枪,听见有人喊他,便站起身来,有些茫然地向后张望。
他当然知道来人是他的父亲,但因为见面次数太少,以至于每次重逢的时候,都要认一会儿,才能反应过来。
“咋的,这才几天没见,你小子就不认识我了?”江连横问,“忘了你手上的玩具枪是谁给你买的了?”
江承志看看父亲,又看看玩具枪,眼仁儿一乐,忙就大叫起来,喊道:“爸爸!”
“过来!”江连横蹲下身子,冲幺儿招手,“承志,过来让爹稀罕稀罕!”
江承志有些迟疑,用手指了指耳房窗下的花坛,很认真地说:“有蚂蚁!”
“我知道有蚂蚁,你先过来再说!”
“跑了!”
“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它又跑不了。”江连横拍了拍手,又招呼道,“快过来呀,敢情你爹还没那蚂蚁好看呐?”
江承志犹豫片刻,终于撇下蚂蚁,手舞足蹈地朝父亲跑过来,可没跑几步,脚下就突然一绊,整个人顿时跪在了地上。
冬妮娅见状一惊,连忙跑过去搀扶。
江连横却像没事儿人似的,蹲在原地笑道:“儿子,这还没过年呢,见面儿就给爹磕头啊?”
江承志不哭不闹,被冬妮娅扶起来,竟也跟着父亲哈哈大笑起来。
紧接着,他又突然举起玩具枪,冲着父亲“哇里哇啦”地说些什么。
江连横虽然听不懂,但也能猜出幺儿的意思,便相当配合地高举双手,煞有其事地求饶道:“少侠,别开枪,有话好好说!”
江承志哪肯轻饶了他,当即笑呵呵地喊道:“哒!哒!哒!”
“啊——”
江连横应声捂住胸口,表情狰狞,摇晃着站起身,相当痛苦地说:“不行,我中枪了,以后没人给你买玩具了……”
一听这话,江承志慌了,急忙跑过去抱住父亲的裤腿,拼命叫嚷道:“不死,不死!”
江连横逮住机会,立马抱起幺儿,冲他肋巴扇戳了几下,逗得江承志笑声不断。
父子俩闹腾了一会儿,江承志又央求道:“爸,我要骑颈儿!”
江连横就把他悠起来,让他骑在自己的肩膀上,绕着庭院跑了几圈儿。
见此情形,就连冬妮娅的眼睛里,也随之流露出欣悦的笑意。
同哥哥相比,江承志骨子里有股闯荡劲儿,因为更像父亲,所以更得父亲宠爱。
尤其是江连横常常自觉对幺儿有所亏欠,进而愈发百依百顺,每次来外宅时,都会放下身段,陪幺儿耍一阵子。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玩过了,闹过了,江连横便把幺儿放了下来。
江承志还没玩儿够,但江连横却已经没了耐心。
众所周知,当爹的陪孩子玩儿,向来只有三分钟热血,多一秒钟,就开始烦了。
江连横也不例外,见幺儿嚷个没完没了,就指了指耳房窗下的花坛,哄他说:“行了,看蚂蚁去吧,待会儿跑了!”
好说歹说,总算轰走了小子,紧接着便又将目光转向冬妮娅,问她缺不缺钱花,又问她关于江雅和江承业的情况。
冬妮娅的评价一如既往,总是说:“承业是聪明的,学东西很快,非常快。”
“那丫头呢?”提起江雅,江连横就不禁皱眉。
冬妮娅照旧说道:“雅也很好,喜欢动,聪明,但喜欢玩。”
“那他呢?”江连横冲幺儿撇了撇嘴。
冬妮娅笑着说:“他还太小了,没有教他什么。”
江连横点点头,不禁多看了几眼四房,总觉得她似乎比他这个当爹的还要了解三个孩子。
冬妮娅今年不过二十三岁上下,尽管已经没少被江连横糟蹋,但冷不防见他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看,心里还是不由得一阵阵发毛。
不过,时辰刚刚正午,江连横还没那份心思,摆摆手,说了句“你带他玩儿吧”,随后便大步走进正屋房门。
撩开门帘儿,里屋传来一阵低声细语。
江连横循声走进去,却见炕上摆着将近二十样大小礼盒,庄书宁靠在大衣箱上,手里拿着礼单,正在跟贴身丫头小惠儿对数。
主仆二人,看起来格外认真,竟都没能觉察出有人进屋。
“行啊,书宁,自打给我生了个儿子,你这腰杆儿是越来越硬了!”江连横缓步走到茶桌旁,自顾自地倒了杯茶,“咋的,下人没跟你说我回来了?”
