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农业改革之巩固成果

  林诗雅的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那树林里一闪而过的黑影,侍卫带来的宫中消息,以及这改革推进过程中隐隐的阻力,都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她笼罩其中。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吩咐周管家加强农田周围的巡查。

  傍晚的阳光斜斜地照在田野上,金色的光辉洒在绿油油的稻苗上,微风拂过,掀起一阵阵稻浪,发出沙沙的声响。

  这本应是一片祥和的景象,但在林诗雅的眼中,却仿佛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

  她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每一丝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夹杂着一丝淡淡的焦灼气息,那是她心中不安的体现。

  “大人,您看这……”一个粗犷的声音打破了田野的宁静。

  张老爷,一个身材臃肿,满脸横肉的男人,气喘吁吁地走到林诗雅面前,指着田里几株枯萎的稻苗,语气中满是不满,“这新法子,我看也不怎么样嘛!我这田里都死了好几株苗了!”他说话的声音很大,仿佛故意要让周围的人都听到。

  林诗雅顺着张老爷手指的方向看去,几株枯萎的稻苗在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中显得格外刺眼。

  她微微皱眉,心中明白,张老爷这是又来找茬了。

  前几日,她苦口婆心地劝说,总算让张老爷勉强同意尝试新的耕种方法。

  如今,不过是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他又开始抱怨了。

  “张老爷,”林诗雅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任何新的方法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几株稻苗的枯萎,可能是因为土壤的差异,也可能是因为施肥不当。我会让农科院的孙先生过来看看,找出具体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哼,说的好听!”张老爷一脸不屑,“我看这新法子就是不行!浪费我的时间,还耽误我的收成!”他说着,用力跺了跺脚,脸上的肥肉也跟着颤动起来,仿佛受到了极大的委屈。

  林诗雅耐着性子解释:“张老爷,新的耕种方法虽然初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它能够提高产量,改善土壤质量,最终让您获得更大的收益。”

  张老爷却丝毫不为所动,依旧喋喋不休地抱怨着。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引来了周围一些农民的围观。

  林诗雅知道,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件事,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恐慌和抵触。

  “张老爷,”林诗雅打断他的抱怨,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如这样,我带您去看看其他地主的丰收成果……”

  林诗雅不顾张老爷的嘟囔,径直走向田埂旁停放的马车。

  她翻身上马,动作干脆利落,长长的马鞭在空中划出一道清脆的响声,“张老爷,请吧!”

  张老爷虽心中不悦,但看到林诗雅如此自信,也只得硬着头皮跟上。

  他肥胖的身躯艰难地爬上马车,一路颠簸,抱怨声不绝于耳,却被迎面而来的景象堵在了喉咙里。

  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穗压弯了枝头,沉甸甸地垂着,仿佛颗颗饱满的珍珠,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

  成熟的稻谷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那些率先采用新法耕种的地主,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忙碌地收割着稻谷,动作麻利而熟练。

  张老爷的眼睛越睁越大,嘴巴也微微张开,原本的抱怨声也渐渐消失。

  他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一颗颗饱满的稻穗,感受着手中沉甸甸的重量。

  看着那些比自家田地里高产许多的稻谷,张老爷的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那是懊恼、羡慕和一丝丝难以置信的混合。

  周管家不动声色地留意着张老爷的神情变化,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知道,林诗雅的这番安排,定能让张老爷心服口服。

  他上前一步,假装不经意地说道:“张老爷,您看,这新法子果然名不虚传啊!若不是林大人力排众议,恐怕我们都还在用老办法,白白错失了丰收的机会。”

  张老爷脸上的肥肉颤动了一下,他低下了头,没有说话。

  他心中暗自懊恼,自己实在不该如此犹豫,白白错过了如此好的机会,还险些错怪了林大人。

  这时,一阵清朗的笑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田野间的宁静。

  慕容复身着便服,迈着稳健的步伐,穿过田埂,走向林诗雅。

  他额头微微渗出汗珠,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更显他面庞的俊朗。

  “诗雅,”慕容复语气温柔,眼中满是关切,“我见你忙碌了半天,特意过来看看。”

  林诗雅转过身,看到慕容复,脸上顿时露出温柔的笑容。

  她抬起手,刚想擦去额头的汗水,慕容复却先她一步,从怀中掏出一方洁白的丝帕,轻轻地为她拭去汗水。

  他动作轻柔,眼神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宝物。

  林诗雅抬头看着慕容复,眼中满是爱意和感激。

  她轻声说道:“我没事,只是有些热罢了。倒是你,怎么有空跑来这里?”

