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你觉得齐良如何?”

  待齐良离开后,杨斐面带微笑向萧景询问。

  萧景只是淡然地瞥了一眼齐良消失在拐角的背影,然后缓缓道:“王爷可以放心将岭南教育重任交付于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八个字已经被定为岭南的大方向,无论岭南如何改变,教育绝不能马虎。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后世之所以能够在战乱后短时间内迅速崛起,靠的就是对教育的重视,有了人才,国家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王爷,郡守派人来请王爷,似乎有重要事情相商。”

  这时,一名仆人经通报后前来禀报。

  杨斐与萧景互相对视一眼,随即先后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不久之后,两人来到郡守府办公之处。

  薛明与新任官员们正在忙碌地处理公务。

  见到杨斐到来,薛明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快步走到杨斐面前,递给他一份文书:“王爷,方才在处理公务时,臣发现这份文书异常重要,便立刻派人请王爷过来。”

  杨斐接过文书,打开一看。

  不久后,他的眉头皱起,又将文书交给萧景。

  萧景看后,同样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粮价涨疯了!

  原本豫章与九江两郡的灾情并未对南海郡产生直接影响,但偏偏老丈人帮他搞了十万灾民到来。

  十万灾民,得吃多少粮食。

  粮商们又不是猪,见到这一幕岂能坐视不理,立刻联合抬高粮价,趁机敛财。

  如今,南海郡周边郡县的粮食价格已从原本的五钱一斗飙升至三十钱一斗,涨幅惊人,且每日都在持续攀升。

  若是不加以管控,后续还会涨。

  “大意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任何人都会感到压力倍增。杨斐揉了揉太阳穴,深感事态严重。

  他手中虽握有大量粮食,可其他郡县并不知情。

  而岭南的粮商们还在各相邻郡县散播十万灾民到来的消息,一度造成附近几个郡县的粮食紧张。

  十万灾民到来,沿途郡县百姓可是亲眼所见,各地郡县的粮商们或许能猜到杨斐抄家之后不缺粮食,但普通百姓却并不知道。

  再加上粮商们制造的紧张氛围,粮食价格如脱缰野马般飙升。

  别觉得这些百姓们愚昧,即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还有大把人被资本家忽悠的抢盐抢大米。

  粮价上涨,对岭南的安稳不利。

  纵使这些郡县对他这个岭南之主态度模糊,但杨斐毕竟是名义上的楚王,代表着岭南的至高权力。

  粮价危害到百姓,他无论如何都要管。

  “形势很严峻。”

  薛明见到这两位脸色的凝重,开口道。

  “走,去内屋。”

  这里还有一众新上任的年轻官员在处理公务,他们当即移步内屋,进行紧急商议。

  三人来到内屋,杨斐看向萧景:“先生可有解决之策?”

  萧景微微摇头,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此事涉及岭南众多郡县,臣也一时之间想不出太好的方法。”

  薛明似乎看出了问题的关键,他插话道:“除非有足够多的粮食。”

  杨斐点头表示赞同。

  这句话杨斐再清楚不过,在古代,粮食就是人们生活的根本,有足够多的粮食,基本上什么事情都好办。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足够的粮食。

  绝大部分粮食掌握在粮商手中。

  如今,岭南地区除了南海郡有杨斐坐镇,每户人家分发了五石粮食,不用担心粮食涨价的问题,周边大部分郡县的百姓们都已陷入恐慌,纷纷加入抢购粮食的浪潮中。

  没有粮食很恐怖,在饥饿的驱使下,百姓们无所不用其极,会有人选择啃树根树皮、吃观音土来充饥。

  更有甚者,会易子而食。

  此刻,三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心情无比沉重。

  杨斐紧闭双眼,努力清空脑海中的纷乱思绪。他知道,必须追根溯源,从问题的源头出发,逐步分析始末。

  在漫长的思考过后,他忽然明悟,猛地拍掌自鸣,脸上露出惊喜之色:“错了,我们方向错了!”

  薛明与萧景被他的反应所吸引,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杨斐哈哈大笑,解释道:“我们思考的方向错了。”

  清了清嗓子,杨斐接着说道:“实际上,岭南的粮食储备一直是相对充足的,与过去没有变化,之所以粮价会涨,全都是因为粮商制造的假象以及百姓自身制造的抢购恐慌。”

  “十万灾民的确到了岭南,可这十万灾民,南海郡本就有能力妥善安置,并且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根本无需从其他郡县调粮。”

  “商人们擅长利用信息不对称来牟利。”

  “本王敢肯定,即便此事本王不去理会,不久之后粮商们也会恢复原价,因为百姓手中的钱财有限,当他们赚取足够的利润后,继续哄抬粮价不仅无法赚取更多,反而会引来本王的注意。”

  杨斐目前在岭南百姓中的声誉尚佳,但在那些豪绅眼中,他形如恶魔。

  一上任就将南海郡根深蒂固的六大家族给抄家灭门了,谁也不能确定这个王爷是否会将目光转向自己,将自己也给抄了。

  但让他们看着有钱赚而不去赚,他们那颗贪婪的心又按耐不住。

  狠狠地赚上一笔,然后抛弃剩下的残渣,以图两全其美。

  这才是粮商们的打算。

  杨斐一席话,令薛明与萧景茅塞顿开。

  他们第一次见识到这种逆向思维,从这样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去想如何应对粮价上涨和保障百姓生计的问题,而是去探究这个结果是如何造成的,借此将事情简单化。

  并非他们不够聪明,而是时代的局限性所致,古代一旦出现粮食危机,即便是李世民那等皇帝,都会陷入紧张恐慌之中,从而导致思绪全无。

  他们的应对策略,也受限于时代的局限,只能想办法弄来粮食,或是与那些粮商做交易。

  当然,暴君就简单多了,大军一路开过去,你敢涨价直接一刀咔嚓。

  但这样的后果往往更为严重。

  想清楚了原因,事情似乎就变得简单起来。

  “只需平复百姓心中的恐慌,将谣言澄清,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薛明神色也轻松下来。

  澄清谣言可比弄粮食容易的多,但也需要技巧。

  萧景略作沉思后提出策略:“首先以王爷的名义下令各郡守、县令在城中张贴布告,澄清谣言,缓解百姓恐慌。其次,安排人假扮百姓,在人群密集处宣传南海郡已妥善安置好灾民,让百姓不要轻易相信谣言,双管齐下,或有效果。”

  杨斐微微点头:“就依先生所言。”

  事到如今也别无他法,只要百姓不恐慌,不去疯抢粮食,粮食的价格自然会降下来。

  随后,他又补充道:“同时,官府也要调查谣言的源头,找出造谣者并予以严惩,以儆效尤。”

  “是,王爷!”

  两人起身,朝着杨斐行礼,便迅速退出去安排。

  与此同时,大兴城皇宫。

  杨仪收到了一封来自岭南的书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最新章节,开局推倒宰相千金,我被流放岭南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