“你是从哪儿回来的呀?”庄书宁看着手中的礼单,头也不抬地问,“是刚从吉林那边回来的?”
“嗬,挑理?”江连横笑呵呵地说,“好好好,知道争风吃醋了,为夫甚是欣慰啊!”
庄书宁白了他一眼,小声嘟囔道:“没有,你不来我这也挺好。”
“口是心非?”
“招笑!”
“欲拒还迎?”
“有趣!”
“啧,别闹了,我这不是来了么,待会儿还有事要跟你商量呢!”江连横看了看炕上的礼盒,冲丫头问道,“惠儿,这些都是谁送来的礼呀?”
小惠儿解释说:“老爷,这些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奶奶要送出去的。”
“准备送给谁呀?”江连横愣了一下。
“这还用问么?”庄书宁念叨着说,“眼瞅着还有不到半个月就是中秋了,你给官面儿上送礼,我能不给张大帅的那些姨太太表示表示?好歹平时也常在一起打麻将,总不能空俩手去吧?”
江连横欣慰道:“亏你还有这份心,我今天这趟过来,正要跟你说这事儿呢!”
庄书宁没说话,气息却忽然变粗了些。
江连横当即改口,呵呵笑道:“当然了,送礼事小,见你事大。”
庄书宁冷哼道:“得了吧,你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打从你一进门,我就猜到你是为什么来的了。”
看来,所谓母凭子贵,不是没有道理。
自从生下了江承志,庄书宁在江连横面前,言行举止,明显硬气了不少。
不过,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庄书宁虽然因子得宠,但在心底里,却从没动过要跟胡小妍一较高下的念头。
不是因为懦弱,恰恰是因为看得清。
她深知江家不是普通的富户,不能以常理推断,这扇家门里根本就不允许争风吃醋、勾心斗角。
那些老财主,或许会因为小妾产子,不顾结发之恩,喜新厌旧,休妻再娶,但江连横不会。
无论怎么说,两人也已经同床共寝小十年了,胡小妍在江连横心里是什么地位,庄书宁心知肚明,根本不敢妄想。
她清楚地记得,有一年风雪夜,两人正在热炕头上切磋交流,只因城北有人来信,说当家大嫂染了风寒,热得已经开始说胡话了,江连横就立马跳下热炕,提着裤子,一溜烟儿就跑没影儿了,直到两个月后才回来。
庄书宁从没见过江连横那副模样,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自那一刻起,她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永远也争不过那位江家大嫂,即便两人从未谋面。
而且,江家是线上的,胡小妍在家中的地位,可不只是一纸婚书写出来的份量。
可以这么说,就算江连横真休了胡小妍,娶她为妻,她也只能是江家的摆设而已。
四风口、赵国砚、薛应清、温廷阁——这几位江家骨干,庄书宁一个也指挥不动,没有人会认她当大嫂。
既然如此,何必勾心斗角?
当年,庄书宁到底是怎么从乔家进了江家,别人不清楚,她自己还不清楚么?
因此,她安分守己,使性子归使性子,但却从来没有越界的言行。
不过,她也确信自己有安身立命的资格——江家上下,只有两人能自由出入大帅府:一个是江连横,一个是庄书宁。
听书宁这么说,江连横便嬉笑道:“安排送礼和过来见你,这两件事又不冲突,都是要紧事儿!”说着,连忙岔开话题,“对了,送给大帅那几房姨太太的礼,可不能寒酸了,你买这些东西,够档次么?”
“放心吧,大姐给我支钱了。”
“什么时候的事儿?”
