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农业改革之初显成效

  周管家面色凝重,欲言又止,“大人,李大叔他们……在村口聚集,说是要……要抵制新农法。” 林诗雅秀眉微蹙,心中却并无慌乱。

  一万五千两银子,虽然比预想的少,但改革的种子既已播下,便不会轻易夭折。

  她必须尽快处理此事,否则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夕阳西下,将村庄染成一片金黄。

  林诗雅站在村口,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疑惑、或担忧、或愤怒的脸庞。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李大叔站在人群前方,手里紧紧攥着一把锄头,仿佛那是他最后的武器。

  “林大人,俺们世世代代都这么种地,也没饿死!你这新农法,俺们不懂,也不想懂!”李大叔粗犷的声音在村庄上空回荡,带着一丝颤抖,也带着一丝决绝。

  周围的农民纷纷附和,嘈杂的声音像一群嗡嗡作响的蜜蜂,扰得人心烦意乱。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扬声道:“各位乡亲,我知道大家对新农法心存疑虑,但新农法并非天方夜谭,而是经过反复试验,确有成效的!”

  “林大人,说的好听!可俺们凭啥信你?万一收成不好,一家老小可咋办?”人群中有人高声质疑。

  林诗雅的目光坚定,语气沉稳,“我知道大家害怕改变,害怕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但各位想过没有,如果一直墨守成规,我们永远只能勉强糊口。新农法,是为了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李大叔身上,“李大叔,您是村里的长辈,也是种地的老把式,您最清楚,这几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成一年不如一年。您真的愿意看着子孙后代继续过这种紧巴巴的日子吗?”

  李大叔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他浑浊的林诗雅趁热打铁,走到李大叔面前,“李大叔,我知道您担心什么。这样,明日我带您和其他乡亲去看看,已经采用新农法的田地,如何?”

  李大叔抬头看着林诗雅真诚的目光,许久,才缓缓开口道:“这……”

  翌日清晨,阳光洒在田野上,金灿灿的稻穗迎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的谷香。

  林诗雅带着李大叔一行人来到示范田,眼前丰收的景象让众人惊叹不已。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比他们以往种植的稻谷要壮实许多。

  李大叔颤抖着手抚摸着沉甸甸的稻穗,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这……这真的是新农法种出来的?”

  “千真万确。”林诗雅笑着点点头,“李大叔,您现在相信了吗?”

  李大叔激动地点头,老泪纵横,“信了,信了!林大人,您真是俺们的大恩人啊!”

  其他农民也纷纷围上来,仔细观察着这些稻穗,脸上写满了惊喜和期盼。

  他们七嘴八舌地询问着新农法的细节,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周管家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激动万分。

  他跟随林诗雅多年,深知她为这次农业改革付出了多少心血。

  如今,改革终于初显成效,他由衷地为林诗雅感到高兴。

  金銮殿上,慕容复龙颜大悦,“众爱卿,朕今日要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林爱卿推行的农业改革,已初见成效!示范田的产量远超以往,这预示着我朝农业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朝臣们纷纷赞叹,对林诗雅的才能更是钦佩不已。

  下朝后,慕容复迫不及待地来到林诗雅的府邸,一把将她拥入怀中,“诗雅,你做得很好!”

  林诗雅靠在他温暖的怀抱里,感受着他浓浓的爱意与骄傲,嘴角微微上扬,“这只是开始……”

  夜深人静,书房里,林诗雅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公文,她拿起一份新的公文,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关于进一步推广新农法的建议”。

  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大人,宫里来人了……”

  随着新农法的普及,田野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金黄的稻穗如同一片片波涛,在微风中摇曳,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稻秆,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丰收的喜悦之歌。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夹杂着谷物的香甜,沁人心脾。

  林诗雅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片自己亲手耕耘出的希望之土,心中充满了自豪。

  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映照着她眼中的坚定和喜悦,周围的村民看着她,

  张老爷,那位曾经抵制新农法的地主代表,如今正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饱满的稻穗,脸上满是惊讶和赞叹。

