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来山神庙的是一对父子,前来求问前程。
一进门便被神像的吸引住,定定地看了半晌才回神:“山神越发神异了。”
老人想要求签。
潘筠给他签筒,抽了一签是下中签,对方皱眉,便把签筒给儿子,让他自己抽一签。
他就抽了一签,定睛一看,下下签。
父子俩:……
潘筠:……
她不由的抬头去看神像,这要不是她师父,她高低要怀疑他的能力。
潘筠收了签问:“你们问什么?”
老人迟疑道:“我想送他去南京求学,这……求学是好事,为何连着两签都是下签?”
潘筠就认真打量青年人,他很老实,肉眼可见的老实和靦覥。
见潘筠盯着他看,便红着脸低下头去,垂眸避开她的视线。
跟只羊似的,却要放出去在狼群里搏斗,更不要说从此到南京,路上还有老虎呢。
潘筠掐指算了算后道:“今年不宜远行,明年若还有此打算,再来求一签吧。”
老人半信半疑。
他来山神庙求签,本来只是想在既定的行程上添彩,让自己更高兴,谁知道会求出两签下签?
老人不由的抬眼看向神像。
他不是第一次来三清山山神庙,山神庙刚才的时候,还有年前的庙会,他都来了。
且还作为善人捐了一笔银子呢。
今天之前,他对山神其实也是半信半疑,不过是秉持敬神无祸的想法。
可今日踏入山神庙的那一刻,他心中隐有所感。
他定定地看着神像,越看,心中越是信服,于是撩开袍子跪下,还拽了一把儿子。
青年惊讶的看着父亲。
老人郑重道:“你继续在县里读书吧,南京,暂时不去了。”
青年瞪大了眼睛:“真的?”
老人严肃的点头:“真的!”
青年大喜。
老人眯了眯眼:“你不想去南京读书?”
“不是,”青年慌忙解释道:“儿子是不想离开父亲和母亲。”
潘筠笑眯眯地道:“恭喜善人,这样年纪的孩子,少有不愿离开父母身边的,这是个极孝顺的孩子啊。”
老人面色微缓。
潘筠:“天下有才的人多,好读书的人更多,但真正依赖父母,敬爱父母如幼子般的青年可不多了。”
老人脸色更好了,淡笑道:“这孩子唯一的长处就是孝顺了,就是太粘人了些。”
潘筠笑了笑。
或许是因为潘筠最后的话很顺心意,所以老人临走前捐了二两的香油钱。
潘筠依旧给他们两张符,一张是常规平安符,一张则是非常规平安符,简而言之,是挡煞符,有反击的效果哦。
潘筠不想吓人,所以将挡煞符递给青年,笑道:“这张平安符随身带着,除沐浴之外,莫要离身。”
青年愣愣的接过。
青年不懂,老人却是知道的,毕竟他曾经是钱老爷的座上宾。
他知道,这一张平安符经过钱老爷的手,那可是二十两往上。
据说,钱老爷从山神庙的进价也不低于二十两。
原来来山神庙求签捐献香油钱还有这好处?
老人将平安符仔细收好,他并不知道他儿子的符和他的不一样,也叮嘱他:“收好了,别掉。”
青年应下。
他们离开后,第三群人来了。
是真的一群。
呼啦啦一群人,他们的诉求既简单又喜庆,他们是来算日子成亲的。
所以不仅有媒婆,还有夫家和婆家人。
一群人拥着一对红透脸的小青年,将他们的生辰八字放在潘筠的案头,求她算一算八字是否相合,以及,成亲的日子在哪天更好。
跟着一起递过来的是六十六文钱。
从这个红封就看出来了,两家的家境还行。
因为方圆百里内,乡亲们来找她算八字和日子,按照轻重缓急,红封在一文到八文钱之间。
至今没有超过这个数过。
这是她算日子和八字这两项目收到的最高的一笔收入了。
潘筠心情平静,照常看了一眼两人,然后就对着八字算起来。
潘筠边算边点头,夸赞道:“天作之合啊。”
潘筠先夸女方,恭喜男方:“旺家之象,两姓由此相合,从此两家相互扶持百年,家族兴旺之相啊。”
男方大喜。
然后夸男方,恭喜女方:“这是工师得木之象,将来男方只要谦和,女方贤良,两家便都有声威壮大之意。”
跟来的人忍不住乐得大笑:“听庙祝这么说,两个孩子还真是天作之合。”
两个小青年红透了脸,偷偷看了对方一眼,连脖子都红透了。
潘筠笑眯眯的给他们算日子,按照习俗给他们算出三个好日子,分别在六月和八月。
大人们看了,也觉得这三个日子都好,很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于是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都没回家,当场就定下来下个月成亲。
潘筠微微颔首,六月份的确不错,农活少一点。
天色不早了,他们转身呼啦啦的和神像行礼,因为人多,他们并没有发现神像有何区别,但回去后忍不住和没去的人说:“我当时一进庙,我就觉得庙祝算得准,不仅日子算得好,那八字更是算到了我的心坎上。”
“庙祝?”听的人关注点在另一处:“她不是上学去了吗?”
