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约定聚会的日子,祖逖呼朋唤友,来找刘羡出门饮宴。
饮宴的地点是个刘羡没听过的地方,叫做抱月台。祖逖对刘羡说,这是四年前新开的酒肆,近年来吴人北上,店主也是从建邺搬过来的名厨,他擅长烹制江淮菜,在洛阳可谓是有口皆碑。
其余朋友已经先去了,祖逖是专门来给刘羡带路的。与他随行的共有三人,分别是他的两名胞弟,祖纳、祖约,还有妻弟许柳。然后刘羡带上诸葛延,骑着马随他一起同去。
很快穿街过里,发现去的并非城中,而是绕了两个弯子,往城南方向去了。待穿过太学,又走过几个浅坡,一直来到一条小河边上,应该是从洛水份出来的支流。刘羡见河水虽不甚清澈,但在阳光下面闪耀出一片波光粼粼,明朗而安详。可见一座小桥跨于河水之中,对岸有一排柳林,炊烟从中冉冉升起,暴露了一处院落藏在其中。
到了院门口,可以看见几个卷毛绿眼的高大胡人站立守卫,腰间配着刀。院旁的马厩停满了马,院落里也能听到不少士人的高谈阔论声。进到院子里一看,可以发现院落中搭上了一排排木头架子,青藤攀爬其中,将阳光都遮蔽了,下面便是一片斑驳的树荫。
除了庖厨外,院落里有六间招待客人的房舍,露天的席案,又被木架分为四个部分,大概可以同时招待十伙客人。如此荒郊野岭,但客人并不少,差不多坐满了一大半。规格也非常之高,除去守门的胡人外,刘羡甚至发现了一些身姿苗条,相貌出众的歌女,听她们的歌声语调,与陆机很像,大概也是从吴地来的吧。
祖逖定的坐席就在最里面的房舍里,刘羡进门一看,此时房舍里已经横七竖八地摆满了几、榻、胡床,上面瓜果酒壶胡乱摆放,旁边坐着有二十来人。刘聪、江统、刘乔、王敦、刘琨、王粹、鲁瑶等老相识自不必说,没想到还有皇甫商、傅畅、贾胤(贾龛之兄)等在征西军司结识的朋友。除此之外,还带有一些刘羡不认识的人,应该是他们信得过的亲属。
刘聪看见刘羡进来了,举杯呵呵笑道:“呀,这不是征西名将刘怀冲吗?不知道还记得小人吗?”
刘羡指着他道:“我当然记得你,如果在关中能抓到你,我立马就能官升一品。”
在场众人都大笑,祖逖说:“先喝酒,喝酒。从荆南弄来的绿酃酒,酒香扑鼻啊!”又回头招呼店家:“赶紧把酱菜凉菜都弄上,还有河豚生脍,一定要处理好!”
店家立马端来了醋芹、甜酱瓜、白糖蒜、酸胡瓜、腌莱菔等酱菜,大家盘腿持脍,一边品尝一边斟酒。绿酃酒入口绵甜芳香,饮后却飘飘然起来。
刘羡开始和朋友们相互问候,先是相互介绍那些不认识的客人。
王敦带来了自己的族弟王导,对刘羡笑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一看就是要出将入相的。”
王导今年二十有二,现在在东海王司马越府中担任舍人,一眼看来,当真是风姿飘逸,刘羡和他谈吐了两句,他自谦说:“家兄过奖了,在您面前,我不过是一无名小卒罢了。”
但刘羡对他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因为他气质过人,谈吐又文雅清越,顿时让刘羡想到了好友周伯仁。
江统则是带来了好友郗鉴,他笑道:“怀冲,这是我新结交的朋友,因为家境贫寒,故而来蹭一顿饭,你不会介怀吧?”
不同于江统的玩笑,郗鉴拱手向刘羡郑重其事地行礼说:“久闻荡寇将军大名,听说您在泥阳时面对十倍大军,孤军固守,不改其节,真是我辈楷模。在下深感钦佩,冒昧前来,能见将军风采,也算不虚此行了。”
郗鉴说话行礼都一板一眼,很显然是一个重儒学习经文的文人,相比于现在放荡轻浮的玄谈文风,刘羡更喜欢这种慎独守礼的人,交谈几句后,便把他记在心里。
除此之外,还有几人,如刘琨带来了兄长刘舆、王粹则带来了好友司马雅,刘羡一一见过,都将他们记在心里。
然后刘羡又去和傅畅、皇甫商等人说话,问道:“你们是什么时候和士稚认识的?”
