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裴元万念俱灰之际,屁股上就挨了重重的一杖。
裴元内心的惊喜大于疼痛。
没脱?!
接着又是一杖打在屁股上。
裴元是在市井中滚大的,年少的时候也没少打人和挨揍。
之后进入锦衣卫,卷入一系列的事情中,不得不拿命搏杀,受伤流血都是常事,这点疼痛又算什么?
而且随着杖责继续,后面那人明显有些气力不接了,裴元甚至能听到细微的粗喘声。
裴元甚至根据这些,判断出了在后面用刑的,乃是一个富贵久了的世系武勋。
毕竟按胳膊的右都督郤永都是正一品的,后面动手的最少得是个伯。
而且还得是那种富贵久了,武艺荒疏的那种。
后面那人又打了十来杖,便去亭上复命。
裴元不由松了口气。
他又不是文臣,打廷仗又不提声望,能少挨几下就是好的。
或许是打完了的缘故,郤永和金辅按得不那么紧了,裴元也能更好的观察四周。
便见一个刚在亭中见过的白胖武官气喘吁吁的走了回来。
那武官擦了擦额头的汗,对郤永和金辅道,“将他提回亭中问话。”
裴元想说,我能自己走,后来又觉得这对胖子多少有些不尊重了。
便任郤永和金辅左右夹持着,提回亭中。
裴元是领情的人。
低声对三人道,“多谢各位留卑职体面,以后定有回报。”
胖子勋贵就不说了,郤永和金辅都是战场上下来的真武人,裴元那几下被打成什么样,他们心里还是有数的。
但是人家会做人,念着陆訚的权势,根本装没看见。
那胖子勋贵却有些不解,自己刚才吃奶的劲儿都用出来了,也不知道这家伙谢自己什么。
等到回到亭中,就听朱厚照很生硬的问道,“你可知错了?”
裴元果断认怂,“卑职一时糊涂,悔之不及。”
朱厚照正要再说些什么,就见钱宁过来回禀,“陛下,内阁次辅梁大学士过来了。”
朱厚照闻言,脸上的神情有些意外。
他再次不悦的看了裴元一眼,随后对钱宁吩咐道,“请进来吧。”
不一会儿,大学士梁储就来到亭中。
等到见礼完毕,朱厚照就很亲热的说道,“刚才我让人去内阁通报三河驿案的事情,想必梁卿也已经知情了。”
梁储顿了顿,说道,“老夫已经得知了,这次过来就是特地的感谢陛下,为小儿查得了真凶。”
朱厚照笑了笑,说道,“捉拿那些妖邪,本就是朝廷本分,说什么谢不谢的。”
那梁储闻言微微颔首,却不接这话,而是对朱厚照沉声道,“老臣晚年痛失爱子,当日听说此事时,便如五内俱焚一般。如今事情总算有个交代了,老夫想看看相关的文牍,也算了却这桩憾事。”
朱厚照脸上的神色不太好,迟疑道,“这……”
梁储等了好一会儿,才继续问道,“莫非老臣不能看吗?”
朱厚照只能说道,“倒也不是。”
接着指指刚才扔到地上的奏疏,示意那太监给梁储拿过去。
梁储双手接过奏疏,看了看刚才奏疏扔的位置,又看了眼因为受到杖刑被郤永和金辅左右夹持着裴元。
梁储对裴元这张脸,印象极为深刻。
若不是当初裴元从他府上将梁次摅抓出来,也没有后续那些事情了。
这个小小千户明明可以一死,让君、臣、士人全都解套,却偏偏坏了他的事。
但是梁储城府极深,只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毕竟他和张容当时联手蒙骗皇帝的事情可是要命的,天子已经不计较了,那其他人最好也都忘干净。
梁储目光落在那奏疏上,认真展开读了起来。
等看到了错漏百出的奏本,梁储的手微微颤抖了下,眼睛也微眯起来。
以他老辣的政治经验,瞬间就已经明白了,用弥勒教来平三河驿的案子,应该是朱厚照的意思。
不然的话,以朱厚照的聪明机敏,怎么可能识破不了这奏疏中的几处谬误?还让人去通知自己结案?
