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能测试的前一天,上级老师组提前抵达了研究基地。
老师组的规模非常庞大,能叫的出来的老师就有十几个,再加上其他一起来的总计有近八十人。
研究基地周边加强了安保防卫。
近处的陆、空武装队伍,都被安排进行训练巡视。
除了老师组的团队外,航空工业集团、航天局,也包括海-军部队也派来了专家和团队,他们也是得知消息来观看测试。
如此多人员的到来,让基地内外显得非常热闹,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常规来说,飞行测试不会来这么多人。
研究越是重要,反倒来的人就会越少,主要还是怕出现问题,也会考虑保密性原则。
引力飞行器的情况不同。
引力飞行器是新科技的结合体,新物理方向科技凝聚的精华,其技术的战略意义非同凡响,已经重大的关系到国家战略以及科技在国际的统治力。
更进一步,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军事威慑力,等等。
其重要性远高于黄金制造技术。
各个部门老师都非常关心。
另外,引力飞行器还牵扯到航天航空未来发展、科技研发方向等问题,就让航天、航空等部门都派出代表参加。
科技研发方向的确定,也会让原本一些技术被淘汰。
在旁观了引力飞行器的测试以后,航天、航空等部门可以明确技术方向,进而做出一些重要转折的决策。
比如,航天领域的太空探索,一些原本的研发项目就可以暂停,也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经费开支。
比如,航空领域,包括军用飞行器研发、空军发展,甚至是民用运载机研发等,都能够进行全新的评估、分析,尤其是空军发展,必须要构建以引力飞行器技术为基础,形成的庞大空军力量体系。
如此多的人来到基地,给测试准备带来不小的压力。
在综合性能测试的前一天,大部分工作都已经结束了,但还是有少部分临近测试还在继续进行。
这些工作往往要持续到综合性能测试结束。
一些研究相关人员还在工作岗位上,但工作环境已经不同了,原来都是安静的记录上报,而现在都是一大堆人旁观。
包括前来的老师,也包括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的人员。
他们旁观的工作的同时,还会询问测试的具体信息,也以此了解相关技术牵扯的工作。
张硕也变得非常忙碌,到测试的前一天,他往往就很空闲,只等测试开始就可以了。
现在就清闲不下来了,他要带着老师团队参观基地、参观实验间,还要对引力飞行器以及原本的工作进行介绍,等等。
“我们已经进行了七次起降测试,主要难点还是降落。”
“引力飞行器的总重量超过130吨,下落到地面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力,八个着力支架的设计,并不能完全保证有效支撑。”
“第三次测试中,有一个支架就出现了断裂,好在没有发生大问题更换后就好了。”
“在飞行器降落的方面,我们也在考虑新的方案,比如说,降落点铺上厚重的细沙,就可以有效减小冲击力。”
“再比如,建造固定降落点位,但原理是一样的,也是在点位上放置能减少冲击力的材料,让飞行器能够稳定降落,但前提是飞行器底部必须要固化外形,就能做到整体的受力……”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飞行器不再需要打开起降架。”
在介绍了起降测试工作过后,张硕又说起了综合性能测试,“明天的测试主要包括急速升空、固定飞行、横向加速、快速转向等几个部分,但因为受到外形的影响,飞行器加速上还是受到限制。”
“不过综合性能测试,还是能提供很多基础的数据,同时,能明确技术的稳定性……”
“这对于未来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老师们听着都非常期待。
广场上庞大的飞行器给人带来很大的震撼,他们只看上一眼,都期待起测试工作了。
……
第二天上午,飞行综合性能测试正式开始。
张硕依旧和老师团待在一起,他们围着引力飞行器转了一圈,随后进入了控制间。
有老师站出来对于研发工作予以肯定,随后鼓励了参与测试工作的所有人员。
最后,一群人到了操作台。
张建新以及邓言、刘进凌坐成一排,双手背后、背脊挺的笔直,老师团的到来,都没有让他们的眼神动上一下。
有老师询问了一下孟志林,随后分别喊出了三人的名字。
“到!”
三人接连大喊应声,也站起来行了礼。
有老师上前严肃的说道,“你们今天的工作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有信心吗?”
“有信心!”
三人一起坚定的大喊。
“很好!”
老师收起了脸上的严肃,微笑道,“不要这么紧张,放轻松,即便是任务艰巨,但我们都相信你们能够完成。”
其他老师也跟着说道,“加油干,小伙子!”