傅畅笑道:“使君,我前年搬来洛阳,到国子学里求学,那时就和祖君认识了。听说您回来了,我就把熟人都唤来了,不要紧吧?”
“不要紧,不要紧,人怎么会嫌朋友多?我只怕朋友太少啊!”
这是实话,虽然屋子里的人已经坐得挺满了,但刘羡仍然发现,还有些老朋友没有来,他和大家寒暄了一会儿,转首向祖逖道:“人都到齐了吗?”
“到齐了。”祖逖猜到他想问什么,直接道:“没来的都是事出有因。”
“周伯仁(周顗)丧母,他回乡守孝去了;刘玄明(刘曜)走私被发现,于是也逃罪去了;陆士衡(陆机)倒是真有空,但他现在身份敏感,贾长渊又盯着你,你不想他下不来台吧?”
“那越石和弘远怎么能来?他们不也是贾谧看重的人吗?”
“越石和赵王殿下是亲戚,弘远是驸马都尉,那能一样吗?他们就是和贾长渊对着干,贾长渊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刘羡闻言,不禁长叹道:“唉,朋友聚会,少人的话,总觉得少了什么。”
祖逖则笑骂说:“你这话说得,再扫兴,我当场就走!枉费我在这里订一次宴席了。来,听曲!听曲!”
说罢,又让三名吴女进来,一人弹琴,一人鼓瑟,一人吹箫。三人共奏吴曲。这还是刘羡第一次听吴曲,他觉得弦音缠满清澈,又好似玉珠更迭而落,而渐渐地弦声加急,有如瀑布飞溅。吴女明眸皓齿,声音甜而不腻,吴语一收一放之间,皆张弛有度。众人不觉如痴如醉,连声叫好。
一曲刚了,哪知弦声又起,弹琴的吴女开口再唱,这次用的却是洛阳正音。只听她唱道:
“独漉独漉,水深泥浊。泥浊尚可,水深杀我。
雍雍双雁,游戏田畔。我欲射雁,念子孤散。
翩翩浮萍,得风摇轻。我心何合,与之同并。
空床低帷,谁知无人。夜衣锦绣,谁别伪真。
刀鸣削中,倚床无施。父冤不报,欲活何为。
猛虎斑斑,游戏山间。虎欲齿人,不避豪贤。”
这是一首民间的乐府诗,名叫《独漉篇》,是一首极为经典的讽刺诗。漉字与禄字同音,可见诗词是以水深浊来比喻仕途上的凶险。最后着眼在老虎想要吃人,不管你是豪杰还是贤人,以此来比喻官场上的忠良厄运。
等这一曲唱罢,众人再次鼓掌,只是不像上一曲那样鼓噪叫好了,神色都变得慎重又同情。接下来,吴女继续歌唱,既有《吴楚歌》这样的情诗经典,偶尔也掺杂一些政治讽刺歌。在歌声的陪伴下,大家也都觥筹交错,饮食不止。
不过刘羡有些诧异,他本以为以洛阳如今的局势,政治表态应该比较敏感,没想到在这个地方,竟然还能正大光明地唱讽喻诗歌。而看大家的模样,神色都还算坦然,好像司空见惯似的,这真是奇怪。
还未来得及多想,庖厨开始陆陆续续上菜了。
这里的菜肴确实丰盛,除去开始的酱菜外,后面又做了蛇羹、烤鹌鹑、芦笋汤饼等淮南名菜,厨子的手艺极好,尤其是对汤羹火候的把握和底料的调配,堪称一绝。但众人最期待的,还属压轴的河豚生脍。
河豚名为河豚,实际上却是海鱼,等到春天时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才可以捕捞。洛阳的河豚也都是从江淮运过来的,非常稀少,又有毒性,只有极有经验的庖厨才能处理。
而现在河豚肉片端了上来,两只河豚,切了两盘薄如蝉翼的肉片,分到每人口中,也不过只有一两口而已。
刘羡蘸了姜醋后浅尝一口,只觉得这鱼肉柔嫩仿佛冰雪,遇热后随即化作鲜甜的琼浆,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珍馐。
祖逖对刘羡自夸说:“这家抱月台啊,每旬只能运来二十条河豚,只有先预订才能尝鲜,我为了给你接风,算是下了血本了!”
此时吴女已经退下了,周围没有旁人,刘羡对祖逖笑道:“你休想蒙我!这家店是你开的吧!哪儿来的血本?”
