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没那么容易失败,俘虏皇帝是意外之喜,此时,皇帝遇难,他们的情况不过是回到了最初。
也先统一了草原各部,正是各部战意最盛之时,加上蒙古骑兵天下无敌,而也先的骑兵机动战术为蒙古之最。
从失去朱祁镇这个人质的低落中走出来,也先迅速调整战术,利用骑兵机动,又一次潜到明军后方,前后夹击……
除此外,骑兵分批骚扰明军,打完就跑,跑到明军追不上,队伍开始出现散乱后,或步兵出击收割,或调头再次穿插,将明军彻底打散。
一连五天,明军败多胜少,因为夺回皇帝尸首和驱赶瓦剌大军出五十里的士气大受影响。
朱祁钰便是在这时率大军到达大同府。
邝埜等大臣看到援军中的朱祁钰,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纷纷跪地:“陛下——您怎么到这里来了,先帝前车之鉴……”
朱祁钰眼眶微红,连忙上前扶起他们,道:“兄长大仇未报,我怎能安坐京城?”
朱祁钰也没登基,他把登基时间推后了,决定打完这场仗再登基。
不过,他虽未登基,有太后的懿旨在,又通过了朝臣们的认可,加上监国的身份,他现在已经是准皇帝了。
他让众臣依旧称呼他为郕王,或是摄政王。
朱祁钰的到来让边军士气大涨,众人都知道他是下一任皇帝。
但,也担忧惧怕不已。
不过很快,朱祁钰就表现出和他哥完全不一样的特质。
他坐在大帐里,基本不主动发表意见,会先听大臣们议论,最后才决定,最多中间会多问两次于谦的意见。
于谦是这次的兵马大元帅,他在那次大朝会上出头之后,朱祁钰很是信任他,为了让他调兵、领兵更名正言顺,还升职为兵部尚书。
邝埜这个兵部尚书直接变成了前尚书。
不过,皇帝遇难,此时所有随行御驾的官员都是戴罪之身,邝埜也没心思计较这点。
朱祁钰见随行御驾的官员都一脸忐忑,便道:“本王知道,你们怕我步皇兄后尘,也发生危险。
但我大明皇帝竟被胡族谋害,大明国门一度被破,此仇若不报,四方蛮夷定会认为我大明可欺,我即便登基,国家也不得安宁。”
众臣沉默。
这样的论点,朱祁镇在麓川之战中不止一次的提过,但绝大多数文臣不赞同,觉得他不断打麓川是穷兵黩武。
可这一次北征惨败,亲自直面瓦剌大军,众臣终于领悟到当年英国公当堂支持先皇打麓川之战的话:“蛮夷畏威不畏德,麓川只是试探,一味的纵容只会让四方认为大明有可乘之机。”
很多大臣都是浑浑噩噩,每天处理手上的事就累瘫了,但像邝埜、曹鼐和陈怀这样的文臣武将,即便再累,他们也在反思自己,反思朝廷,同时反思先皇。
曹鼐这两日就改了话锋,麓川之战该打,却不该这么打,以致农民起义,政局动荡,还疏忽了北方的防御,让瓦剌趁虚而入。
邝埜看着面色严肃的郕王,叹息一声问:“殿下想怎么打这仗?”
朱祁钰严肃道:“本王不曾领过兵马,此事还是听于大人和诸位将军的,但有用得着本王的,本王愿为先锋。”
众大臣眉头紧皱,欲言又止。
朱祁钰抬手止住他们,先道:“本王知道你们的忧虑,我不会被瓦剌所俘,若我不幸落入敌手,本王会自尽,你们再立一个皇帝就是了。”
他扯了扯嘴角道:“本王还有一个嫡亲皇叔,皇叔有三子,除他们外,我朱氏皇族还有数不尽的亲族,我不信,他能杀绝我朱氏!”
众臣听着心中激荡,竟燃起斗志,跟朱祁钰一心,认同了他亲征。
主要是朱祁钰是真听人意见。
于谦知道他们连败,就让锦衣卫和禁军保护朱祁钰去犒劳大军,发表动员演讲,将士气提起来,然后他和众大臣们一起商量针对瓦剌的新战术。
于谦看过他们这五天的战报,认为他们不应该去追击瓦剌。
“瓦剌骑兵机动性太强,大军追击,这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于谦沉声道:“打仗,当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也先既然没有退军的打算,那就坚守城池。
于谦道:“和他们比耐心。”
当然,不止是比耐心,援军这次还带来了大量的火器,于谦决定用火器突袭。
大军开始缓慢后撤。
也先似乎也收到朱祁钰来大同城的消息了,当即命大军逼近大同。
他冷笑道:“皇帝死在大同,郕王竟还敢来此,我敬他是一条汉子!他来得也正好,来一个我抓一个,正好失去了皇帝,抓一个监国的摄政王也不错!”