“操作这个大家伙,可绝对是个精细活,了不起啊!”
“今天没问题的,看他们三个就像是干大事的模样!”
后面说着有些打趣了。
张建新三人一直维持着行礼的姿态,但脸上的表情差点儿都没绷住。
张硕也走过去说了句,“不要有压力。”
“引力飞行器是我全程参与研发制造的,包括主要核心技术,包括一些容易出问题的点,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
“即便是出现高加速、高减速,又或者碰到大风、降雨,都不会影响到飞行器运转。”
“你们需要做的,就是保证飞行器不撞到地面,当然也不能和其他的物体碰撞就可以了。”
“如果在飞行过程中,意外碰到了鸟类,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不要紧张,正常减速就可以,总之,常规情况下只要不坠落,就不会出问题……”
现在的飞行器还很不完善,有些线路直接暴露在表面,飞行机上方的一些设备也都全部暴露在外,没有外壳的阻挡,安全性是存在一定隐患的。
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天空中可能出现的鸟类动物。
虽说如此,但实际测试根本不会碰到鸟类,因为测试前已经进行了鸟类驱逐,还有队伍一直在巡视,所有可能的威胁都会被提前扼杀。
老师们的鼓励也只是鼓励而已,张硕的几句话让张建新三人轻松不少。
飞行器内部非常牢固,并不怕高加速、减速,只要不发生大的碰撞就不会有问题。
这就不需要太担心了。
伴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准备工作都已经结束。
老师团队也到了两公里外的高台上,刚才是专门为了观看测试修建的。
高台的左侧直接联通防空洞通道,有意外发生可以直接进入防空洞。
高台的视野也非常好,能够看到引力飞行器的全貌。
在众多的关注中,孟志林接到信号发出了‘起飞’指令。
“倒计时……”
“10、9、8……”
“2、1!”
“开始!”
张建新右手持着拉杆向下一用力,屏幕左侧出现在为引力装置联通的绿色标识。
同时,也显示出了飞行器上安装的各个动力装置。
各个动力装置初始都是以最低速在运转,即便是飞行器升空以后,也不会有哪个动力装置关闭,而是一直保持运转状态。
张建新等人的控制,主要就是针对动力装置的功率。
比如,下方电动机增大功率,就会让飞行器加速升空。
比如,左侧电动机增大功率,就可以让飞行器朝着右侧横向加速。
现在飞行器还没有自主调节的功能,也就是在空中并不会旋转,也不能够旋转着升空,主要还是受到外形的限制,否则升空的过程就会更加灵活。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综合性能测试本身已经给人带来很大的震撼了。
和上一次起降测试不同,飞行器在脱离支架以后,并不是缓缓的升空,而是突然性加速升空,,很快就到了百米的高空。
百米听起来不低,但因为飞行器很庞大,给人的感觉似乎才刚刚升空而已。
在升到百米以后,飞行器同时开启了下方和边侧的电动机,两个反向扇叶的带动下,飞行器迅速斜插云霄。
“加速了!”
“不再是垂直升空,而像是飞机一样,倾斜着冲过去了……”
“加速度好像很快啊,感觉一眨眼就变小了……”
“还在抬头、还在上升,多高了?”
“七百米!”
“还在上升,是要升到云层吗?”
在一群人的讨论中,飞行器慢慢变成了小黑点,但并没有完全脱离地面的视线。
在达到云层下方时,飞行器就被控制不再上升,而是横向加速飞行,并围着研究基地转了大圆圈,最后再朝着广场方向加速下落。
“好像掉下来了……”
“感觉和飞机的降落差不多啊!”
“这可不一样!”
“飞机是必须要那样降落,这个大家伙用的是引力技术,最好是垂直升降才安全。”
“斜侧加速下降,也是测试的一环吧?”
在众多的惊呼声中,坐在操作台前的张建新表情严肃,他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也知道了进入到最后阶段,同样也是最容易出问题、最的危险的阶段。
斜侧加速下落!
