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筠捧着一碗肉沫上山。
不知大师兄他是不是掐准了时间,潘筠刚到山上,他才把扯好的面丢进锅里,等潘筠捧着碗到厨房,面半熟,他抓了一大把洗好的青菜丢进去,看见她拿上来的肉沫,登时笑了:“正好,做臊子。”
灶台上放着的四个鸡蛋早被收起来了。
潘筠放下碗:“大师兄,你早算准了我会带东西上山?”
“算不准,”王费隐点了点耳朵道:“听到的。你上不上山,听一听就知道了,而你这么久不上山,显然是被绊住了,你这么久没回来,乡亲们乍一见到你,定会送吃的。”
汾水村的村民就是这么热情。
潘筠拿出两个大碗,王费隐把面和青菜捞起来,直接把一大碗的臊子分成两份,再一浇两勺面汤,香喷喷的面就做好了。
这是他们山上最大的两个碗,平时盛汤和大菜用的,一个有潘筠脑袋那么大。
潘筠端起碗就往外走,坐在外面吃。
王费隐也端出去,吃了一筷子后进去把盐罐拿出来,认真看了看吃得高兴的潘筠,不由摇头,看来她是真饿了,没盐都吃得那么开心。
王费隐给自己加了一点盐,随手把盐罐递给她,问道:“你何时回学宫?”
潘筠:“明日!”
王费隐微微颔首:“我最近又炼了一批丹药,我一会儿分好,你给大家带回去。”
潘筠搅了搅面,动作一顿:“为什么给我们做这么多药?”
“你说呢?”王费隐没好气的道:“还有一份是给你三师兄和四师姐的,他们现在东瀛,我也没去过,不知道那边有没有草药,要是没有,他们想炼药也不行,你多给他们带点。”
潘筠连连点头。
“除了成药,我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药材,也都带上,回头生病了,或是受伤了,可以现配药。”
潘筠吃饱喝足,跟王费隐去拿他准备的药材,张大嘴巴。
半晌她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大师兄,你这是让我把三清观搬走吗?”
王费隐啪的给了她后脑勺一下:“我们道观不至于穷成这样,区区药材而已,装上吧。”
王费隐甚是贴心,给每一个人的药材都分开装好,每一样药材上都写好了名字。
其中,陶季的药材就占了总量的四分之三,剩下的四分之一,陶岩柏和妙和又占去四分之三,余下的才意思意思,让她和四师姐、妙真一起平分了。
潘筠颠了颠,乐哈哈的把四师姐的药包都放到灵境空间里:“大师兄,看来你对四师姐的医术认识得很清楚嘛,全部都是疗伤、补血补气之类的药材,还少。”
王费隐:“我当然了解,我不仅了解她的,还了解你的。”
他道:“你再不努力,我就要代师罚你,好歹也是三清山弟子,有葛公传承,你的医术怎么能烂成那样呢?”
潘筠立刻不敢吭声了,老老实实地把所有东西都收了。
潘筠老实闭关巩固了一晚上,第二天又跑到山神庙里坐镇。
正是农忙时节,来拜庙的村民少,除非……
除非家中或自己正有大难或犹豫不决的大事才会来。
潘筠从早上坐到傍晚才接了三个人,全是别村村民跋山涉水找过来的。
先来的是一个老妇人带着一个年轻的儿媳,一进门,一抬头,便道:“山神爷显得越发慈悲了。”
然后一扑通跪在地上,抬手就抹眼泪。
坐在门边的潘筠吓了一跳,整个人都往上蹦了半寸。
见她只是拉着儿媳跪在地上哭,她就起身将蒲团往她膝前放:“老人家,地上凉,你有什么伤心事只管和我说,我便是不能替你解决,也可稍解心中郁结。”
老妇人抬起头来,看到是潘筠,就抓紧了她的手:“庙祝上学回来了。”
她抹了抹眼泪,把蒲团推给儿媳妇,然后紧抓着潘筠的手道:“还请庙祝替我问一问山神,我这儿媳妇是守好,还是放归好?”
这话没头没尾,一般人可能都听不懂。
但潘筠目光从她们的脸上和头上扫过,见婆媳两个皆着素衣,眼睛红肿,面色哀戚,年轻儿媳的头上还带着一朵白色的小花,便知道她的问题了。
潘筠仔细看了看儿媳的脸色,见她面色冷漠,一身乖巧,但眼底隐有死志,再一看老妇人眼中的悲伤和愧惜,她就知道,她疼惜儿媳妇。
这世上最难得的就是被爱,尤其是没有血缘的被爱。
这世上多少父母尚且没有爱护子女的心和能力,何况婆媳?
