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日清晨。

  当吴文从房间内走出来时。

  见到师傅李淳风正迎着朝阳修炼。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李淳风修炼,所以吴文驻足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在观察中,吴文只觉得李淳风修炼的东西甚是玄妙,一时之间居然没有看懂。

  待李淳风修炼结束,吴文上前问安:“师傅,早安!”

  李淳风点点头回应。

  吴文随即笑着问道,眼中带着疑惑:“师傅,你刚才练的是什么?”

  “大周天。”李淳风回答。

  “大周天?”吴文虚心请教,“师傅,能否和弟子说说这大周天?”

  李淳风看了他一眼,然后微微摇头道:“不是师傅不教你,而是如今你还不懂。”

  听到此话,吴文心中有点不服气,以他如今的学识,难道还有自己不能够理解的东西?

  于是,吴文再次请教道:“师傅,就和我说说吧!”

  见他这一副渴望又自信的样子,李淳风反问道:

  “那好,我考考你。

  你可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二十八星宿等星辰分别对应人体上的哪些穴窍?”

  “人体内的经脉流转,和天干地支时辰变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五斗星阵,对应着体内的哪五脏,他们之间的变化联系是什么?”

  “……”

  李淳风问出一大堆问题,全都是人体对应周天星辰、天干地支时辰变化等问题。

  对于这些,吴文虽然有些了解,但也只是浅尝辄止。

  若谈论它们之间的深度变化和对应规律,吴文还真不知道。

  见他的情绪一下子被扑灭,李淳风笑着说道:

  “你若是真想学,就先去解决我刚才问你的那些问题。

  想要解决它们也不难,在六壬、太乙、奇门遁甲中,就能够找到答案。”

  “不过现在,为师有其他东西要交给你,你跟我来。”

  吴文跟随李淳风进入房间。

  李淳风从怀中掏出一本书递给他。

  吴文接过来一看,书面上的名字让他心中一惊,只见上面赫然写着《阴符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

  天性,人也。

  人心,机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背诵着音符经上的内容。

  李淳风然后又对着吴文说道:“为师今天就教教你,如何修心!”

  闻言,吴文立马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地听着李淳风讲解《阴符经》上的内容。

  “修心,即是修炼自己的内心,使之达到与天道相合的境界。”

  李淳风缓缓说道。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这五贼,是指天道中的五种隐秘变化,也是人心中的五种杂念。

  只有洞察这些杂念,并将其化解,才能使心灵达到纯净无垢的境界。”

  “……”

  听着李淳风娓娓道来的讲解,吴文心中不禁赞叹,《阴符经》果真不愧被誉为“第一经”,其内容字字珠玑,句句蕴含深意。

  这部经典所阐述的,不仅是修行哲理,更蕴含着一种具体的修行方法。

  无论是对于外在的修行实践,还是内在的心性修炼,《阴符经》都能够作为指引。

  一个时辰。

  在悉心教导了吴文一番后,李淳风便让他自行参悟刚刚所学的内容,随后转身离开。

  吴文拿着《阴符经》,来到修炼室,沉浸于内景之中,进行深入的感悟。

  接下来的日子里。

  李淳风每天都会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对吴文进行系统的教导。

  而吴文除了深入学习《阴符经》外,还遵循李淳风的建议,研读《太乙术数》《六壬》《奇门遁甲》等术数典籍,寻找之前他所提出的关于修炼‘大周天’问题的所有答案。

  书籍上能记载的内容毕竟有限,所以有些问题的答案需要吴文自己去参悟和总结。

  因此,仅仅阅读书籍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

  十二时辰与人体十二条经脉相对应。

  天地分四时、五行、九解,合三百六十日。

  四时:春夏秋冬。五行:金木水火土。九解:东、西、南、北、中,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这些与人体上的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骨节相对应。

  人有九窍,又与天上的北斗相呼应。

  北斗实则有九颗星,其中两颗较为隐蔽,分别为左辅星和右弼星。

  这与人的九窍,也有隐蔽的两窍相契合。

  人们常能见到的七窍是耳两窍、鼻两窍、眼两窍、嘴一窍,另外两窍则相对隐蔽。

  ……

  就这样。

  不知不觉中。

  半年的时光匆匆流逝。

  在这段时间的自主学习中,吴文在没有李淳风直接传授的情况下,也逐渐摸索出了大周天的修行之法。

  当然,这也可能就是李淳风的独特传授方式,因为,只有自己真正学习到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察天之道,观天之行。