“哎呀,当时光想着算八字,忘了问了,是啊,庙祝不是上学去了吗?”
“庙祝既然回来了,那我明日也要去山神庙拜一拜。”
“你家有啥事要拜神?”
“没事,我去拜了求张平安符,你不知道,我年前求的那张平安符可管用了,前段时间村里那头牛累狠了发疯,直接把我小孙子顶起来了,你猜怎么着?”
“哎呀,原来前段时间说有牛发疯了是你们村啊?”
“可不是。”
“你孙子咋样了?”
“一点事没有!”她一拍大腿道:“这就是山神保佑啊,那疯牛撞了好几个人,我孙子站路边跟人撒尿玩,其他人全跑了,就剩下他傻不拉几的站在那儿,一下就被疯牛顶起来了。”
“他就跟个风车似的被顶在空中甩了好几下,我当时还以为这孩子要完了,结果把牛按住,把他扒拉下来一看,一点皮都没伤,那牛角是顶着他的衣裳,他脖子上挂着我年前给他求的平安符都烧成黑炭了,我当时冲过去抱住人的时候,那平安符还没散,滚烫着呢。”
“真符啊~~”
“可不是,管用!”
一进门便被神像的吸引住,定定地看了半晌才回神:“山神越发神异了。”
老人想要求签。
潘筠给他签筒,抽了一签是下中签,对方皱眉,便把签筒给儿子,让他自己抽一签。
他就抽了一签,定睛一看,下下签。
父子俩:……
潘筠:……
她不由的抬头去看神像,这要不是她师父,她高低要怀疑他的能力。
潘筠收了签问:“你们问什么?”
老人迟疑道:“我想送他去南京求学,这……求学是好事,为何连着两签都是下签?”
潘筠就认真打量青年人,他很老实,肉眼可见的老实和靦覥。
见潘筠盯着他看,便红着脸低下头去,垂眸避开她的视线。
跟只羊似的,却要放出去在狼群里搏斗,更不要说从此到南京,路上还有老虎呢。
潘筠掐指算了算后道:“今年不宜远行,明年若还有此打算,再来求一签吧。”
老人半信半疑。
他来山神庙求签,本来只是想在既定的行程上添彩,让自己更高兴,谁知道会求出两签下签?
老人不由的抬眼看向神像。
他不是第一次来三清山山神庙,山神庙刚才的时候,还有年前的庙会,他都来了。
且还作为善人捐了一笔银子呢。
今天之前,他对山神其实也是半信半疑,不过是秉持敬神无祸的想法。
可今日踏入山神庙的那一刻,他心中隐有所感。
他定定地看着神像,越看,心中越是信服,于是撩开袍子跪下,还拽了一把儿子。
青年惊讶的看着父亲。
老人郑重道:“你继续在县里读书吧,南京,暂时不去了。”
青年瞪大了眼睛:“真的?”
老人严肃的点头:“真的!”
青年大喜。
老人眯了眯眼:“你不想去南京读书?”
