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泰听完旨意后,额头青筋直冒,呼吸声重的如驮了重物的老马。

  明显,雍正的这道旨意,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在极力羞辱他这位堂堂儒臣。

  弘历也在这时说道:“尹泰,接旨吧。”

  “你是满洲宿儒,熟读经书,知道忠乃礼之首,当不至于连旨也不肯接吧。”

  弘历说完后,仿佛过了许久,尹泰才回道:“奴才不敢!”

  接着。

  尹泰就站起身来,朝徐氏跪了下来。

  徐氏当即退后一步,表示不肯。

  但弘历带来的几名宫女,则奉命上前去控制住了徐氏,迫使徐氏受了尹泰的谢礼。

  “奴才尹泰奉旨谢夫人!”

  尹泰这时也开了口,嘴唇颤栗不已。

  气的!

  同时,也有无尽的委屈。

  因为……

  雍正这个要求太欺负他了。

  再有,雍正刚才在圣谕里,把他贬的一文不值,还说,昔日重用他,完全是看在他儿子的份上。

  这让很要面子的尹泰很受伤。

  所以,他在说后,就两双老眼红成了血涂抹过一般,泪水更是在眼眶里泛滥成洋。

  而雍正就是这样的汉子。

  随时都会改变口吻,也随时都会刻薄至极。

  此时,他已很不满尹泰,自然就把自己当年重用尹泰的原因,都归咎于是看在他儿子尹继善的面子上,而觉得尹泰早就不堪重用,也就在圣谕里把尹泰大为贬低了一番。

  弘历在看见尹泰这么做后,就放心的回去复了旨。

  让弘历在次日来传旨,是雍正专门安排的。

  弘历知道,雍正这是要给自己一个表演的机会。

  所以,弘历在见尹泰这么做且接旨后,就亲自扶起了尹泰:“你老应该明白,汗阿玛为何要如此,万不可再犯糊涂!”

  尹泰作揖道:“奴才明白,谢四爷提醒!”

  弘历接着就又对随行的太监张起麟吩咐说:

  “把御赐的命妇服拿来,再让奉旨选来的全福命妇们来祝贺徐夫人!”

  “嗻!”

  于是,奉旨跟来的许多八旗命妇纷纷上来,向换好诰命服的徐氏道贺。

  现场一时热闹不已。

  乃至当晚,这些命妇还奉旨请来戏班子祝贺。

  弘历则是提前回了宫,复了命,把尹泰的窘境给雍正说了一番。

  雍正听后很是畅快,而对弘历问道:“你觉得朕这样做是否恰当?”

  “以儿臣见,说不上是恰当。”

  弘历回道。

  雍正听后拧起眉头来。

  弘历知道雍正是在乎别人评价的,也就立即把还没说完的话说出来,道:“应该是深谋远虑,是应该做的事!”

  “这也是儿臣最为欣赏阿玛的地方,做事从不问能不能做,而是问应不应该。”

  “如果是八叔,自然觉得不能这样羞辱一介儒臣,而且还是我大清儒臣。”

  雍正听到这里,两眼一亮。

  “但对阿玛而言,只要是利于大清,别说羞辱一介儒臣,就是让天下人埋怨,阿玛也会这样做,摊丁入亩是如此,改土归流亦是如此,哪怕是废除贱籍,还是如此。”

  弘历知道雍正这样做不仅仅羞辱了尹泰,也羞辱了整个儒林。

  毕竟,让一个耆老儒臣给自己的小妾下跪行谢礼。

  这事对于整个儒林而言,无疑是奇耻大辱。

  也就雍正是清朝的皇帝,这要搁在宋朝或者明朝中后期。

  谏章早就如雪花一样飞入了紫禁城。

  同时,辞官的奏章只怕也不少。

  哪怕是在清朝,雍正这样做,也在很多朝臣们看来,是非常任性非常刻薄的行为!

  毕竟,清朝的官僚们大多只是敢怒不敢言,不是不会生气。

  但说来也怪。

  雍正明明是很在乎别人评价的皇帝,但又偏偏爱行这种谁都想不到的刻薄之举。

  而弘历,也因为雍正在乎别人评价,所以话里话外都说出支持之言。

  同时,他说的很真诚。

  毕竟,他也能理解雍正这样做的深意,无非就是清楚自己再怎么怀柔优容都不会让儒臣感激,还不如用各种刻薄手段,也可以说是雷霆的手段。

  “朕就知道你能明白朕!”