也先对自己骑兵的机动性非常自信,追着后撤的明军就朝大同城逼近,结果,遇伏。
这是瓦剌骑兵第一次被成功伏击。
之前邝埜他们不是没试过,但都在关键时刻被发现。
炸药爆炸,让二十里外的大同城都晃了晃,数不尽的石头滚落下去,战马嘶鸣,被堵在山和树林中间的瓦剌骑兵被战马摔下、踩踏……
这还只是一次战斗。
第二日,也先率领大军从西北攻破大同防线,大军围住西城门,同时,北城门也告急。
于谦将大军压在北城门,自己亲自坐镇西城门。
也先大军刚集结完,还未来得及挑衅、辱骂,于谦一声令下,城外远处埋伏的火器掀开伪装,大炮、火箭直接朝着瓦剌大军砸去。
马易受惊吓,即便是战马,大炮和数不尽的火箭砸来也扛不住,一时间战马嘶鸣,人仰马翻。
此时,朱祁钰也站在城楼上。
不过他也就到此一游,大臣们对皇帝被俘有阴影,所以他才露头就被拉下城楼,恭恭敬敬的送回别院。
也先见火炮和火箭是从侧后方砸来,便知道明军把火器营布置在城外,当即调派两支军队去剿灭火器营。
他们朝着火器发出的地方冲去,半途就遇到伏军。
而此时,像瀑布一样倾泻而出的火器攻击停止,陈怀和朱冕各领一支大军从侧翼进攻……
同时城门大开,大军手握火铳冲出,与陈怀、朱冕一起夹击……
也先西城门大败而回,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看似难攻的大同西北防线,竟然也是佯败,明军中早有人料到他会从西北防线入进攻西城门,提前在西城门外布置了火器阵。
朱祁钰被拉回别院,虽失落,却也不生气,正要往书房去,一抬头就看到站在屋顶上的人。
锦衣卫们吓了一跳,刷的一下抽出剑来,大声道:“你是何人?胆敢……”
也先统一了草原各部,正是各部战意最盛之时,加上蒙古骑兵天下无敌,而也先的骑兵机动战术为蒙古之最。
从失去朱祁镇这个人质的低落中走出来,也先迅速调整战术,利用骑兵机动,又一次潜到明军后方,前后夹击……
除此外,骑兵分批骚扰明军,打完就跑,跑到明军追不上,队伍开始出现散乱后,或步兵出击收割,或调头再次穿插,将明军彻底打散。
一连五天,明军败多胜少,因为夺回皇帝尸首和驱赶瓦剌大军出五十里的士气大受影响。
朱祁钰便是在这时率大军到达大同府。
邝埜等大臣看到援军中的朱祁钰,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纷纷跪地:“陛下——您怎么到这里来了,先帝前车之鉴……”
朱祁钰眼眶微红,连忙上前扶起他们,道:“兄长大仇未报,我怎能安坐京城?”
朱祁钰也没登基,他把登基时间推后了,决定打完这场仗再登基。
不过,他虽未登基,有太后的懿旨在,又通过了朝臣们的认可,加上监国的身份,他现在已经是准皇帝了。
他让众臣依旧称呼他为郕王,或是摄政王。
朱祁钰的到来让边军士气大涨,众人都知道他是下一任皇帝。
但,也担忧惧怕不已。
不过很快,朱祁钰就表现出和他哥完全不一样的特质。
他坐在大帐里,基本不主动发表意见,会先听大臣们议论,最后才决定,最多中间会多问两次于谦的意见。
于谦是这次的兵马大元帅,他在那次大朝会上出头之后,朱祁钰很是信任他,为了让他调兵、领兵更名正言顺,还升职为兵部尚书。
邝埜这个兵部尚书直接变成了前尚书。
不过,皇帝遇难,此时所有随行御驾的官员都是戴罪之身,邝埜也没心思计较这点。
朱祁钰见随行御驾的官员都一脸忐忑,便道:“本王知道,你们怕我步皇兄后尘,也发生危险。
但我大明皇帝竟被胡族谋害,大明国门一度被破,此仇若不报,四方蛮夷定会认为我大明可欺,我即便登基,国家也不得安宁。”
众臣沉默。
这样的论点,朱祁镇在麓川之战中不止一次的提过,但绝大多数文臣不赞同,觉得他不断打麓川是穷兵黩武。
可这一次北征惨败,亲自直面瓦剌大军,众臣终于领悟到当年英国公当堂支持先皇打麓川之战的话:“蛮夷畏威不畏德,麓川只是试探,一味的纵容只会让四方认为大明有可乘之机。”
很多大臣都是浑浑噩噩,每天处理手上的事就累瘫了,但像邝埜、曹鼐和陈怀这样的文臣武将,即便再累,他们也在反思自己,反思朝廷,同时反思先皇。
曹鼐这两日就改了话锋,麓川之战该打,却不该这么打,以致农民起义,政局动荡,还疏忽了北方的防御,让瓦剌趁虚而入。
邝埜看着面色严肃的郕王,叹息一声问:“殿下想怎么打这仗?”