“不是,”青年慌忙解释道:“儿子是不想离开父亲和母亲。”
潘筠笑眯眯地道:“恭喜善人,这样年纪的孩子,少有不愿离开父母身边的,这是个极孝顺的孩子啊。”
老人面色微缓。
潘筠:“天下有才的人多,好读书的人更多,但真正依赖父母,敬爱父母如幼子般的青年可不多了。”
老人脸色更好了,淡笑道:“这孩子唯一的长处就是孝顺了,就是太粘人了些。”
潘筠笑了笑。
或许是因为潘筠最后的话很顺心意,所以老人临走前捐了二两的香油钱。
潘筠依旧给他们两张符,一张是常规平安符,一张则是非常规平安符,简而言之,是挡煞符,有反击的效果哦。
潘筠不想吓人,所以将挡煞符递给青年,笑道:“这张平安符随身带着,除沐浴之外,莫要离身。”
青年愣愣的接过。
青年不懂,老人却是知道的,毕竟他曾经是钱老爷的座上宾。
他知道,这一张平安符经过钱老爷的手,那可是二十两往上。
据说,钱老爷从山神庙的进价也不低于二十两。
原来来山神庙求签捐献香油钱还有这好处?
老人将平安符仔细收好,他并不知道他儿子的符和他的不一样,也叮嘱他:“收好了,别掉。”
青年应下。
他们离开后,第三群人来了。
是真的一群。
呼啦啦一群人,他们的诉求既简单又喜庆,他们是来算日子成亲的。
所以不仅有媒婆,还有夫家和婆家人。
一群人拥着一对红透脸的小青年,将他们的生辰八字放在潘筠的案头,求她算一算八字是否相合,以及,成亲的日子在哪天更好。
跟着一起递过来的是六十六文钱。
从这个红封就看出来了,两家的家境还行。
因为方圆百里内,乡亲们来找她算八字和日子,按照轻重缓急,红封在一文到八文钱之间。
至今没有超过这个数过。
这是她算日子和八字这两项目收到的最高的一笔收入了。
潘筠心情平静,照常看了一眼两人,然后就对着八字算起来。
潘筠边算边点头,夸赞道:“天作之合啊。”
潘筠先夸女方,恭喜男方:“旺家之象,两姓由此相合,从此两家相互扶持百年,家族兴旺之相啊。”
男方大喜。
然后夸男方,恭喜女方:“这是工师得木之象,将来男方只要谦和,女方贤良,两家便都有声威壮大之意。”
跟来的人忍不住乐得大笑:“听庙祝这么说,两个孩子还真是天作之合。”
两个小青年红透了脸,偷偷看了对方一眼,连脖子都红透了。
潘筠笑眯眯的给他们算日子,按照习俗给他们算出三个好日子,分别在六月和八月。
大人们看了,也觉得这三个日子都好,很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于是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都没回家,当场就定下来下个月成亲。
潘筠微微颔首,六月份的确不错,农活少一点。
天色不早了,他们转身呼啦啦的和神像行礼,因为人多,他们并没有发现神像有何区别,但回去后忍不住和没去的人说:“我当时一进庙,我就觉得庙祝算得准,不仅日子算得好,那八字更是算到了我的心坎上。”
“庙祝?”听的人关注点在另一处:“她不是上学去了吗?”
“哎呀,当时光想着算八字,忘了问了,是啊,庙祝不是上学去了吗?”
“庙祝既然回来了,那我明日也要去山神庙拜一拜。”
“你家有啥事要拜神?”
“没事,我去拜了求张平安符,你不知道,我年前求的那张平安符可管用了,前段时间村里那头牛累狠了发疯,直接把我小孙子顶起来了,你猜怎么着?”
“哎呀,原来前段时间说有牛发疯了是你们村啊?”
“可不是。”
“你孙子咋样了?”
“一点事没有!”她一拍大腿道:“这就是山神保佑啊,那疯牛撞了好几个人,我孙子站路边跟人撒尿玩,其他人全跑了,就剩下他傻不拉几的站在那儿,一下就被疯牛顶起来了。”
“他就跟个风车似的被顶在空中甩了好几下,我当时还以为这孩子要完了,结果把牛按住,把他扒拉下来一看,一点皮都没伤,那牛角是顶着他的衣裳,他脖子上挂着我年前给他求的平安符都烧成黑炭了,我当时冲过去抱住人的时候,那平安符还没散,滚烫着呢。”
“真符啊~~”
“可不是,管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走偏锋的大明,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剑走偏锋的大明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走偏锋的大明,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剑走偏锋的大明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