“怀冲这都猜到了?哈哈,我就知道瞒不过你!”祖逖当即拍着刘羡的肩膀大笑。
原来,这里正是祖逖为齐王招揽人才的地方。为了隐蔽幽静,祖逖特意将酒肆开在郊外,又用胡人进行护卫,防止外人窥探泄密,只有祖逖精心挑选过的人选,才能入内饮食,可以说,这是密谋招揽的绝佳地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歌女们才敢肆无忌惮地唱政治讽喻诗。
刘羡问:“你在这里请我,不会是要招揽我当齐王党吧?”
祖逖连连摇头,笑道:“那当然不会,我不是一个勉强别人的人,只是因为这里清净,大家可以随便说话而已。”
“哦?”刘羡奇道:“听起来,你接下来想讲的话,莫非有些大逆不道?”
祖逖回说道:“哦?那再大逆不道,那还能有皇后殿下大逆不道?”
在座的众人闻言,无不失声哄笑。皇后这些年的施政,当真是失尽了人心,不仅任人唯亲,独揽大权,奖惩不公,而且还闹出了这么多乱子,天南地北都不得安宁。到如今,别说后党的敌人不认同,就连许多后党成员也腹诽良多,对皇后心怀不满了。
祖逖直接冷笑说:“别看现在好像还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朝堂上已经先斗起来了。三天前,尚书省已经下达了河间王出镇关中的调令。按照惯例,关中这地方,必须要是至亲宗王才能出镇的,她却用远支河间王,其心可诛啊!”
“现在镇守河北的人选空了出来,皇后还说,要朝中百官举荐新的宗王人选,呵呵,她什么时候这么好心过?”
刘乔闻言也笑道:“她真当大家是傻子了。当年她陷害楚王杀汝南王,用这招挑拨离间,浑水摸鱼也就算了,毕竟没人猜到她的贪婪。但现在,她的面目已经暴露了,同样的计谋还想用第二遍,真以为大家会上当吗?”
江统却摇首说:“这招大家都看得明白,但是想要团结却很难,再怎么说,出镇河北确实是一个诱人的诱饵,难保有人心动,先和后党达成妥协。”
虽然在座的人里,有不少人名义上从属于后党,但听到三人公然地诋毁后党及皇后,大家依然面不改色,甚至露出赞许神情。看得出来,经过这些年的乱政之后,后党内部也有很多人在考虑后路了。
刘羡想了想,也加入讨论说:“想要和后党对抗,最重要的,肯定不能再佯装和平。必须有人先站出来,主动挑起与后党的矛盾,只有矛盾激化,大家才会察觉皇后的虚弱,不再顺从她的心意。”
众人都说有理。
这些年来,之所以皇后能有恃无恐,其实就是群龙无首,宗室们缺乏一个领袖,愿意强硬地表达对皇后的反感。按照常理来说,应该由太子来干这件事情,可是以子抗母,于礼不合,所以最多只能暗地里进行支持,洛阳的宗王们又缺少实力,所以才一直维持在这么一个尴尬的局面。
王粹直接说道:“你们听说了没有?在四月的时候,淮南王殿下便要进京了,这是否会是一个转机?”
淮南王司马允是著名的楚王党,他在这个时候进京,所有人都在揣测他进京的目的。
作为太子舍人,王敦嗤笑一声,颔首说道:“这确实是太子和淮南王商议好的,淮南王作为强藩入京,将会公开支持太子监国,逼迫皇后退位。”
“哦?可有什么具体计划?”
“我不知,就算我知道,也不可能在这里说出来。”
大家又说了一会儿闲话,谈古论今,品评人物,虽然不比当年,但聊得也还算尽兴。只是大家多已经成年了,似乎没有当年那股激扬的热血,宴席进入尾声后,大家相互问候一番,就要回归家庭,各自生活去了。
而在曲终人散的时候,王敦将目光投向刘羡,低声问道:“怀冲,你打算什么时候来一趟东宫?太子殿下说,想和你见一见。”
见我?刘羡心下一凛,随即正色说道:“太子殿下是我的恩人,我当然应该拜访,只是不知太子何时有空?”