引力飞行器不是飞机,再加上外形的限制,斜侧加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只是空气的阻力已经是不小的问题。
虽然速度还不是很快,但引力飞行器的外形受到的阻力是非常大的。
正对方向的阻力还好一些,但斜侧方向阻力可能会影响到引力飞行器的路径。
他必须要控制飞行器不断减速,还要把控着让飞行器横向速度为零时,差不多刚好飞到计划的降落地点。
其对于操作控制的要求非常高。
当然,操作不到位也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有这么多老师旁观,这么多大人物在场,基地方面还是希望进行一次完美的测试。
张建新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邓言、刘进凌不断汇报着即时数据,辅助进行飞行器的操作。
飞行器逐渐减速来到既定降落位置,能注意到张建新的左手青筋蹦起,明显是非常的用力,左手控制拉杆一点点的移动,最后时刻回归了归零的起始位置。
“103、99……”
“高度,213。”
邓言带着激动报了飞行器坐标位置。
“偏差在常规范围。”
“呼~~~”
张建新轻呼了一口气,额头已经被汗水浸湿,他看了一眼屏幕,又低头看了眼拉杆位置。
一切都没问题!
刘进凌的脸上也带着喜悦,他马上道,“可以准备降落了。”
飞行器已经处在既定降落位置的上方,并以每秒三米左右的速度慢慢下降。
高台上的人群也都轻呼了一口气,并兴奋的谈论起来,“这就没问题了吧?”
“现在好像还有200米,正常降落应该不会有问题!”
“这种新式的飞行器,垂直上下才是最安全的,我看上面还有很多设备,连雷达都是暴露的,横向移动太危险了。”
几个老师也问向张硕,“差不多了吧?”
“是不是就到这里了?降落就可以了?”
“可以了。”
“那就好、那就好,刚才太担心了。”
“是啊,飞的快看起来有些,但真让人提心吊胆。”
“主要还是不完善,不是正式的飞行器,只是测试技术,一大堆装置暴露在外,还能飞的这么快,很了不起了。”
“以后造出完善的引力飞行器,最好是军用,还挂着武器,到时候,再来个性能测试就好看了。”
“你当是表演啊?”
“哈哈~~~”
在众多的讨论声中,飞行器慢慢降落到了地面。
当八角支架真正着地的一刻,就听到孟志林的汇报声,综合性能测试已结束!”
“飞行器安全返回地面,请指示!”
高级老师顿时发出指令,“结束工作!”
“原地等待!”
在发出指令以后,高级老师就先一步走下了高台,其他人也呼啦啦的跟了过去。
老师组的规模非常庞大,能叫的出来的老师就有十几个,再加上其他一起来的总计有近八十人。
研究基地周边加强了安保防卫。
近处的陆、空武装队伍,都被安排进行训练巡视。
除了老师组的团队外,航空工业集团、航天局,也包括海-军部队也派来了专家和团队,他们也是得知消息来观看测试。
如此多人员的到来,让基地内外显得非常热闹,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常规来说,飞行测试不会来这么多人。
研究越是重要,反倒来的人就会越少,主要还是怕出现问题,也会考虑保密性原则。
引力飞行器的情况不同。
引力飞行器是新科技的结合体,新物理方向科技凝聚的精华,其技术的战略意义非同凡响,已经重大的关系到国家战略以及科技在国际的统治力。
更进一步,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军事威慑力,等等。
其重要性远高于黄金制造技术。
各个部门老师都非常关心。
另外,引力飞行器还牵扯到航天航空未来发展、科技研发方向等问题,就让航天、航空等部门都派出代表参加。
科技研发方向的确定,也会让原本一些技术被淘汰。
在旁观了引力飞行器的测试以后,航天、航空等部门可以明确技术方向,进而做出一些重要转折的决策。
比如,航天领域的太空探索,一些原本的研发项目就可以暂停,也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经费开支。
比如,航空领域,包括军用飞行器研发、空军发展,甚至是民用运载机研发等,都能够进行全新的评估、分析,尤其是空军发展,必须要构建以引力飞行器技术为基础,形成的庞大空军力量体系。
如此多的人来到基地,给测试准备带来不小的压力。
在综合性能测试的前一天,大部分工作都已经结束了,但还是有少部分临近测试还在继续进行。
这些工作往往要持续到综合性能测试结束。
一些研究相关人员还在工作岗位上,但工作环境已经不同了,原来都是安静的记录上报,而现在都是一大堆人旁观。
包括前来的老师,也包括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的人员。