潘筠一把拉住年轻儿媳的手,将她的手和老妇人的手合在一起,轻声道:“你们婆媳的缘分未尽,善人既然心疼小善人,为何不把她留在身边多照顾几年?”
老妇人扭头看了一眼儿媳,抱着她痛哭起来。
一直安静冷漠的年轻儿媳好像被触及开关,回抱婆母,也痛哭起来。
潘筠轻轻的拍打俩人的后背,以示安抚。
……
潘筠接过婆媳俩人的香插在香炉上。
老妇人推了推儿媳妇,让她出去外面等着,自己拿出一把铜钱要塞给潘筠。
潘筠笑着接过,然后转手递给她两张平安符:“善人和小善人一人一个,可保你们平安顺遂。”
老妇人还有些忐忑,抹了抹眼泪道:“庙祝,我儿媳妇今年才二十,让她守节……这辈子还那么长,我心里有愧啊。可我亲家那边给她找的那些鳏夫实在不怎么样,我又怕她归宁后过得不好……”
潘筠道:“善人既然知道他们会对小善人不好,何必执着让她归宁呢?
我看她与夫君的感情好,已有死志,现在还有老善人您牵着,她才能活在世上,一旦离了您,只怕……”
老妇人脸色一变,咬着嘴唇半晌才道:“我知道了,作孽,真是作孽,一定是他们背着我跟她念道,想要逼死她要牌坊,呸!一群生孩子没屁眼的狗东西,自家男人没本事,就想用我儿媳的命去争名夺利……”
说完顿时觉得不好,立刻看向潘筠。
潘筠目光温和,好似没听见,她拉着老妇人的手,眨眨眼道:“善人,你们现在是婆媳的缘分,缘分总是会变的,时日长了,婆媳变成母女,到时候她若愿意,您给自己女儿招个赘婿也可。”
老妇人张大了嘴巴:“什么?”
潘筠就指了指山上,道:“您有困难只管来找山神庙求神,找我大师兄解惑,我大师兄很是厉害的。”
山上的王费隐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王费隐:“定是有人在想念我。”
不知大师兄他是不是掐准了时间,潘筠刚到山上,他才把扯好的面丢进锅里,等潘筠捧着碗到厨房,面半熟,他抓了一大把洗好的青菜丢进去,看见她拿上来的肉沫,登时笑了:“正好,做臊子。”
灶台上放着的四个鸡蛋早被收起来了。
潘筠放下碗:“大师兄,你早算准了我会带东西上山?”
“算不准,”王费隐点了点耳朵道:“听到的。你上不上山,听一听就知道了,而你这么久不上山,显然是被绊住了,你这么久没回来,乡亲们乍一见到你,定会送吃的。”
汾水村的村民就是这么热情。
潘筠拿出两个大碗,王费隐把面和青菜捞起来,直接把一大碗的臊子分成两份,再一浇两勺面汤,香喷喷的面就做好了。
这是他们山上最大的两个碗,平时盛汤和大菜用的,一个有潘筠脑袋那么大。
潘筠端起碗就往外走,坐在外面吃。
王费隐也端出去,吃了一筷子后进去把盐罐拿出来,认真看了看吃得高兴的潘筠,不由摇头,看来她是真饿了,没盐都吃得那么开心。
王费隐给自己加了一点盐,随手把盐罐递给她,问道:“你何时回学宫?”
潘筠:“明日!”
王费隐微微颔首:“我最近又炼了一批丹药,我一会儿分好,你给大家带回去。”
潘筠搅了搅面,动作一顿:“为什么给我们做这么多药?”
“你说呢?”王费隐没好气的道:“还有一份是给你三师兄和四师姐的,他们现在东瀛,我也没去过,不知道那边有没有草药,要是没有,他们想炼药也不行,你多给他们带点。”
潘筠连连点头。
“除了成药,我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药材,也都带上,回头生病了,或是受伤了,可以现配药。”
潘筠吃饱喝足,跟王费隐去拿他准备的药材,张大嘴巴。
半晌她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大师兄,你这是让我把三清观搬走吗?”