“你还不知道?太子殿下每日都有空。”王敦随即替他决定道,“择日不如撞日,那就明日来吧。”
刘羡心里有些诧异,在他心目中,司马遹是个很沉得住气的人,但现在,他竟然这样急切地召见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不难得出答案,十有八九,应该与政变有关。
饮宴的地点是个刘羡没听过的地方,叫做抱月台。祖逖对刘羡说,这是四年前新开的酒肆,近年来吴人北上,店主也是从建邺搬过来的名厨,他擅长烹制江淮菜,在洛阳可谓是有口皆碑。
其余朋友已经先去了,祖逖是专门来给刘羡带路的。与他随行的共有三人,分别是他的两名胞弟,祖纳、祖约,还有妻弟许柳。然后刘羡带上诸葛延,骑着马随他一起同去。
很快穿街过里,发现去的并非城中,而是绕了两个弯子,往城南方向去了。待穿过太学,又走过几个浅坡,一直来到一条小河边上,应该是从洛水份出来的支流。刘羡见河水虽不甚清澈,但在阳光下面闪耀出一片波光粼粼,明朗而安详。可见一座小桥跨于河水之中,对岸有一排柳林,炊烟从中冉冉升起,暴露了一处院落藏在其中。
到了院门口,可以看见几个卷毛绿眼的高大胡人站立守卫,腰间配着刀。院旁的马厩停满了马,院落里也能听到不少士人的高谈阔论声。进到院子里一看,可以发现院落中搭上了一排排木头架子,青藤攀爬其中,将阳光都遮蔽了,下面便是一片斑驳的树荫。
除了庖厨外,院落里有六间招待客人的房舍,露天的席案,又被木架分为四个部分,大概可以同时招待十伙客人。如此荒郊野岭,但客人并不少,差不多坐满了一大半。规格也非常之高,除去守门的胡人外,刘羡甚至发现了一些身姿苗条,相貌出众的歌女,听她们的歌声语调,与陆机很像,大概也是从吴地来的吧。
祖逖定的坐席就在最里面的房舍里,刘羡进门一看,此时房舍里已经横七竖八地摆满了几、榻、胡床,上面瓜果酒壶胡乱摆放,旁边坐着有二十来人。刘聪、江统、刘乔、王敦、刘琨、王粹、鲁瑶等老相识自不必说,没想到还有皇甫商、傅畅、贾胤(贾龛之兄)等在征西军司结识的朋友。除此之外,还带有一些刘羡不认识的人,应该是他们信得过的亲属。
刘聪看见刘羡进来了,举杯呵呵笑道:“呀,这不是征西名将刘怀冲吗?不知道还记得小人吗?”
刘羡指着他道:“我当然记得你,如果在关中能抓到你,我立马就能官升一品。”
在场众人都大笑,祖逖说:“先喝酒,喝酒。从荆南弄来的绿酃酒,酒香扑鼻啊!”又回头招呼店家:“赶紧把酱菜凉菜都弄上,还有河豚生脍,一定要处理好!”
店家立马端来了醋芹、甜酱瓜、白糖蒜、酸胡瓜、腌莱菔等酱菜,大家盘腿持脍,一边品尝一边斟酒。绿酃酒入口绵甜芳香,饮后却飘飘然起来。
刘羡开始和朋友们相互问候,先是相互介绍那些不认识的客人。
王敦带来了自己的族弟王导,对刘羡笑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一看就是要出将入相的。”
王导今年二十有二,现在在东海王司马越府中担任舍人,一眼看来,当真是风姿飘逸,刘羡和他谈吐了两句,他自谦说:“家兄过奖了,在您面前,我不过是一无名小卒罢了。”
但刘羡对他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因为他气质过人,谈吐又文雅清越,顿时让刘羡想到了好友周伯仁。
江统则是带来了好友郗鉴,他笑道:“怀冲,这是我新结交的朋友,因为家境贫寒,故而来蹭一顿饭,你不会介怀吧?”
不同于江统的玩笑,郗鉴拱手向刘羡郑重其事地行礼说:“久闻荡寇将军大名,听说您在泥阳时面对十倍大军,孤军固守,不改其节,真是我辈楷模。在下深感钦佩,冒昧前来,能见将军风采,也算不虚此行了。”
郗鉴说话行礼都一板一眼,很显然是一个重儒学习经文的文人,相比于现在放荡轻浮的玄谈文风,刘羡更喜欢这种慎独守礼的人,交谈几句后,便把他记在心里。
除此之外,还有几人,如刘琨带来了兄长刘舆、王粹则带来了好友司马雅,刘羡一一见过,都将他们记在心里。
然后刘羡又去和傅畅、皇甫商等人说话,问道:“你们是什么时候和士稚认识的?”