  他往日里精明的眼神中,此刻也多了几分诚恳。

  他走到林诗雅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林大人,老朽先前有眼无珠,误解了大人的一番苦心,还请大人恕罪。”林诗雅微微一笑,扶起张老爷,“张老爷不必如此,只要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过去的误解又算得了什么。”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产量,林诗雅决定组织一场水利改进方案的商讨会。

  地点选在村里最大的晒谷场,四周摆满了粗糙的木桌和长凳。

  农民们早早就来了,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地主们也陆续到来,他们穿着考究的绸缎衣衫,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不过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趾高气昂,反而多了几分谦和。

  林诗雅走到人群中央,清了清嗓子,她的声音清脆而有力,“各位乡亲,各位地主,今天召集大家来,是为了共同商讨如何改进水利设施,让我们的田地,更加旱涝保收。”她的话音刚落,便引起了一片热烈的回应。

  李大叔第一个站了出来,“林大人,俺觉得水渠应该加深加宽,这样才不会被堵住。”

  “是啊,是啊!俺也觉得水渠年久失修,早就该修缮了!”一位老农附和道。

  张老爷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还可以在田间多挖一些蓄水池,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雨水。”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之前的矛盾和隔阂,此刻似乎都烟消云散。

  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融洽。

  林诗雅认真听着每个人的发言,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导大家集思广益,商讨出最佳方案。

  户部赵侍郎姗姗来迟,眼神里仍有些许不以为然,他瞥了一眼热火朝天的场面,心想,不过是些农夫的唠叨罢了,能有什么新意?

  但林诗雅并未在意他的态度,依旧认真地与大家讨论着。

  太阳渐渐西沉,余晖洒在晒谷场上,将每个人的脸庞都染成一片金黄。

  商讨会终于结束,大家都达成了共识,制定出了一套详尽的水利改进方案。

  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林诗雅感到无比的欣慰。

  夜色渐浓,周管家提着灯笼,为林诗雅照亮回府的路。

  两人并肩走着,谁也没有说话,只有脚下的碎石发出细碎的声响。

  林诗雅突然停下了脚步,她抬起头,望向远方,轻声说道:“周管家,你说,这改革的道路……”

  她的话还未说完,就听周管家略带紧张的回应:“大人,宫里来人了,说是……”

  金秋十月,阳光洒在广袤的田野上,将成熟的稻穗染成一片金黄。

  微风拂过,稻浪翻滚,如同金色的海洋,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丰收的喜悦之歌。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夹杂着谷物的香甜,沁人心脾。

  林诗雅站在田埂上,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丰收的喜悦。

  她身着一袭素雅的青衫,乌黑的长发挽成一个简单的髻,几缕发丝调皮地垂落在脸颊两侧,更衬得她肌肤如玉,清丽脱俗。

  她目光柔和,嘴角微微上扬,静静地望着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土地贫瘠,庄稼稀疏。

  而如今,在她的努力下,新农法得到了推广,田地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预示着今年的丰收。

  看着农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着他们爽朗的笑声,林诗雅知道,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农业改革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远处,李大叔正带领着几个年轻的农民,学习新的灌溉技术。

  他们脸上洋溢着求知的渴望,张老爷也站在田埂边,仔细观察着长势喜人的庄稼,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曾经,他是新农法的反对者,如今,他却成了最积极的支持者。

  这一切,都让林诗雅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她。

  突然,林诗雅感觉到一丝异样。

  她敏锐地捕捉到,不远处的一片树林里,似乎有人影闪过。

  她微微眯起眼睛,警惕地环顾四周。

  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气。

  “周管家,”林诗雅压低声音,唤道。

  “大人,有何吩咐?”周管家立刻上前,恭敬地问道。

  林诗雅指着那片树林,沉声道:“你去看看,那边是什么情况。”

  周管家顺着林诗雅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树林里一片静谧,似乎什么也没有。

  但他并没有放松警惕

  “是,大人。”周管家领命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树林中。

  林诗雅站在原地,目光凝重,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她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

  一个侍卫策马而来,在林诗雅面前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急声道:“大人,宫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最新章节,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