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程颐感觉非常不爽。

  这个不爽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他对皇室不尊重帝师之事感觉非常不爽,因为朝廷改变了崇政殿说书的礼仪制度。

  在宋神宗以前,崇政殿说书给皇帝讲课时都是坐讲,为的就是突出北宋王朝尊师重道的祖制。

  但是到了宋神宗当皇帝时,聘请王安石为崇政殿说书。

  王安石老是给宋神宗灌输变法强国的新颖思想,得罪了非常保守的皇太后高氏。

  为了打击报复王安石,高太后在王安石讲课时故意让人抽走了坐椅,让其站着讲课。

  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惯例。

  程颐任崇政殿说书一职后,斗胆向宋哲宗提出了老师应该坐讲,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宋朝尊师重道的祖制。

  高太后在朝会上询问大臣解决的办法。

  然而有大臣说,自己当年给宋神宗讲课都是站讲,于是程颐的请求被驳回。

  此事让程颐觉得心中非常反感,在他的理念里,老师乃是最值得尊重的,皇室这般做法,乃是有辱斯文。

  因此他对赵煦也格外严格,这个严格当然是他对赵顼存在着较大的期待,但未必就没有因为此事的原因。

  另一件事则是苏允的讲学。

  他跟司马光告了刁状,但司马光之后便没有了音讯,说明司马光并没有将自己的意见放在眼里,这令他心中更为不爽。

  程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周敦颐的得意弟子,年纪轻轻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是洛阳派学者的杰出代表。

  但是他的思想和当权的变法派领袖王安石的政治主张格格不入,故而一生都没有取得功名,也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现在宋神宗去世,王安石赋闲在家,朝廷礼聘其为崇政殿说书,担任宋哲宗的辅导老师。

  这在程颐看来,正是他施展生平所学,挽救江山社稷于水火之中的大好时机,于是他踌躇满志的从洛阳赶赴开封就任。

  但是,现在的他明显感觉到赵煦对自己的理念十分不感冒,甚至有对抗自己的意思,这让他十分恼怒。

  而最近苏允开始在太学讲学之事,令他感觉到极大的危机。

  苏允的学说从一开始出现,便让程颐十分警惕,因为他亦是当代首屈一指的经义大家,自然能够意识到苏允的学说对于他的理学的冲击,其学说的深度、广度、实践性等,都比自己的理学要强得多!

  程颐私底下与自己的兄弟程颢说过,说苏学是他们理学最大的对手。

  而现在苏允在太学掀起来的风潮,让程颐感觉到极大的危机,他似乎看到了当年王安石崛起的迹象。

  当年他因为与王安石思想格格不入,因此只能蛰伏洛阳讲学,而王学在程颐看来对理学威胁不大,只要王安石一退,王学最终还是只能人亡政息。

  但这苏学却是不同,他看到了苏学中蕴藏的蓬勃生命力,一旦真让苏学宣扬开来,到时候理学受到的冲击将是前所未有的,甚至会因此被覆灭!

  但现在司马光只管废除新法,对其余的事情全不在意,让程颐深感不安。

  这一日,正是程颐给赵煦上课的日子,程颐心里颇为不爽站着讲课,不过他倒是十分认真,将理学认认真真教导,他还是希望能够影响到赵煦,若是能够深刻影响到赵煦这个帝皇,那么以后理学或许可以成为官方显学。程颐认真讲了一个上午,正讲得口干舌燥之时,忽而看到赵煦的神色有些不对劲,眼神紧紧盯着书本,神色之中带着激动。

  程颐顿时起疑,赵煦对他颇有些对抗心理,之前虽然装作认真的样子,但他教学多年,哪里看不出来是认真还是假装的,只是一直隐忍不说罢了。

  这会儿看到赵煦这般认真,心下顿时起疑:他真喜欢上理学了?

  想及至此,他心下一喜,难道是终于打动了这个小孩,若是如此,理学击败苏学的机会也来了!

  程颐轻轻挪动脚步,走到赵煦的身后,赵煦看得入神,却是没有注意到程颐的举动,于是程颐看到了令他勃然大怒的一幕:赵煦将一本孟子集注用理学的书籍叠住——他分明在看苏允的孟子集注!

  赵煦正看得入神,忽而听到有粗重的呼吸声,不经意一抬头,顿时感觉魂飞魄散,那程颐如同发怒的公牛一般,直欲择人而噬!

  赵煦慌得赶紧起身,慌张道:“先生……”

  程颐伸出手,道:“把书给我。”

  赵煦赶紧将孟子集注递给了程颐,然后目眦欲裂看着程颐狠狠将孟子集注撕做两半,口中还狠狠道:“陛下,以后若是再看这等歪理邪说,臣必告知太后,请太后责罚于你!”