傅畅笑道:“使君,我前年搬来洛阳,到国子学里求学,那时就和祖君认识了。听说您回来了,我就把熟人都唤来了,不要紧吧?”
“不要紧,不要紧,人怎么会嫌朋友多?我只怕朋友太少啊!”
这是实话,虽然屋子里的人已经坐得挺满了,但刘羡仍然发现,还有些老朋友没有来,他和大家寒暄了一会儿,转首向祖逖道:“人都到齐了吗?”
“到齐了。”祖逖猜到他想问什么,直接道:“没来的都是事出有因。”
“周伯仁(周顗)丧母,他回乡守孝去了;刘玄明(刘曜)走私被发现,于是也逃罪去了;陆士衡(陆机)倒是真有空,但他现在身份敏感,贾长渊又盯着你,你不想他下不来台吧?”
“那越石和弘远怎么能来?他们不也是贾谧看重的人吗?”
“越石和赵王殿下是亲戚,弘远是驸马都尉,那能一样吗?他们就是和贾长渊对着干,贾长渊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刘羡闻言,不禁长叹道:“唉,朋友聚会,少人的话,总觉得少了什么。”
祖逖则笑骂说:“你这话说得,再扫兴,我当场就走!枉费我在这里订一次宴席了。来,听曲!听曲!”
说罢,又让三名吴女进来,一人弹琴,一人鼓瑟,一人吹箫。三人共奏吴曲。这还是刘羡第一次听吴曲,他觉得弦音缠满清澈,又好似玉珠更迭而落,而渐渐地弦声加急,有如瀑布飞溅。吴女明眸皓齿,声音甜而不腻,吴语一收一放之间,皆张弛有度。众人不觉如痴如醉,连声叫好。
一曲刚了,哪知弦声又起,弹琴的吴女开口再唱,这次用的却是洛阳正音。只听她唱道:
“独漉独漉,水深泥浊。泥浊尚可,水深杀我。
雍雍双雁,游戏田畔。我欲射雁,念子孤散。
翩翩浮萍,得风摇轻。我心何合,与之同并。
空床低帷,谁知无人。夜衣锦绣,谁别伪真。
刀鸣削中,倚床无施。父冤不报,欲活何为。
猛虎斑斑,游戏山间。虎欲齿人,不避豪贤。”
这是一首民间的乐府诗,名叫《独漉篇》,是一首极为经典的讽刺诗。漉字与禄字同音,可见诗词是以水深浊来比喻仕途上的凶险。最后着眼在老虎想要吃人,不管你是豪杰还是贤人,以此来比喻官场上的忠良厄运。
等这一曲唱罢,众人再次鼓掌,只是不像上一曲那样鼓噪叫好了,神色都变得慎重又同情。接下来,吴女继续歌唱,既有《吴楚歌》这样的情诗经典,偶尔也掺杂一些政治讽刺歌。在歌声的陪伴下,大家也都觥筹交错,饮食不止。
不过刘羡有些诧异,他本以为以洛阳如今的局势,政治表态应该比较敏感,没想到在这个地方,竟然还能正大光明地唱讽喻诗歌。而看大家的模样,神色都还算坦然,好像司空见惯似的,这真是奇怪。
还未来得及多想,庖厨开始陆陆续续上菜了。
这里的菜肴确实丰盛,除去开始的酱菜外,后面又做了蛇羹、烤鹌鹑、芦笋汤饼等淮南名菜,厨子的手艺极好,尤其是对汤羹火候的把握和底料的调配,堪称一绝。但众人最期待的,还属压轴的河豚生脍。
河豚名为河豚,实际上却是海鱼,等到春天时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才可以捕捞。洛阳的河豚也都是从江淮运过来的,非常稀少,又有毒性,只有极有经验的庖厨才能处理。
而现在河豚肉片端了上来,两只河豚,切了两盘薄如蝉翼的肉片,分到每人口中,也不过只有一两口而已。
刘羡蘸了姜醋后浅尝一口,只觉得这鱼肉柔嫩仿佛冰雪,遇热后随即化作鲜甜的琼浆,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珍馐。
祖逖对刘羡自夸说:“这家抱月台啊,每旬只能运来二十条河豚,只有先预订才能尝鲜,我为了给你接风,算是下了血本了!”
此时吴女已经退下了,周围没有旁人,刘羡对祖逖笑道:“你休想蒙我!这家店是你开的吧!哪儿来的血本?”