他们旁观的工作的同时,还会询问测试的具体信息,也以此了解相关技术牵扯的工作。
张硕也变得非常忙碌,到测试的前一天,他往往就很空闲,只等测试开始就可以了。
现在就清闲不下来了,他要带着老师团队参观基地、参观实验间,还要对引力飞行器以及原本的工作进行介绍,等等。
“我们已经进行了七次起降测试,主要难点还是降落。”
“引力飞行器的总重量超过130吨,下落到地面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力,八个着力支架的设计,并不能完全保证有效支撑。”
“第三次测试中,有一个支架就出现了断裂,好在没有发生大问题更换后就好了。”
“在飞行器降落的方面,我们也在考虑新的方案,比如说,降落点铺上厚重的细沙,就可以有效减小冲击力。”
“再比如,建造固定降落点位,但原理是一样的,也是在点位上放置能减少冲击力的材料,让飞行器能够稳定降落,但前提是飞行器底部必须要固化外形,就能做到整体的受力……”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飞行器不再需要打开起降架。”
在介绍了起降测试工作过后,张硕又说起了综合性能测试,“明天的测试主要包括急速升空、固定飞行、横向加速、快速转向等几个部分,但因为受到外形的影响,飞行器加速上还是受到限制。”
“不过综合性能测试,还是能提供很多基础的数据,同时,能明确技术的稳定性……”
“这对于未来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老师们听着都非常期待。
广场上庞大的飞行器给人带来很大的震撼,他们只看上一眼,都期待起测试工作了。
……
第二天上午,飞行综合性能测试正式开始。
张硕依旧和老师团待在一起,他们围着引力飞行器转了一圈,随后进入了控制间。
有老师站出来对于研发工作予以肯定,随后鼓励了参与测试工作的所有人员。
最后,一群人到了操作台。
张建新以及邓言、刘进凌坐成一排,双手背后、背脊挺的笔直,老师团的到来,都没有让他们的眼神动上一下。
有老师询问了一下孟志林,随后分别喊出了三人的名字。
“到!”
三人接连大喊应声,也站起来行了礼。
有老师上前严肃的说道,“你们今天的工作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有信心吗?”
“有信心!”
三人一起坚定的大喊。
“很好!”
老师收起了脸上的严肃,微笑道,“不要这么紧张,放轻松,即便是任务艰巨,但我们都相信你们能够完成。”
其他老师也跟着说道,“加油干,小伙子!”
“操作这个大家伙,可绝对是个精细活,了不起啊!”
“今天没问题的,看他们三个就像是干大事的模样!”
后面说着有些打趣了。
张建新三人一直维持着行礼的姿态,但脸上的表情差点儿都没绷住。
张硕也走过去说了句,“不要有压力。”
“引力飞行器是我全程参与研发制造的,包括主要核心技术,包括一些容易出问题的点,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解决。”
“即便是出现高加速、高减速,又或者碰到大风、降雨,都不会影响到飞行器运转。”
“你们需要做的,就是保证飞行器不撞到地面,当然也不能和其他的物体碰撞就可以了。”
“如果在飞行过程中,意外碰到了鸟类,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不要紧张,正常减速就可以,总之,常规情况下只要不坠落,就不会出问题……”
现在的飞行器还很不完善,有些线路直接暴露在表面,飞行机上方的一些设备也都全部暴露在外,没有外壳的阻挡,安全性是存在一定隐患的。
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天空中可能出现的鸟类动物。
虽说如此,但实际测试根本不会碰到鸟类,因为测试前已经进行了鸟类驱逐,还有队伍一直在巡视,所有可能的威胁都会被提前扼杀。
老师们的鼓励也只是鼓励而已,张硕的几句话让张建新三人轻松不少。
飞行器内部非常牢固,并不怕高加速、减速,只要不发生大的碰撞就不会有问题。
这就不需要太担心了。
伴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准备工作都已经结束。
老师团队也到了两公里外的高台上,刚才是专门为了观看测试修建的。
高台的左侧直接联通防空洞通道,有意外发生可以直接进入防空洞。
高台的视野也非常好,能够看到引力飞行器的全貌。
在众多的关注中,孟志林接到信号发出了‘起飞’指令。
“倒计时……”
“10、9、8……”
“2、1!”
“开始!”