  赵煦年纪虽小,但他十分聪慧,平时知道不能跟老师太后等人对着干,因此虽然对程颐颇多不满,但从不正面与之对抗,就算是被骂,也是私底下咬牙切齿,当面的时候,还是个乖巧的孩子。

  但此时见程颐这般不尊重自己,甚至将自己寄托了诸多希望的苏允如此侮辱,直接将小苏学士的著作撕碎不说,甚至直接将其斥为歪理邪说!

  这孟子集注是什么?

  那是父皇的最为杰出的文治啊,你这般诋毁,岂不是就是当着我这个儿子的面说先父支持歪理邪说?

  一股怒火从赵煦心胸之中勃然而发,这会儿他忍不了,也不能忍!

  父亲呕心沥血十几年实行的新法,已经被司马光那老贼废除了个干净,现在程颐这个老贼,竟然还想要将父亲的文治之功也给毁了!

  若是此僚此举成功,那么是不是连父亲留给自己最后的一个值得信任的大臣小苏学士,是不是也要被贬谪去地方了?

  不能忍!

  赵煦怒道:“先生!小苏学士的学说不是歪门邪说!这是先帝也认可的显学,国子监以及太学都是可以选读的,而且,我在资善堂也是可以读的!”

  赵煦不反驳还好,他这一反驳,顿时让程颐心中危机更甚,手脚失措、满头大汗。

  他忽而明白了过来,赵顼从内心里就欣赏变法派的政治主张,迟早会跟他们这些废黜了宋神宗新法的人清算的。

  程颐沉着一张脸道:“苏允的学说乃是祸国殃民的学说,与王安石的学说一样,不可接触,一旦接触,思想便要跑歪!”

  赵煦亦是沉下了小脸,道:“王学至今还是科举内容,怎么读一读思想便跑歪了,程先生,我敬你是个经义大家,但你这般打击异己,攻击其他的学说,可不是一个道德先生该做的事情!”

  此言一出,程颐感觉整个人都要炸了,这已经是当面在质疑他的品行了,此间事情若是流传出去……不,一定会流传出去的,这里可不是只有他们两个人,周边还有小黄门、侍卫在侧呢!

  程颐脸色红了又白,随后气冲冲道:“陛下,你跟我去见太后,我已经当不了你的老师,我要跟太后当面请辞,但今日这个事情必须得说清楚!”

  被程颐这么一说,赵煦顿时心下一惊,他对高太后这个严厉的老太太极为畏惧,此事若是闹到她的面前,恐怕他要受到极大地斥责!

  但他随即想到,此次若是忍了,那么父皇的功绩将会被这些人尽数抹杀,而小苏学士也会被这些人赶去地方,自己身边再无可以依靠的人,只能任由这些奸佞摆布!

  想及至此,心中的一股孤傲的勇气顿时勃然而生:今日就算是被太后斥责,这个道理也是得讲明白讲清楚!

  并不需要程颐去面告太后,此时太后已经急匆匆赶了过来,这种皇帝跟帝师起了这么大争执的事情,往小了说是尊师重道的事情,往大了说,那可是一个巨大的政治事故!

  高太后一来,程颐便直接口气生硬向她辞行:“太后!陛下这边臣是没有办法教了,陛下已经在质疑臣的品行,臣也自觉品行不足不足以为帝师,还请太后免了臣的职责!”

  高太后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她虽然对这个孙子极为严格,她对权力亦是十分喜欢,但也知道,孙子赵煦乃是大宋朝的未来,赵煦这边名声不稳,那就是大宋的国祚不稳!

  程颐若是以这种方式离开,消息若是传开,那么以后她跟孙子赵煦两人的名声都会因此而受损。

  高太后心下顿时有些不满,心道你这个程颐,自家孙儿不过是个十岁的孩童,你就算是对其不满,严加管教便是,现在搞出来这种事情来,还要逼迫哀家,这难道是为臣之道?

  但这种话却是不能说出来,高太后稍微整理一下心情,温声道:“程先生还请莫要着急,煦儿毕竟年幼,虽然也是十分聪慧,但有时候终究是小孩子脾气,您是先生,就不要跟他太计较了,我让煦儿跟您道歉,您看可以么?”

  程颐被高太后这么一劝,心下顿时一软,但随即想起来赵煦那副对苏学的痴迷神色,顿时心下下了决定:就算是不做这个帝师了,也要毁了那苏学!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眉山苏氏,苏允最贤,眉山苏氏,苏允最贤最新章节,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