  大周天修行之法,其核心在于让自身与运转的世界产生共鸣,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最终羽化飞升。

  吴文在学会大周天修行之法后,并没有进行修炼。

  而是将这份领悟,全都融入到自己的内景之中。

  如此,他的内景中有了运转的周天星辰,就更像是一个完整而真实的世界。

  —

  这天。

  吴文没有像往常一样学习和修炼。

  而是和李淳风一起,来到王宫后的空旷处,观赏袁天罡炼制长生药的药材。

  袁天罡在得到灵丸后,并没有离开定襄城,而是借助吴文的势力,打造出一种特殊的装置,来将灵丸炼化成能够炼制长生药的药材。

  当时吴文也好奇,他要如何炼制,所以便全力支持他。

  这半年过去了。

  袁天罡炼化灵丸的特殊装置终于做好了,他今天就要进行炼化,所以吴文和李淳风前来观看。

  只见空地之上。

  吴文看见一个直径将近十米的倒扣大铁锅状物体。

  当时他还好奇,这是个什么玩意儿?难道就是要凭借这口大锅,然后通过熬煮慢慢地将灵丸炼化吗?

  但当袁天罡指挥人将大锅翻过来时,吴文顿时心中一惊。

  因为这压根不是什么大铁锅,而是一个太阳灶。

  只见铁锅的内壁上,密密麻麻按照规律有序地贴着一片又一片晶体碎片,在阳光之下闪闪发光。

  吴文瞬间就明白了,袁天罡这是要用太阳灶,聚集阳光,然后凭借其上千度的高温,将其炼化成炼制长生药的药材。

  对此,他心中不由好奇,这方法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又或者是创造出长生药药方的人,他当时是怎么创出来的?

  就当吴文疑惑思考的时候。

  袁天罡已经要开始炼化灵丸了。

  只见他抬头看着天空,今天的天气他已经推演过了,是一个烈阳高照的好日子。

  袁天罡将太阳灶对准太阳,然后用一根铁棍支起一个平台,将灵丸放在平台之上。

  在太阳照射的阳光聚焦之下,上千度的高温聚集在灵丸之上。

  然后就见坚硬如铁的灵丸,开始慢慢地融化。

  随着太阳的升起,站在太阳灶一旁的袁天罡也在通过不断调整角度,让阳光的聚焦点始终落在灵丸之上。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从上午到下午整整两个时辰,在高温的融化下,灵丸先是化成一滩液体,然后开始不断蒸发杂质,最后居然凝聚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滴状。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

  袁天罡又取出三个瓷瓶,这瓶子中装着三种不同的不知名粉末,他分别按照有序的顺序撒在灵丸液体上。

  每一种粉末在接触到它时,都会发生剧烈的反应。

  冒泡、冒烟、剧烈地滚动。

  吴文在一旁看得感慨万分,这种场景实在是像现在科学实验室中的一种化学实验。

  目不转睛地盯着。

  在袁天罡的各种操作下,灵丸变成了一个更小的液体水珠。

  随着将太阳灶移开,阳光不再聚集,袁天罡又取出一个小瓷瓶,对着它倒上一种不知名的液体,随着呲啦呲啦的声音传出。

  液体的灵珠,居然变成了一片只有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透明晶体片。

  吴文和李淳风同时走上前去观看。

  看着眼前的这个透明晶体片,吴文心中暗自感叹,真是没想到,炼化灵丸的方式居然是这样。

  光从这外形结构上来看,袁天罡的这一通操作,不仅是在物理上,也是在化学性质上,改变了灵丸的结构。

  对此,吴文不禁猜测,炼化一种药材就用了这样的方法,那么炼制长生药得是用什么方法?

  虽然他猜测不出来,但他可以肯定,炼制长生药的方法,肯定已经不是他以前认为的那种,像是在炼丹炉中炼丹一样进行炼制。

  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化学反应方式。

  所以,吴文内心已经更加确定了,袁天罡肯定能够炼制出一种开发大脑的长生药。

  袁天罡将灵丸炼化成的透明晶体片,小心地保存在一个由红色宝石掏空中间而制成的装置中,并贴身保管。

  然后笑着对李淳风说道:“师弟,停留了半年,灵丸炼化完成,我也该要离开了。”

  “吴文,我也多谢你对我炼制长生药的帮助。”

  吴文尴尬地笑了笑。

  和李淳风交谈了一会儿后。

  袁天罡便离开定襄城。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最新章节,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