“就在前几天,让东风送过来的,拿了不少钱,说是让我按照老张家各房姨太太的喜好,去备中秋礼,临走的时候,还特意提醒我,别把少帅夫人那份礼给忘了。”
“这样啊,那我就放心了。”
“你给官面儿上的礼呢,都备好了么?”庄书宁问。
江连横摆摆手说:“这种事儿,我一般不操心,反正到时候家里有什么,我就出面送去就行了。”
“你就不怕把大姐累着?”
“别老叫她大姐,人家比你年轻。”
“我总不能叫她妹子吧?”庄书宁放下礼单,见数目都已对好了,便支使小惠儿出去备饭,紧接着又问,“你在吉林那边怎么样,去了多久,这都快一个多月了吧?”
“别提,因为点破事儿耽搁了。”
江连横脱鞋上炕,三言两语,就把沈家店的情况说了个大概,旋即又谈起筹办砂石厂的事儿。
别的事情,庄书宁倒不甚关心,唯独听见海新年这个义子时,才显出兴趣,问:“好端端的,怎么又认了个干儿子,嫌儿子少了?”
江连横笑了笑说:“跟那没关系,儿子再多,不顶用也是白给。”
“那可不见得!”庄书宁盯着窗外的庭院,“老话说:‘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鹞’,儿子多了,总会有个顶用的。”
冬妮娅和江承志的嬉闹声断断续续,庭院里不时袭来一阵清风,摇得石榴树沙沙作响。
“再怎么顶用,那也不是我亲生骨肉!”江连横冷哼道,“我又不是不能生养,老子刀头上舔血,舍命拼下的这份家业,我他妈宁肯毁了,也不可能传到外姓头上啊!”
“谁知道呢?”庄书宁说,“我只是想提醒你,别忘了我这边还有你一个儿子呢!”
“这话说的,我还能忘了不成?”
“怕你忘了。”
江连横摇了摇头,说:“你想太多了,而且我感觉承志不错,没准能堪大用!”
“安慰我?”庄书宁一挑眉毛。
“不是安慰你,承业那小子太蔫巴,跟个闷葫芦似的,哪像是能成大事的人呐!”
“人家那叫内秀,现在世道乱,又不代表会一直乱下去,以后早晚还是拿笔的人说了算。”
江连横默然,心里也在寻思,江承业和江承志,这两个儿子,日后到底谁能接下他这份家业?
可是,不知为什么,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时,他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念叨一句:
“唉,你要是个男孩儿就好了!”
(本章完)
文学馆
汽车停在四合院大门口,家丁仆从全都聚在影壁前,垂手而立,恭迎江连横回来。
刚推开车门,众人便躬身行礼,齐声问安。
“老爷——”
“散了,散了!”
江连横匆匆下车,摆了摆手,旋即大步迈上台阶儿,独自走进宅院。
这时,又有两个门房小厮迈着碎步凑到车旁,弯腰恭请道:“二爷,三爷,你们俩进屋坐会儿不?”
南风和西风相视一眼,想都没想,便齐声回道:“不用了,咱俩溜达回去!”
说罢,两人立即下车,有些避讳似地快步走去城北大宅。
外宅的仆从心里明镜似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便也没再多劝,道一声“慢走”,目送二人远去,随后关上朱漆大门。
深宅大院,难免凉飕飕的,时而吹来一阵阵阴风。
或许是房子梁木居多的缘故,宅院里总是隐隐有股腐朽的气味儿,阴天下雨时尤其明显。
江连横绕过影壁,推开垂花门,这才得见一抹和煦的阳光。
庭院里明艳透亮,草木盛极,将败未败,却是一派金秋时节。
迎面就见两个人影,一大一小,正蹲在耳房角落的草窠里鬼鬼祟祟。
走近打量,原来是冬妮娅正带着江承志蹲在那里看蚂蚁。
四房的姨太太领着三房的小少爷,在院子里玩耍嬉闹——这种情形,在深宅大院里属实罕见,甚至匪夷所思。
原因无他,只因冬妮娅根本没把自己当成是江家的姨太太。
这位洋小姐完全没有争宠的心思。
或许,在她心里,始终都把自己当成是江家的家庭教师,只不过偶尔需要提供一些额外服务。
但此举无甚指责,作为一名没落的白俄贵族小姐,她只能逃亡东北,寄生江家虽是无奈,但也并无其他选择。
如果自称“家庭教师”能令她自我宽慰,那就由她去吧!