也只有带着答案给出结果,底下人才会在粗疏之下,这么不在乎是否符合情理。
梁储用手指轻轻在那略有些灼烧痕迹的奏本上摩挲了下,忍了又忍,终于是还是忍耐不得,向朱厚照问道,“是这样的吗?”
朱厚照没想到梁储会直接找过来,这会儿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刚才不是已经让人给梁卿说了吗?”
梁储长叹一声,语气消沉的说道,“老臣明白了。”
一旁的裴元,默默的垂着眼皮。
裴元的这份奏疏在自保之余,却是小小的坑了朱厚照一把。
他没想到梁储会跑来找朱厚照要奏疏原本查看,之前让陈心坚在审讯过程中搞手脚,也无非是预防一手。
毕竟这件事牵扯到梁储儿子的命案,事情是非常敏感的。
若是他们真的把这奏疏造的太过完美,一旦这奏疏流出,只要有一处错漏被攻破,就意味着整个奏疏被坐实造假。
直接负责此事的镇邪千户所,就要单独面对梁大学士的针对。
说不定,就连天子也会弃卒保车,对此不闻不问。
毕竟奏疏写的很周密啊,天子被其蒙蔽,也很合理吧?等到时过境迁,上头当初私下的承诺,谁还肯承认?
但若是这奏疏一片废墟,还能有力的定性“三河驿案”,那么和这件事牵连的人,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这只能是上边点头了,所以这件事才是弥勒教干的,而不是真的有什么符合逻辑的狗屁证据。
如此一来,朱厚照就没了装傻的空间。
而看懂了这些的梁储,也一下子就明白了,现在天子想要的就是朝堂稳定,所以“三河驿案”和梁次摅的死,必须得过去了。
梁储一时头脑昏昏沉沉,向朱厚照道,“陛下,内阁那边还有些事务没能处理,老臣这就回去看看。”
朱厚照现在正需要这么一个名声差,地位高的大学士摆在内阁里,也劝了句,“梁卿还是想开些好。”
等到梁储走后,朱厚照再次对裴元发了脾气,“你看你是怎么办的差?”
裴元只能再次道,“卑职惶恐。”
裴元想着之前和朱厚照的几次交流还算顺利,主动的提到,“我看大学士有怏怏之色,是不是对陛下有什么误会啊?这都是卑职不好,要不要卑职去找他解释解释?”
朱厚照也不纠结那些了,随口道,“由他去吧。”
裴元道,“生逢明君,梁大学士却这么不珍惜,卑职都替他遗憾。”
朱厚照瞥了裴元一眼,“……”
好一会儿,朱厚照才想起自己刚才想问裴元的事情,于是便道,“对了,刚才问你的事情。现在朝中有许多人都在向朕建议,要求开设一届恩科,广选天下士子,你觉得此事对朕是利是弊?”
裴元闻言,毫不犹豫的说道,“当然是利。”
朱厚照没想到裴元说的这么坚决,顿时来了点兴趣,说道,“说来听听,好在何处?”
裴元立刻道,“陛下身为天子,广选天下奇才本就是分内之事。陛下选才、爱才,选的就是天下士人,爱的也是天下士人。”
“正所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陛下爱天下士人,那么天下士人又会如何不爱天子呢?”
朱厚照听了此言,倒是眉头舒展。
只是又道,“朕好不容易让武臣们声势渐涨,能够对抗那些文臣豪族的影响。若是这时候开恩科,岂不是效果要大打折扣?”
“再说,朕有心重整大明武备,急于要充实粮饷。”
“可是想要足粮足饷,要么就要开辟财源,征收商税矿税。要么,就只能在原本的税源上加派。”
“这些都会侵害到一些地方利益。”
“若是在这时候由文臣扳回一城,岂不是有损朕之前的谋划?”