“怀冲这都猜到了?哈哈,我就知道瞒不过你!”祖逖当即拍着刘羡的肩膀大笑。
原来,这里正是祖逖为齐王招揽人才的地方。为了隐蔽幽静,祖逖特意将酒肆开在郊外,又用胡人进行护卫,防止外人窥探泄密,只有祖逖精心挑选过的人选,才能入内饮食,可以说,这是密谋招揽的绝佳地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歌女们才敢肆无忌惮地唱政治讽喻诗。
刘羡问:“你在这里请我,不会是要招揽我当齐王党吧?”
祖逖连连摇头,笑道:“那当然不会,我不是一个勉强别人的人,只是因为这里清净,大家可以随便说话而已。”
“哦?”刘羡奇道:“听起来,你接下来想讲的话,莫非有些大逆不道?”
祖逖回说道:“哦?那再大逆不道,那还能有皇后殿下大逆不道?”
在座的众人闻言,无不失声哄笑。皇后这些年的施政,当真是失尽了人心,不仅任人唯亲,独揽大权,奖惩不公,而且还闹出了这么多乱子,天南地北都不得安宁。到如今,别说后党的敌人不认同,就连许多后党成员也腹诽良多,对皇后心怀不满了。
祖逖直接冷笑说:“别看现在好像还风平浪静,但实际上,朝堂上已经先斗起来了。三天前,尚书省已经下达了河间王出镇关中的调令。按照惯例,关中这地方,必须要是至亲宗王才能出镇的,她却用远支河间王,其心可诛啊!”
“现在镇守河北的人选空了出来,皇后还说,要朝中百官举荐新的宗王人选,呵呵,她什么时候这么好心过?”
刘乔闻言也笑道:“她真当大家是傻子了。当年她陷害楚王杀汝南王,用这招挑拨离间,浑水摸鱼也就算了,毕竟没人猜到她的贪婪。但现在,她的面目已经暴露了,同样的计谋还想用第二遍,真以为大家会上当吗?”
江统却摇首说:“这招大家都看得明白,但是想要团结却很难,再怎么说,出镇河北确实是一个诱人的诱饵,难保有人心动,先和后党达成妥协。”
虽然在座的人里,有不少人名义上从属于后党,但听到三人公然地诋毁后党及皇后,大家依然面不改色,甚至露出赞许神情。看得出来,经过这些年的乱政之后,后党内部也有很多人在考虑后路了。
刘羡想了想,也加入讨论说:“想要和后党对抗,最重要的,肯定不能再佯装和平。必须有人先站出来,主动挑起与后党的矛盾,只有矛盾激化,大家才会察觉皇后的虚弱,不再顺从她的心意。”
众人都说有理。
这些年来,之所以皇后能有恃无恐,其实就是群龙无首,宗室们缺乏一个领袖,愿意强硬地表达对皇后的反感。按照常理来说,应该由太子来干这件事情,可是以子抗母,于礼不合,所以最多只能暗地里进行支持,洛阳的宗王们又缺少实力,所以才一直维持在这么一个尴尬的局面。
王粹直接说道:“你们听说了没有?在四月的时候,淮南王殿下便要进京了,这是否会是一个转机?”
淮南王司马允是著名的楚王党,他在这个时候进京,所有人都在揣测他进京的目的。
作为太子舍人,王敦嗤笑一声,颔首说道:“这确实是太子和淮南王商议好的,淮南王作为强藩入京,将会公开支持太子监国,逼迫皇后退位。”
“哦?可有什么具体计划?”
“我不知,就算我知道,也不可能在这里说出来。”
大家又说了一会儿闲话,谈古论今,品评人物,虽然不比当年,但聊得也还算尽兴。只是大家多已经成年了,似乎没有当年那股激扬的热血,宴席进入尾声后,大家相互问候一番,就要回归家庭,各自生活去了。
而在曲终人散的时候,王敦将目光投向刘羡,低声问道:“怀冲,你打算什么时候来一趟东宫?太子殿下说,想和你见一见。”
见我?刘羡心下一凛,随即正色说道:“太子殿下是我的恩人,我当然应该拜访,只是不知太子何时有空?”
“你还不知道?太子殿下每日都有空。”王敦随即替他决定道,“择日不如撞日,那就明日来吧。”
刘羡心里有些诧异,在他心目中,司马遹是个很沉得住气的人,但现在,他竟然这样急切地召见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不难得出答案,十有八九,应该与政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