娶妻当娶贤,纳妾当纳色。
江连横又不图什么名分,只是图个新鲜感罢了。
不过,说冬妮娅是江家的家庭教师,倒也的确言而有据。
事实上,她始终都在扮演教师的角色,时常给江家儿女讲北方的童话故事,或者教他们音乐、绘画、俄语。
冬妮娅很喜欢小孩儿,每当学校放假的时候,江雅和江承业也爱过来找她玩儿,顺便看看乳臭未干的小弟江承志。
至于他们在一起时,到底学了什么,江连横并不在意,也不关心。
他只知道,城里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西洋艺术,于是便也附庸风雅,催着儿女去学。
此刻,冬妮娅和江承志正蹲在草窠里,看得入迷,时不时嘻嘻窃笑。
江连横走到院心,清了清嗓子,朗声问道:“傻笑什么呢?”
冬妮娅回头张望,见江连横来了,便立刻起身退到一旁,低下头,竟也有模有样地应了一声:“老爷。”
她早已渐渐适应了远东的生活,不仅换了一身旗袍,而且还能简单说上几句汉语。
江连横冲她点点头,旋即看向幺儿,故意冷着脸,厉声恫吓道:“江承志,没看见我来了么?”
江承志虚度有三,刚开始冒话,冷不防说几句还行,说多了就变成“咿咿呀呀”,叫人听不明白,只有亲妈才能翻译。
小子身穿藏蓝色新式衣裳,手里拿着一支木雕玩具枪,听见有人喊他,便站起身来,有些茫然地向后张望。
他当然知道来人是他的父亲,但因为见面次数太少,以至于每次重逢的时候,都要认一会儿,才能反应过来。
“咋的,这才几天没见,你小子就不认识我了?”江连横问,“忘了你手上的玩具枪是谁给你买的了?”
江承志看看父亲,又看看玩具枪,眼仁儿一乐,忙就大叫起来,喊道:“爸爸!”
“过来!”江连横蹲下身子,冲幺儿招手,“承志,过来让爹稀罕稀罕!”
江承志有些迟疑,用手指了指耳房窗下的花坛,很认真地说:“有蚂蚁!”
“我知道有蚂蚁,你先过来再说!”
“跑了!”
“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它又跑不了。”江连横拍了拍手,又招呼道,“快过来呀,敢情你爹还没那蚂蚁好看呐?”
江承志犹豫片刻,终于撇下蚂蚁,手舞足蹈地朝父亲跑过来,可没跑几步,脚下就突然一绊,整个人顿时跪在了地上。
冬妮娅见状一惊,连忙跑过去搀扶。
江连横却像没事儿人似的,蹲在原地笑道:“儿子,这还没过年呢,见面儿就给爹磕头啊?”
江承志不哭不闹,被冬妮娅扶起来,竟也跟着父亲哈哈大笑起来。
紧接着,他又突然举起玩具枪,冲着父亲“哇里哇啦”地说些什么。
江连横虽然听不懂,但也能猜出幺儿的意思,便相当配合地高举双手,煞有其事地求饶道:“少侠,别开枪,有话好好说!”
江承志哪肯轻饶了他,当即笑呵呵地喊道:“哒!哒!哒!”
“啊——”
江连横应声捂住胸口,表情狰狞,摇晃着站起身,相当痛苦地说:“不行,我中枪了,以后没人给你买玩具了……”
一听这话,江承志慌了,急忙跑过去抱住父亲的裤腿,拼命叫嚷道:“不死,不死!”
江连横逮住机会,立马抱起幺儿,冲他肋巴扇戳了几下,逗得江承志笑声不断。
父子俩闹腾了一会儿,江承志又央求道:“爸,我要骑颈儿!”