裴元很想纠正一句,是我,这踏马都是我的功劳。
但是裴元身上的朦胧美太多,实在不方便拿出来示人。
于是只能顺着朱厚照的话说道,“这些担心也有些道理,但是群臣间已经有了这样的议论,据卑职所知,就连许多读书人也都颇为躁动。”
“若是陛下这时候否决此事,恐怕会让天下读书人大失所望。”
“那些士子寒窗苦读多年,能够一举登科的士子,本就百不足一,是以常怀怨望。”
“若是恩科因为陛下而终止,恐怕这一两科,甚至四五科的落地举子,都会归怨于陛下,认为是陛下减少了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
朱厚照听了脸色不太好看,质问道,“这岂不是说,群臣故意把朕架在火上烤?”
裴元闻言开解道,“这世上的大多数事情,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
“卑职愿意再言恩科的好处。”
朱厚照刚才听了裴元的分析,也知道恩科的事儿,八成要赶鸭子上架了。
既然如此,那就听点好听的吧。
朱厚照便道,“讲。”
裴元便道,“首先此恩科和以往的恩科并不相同,以往的恩科大多数针对多年未考上进士的举人,覆盖面比较小。而这次恩科则普遍的面对已有春闱资格的往届举人,如此一来影响力更大。说不定,这一科在青史也将留名。”
“而且只要操作的好,这届恩科也未必就会让文武之势此消彼长。”
朱厚照来了兴趣,“这怎么说?”
裴元道,“陛下完全可以用纪念平定霸州大捷的名头开设恩科,以此夸耀武功,又有何不可?”
朱厚照本就是个喜好虚荣浮华的人,听了此言,不由大喜。
又听裴元继续说道,“而且陛下此时开设恩科,还可以得到一个极大的助力。”
“助力?”朱厚照有些疑惑。
裴元道,“就是刚刚怏怏而去的大学士梁储。”
裴元解释道,“陛下若是对开不开恩科的事情犹豫不决,不妨把目光往后看,瞧瞧假如开始恩科,应该如何获取最有利的结果。”
朱厚照是极聪明的人,听了裴元此言,再想想刚才裴元提到的梁储,立刻眼前一亮,询问道,“你的意思是,可以用梁储做本科的主考官?”
裴元点头道,“不错!”
“梁大学士的爱子惨遭横死,之前陛下给出的解释,似乎也不太让他信服。这梁大学士说不定,仍有报复的念头。如此一来,势必会让不少人坐立不安,如芒在背。”
“若是这一科的读书人由梁大学士充任座师,就会有很大可能陷入政治孤立。”
朱厚照不爽的纠正了一下,“是你给出的解释。”
随后又疑惑道,“这是朝臣的争斗,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而且梁大学士的势力壮大,似乎也不利于朝局的平衡。”
裴元当即诱导道,“可是梁大学士的名声败坏,前一段时间还遭到举人们的集体抵制。所以这一科考出来的进士,未必会认这个座师啊。”
“如此一来,这批进士岂不是孤立无援,无所依从?”
“这一科本就是天子的额外恩赏,若是有一二为首之人,能率领这一科进士为陛下孤忠,说不定来日都能大用。”
朱厚照在政治上打输了,转而走先军大明的路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彻底放弃了这块战场。
裴元的这些心思虽然聊胜于无,但确实能为朝堂带来一些干净的新鲜血液。
朱厚照便满意道,“既然如此,那朕就以‘贺平定叛贼,天下太平’的名义,开设这次恩科。”
说完此事,朱厚照有些疑惑的向裴元问道,“我记得你和梁大学士之间好像还有些仇怨,这次为何能毫无难色的举荐梁储担任主考官?莫非裴元你是这等公而忘私的人?”
裴元心道,这次恩科的成败,就在于围绕梁储为主考官进行押题。
可以说,能不能量产一批进士的全部意义都在于此了。
裴元怎么可能还计较和梁储的那些事情?
再者,以结果来看的话,梁储才是那个受害人才对。
裴元当即面不改色,义正词严的说道,“他其实真的很好,只是可能对陛下有什么误会,卑职请求陛下不要对梁大学士有所成见。”
朱厚照:“……”
裴元内心的惊喜大于疼痛。
没脱?!