朱祁钰严肃道:“本王不曾领过兵马,此事还是听于大人和诸位将军的,但有用得着本王的,本王愿为先锋。”
众大臣眉头紧皱,欲言又止。
朱祁钰抬手止住他们,先道:“本王知道你们的忧虑,我不会被瓦剌所俘,若我不幸落入敌手,本王会自尽,你们再立一个皇帝就是了。”
他扯了扯嘴角道:“本王还有一个嫡亲皇叔,皇叔有三子,除他们外,我朱氏皇族还有数不尽的亲族,我不信,他能杀绝我朱氏!”
众臣听着心中激荡,竟燃起斗志,跟朱祁钰一心,认同了他亲征。
主要是朱祁钰是真听人意见。
于谦知道他们连败,就让锦衣卫和禁军保护朱祁钰去犒劳大军,发表动员演讲,将士气提起来,然后他和众大臣们一起商量针对瓦剌的新战术。
于谦看过他们这五天的战报,认为他们不应该去追击瓦剌。
“瓦剌骑兵机动性太强,大军追击,这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于谦沉声道:“打仗,当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也先既然没有退军的打算,那就坚守城池。
于谦道:“和他们比耐心。”
当然,不止是比耐心,援军这次还带来了大量的火器,于谦决定用火器突袭。
大军开始缓慢后撤。
也先似乎也收到朱祁钰来大同城的消息了,当即命大军逼近大同。
他冷笑道:“皇帝死在大同,郕王竟还敢来此,我敬他是一条汉子!他来得也正好,来一个我抓一个,正好失去了皇帝,抓一个监国的摄政王也不错!”
也先对自己骑兵的机动性非常自信,追着后撤的明军就朝大同城逼近,结果,遇伏。
这是瓦剌骑兵第一次被成功伏击。
之前邝埜他们不是没试过,但都在关键时刻被发现。
炸药爆炸,让二十里外的大同城都晃了晃,数不尽的石头滚落下去,战马嘶鸣,被堵在山和树林中间的瓦剌骑兵被战马摔下、踩踏……
这还只是一次战斗。
第二日,也先率领大军从西北攻破大同防线,大军围住西城门,同时,北城门也告急。
于谦将大军压在北城门,自己亲自坐镇西城门。
也先大军刚集结完,还未来得及挑衅、辱骂,于谦一声令下,城外远处埋伏的火器掀开伪装,大炮、火箭直接朝着瓦剌大军砸去。
马易受惊吓,即便是战马,大炮和数不尽的火箭砸来也扛不住,一时间战马嘶鸣,人仰马翻。
此时,朱祁钰也站在城楼上。
不过他也就到此一游,大臣们对皇帝被俘有阴影,所以他才露头就被拉下城楼,恭恭敬敬的送回别院。
也先见火炮和火箭是从侧后方砸来,便知道明军把火器营布置在城外,当即调派两支军队去剿灭火器营。
他们朝着火器发出的地方冲去,半途就遇到伏军。
而此时,像瀑布一样倾泻而出的火器攻击停止,陈怀和朱冕各领一支大军从侧翼进攻……
同时城门大开,大军手握火铳冲出,与陈怀、朱冕一起夹击……
也先西城门大败而回,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看似难攻的大同西北防线,竟然也是佯败,明军中早有人料到他会从西北防线入进攻西城门,提前在西城门外布置了火器阵。
朱祁钰被拉回别院,虽失落,却也不生气,正要往书房去,一抬头就看到站在屋顶上的人。
锦衣卫们吓了一跳,刷的一下抽出剑来,大声道:“你是何人?胆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走偏锋的大明,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剑走偏锋的大明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走偏锋的大明,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剑走偏锋的大明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