王费隐啪的给了她后脑勺一下:“我们道观不至于穷成这样,区区药材而已,装上吧。”
王费隐甚是贴心,给每一个人的药材都分开装好,每一样药材上都写好了名字。
其中,陶季的药材就占了总量的四分之三,剩下的四分之一,陶岩柏和妙和又占去四分之三,余下的才意思意思,让她和四师姐、妙真一起平分了。
潘筠颠了颠,乐哈哈的把四师姐的药包都放到灵境空间里:“大师兄,看来你对四师姐的医术认识得很清楚嘛,全部都是疗伤、补血补气之类的药材,还少。”
王费隐:“我当然了解,我不仅了解她的,还了解你的。”
他道:“你再不努力,我就要代师罚你,好歹也是三清山弟子,有葛公传承,你的医术怎么能烂成那样呢?”
潘筠立刻不敢吭声了,老老实实地把所有东西都收了。
潘筠老实闭关巩固了一晚上,第二天又跑到山神庙里坐镇。
正是农忙时节,来拜庙的村民少,除非……
除非家中或自己正有大难或犹豫不决的大事才会来。
潘筠从早上坐到傍晚才接了三个人,全是别村村民跋山涉水找过来的。
先来的是一个老妇人带着一个年轻的儿媳,一进门,一抬头,便道:“山神爷显得越发慈悲了。”
然后一扑通跪在地上,抬手就抹眼泪。
坐在门边的潘筠吓了一跳,整个人都往上蹦了半寸。
见她只是拉着儿媳跪在地上哭,她就起身将蒲团往她膝前放:“老人家,地上凉,你有什么伤心事只管和我说,我便是不能替你解决,也可稍解心中郁结。”
老妇人抬起头来,看到是潘筠,就抓紧了她的手:“庙祝上学回来了。”
她抹了抹眼泪,把蒲团推给儿媳妇,然后紧抓着潘筠的手道:“还请庙祝替我问一问山神,我这儿媳妇是守好,还是放归好?”
这话没头没尾,一般人可能都听不懂。
但潘筠目光从她们的脸上和头上扫过,见婆媳两个皆着素衣,眼睛红肿,面色哀戚,年轻儿媳的头上还带着一朵白色的小花,便知道她的问题了。
潘筠仔细看了看儿媳的脸色,见她面色冷漠,一身乖巧,但眼底隐有死志,再一看老妇人眼中的悲伤和愧惜,她就知道,她疼惜儿媳妇。
这世上最难得的就是被爱,尤其是没有血缘的被爱。
这世上多少父母尚且没有爱护子女的心和能力,何况婆媳?
潘筠一把拉住年轻儿媳的手,将她的手和老妇人的手合在一起,轻声道:“你们婆媳的缘分未尽,善人既然心疼小善人,为何不把她留在身边多照顾几年?”
老妇人扭头看了一眼儿媳,抱着她痛哭起来。
一直安静冷漠的年轻儿媳好像被触及开关,回抱婆母,也痛哭起来。
潘筠轻轻的拍打俩人的后背,以示安抚。
……
潘筠接过婆媳俩人的香插在香炉上。
老妇人推了推儿媳妇,让她出去外面等着,自己拿出一把铜钱要塞给潘筠。
潘筠笑着接过,然后转手递给她两张平安符:“善人和小善人一人一个,可保你们平安顺遂。”
老妇人还有些忐忑,抹了抹眼泪道:“庙祝,我儿媳妇今年才二十,让她守节……这辈子还那么长,我心里有愧啊。可我亲家那边给她找的那些鳏夫实在不怎么样,我又怕她归宁后过得不好……”
潘筠道:“善人既然知道他们会对小善人不好,何必执着让她归宁呢?
我看她与夫君的感情好,已有死志,现在还有老善人您牵着,她才能活在世上,一旦离了您,只怕……”
老妇人脸色一变,咬着嘴唇半晌才道:“我知道了,作孽,真是作孽,一定是他们背着我跟她念道,想要逼死她要牌坊,呸!一群生孩子没屁眼的狗东西,自家男人没本事,就想用我儿媳的命去争名夺利……”
说完顿时觉得不好,立刻看向潘筠。
潘筠目光温和,好似没听见,她拉着老妇人的手,眨眨眼道:“善人,你们现在是婆媳的缘分,缘分总是会变的,时日长了,婆媳变成母女,到时候她若愿意,您给自己女儿招个赘婿也可。”
老妇人张大了嘴巴:“什么?”
潘筠就指了指山上,道:“您有困难只管来找山神庙求神,找我大师兄解惑,我大师兄很是厉害的。”
山上的王费隐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王费隐:“定是有人在想念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走偏锋的大明,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剑走偏锋的大明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走偏锋的大明,剑走偏锋的大明最新章节,剑走偏锋的大明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