张建新右手持着拉杆向下一用力,屏幕左侧出现在为引力装置联通的绿色标识。
同时,也显示出了飞行器上安装的各个动力装置。
各个动力装置初始都是以最低速在运转,即便是飞行器升空以后,也不会有哪个动力装置关闭,而是一直保持运转状态。
张建新等人的控制,主要就是针对动力装置的功率。
比如,下方电动机增大功率,就会让飞行器加速升空。
比如,左侧电动机增大功率,就可以让飞行器朝着右侧横向加速。
现在飞行器还没有自主调节的功能,也就是在空中并不会旋转,也不能够旋转着升空,主要还是受到外形的限制,否则升空的过程就会更加灵活。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综合性能测试本身已经给人带来很大的震撼了。
和上一次起降测试不同,飞行器在脱离支架以后,并不是缓缓的升空,而是突然性加速升空,,很快就到了百米的高空。
百米听起来不低,但因为飞行器很庞大,给人的感觉似乎才刚刚升空而已。
在升到百米以后,飞行器同时开启了下方和边侧的电动机,两个反向扇叶的带动下,飞行器迅速斜插云霄。
“加速了!”
“不再是垂直升空,而像是飞机一样,倾斜着冲过去了……”
“加速度好像很快啊,感觉一眨眼就变小了……”
“还在抬头、还在上升,多高了?”
“七百米!”
“还在上升,是要升到云层吗?”
在一群人的讨论中,飞行器慢慢变成了小黑点,但并没有完全脱离地面的视线。
在达到云层下方时,飞行器就被控制不再上升,而是横向加速飞行,并围着研究基地转了大圆圈,最后再朝着广场方向加速下落。
“好像掉下来了……”
“感觉和飞机的降落差不多啊!”
“这可不一样!”
“飞机是必须要那样降落,这个大家伙用的是引力技术,最好是垂直升降才安全。”
“斜侧加速下降,也是测试的一环吧?”
在众多的惊呼声中,坐在操作台前的张建新表情严肃,他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也知道了进入到最后阶段,同样也是最容易出问题、最的危险的阶段。
斜侧加速下落!
引力飞行器不是飞机,再加上外形的限制,斜侧加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只是空气的阻力已经是不小的问题。
虽然速度还不是很快,但引力飞行器的外形受到的阻力是非常大的。
正对方向的阻力还好一些,但斜侧方向阻力可能会影响到引力飞行器的路径。
他必须要控制飞行器不断减速,还要把控着让飞行器横向速度为零时,差不多刚好飞到计划的降落地点。
其对于操作控制的要求非常高。
当然,操作不到位也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有这么多老师旁观,这么多大人物在场,基地方面还是希望进行一次完美的测试。
张建新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邓言、刘进凌不断汇报着即时数据,辅助进行飞行器的操作。
飞行器逐渐减速来到既定降落位置,能注意到张建新的左手青筋蹦起,明显是非常的用力,左手控制拉杆一点点的移动,最后时刻回归了归零的起始位置。
“103、99……”
“高度,213。”
邓言带着激动报了飞行器坐标位置。
“偏差在常规范围。”
“呼~~~”
张建新轻呼了一口气,额头已经被汗水浸湿,他看了一眼屏幕,又低头看了眼拉杆位置。
一切都没问题!
刘进凌的脸上也带着喜悦,他马上道,“可以准备降落了。”
飞行器已经处在既定降落位置的上方,并以每秒三米左右的速度慢慢下降。
高台上的人群也都轻呼了一口气,并兴奋的谈论起来,“这就没问题了吧?”
“现在好像还有200米,正常降落应该不会有问题!”
“这种新式的飞行器,垂直上下才是最安全的,我看上面还有很多设备,连雷达都是暴露的,横向移动太危险了。”
几个老师也问向张硕,“差不多了吧?”
“是不是就到这里了?降落就可以了?”
“可以了。”
“那就好、那就好,刚才太担心了。”
“是啊,飞的快看起来有些,但真让人提心吊胆。”
“主要还是不完善,不是正式的飞行器,只是测试技术,一大堆装置暴露在外,还能飞的这么快,很了不起了。”
“以后造出完善的引力飞行器,最好是军用,还挂着武器,到时候,再来个性能测试就好看了。”
“你当是表演啊?”
“哈哈~~~”
在众多的讨论声中,飞行器慢慢降落到了地面。
当八角支架真正着地的一刻,就听到孟志林的汇报声,综合性能测试已结束!”
“飞行器安全返回地面,请指示!”
高级老师顿时发出指令,“结束工作!”
“原地等待!”
在发出指令以后,高级老师就先一步走下了高台,其他人也呼啦啦的跟了过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研从博士生开始,科研从博士生开始最新章节,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研从博士生开始,科研从博士生开始最新章节,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