江连横就把他悠起来,让他骑在自己的肩膀上,绕着庭院跑了几圈儿。
见此情形,就连冬妮娅的眼睛里,也随之流露出欣悦的笑意。
同哥哥相比,江承志骨子里有股闯荡劲儿,因为更像父亲,所以更得父亲宠爱。
尤其是江连横常常自觉对幺儿有所亏欠,进而愈发百依百顺,每次来外宅时,都会放下身段,陪幺儿耍一阵子。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玩过了,闹过了,江连横便把幺儿放了下来。
江承志还没玩儿够,但江连横却已经没了耐心。
众所周知,当爹的陪孩子玩儿,向来只有三分钟热血,多一秒钟,就开始烦了。
江连横也不例外,见幺儿嚷个没完没了,就指了指耳房窗下的花坛,哄他说:“行了,看蚂蚁去吧,待会儿跑了!”
好说歹说,总算轰走了小子,紧接着便又将目光转向冬妮娅,问她缺不缺钱花,又问她关于江雅和江承业的情况。
冬妮娅的评价一如既往,总是说:“承业是聪明的,学东西很快,非常快。”
“那丫头呢?”提起江雅,江连横就不禁皱眉。
冬妮娅照旧说道:“雅也很好,喜欢动,聪明,但喜欢玩。”
“那他呢?”江连横冲幺儿撇了撇嘴。
冬妮娅笑着说:“他还太小了,没有教他什么。”
江连横点点头,不禁多看了几眼四房,总觉得她似乎比他这个当爹的还要了解三个孩子。
冬妮娅今年不过二十三岁上下,尽管已经没少被江连横糟蹋,但冷不防见他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看,心里还是不由得一阵阵发毛。
不过,时辰刚刚正午,江连横还没那份心思,摆摆手,说了句“你带他玩儿吧”,随后便大步走进正屋房门。
撩开门帘儿,里屋传来一阵低声细语。
江连横循声走进去,却见炕上摆着将近二十样大小礼盒,庄书宁靠在大衣箱上,手里拿着礼单,正在跟贴身丫头小惠儿对数。
主仆二人,看起来格外认真,竟都没能觉察出有人进屋。
“行啊,书宁,自打给我生了个儿子,你这腰杆儿是越来越硬了!”江连横缓步走到茶桌旁,自顾自地倒了杯茶,“咋的,下人没跟你说我回来了?”
“你是从哪儿回来的呀?”庄书宁看着手中的礼单,头也不抬地问,“是刚从吉林那边回来的?”
“嗬,挑理?”江连横笑呵呵地说,“好好好,知道争风吃醋了,为夫甚是欣慰啊!”
庄书宁白了他一眼,小声嘟囔道:“没有,你不来我这也挺好。”
“口是心非?”
“招笑!”
“欲拒还迎?”
“有趣!”
“啧,别闹了,我这不是来了么,待会儿还有事要跟你商量呢!”江连横看了看炕上的礼盒,冲丫头问道,“惠儿,这些都是谁送来的礼呀?”
小惠儿解释说:“老爷,这些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奶奶要送出去的。”
“准备送给谁呀?”江连横愣了一下。
“这还用问么?”庄书宁念叨着说,“眼瞅着还有不到半个月就是中秋了,你给官面儿上送礼,我能不给张大帅的那些姨太太表示表示?好歹平时也常在一起打麻将,总不能空俩手去吧?”
江连横欣慰道:“亏你还有这份心,我今天这趟过来,正要跟你说这事儿呢!”
庄书宁没说话,气息却忽然变粗了些。
江连横当即改口,呵呵笑道:“当然了,送礼事小,见你事大。”
庄书宁冷哼道:“得了吧,你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打从你一进门,我就猜到你是为什么来的了。”
看来,所谓母凭子贵,不是没有道理。
自从生下了江承志,庄书宁在江连横面前,言行举止,明显硬气了不少。
不过,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庄书宁虽然因子得宠,但在心底里,却从没动过要跟胡小妍一较高下的念头。
不是因为懦弱,恰恰是因为看得清。
她深知江家不是普通的富户,不能以常理推断,这扇家门里根本就不允许争风吃醋、勾心斗角。
那些老财主,或许会因为小妾产子,不顾结发之恩,喜新厌旧,休妻再娶,但江连横不会。
无论怎么说,两人也已经同床共寝小十年了,胡小妍在江连横心里是什么地位,庄书宁心知肚明,根本不敢妄想。
她清楚地记得,有一年风雪夜,两人正在热炕头上切磋交流,只因城北有人来信,说当家大嫂染了风寒,热得已经开始说胡话了,江连横就立马跳下热炕,提着裤子,一溜烟儿就跑没影儿了,直到两个月后才回来。
庄书宁从没见过江连横那副模样,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自那一刻起,她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永远也争不过那位江家大嫂,即便两人从未谋面。
而且,江家是线上的,胡小妍在家中的地位,可不只是一纸婚书写出来的份量。
可以这么说,就算江连横真休了胡小妍,娶她为妻,她也只能是江家的摆设而已。
四风口、赵国砚、薛应清、温廷阁——这几位江家骨干,庄书宁一个也指挥不动,没有人会认她当大嫂。
既然如此,何必勾心斗角?