接着又是一杖打在屁股上。
裴元是在市井中滚大的,年少的时候也没少打人和挨揍。
之后进入锦衣卫,卷入一系列的事情中,不得不拿命搏杀,受伤流血都是常事,这点疼痛又算什么?
而且随着杖责继续,后面那人明显有些气力不接了,裴元甚至能听到细微的粗喘声。
裴元甚至根据这些,判断出了在后面用刑的,乃是一个富贵久了的世系武勋。
毕竟按胳膊的右都督郤永都是正一品的,后面动手的最少得是个伯。
而且还得是那种富贵久了,武艺荒疏的那种。
后面那人又打了十来杖,便去亭上复命。
裴元不由松了口气。
他又不是文臣,打廷仗又不提声望,能少挨几下就是好的。
或许是打完了的缘故,郤永和金辅按得不那么紧了,裴元也能更好的观察四周。
便见一个刚在亭中见过的白胖武官气喘吁吁的走了回来。
那武官擦了擦额头的汗,对郤永和金辅道,“将他提回亭中问话。”
裴元想说,我能自己走,后来又觉得这对胖子多少有些不尊重了。
便任郤永和金辅左右夹持着,提回亭中。
裴元是领情的人。
低声对三人道,“多谢各位留卑职体面,以后定有回报。”
胖子勋贵就不说了,郤永和金辅都是战场上下来的真武人,裴元那几下被打成什么样,他们心里还是有数的。
但是人家会做人,念着陆訚的权势,根本装没看见。
那胖子勋贵却有些不解,自己刚才吃奶的劲儿都用出来了,也不知道这家伙谢自己什么。
等到回到亭中,就听朱厚照很生硬的问道,“你可知错了?”
裴元果断认怂,“卑职一时糊涂,悔之不及。”
朱厚照正要再说些什么,就见钱宁过来回禀,“陛下,内阁次辅梁大学士过来了。”
朱厚照闻言,脸上的神情有些意外。
他再次不悦的看了裴元一眼,随后对钱宁吩咐道,“请进来吧。”
不一会儿,大学士梁储就来到亭中。
等到见礼完毕,朱厚照就很亲热的说道,“刚才我让人去内阁通报三河驿案的事情,想必梁卿也已经知情了。”
梁储顿了顿,说道,“老夫已经得知了,这次过来就是特地的感谢陛下,为小儿查得了真凶。”
朱厚照笑了笑,说道,“捉拿那些妖邪,本就是朝廷本分,说什么谢不谢的。”
那梁储闻言微微颔首,却不接这话,而是对朱厚照沉声道,“老臣晚年痛失爱子,当日听说此事时,便如五内俱焚一般。如今事情总算有个交代了,老夫想看看相关的文牍,也算了却这桩憾事。”
朱厚照脸上的神色不太好,迟疑道,“这……”
梁储等了好一会儿,才继续问道,“莫非老臣不能看吗?”
朱厚照只能说道,“倒也不是。”
接着指指刚才扔到地上的奏疏,示意那太监给梁储拿过去。
梁储双手接过奏疏,看了看刚才奏疏扔的位置,又看了眼因为受到杖刑被郤永和金辅左右夹持着裴元。
梁储对裴元这张脸,印象极为深刻。
若不是当初裴元从他府上将梁次摅抓出来,也没有后续那些事情了。
这个小小千户明明可以一死,让君、臣、士人全都解套,却偏偏坏了他的事。
但是梁储城府极深,只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毕竟他和张容当时联手蒙骗皇帝的事情可是要命的,天子已经不计较了,那其他人最好也都忘干净。
梁储目光落在那奏疏上,认真展开读了起来。
等看到了错漏百出的奏本,梁储的手微微颤抖了下,眼睛也微眯起来。
以他老辣的政治经验,瞬间就已经明白了,用弥勒教来平三河驿的案子,应该是朱厚照的意思。
不然的话,以朱厚照的聪明机敏,怎么可能识破不了这奏疏中的几处谬误?还让人去通知自己结案?