  雍正这时笑着说了起来,而道:“整肃朝纲要先分清敌人是谁,要承认矛盾的存在,要明白立场是难以改变的。”

  “弘历!”

  “你给了阿玛更大的信心去与他们作对啊!”

  雍正感叹道。

  弘历对此没有多言,只拱手作揖道:“阿玛,您辛苦了!”

  雍正只微微一笑,随后摆手:“去吧,八旗诸官学的改制不能耽误。”

  “嗻!”

  弘历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对八旗诸官学的改革,按照雍正要求的那样,对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直接开革不说,还要发配到关外去种地。

  而当弘历带着尹继善、孙家淦,把这一圣谕对八旗诸官学子弟们宣布时,这些八旗诸官学子弟中间的许多八旗生员当天就炸了锅。

  “我们只是没好好读书,就要我们去种地!有这样的道理吗?”

  “我阿玛当年从龙入关,流了那么多血,立下那么多功,就是为了我有一天可以不用努力读书也能活的好!”

  “正是,汉人倒是会读书,可汉人能抵得上我们这种几辈子为大清流过血流过汗的旗人吗?!”

  “这都怪尹继善那个小婢生的贱种!是他要改祖宗的规矩,才让主子信了他。”

  “没错!因为他,子登先生(尹泰)都被羞辱了,望和先生(傅德)更是要被问斩,他就是一迎合主子不忠不孝不顾我等死活的卑鄙小人!”

  许多知道自己必定要被淘汰去种地的八旗官学子弟因此纷纷抱怨了起来,且由于不敢直接怪雍正和弘历,便直接怪罪起尹继善来。

  而在八旗诸官学子弟对此改革非常不满的同时,尹泰则接旨后,特地将他的嫡妻伊尔根觉罗氏传了来,说:“徐氏不宜再活着!”

  伊尔根觉罗氏听后大吃一惊:“老爷,您这话?”

  “她在继善中第前就应该离开这个世界!”

  尹泰沉着脸,很冷冰冰的说道。

  伊尔根觉罗氏都忍不住为徐氏说道:“可徐氏一直很守规矩的,老爷,请恕妾身直言,您对徐氏太苛刻,底下人也是有怨言的,都觉得徐氏诞了男孩尚如此,那为府里尽忠尽职是不是更加算不上什么了?所以,不只是继善这孩子心疼自己生母,还请老爷您三思,也千万别再说发卖徐氏的话。”

  “昨晚继善这孩子其实也没说错,真要卖了徐氏,会坏我们家声誉的。”

  “朝廷处置犯罪功臣尚要议功,家族处置有功奴婢,自然也当赏罚分明的,不然家业不稳啊!”

  伊尔根觉罗氏说到这里就对尹泰行了福礼:“还请老爷三思!”

  “我知道,但现在我也算明白,我和继善不和,进而惹怒主子们,皆因为她在继善中第后还活着!”

  “她只要还活着一天,她就会是继善这逆子借主欺主的最好棋子!偏偏继善又是唯一有出息的!”

  “再有,老夫决不允许我府里有两位夫人存在,绝不!”

  尹泰沉着脸说了起来,且道:“所以,你也不必真让她立刻去死,只需待她生病,让府里的大夫略施手段即可,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外人只当她病死,即便主子也不好多说什么!”

  “何况,主子已经达到了借此震慑儒林的目的,也不会真在乎一命妇的死!”

  “这……”

  伊尔根觉罗氏有些犹豫。

  尹泰见此冷眼瞅向她:“连你也不听我的了?”

  “妾身不敢!”

  “我出去一趟!”

  “老爷是去哪儿,可回来用膳?”

  “不回来用膳,望和先生因我而即将问斩,我怎能坐视不问!”

  尹泰说了一句后,就出了自己家宅,而往大清门而去。

  因为,他打算救自己的同年知己傅德。

  他不希望傅德因为他被斩。

  “奴才尹泰请主子开恩,饶恕傅德死罪,傅德之祸皆因奴才欲窥探朝政,主子要怪罪就请怪罪奴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家父雍正,我是乾隆?,家父雍正,我是乾隆?最新章节,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