  慕容复笑了笑,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我只是担心你。”

  一阵微风吹过,夹杂着稻谷的香味,吹拂着两人的衣襟,在这一片丰收的田野间,构成了一幅唯美而温馨的画面。

  远处的李大叔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喃喃自语,“这新法子,看来……的确不赖。”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犹豫,一丝期待。

  李大叔回到村里,兴奋地跟亲戚们讲述新耕种法的妙处,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饱满的稻穗,仿佛握着希望。

  “你们瞧瞧,这是林大人推广的新法子种出来的稻子,颗粒饱满,沉甸甸的!我那块地啊,今年收成比往年多了足足三成!”他唾沫横飞,语气激动得有些颤抖。

  然而,他的热情并没有得到回应。

  李大叔的堂兄,一个精瘦的老汉,斜睨着他手中的稻穗,不屑地撇了撇嘴,“说的天花乱坠,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万一是官府弄虚作假,哄骗咱们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呢?”

  “就是就是,”另一个亲戚附和道,“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耕种法子,怎么会有错?我看啊,这新法子就是瞎胡闹,指不定会把地都给糟蹋了!”

  李大叔急了,涨红了脸,“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你们怎么就不信呢?”他举起手中的稻穗,凑到他们面前,“你们闻闻,这稻香,多浓郁!这可是实打实的丰收啊!”

  堂兄一把推开他的手,“少来这套!我们才不会上当!”他语气坚决,没有丝毫动摇。

  眼看亲戚们油盐不进,李大叔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他颓然地坐在田埂上,看着手中金灿灿的稻穗,心中五味杂陈。

  这时,村里传来一阵锣鼓声,打破了僵局。

  原来是林诗雅组织了一场经验交流会,邀请了附近几个率先采用新法耕种,并获得丰收的农民来分享经验。

  李大叔的亲戚们虽然嘴上说着不信,但好奇心还是驱使他们来到了会场。

  他们看到那些农民一个个喜笑颜开,讲述着新法子带来的好处,手里还拿着沉甸甸的稻穗作为证明,原本坚定的内心开始动摇。

  “这新法子,真的这么神奇?”堂兄忍不住低声问道。

  旁边一个农民拍了拍他的肩膀,热情地说:“老哥,我跟你说,这新法子真是好!我家今年的收成,比往年翻了一番!你要是还不信,就跟我去地里看看!”

  亲戚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示愿意尝试新法子。

  看到他们的转变,站在一旁的孙先生对林诗雅的组织能力暗暗称赞。

  夜幕降临,林诗雅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闪烁的灯火,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周管家走到她身边,低声说道:“大人,赵侍郎派人来了……”

  夜色渐深,微风裹挟着泥土的清香,也带来了些许不安的气息。

  林诗雅正欲回府,便见周管家神色凝重地走来,低语道:“大人,户部赵侍郎派人来了,说是要商议农业改革的后续事宜。”

  林诗雅心中冷笑,这赵侍郎向来吝啬,对农业之事更是嗤之以鼻,如今见改革有了起色,便迫不及待地想来分一杯羹,真是好算计。

  她示意周管家将人带到议事厅。

  赵侍郎大腹便便,油光满面,一进门便摆出一副官腔,眼神里满是对林诗雅的轻视,“林大人,听说你这农业改革颇有成效啊,本官今日前来,是想与你商议一下,这其中所需的人力物力,户部可要好好把关才是。”

  林诗雅不卑不亢,目光如炬,“赵侍郎所言极是,改革之事关乎民生,户部自然需要尽心尽力。”

  赵侍郎闻言,眼珠一转,露出一丝狡猾的笑意,“既如此,那这农科院的运作经费,恐怕要增加一倍才行,毕竟现在开销大了,也需要人手好好盯着,免得有人从中贪墨。”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威胁,明摆着是想借机捞油水。

  林诗雅冷笑一声,毫不退让,“赵侍郎此言差矣,农科院经费本就充足,何来增加一倍之说?再说这其中每一笔支出都有账目可查,若有人贪墨,定会严惩不贷。赵侍郎若真想为国效力,不如多关心一下粮食的仓储和运输,别让百姓的血汗钱进了某些人的私囊。”她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利剑般刺向赵侍郎的软肋。

  赵侍郎没想到林诗雅如此强硬,脸色顿时涨成猪肝色,他恼羞成怒,声音也大了几分,“林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你认为本官会从中贪墨不成?”

  林诗雅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嘲讽,“下官不敢妄言,只是希望赵侍郎能谨守本分,为朝廷和百姓做些实事。”

  周围的官员看着赵侍郎被驳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的样子,心中对林诗雅的刚正不阿更加钦佩。

  他们窃窃私语,纷纷称赞林诗雅的胆识和才情。

  就在这时,一名农科院的研究人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面色惨白,气喘吁吁地说:“大人,不好了,农科院培育的新种子……出现了一些异常!”

  林诗雅闻言,心中咯噔一下,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急切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快说清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最新章节,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