也只有带着答案给出结果,底下人才会在粗疏之下,这么不在乎是否符合情理。
梁储用手指轻轻在那略有些灼烧痕迹的奏本上摩挲了下,忍了又忍,终于是还是忍耐不得,向朱厚照问道,“是这样的吗?”
朱厚照没想到梁储会直接找过来,这会儿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刚才不是已经让人给梁卿说了吗?”
梁储长叹一声,语气消沉的说道,“老臣明白了。”
一旁的裴元,默默的垂着眼皮。
裴元的这份奏疏在自保之余,却是小小的坑了朱厚照一把。
他没想到梁储会跑来找朱厚照要奏疏原本查看,之前让陈心坚在审讯过程中搞手脚,也无非是预防一手。
毕竟这件事牵扯到梁储儿子的命案,事情是非常敏感的。
若是他们真的把这奏疏造的太过完美,一旦这奏疏流出,只要有一处错漏被攻破,就意味着整个奏疏被坐实造假。
直接负责此事的镇邪千户所,就要单独面对梁大学士的针对。
说不定,就连天子也会弃卒保车,对此不闻不问。
毕竟奏疏写的很周密啊,天子被其蒙蔽,也很合理吧?等到时过境迁,上头当初私下的承诺,谁还肯承认?
但若是这奏疏一片废墟,还能有力的定性“三河驿案”,那么和这件事牵连的人,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这只能是上边点头了,所以这件事才是弥勒教干的,而不是真的有什么符合逻辑的狗屁证据。
如此一来,朱厚照就没了装傻的空间。
而看懂了这些的梁储,也一下子就明白了,现在天子想要的就是朝堂稳定,所以“三河驿案”和梁次摅的死,必须得过去了。
梁储一时头脑昏昏沉沉,向朱厚照道,“陛下,内阁那边还有些事务没能处理,老臣这就回去看看。”
朱厚照现在正需要这么一个名声差,地位高的大学士摆在内阁里,也劝了句,“梁卿还是想开些好。”
等到梁储走后,朱厚照再次对裴元发了脾气,“你看你是怎么办的差?”
裴元只能再次道,“卑职惶恐。”
裴元想着之前和朱厚照的几次交流还算顺利,主动的提到,“我看大学士有怏怏之色,是不是对陛下有什么误会啊?这都是卑职不好,要不要卑职去找他解释解释?”
朱厚照也不纠结那些了,随口道,“由他去吧。”
裴元道,“生逢明君,梁大学士却这么不珍惜,卑职都替他遗憾。”
朱厚照瞥了裴元一眼,“……”
好一会儿,朱厚照才想起自己刚才想问裴元的事情,于是便道,“对了,刚才问你的事情。现在朝中有许多人都在向朕建议,要求开设一届恩科,广选天下士子,你觉得此事对朕是利是弊?”
裴元闻言,毫不犹豫的说道,“当然是利。”
朱厚照没想到裴元说的这么坚决,顿时来了点兴趣,说道,“说来听听,好在何处?”
裴元立刻道,“陛下身为天子,广选天下奇才本就是分内之事。陛下选才、爱才,选的就是天下士人,爱的也是天下士人。”
“正所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陛下爱天下士人,那么天下士人又会如何不爱天子呢?”
朱厚照听了此言,倒是眉头舒展。
只是又道,“朕好不容易让武臣们声势渐涨,能够对抗那些文臣豪族的影响。若是这时候开恩科,岂不是效果要大打折扣?”
“再说,朕有心重整大明武备,急于要充实粮饷。”
“可是想要足粮足饷,要么就要开辟财源,征收商税矿税。要么,就只能在原本的税源上加派。”
“这些都会侵害到一些地方利益。”
“若是在这时候由文臣扳回一城,岂不是有损朕之前的谋划?”