当年,庄书宁到底是怎么从乔家进了江家,别人不清楚,她自己还不清楚么?
因此,她安分守己,使性子归使性子,但却从来没有越界的言行。
不过,她也确信自己有安身立命的资格——江家上下,只有两人能自由出入大帅府:一个是江连横,一个是庄书宁。
听书宁这么说,江连横便嬉笑道:“安排送礼和过来见你,这两件事又不冲突,都是要紧事儿!”说着,连忙岔开话题,“对了,送给大帅那几房姨太太的礼,可不能寒酸了,你买这些东西,够档次么?”
“放心吧,大姐给我支钱了。”
“什么时候的事儿?”
“就在前几天,让东风送过来的,拿了不少钱,说是让我按照老张家各房姨太太的喜好,去备中秋礼,临走的时候,还特意提醒我,别把少帅夫人那份礼给忘了。”
“这样啊,那我就放心了。”
“你给官面儿上的礼呢,都备好了么?”庄书宁问。
江连横摆摆手说:“这种事儿,我一般不操心,反正到时候家里有什么,我就出面送去就行了。”
“你就不怕把大姐累着?”
“别老叫她大姐,人家比你年轻。”
“我总不能叫她妹子吧?”庄书宁放下礼单,见数目都已对好了,便支使小惠儿出去备饭,紧接着又问,“你在吉林那边怎么样,去了多久,这都快一个多月了吧?”
“别提,因为点破事儿耽搁了。”
江连横脱鞋上炕,三言两语,就把沈家店的情况说了个大概,旋即又谈起筹办砂石厂的事儿。
别的事情,庄书宁倒不甚关心,唯独听见海新年这个义子时,才显出兴趣,问:“好端端的,怎么又认了个干儿子,嫌儿子少了?”
江连横笑了笑说:“跟那没关系,儿子再多,不顶用也是白给。”
“那可不见得!”庄书宁盯着窗外的庭院,“老话说:‘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鹞’,儿子多了,总会有个顶用的。”
冬妮娅和江承志的嬉闹声断断续续,庭院里不时袭来一阵清风,摇得石榴树沙沙作响。
“再怎么顶用,那也不是我亲生骨肉!”江连横冷哼道,“我又不是不能生养,老子刀头上舔血,舍命拼下的这份家业,我他妈宁肯毁了,也不可能传到外姓头上啊!”
“谁知道呢?”庄书宁说,“我只是想提醒你,别忘了我这边还有你一个儿子呢!”
“这话说的,我还能忘了不成?”
“怕你忘了。”
江连横摇了摇头,说:“你想太多了,而且我感觉承志不错,没准能堪大用!”
“安慰我?”庄书宁一挑眉毛。
“不是安慰你,承业那小子太蔫巴,跟个闷葫芦似的,哪像是能成大事的人呐!”
“人家那叫内秀,现在世道乱,又不代表会一直乱下去,以后早晚还是拿笔的人说了算。”
江连横默然,心里也在寻思,江承业和江承志,这两个儿子,日后到底谁能接下他这份家业?
可是,不知为什么,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时,他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念叨一句:
“唉,你要是个男孩儿就好了!”
(本章完)
文学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江湖二十年,民国江湖二十年最新章节,民国江湖二十年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江湖二十年,民国江湖二十年最新章节,民国江湖二十年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