裴元很想纠正一句,是我,这踏马都是我的功劳。
但是裴元身上的朦胧美太多,实在不方便拿出来示人。
于是只能顺着朱厚照的话说道,“这些担心也有些道理,但是群臣间已经有了这样的议论,据卑职所知,就连许多读书人也都颇为躁动。”
“若是陛下这时候否决此事,恐怕会让天下读书人大失所望。”
“那些士子寒窗苦读多年,能够一举登科的士子,本就百不足一,是以常怀怨望。”
“若是恩科因为陛下而终止,恐怕这一两科,甚至四五科的落地举子,都会归怨于陛下,认为是陛下减少了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
朱厚照听了脸色不太好看,质问道,“这岂不是说,群臣故意把朕架在火上烤?”
裴元闻言开解道,“这世上的大多数事情,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
“卑职愿意再言恩科的好处。”
朱厚照刚才听了裴元的分析,也知道恩科的事儿,八成要赶鸭子上架了。
既然如此,那就听点好听的吧。
朱厚照便道,“讲。”
裴元便道,“首先此恩科和以往的恩科并不相同,以往的恩科大多数针对多年未考上进士的举人,覆盖面比较小。而这次恩科则普遍的面对已有春闱资格的往届举人,如此一来影响力更大。说不定,这一科在青史也将留名。”
“而且只要操作的好,这届恩科也未必就会让文武之势此消彼长。”
朱厚照来了兴趣,“这怎么说?”
裴元道,“陛下完全可以用纪念平定霸州大捷的名头开设恩科,以此夸耀武功,又有何不可?”
朱厚照本就是个喜好虚荣浮华的人,听了此言,不由大喜。
又听裴元继续说道,“而且陛下此时开设恩科,还可以得到一个极大的助力。”
“助力?”朱厚照有些疑惑。
裴元道,“就是刚刚怏怏而去的大学士梁储。”
裴元解释道,“陛下若是对开不开恩科的事情犹豫不决,不妨把目光往后看,瞧瞧假如开始恩科,应该如何获取最有利的结果。”
朱厚照是极聪明的人,听了裴元此言,再想想刚才裴元提到的梁储,立刻眼前一亮,询问道,“你的意思是,可以用梁储做本科的主考官?”
裴元点头道,“不错!”
“梁大学士的爱子惨遭横死,之前陛下给出的解释,似乎也不太让他信服。这梁大学士说不定,仍有报复的念头。如此一来,势必会让不少人坐立不安,如芒在背。”
“若是这一科的读书人由梁大学士充任座师,就会有很大可能陷入政治孤立。”
朱厚照不爽的纠正了一下,“是你给出的解释。”
随后又疑惑道,“这是朝臣的争斗,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而且梁大学士的势力壮大,似乎也不利于朝局的平衡。”
裴元当即诱导道,“可是梁大学士的名声败坏,前一段时间还遭到举人们的集体抵制。所以这一科考出来的进士,未必会认这个座师啊。”
“如此一来,这批进士岂不是孤立无援,无所依从?”
“这一科本就是天子的额外恩赏,若是有一二为首之人,能率领这一科进士为陛下孤忠,说不定来日都能大用。”
朱厚照在政治上打输了,转而走先军大明的路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彻底放弃了这块战场。
裴元的这些心思虽然聊胜于无,但确实能为朝堂带来一些干净的新鲜血液。
朱厚照便满意道,“既然如此,那朕就以‘贺平定叛贼,天下太平’的名义,开设这次恩科。”
说完此事,朱厚照有些疑惑的向裴元问道,“我记得你和梁大学士之间好像还有些仇怨,这次为何能毫无难色的举荐梁储担任主考官?莫非裴元你是这等公而忘私的人?”
裴元心道,这次恩科的成败,就在于围绕梁储为主考官进行押题。
可以说,能不能量产一批进士的全部意义都在于此了。
裴元怎么可能还计较和梁储的那些事情?
再者,以结果来看的话,梁储才是那个受害人才对。
裴元当即面不改色,义正词严的说道,“他其实真的很好,只是可能对陛下有什么误会,卑职请求陛下不要对梁大学士有所成见。”
朱厚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最新章节,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最新章节,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